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思考
1
作者 王金叶 郑波 +3 位作者 夏斌 李朝霞 王峰 任贻超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7期159-162,共4页
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是水产养殖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开展该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在教学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法治等课程思政元素,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开展思政教育,拓展... 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是水产养殖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开展该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在教学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法治等课程思政元素,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开展思政教育,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结果表明,融入思政元素后课堂气氛更为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适应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水环境化学 思政教学 思政元素 课程设计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渔业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初步探讨
2
作者 任贻超 赵春彦 王金叶 《科学咨询》 2023年第19期127-129,共3页
教学案例库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起到了支持作用,有助于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我校学科建设的实践,探讨渔业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 教学案例库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起到了支持作用,有助于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我校学科建设的实践,探讨渔业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与规划。同时,笔者结合我校渔业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探索了教学案例库在研究生教学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意义,以促进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案例库 渔业发展 研究生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荣成靖海湾海参养殖池塘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任贻超 王芳 +1 位作者 董双林 刘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8,共5页
2007年5月-2007年11月调查了山东荣成靖海湾海参养殖池塘水体中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变化以及底泥沉积物中叶绿素和脱镁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海参养殖池塘水体中浮游植物共有7门,44属,62种,主要以硅藻为主。水... 2007年5月-2007年11月调查了山东荣成靖海湾海参养殖池塘水体中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变化以及底泥沉积物中叶绿素和脱镁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海参养殖池塘水体中浮游植物共有7门,44属,62种,主要以硅藻为主。水体中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1号池塘为17.52×10^4/L;2号池塘为18.30×10^4/L。水体叶绿素含量变化范围:1号池塘为1.38-5.00μg/L;2号池塘为0.98-5.45μg/L。池塘沉积物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范围:1号池塘为0.66-1.67μg/g,2号池塘为0.56-1.34μg/g。池塘沉积物中脱镁叶绿素含量变化范围:1号池塘为2.97-5.63μg/g;2号池塘为2.90-6.36μg/g。1号池塘和2号池塘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叶绿素,脱镁叶绿素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海参夏眠期间,沉积物中叶绿素及脱镁叶绿素含量最高,为海参结束夏眠进入摄食提供食物储备。研究结果表明,靖海湾海参养殖池塘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养殖池塘水体浮游植物生物量较低,多样性指数较高,增加浮游植物沉降速率,增加养殖系统初级生产力可为海参提供更多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池塘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多样性 粒级结构 叶绿素 脱镁叶绿素
下载PDF
刺参养殖池塘一种塑料人工参礁表面生态学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任贻超 董双林 +3 位作者 王修滨 王芳 田相利 高勤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4,共6页
人工参礁在中国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养殖业中被广泛应用,本文调查了2008年春、秋季刺参池塘中一种塑料人工礁表面的生物群落结构。采用沉积物捕捉器的方法调查了刺参池塘人工礁表面碳、氮、磷的循环及参礁的生态特征... 人工参礁在中国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养殖业中被广泛应用,本文调查了2008年春、秋季刺参池塘中一种塑料人工礁表面的生物群落结构。采用沉积物捕捉器的方法调查了刺参池塘人工礁表面碳、氮、磷的循环及参礁的生态特征。结果表明,春季礁体底栖动物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高于秋季,底栖动物均集中在礁体外表面的缝隙内,4月礁体表面颗粒物,底泥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平均含量分别为41.9 mg/g和2.45 mg/g;总氮(TN)平均含量分别为4.1 mg/g和0.2 mg/g。10月礁体表面颗粒物,底泥沉积物TOC含量分别为27.5 mg/g和3.1 mg/g;TN平均含量分别3.1 mg/g和0.3 mg/g。4月TOC,TN沉积量分别达到711.2 mg/(m2.d)和70.7 mg/(m2.d);10月TOC,TN沉积量分别为804.9mg/(m2.d)和87.3 mg/(m2.d)。4月人工礁表面叶绿素/脱镁叶绿素(Chl a/Pheophytin)>1,表明礁体活体藻类较多。10月人工礁表面Chl a/Pheophytin<1表明礁体表面降解颗粒物质较多。人工礁为刺参提供遮蔽场所,其表面生物膜为刺参提供优质食物,同时可增加池塘底面积,增强养殖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 人工礁 养殖池塘 TOC TN TP 叶绿素
