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出生缺陷发病趋势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代维斯 仇杰 +5 位作者 吴菊 孙庆梅 林晓娟 唐中锋 赵媛 宋筱玉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第13期118-120,共3页
目的分析2003—2013年甘肃省围产儿出生缺陷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出生缺陷预防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省级监测方案,收集全省出生缺陷监测网(43家监测医院)的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3—2013年甘肃省围产儿出生... 目的分析2003—2013年甘肃省围产儿出生缺陷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出生缺陷预防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省级监测方案,收集全省出生缺陷监测网(43家监测医院)的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3—2013年甘肃省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城市上升趋势较为显著。出生缺陷顺位发生变化,神经管缺陷呈下降趋势,总唇腭裂及先天性心脏病呈上升趋势。结论我省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虽取得一定进展,有可控性干预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而与诊断能力有关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完善全省产前诊断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出生干预及监测质量,积极推广产前诊断技术,减少出生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围产儿 出生缺陷
下载PDF
早孕期超声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及鼻骨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林晓娟 孙庆梅 +5 位作者 赵媛 吴菊 宋筱玉 唐中锋 代维斯 葛婷婷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通过早孕期超声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NT)及鼻骨,探讨其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5 305例单胎妊娠孕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NT的厚度并判定鼻骨有无。以NT厚度... 目的通过早孕期超声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NT)及鼻骨,探讨其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5 305例单胎妊娠孕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NT的厚度并判定鼻骨有无。以NT厚度≥3mm作为NT增厚。结果在5 287例单胎孕妇中,发现62例NT值≥3mm,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5例,包括21-三体3例,18-三体1例,XXY1例。鼻骨缺失20例,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3例均为21-三体。检测NT增厚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8.06%,鼻骨缺失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5.00%。按孕11~11^(+6)周、孕12~12^(+6)周和孕13~13^(+6)周分成3组,各组间NT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097,P<0.05)。按正常胎儿孕妇年龄段分为<25岁、25~29岁、30~34岁、≥35岁4组,各组间NT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89,P>0.05)。结论 NT增厚及鼻骨缺失对于早期发现胎儿异常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早孕期超声筛查可成为一种独立的手段来评价早孕期的胎儿异常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期 胎儿颈项透明层检测 鼻骨 胎儿异常
下载PDF
检测羊水中神经源性细胞辅助诊断NTD的研究
3
作者 孙庆梅 林晓娟 +5 位作者 刘婷婷 姜岩 赵媛 吴菊 宋筱玉 代维斯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3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研究羊水内活细胞形态及贴壁率的差异,探讨快速贴壁细胞与神经管缺陷(NTD)之间的关系,检测羊水中神经源性细胞阳性表达率,探讨其与神经管畸形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门诊抽取羊水做产前诊断(后荧光原位杂交... 目的研究羊水内活细胞形态及贴壁率的差异,探讨快速贴壁细胞与神经管缺陷(NTD)之间的关系,检测羊水中神经源性细胞阳性表达率,探讨其与神经管畸形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门诊抽取羊水做产前诊断(后荧光原位杂交证实为正常胎儿)和已被证实为神经管畸形的孕妇羊水做常规羊水培养,观察羊水正常组(对照组)与NTD组(实验组)细胞在形态、贴壁时间的差异,并选用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抗微管相关蛋白anti—MAP2、抗神经元核单克隆抗体(anti—NeuN),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对照组(15例)与实验组(11例)神经元特异标志物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实验组细胞的活细胞贴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09,P=0.000)。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羊水正常组(对照组)与空白组(未干预)两种神经源性细胞标志物表达均为阴性,NTD组(实验组)抗神经元核单克隆抗体(anti—NeuN)表达阳性,抗微管相关蛋白anti—MAP2表达阴性,对照组与实验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17,P=0.021)。结论检测羊水中神经源性细胞可辅助诊断神经管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羊水培养 免疫荧光 神经细胞
