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性敷料与干性敷料在中厚供皮区上应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代明盛 王李云 沈华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在中厚供皮区上的应用价值。方法:135例瘢痕整形需植中厚皮的患者,分为湿性敷料组和干性敷料组,湿性敷料组采用在供皮区外用藻酸钙敷料、自粘性泡膜敷料及自粘性水胶体敷料的湿性疗法,干性敷料组采用外用单层凡士林纱...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在中厚供皮区上的应用价值。方法:135例瘢痕整形需植中厚皮的患者,分为湿性敷料组和干性敷料组,湿性敷料组采用在供皮区外用藻酸钙敷料、自粘性泡膜敷料及自粘性水胶体敷料的湿性疗法,干性敷料组采用外用单层凡士林纱布后再外用多层干纱布的干性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35例瘢痕整形需植中厚皮的患者都顺利完成了手术及术后3个月的随访评价。湿性敷料组第4、7及10天取皮创面疼痛比干性敷料组轻,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第15天两组创面疼痛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湿性敷料组第7天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8.06%,干性敷料组为15.8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湿性敷料组较干性敷料组创面愈合时间提前,3个月后创面色素沉着或瘢痕增生较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中厚供皮区上合理使用藻酸钙敷料、自粘性泡膜敷料及自粘性水胶体敷料的湿性敷料可减轻创面疼痛,促进供皮区早日愈合,减少愈合后色素沉着或瘢痕增生,而并不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整形 中厚供皮区 藻酸钙 敷料 泡膜 水胶体
下载PDF
丁卡因在成人小面积二度烫伤创面换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代明盛 沈华强 郑小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3-844,共2页
目的:探讨丁卡因在成人小面积二度烫伤创面换药中的止痛效果。方法:将117例无心脑肺疾病的成人小面积(<10%)烫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57例为实验组,换药时外用0.5%的丁卡因溶液;60例为对照组,换药前半小时口服曲马多1片,换药时... 目的:探讨丁卡因在成人小面积二度烫伤创面换药中的止痛效果。方法:将117例无心脑肺疾病的成人小面积(<10%)烫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57例为实验组,换药时外用0.5%的丁卡因溶液;60例为对照组,换药前半小时口服曲马多1片,换药时外用注射用水,观察两组患者换药时的疼痛评分以及入院第3、5、7、9天换药后2h的体温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创面疼痛轻,体温低,创面愈合时间短,两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丁卡因是无心脑肺疾病的成人小面积二度烫伤创面换药时止痛较理想的方法,同时有利于创面的早日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丁卡因 成人 小面积
下载PDF
初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结肠肿瘤35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3
3
作者 代明盛 沈华强 郑小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63-1864,共2页
阑尾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结肠肿瘤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逐渐前移,部分表现为与急性阑尾炎相似的临床表现,使一部分结肠肿瘤常初诊为急性阑尾炎收入院。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初诊... 阑尾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结肠肿瘤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逐渐前移,部分表现为与急性阑尾炎相似的临床表现,使一部分结肠肿瘤常初诊为急性阑尾炎收入院。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初诊为急性阑尾炎后经手术确诊为结肠肿瘤结肠肿瘤患者共35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结肠肿瘤 初诊 诊治 发病年龄 腹部外科 临床表现 肿瘤患者
下载PDF
成立创伤抢救小组在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代明盛 赵伟军 屠传建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1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以创伤抢救小组为主导的一体化救治模式对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以创伤抢救小组为主导的一体化救治模式救治的多发伤患者89例,与传统救治模式救治的多发伤患者95例进行比较,观察本院以创伤抢救小组为主... 目的探讨以创伤抢救小组为主导的一体化救治模式对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以创伤抢救小组为主导的一体化救治模式救治的多发伤患者89例,与传统救治模式救治的多发伤患者95例进行比较,观察本院以创伤抢救小组为主导的一体化救治模式和传统的救治模式对多发伤患者在入院到确诊时间间隔,休克持续时间,首次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以创伤抢救小组为主导的一体化救治模式能显著缩短患者从入院到确诊的时间间隔、休克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增加首次抢救成功率,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从而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结论以创伤抢救小组为主导的一体化救治模式充分利用了"伤后黄金1小时",使整个多发伤的救治过程无缝连接,明显提高了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是多发伤救治的的成功模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一体化救治模式 休克 死亡率
下载PDF
生物敷料A在幼儿手部烫伤创面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代明盛 沈华强 吴建利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9期3914-3916,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敷料A在幼儿手部烫伤创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1例幼儿手部烫伤患者按创面处理方式分组,48例为实验组,外用生物敷料A,43例为对照组,外用磺胺嘧啶银乳剂。观察两组患者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换药时的疼痛分级评分,... 目的:探讨生物敷料A在幼儿手部烫伤创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1例幼儿手部烫伤患者按创面处理方式分组,48例为实验组,外用生物敷料A,43例为对照组,外用磺胺嘧啶银乳剂。观察两组患者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换药时的疼痛分级评分,第1、3、5、7、9天最高体温,第7天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创面完全愈合时间,3个月后创面愈合后的疤痕、色素沉着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及3个月后的随访,两组比较发现,实验组换药时疼痛轻,发热持续时间短,创面感染少,创面愈合时间短,3个月后已愈合创面的疤痕、色素沉着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敷料A取材于猪皮,来源广泛,价格适中。幼儿生长代谢旺盛,创面愈合能力强,有了生物敷料A对创面的良好覆盖,为创面的愈合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减轻了创面疼痛,加快了创面的愈合,改善了创面的愈合质量。