下载PDF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以海洋环境保护课程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任贻超 李超 王永香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年第3期70-71,共2页
研究型教学可以有效凸显高校教学与科研相长的功能,对于培养创新性和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海洋环境保护课程为例开展研究型教学讨论,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学内容科学设置、教学模式的精心选择、教学效果全面考核等方面开展讨论,... 研究型教学可以有效凸显高校教学与科研相长的功能,对于培养创新性和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海洋环境保护课程为例开展研究型教学讨论,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学内容科学设置、教学模式的精心选择、教学效果全面考核等方面开展讨论,综合运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专题报告、建立科研小组、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科研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 案例教学 海洋环境保护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浅谈对高校线上教学的认识——以普通生态学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任贻超 赵春彦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第11期171-172,共2页
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教师开展空中在线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的工具,也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以《普通生态学》课程为例,结合作者自身线上线下教学实践和经验,从授课方式和方法、授课质量保障、“立德树人”理... 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教师开展空中在线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的工具,也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以《普通生态学》课程为例,结合作者自身线上线下教学实践和经验,从授课方式和方法、授课质量保障、“立德树人”理念、教学理论与实践、未来课堂模式等方面,讨论空中在线课堂应该关注的内容与焦点,为广大高校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授课模式 普通生态学
下载PDF
投饵与不投饵海参养殖池塘水质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峰 王芳 +2 位作者 董双林 任贻超 谭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69-374,共6页
初步调查了投饵和不投饵2口海参养殖池塘水质的变化以及换水对池塘水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种养殖模式下,池塘水体的pH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盐度则缓慢降低,两者皆在降雨期间波动剧烈;池塘的水温、NH4+-N、NO3--N、NO2--N、NH3-N和SR... 初步调查了投饵和不投饵2口海参养殖池塘水质的变化以及换水对池塘水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种养殖模式下,池塘水体的pH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盐度则缓慢降低,两者皆在降雨期间波动剧烈;池塘的水温、NH4+-N、NO3--N、NO2--N、NH3-N和SRP在夏季偏高,春季和秋季较低,季节变化明显;池塘水体的TN和TP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投饵池塘NO2--N含量显著高于不投饵池塘(P<0.05),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2池塘水体皆属于磷限制中度营养化水。换水后,2池塘水体的pH和盐度波动趋于平稳;TN含量差异不明显,TP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NH4+-N、COD、NO3--N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NO3--N、NO2--N含量换水后不投饵池塘降低,投饵池塘升高,两者差异显著(P<0.05)。换水对池塘水质的影响可能与投饵和池塘的底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池塘 水质 投饵与不投饵 换水
下载PDF
不同类型附着基对刺参生长和氮磷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峰 王芳 +3 位作者 董双林 任贻超 秦传新 高云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6,共6页
采用陆基网围方法,研究了石头(ST)、瓦片(EA)、塑料管(PL)、空心砖(BR)和水泥管(CP)5种类型附着基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以下简称刺参)生长和系统N、P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1.收获时刺参产量ST和BR组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 采用陆基网围方法,研究了石头(ST)、瓦片(EA)、塑料管(PL)、空心砖(BR)和水泥管(CP)5种类型附着基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以下简称刺参)生长和系统N、P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1.收获时刺参产量ST和BR组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PL、CP和EA组差异不显著(P>0.05);刺参的成活率ST组最高(P<0.05),EA组最低(P<0.05),PL、CP和BR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附着基类型对刺参的生长和成活有明显的影响。2.换水是刺参养殖池塘N、P收支的主要途径,附着基类型对N、P各项收支比例未产生明显影响(P>0.05)。3.收获时池塘底泥N、P积累量明显降低,但不同附着基类型间差异不明显(P>0.05),仅ST组N积累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4.塑料管附着基具有养殖成本低、收获和清池便利的优势,建议采用塑料管作为刺参池塘养殖的附着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池塘养殖 生长 附着基类型 N、P收支 底质N、P积累中图法
下载PDF
