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第一磨牙遗漏MB2伴根尖囊肿的多学科联合治疗1例
1
作者 牛燚梦 宋其义 仲维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由于上颌第一磨牙MB2遗漏导致根尖囊肿,本病例采用显微根管再治疗、根尖切除倒充填、囊肿摘除、骨再生术及冠修复等方法对患牙进行综合治疗。通过临床检查和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患牙临床症状消... 由于上颌第一磨牙MB2遗漏导致根尖囊肿,本病例采用显微根管再治疗、根尖切除倒充填、囊肿摘除、骨再生术及冠修复等方法对患牙进行综合治疗。通过临床检查和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患牙临床症状消失,CBCT显示骨缺损区范围减小,密度增加。经多学科联合治疗成功保存了上颌第一磨牙的功能,消除了根尖囊肿,促进了骨缺损的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漏MB2 根尖囊肿 多学科治疗
下载PDF
自体牙本质颗粒联合PRF在拔牙位点保存术中的应用1例
2
作者 梁韩莹 仲维剑 马国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0,共3页
报告1例利用未脱矿的自体牙本质颗粒(UADP)联合自体血液浓缩物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为左下颌第二磨牙进行拔牙位点保存术,术后3、 9、 24个月的CBCT显示骨量维持效果明显。组织学切片可见牙本质颗粒周围有大量新生骨形成。
关键词 位点保存术 自体牙本质颗粒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下载PDF
部分脱矿牙本质颗粒在上颌窦提升中的成骨性能
3
作者 刘欢 李涵 +2 位作者 马云豪 仲维剑 马国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359,共6页
背景:研究证实牙本质颗粒具有良好的成骨潜能,其中未脱矿牙本质颗粒的空间维持作用好,但降解吸收缓慢,延缓了新骨生成速度;完全脱矿牙本质颗粒降解快,但支架作用不佳、新骨生成量有限。目的:评价部分脱矿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的组... 背景:研究证实牙本质颗粒具有良好的成骨潜能,其中未脱矿牙本质颗粒的空间维持作用好,但降解吸收缓慢,延缓了新骨生成速度;完全脱矿牙本质颗粒降解快,但支架作用不佳、新骨生成量有限。目的:评价部分脱矿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的组织反应与成骨效果。方法:收集临床上拔除的废弃牙齿,去除牙釉质、牙骨质和牙髓,保留健康的牙本质,经过粉碎、筛选、煮沸、灭菌等处理制成直径0.5-1.0 mm的未脱矿牙本质颗粒;将牙本质颗粒先浸泡在2%硝酸中脱矿10 min,制成部分脱矿牙本质颗粒。取5只比格犬进行双侧上颌窦开窗提升骨缺损造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植入部分脱矿异种牙本质颗粒,对照组植入未脱矿异种牙本质颗粒,术后3个月对植骨区进行大体观察、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测量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察:两组植骨区愈合良好,无炎症反应,实验组植骨区表面较平坦,可见少量残留牙本质颗粒包埋在骨基质中;对照组植骨区表面不平整,可见较多牙本质颗粒;②锥形束CT检查:实验组植骨区为低密度的阻射影,牙本质颗粒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移植的牙本质颗粒总体积减小,牙本质颗粒间影像密度较高;对照组可见高密度的牙本质颗粒阻射影,与周围组织边界较明显,牙本质颗粒吸收程度较实验组轻;③组织学观察:两组植骨区均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实验组牙本质颗粒呈虫蚀状吸收,周围有新生骨组织围绕,新生编织骨较致密;对照组牙本质颗粒吸收程度较实验组轻,新骨生成率低于实验组(P<0.05);④结果表明:两种牙本质颗粒均可以诱导新骨形成,在相同时间内,部分脱矿牙本质颗粒的成骨效果优于未脱矿牙本质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脱矿 牙本质颗粒 骨再生 生物材料 骨移植材料 上颌窦提升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部分脱矿自体牙本质颗粒在种植位点保存术中的成骨效能
4
作者 梁韩莹 马云豪 +3 位作者 李涵 李东阳 仲维剑 马国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488-2492,共5页
背景:自体牙本质颗粒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骨增量手术中。适度的脱矿处理可以使牙本质表面的胶原和生长因子暴露,促进骨再生,但脱矿程度如何控制尚无明确报道。目的:评价不同程度脱矿的自体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在牙槽骨位点保... 背景:自体牙本质颗粒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骨增量手术中。适度的脱矿处理可以使牙本质表面的胶原和生长因子暴露,促进骨再生,但脱矿程度如何控制尚无明确报道。目的:评价不同程度脱矿的自体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在牙槽骨位点保存术中的促进骨再生效能。方法:选取比格犬6只,均拔除双侧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经过打磨、粉碎、筛选、浸酸、消毒、清洗等处理制成直径0.5-1.0 mm的牙本质颗粒,浸入2%硝酸中不同时间进行不脱矿(0 min)、轻度(1 min)、中度(10 min)及重度(40 min)脱矿处理,将4种自体牙本质颗粒随机植入4个拔牙窝内,未植入牙本质颗粒的拔牙窝为空白对照。