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4种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 E s)基因存在状况。方法在2000年7月至2004年10月间从临床分离60株鲍曼不动杆菌(A b)、30株铜绿假单胞菌(Pa)、1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和15株黄杆菌...目的分析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4种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 E s)基因存在状况。方法在2000年7月至2004年10月间从临床分离60株鲍曼不动杆菌(A b)、30株铜绿假单胞菌(Pa)、1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和15株黄杆菌属细菌(Fb),采用PCR及序列分析法分析9种AM E s基因aac(3)-Ⅰ、aac(3)-Ⅱ、aac(3)-Ⅲ、aac(3)-Ⅳ、aac(6')-Ⅰ、aac(6')-Ⅱ、an t(3'')-Ⅰ、an t(2'')-Ⅰ和aph(3')-Ⅵ。结果A b、Pa、Sm和Fb中9种AM E s基因总阳性率分别为81.7%、86.7%、10.5%和0.0%。A b、Pa和Sm中分别检出8种、5种和2种基因。aac(3)-Ⅲ基因均阴性,各菌种中阳性率最高的基因分别是Pa中aac(3)-Ⅱ(76.7%)、A b中an t(3'')-Ⅰ(60.0%)、Sm中aac(6')-Ⅱ和an t(2'')-Ⅰ(均为10.5%)。结论临床分离的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除Fb外)中至少存在8种AM E s基因,Pa及A b中AM E s基因携带率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4种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 E s)基因存在状况。方法在2000年7月至2004年10月间从临床分离60株鲍曼不动杆菌(A b)、30株铜绿假单胞菌(Pa)、1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和15株黄杆菌属细菌(Fb),采用PCR及序列分析法分析9种AM E s基因aac(3)-Ⅰ、aac(3)-Ⅱ、aac(3)-Ⅲ、aac(3)-Ⅳ、aac(6')-Ⅰ、aac(6')-Ⅱ、an t(3'')-Ⅰ、an t(2'')-Ⅰ和aph(3')-Ⅵ。结果A b、Pa、Sm和Fb中9种AM E s基因总阳性率分别为81.7%、86.7%、10.5%和0.0%。A b、Pa和Sm中分别检出8种、5种和2种基因。aac(3)-Ⅲ基因均阴性,各菌种中阳性率最高的基因分别是Pa中aac(3)-Ⅱ(76.7%)、A b中an t(3'')-Ⅰ(60.0%)、Sm中aac(6')-Ⅱ和an t(2'')-Ⅰ(均为10.5%)。结论临床分离的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除Fb外)中至少存在8种AM E s基因,Pa及A b中AM E s基因携带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