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体式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学龄前儿童龋齿矫治率的研究
1
作者 冯文成 夏洪波 +3 位作者 刘红 任路忠 卫国 徐重敬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4期159-162,共4页
目的构建由“家长-幼儿园-医疗保健机构-妇幼保健管理机构”参与的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立体式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并探讨其对学龄前儿童龋齿矫治率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龙岗区12家省一级幼儿园,随机分为两组,每... 目的构建由“家长-幼儿园-医疗保健机构-妇幼保健管理机构”参与的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立体式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并探讨其对学龄前儿童龋齿矫治率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龙岗区12家省一级幼儿园,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家幼儿园,以幼儿园3岁、4岁年龄段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组采用立体式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既有的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干预1年后,排除中途入园、转园或离园的儿童,对比两组儿童新发龋齿率和龋齿矫治率。结果干预组新发龋齿率增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8,P<0.001),干预组儿童龋齿矫治率为65.23%,高于对照组的2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9,P<0.001)。结论采用立体式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可提高儿童龋齿矫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新发龋齿率 龋齿矫治率 健康教育 实验性研究
下载PDF
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2
作者 冯文成 夏洪波 +3 位作者 刘红 任路忠 卫国 徐重敬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3年第5期17-21,共5页
目的 研究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儿童口腔疾病提供建议。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方式选择2021—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12所省一级幼儿园的1 817例儿童为研究对象。检查所有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并通过现场问卷调查... 目的 研究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儿童口腔疾病提供建议。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方式选择2021—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12所省一级幼儿园的1 817例儿童为研究对象。检查所有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并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有关生活行为习惯以及家长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儿童口腔健康的危险因素。结果 1 817例受检儿童中共1 158例患龋,总体患龋率为63.73%。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儿童开始刷牙年龄、每日刷牙次数、是否经常吃甜食、是否经常喝碳酸饮料、是否经常睡前进食、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家长是否每日监督儿童刷牙、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获取的多或少、家长是否定期带儿童就医以及儿童牙膏使用类型均和儿童患龋率有关(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儿童患龋危险因素包括10项内容,即儿童开始刷牙年龄> 3岁、每日刷牙次数≤1次、经常吃甜食、经常喝碳酸饮料、经常睡前进食、未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家长未每日监督儿童刷牙、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获取少、家长未定期带儿童就医及儿童未使用含氟牙膏(OR=1.745、1.592、1.490、1.279、2.047、1.377、1.681、1.587、1.862、1.492,均P <0.05)。结论 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和多种因素有关,口腔预防保健工作中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口腔健康 危险因素 龋齿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行为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任路忠 段宗枝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目的 探讨城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铜陵市区21所幼儿园3559名3~5岁儿童进行研究,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儿童及其父母有关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用EPI-5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0.0 for w... 目的 探讨城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铜陵市区21所幼儿园3559名3~5岁儿童进行研究,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儿童及其父母有关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用EPI-5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0.0 for windows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儿童孤独症行为的检出率为11.8%,男性高于女性。儿童出生月份为12月和1月、过期出生、早生、新生儿期住院、父亲年龄35岁以上、母亲孕期贫血、孕晚期下肢浮肿及父母亲文化程度低等,为儿童孤独症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孤独症行为与父母文化程度、儿童出生季节、是否足月出生、新生儿期是否住院等自身因素及有关环境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孤独症行为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儿童孤独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任路忠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473-474,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孤独症 病因 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下载PDF
城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阳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任路忠 段宗枝 许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对铜陵市区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进行调查分析。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铜陵市区 3 5 5 9名 3~ 5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 ,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儿童及父母有关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3 5 5 9名儿童... 【目的】 对铜陵市区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进行调查分析。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铜陵市区 3 5 5 9名 3~ 5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 ,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儿童及父母有关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3 5 5 9名儿童中 89名为儿童孤独症阳性 ,阳性率为 2 .5 % ;年龄、胎龄、喂养方式、新生儿期住院天数不同及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儿童孤独症阳性率间差异具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城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阳性与父母文化程度及儿童年龄、喂养方式、胎龄、新生儿期住院等自身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阳性率 学龄前儿童