因此,生物敷料A适合在幼儿手部烫伤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生物敷料A 幼儿 中小面积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志明 娄建平 +4 位作者 陈江 代明盛 孟兴成 马国峰 王国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种术式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有无差异。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接受了LC和OC的136例患者作前瞻性研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h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种术式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有无差异。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接受了LC和OC的136例患者作前瞻性研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h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其中LC组93例,OC组43例,并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手术时间、胆囊炎症类型与肝功能异常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C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OC组(P<0.05),两组间的年龄、身高、体质量、手术时间和胆囊炎症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组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OC组(P<0.05)。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中均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结论在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是常见的,不伴有临床表现,LC组高于OC组,与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手术时间和胆囊炎症的类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开腹胆囊切除术 肝功能异常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一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6例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志明 娄建平 +3 位作者 代明盛 沈华强 马国峰 王国军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8年第5期434-435,共2页
目的:探讨一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将同一位医师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经选择连续纳入研究范围。常规腹腔镜组30例,一日腹腔镜组26例。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问卷调查其满意度,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统计整... 目的:探讨一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将同一位医师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经选择连续纳入研究范围。常规腹腔镜组30例,一日腹腔镜组26例。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问卷调查其满意度,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统计整夜留院率、再次住院率、并发症率和满意度。结果:患者都认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日腹腔镜组4例需整夜留院(15.4%),1例需再次住院(3.8%),24例(92.3%)对一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满意或非常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样安全可行,并具有较低的整夜留院率、再次住院率和很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一日手术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腔镜下手术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的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代明盛 赵伟军 +1 位作者 罗钧刚 徐潮阳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腔镜下手术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收治的直径2~5 cm、乳腺弹性B超评分为3分以下、位于乳腺外上或外下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拟行手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行乳腺肿瘤切除术,腔镜组采用腔镜技... 目的探讨腔镜下手术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收治的直径2~5 cm、乳腺弹性B超评分为3分以下、位于乳腺外上或外下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拟行手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行乳腺肿瘤切除术,腔镜组采用腔镜技术行乳腺肿瘤切除术。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切口疼痛评分(VAS)、术后切口长度,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良性肿瘤。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切口疼痛评分(VAS)、住院时间和术后切口长度均小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切口感染或皮肤坏死并发症。结论腔镜下手术切除乳腺良性肿瘤,可减少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后乳腺表面无切口。且术中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切口疼痛轻,具有微创的优点。但也需要合理选择患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乳腺良性肿瘤 组织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体会 被引量:21
9
作者 代明盛 吴志明 +2 位作者 娄建平 沈华强 董文雅 《浙江创伤外科》 2008年第4期345-346,共2页
近20年的发展使得腹腔镜技术被广泛接受并获得巨大发展。从来没有其他技术能够像腔镜技术这样深刻的影响着外科医生的观念和手术方式。大量的临床实践已证实多种腹部手术能够安全地在腹腔镜下实施,并具有传统手术方式所没有的优越性。... 近20年的发展使得腹腔镜技术被广泛接受并获得巨大发展。从来没有其他技术能够像腔镜技术这样深刻的影响着外科医生的观念和手术方式。大量的临床实践已证实多种腹部手术能够安全地在腹腔镜下实施,并具有传统手术方式所没有的优越性。自1990年Mouret首次报道了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后,上消化道穿孔等急腹症应用腹腔镜诊断与治疗的报道日益增多。本院在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对6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急诊腹腔镜修补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腹腔镜技术 传统手术方式 消化性溃疡穿孔 上消化道穿孔 腹腔镜诊断 急诊腹腔镜 外科医生
下载PDF
