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三阴型乳腺癌精准治疗药物应用进展
1
作者 夏云霞 何方 令晓玲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96-102,共7页
三阴型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的一个分子亚型,其病理组织学分级较差,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出现内脏转移和脑转移,复发率高,异质性强。晚期TNBC(aTNBC)患者生存期短,整体生存率差,因缺乏相应的靶点,化疗是此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随着... 三阴型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的一个分子亚型,其病理组织学分级较差,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出现内脏转移和脑转移,复发率高,异质性强。晚期TNBC(aTNBC)患者生存期短,整体生存率差,因缺乏相应的靶点,化疗是此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随着特殊靶点的发现及靶向、免疫和抗体偶联药物的发明,精准治疗药物被逐渐应用于aTNBC的治疗中,其有特异性、高效性、安全性等特点。靶向治疗药物通过作用于特定的靶点发挥抗肿瘤作用,治疗精准,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较小,但适应人群有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通过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而发挥抗癌功能,作用持续时间长,相对于靶向治疗来说,适应人群更广,不良反应同样较轻,但会出现一些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且杀伤肿瘤细胞速度慢。以单克隆抗体和细胞毒性药物为基础的抗体偶联药物,具有高特异性靶向能力和强效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大幅度降低了传统化疗所造成的毒副反应,但同样有适宜人群的限制,且治疗费用昂贵。尽管上述不同种类的药物用于aTNBC时已经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由于TNBC的异质性及多数患者缺乏持久的反应,联合药物治疗也可以取得较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三阴型乳腺癌 靶向疗法 靶向抗肿瘤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体偶联药物
下载PDF
兰州市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令晓玲 张成刚 +4 位作者 侯小明 杨景茹 马守成 陈蕊 赵达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55-58,62,共5页
目的探讨兰州市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100例乳腺癌患者及经年龄频数匹配(±3.5岁)的100例患者对照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月经周期不规则(OR=12.942,95%CI:1.645~101.... 目的探讨兰州市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100例乳腺癌患者及经年龄频数匹配(±3.5岁)的100例患者对照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月经周期不规则(OR=12.942,95%CI:1.645~101.034)、流产史(OR=2.769,95%CI:0.267~0.930)、长期被动吸烟(OR=2.321,95%CI:1.438~9.214)、口服避孕药服用史(OR=4.589,95%CI:1.199~17.496)、良性乳腺疾病史(OR=1.656,95%CI:0.458~5.715)、腌制类食品年摄入量高(OR=3.218,95%CI:1.681~5.319)及生活负性事件(OR=2.650,95%CI:1.562~4.424)可能是兰州市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OR=0.312,95%CI:0.031~0.813)、月经初潮年龄晚(OR=0.521,95%CI:0.267~0.930)、新鲜豆类(OR=0.587,95%CI:0.466~0.712)和新鲜蔬菜水果(OR=0.832,95%CI:0.412~0.631)摄入量高则降低乳腺癌发生的风险。结论减少口服避孕药及腌制类食品的摄入,增加新鲜水果、新鲜豆类摄入,加强体育锻炼,可减少乳腺癌的发病;对患有良性乳腺疾病的妇女加强体检,加大乳腺癌预防及健康宣传工作可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令晓玲 侯小明 +3 位作者 马守成 杨景茹 陈蕊 赵达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镇痛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40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经速效吗啡片滴定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起始最低剂量10 mg/12 h,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调整剂量,直至达到满意镇痛效果,对...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镇痛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40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经速效吗啡片滴定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起始最低剂量10 mg/12 h,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调整剂量,直至达到满意镇痛效果,对其镇痛效果、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 40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安全性,其中完全缓解78例,明显缓解248例,中度缓解51例,轻度缓解23例,总体疼痛缓解率为94.25%,疼痛缓解的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P=0.025),主要的不良反应有便秘、恶心呕吐、尿潴留、头晕、嗜睡,2例出现呼吸抑制,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降低。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镇痛效果满意、副反应轻、服用安全,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癌痛 镇痛作用 安全性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CD44V6及uP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令晓玲 黎卫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E-cadherin、CD44V6和基质分解酶uP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SABC法检测86例乳腺癌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E-cadherin、CD44V6与uPA的表达,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E-cadherin在正常对照组均为...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E-cadherin、CD44V6和基质分解酶uP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SABC法检测86例乳腺癌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E-cadherin、CD44V6与uPA的表达,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E-cadherin在正常对照组均为强阳性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7.4%(17/62)和83.3%(2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67,P=0.000;CD44V6与uPA在正常对照组均呈阴性表达,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0.3%(56/62)和77.4%(48/62);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2.5%(15/24)和16.7%(4/24),两者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70、26.715,P=0.006、0.00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与CD44V6及uPA的表达均亦呈负相关。结论:E-cadherin和CD44V6及uPA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同步检测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综合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对评价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钙粘着糖蛋白类 抗原 CD44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椎管内恶性黑色素瘤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令晓玲 赵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301-1301,共1页