下载PDF
安徽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现况 被引量:4
6
作者 任路忠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农村人口 患病率 贫血
下载PDF
深圳市龙岗区2002-2007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任路忠 刘贵敏 +2 位作者 李慧丽 冯文成 傅炽良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8年第9期713-715,共3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现况与特点。方法:分析2002—2007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类别及分布。结果: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成逐年下降趋势:儿童意外死亡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1位原因,占总死亡数的20.32%,...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现况与特点。方法:分析2002—2007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类别及分布。结果: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成逐年下降趋势:儿童意外死亡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1位原因,占总死亡数的20.32%,意外死亡主要原因为溺水、意外窒息、交通意外,溺水主要发生在1~4岁幼儿,意外窒息主要发生在婴儿。儿童意外死亡占死亡比例在1~4岁幼儿最高,暂住人口高于户籍和流动人口,未见有性别差异。结论:意外伤害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群众自我保健和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儿童意外死亡,提高儿童生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 意外死亡 死亡率
下载PDF
铜陵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行为的现况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任路忠 段宗枝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研究城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行为的现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对铜陵市区 35 5 9名 3~ 5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 ,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儿童及父母有关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孤独症行为检出率为 11.8% ,男女性分别... 目的 研究城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行为的现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对铜陵市区 35 5 9名 3~ 5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 ,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儿童及父母有关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孤独症行为检出率为 11.8% ,男女性分别为 13.5 %和 9.9% ;胎龄、出生月份、新生儿期住院天数不同及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儿童孤独症行为检出率间具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城市学龄前儿童中存在孤独症行为问题 ;儿童孤独症行为与父母文化程度及儿童性别、出生季节、早产、过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行为 检出率 流行病学 学龄前儿童 铜陵市
下载PDF
深圳市龙岗区学龄前儿童溺爱行为现况 被引量:2
9
作者 任路忠 刘贵敏 邓顺莲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44-945,共2页
目的研究深圳市学龄前儿童溺爱行为现况及其流行特征,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3所幼儿园3826名3-6岁幼儿的家长进行同卷调查。结果儿童溺爱行为检出率为79.1%,其中经常出现溺爱... 目的研究深圳市学龄前儿童溺爱行为现况及其流行特征,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3所幼儿园3826名3-6岁幼儿的家长进行同卷调查。结果儿童溺爱行为检出率为79.1%,其中经常出现溺爱行为的检出率为11.8%;年龄、带养人、父母籍贯、家庭类型、父亲学历、父亲陪伴时间、母亲孕期疾病不同的儿童溺爱行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期住院天数及4个月内喂养情况不同的儿童溺爱行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溺爱行为较为普遍,与带养人、地域文化、父亲学历及父亲陪伴时间、母亲孕期健康及儿童健康状况、非母乳喂养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使父母职责 横断面研究 对比研究 儿童 学龄前
下载PDF
深圳市龙岗区学龄前儿童多动行为现况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路忠 王淑华 +1 位作者 童卫红 钱刚 《疾病控制杂志》 2008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研究深圳市学龄前儿童多动行为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3所幼儿园3826名3-6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用Conners父母问卷(PSQ)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动行为检出率为12.9%;年龄、玩伴... 目的研究深圳市学龄前儿童多动行为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3所幼儿园3826名3-6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用Conners父母问卷(PSQ)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动行为检出率为12.9%;年龄、玩伴、带养人、溺爱、父亲抽烟、父母饮酒情况不同的儿童多动行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胎龄、新生儿期住院天数、父母学历、母亲抽烟情况不同的儿童多动行为检出率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低年龄、母亲文化程度低、父亲抽烟、饮酒、非父母带养、溺爱、无玩伴等是儿童多动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多动行为发生较为普遍,与带养人、溺爱、父母抽烟、父母饮酒、父母学历、玩伴及儿童健康状况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横断面研究 儿童 学龄前
下载PDF
深圳市龙岗区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危险因素浅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路忠 刘贵敏 +1 位作者 童卫红 王为实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8年第9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岗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3所小学2156名6~12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检出率为20.6%,男童(23.5%)高于女童(...