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丝虫病基本消灭后流行病学动态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仲崇祜 盛琦 +9 位作者 许金范 杨宝金 李文备 房继诰 孙中孚 丁立庆 曹彦文 杜宗寺 刘庆顺 陈超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1期1-3,53,共4页
山东省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984~1988年横向监测调查39个县(78个县次)、190乡(镇)、559个自然村,血检420999人,检出微丝蚴血症139人,平均微丝蚴率0.33‰,各年微丝蚴率分别为0.63‰、0.38‰、0.19‰、0.04‰、0.05‰。纵向监测5个县的1... 山东省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984~1988年横向监测调查39个县(78个县次)、190乡(镇)、559个自然村,血检420999人,检出微丝蚴血症139人,平均微丝蚴率0.33‰,各年微丝蚴率分别为0.63‰、0.38‰、0.19‰、0.04‰、0.05‰。纵向监测5个县的18个村,经5年血检其中有7个村降至0;有7个村仍各有1例未转阴者;共余4个村一直未发现微丝蚴血症。淡色库蚊自然感染率由1984年的0.13%降至0,血检1~10岁儿童53918人未发现微丝蚴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氏丝虫病 微丝蚴血症 淡色库蚊 横向监测 纵向监测
下载PDF
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0年纵向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盛琦 任正轩 +8 位作者 高长兰 曹新春 王培义 邓绪礼 赵中平 刘伦华 公茂庆 李登俊 仲崇祜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87-90,共4页
山东省于1983年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984~1993年连续10年对原高、中度流行区的18个村进行纵向监测,人群微丝蚴率和密度逐年下降,分别由1984年的0.17%和14.2mf/120μl,下降至1991年的0.0... 山东省于1983年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984~1993年连续10年对原高、中度流行区的18个村进行纵向监测,人群微丝蚴率和密度逐年下降,分别由1984年的0.17%和14.2mf/120μl,下降至1991年的0.034%和1.2mf/120μl,1992~1993连续2年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观察32例微丝蚴阳性者,均于3~6年内全部自然转阴。10年中蚊虫平均自然感染率0.04%(157/382549),1988年以来6年中除1991年在病家发现含Ⅰ期幼丝虫蚊3只外,各年均未发现阳性蚊。结果表明,达到基本消灭后,年传播潜势呈明显下降,在1988~1993年间除1991年年传播潜势为0.12外,其余年份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氏丝虫病 微丝蚴 淡色库蚊 监测 丝虫病
下载PDF
影响球形芽孢杆菌灭蚊效果的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甄天民 仲崇祜 苗有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简称Bs)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前途的生物杀虫剂,具有灭蚊效果好、作用特异性强、不污染环境等特点,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利用Bs灭蚊已成为蚊虫综合控制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影响Bs灭蚊效果... 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简称Bs)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前途的生物杀虫剂,具有灭蚊效果好、作用特异性强、不污染环境等特点,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利用Bs灭蚊已成为蚊虫综合控制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影响Bs灭蚊效果的有关因素做一介绍。一、生物性因素研究表明,Bs对库蚊、按蚊、曼蚊、鳞蚊、阿蚊及脉毛蚊幼虫均有较高的毒效,对库蚊幼虫的毒效最高。淡色库蚊幼虫对Bs毒素的敏感性是中华按蚊幼虫的133~600倍、是白纹伊蚊幼虫的20~1075倍,是埃及伊蚊幼虫的1000~10000倍以上。大多数伊蚊属幼虫对Bs毒素的敏感性低,如埃及伊蚊、自纹伊蚊、带喙伊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蚊 埃及伊蚊幼虫 球形芽孢杆菌 淡色库蚊 带喙伊蚊 伊蚊属 中华按蚊 毒效 生物性因素 白纹伊蚊
下载PDF
山东省动物丝虫流行病学及其与人体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张希增 陈敬亭 +3 位作者 许金范 彭贤文 傅先增 仲崇祜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3-16,共4页
1987年对动物丝虫与人类丝虫病的关系进行研究,共调查牛、水牛、驴、马、骠、猪、狗、鸡、麻雀和鹅等动物11076头,发现10种动物丝虫,已定种的有指状腹腔丝虫(Setaria Oigi-tata)、唇乳突腹腔丝虫(Slabiatopapllosa)、圈形盘尾丝虫(Oncho... 1987年对动物丝虫与人类丝虫病的关系进行研究,共调查牛、水牛、驴、马、骠、猪、狗、鸡、麻雀和鹅等动物11076头,发现10种动物丝虫,已定种的有指状腹腔丝虫(Setaria Oigi-tata)、唇乳突腹腔丝虫(Slabiatopapllosa)、圈形盘尾丝虫(Onchocerca armillata)、马腹腔丝虫(S.equina)、猪浆膜丝虫(Serofilaria suis),犬恶丝虫(Drofilaria immitg),未定种的有骡体内丝虫、鸡体内丝虫、麻雀体内丝虫和鹅体内丝虫。同时调查动物丝虫户主居民740人,未发现人患动物丝虫病,调查有微丝蚴血症者户内动物87头,也未发现动物患人丝虫病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丝虫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山东班氏丝虫病防治后期纵向监测及其传播潜势的研究
5
作者 高长兰 盛琦 +7 位作者 邓绪礼 曹新春 赵中平 刘伦华 公茂庆 李登俊 刘波 仲崇祜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9年第3期113-115,共3页