对虾养殖海区芽孢杆菌筛选及其水质净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申波 杨宁 +2 位作者 冯玲倩 任贻超 王文琪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17-320,336,共5页
从胶南、红岛、仰口不同的对虾养殖区域,采集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中的水样、底泥以及对虾肠道和粪便样品,从中分离筛选芽胞杆菌菌群,获得8株不同的芽胞杆菌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结果分析和16S rDNA分析鉴定,确定其中的JNSY... 从胶南、红岛、仰口不同的对虾养殖区域,采集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中的水样、底泥以及对虾肠道和粪便样品,从中分离筛选芽胞杆菌菌群,获得8株不同的芽胞杆菌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结果分析和16S rDNA分析鉴定,确定其中的JNSY1菌株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安全性测试发现该蜡样芽孢杆菌JNSY1菌株对养殖的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无毒害作用。水质净化实验结果表明,10d后该JNSY1菌株对养殖水体中氨氮的降解率达到65.5%,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达到68.3%,表明该菌株对养殖水体有明显的净化作用,可以研发作为微生态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筛选 对虾 水质净化
下载PDF
刺参-海蜇-对虾复合养殖系统颗粒物沉降通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永香 任贻超 +1 位作者 王立萍 董晓煜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19-223,共5页
本文研究了刺参-海蜇-对虾复合养殖系统颗粒物沉积作用及其对刺参的影响。结果表明,刺参-海蜇-对虾复合养殖系统较单一养殖模式显著提高养殖产量(P<0.05),其中刺参产量较单养模式提高22.6%,海蜇、对虾产量较单一养殖模式无显著差异(P... 本文研究了刺参-海蜇-对虾复合养殖系统颗粒物沉积作用及其对刺参的影响。结果表明,刺参-海蜇-对虾复合养殖系统较单一养殖模式显著提高养殖产量(P<0.05),其中刺参产量较单养模式提高22.6%,海蜇、对虾产量较单一养殖模式无显著差异(P>0.05)。在海蜇、对虾养殖期间,复合养殖模式颗粒物沉积量显著高于刺参单养模式,复合养殖模式沉降颗粒TOC及TN含量明显高于刺参单养模式(P<0.05)。刺参摄食海蜇、对虾单养来源的沉降颗粒物相对于摄食刺参单养来源沉降颗粒,其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排泄率明显较低(P<0.05),摄食率无显著变化(P>0.05)。刺参养殖水体上层养殖海蜇和对虾,能够优化刺参食物结构,刺参-海蜇-对虾复合养殖系统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获得更高产出,提高了单位水体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海蜇 对虾 复合养殖 沉积量
下载PDF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以生态学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永香 任贻超 +1 位作者 王文琪 赵金山 《教师》 2016年第14期83-85,共3页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普通生态学是青岛农业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针对传统生态学教学固有模式的缺点,本文结合学情分析,围绕普通生态学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探讨了案...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普通生态学是青岛农业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针对传统生态学教学固有模式的缺点,本文结合学情分析,围绕普通生态学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探讨了案例教学、专题研讨、微课与翻转课堂、实习实践等教学模式创新。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生态学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
下载PDF
不同食物组分对大红海参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2
作者 于宇 李冰 +1 位作者 郭广鑫 任贻超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1,共7页
为开发大红海参人工养殖技术,采用海带粉、鼠尾藻粉和仿刺参复合饲料3种常见饵料投饲大红海参,分析各组大红海参的生长及体壁脂肪酸组成的差异,从营养组成角度筛选适于大红海参人工养殖的饵料成分。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投饲组大红海参体... 为开发大红海参人工养殖技术,采用海带粉、鼠尾藻粉和仿刺参复合饲料3种常见饵料投饲大红海参,分析各组大红海参的生长及体壁脂肪酸组成的差异,从营养组成角度筛选适于大红海参人工养殖的饵料成分。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投饲组大红海参体壁脂肪酸组成具有显著差异(P<0.05),大红海参体壁n-6和n-3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与饵料中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比例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大红海参能够通过以上两种短链脂肪酸合成长链的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投饲海带粉组的大红海参特定生长率最高,同时体壁含有更高比例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投饲复合饲料的大红海参具有最高的n-3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及n-3不饱和脂肪酸/n-6不饱和脂肪酸。从体壁脂肪酸含量水平分析,海带粉比鼠尾藻粉更适合大红海参的人工养殖,以海带为基础原料且具有更高n-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复合饲料,能为大红海参提供更均衡的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海参 食物来源 特定生长率 海带 鼠尾藻 水产养殖
下载PDF
“蓝色经济”下“水产养殖工程”课程的建设
13
作者 徐申波 王文琪 +2 位作者 王鑫 任贻超 杨宁 《农产品加工》 2016年第11期87-88,共2页
随着"蓝色经济"浪潮的兴起,水产养殖工程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要求高校的"水产养殖工程"课程进行改革,课程建设迫在眉睫。通过分析"水产养殖工程"课程的现状和社会需求,提... 随着"蓝色经济"浪潮的兴起,水产养殖工程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要求高校的"水产养殖工程"课程进行改革,课程建设迫在眉睫。通过分析"水产养殖工程"课程的现状和社会需求,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设措施,以便能够快速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希望能够对水产养殖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经济 水产养殖工程 课程 建设