移植后6个月对植骨区进行大体观察、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1)大体观察:植入牙本质颗粒组牙槽嵴顶丰满,空白对照组牙槽嵴顶凹陷不连续;(2)锥形束CT检测显示,植入牙本质颗粒组牙槽嵴连续平整,空白对照组嵴顶不连续且牙槽窝内密度较低,未脱矿组、轻度脱矿组牙槽窝内密度不均,可见散在的高密度影;中度脱矿组牙槽窝充实,密度均匀;重度脱矿组牙槽窝内大面积空虚,呈低密度影象;(3)组织学观察:未脱矿组仍有较多的牙本质颗粒残余,颗粒内可见虫噬状缺损,颗粒外围被排列散乱的新生骨组织包裹;轻度脱矿组残余少量牙本质颗粒且被新生骨包裹;中度脱矿组牙本质颗粒零星残余,骨细胞排列规律有序;重度脱矿组无牙本质颗粒残余,骨细胞成熟,排列规律;空白对照组牙槽窝内骨小梁排列紊乱,骨髓腔内含较多纤维结缔组织;(4)结果表明:不同程度脱矿的自体牙本质颗粒在牙槽骨保存术中均可以引导新骨生成,其中脱矿10 min的牙本质颗粒促骨再生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位点保存 牙本质颗粒 骨移植 骨再生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鼻唇部血液供应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仲维剑 王宏青 +1 位作者 张奎启 史晓方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2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正常人和双侧完全唇裂者鼻及上唇部的血液供应。方法 :正常头部标本 11例 ,双侧完全唇裂标本 2例。氧化铅动脉造影后 ,对鼻唇部进行X线摄片及显微解剖观察。结果 :鼻的血供主要来源于鼻外侧动脉 ,还有筛前动脉的分支、眼动脉... 目的 :探讨正常人和双侧完全唇裂者鼻及上唇部的血液供应。方法 :正常头部标本 11例 ,双侧完全唇裂标本 2例。氧化铅动脉造影后 ,对鼻唇部进行X线摄片及显微解剖观察。结果 :鼻的血供主要来源于鼻外侧动脉 ,还有筛前动脉的分支、眼动脉的鼻背支参与。正常上唇的血供主要来源于上唇动脉及其分支 ,还可见鼻翼下缘动脉、鼻中隔后动脉和筛前动脉的分支。双侧完全唇裂者的鼻翼下缘动脉和上唇动脉鼻中隔支缺失。两侧上唇动脉不能在中线处相连续。结论 :鼻及上唇的血液供应分别来源于不同动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唇部 血液供应 应用解剖学 研究 唇裂
下载PDF
骨引导再生技术在牙种植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仲维剑 马国武 张晓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6-400,共5页
骨引导再生技术是目前在牙种植外科中常用的一种增加牙槽骨骨量的重要手段。该技术通过在骨缺损处放置屏障膜,维持膜下稳定的空间,阻止结缔组织长入,促进骨组织优先生长。近年来,各种屏障膜和各类骨移植材料不断涌现,此项技术的临床应... 骨引导再生技术是目前在牙种植外科中常用的一种增加牙槽骨骨量的重要手段。该技术通过在骨缺损处放置屏障膜,维持膜下稳定的空间,阻止结缔组织长入,促进骨组织优先生长。近年来,各种屏障膜和各类骨移植材料不断涌现,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文章对膜材料的种类和特性以及该项技术在牙种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引导再生技术 种植牙 屏障膜
下载PDF
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仲维剑 牛卫东 +1 位作者 马国武 王宏青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学生评教 体系改革 教学质量监控 口腔医学专业 教学评估 不记名调查 高等院校 问卷调查
下载PDF
Pro Taper手用镍钛器械预备弯曲根管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仲维剑 王宏青 牛卫东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480-482,共3页
[目的]观察ProTaper手用镍钛器械预备弯曲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牙60个。对照组患牙用不锈钢K锉以标准的逐步深入法进行根管预备;实验组患牙用镍钛手用旋转器械以冠根向深入法进行根管预备。拍摄X线片,观察预... [目的]观察ProTaper手用镍钛器械预备弯曲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牙60个。对照组患牙用不锈钢K锉以标准的逐步深入法进行根管预备;实验组患牙用镍钛手用旋转器械以冠根向深入法进行根管预备。拍摄X线片,观察预备后根管的形态、根管充填效果;记录根管预备后器械折断、变形情况。1周后复诊,评价患牙的疼痛发生率。[结果]预备后根管不良形态的发生率,对照组为53.33%,实验组为3.33%;根充适充率,对照组为63.33%,实验组为86.67%;根充后疼痛发生率,对照组为75.00%,实验组为11.67%;断针率实验组为2.78%,对照组为0;器械变形率实验组为0,对照组为41.67%。[结论]ProTaper手用镍钛器械器械具有根管成型效果佳、恰充率高、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率低、器械折断率低等优点,适用于弯曲根管的预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镍钛器械 ProTaper技术
下载PDF
兔腭肌运动神经元的定位 被引量:1
9