为探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丝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残存微丝蚴血症的传播作用,1984- 1993年连续十年对原高、中度流行区的18 个村进行纵向监测,结果人群微丝蚴率和密度逐年下降,分别由 1984 年的 017% 和 142 条... 为探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丝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残存微丝蚴血症的传播作用,1984- 1993年连续十年对原高、中度流行区的18 个村进行纵向监测,结果人群微丝蚴率和密度逐年下降,分别由 1984 年的 017% 和 142 条/120μl,下降至 1991 年的 0034% 和 12 条/120μl,微丝蚴阳性村于第 2- 9 年降为0。32 例微丝蚴血症者,均于 3- 6 年内全部自然转阴。1988 年以来6 年中除1991 年在病家发现含 I期幼丝虫蚊 3 只外,各年均未发现阳性蚊。年传播潜势呈明显下降,在 1988- 1993年间除 1991 年年传播潜势 012 外,其余年份均为 0,结果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氏丝虫病 微丝蚴 淡色库蚊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影响生物性杀虫剂球形芽孢杆菌杀灭蚊幼虫效果的因素
6
作者 甄天民 苗有光 仲崇祜 《医学动物防制》 1989年第4期45-50,共6页
研究证明,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简称Bs)具有良好的灭蚊效果,Bs芽孢在幼虫孳生地,尤其是污水型孳生地,具有较长的残效,并有再循环的潜力。被WHO称为最有前途的微生物杀虫剂。但不同的Bs制剂对各种蚊幼虫的毒效不同,孳生环境... 研究证明,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简称Bs)具有良好的灭蚊效果,Bs芽孢在幼虫孳生地,尤其是污水型孳生地,具有较长的残效,并有再循环的潜力。被WHO称为最有前途的微生物杀虫剂。但不同的Bs制剂对各种蚊幼虫的毒效不同,孳生环境中的水质:水温、pH值、食物含量等均可影响Bs的灭蚊效果。系统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Bs的现场应用具指导作用。一、生物性因素(Biologieal factors): 1、蚊虫种类对球形芽孢杆菌毒效的影响:Bs对按蚊、库蚊、曼蚊、鳞蚊、阿蚊及脉毛蚊幼虫均有较高的毒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球形芽孢杆菌 灭蚊
下载PDF
薄膜过滤法考核海群生防治班氏丝虫病效果的实验观察
7
作者 王仲三 尹承舜 +2 位作者 时发茂 王兆俊 仲崇祜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S1期39-40,共2页
1980~1982年先后在普查普治区,集体服药区和全民海群生药盐防治的三种不同措施的邹县、临沂、加祥、莒南、临朐等县,用薄膜过滤法对防治效果进行考核,并与厚血膜法比较,结果报告如下:一、方法微孔膜与核孔膜过滤法:取10ml特制注射器,先... 1980~1982年先后在普查普治区,集体服药区和全民海群生药盐防治的三种不同措施的邹县、临沂、加祥、莒南、临朐等县,用薄膜过滤法对防治效果进行考核,并与厚血膜法比较,结果报告如下:一、方法微孔膜与核孔膜过滤法:取10ml特制注射器,先抽5%构橼酸钠液0.1ml防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氏丝虫病 薄膜过滤法 实验观察 海群生药盐 普查普治 静脉取血 血膜 微孔膜 核孔 群生
下载PDF
薄膜过滤法应用在丝虫病普查中对组成混合标本的最佳人数的探讨
8
作者 金红 徐季德 +1 位作者 刘海云 仲崇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84-287,共4页
混合血液标本检查法已在丝虫病防治效果考核及调查中广泛应用。本文探讨了该方法实际工作量的数学模式及组成混合标本最佳人数的求法。作者通过计算,列了一张不同微丝蚴率、不同人口数的单位内可估计出现病人数的表,还介绍了一种用查表... 混合血液标本检查法已在丝虫病防治效果考核及调查中广泛应用。本文探讨了该方法实际工作量的数学模式及组成混合标本最佳人数的求法。作者通过计算,列了一张不同微丝蚴率、不同人口数的单位内可估计出现病人数的表,还介绍了一种用查表后计算混合标本的最佳人数的简易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虫病 普查 薄膜过滤法
下载PDF
IFAT.ELISA在丝虫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蒋青 仲崇祜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0年第3期206-209,共4页
实验表明,对班氏 mf(+)者40例和马来 mf(+)者98例检测,IFAT 获得阳性率分别为90%和94%,FLISA 为95%和94%,对非流行区健康对照者,检测假阳性率 IFAT 为3.6%,ELISA 为5.4%。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0%以上,提示可用于丝虫病的免疫... 实验表明,对班氏 mf(+)者40例和马来 mf(+)者98例检测,IFAT 获得阳性率分别为90%和94%,FLISA 为95%和94%,对非流行区健康对照者,检测假阳性率 IFAT 为3.6%,ELISA 为5.4%。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0%以上,提示可用于丝虫病的免疫诊断。在基本消灭丝虫病11—14年的原班氏丝虫病高度流行区,以 IFAT 检测的抗体阳性率原 mf(+)组为10%(6/61),原 mf(-)组为6%(3/45),儿童组为3.23%(1/31),非流行区对照组为3.6%(4/111);ELISA 的实验结果为原 mf(+)组抗体阳性率16%(10/61),原 mf(-)组18%(9/50),儿童组为14%(1/31)。ELISA 检测的三组人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仍高于非流行区人群的抗体水平(5.4%)(P<0.01,P<0.01)。IFAT 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0年以上,原班氏高度流行区的人群抗体水平已降至非流行区和正常人群水平。对两科方法联合应用于监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联合监测较单一方法为优,两种方法并联使用,敏感性提高至99.6%,特异性仍为90.8%,较适宜于对流行区人群的宏观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虫病 监测 IFAT ELIS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