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市场国际化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
1
作者 代彬 闵诗尧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72,共15页
以2010-2020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PSM-DID模型考察了A股纳入MSCI指数的外生事件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A股纳入MSCI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行为,而儒家文化和高管海外背景则在上述关系... 以2010-2020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PSM-DID模型考察了A股纳入MSCI指数的外生事件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A股纳入MSCI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行为,而儒家文化和高管海外背景则在上述关系中发挥了积极的调节功效。进一步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治理功效主要是通过改善信息质量和降低代理成本这两条途径得以发挥,且在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外部审计质量较低、自愿性信息披露更充分、未投保董责险、管理层权力大以及国有企业的样本中更为显著。检验发现,A股纳入MSCI后通过约束社会责任报告的印象管理行为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绩效并降低了真实盈余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国际化 MSCI新兴市场指数 社会责任报告 印象管理
下载PDF
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基于A股纳入MSCI指数的准自然实验
2
作者 代彬 闵诗尧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8,共18页
资本市场国际化是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以中国A股纳入MSCI指数为背景,应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审计师披露的关... 资本市场国际化是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以中国A股纳入MSCI指数为背景,应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积极性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而管理者能力会强化这种负向关系。研究还发现,在企业处于管理层短视程度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较低以及非国有公司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负向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主要是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机构调研频率两个渠道影响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经济后果检验发现,资本市场国际化通过降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积极性进而遏制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与过度负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国际化 关键审计事项 文本语调 PSM-DID模型
下载PDF
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
3
作者 代彬 闵诗尧 刘星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8-128,共11页
在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评价A股纳入MSCI指数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文章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PSM-DID模型考察A股纳入MSCI指数外生事件对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结... 在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评价A股纳入MSCI指数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文章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PSM-DID模型考察A股纳入MSCI指数外生事件对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市场国际化后标的企业审计师审计投入更少、审计收费更低,且上述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企业中;进一步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作用效果主要是通过缓解标的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管理层语调乐观度这两条途径得以发挥,在管理层短视程度较高和内部控制质量较好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经济后果检验揭示,A股纳入MSCI指数后通过减少审计师审计投入和审计收费有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和高管变更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国际化 MSCI新兴市场指数 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金融化:改善还是恶化?
4
作者 代彬 翟誉皓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84-91,共8页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呈现出的“脱实向虚”趋势引起了政府与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文章以2010—2020年沪市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能够弱化管理层的短视行为...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呈现出的“脱实向虚”趋势引起了政府与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文章以2010—2020年沪市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能够弱化管理层的短视行为,进而展现出对金融化的抑制功效,同时产业内竞争强度在其中起到了逆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信息环境与经理人职业焦虑的改善有助于强化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约束效应。上述研究揭示,大规模金融化现象一定程度上是投机逐利动机所导致,而上市公司对境外资本的适度引入不仅不会让实体企业在这一问题上“雪上加霜”,反而可能使有“脱实向虚”倾向的实体经济“化险为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企业金融化 产业内竞争强度 管理层短视 沪港通
下载PDF
基于局部放电影响的变压器套管优化研究
5
作者 代彬 《电力系统装备》 2024年第1期15-17,36,共4页
随电压等级升高,油纸电容式套管故障日益常见,其中局部放电为主要故障诱因。为保障电网稳定与安全运行,需对套管的局部放电进行有力管控。为此,研究构建了一个油纸电容型的套管结构,并采用数值模拟工具对126kV套管进行电热联合模拟,目... 随电压等级升高,油纸电容式套管故障日益常见,其中局部放电为主要故障诱因。为保障电网稳定与安全运行,需对套管的局部放电进行有力管控。为此,研究构建了一个油纸电容型的套管结构,并采用数值模拟工具对126kV套管进行电热联合模拟,目标是了解工作条件对主隔离材料的微小电放效果。结果显示,主隔离材料的热度在轴向上呈现一个先增后减的趋势,径向持续降低,零屏位置出现最高温度89℃,最低温度72℃。综上所述,该研究提高了主隔离材料微放的触发电压,这对于理解和改善油纸电容式套管在增强电网稳定和安全方面具有显著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隔离 变压器 油纸电容式套管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PDK1抑制剂GSK2334470的抗真菌活性研究
6