下载PDF
渔源乳酸菌降解养殖水体氨氮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咏梅 任贻超 +3 位作者 姜森灏 王金叶 王仁杰 李超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9-504,共6页
自野生和养殖鱼体内分离出4株乳酸菌,分别为魏斯氏乳酸菌、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和乳酸乳球菌。在水温25℃、盐度35及pH 8.3下,研究了用其单一菌株及混合菌株的菌体培养液和离心菌体去除实验室海水鱼类养殖系统水体中氨氮的效果,以不添... 自野生和养殖鱼体内分离出4株乳酸菌,分别为魏斯氏乳酸菌、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和乳酸乳球菌。在水温25℃、盐度35及pH 8.3下,研究了用其单一菌株及混合菌株的菌体培养液和离心菌体去除实验室海水鱼类养殖系统水体中氨氮的效果,以不添加乳酸菌的处理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菌体培养液和离心菌体对水体氨氮的降解效果相同。添加乳酸菌的处理组氨氮水平在24h后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之后维持相对平稳水平。其中,魏斯氏乳酸菌处理的菌体培养和离心菌体组1~5d氨氮分别为0.13~0.10mg/L和0.15~0.10mg/L,24h降解率分别为41.48%和37.20%;植物乳杆菌处理组1~5d氨氮分别为0.15~0.08mg/L和0.16~0.08mg/L,24h降解率达35.10%和32.50%;粪肠球菌在1~5d氨氮分别为0.16~0.08mg/L和0.15~0.07mg/L,24h降解率分别为23.90%和29.27%;乳酸乳球菌在1~5d氨氮分别为0.16~0.08mg/L和0.18~0.08mg/L,24h降解率分别为29.70%和23.90%。混合菌株对氨氮降解效率总体低于单一菌株。渔源乳酸菌对养殖水体氨氮有不同程度降解作用,但菌株配伍需要根据菌株自身特性及营养源互补性进行科学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养殖水体 氨氮 益生菌 水质
下载PDF
“海上粮仓”战略下水产养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5
作者 王文琪 徐申波 +2 位作者 王鑫 任贻超 杨宁 《农产品加工》 2016年第11期74-76,79,共4页
2014年底,山东省实施了"海上粮仓"战略,水产养殖得到了飞速发展。整个社会对水产养殖人才尤其是应用型的人才需求迫切。从水产养殖人才培养的核心入手,通过对应用型模块课程群的建设、实践教学改革、产学研合作平台3个方面进... 2014年底,山东省实施了"海上粮仓"战略,水产养殖得到了飞速发展。整个社会对水产养殖人才尤其是应用型的人才需求迫切。从水产养殖人才培养的核心入手,通过对应用型模块课程群的建设、实践教学改革、产学研合作平台3个方面进行了有关内容设置、技术方法、考核标准等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学 应用型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加利福尼亚红刺参胚胎及幼体发育过程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斌 任贻超 +3 位作者 王永香 王文琪 郭恩棉 于丹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1-229,共9页
为开发加利福尼亚红刺参人工繁育技术,在显微镜下测定加利福尼亚红刺参受精卵、胚胎和幼体大小变化,观察加利福尼亚红刺参从受精卵到稚参的发育过程。结果显示,利用阴干法人工催产,可以顺利促进加利福尼亚红刺参排卵,受精率超过95%。加... 为开发加利福尼亚红刺参人工繁育技术,在显微镜下测定加利福尼亚红刺参受精卵、胚胎和幼体大小变化,观察加利福尼亚红刺参从受精卵到稚参的发育过程。结果显示,利用阴干法人工催产,可以顺利促进加利福尼亚红刺参排卵,受精率超过95%。加利福尼亚红刺参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旋转囊胚、原肠期、小耳状幼体、中耳状幼体、大耳状幼体、樽形幼体和稚参几个阶段。在水温为14°C,盐度为30,pH为8.0条件下,受精卵在10~20 min后陆续出现极体,1 h后开始卵裂,1 d后进入旋转囊胚,2 d后进入原肠期,第4天进入耳状幼体初期;受精卵经历15 d后进入樽形幼体阶段,18 d后变态为稚参。加利福尼亚红刺参耳状幼体最大长度可达1125μm。加利福尼亚红刺参胚胎和幼体发育时间与仿刺参、糙海参等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利福尼亚红刺参 胚胎 幼体 发育过程 人工繁育
下载PDF
三种野生海参体壁的氨基酸含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文娟 孙兆跃 任贻超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6年第4期5-10,共6页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研究了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北极海参(Cucumaria frondosa)、大红海参(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体壁的氨基酸组成,以及大红海参肠道、呼吸树的氨基酸含量,并进行营养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海参体...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研究了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北极海参(Cucumaria frondosa)、大红海参(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体壁的氨基酸组成,以及大红海参肠道、呼吸树的氨基酸含量,并进行营养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海参体壁均含17种氨基酸,其中,北极海参体壁氨基酸含量最高,达到7.42%(湿重),刺参体壁氨基酸含量为4.85%,大红海参体壁氨基酸含量为4.22%。北极海参体壁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6.8%,药效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66.7%;大红海参体壁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0.1%,药效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67.1%。大红海参呼吸树和肠道的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95%和3.93%,其中,必需氨基酸分别占35.9%和37.9%,药效氨基酸分别占69.1%和69.0%。综上所述,北极海参和大红海参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北极海参 大红海参 氨基酸 体壁
下载PDF
饲养条件下鲤科鱼类基础生理解剖参数研究
18
作者 郑旭颖 李兆新 +4 位作者 邢丽红 孙晓杰 门先慧 郭广鑫 任贻超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4期282-288,共7页
