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叙事护理理论的三级援助模式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1
作者 任之珺 高淑平 +2 位作者 周玉梅 席宇 贺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87-192,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叙事护理理论的三级援助模式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襄阳市某三甲医院工作的14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叙事护理理论的三级援助模式于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对其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症状自... 目的 探讨基于叙事护理理论的三级援助模式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襄阳市某三甲医院工作的14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叙事护理理论的三级援助模式于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对其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差异。结果 干预前,医务人员SCL-90总分(156.37±32.56)分及各症状因子得分均较高;干预后,SCL-90总分(133.35±43.48)分及各症状因子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叙事护理理论构建的三级援助模式可降低医务人员SCL-90总分和各症状因子得分,改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 三级援助
下载PDF
力学因素致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新进展 被引量:35
2
作者 任之珺 夏欣华 +1 位作者 程安琪 李佳星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4期1167-1170,共4页
以垂直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为代表的三大力学因素是导致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最主要因素。预防压力性损伤最重要的措施是减轻力学因素的影响。分析了三大力学因素的来源和导致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机制,并探讨了减轻三大力学因素影响的策略,旨... 以垂直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为代表的三大力学因素是导致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最主要因素。预防压力性损伤最重要的措施是减轻力学因素的影响。分析了三大力学因素的来源和导致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机制,并探讨了减轻三大力学因素影响的策略,旨在为临床预防和控制压力性损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力学因素 压力 摩擦力 剪切力 预防 策略
下载PDF
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佳星 夏欣华 +1 位作者 程安琪 任之珺 《天津护理》 2017年第3期280-282,共3页
分析汇总了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舒适度改变,谵妄、躁动,胃管固定不牢固,未正确约束以及护士年资低,缺乏专业培训等方面。通过有效评估、镇静、约束、固定,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等措施可预防和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关键词 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叙事护理对改善ICU护士心理健康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高淑平 任之珺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改善ICU护士心理健康状态的效果。方法将80名ICU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心理辅导方式;干预组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叙事护理员,综合运用外化、解构、改写、外部见证人和治疗文件5个核心技术进行一对一...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改善ICU护士心理健康状态的效果。方法将80名ICU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心理辅导方式;干预组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叙事护理员,综合运用外化、解构、改写、外部见证人和治疗文件5个核心技术进行一对一的叙事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ICU护士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CL-90总分以及各症状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叙事护理可有效改善ICU护士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叙事护理 心理健康 SCL-90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护士的心理干预 被引量:17
5
作者 邢利民 任之珺 +2 位作者 周玉梅 彭剑英 高淑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护士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组建抗击疫情叙事护理小组,对40名疫情防控一线护士进行2周的叙事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后临床一线护士SCL-90总... 目的探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护士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组建抗击疫情叙事护理小组,对40名疫情防控一线护士进行2周的叙事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后临床一线护士SCL-90总分及各症状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叙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临床一线支援护士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护士 疫情 叙事护理 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
下载PDF
缩减约束方案对预防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89
6
作者 李佳星 任之珺 +3 位作者 张紫君 程安琪 张婷婷 夏欣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缩减约束方案对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266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段分为实验组130例,实施缩减约束方案;对照组136例,采用常规身体约束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身... 目的探讨缩减约束方案对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266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段分为实验组130例,实施缩减约束方案;对照组136例,采用常规身体约束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身体约束率、约束时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皮肤损伤情况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身体约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降低,约束时间缩短,约束部位皮肤完整,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实施缩减约束方案可降低身体约束率,减少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约束 身体的 护理 病人满意度
原文传递
叙事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主要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学华 任之珺 +3 位作者 高淑平 邢利民 饶龙华 姜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24期3297-3302,共6页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主要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8月在某三级综合医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家庭照顾者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主要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8月在某三级综合医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家庭照顾者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名)与对照组(60名)。观察组实施叙事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方法。干预前后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ZBI)、SAS、抑郁量表(BDI-Ⅱ)调查两组照顾者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ZBI、SAS、BDI-Ⅱ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ZBI、SAS、BDI-Ⅱ总分分别为23.50(15.00,33.00)、33.00(27.00,41.00)、11.00(8.00,14.7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可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主要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减轻焦虑、抑郁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照顾者 照顾负担 焦虑 抑郁 叙事护理
原文传递
医护患三协同背景下围透析期护理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学华 任之珺 +2 位作者 饶龙华 杨萍 陈文慧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272-275,共4页
目的基于医护患三协同背景,为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血液透析的患者构建围透析期护理模式,并探讨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计划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目的基于医护患三协同背景,为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血液透析的患者构建围透析期护理模式,并探讨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计划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实施围透析期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总发生率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透析开始3个月后评定,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6.23±2.23)d vs(14.51±2.35)d,t=16.164,P<0.01],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50%vs 40.00%,χ^(2)=4.943,P<0.05),而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总分高于对照组[(122.27±14.53)d vs(96.67±12.24)d,t=8.522,P<0.01]。结论医护患协同背景下,围透析期护理模式可降低行动静脉内瘘术血液透析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内瘘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患协同 围透析期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护理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