作者 刘伟 张秀秀 +6 位作者 韩研春 石俊义 姜婉藤 何志强 代彬 李雅楠 王胜正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8,86,共8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白念珠菌是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中较为常见的菌种之一.耐药性的产生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其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亟需开发抗耐药菌和生物被膜的新型药物.课题组通过药敏筛选实验发现化合物GSK2... 侵袭性真菌感染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白念珠菌是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中较为常见的菌种之一.耐药性的产生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其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亟需开发抗耐药菌和生物被膜的新型药物.课题组通过药敏筛选实验发现化合物GSK2334470(J1)单用时对耐药白念珠菌表现一定的抑制活性(MIC值范围为32~>128μg/mL),且在较高浓度时(64~256μg/mL)能明显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损伤成熟生物被膜.进一步,通过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生长实验、存活实验、纸片扩散实验、生物被膜实验等证实J1与氟康唑合用后对耐药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均表现较好的协同抗菌作用,它们能协同抑制耐药白念珠菌的生长以及生物被膜的形成.初步的机制研究发现J1能增加耐药白念珠菌的细胞壁厚度,并且还能抑制其药物的外排.因此,进一步对化合物J1深入研究,有望发现新型抗耐药真菌先导化合物或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K1抑制剂 抗真菌活性 耐药白念珠菌 生物被膜 协同
下载PDF
高管权力、薪酬契约与国企改革——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9
7
作者 代彬 刘星 郝颖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0-98,127,共9页
建立有效的薪酬契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而高管拥有的权力可能引发其在薪酬激励方面的自利行为。以2004-2008年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发现:国有企业高管的权力越大,不但能获得更高的薪酬水平,还攫取了更多的超额薪酬,并... 建立有效的薪酬契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而高管拥有的权力可能引发其在薪酬激励方面的自利行为。以2004-2008年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发现:国有企业高管的权力越大,不但能获得更高的薪酬水平,还攫取了更多的超额薪酬,并且拉大了高管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表明国企高管的确通过权力的运用扭曲了薪酬激励机制。另外,虽然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整体上呈现不对称特征,但那些拥有较高权力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治联系的高管可能基于政治动因的考虑降低了薪酬粘性。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政府控制层级的提升和制度环境的改善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国企高管攫取超额薪酬,但并不能有效约束薪酬差距的扩大。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国有企业高管权力的经济后果,并为当前有关国企薪酬体制改革的政策导向提供了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权力 薪酬契约 自利行为 国企改革
下载PDF
金字塔控制、高管政治晋升与地方国企避税行为 被引量:15
8
作者 代彬 彭程 刘星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5-116,共12页
国有企业的税收负担问题近年来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以2008—2015年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考察了金字塔控制模式和高管政治晋升激励对企业避税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字塔层级的增加会提高地方国企的税收... 国有企业的税收负担问题近年来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以2008—2015年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考察了金字塔控制模式和高管政治晋升激励对企业避税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字塔层级的增加会提高地方国企的税收激进水平,揭示金字塔结构蕴含了阻隔政府干预的治理功效;高管的政治晋升激励不但抑制了企业的激进避税行为,还会弱化金字塔层级对激进避税的正向影响,表明政治晋升锦标赛对企业经营效率发挥了潜在的负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金字塔层级与税收激进性的关系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更为显著,而当地财政压力的增加不但会遏制金字塔结构对避税行为的促进作用,还会使具有较强政治晋升预期的高管在避税决策上更趋保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当前正在推进的深化地方国企改革等政策实践提供了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字塔层级 政治晋升 税收规避 地方国企
下载PDF
高管性别、权力配置与企业税收激进行为 被引量:15
9
作者 代彬 刘怡 彭程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123,共14页
以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发现:当高管团队中存在女性成员或女性高管比例提高时,公司会倾向于放弃激进的避税策略,表明高管性别是影响企业避税行为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显示:CEO权力配置的增强会弱化女性高管抑制激进... 以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发现:当高管团队中存在女性成员或女性高管比例提高时,公司会倾向于放弃激进的避税策略,表明高管性别是影响企业避税行为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显示:CEO权力配置的增强会弱化女性高管抑制激进避税的积极作用,揭示女性高管参与公司治理的功效发挥会受到企业内部治理情境的牵掣。基于高管性别视角拓展了对企业避税行为影响因素的认识和理解,并为当前关于优化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异质性以及加强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等政策实践提供了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高管 权力配置 避税行为 公司治理
下载PDF
关系型交易、控制权配置与公司税收规避 被引量:13
10
作者 代彬 彭程 刘星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70,共12页
关系型交易和内部权力配置作为重要的公司治理安排都将对企业的避税决策产生影响,这一观点虽被广泛接受但缺乏经验证据的佐证。笔者以2008—2014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发现:随着与供应商/客户关系型交易比重的提升,公司... 关系型交易和内部权力配置作为重要的公司治理安排都将对企业的避税决策产生影响,这一观点虽被广泛接受但缺乏经验证据的佐证。笔者以2008—2014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发现:随着与供应商/客户关系型交易比重的提升,公司的税收激进水平越严重,表明企业避税行为越会受商业战略的影响;高管控制权的增强会进一步强化关系型交易与公司激进避税行为的正向关系,揭示企业的财务决策可能蕴含了强权高管的自利性动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公司面临更强的市场竞争压力和拥有较低的多元化程度时,关系型交易对企业激进避税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不过高管控制权原有的正向调节效应却受到明显弱化。笔者的研究结论为当前有关优化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以及加强管理层财务决策监督的政策导向提供了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型交易 高管控制权 激进避税 关系治理