作者 仲维剑 张奎启 王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腭肌的运动神经元在脑干内的分布。方法: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追踪技术。结果:腭帆张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运动核的腹内侧群。腭帆提肌和咽腭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同侧疑核的吻侧部。悬雍垂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双侧疑核的... 目的:探讨腭肌的运动神经元在脑干内的分布。方法: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追踪技术。结果:腭帆张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运动核的腹内侧群。腭帆提肌和咽腭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同侧疑核的吻侧部。悬雍垂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双侧疑核的吻侧部。舌腭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同侧疑核吻侧部和舌下神经核尾侧端的腹外侧部。结论:腭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不同的脑神经核中,在各脑神经核中的分布有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肌 运动神经元 定位
下载PDF
种植体穿通上颌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仲维剑 陈斌科 马国武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9年第2期20-20,共1页
目的:探讨种植体穿通上颌窦不同高度后,对窦底骨质和粘膜的影响以及种植体顶端与周围组织结合的生物学变化。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8只,拔除两侧的上颌第一磨牙进行即刻种植。随机选择进行穿通上颌窦1mm、2mm、3mm各四侧,不穿通的四侧作... 目的:探讨种植体穿通上颌窦不同高度后,对窦底骨质和粘膜的影响以及种植体顶端与周围组织结合的生物学变化。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8只,拔除两侧的上颌第一磨牙进行即刻种植。随机选择进行穿通上颌窦1mm、2mm、3mm各四侧,不穿通的四侧作对照。5个月后,通过大体观察、X线检查、粘膜石蜡切片以及带种植体的骨磨片等手段,观察上颌窦粘膜的病理变化以及种植体顶端与骨的结合情况。结果:穿通上颌窦1mm、2mm的种植体顶端均被窦底粘膜覆盖,种植体顶端螺纹处覆盖致密的骨质。与种植体顶端相邻的上颌窦粘膜上皮层增厚、纤维组织增多,无炎症表现;骨磨片显示种植体顶端与上颌窦底骨质形成了良好的骨结合。结论:种植体穿通上颌窦不影响上颌窦粘膜的健康以及种植体与窦底的骨结合。讨论:本研究提示,对意外穿入上颌窦内的种植体可以观察随诊,不必立刻取出。这个结论还有待更多的临床研究资料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牙种植体 骨结合
下载PDF
腭帆提肌运动神经支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仲维剑 王宏青 +1 位作者 张奎启 李牧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0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 探讨腭帆提肌运动神经的来源及走行路径。方法 :以兔为研究对象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orseridishPerosidase,HRP)逆行追踪技术 ,结合使用颅内的脑神经根切断术。结果 :腭帆提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同侧脑干的疑核中 ;面神经核内未... 目的 探讨腭帆提肌运动神经的来源及走行路径。方法 :以兔为研究对象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orseridishPerosidase,HRP)逆行追踪技术 ,结合使用颅内的脑神经根切断术。结果 :腭帆提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同侧脑干的疑核中 ;面神经核内未见标记的神经元 ;当副神经的延脑根被切断后 ,同侧脑干疑核内的标记神经元消失。结论 :腭帆提肌是由疑核内运动神经元轴突 ,经副神经延脑根出颅 ,再经迷走神经咽支进行支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帆提肌 运动神经 实验研究 腭裂
下载PDF
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仲维剑 马国武 +2 位作者 牛卫东 万鹏飞 李晓杰 《医学教育探索》 2008年第6期564-565,共2页
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我校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人才。
关键词 口腔医学 创新 培养体系
下载PDF
口腔医院医疗纠纷的成因与防范 被引量:1
13
作者 仲维剑 马国武 牛卫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8期982-983,共2页
通过对口腔临床医疗工作和医院管理工作中所经历的医患矛盾和纠纷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原因 防范
下载PDF