关键词 椎管内恶性黑色素瘤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脊柱生理弯曲 持续性疼痛 进行性加重 CT扫描示 椎管内肿瘤 浅表淋巴结 局限性压痛 生命体征
下载PDF
E-钙黏附素与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令晓玲 令亚琴 于海建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4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E-钙黏附素(ECD)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基因产物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乳腺癌浸润和转移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ECD与UPA在86例乳腺浸润癌(其中淋巴结转移62... 目的 通过检测E-钙黏附素(ECD)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基因产物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乳腺癌浸润和转移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ECD与UPA在86例乳腺浸润癌(其中淋巴结转移62例,无淋巴结转移24例)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内在联系。结果 淋巴结转移组UPA表达比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P<0.01),而ECD表达则减低(P<0.01)。UPA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高侵袭力、淋巴转移、组织低分化和病理分期升高有关,且ECD(-)/UPA(+)组较ECD(+)/UPA(-)组有明显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结论 ECD表达减低和UPA高表达均提示其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助于确定术后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E-钙黏附素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下载PDF
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令晓玲 赵达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2期377-379,共3页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XELOX方案(氟尿嘧啶+草酸铂)的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纯化疗组(对照组)33例,采用XELOX方案:卡培他滨1000mg/m2,第1-14天口服,奥沙利...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XELOX方案(氟尿嘧啶+草酸铂)的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纯化疗组(对照组)33例,采用XELOX方案:卡培他滨1000mg/m2,第1-14天口服,奥沙利铂135mg/m2,第1天,每3周一次。康莱特联合化疗组(康莱特组)33例,化疗方案同对照组,于每周期化疗第一天开始静脉滴注康莱特注射液100ml/天,连用14天。两周期治疗结束后对其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康莱特组有效率为57.6%(19/33),对照组为36.3%(11/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911,P=0.048)。两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改善有显著性差异(t=4.189,P=0.002)。康莱特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发生的程度较轻。结论:康莱特联合化疗能提高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 卡培他滨+奥沙利铂 晚期大肠癌
下载PDF
大鼠结肠中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与分布 被引量:31
8
作者 汪泳 张方信 +1 位作者 令晓玲 石向群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 4 (AQP4 )在大鼠结肠中的蛋白表达和分布 .方法 :选用成年健康SD大鼠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对结肠近段和远段中AQP4的表达进行定位检测 .结果 :结肠全段均有AQP4的表达 ,近段的表达水平高于远段 ;AQP4阳性细胞主要分...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 4 (AQP4 )在大鼠结肠中的蛋白表达和分布 .方法 :选用成年健康SD大鼠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对结肠近段和远段中AQP4的表达进行定位检测 .结果 :结肠全段均有AQP4的表达 ,近段的表达水平高于远段 ;AQP4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的顶端 ,以吸收细胞为主 ,杯状细胞无表达 ;AQP4主要位于细胞膜上 ,以基底侧为主 .结论 :AQP4在结肠中的表达及其空间上的分布提示其参与了结肠的水吸收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结肠 大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甲状腺受体β1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令亚琴 许小英 +2 位作者 张茜 令晓玲 汪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受体β1(TRβ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乳腺癌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TRβ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TRβ1基因在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全部表达,而TRβ1基因...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受体β1(TRβ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乳腺癌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TRβ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TRβ1基因在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全部表达,而TRβ1基因在40例乳腺癌组织中mRNA表达下降34例(85%)。乳腺癌组织中TRβ1基因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不同年龄的患者TRβ1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淋巴有无结转移、ER的阳性与阴性表达及肿瘤大小不同的患者中,TRβ1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β1在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可成为评估乳腺癌严重程度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甲状腺激素受体β RNA 信使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表达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或24小时滴定治疗癌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侯小明 刘小军 +3 位作者 令晓玲 马守成 杨丽平 赵达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9期3164-3167,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或24小时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2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滴定组60例和24小时滴定组60例。对两组...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或24小时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2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滴定组60例和24小时滴定组60例。对两组的镇痛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与24小时滴定组比较,12小时滴定组的24小时镇痛缓解率明显提高;疼痛达稳态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滴定平均滴定剂量、镇痛起效时间及主要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滴定方案对中、重度癌痛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轻,是治疗癌痛的理想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羟考酮缓释片 吗啡片 滴定治疗