下载PDF
党组织嵌入能否遏制国企高管自利行为?——来自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2
11
作者 代彬 谈星辰 刘星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112,共16页
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和交叉任职有机嵌入公司治理体系是中国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所在,也是国企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要义。基于2010—2017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表明总体上看,党组织嵌入能够有效遏制国企高管自利行为,且嵌入程度越高治... 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和交叉任职有机嵌入公司治理体系是中国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所在,也是国企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要义。基于2010—2017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表明总体上看,党组织嵌入能够有效遏制国企高管自利行为,且嵌入程度越高治理效果越好,高质量审计可以强化党组织嵌入对高管自利行为的遏制效应。但在不同的治理情景下,不同党组织嵌入方式对不同高管自利行为的治理效果具有异质性双向进入能够显著遏制国企高管的3种自利行为(攫取超额薪酬、拉大薪酬差距和增加超额在职消费),而交叉任职仅对国企高管攫取超额薪酬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高质量审计可以强化党组织嵌入对国企高管谋取超额薪酬和超额在职消费的遏制作用,但未能有效强化党组织嵌入对薪酬差距扩大的治理功效;相对于中央企业和公益类国企,在地方国企和商业类国企中党组织嵌入对高管自利行为的治理效果更佳;分析师关注程度的提高和党组织新鲜血液的流入并未显著增强党组织嵌入对国企高管自利行为的遏制作用。应因企制宜有针对性地完善党组织嵌入国企治理体系的制度和机制,优化嵌入路径,加强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协同治理,不断提升党组织嵌入的治理效率和绩效,促进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织嵌入 高管自利行为 国有企业 审计监督 双向进入 交叉任职 超额薪酬 超额在职消费
下载PDF
高管控制权、资本扩张与企业财务风险--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3
12
作者 代彬 彭程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30,共11页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04~2009年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高管控制权与企业资本扩张行为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证结果发现:高管控制权与企业的投资扩张及多元化扩张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当企...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04~2009年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高管控制权与企业资本扩张行为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证结果发现:高管控制权与企业的投资扩张及多元化扩张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当企业拥有充裕的现金流时,其正相关程度更大。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权较强的高管所实施的多元化扩张战略会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控制权 投资扩张 多元化扩张 财务风险
下载PDF
国际化董事会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时俱进”还是“制度陷阱” 被引量:10
13
作者 代彬 王敬远 刘星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158,共14页
以2011~2016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国际化董事会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简称“董责险”)需求的影响及其治理效应的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引入董责险在助长高管显性自利行为的同时能有效遏制高管的隐性自利行为,而国际化董... 以2011~2016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国际化董事会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简称“董责险”)需求的影响及其治理效应的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引入董责险在助长高管显性自利行为的同时能有效遏制高管的隐性自利行为,而国际化董事会不但展现出更强的董责险购买意愿,并且能够强化董责险购买与高管自利行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国际化董事会对董责险购买决策的助推效应不仅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还会随着法治环境的改善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而相应增强。研究揭示,董责险可能具有诱发高管机会主义动机和行为的潜在隐忧,而国际化董事会在“与时俱进”地接纳董责险这一新生事物的同时需重点关注和警惕其可能蕴含的“制度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董事会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高管自利行为 治理环境
下载PDF
国际化战略与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4
作者 代彬 何勤勤 刘星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91,共7页
以2008—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基于产权性质和融资约束对样本进行分组,进一步考察了上述影响在不同样本组中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 以2008—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基于产权性质和融资约束对样本进行分组,进一步考察了上述影响在不同样本组中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融资约束的缓解会强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战略 研发创新 产权性质 融资约束
下载PDF
党组织嵌入、审计监督与预算松弛——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5
作者 代彬 谈星辰 刘怡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79,共16页
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控制活动的重要构成,也容易成为企业高管自利行为的"良好载体",而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有机嵌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则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基于2010—2017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 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控制活动的重要构成,也容易成为企业高管自利行为的"良好载体",而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有机嵌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则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基于2010—2017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表明,党组织嵌入能够降低国企高管的预算松弛程度,并且党组织嵌入程度越深其对预算松弛行为的治理作用越好;"国际四大"通过强化党组织嵌入对预算松弛行为的抑制效应展现出协同治理功效,而审计师行业专长则发挥了相对消极的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党组织嵌入对预算松弛行为的遏制效果在中央企业以及随着分析师关注程度的提高表现更佳,但党组织"新鲜血液"的流入尚未带来治理功效的相应增强。研究不但有助于厘清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的具体路径,还完善了对制度转型情境下企业预算松弛行为的理论认知,并为理解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的耦合机制提供了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党组织嵌入 审计监督 预算松弛