骨移植与骨引导再生技术联合应用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仲维剑 李雁 +1 位作者 马国武 柴松岭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目的:评价不同的骨移植材料结合钛膜和胶原膜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8条健康成年杂种犬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3个月后,每侧缺牙区植入4枚钛钉,并于钛钉颊侧制造骨缺损,分别植入自体骨、Bio-oss、1:... 目的:评价不同的骨移植材料结合钛膜和胶原膜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8条健康成年杂种犬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3个月后,每侧缺牙区植入4枚钛钉,并于钛钉颊侧制造骨缺损,分别植入自体骨、Bio-oss、1:2的自体骨和Bio-oss混合物、2:1的自体骨和Bio-oss混合物。两侧分别覆盖钛膜和胶原膜。5个月后取材,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学技术观察骨缺损区生成新骨的质量和成骨活性。结果:种植钉无松动脱落。2例钛膜暴露但无脱落,无胶原膜暴露。钛膜下的钛钉顶部被新生骨覆盖,在胶原膜覆盖的钛钉颊侧骨面凹陷,钛膜侧新骨高度大于胶原膜组。X线片可见钛钉与骨结合紧密,钛膜侧植骨区饱满,密度较高。硬组织磨片显示种植钉与植骨材料形成了良好的骨整合,胶原膜组的骨-种植体接触率(BIC)和种植体周围骨面积(BA)均略高于钛膜组,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2:1自体骨和Bio-oss的混合物的BIC和BA均高于1:2比例组,有统计学差异。2:1比例组与1:2比例组植骨材料相比,骨缺损处新生骨成熟度高。饱和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Ⅰ型胶原和骨钙素,各组未见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自体骨、Bio-oss及自体骨和Bio-oss不同比例的混合物,在修复种植体周围3mm骨缺损时,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自体骨比例大者骨整合程度更好。钛膜下新骨生成量大于胶原膜,但质地和活性无明显区别。讨论:修复种植体周围小的骨缺损(<3mm)时,选用哪种骨移植材料都可以。钛膜虽然容易暴露,但它的帐篷作用好,其下成骨量大,价格便宜,适于国内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骨缺损 骨移植 骨引导再生
下载PDF
拔牙窝填塞Bio-oss人工骨对延期种植骨结合影响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邱泽文 刘慧颖 +2 位作者 仲维剑 郑辉 马国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评价拔牙后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对延期种植骨结合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全麻下拔除6只杂种犬双侧下颌第三、四前磨牙,随机选取两个拔牙窝作为实验组,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粉并覆盖钛膜;另外两个拔牙窝不作... 目的:评价拔牙后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对延期种植骨结合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全麻下拔除6只杂种犬双侧下颌第三、四前磨牙,随机选取两个拔牙窝作为实验组,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粉并覆盖钛膜;另外两个拔牙窝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术后3个在植入种植体,Golden's三色法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种植体周围新骨均生成良好,实验组3个月可见Bio-oss颗粒;种植体植入术后3个月实验组的骨-种植体接触率及种植体周围骨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植入术后6个月实验组的骨-种植体接触率及种植体周围骨面积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拔牙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有利于延期种植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SS 种植体 延期种植 骨结合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半面痉挛、舌咽神经痛解剖学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奎启 王福 +2 位作者 仲维剑 张元鑫 李牧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研究第 5、7、8、9、1 0脑神经根的动脉供应及它们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探讨 5、9神经痛和半面痉挛的原因。方法 :解剖了 45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标本 ,从背腹两面观测第 5、7、8、9、1 0脑神经根的滋养动脉及这些脑神经根与邻近血... 目的 :研究第 5、7、8、9、1 0脑神经根的动脉供应及它们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探讨 5、9神经痛和半面痉挛的原因。方法 :解剖了 45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标本 ,从背腹两面观测第 5、7、8、9、1 0脑神经根的滋养动脉及这些脑神经根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结果 :三叉神经根的滋养动脉主要源于基底动脉发出的脑桥外侧动脉 ,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主要由小脑下前动脉发支供应 ,舌咽、迷走神经主要由小脑下后动脉和椎动脉发支供应。三叉神经根与邻近血管 (小脑上动脉 )接触的占 5 0 % ,形成压迫的占 1 2 .5 % ;面神经根被邻近血管 (小脑下前动脉 )压迫的占 2 4.5 % ,与邻近血管接触的占 1 4.3 % ;舌咽、迷走神经根与邻近血管 (小脑下后动脉 )接触的占 2 4.4%。结论 :三叉神经痛、半面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半面痉挛 舌咽神经痛 神经血管压迫 解剖