下载PDF
大肠癌中C-Met 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达 侯小明 +4 位作者 冯颖 刘小军 马守成 令晓玲 元淑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41-944,共4页
目的:探讨C-Met、CEGF及其受体KD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为判断大肠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大肠癌标本中C-Met、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情况。随访统计5年生存率。结果:C-Met、VEGF及其受体KD... 目的:探讨C-Met、CEGF及其受体KD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为判断大肠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大肠癌标本中C-Met、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情况。随访统计5年生存率。结果:C-Met、VEGF及其受体KD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3.3%、61.7%及68.3%;三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与肿瘤侵袭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P均<0.05)。C-Met、VEGF及KDR阳性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23%、43.2%及51.2%,阴性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3.5%、87.0%及7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生存分析显示:对于大肠癌患者,VEGF、KDR及C-Met均是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VEGF、KDR及C-Met,是预测大肠癌预后很好的指标。结论:C-Met、VEGF及其受体KDR在大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三者均阳性表达提示患者预后差,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et VEGF KDR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肠肿瘤
下载PDF
甲状腺素受体β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令亚琴 刘昕 +1 位作者 令晓玲 汪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4-126,143,共4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素受体β1(thyroidhormonereceptorβ1,THRβ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用61例胃癌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应用RT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法检测标本中THRβ1mRNA表达的变化... 目的:研究甲状腺素受体β1(thyroidhormonereceptorβ1,THRβ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用61例胃癌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应用RT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法检测标本中THRβ1mRNA表达的变化,并结合患者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THRβ1在61例胃癌组织中,20例表达呈阳性,阳性表达率为32.6%(20/61);而在1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9例表达呈阳性,阳性表达率为90%(9/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邻近正常胃黏膜,P=0.002。THRβ1mRNA的低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所在部位、肿瘤的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肿瘤大小,腹膜转移、肝转移、有无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THRβ1mRNA的低表达在胃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并且与胃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受体 甲状腺激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在大鼠胃内的分布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泳 张方信 令晓玲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6-567,共2页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大鼠 胃内分布 动物实验 胃粘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小军 马守成 +3 位作者 侯小明 令晓玲 张东明 赵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415-1418,共4页
小细胞肺癌以侵袭性高、容易出现远处转移而著称,预后极差。化疗是各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基石所在。与化疗相比,分子靶向治疗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是目前肿瘤治疗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一些分子靶向药物在治疗中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进... 小细胞肺癌以侵袭性高、容易出现远处转移而著称,预后极差。化疗是各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基石所在。与化疗相比,分子靶向治疗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是目前肿瘤治疗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一些分子靶向药物在治疗中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进行了临床研究。本文将对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重要分子靶点和相应药物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分子靶向治疗 生存期
下载PDF
非典型性传染性肺炎时期在职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调查 被引量:4
15
作者 令亚琴 令晓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1期2992-2992,共1页
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非典型性传染性肺炎的关注几乎超出了对以往任何事情的关注,也有不少人产生了心理上的恐慌,这种恐慌的心态比疾病本身更可怕。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分析:在国内各地报告的非典型... 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非典型性传染性肺炎的关注几乎超出了对以往任何事情的关注,也有不少人产生了心理上的恐慌,这种恐慌的心态比疾病本身更可怕。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分析:在国内各地报告的非典型性传染性肺炎病例数中,感染者以20~49岁的青壮年为主,约占80%。在职人员作为一个易被感染的主要群体,他们在心理上的压力比别人会更大。