下载PDF
国际化董事会是高管自利行为的“避风港”还是“防火墙”?——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6
作者 代彬 彭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5,57,共12页
在将高管自利行为划分为显性自利和隐性自利两种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本文实证研究了国际化董事会对高管自利行为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国际化董事会在“纵容”高管显性自利行为的同时能有效抑制高管的隐性自利行为.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法... 在将高管自利行为划分为显性自利和隐性自利两种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本文实证研究了国际化董事会对高管自利行为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国际化董事会在“纵容”高管显性自利行为的同时能有效抑制高管的隐性自利行为.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法律环境的改善,国际化董事会对高管显性和隐性自利行为的约束作用均会相应增强,激烈的市场竞争则会显著削弱国际化董事会的监督功效,而国有企业的国际化董事会对高管隐性自利行为的治理效果更为突出.本文的研究揭示,国际化董事会既能成为高管显性自利行为的“避风港”,又能够对高管隐性自利行为发挥“防火墙”功能,并且可能在异质的治理情景下呈现两种角色的相机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董事会 高管显性自利 高管隐性自利 治理环境 产权性质
下载PDF
国际化战略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吗?——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代彬 匡慧 刘怡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3-83,共11页
以2011—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考察国内市场竞争态势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表明,随着国际化战略深入推进,企业的现金持有量会显著增加,并且现金持有的边... 以2011—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考察国内市场竞争态势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表明,随着国际化战略深入推进,企业的现金持有量会显著增加,并且现金持有的边际价值也会相应提高,即国际化战略对现金持有行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程度加剧,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以及边际价值的促进效应会相应增强,即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强化了国际化战略对现金持有决策的正向作用。研究揭示,企业在推进国际化战略时应重视内部资金积累,并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格局保持清醒认识,借助外部治理效应的发挥优化现金资源配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战略 现金持有水平 现金持有价值 市场竞争
下载PDF
国际化董事会与企业金融化:“生搬硬套”还是“灵活处置” 被引量:10
18
作者 代彬 王敬远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4-141,共18页
基于2011—2017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国际化董事会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将"助长"高管自利行为,国际化董事会不但展现出对金融化的抑制效应,而且能够弱化企业金融化与高管自利行为... 基于2011—2017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国际化董事会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将"助长"高管自利行为,国际化董事会不但展现出对金融化的抑制效应,而且能够弱化企业金融化与高管自利行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国际化董事会对非房地产金融化表现出更强的遏制倾向,法制环境的改善和国有产权属性均有助于强化国际化董事会对金融化行为的约束效力。作用机制检验后发现,国际化董事会治理功效的发挥可能镶嵌了对高管投机逐利动机的担忧。研究结论表明,上市企业对金融化的"生搬硬套"一定程度上蕴涵了落入高管寻租"陷阱"的潜在可能,而国际化董事会对金融资产配置的"灵活处置"或许是平滑高管机会主义风险的"一剂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董事会 企业金融化 高管自利行为 治理环境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乘势而上还是安于现状? 被引量:11
19
作者 代彬 翟誉皓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99,共19页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行为引起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以2010—2019年沪市A股为样本,探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机理,并从产业内竞争强度和竞争地位双重视角探讨市场竞争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行为引起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以2010—2019年沪市A股为样本,探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机理,并从产业内竞争强度和竞争地位双重视角探讨市场竞争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削弱高管短视等路径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此同时,领先的竞争地位能够强化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应,而高强度竞争则发挥了相对消极的作用。研究认为,在当今数字革命兴起浪潮下,上市公司应借助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企业数字化转型 产业内竞争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国际化战略 被引量:5
20
作者 代彬 邓楠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5-82,111,112,共10页
以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国际化范围、国际化速度、有规律国际化节奏存在正向影响。研究显示,国际化董事会显著调节了资本市场开放与企... 以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国际化范围、国际化速度、有规律国际化节奏存在正向影响。研究显示,国际化董事会显著调节了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国际化战略之间的关系;资本市场开放通过改善信息环境或者缓解融资约束的途径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且这种作用机制在信息环境较差、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应坚持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使得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董事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