下载PDF
胎儿染色体组拷贝数变异与产前超声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唐中锋 林晓娟 +4 位作者 杨磊 宋筱玉 吴菊 代维斯 孙庆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结构异常与染色体组拷贝数变异(Chromosome copy number variation,CNV)的相关性,为孕期提示超声结构异常及软指标孕妇提供适宜的产前诊断策略。方法:选取甘肃省产前诊断中心提示高通量测序CNV的837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结构异常与染色体组拷贝数变异(Chromosome copy number variation,CNV)的相关性,为孕期提示超声结构异常及软指标孕妇提供适宜的产前诊断策略。方法:选取甘肃省产前诊断中心提示高通量测序CNV的837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比较不同产前诊断指征,评估孕期超声指征与致病性高通量测序CNV间的关联性。结果:致病性高通量测序CNV中孕期超声指征占79.4%,与以往单纯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通过高通量测序CNV检测可额外发现4.1%的染色体异常。结论:孕期超声结构异常或提示多项超声软指标应建议对胎儿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及CNV高通量测序检测,降低缺陷儿出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超声检查 产前
下载PDF
超声诊断胎儿无眼畸形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唐中锋 宋筱玉 +4 位作者 鲁琰 孙庆梅 吴菊 林晓娟 代维斯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688-688,共1页
孕妇,30岁,孕1产0,孕23周,既往无不良孕产史,唐氏筛查无异常。系统超声检查:宫内单活胎,双顶径6.11 cm,头围21.98 cm,小脑横径2.34 cm,腹围18.90 cm,肱骨3.57 cm,股骨4.30 cm。前壁胎盘,成熟度Ⅰ级,羊水指数20.13 cm。胎儿头颅光环完整... 孕妇,30岁,孕1产0,孕23周,既往无不良孕产史,唐氏筛查无异常。系统超声检查:宫内单活胎,双顶径6.11 cm,头围21.98 cm,小脑横径2.34 cm,腹围18.90 cm,肱骨3.57 cm,股骨4.30 cm。前壁胎盘,成熟度Ⅰ级,羊水指数20.13 cm。胎儿头颅光环完整,颅内结构正常,透明隔腔存在,侧脑室前角及后角均无增宽,小脑形态正常,蚓部存在。胎儿心脏、腹部及四肢扫查均未见异常声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脏 无眼畸形 超声诊断 不良孕产史 侧脑室前角 唐氏筛查 超声检查 小脑横径
下载PDF
综合信息化慢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卢星杉 代维斯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究综合信息化慢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高血压患者2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38例)和观察组(138例)。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究综合信息化慢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高血压患者2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38例)和观察组(138例)。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信息化慢病管理模式,随访干预1年。比较干预管理前后,两组患者进行体育锻炼、饮食控制、遵从医嘱及自行测定血压情况,改善情况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得分。结果经过综合信息化慢病管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64、6.067,P<0.05)。观察组患者进行体育锻炼、饮食控制、遵从医嘱及自行测定血压人数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体质量指数和疾病知识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59%,显著低于对照组2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3,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17,P<0.05)。结论综合信息化慢病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改善病情,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信息化慢病管理 高血压 降压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分层诊疗模型对提高H型高血压控制率的研究
7
作者 卢星杉 赵涛 代维斯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29期173-175,共3页
目的分析计算机辅助分层诊疗模型对提高H型高血压控制率的效果。方法以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H型高血压门诊就诊的H型高血压患者1 198例入组,按照病例纳入标准入组及登记,进行实验室检查、量表评估,根据患者门诊测... 目的分析计算机辅助分层诊疗模型对提高H型高血压控制率的效果。方法以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H型高血压门诊就诊的H型高血压患者1 198例入组,按照病例纳入标准入组及登记,进行实验室检查、量表评估,根据患者门诊测量的血压控制情况,分析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采用PDCA四步法创建计算机辅助分层模型。分析每一位患者的血压无法控制的风险(OR),根据分层采取不同的管理干预策略,根据干预的方法、风险因素分布情况,安排相应的管理干预。6个月后进行复查。结果管理后血压管理分层显著下降,血压控制率79.8%高于管理前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社会支持度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管理前,脑卒中危险因素个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出现1例脑出血、13例脑梗死,10例全因死亡。管理前模型对血压控制预测灵敏度87.8%(502/572)、特异度83.5%(523/626)、符合率85.6%(1 025/1 198),管理后模型对血压控制预测灵敏度86.2%(824/956)、特异度86.8%(210/242)、符合率86.3%(1034/1198)。结论计算机辅助分层诊疗模型明显提高H型高血压控制率;模型对于血压控制的预测效果较好,可作为分层管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血压控制率 分层诊疗模型
