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中国史学的本土化实践--刘泽华“阴阳组合结构”说的形成及意义
1
作者 任芮欣 《天中学刊》 2023年第6期132-138,共7页
“阴阳组合结构”说是刘泽华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理论。该理论经历了早期酝酿、初步论证和理论定型等发展阶段,旨在揭示中国传统思想命题的相反相成特质及其背后的政治思维。从理论渊源来看,学界关于中国传统思想“混... “阴阳组合结构”说是刘泽华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理论。该理论经历了早期酝酿、初步论证和理论定型等发展阶段,旨在揭示中国传统思想命题的相反相成特质及其背后的政治思维。从理论渊源来看,学界关于中国传统思想“混沌”性特征的研究、对中国传统哲学“调和”与“中庸”式思维方式的认识,以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矛盾的法则等,都对“阴阳组合结构”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方法论意义上,“阴阳组合结构”说是对思想史研究中抽象继承法的反思,是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批判继承法的发展,是新时期中国本土化史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泽华 阴阳组合结构 政治思想史 史学本土化
下载PDF
余英时“内在理路”说的再审视 被引量:1
2
作者 任芮欣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CSSCI 2018年第1期206-219,共14页
自余英时提出"内在理路"说后,学术界基本认为是一种新范式。然而,余英时把梁启超的"反理学"说评论为外缘因素,把钱穆的"每转益进"说评论为汉宋对峙的叙述,从而凸显"内在理路"说的创新性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实际上,三种说法都是... 自余英时提出"内在理路"说后,学术界基本认为是一种新范式。然而,余英时把梁启超的"反理学"说评论为外缘因素,把钱穆的"每转益进"说评论为汉宋对峙的叙述,从而凸显"内在理路"说的创新性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实际上,三种说法都是基于学术自身发展所提出的看法,是内在分析的不同形态。在内在分析的前提下,梁启超侧重清学的创造性,钱穆侧重理学的延续性,余英时侧重"尊德性"与"道问学"的互动性。从某种程度言,三者还存在着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理路”说 “反理学”说 “每转益进”说 递进关系
下载PDF
康有为对先秦诸子学术的新阐释——从《孔子改制考》的再认识谈起 被引量:2
3
作者 任芮欣 宁腾飞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6-116,共11页
康有为不仅是近代经今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也是近代诸子学的关键性人物。在诸子学的分析路径下,《孔子改制考》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具有不可轻估的位置。它不仅提出了牵动学术结构性变动的"诸子托古改制"说,促进了先秦诸子学术... 康有为不仅是近代经今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也是近代诸子学的关键性人物。在诸子学的分析路径下,《孔子改制考》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具有不可轻估的位置。它不仅提出了牵动学术结构性变动的"诸子托古改制"说,促进了先秦诸子学术的复兴,重估了诸子时代的历史地位;而且还纳孔子于诸子、再识老子年代、重审名侠与墨的关系。这些命题和观念经过清末民初的发酵与沉淀,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有效地促进了近代诸子学的嬗变和转型。因此,在学术转型的视野下,康有为对先秦诸子学术的新阐释开辟了近代中国诸子学研究的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 诸子学 学术转型
原文传递
谢国桢与方志学 被引量:1
4
作者 任芮欣 《中国地方志》 2019年第4期21-26,I0001,I0002,共8页
谢国桢是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和文献学家。他对方志的认识是志书与史书相辅而行。在他看来,方志学的流派可以分为“史法”派和“史实”派;方志学的发展可以分为雏形期、形成期、繁盛期三个阶段。谢国桢对方志的认识决定了他在历史研究中重... 谢国桢是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和文献学家。他对方志的认识是志书与史书相辅而行。在他看来,方志学的流派可以分为“史法”派和“史实”派;方志学的发展可以分为雏形期、形成期、繁盛期三个阶段。谢国桢对方志的认识决定了他在历史研究中重视对方志的运用,在南明史、清初史、社会经济史、农民战争史研究方面皆有充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国桢 方志学 以志研史 方志编修 方志评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