下载PDF
拔牙窝填塞Bio-oss人工骨对牙槽嵴吸收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慧颖 仲维剑 +2 位作者 张晓燕 郑辉 马国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8期714-716,共3页
目的:评价拔牙后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对牙槽嵴吸收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全麻下拔除4只杂种犬双侧下颌第三、四前磨牙,随机选取2个拔牙窝作为实验组,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粉并覆盖钛膜;另外2个拔牙窝不作任何处... 目的:评价拔牙后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对牙槽嵴吸收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全麻下拔除4只杂种犬双侧下颌第三、四前磨牙,随机选取2个拔牙窝作为实验组,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粉并覆盖钛膜;另外2个拔牙窝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术后3个月处死实验犬,制取标本,通过大体观测和X线观察牙槽嵴高度及宽度变化;扫描电镜钙磷能谱分析仪检测骨组织钙磷比;组织学观察新生骨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牙槽嵴高度及宽度变化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牙槽窝骨密度X线扫描灰度值及钙磷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骨小梁较实验组稀疏、纤细,骨髓腔面积大,成骨量少于实验组。结论:拔牙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对拔牙创的牙槽骨有较好的引导作用,能减少剩余牙槽嵴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SS 牙槽嵴吸收 影像学 组织学
下载PDF
自体骨髓浓缩物修复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颖 仲维剑 +1 位作者 刘国 马国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653-1658,共6页
背景:目前,自体骨髓浓缩物主要应用于骨科、重症肢体缺血患者,其在口腔颌面外科尤其是种植外科应用较少,在种植体周围促进新骨再生的效果也有待研究。目的:评价自体骨髓浓缩物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于实验犬髂后上棘处... 背景:目前,自体骨髓浓缩物主要应用于骨科、重症肢体缺血患者,其在口腔颌面外科尤其是种植外科应用较少,在种植体周围促进新骨再生的效果也有待研究。目的:评价自体骨髓浓缩物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于实验犬髂后上棘处抽取骨髓5 mL,对浓缩前后的骨髓进行细胞计数。在实验犬的双侧下颌前磨牙区植入种植体,并于近中制作4 mm×4 mm×4 mm的骨缺损,随机植入骨髓浓缩物混合明胶海绵、自体骨、明胶海绵。术后4,12周对骨缺损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分析,并计算新骨生成率和新骨密度。结果与结论:骨髓细胞平均浓缩倍数为(2.78±0.22)倍。浓缩骨髓中,可观察到更多和更大的克隆单位。组织学分析发现,4周时骨髓浓缩物明胶海绵组的新骨生成率和密度均明显高于自体骨组和明胶海绵组(P<0.05),12周时骨髓浓缩物明胶海绵组新骨生成率明显低于自体骨组,但高于明胶海绵组(P<0.05),3组新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显示自体骨髓浓缩物能够显著提高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内早期新生骨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构建 种植体 骨缺损 骨髓浓缩物 骨再生
下载PDF
牙本质作为骨移植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申丁 仲维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6-658,共3页
颌骨缺损不仅导致功能和形态异常,而且给缺失牙的种植修复带来困难。为避免自体骨用来修复骨缺损所带来的二次损伤,寻找性能优良的骨替代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牙本质因其容易获取、制备简单、成骨效果确实,近年来颇受关注。本文将对... 颌骨缺损不仅导致功能和形态异常,而且给缺失牙的种植修复带来困难。为避免自体骨用来修复骨缺损所带来的二次损伤,寻找性能优良的骨替代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牙本质因其容易获取、制备简单、成骨效果确实,近年来颇受关注。本文将对牙本质的成骨机制,制备方法和特点以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 骨移植 骨再生
下载PDF
三叉神经根滋养动脉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福 张奎启 +1 位作者 仲维剑 李牧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 :研究三叉神经根的动脉供应。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并观测 1 6例 (3 2侧 )灌注红色乳胶的三叉神经根血管标本。结果 :三叉神经根的动脉主要来源于基底动脉的脑桥支和颈内动脉的分支。结论
关键词 三叉神经根 三叉动脉 脑神经 显微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