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混合膜酶降解的FTIR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任东文 王一力 +2 位作者 包德才 谢威扬 马小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25-1828,共4页
生物可降解性是壳聚糖的重要性质之一,但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降解过程中壳聚糖的变化则较少。文章制备了由高脱乙酰度壳聚糖(HDC)和中脱乙酰度壳聚糖(MDC)组成的混合膜。运用FTIR分析了壳聚糖混合膜组分变化对其红外谱图... 生物可降解性是壳聚糖的重要性质之一,但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降解过程中壳聚糖的变化则较少。文章制备了由高脱乙酰度壳聚糖(HDC)和中脱乙酰度壳聚糖(MDC)组成的混合膜。运用FTIR分析了壳聚糖混合膜组分变化对其红外谱图和脱乙酰度(DD)的影响,并研究了该混合膜在溶菌酶的降解作用下红外谱图和脱乙酰度的变化。发现壳聚糖混合膜材料的脱乙酰度与膜中MDC组分的比例呈线性关系;随降解的进行,混合膜的脱乙酰度增加。结果证实了溶菌酶对较低脱乙酰度壳聚糖的选择性降解作用,而且表明FTIR可用于分析壳聚糖混合膜降解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溶菌酶 降解 红外光谱
下载PDF
N-乙酰化壳聚糖的FTIR和XRD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任东文 包德才 +1 位作者 王为 马小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17-1220,共4页
壳聚糖分子的脱乙酰度(DD)是影响壳聚糖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壳聚糖的N-乙酰化反应制备了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研究了由N-乙酰化反应得到的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的红外光谱... 壳聚糖分子的脱乙酰度(DD)是影响壳聚糖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壳聚糖的N-乙酰化反应制备了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研究了由N-乙酰化反应得到的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的红外光谱特性和晶体结构,并由此分别计算确定了样品的脱乙酰度和结晶度,探讨了N-乙酰化程度对壳聚糖脱乙酰度以及结晶度的影响。由FTIR可知,随N-乙酰程度的增加,壳聚糖分子中剩余氨基的反应速度变慢。另外XRD也表明,伴随N-乙酰反应,壳聚糖分子的结晶区被破坏,规整度下降,并逐渐形成新的结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N-乙酰化 脱乙酰度 结晶度
下载PDF
制备多孔壳聚糖膜的新方法:选择性酶解原位成孔 被引量:4
3
作者 任东文 衣洪福 +2 位作者 包德才 谢威扬 马小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2-464,469,共4页
利用溶菌酶对中等脱乙酰度壳聚糖的选择性降解,将其与高脱乙酰度壳聚糖以不同比例混合浇铸成膜。考察了降解过程中材料的失重和溶液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了混合膜的成分改变和降解过程中膜的变化,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 利用溶菌酶对中等脱乙酰度壳聚糖的选择性降解,将其与高脱乙酰度壳聚糖以不同比例混合浇铸成膜。考察了降解过程中材料的失重和溶液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了混合膜的成分改变和降解过程中膜的变化,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混合膜降解后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混合膜中的中等脱乙酰度壳聚糖被溶菌酶选择性的降解,而且当混合膜中该组分含量为0.5时,降解后膜表面及内部均产生了互相贯穿的纳米尺寸的孔,剩余的高脱乙酰度成分表现为纳米尺寸的纤维。该方法通过壳聚糖的选择性酶解原位成孔,为制备纳米结构的多孔壳聚糖膜提供了一个新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降解
下载PDF
荧光标记壳聚糖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任东文 刘袖洞 马小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463-2465,共3页
壳聚糖的荧光标记是研究壳聚糖在体内的分布、降解和吸收的重要方法之一.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是一种常用的荧光染料.本文考察了FITC与壳聚糖氨基反应时,溶液pH值、FITC溶剂以及温度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以期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制备... 壳聚糖的荧光标记是研究壳聚糖在体内的分布、降解和吸收的重要方法之一.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是一种常用的荧光染料.本文考察了FITC与壳聚糖氨基反应时,溶液pH值、FITC溶剂以及温度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以期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制备荧光标记壳聚糖的方法.结果表明:随着pH值增大,反应加快,但>7.7时,则对反应无影响;甲醇作为FITC的溶剂时反应速度大于PBS;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也随之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荧光标记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法研究壳聚糖生物材料酶降解过程的均匀性 被引量:1