下载PDF
孕中晚期胎儿鼻骨发育异常的遗传学意义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赵媛 孙庆梅 +3 位作者 傅玉 代维斯 林晓娟 吴菊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23期5098-5101,共4页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胎儿鼻骨发育异常(鼻骨缺失/短小)作为遗传学指标的意义与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2015年2月在该院孕中晚期超声筛查发现鼻骨发育异常且进行中期羊膜腔穿刺或脐带血穿刺的101例胎儿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单核苷酸多态性...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胎儿鼻骨发育异常(鼻骨缺失/短小)作为遗传学指标的意义与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2015年2月在该院孕中晚期超声筛查发现鼻骨发育异常且进行中期羊膜腔穿刺或脐带血穿刺的101例胎儿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分析。结果 101例鼻骨发育异常胎儿中有45例(44.55%)为鼻骨缺失,56例(55.45%)为鼻骨发育短小。介入性产前诊断检出染色体异常胎儿19例(18.81%),包括21-三体综合征14例,18-三体综合征3例,22q11微缺失2例。45例鼻骨缺失胎儿中28例为单纯鼻骨缺失,17例合并其他结构异常,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33.33%(15/45),15例染色体异常胎儿中4例为单纯鼻骨缺失,另11例为合并其他超声结构异常;56例鼻骨短小胎儿中48例为单纯鼻骨短小,8例合并其他结构异常,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7.14%(4/56),4例染色体异常胎儿中1例为单纯鼻骨短小但孕妇为高龄孕妇,另3例合并其他超声结构异常;胎儿鼻骨发育异常同时合并其他超声结构异常的胎儿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76.00%(19/25),明显高于不合并其他超声结构异常的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检出率6.58%(5/76)。结论胎儿鼻骨发育不良合并其他超声结构异常时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增高,单纯胎儿鼻骨短小不建议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 胎儿 染色体 微阵列分析
原文传递
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林晓娟 孙庆梅 +3 位作者 何晓春 吴菊 葛婷婷 代维斯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产前诊断指征,为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的5 655例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妊娠期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产前诊断指征,为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的5 655例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产前诊断指征包括: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高风险,如21-三体综合征风险值≥1/270或18-三体综合征风险值≥1/350(2 482例),高龄(年龄≥35岁,1 889例),不良妊娠史(675例),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49例),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465例),以及早孕期接触大量化学毒剂、辐射或严重病毒感染,或服用可能致畸的药物等(95例),上述产前诊断指征均为单一指征,无交叉。通过羊膜腔穿刺染色体检查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确诊。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上述具有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类别及检出例数、检出率,以及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与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具有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介入性产前诊断术前均与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 1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5 655例孕妇中,共计检出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为124例,检出率为2.2%。分别以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高风险、高龄、不良妊娠史、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早孕期异常物质接触史为产前诊断指征,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分别为2 482、1 889、675、49、465及95例,检出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分别为40、47、12、5、19及1例,检出率分别为1.6%、2.5%、1.8%、10.2%、4.1%及1.1%。