超声刀联合高频电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代明盛 吴志明 +1 位作者 娄建平 董文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213-321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高频电刀联合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7例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术中采用超声刀联合高频电刀,B组术中完全使用超声刀。比较两组行LC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87例...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高频电刀联合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7例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术中采用超声刀联合高频电刀,B组术中完全使用超声刀。比较两组行LC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87例均完成胆囊切除术。其中A组有3例、B组有2例因为胆囊周围广泛较致密粘连且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而中转开腹;A组术中出血量为(8.16±1.85)mL,B组为(7.67±1.62)mL;A组术后住院时间为(2.25±1.18)d,B组为(2.30±1.32)d,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组手术时间为(38.13±4.35)min,B组为(32.52±3.27)min;A组术中胆囊破裂4例,B组12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B两组均无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刀切割精确,凝血功能强,组织损伤小,术中视野清楚。如果术中合理联合应用高频电刀,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胆囊术中破裂率,而并不增加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超声刀 高频电刀
下载PDF
不切开皮下环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代明盛 赵伟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967-396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切开皮下环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入住本科的需要手术治疗的单侧成人男性Ⅰ型或Ⅱ型斜疝患者共183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皆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试验组术中切开腹外... 目的:探讨不切开皮下环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入住本科的需要手术治疗的单侧成人男性Ⅰ型或Ⅱ型斜疝患者共183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皆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试验组术中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时不切开皮下环,对照组术中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时切开皮下环,常规行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比较两组的皮肤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第3天切口疼痛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阴囊血肿,缺血性睾丸炎,腹腔内脏器损伤)及随防1年后疝复发情况,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切口长度,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切口疼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并没有增加术后疝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Gilbert分级(1988)为Ⅰ型或Ⅱ型的单侧成人男性斜疝患者,术中可以不切开皮下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并不增加1年后疝的复发率,可以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 补片 皮下环
下载PDF
生物敷料A在治疗中小面积幼儿Ⅱ度烫伤创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代明盛 沈华强 沈莉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527-3528,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敷料A在中小面积幼儿Ⅱ度烫伤创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3例中小面积幼儿烫伤患者按创面处理方式分组,23例为实验组,外用生物敷料A,20例为对照组,外用磺胺嘧啶银油纱,观察两组病人的体温、白细胞计数、创面感染及愈合时... 目的:探讨生物敷料A在中小面积幼儿Ⅱ度烫伤创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3例中小面积幼儿烫伤患者按创面处理方式分组,23例为实验组,外用生物敷料A,20例为对照组,外用磺胺嘧啶银油纱,观察两组病人的体温、白细胞计数、创面感染及愈合时间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体温高峰低、退热时间短,白细胞异常时间短,创面感染少,创面愈合时间缩短,色素沉着和瘢痕增生少,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且实验组创面疼痛轻,换药时患儿哭吵少。结论:生物敷料A是治疗中小面积幼儿烫伤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生物敷料A 幼儿
下载PDF
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35例治疗体会
13
作者 代明盛 吴志明 +1 位作者 赵伟军 娄建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3037-303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住院时间10~21d,平均13.2d。术后住院时间3~9d,平均5.7... 目的:探讨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住院时间10~21d,平均13.2d。术后住院时间3~9d,平均5.7d。术后随访6~28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及胰腺炎复发。结论: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病情控制后尽早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的最佳时间是1~2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腹腔镜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6
14
作者 吴志明 娄建平 +2 位作者 孟兴成 代明盛 沈华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41-42,51,共3页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2 5例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腹腔镜组 )的临床资料 ,与同期开腹肠粘连松解术 2 3例 (开腹组 )对比 ,比较两组手术时...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2 5例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腹腔镜组 )的临床资料 ,与同期开腹肠粘连松解术 2 3例 (开腹组 )对比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腹腔镜组 2 3例手术成功 ,2例中转开腹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 (5 8 3± 8 1)min和 (84 0± 7 5 )min(t =11 383,P =0 0 0 0 )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 4± 5 1)ml和 (192 6± 2 6 4 )ml(t =2 9 995 ,P =0 0 0 0 )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 (4 1± 1 4 )d和 (9 7± 2 0 )d(t =11 4 13,P =0 0 0 0 )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 (19 6± 2 2 )h和 (49 0± 8 8)h(t=16 2 0 7,P =0 0 0 0 ) ;术后并发症分别为 1例和 9例 (χ2 =6 96 0 ,P =0 0 0 8)。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与开腹手术相比 ,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肠梗阻 肠粘连