5
作者 任东文 衣洪福 +1 位作者 谢威扬 马小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7-410,共4页
壳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医用材料,脱乙酰度是影响其生物降解性能的重要因素。运用凝胶渗透色谱研究了脱乙酰度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相似、而聚合单元N-乙酰氨基-D-葡萄糖和D-氨基葡萄糖分布不同的两种壳聚糖材料在溶菌酶作用下的降解过程... 壳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医用材料,脱乙酰度是影响其生物降解性能的重要因素。运用凝胶渗透色谱研究了脱乙酰度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相似、而聚合单元N-乙酰氨基-D-葡萄糖和D-氨基葡萄糖分布不同的两种壳聚糖材料在溶菌酶作用下的降解过程,分析检测了壳聚糖材料在降解过程中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多分散性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发现聚合单元为随机分布的壳聚糖样品,其降解是均匀的;而聚合单元为段状分布的壳聚糖样品,其降解是非均匀的;表明其聚合单元的分布方式决定壳聚糖材料酶降解过程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法 壳聚糖 降解 溶菌酶 均匀性
下载PDF
人参防治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任东文 王丹 +5 位作者 吴昱铮 刘梦扬 徐静鸽 刘洛坤 王涛 陈倩 《特产研究》 2023年第2期175-181,共7页
人参的药用价值很高,是我国传统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研水平的提高,通过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对人参化学成分、体内代谢、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非传染... 人参的药用价值很高,是我国传统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研水平的提高,通过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对人参化学成分、体内代谢、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高患病率和致死率也在随之增长,已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整理,本文综述了人参防治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为推动人参药效物质及药理作用更深层次的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人参皂苷 非传染性慢性疾病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壳聚糖溶液pH对载细胞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于炜婷 刘袖洞 +3 位作者 李晓霞 綦文涛 任东文 马小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86,共5页
以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为研究手段,原位直观地考察了在不同pH条件下聚电解质膜的络合程度和蛋白扩散情况.通过分析pH值对微胶囊膜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不同种类细胞对环境pH的敏感特性,确定了制备细胞培养用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的最... 以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为研究手段,原位直观地考察了在不同pH条件下聚电解质膜的络合程度和蛋白扩散情况.通过分析pH值对微胶囊膜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不同种类细胞对环境pH的敏感特性,确定了制备细胞培养用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的最佳pH值.结果表明,当壳聚糖溶液的pH值由3.50增加到6.50,微胶囊膜的络合深度呈现高-低-高的趋势,而微胶囊膜的膨胀性能呈现低-高-低的趋势,模型蛋白通过微囊膜的扩散呈现低-高-低的趋势,拐点均出现在pH=4.00和5.50处.结合动物细胞及微生物细胞对环境pH耐受能力的考察,确定制备微囊化动物细胞时,微胶囊成膜反应溶液的最佳pH值为5.50;制备微囊化大肠杆菌时,反应溶液的最佳pH值为5.00;制备微囊化酵母菌时,反应溶液的最佳pH值为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壳聚糖 PH 微胶囊 细胞培养
下载PDF
β-榄香烯海藻酸钙-壳聚糖微囊的制备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胜 许有威 +2 位作者 任东文 郑建华 马小军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57-660,共4页