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及产前超声检查异常孕妇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率较高。上述具有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3,P〈0.001)。2以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为产前诊断指征,检出19例染色体核型异常胎儿中,具有结构明显异常者为6例,包括心脏畸形、全身水肿等;仅超声软指标异常者为13例,包括心室强光点、肾盂分离、脉络丛囊肿、单脐动脉、肝内强光点、颈项透明层(NT)增厚、羊水量异常,以及胎儿生长指标(头围、双顶径、股骨及肱骨长)异常与鼻骨缺失和侧脑室正常高值等。结论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发现胎儿存在畸形或2项及以上超声软指标异常时,有必要对胎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超声检查 产前 染色体畸变 胎儿
原文传递
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与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在早孕期产前筛查中运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晓娟 孙庆梅 +7 位作者 刘婷婷 吕玲 郝胜菊 吴菊 李静 宋筱玉 代维斯 赵媛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4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妊娠相关蛋白(PAPP)-A 与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ADAM)12在早孕期产前筛查中的运用。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门诊就诊并自愿接受早孕期产前筛查孕妇的静脉血血清标本1609份为...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妊娠相关蛋白(PAPP)-A 与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ADAM)12在早孕期产前筛查中的运用。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门诊就诊并自愿接受早孕期产前筛查孕妇的静脉血血清标本1609份为研究对象,其年龄为19~45岁,孕龄为9~13+6孕周(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各孕周孕妇的年龄和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 Auto-DELFIA 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ADAM12、PAPP-A 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试剂盒,检测早孕期孕妇血清 ADAM12、PAPP-A 和游离β-hCG的水平,并采用 Lifecycle 3.0产前筛查软件评估 ADAM12、PAPP-A 和游离β-hCG 水平及其与唐氏综合征(DS)、开放性神经管缺陷(ONTD)、18-三体综合征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本组1609例孕妇的血清游离β-hCG、PAPP-A和ADAM12水平随孕周延长而升高,相关系数呈显著相关,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9552,0.9933,0.9965;P<0.05)。将血清PAPP-A、游离β-hCG和ADAM12分别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孕期血清游离β-hCG、PAPP-A和 ADAM12水平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血清游离β-hCG vs.血清 PAPP-A,r=0.9490,P<0.05;血清游离β-hCG vs.血清 ADAM12,r=0.9440,P<0.05;血清 ADAM12 vs.血清PAPP-A,r=0.9770,P<0.05)。此外,1609例孕妇中,染色体核型异常为11例(0.68%),其中45,XO 为4例(0.25%)、DS为3例(0.19%)、神经管畸形为2例(0.12%)、18-三体综合征为1例(0.06%)、13-三体综合征为1例(0.06%)。DS高风险孕妇血清 PAPP-A 和 ADAM12中位数倍数(MoM)均低于正常孕妇。结论血清PAPP-A和 ADAM12可作为早孕期产前筛查染色体异常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 妊娠初期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孕11~13^(+6)周胎儿NT≥6.0 mm孕妇妊娠结局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媛 傅玉 +5 位作者 吴菊 牛翠茹 代维斯 林晓娟 韩娟 孙庆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8期1815-1818,共4页
目的评价孕早期胎儿颈后透明层(NT)显著增厚(≥6 mm)与妊娠结局的关联性,为临床医生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孕早期单胎NT测量的12 352例孕妇,选择其中NT≥6.0 mm的62例进行妊... 目的评价孕早期胎儿颈后透明层(NT)显著增厚(≥6 mm)与妊娠结局的关联性,为临床医生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孕早期单胎NT测量的12 352例孕妇,选择其中NT≥6.0 mm的62例进行妊娠结局追踪随访,随访内容主要包括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及新生儿出生后健康状况。结果12 352例NT测量病例中,NT值≥3.0 mm者522例,其中NT≥6.0 mm者62例。NT≥6.0 mm者中有42例于20周前终止妊娠,27例(43.5%)行产前诊断提示为染色体病。20例继续妊娠病例中,6例(30%)胎儿中孕期彩超复查未见明显结构异常,且增厚的NT完全消失颈后皮肤厚度(NF)<6.0 mm。出生后随访(6~24个月)发现6例新生儿均健康存活,未发现智力问题或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症状。3例(15%)胎儿20周前发现胎死宫内;2例(10%)胎儿于孕中期系统彩超诊断为胎儿颈后淋巴水囊瘤;2例(10%)胎儿中期结构筛查NF>6.0 mm;5例(25%)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1例(5%)诊断为膈疝,1例(5%)失访。结论胎儿孕早期NT显著增厚与染色体病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等结构异常有明显相关性,但不应作为孕妇终止妊娠的唯一指征。当排除了胎儿染色体异常及中孕期结构筛查未见异常时,胎儿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后透明层 产前诊断 随访