下载PDF
腹腔镜在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0
15
作者 吴志明 沈华强 +2 位作者 娄建平 代明盛 孟兴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77-57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急腹症的诊治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2月~2003年4月应用腹腔镜诊治35例原因不明的急腹症临床资料. 结果 35例全部确诊.28例在腹腔镜下手术,7例指导切口部位,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无与伤口有关并发症,平均手...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急腹症的诊治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2月~2003年4月应用腹腔镜诊治35例原因不明的急腹症临床资料. 结果 35例全部确诊.28例在腹腔镜下手术,7例指导切口部位,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无与伤口有关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48 min(30~72 min),平均住院5.8 d(3~9 d). 结论腹腔镜不仅是一种安全而准确的诊断方法,而且是良好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急腹症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7
16
作者 吴志明 娄建平 +4 位作者 代明盛 孟兴成 马国峰 孔园珍 金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334-33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择期LC25例。于术前1~3天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不正常的静脉及血栓存在者。在LC中用多普勒超声测量股静脉的直径和血流流量,从...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择期LC25例。于术前1~3天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不正常的静脉及血栓存在者。在LC中用多普勒超声测量股静脉的直径和血流流量,从三个阶段获得测量值:麻醉诱导后创建气腹前,建立气腹后,解除气腹麻醉苏醒前。结果25例LC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5min(30~70min)。无术中出血及胆管并发症,无中转开腹,均术后1天出院。气腹建立后股静脉横截面积增加[(0.94±0.18)cm2vs(1.12±0.23)cm2,q=3.919,P<0.05],静脉流量显著降低[(10.56±0.96)cm3/svs(7.62±0.72)cm3/s,q=18.786,P<0.01];解除气腹股静脉横截面积无显著下降(q=1.742,P>0.05),血流量明显增加[(7.62±0.72)cm3/s vs(9.65±0.63)cm3/s,q=12.971,P<0.01],但未达气腹前水平(q=5.815,P<0.01)。术后随访1年,无静脉血栓症状及体征。结论气腹会导致下肢静脉流量减低和静脉扩张,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静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吴志明 娄建平 +3 位作者 孟兴成 代明盛 沈华强 包百根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7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24例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开腹组),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24例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体温及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8.75±25.178)min和(97.50±26.029)m 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3.21±12.488)ml和(77.50±21.518)m l(P<0.001),并发症分别为3例和8例(P<0.05),术后体温>38℃分别为5例、11例,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分别为(2.33±0.816)d和(3.75±1.035)d(P<0.001),术后住院分别为(6.83±1.169)h和(10.00±1.309)h(P<0.001)。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一样安全,且具有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胃渍疡 十二指肠溃疡 渍疡穿孔
下载PDF
腹腔镜在诊治闭合性腹外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吴志明 娄建平 +2 位作者 孟兴成 代明盛 蒋月林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57-158,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经腹腔镜对 4 8例原因不明闭合性腹外伤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 :4 7例通过腹腔镜明确诊断 ,33例在腹腔镜下得到治疗 ,12例中转开腹手术 ,无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 34m...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经腹腔镜对 4 8例原因不明闭合性腹外伤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 :4 7例通过腹腔镜明确诊断 ,33例在腹腔镜下得到治疗 ,12例中转开腹手术 ,无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 34min ,平均住院 5 8d。结论 :腹腔镜不仅是安全且准确的诊断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闭合性腹外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部多脏器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0
19
作者 吴志明 蒋月林 +1 位作者 娄建平 代明盛 《浙江创伤外科》 2002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腹部多脏器损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3
20
作者 吴志明 娄建平 +1 位作者 孟兴成 代明盛 《腹部外科》 2002年第5期282-283,共2页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5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术后早期肠梗阻 8例的诊治经过。结果 本组 8例经胃肠减压、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中药等治疗治愈 ,平均治愈时间 18d ,无...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5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术后早期肠梗阻 8例的诊治经过。结果 本组 8例经胃肠减压、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中药等治疗治愈 ,平均治愈时间 18d ,无一例肠坏死。结论 术后早期肠梗阻常发生在术后 1周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肠梗阻 诊断 治疗 EPISBO 腹部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