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任秋安 杨志华 +4 位作者 葛昭 刘洋希 张培培 贾壮壮 王贤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842-846,共5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在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病人中普遍存在,且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有关。尽管现代医学对CMVD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缺乏治疗CMVD的有效方法。近年来,中医药防治CMVD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通过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在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病人中普遍存在,且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有关。尽管现代医学对CMVD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缺乏治疗CMVD的有效方法。近年来,中医药防治CMVD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通过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特色显示出一定的临床疗效。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MVD的临床、基础研究,旨在为CMVD的临床治疗和深层作用机制探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中医药 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志华 葛昭 +2 位作者 刘洋希 任秋安 王贤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07-210,共4页
近年来,溶栓及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发展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而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dysfunction,CMD)问题则日渐突出,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CMD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尚缺... 近年来,溶栓及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发展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而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dysfunction,CMD)问题则日渐突出,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CMD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尚缺乏针对CMD的治疗策略,中医辨证治疗显示出一定的临床疗效。该文重点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MD的研究情况进行阐述,旨在为CMD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中医药 微血管性心绞痛 心肌缺血
原文传递
利血平灌胃诱导大鼠低血压模型的构建
3
作者 张璇 王慈 +4 位作者 张泽宇 张培培 任秋安 王贤良 毛静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3-540,共8页
目的确定利血平诱导大鼠低血压模型的适合剂量与时间。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体重及收缩压水平进行分层,然后每层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5个不同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 ml/kg,实验组灌... 目的确定利血平诱导大鼠低血压模型的适合剂量与时间。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体重及收缩压水平进行分层,然后每层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5个不同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 ml/kg,实验组灌胃利血平混悬液10 ml/kg,给药浓度分别为0.016、0.032、0.064、0.128、0.160 mg/kg,各组均每日灌胃2次。每日监测大鼠体重,分别于造模前和给药后1~6周末测量大鼠收缩压及心率变化。给药6周后,目内眦取血检测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每组随机选取3只观察停药后大鼠收缩压变化情况,其余大鼠处死后测定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利血平均可降低大鼠收缩压水平(F=28.492,P<0.001),收缩压下降幅度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增加,第1周达到最低,随后稍有回升,给药3周后趋于稳定。其中0.016 mg/kg组大鼠收缩压水平自灌胃第5周开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0.032、0.064、0.128、0.160 mg/kg组各时间点大鼠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1),但4种不同给药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停药1周后,不同浓度利血平组大鼠收缩压均回升至基线水平,并维持稳定。各组间大鼠心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先增快后减慢的变化特点,相同时间点不同组间大鼠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22,P=0.475)。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利血平组大鼠海马去甲肾上腺素含量(P均<0.001)及0.128 mg/kg(P=0.045)、0.160 mg/kg(P=0.042)组大鼠纹状体多巴胺水平显著降低,但不同浓度利血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3,P=0.301)。不同浓度利血平组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及尿素氮水平随利血平浓度增高而增加,其中0.160 mg/kg组乳酸脱氢酶(P=0.001)、肌酸激酶同工酶(P=0.020)、谷草转氨酶(P=0.007)及尿素氮(P=0.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血平灌胃可成功诱导大鼠低血压模型,其中利血平0.032 mg/kg、每日2次灌胃、连续3周为造模适宜条件,成模后需持续给药以维持大鼠稳定的低血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 动物模型 利血平
下载PDF
SSL-VPN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任秋安 李晖 《电子科技》 2005年第6期17-18,23,共3页
利用SSL(Secure Socket Layer)协议结合PKI的相关技术,设计了具有可扩充算法的SSL-VPN 系统,该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易于部署的远程安全应用接入访问。
关键词 SSL协议 VPN 安全网关
下载PDF
基于GEO基因芯片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火把花根片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秦苏杨 任秋安 王耀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319-1328,共10页
目的基于GEO基因芯片及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火把花根片(HBHGT)治疗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作用机制。方法从DrugBank、OMIM、GeneCards3个疾病数据库结合GEO基因芯片获得IgAN的疾病靶点。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 目的基于GEO基因芯片及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火把花根片(HBHGT)治疗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作用机制。方法从DrugBank、OMIM、GeneCards3个疾病数据库结合GEO基因芯片获得IgAN的疾病靶点。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本草组鉴、BATMAN-TCM 3个中药数据库、相关文献以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HBHGT的主要成分和靶点。对HBHGT-IgAN交集利用STRING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出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后对关键成分及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HBHGT治疗IgAN的核心成分为雷公藤红素、雷公藤甲素等,核心靶点有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纤维连接蛋白1(fibronectin1,FN1)、白蛋白(albumin,ALB)等,分子对接显示大部分靶点与成分有着较好的结合活性。HBHGT治疗IgAN通路主要有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信号通路。结论火把花根片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来介导免疫和炎症反应,修复血管损伤,改善肾脏炎症,减少蛋白尿及血尿,延缓IgAN的进展,以达到治疗IgAN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基因芯片 火把花根片 IGA肾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