原文传递
核磁共振联合超声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2
作者 朱大林 吴菊 +6 位作者 冯帆 马强华 杨来虎 宋庆梅 代维斯 赵丽 杨爱萍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年第6期82-83,112,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与超声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超声检查诊断及怀疑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孕妇97例,在系统超声检查后48小时内进行胎儿MRI检查。将MRI、超声、随访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结果 97名孕妇共检查出胎...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与超声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超声检查诊断及怀疑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孕妇97例,在系统超声检查后48小时内进行胎儿MRI检查。将MRI、超声、随访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结果 97名孕妇共检查出胎儿98例,1例双胎。超声及MRI诊断完全符合的病例77例占79.38%(77/97);MRI补充完善超声诊断16例占16.49%(16/97)。其中在侧脑室扩张组,MR补充完善超声诊断所占比例为6.25%(3/48);小脑延髓池增宽组,MR补充完善超声诊断所占比例最高,为22.73%(5/22);胼胝体发育不良组,MRI补充完善超声诊断2例占13.33%(2/15)。DANDY-WALKER畸形9例,超声及MRI诊断完全符合的病例5例占55.56%(5/9),MRI补充完善超声诊断2例占22.22%(2/9),更正超声诊断2例22.22%(2/9)。MR更正超声诊断4例,占全部病例的4.12%(4/97)。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超声,有助于明确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和合并畸形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超声 胎儿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原文传递
干血斑法在兰州市孕期妇女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傅玉 赵媛 +7 位作者 林小娟 牛翠茹 姜岩 吴菊 代维斯 唐中峰 宋筱玉 孙庆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9期2064-2067,共4页
目的比较干血斑法和血清法在中孕期产前筛查检测的一致性,探讨其筛查效果并对可行性进行评价,初步建立适用于本地区的中孕期干血斑唐氏综合征筛查技术。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检,来自于兰州市的接受中孕期产... 目的比较干血斑法和血清法在中孕期产前筛查检测的一致性,探讨其筛查效果并对可行性进行评价,初步建立适用于本地区的中孕期干血斑唐氏综合征筛查技术。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检,来自于兰州市的接受中孕期产前筛查且符合入选条件的孕妇血清及干血斑标本,同时行血清法二联筛查(AFP+Freeβ-hCG)及干血斑法筛查;随访妊娠结局并比较两者的一致性、筛查效率及诊断价值。结果共18 459例标本纳入研究,随访妊娠结局14 951例,对于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NTD),血清及干血斑标本两种方法的筛查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血斑法代替血清法行中孕期产前筛查的诊断效果较好,兰州市广泛采用干血斑法产前筛查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三体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 产前筛查 干血斑法 AFP Freeβ-hCG 可行性
原文传递
12807例孕早期唐氏筛查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葛婷婷 孙庆梅 +5 位作者 吴菊 宋筱玉 唐中锋 赵媛 代维斯 林晓娟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6期54-55,27,共3页
目的通过12 807例孕早期唐氏筛查现状分析,评估孕早期唐氏筛查技术在我省开展和推广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至2015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进行孕11-13+6周产前检查的12 807例单胎孕妇,在知情同意后行孕早期超声筛查,并抽取孕妇外周血,进行... 目的通过12 807例孕早期唐氏筛查现状分析,评估孕早期唐氏筛查技术在我省开展和推广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至2015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进行孕11-13+6周产前检查的12 807例单胎孕妇,在知情同意后行孕早期超声筛查,并抽取孕妇外周血,进行孕早期唐氏筛查,评估胎儿罹患21-三体、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值并对高风险、临界风险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结果本研究的单胎孕妇12 807例,预产年龄<35岁11398例,预产年龄≥35岁1409例。通过孕早期唐氏筛查,筛查出21-三体高风险631例,临界风险1154例,18-三体高风险34例,经产前诊断共确诊21-三体27例、18-三体5例、其他染色体异常9例。结论积极开展孕早期唐氏筛查技术,使得筛查时机前移,且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明显较孕中期血清学筛查高,值得积极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早期 产前筛查 唐氏综合征
原文传递