鱼类基础生理解剖参数是进行鱼类生理学、病理学、毒理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等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为了获得鲤科鱼类基础生理解剖参数,本研究选取鲫鱼(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鲤鱼(Cyprinus carpio)各60尾... 鱼类基础生理解剖参数是进行鱼类生理学、病理学、毒理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等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为了获得鲤科鱼类基础生理解剖参数,本研究选取鲫鱼(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鲤鱼(Cyprinus carpio)各60尾,分别测量其体长和体质量,通过生理解剖测得肌肉、骨头、鱼鳞、皮肤、肝脏、肠胃、鳃丝、肾脏、脾脏、胆囊、心脏和血液的质量,并计算各组织占体质量的百分比。鲤科鱼的肌肉、骨头、鱼鳞和皮肤占比较大,内脏器官包括肝脏、肠胃、鳃丝、肾脏、脾脏、胆囊和心脏组织占比较小。对比分析鲤鱼雌、雄个体间的平均差异,以及鲤科鱼不同品种间生理解剖参数的差异,结果显示,雌性鲤鱼和雄性鲤鱼的肌肉占体质量的比例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组织占体质量的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鲫鱼、草鱼和鲤鱼相比,骨头和脾脏组织占体质量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组织占体质量的比例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草鱼 鲤鱼 生理解剖参数
下载PDF
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模式探索与教学实践
19
作者 赵春彦 任贻超 《华章》 2022年第8期0060-0062,共3页
科技论文写作是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课程涉及科技论文写作的要求、目的意义、特征、方法等,并结合期刊论文的标准与规范,使研究生熟悉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方法,培养研究生系统的论文写作的能力。本文通过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体系建设,将案例分... 科技论文写作是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课程涉及科技论文写作的要求、目的意义、特征、方法等,并结合期刊论文的标准与规范,使研究生熟悉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方法,培养研究生系统的论文写作的能力。本文通过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体系建设,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翻转课堂以及课程思政融入课堂讲授过程中,调动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热情,提升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以更加积极、严谨的态度参与科技论文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教学 科技论文 写作能力
下载PDF
Ecological effects of co-culturing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 with scallop Chlamys farreri in earthen ponds
20
作者 任贻超 董双林 +3 位作者 秦传新 王芳 田相利 高勤峰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1-79,共9页
Monthly changes in sedimentation and sediment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for three different culture treatments: sea cucumber monoculture (Mc), sea cucumber and scallop polyculture (Ps-c) and scallop monoculture (Ms). Re... Monthly changes in sedimentation and sediment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for three different culture treatments: sea cucumber monoculture (Mc), sea cucumber and scallop polyculture (Ps-c) and scallop monoculture (M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 of sea cucumb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s-c cultures than in Mc cultures. Sea cucumber yield was 69.6% higher in Ps-c culture than in Mc cultu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ody weight and scallop shell length were found between Ps-c and Ms cultures. The mean sedimentation rate of total particulate matter (TPM) was 72.2 g/(m2 d) in Ps-c cultures, with a maximum of 119.7 g/(m2 d), which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of Mc (mean value). Sedimentation rates of organic matter (OM),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total nitrogen (TN)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in Ps-c culture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Mc cultures. TOC and TN contents of sediment increased rapidly in the first 5 months in Ms cultures and remained at a high level. TOC and TN contents in Mc and Ps-c cultures decreased during sea cucumber feeding seasons and increased during sea cucumber dormancy periods (summer and winter).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co-culture of sea cucumber and scallop in earthen ponds is an alternative way to alleviate nutrient loads and improve water quality in coastal aquaculture systems. Moreover, it provides the additional benefit of an increased sea cucumber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土池养殖 海参 生态效应 共培养 平均沉积速率 刺参 水产养殖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