对甘肃第1例非典型性传染性肺炎患者出现1周后对112名在职人员心理健康的调查作以较为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传染性肺炎 在职人员 心理健康 调查 心理压力 恐慌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TRβ1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令亚琴 李青 +2 位作者 郝杰 许小英 令晓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组织甲状腺素受体β1(thyroid hormone receptorβ1,TRβ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 目的: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组织甲状腺素受体β1(thyroid hormone receptorβ1,TRβ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技术,研究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12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8例乳腺不典型性导管增生(at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24例导管原位癌(due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组织及10例健康成人女性乳腺组织中TRβ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正常乳腺组织、UDH、ADH、DCIS和IDC中,TRβ1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0.0%(0/10)、16.7%(2/12)、37.5%(3/8)、62.5%(15/24)和80.0%(32/40),正常组织TRβ1基因甲基化率与DCIS和ID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正常组对DCIS=0.001,P正常组对IDC=0.000);UDH与DCI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9);UDH与ID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TRβ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是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和乳腺增生病癌变过程中起重要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受体β1基因 甲基化 乳腺肿瘤 乳腺导管增生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肝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达 侯小明 +3 位作者 令晓玲 马守成 刘小军 冯颖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54-57,共4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GF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探讨临床预测大肠癌早期肝转移的客观指标。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大肠癌标本中HGFR及VEGF的表达情况;随访统计患者是否发生肝转移癌。结果大...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GF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探讨临床预测大肠癌早期肝转移的客观指标。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大肠癌标本中HGFR及VEGF的表达情况;随访统计患者是否发生肝转移癌。结果大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HGFR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0.401,P<0.05);联合检测二者均阳性及阴性分别有90.0%及1.6%发生肝转移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联合检测HGFR及VEGF预测大肠癌肝转移,可显著提高预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对于大肠癌早期肝转移监测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肠肿瘤 肿瘤转移 肝脏
下载PDF
c-met和nm23基因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令亚琴 汪泳 +1 位作者 令晓玲 刘昕 《甘肃科技》 2005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c-met和nm23基因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60例胃癌组织中c-met和nm23基因表达强度及相关性进行检测。结果 60例胃癌中C-met阳性45例(75%),nm23阳性33例(55%);c-met阳性胃癌中n... 目的探讨c-met和nm23基因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60例胃癌组织中c-met和nm23基因表达强度及相关性进行检测。结果 60例胃癌中C-met阳性45例(75%),nm23阳性33例(55%);c-met阳性胃癌中nm23阳性表达率(42.2%)明显低于c-met阴性胃癌(93.3%)(P<0.001)。c-met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类型,浆膜浸润与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01);nm23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胃癌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无关(P>0.05)。c-met和nm23在胃癌大多数的标本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C-MET NM23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及RRM1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19
作者 侯小明 元淑巧 +3 位作者 胡俊平 赵达 冯颖 令晓玲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53-154,157,共3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交叉修复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ibonudeotide reductuse M1,RRM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交叉修复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ibonudeotide reductuse M1,RRM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组织中ERCC1和RRM1的表达;随访患者1年生存率。结果在晚期NSCLC组织中,ERCC1表达阳性率为45.00%(27/60),RRM1表达阳性率为53.33%(32/60)。二者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ERCC1及RRM1阳性表达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25.93%及28.57%,阴性表达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36.36%及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生存分析显示:ERCC1及RRM1均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RCC1及RRM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提示预后差,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核苷酸类 基因 预后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20
作者 侯小明 赵达 +5 位作者 陈通 冯颖 刘小军 马守成 令晓玲 元淑巧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724-725,731,共3页
目的探讨VEGF及其受体KD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大肠癌标本中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情况;随访统计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 VEGF及其受体KD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7%及68.3%;二... 目的探讨VEGF及其受体KD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大肠癌标本中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情况;随访统计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 VEGF及其受体KD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7%及68.3%;二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VEGF及KDR阳性5年生存率分别为43.2%及51.2%;阴性5年生存率分别为87.0%及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KDR的阳性表达提示患者预后差,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肠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