核磁共振联合超声在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大林 吴菊 +6 位作者 冯帆 马强华 杨来虎 宋庆梅 代维斯 赵丽 杨爱萍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与超声在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agenesis of corpus callosum,A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超声检查怀疑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孕妇18例,在系统超声检查后48小时内进行胎儿MRI检查.将MRI、超声、随访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1...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与超声在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agenesis of corpus callosum,A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超声检查怀疑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孕妇18例,在系统超声检查后48小时内进行胎儿MRI检查.将MRI、超声、随访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18名孕妇共检查出胎儿18例,MRI证实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15例,2例为侧脑室扩张,1例为Dandy-Walker畸形。检出超声漏诊合并侧脑室增宽1例,合并小脑发育畸形1例。结论核磁检查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超声,有助于明确诊断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和合并畸形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超声 胎儿 胼胝体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核磁共振联合超声在胎儿小脑延髓池增宽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大林 吴菊 +6 位作者 冯帆 马强华 杨来虎 宋庆梅 代维斯 赵丽 杨爱萍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年第6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与超声在胎儿小脑延髓池增宽(Broadening cisterna magn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超声检查怀疑胎儿小脑延髓池增宽的孕妇24例,在系统超声检查后48小时内进行胎儿MRI检查。将MRI、超声、随访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结果 2...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与超声在胎儿小脑延髓池增宽(Broadening cisterna magn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超声检查怀疑胎儿小脑延髓池增宽的孕妇24例,在系统超声检查后48小时内进行胎儿MRI检查。将MRI、超声、随访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结果 22名孕妇共检查出胎儿24例,MRI证实胎儿小脑延髓池增宽22例,占超声诊断的91.7%(22/24),合并中枢神经其他异常者12例,其中胼胝体发育不良1例,侧脑室增宽4例,Dandy-Walke7例,检出超声漏诊合并侧脑室增宽2例,胼胝体发育不良1例,Dandy-Walker畸形2例。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对小脑延髓池增宽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超声,有助于明确诊断胎儿小脑延髓池增宽和合并畸形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超声 胎儿 小脑延髓池增宽
原文传递
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与胎儿结构畸形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林晓娟 葛婷婷 +5 位作者 吴菊 宋筱玉 唐中锋 代维斯 赵媛 孙庆梅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7年第5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与结构畸形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接受早孕期超声筛查的单胎妊娠孕妇的6047人,颈项透明层厚度超过第95百分位(颈项透明层≥2.5mm)618例,统计分析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中... 目的探讨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与结构畸形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接受早孕期超声筛查的单胎妊娠孕妇的6047人,颈项透明层厚度超过第95百分位(颈项透明层≥2.5mm)618例,统计分析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中孕期超声筛查胎儿结构异常的情况。结果随着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中孕期超声筛查胎儿结构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颈部水囊瘤、早孕期结构异常时,孕妇及家属对此类胎儿的接受程度下降。结论早孕期超声筛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胎儿严重结构畸形;颈项透明层增厚的胎儿必须进行详细的中期超声系统结构筛查及染色体检查。建议对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的夫妇进行恰当的产前咨询,使孕妇及家属充分了解胎儿发生异常的可能性及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必要性,从而避免盲目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期 颈项透明层增厚 结构畸形
原文传递