采用乳化-内部凝胶化技术制得载b-榄香烯的海藻酸钙凝胶微球,然后与壳聚糖反应制得b-榄香烯海藻酸钙-壳聚糖微囊。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观测所得微囊的形态、粒径及分布,通过气相色谱法考察体外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制品... 采用乳化-内部凝胶化技术制得载b-榄香烯的海藻酸钙凝胶微球,然后与壳聚糖反应制得b-榄香烯海藻酸钙-壳聚糖微囊。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观测所得微囊的形态、粒径及分布,通过气相色谱法考察体外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制品球形度好、膜层均匀,粒径呈正态分布,体外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海藻酸钙-壳聚糖微囊 乳化-内部凝胶化
下载PDF
放射自显影海藻酸钙栓塞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6
9
作者 衣洪福 任东文 +4 位作者 包德才 雄鹰 姚文艳 王为 马小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88-1990,共3页
利用乳化-内部凝胶化法,将放射显影剂碘化油包封于海藻酸钙微球中。通过改变机械搅拌速率可以控制微球的粒径分布。碘化油/海藻酸钙微球可以作为栓塞制剂阻断患处血供,还可以兼具放射自显影的作用,有利于减少碘化油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方... 利用乳化-内部凝胶化法,将放射显影剂碘化油包封于海藻酸钙微球中。通过改变机械搅拌速率可以控制微球的粒径分布。碘化油/海藻酸钙微球可以作为栓塞制剂阻断患处血供,还可以兼具放射自显影的作用,有利于减少碘化油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方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钙 微球 放射自显影
下载PDF
核孔膜乳化法制备单分散壳聚糖微球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燕军 包德才 +3 位作者 任东文 郑建华 刘袖洞 马小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492-2495,共4页
选择壳聚糖溶液为分散相,液体石蜡为连续相,首次采用核孔膜乳化方法制备壳聚糖微球.乳滴经戊二醛交联固化后所得微球球形度和单分散性良好(分散系数<20%).主要研究了核孔膜孔径大小、油水相体积比、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温度和固化... 选择壳聚糖溶液为分散相,液体石蜡为连续相,首次采用核孔膜乳化方法制备壳聚糖微球.乳滴经戊二醛交联固化后所得微球球形度和单分散性良好(分散系数<20%).主要研究了核孔膜孔径大小、油水相体积比、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温度和固化时间对微球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乳化法是制备单分散微球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孔膜 膜乳化 壳聚糖 微球
下载PDF
风电场防护涂料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作者 任东文 由继业 徐智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09年第9期15-17,19,共4页
介绍了风电场防腐涂装设计规范。根据风电场的具体应用环境,分别简介了陆上风电场和海水风电场各自不同的防腐设计规范和思路,以及比较典型的防腐配套体系。此外,还就我国风电场防护涂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展望。
关键词 风电场 涂料 防腐 规范
下载PDF
高性能水性双组分聚氨酯工业面漆的研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智 任东文 范栋岩 《中国涂料》 CAS 2010年第9期29-32,共4页
使用自制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制得了水性双组分聚氨酯工业面漆。重点考察了水性双组分聚氨酯工业面漆研制过程中颜基比及成膜温度对涂膜耐介质性能的影响、催化剂用量和温度对涂料凝胶时间的影响,并对n(—NCO)/n(—OH)和流挂性能进行了探讨... 使用自制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制得了水性双组分聚氨酯工业面漆。重点考察了水性双组分聚氨酯工业面漆研制过程中颜基比及成膜温度对涂膜耐介质性能的影响、催化剂用量和温度对涂料凝胶时间的影响,并对n(—NCO)/n(—OH)和流挂性能进行了探讨,最终得到了各项性能指标均优异的水性双组分聚氨酯工业面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涂料 聚氨酯 工业面漆
下载PDF
微胶囊膜表面化学组成的XPS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华安 包德才 +3 位作者 任东文 孙林 王为 马小军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86-590,共5页
采用XPS表面表征技术对生物微胶囊膜表面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藻酸钠_壳聚糖_海藻酸钠(ACA)微胶囊表面带负电荷的含C基团与带正电荷的含N基团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30·6%与60·4%,而海藻酸钠_聚赖氨酸_海藻酸钠(APA... 采用XPS表面表征技术对生物微胶囊膜表面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藻酸钠_壳聚糖_海藻酸钠(ACA)微胶囊表面带负电荷的含C基团与带正电荷的含N基团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30·6%与60·4%,而海藻酸钠_聚赖氨酸_海藻酸钠(APA)微胶囊分别为42·3%与30·0%,因此ACA微胶囊表面比APA微胶囊带更多的正电荷,更有利于蛋白质吸附与细胞粘附。为深入了解生物微胶囊表面引起的机体反应过程、改进微胶囊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表面 化学组成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