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孕中晚期胎儿颅内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大林 冯帆 +7 位作者 吴菊 马强华 杨来虎 赵丽 杨爱萍 宋庆梅 代维斯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8期55-57,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孕中晚期胎儿脑出血(FICH,fe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核磁共振常规序列确诊的22例孕中晚期胎儿颅内出血病例的影像资...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孕中晚期胎儿脑出血(FICH,fe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核磁共振常规序列确诊的22例孕中晚期胎儿颅内出血病例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病变部位、信号特点、是否合并其他异常,并对不同孕期、不同出血级别进行分析。将核磁共振(DWI)、超声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DWI技术对胎儿颅内出血的检出率为86.4%(19/22),超声检出率36.4%(8/22),有显著统计学差异。DWI与超声对胎儿不同胎龄FICH检出率的对照分析中,23-27孕周和28-32孕周中的检出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0.05),33-37w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DWI与超声对胎儿不同级别FICH检出率的对照分析中,Ⅱ级、Ⅲ级和Ⅳ级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值<0.05),Ⅰ级中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超声及MRI(DWI)诊断完全符合的为8例,MRI补充超声诊断4例(50%,4/8),合并胼胝体发育不良2例,合并DANDY-WALKER畸形1例,合并小脑发育不良1例。结论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提胎儿颅内出血的诊断率高于超声,是产前超声检查有力的补充诊断,对产前诊断工作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胎儿颅内出血
原文传递
核磁共振联合超声在胎儿侧脑室扩张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大林 吴菊 +6 位作者 冯帆 马强华 杨来虎 宋庆梅 代维斯 赵丽 杨爱萍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年第5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与超声在胎儿侧脑室扩张(Expansion of the lateral ventric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超声检查怀疑胎儿侧脑室扩张的孕妇72例,在系统超声检查后48小时内进行胎儿MRI检查。根据侧脑室扩张程度分为三组,10-12mm组,12-15mm...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与超声在胎儿侧脑室扩张(Expansion of the lateral ventric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超声检查怀疑胎儿侧脑室扩张的孕妇72例,在系统超声检查后48小时内进行胎儿MRI检查。根据侧脑室扩张程度分为三组,10-12mm组,12-15mm组,>15mm组。将MRI、超声、随访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结果 72名孕妇共检查出胎儿72例,MRI证实胎儿侧脑室扩张68例,占超声诊断的94.4%(68/72),合并中枢神经其他异常者10例,其中胼胝体缺如或发育不良4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3例,小脑发育不良1例,Dandy-Walke2例,胎儿侧脑室增宽>15mm组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较10-12mm组与12-15mm组高(P<0.05),13-15mm组比10-12mm组高(P<0.05)。检出超声漏诊合并胼胝体缺如或发育不良2例,合并Dandy-Walker畸形畸形1例。结论核磁检查对胎儿侧脑室扩张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超声,有助于明确诊断胎儿侧脑室扩张和合并畸形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超声 胎儿 侧脑室扩张
原文传递
弥散加权成像在孕中晚期胎儿脑发育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大林 吴菊 +6 位作者 冯帆 马强华 杨来虎 宋庆梅 代维斯 赵丽 杨爱萍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年第10期95-96,136,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孕中晚期胎儿脑发育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正常孕中晚期胎儿脑DWI表现。经过产前超声及常规MRI检查胎儿颅脑均未发现异常。通过后处理软件测量胎...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孕中晚期胎儿脑发育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正常孕中晚期胎儿脑DWI表现。经过产前超声及常规MRI检查胎儿颅脑均未发现异常。通过后处理软件测量胎儿额叶、颞叶、枕叶、顶叶白质、基底节区、丘脑、脑干以及小脑的ADC值。结果 50例胎儿额叶白质的平均ADC值为1.700±0.234×10-3mm2/s,颞叶白质的平均ADC值为1.710±0.113×10-3mm2/s,枕叶白质为1.730±0.186×10-3mm2/s,顶叶白质的平均ADC值为1.750±0.135×10-3mm2/s,基底节区为1.325±0.115×10-3mm2/s,丘脑为1.320±0.223×10-3mm2/s,小脑半球为1.430±0.187×10-3mm2/s,脑干为1.235±0.135×10-3mm2/s。脑干、小脑半球、基底节区、丘脑和各额、顶、枕、颞叶脑白质的平均ADC值随孕周增加而降低,额叶白质与孕周间无线性相关(P≥0.05)。幕上深部脑白质平均ADC值高于脑干、小脑半球和基底节区,顶叶平均ADC值最高,脑干最低。结论胎儿脑不同区域(额叶除外)ADC值随着孕周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这反映了胎儿颅脑不同区域的发育过程,可以作为评价胎儿正常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胎儿脑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