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岗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3所小学2156名6~12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检出率为20.6%,男童(23.5%)高于女童(17.1%),A行为得分男童高于女童,N行为得分女童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期住院、新生儿期黄疸、父亲饮酒、父亲抽烟、母亲生育年龄过小、母亲不良妊娠史、非父母带养人和溺爱等是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不可忽视,与父母不良行为习惯、新生儿期疾病、带养人溺爱等有关,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行为问题 Rutter行为量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安徽省儿童心理保健专业技术人员现况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路忠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儿童保健 心理健康 服务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33周以下早产儿2~3岁时神经发育影响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慧丽 钱刚 +3 位作者 邹丹玲 王强 任路忠 罗仕萍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3期3865-386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33周以下早产儿2~3岁时神经发育的影响,为制定深圳市早产儿早期干预模式及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4~12月期间在龙岗区出生的33周以下早产儿150例,其中75例早产儿1岁以内接受早期干预(干预组),75例给予常规的保...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33周以下早产儿2~3岁时神经发育的影响,为制定深圳市早产儿早期干预模式及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4~12月期间在龙岗区出生的33周以下早产儿150例,其中75例早产儿1岁以内接受早期干预(干预组),75例给予常规的保健指导(对照组);随机抽取同期出生的75例足月儿作为足月组。在早产儿矫正年龄2岁、3岁时用格赛尔发展量表(Gesell)行智能发育评估,比较各组早产儿的脑瘫、语言发育迟缓和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早产儿2岁时的精细运动、语言理解能力评分分别为(95.29±9.70)分、(91.20±9.44)分,均低于干预组的(98.84±9.41)分、(95.21±9.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产儿3岁时的精细运动、语言理解能力评分分别为(96.76±10.37)、(93.47±9.70)分,均低于干预组的(101.80±10.24)、(97.86±9.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2岁时的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3岁时的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2岁及3岁时的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与足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33周以下早产儿1岁以内进行早期干预能降低早产儿2~3岁时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发生率,改善早产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早产儿 脑性瘫痪 智力发育 预后
下载PDF
6月龄婴儿维生素A缺乏症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慧丽 王为实 +2 位作者 钱刚 任路忠 冯晓娜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3期410-416,共7页
目的调查深圳市龙岗区6月龄婴儿维生素A水平,分析维生素A缺乏症的影响因素,为维生素A缺乏症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2019年1—12月在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1638例6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检测婴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并分析... 目的调查深圳市龙岗区6月龄婴儿维生素A水平,分析维生素A缺乏症的影响因素,为维生素A缺乏症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2019年1—12月在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1638例6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检测婴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并分析维生素A缺乏症可能的影响因素。1638例婴儿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n=1005)、混合喂养组(n=228)和配方奶喂养组(n=405);根据维生素AD补充情况分为持续补充组(n=183)、交替补充组(n=420)及单独补充组(n=1035)。结果6月龄婴儿血清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0.30±0.07)mg/L。维生素A缺乏的婴儿882例(53.84%),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0.24±0.03)mg/L,其中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795例(48.53%),亚临床型维生素A缺乏87例(5.31%);维生素A正常的婴儿756例,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0.36±0.06)mg/L。持续补充组维生素A缺乏症检出率明显低于交替补充组及单独补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818、36.050,均P<0.05)。母乳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维生素A缺乏症检出率均高于配方奶喂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3.482、47.534,均P<0.05)。早产的婴儿维生素A缺乏症检出率高于足月的(χ^(2)=16.957,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乳喂养(OR=4.196)、混合喂养(OR=3.466)增加了婴儿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生风险(均P<0.05);持续补充维生素AD(OR=0.361)、足月(OR=0.326)、6月龄时未患营养不良(OR=0.257)、6月龄内未患呼吸道感染(OR=0.675)降低了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生风险(均P<0.05)。结论深圳市龙岗区6月龄婴儿维生素A缺乏症检出率较高,母乳喂养儿、混合喂养儿及早产儿出生后6月龄内应及时、合理地补充推荐摄入量的维生素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维生素A 维生素A缺乏症 早产儿
下载PDF
2008至2018年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邢萌萌 任路忠 刘桂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第6期823-828,共6页
目的分析2008至2018年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及其变化趋势,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络收集2008至2018年基础资料,分析新生儿死亡率(NMR)、婴儿死亡率(IMR)、U5MR及5岁... 目的分析2008至2018年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及其变化趋势,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络收集2008至2018年基础资料,分析新生儿死亡率(NMR)、婴儿死亡率(IMR)、U5MR及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的死亡专率。结果①2018年龙岗区U5MR、IMR和NMR分别为1.98‰、1.51‰和1.02‰,分别较2008年下降了66.68%、66.25%和67.16%,均呈下降趋势(χ^2值分别为165.839、119.248、110.902,均P<0.001);②2008至2018年间U5MR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意外窒息、其他先天异常和出生窒息,其中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和出生窒息死因别死亡率从2008年的10.32/万、4.34/万、3.53/万下降到2018年的2.61/万、0.78/万、2.09/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χ^2值分别为56.191、10.272、12.774,均P<0.01);而意外窒息和其他先天异常呈现波浪状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原水平;③对死因进行分类,2008至2018年5岁以下儿童前3位死因是新生儿疾病(占32.05%)、意外死亡(占21.28%)和先天性异常(占16.17%);④2008至2018年期间5岁以下儿童中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异常病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值分别为52.253、55.165,均P<0.001)。结论 2018年龙岗区U5MR已达到国家2020年的目标,做好新生儿疾病防治、意外死亡和出生缺陷防控是控制U5MR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死亡专率 病死率
下载PDF
系统保健对32周以下早产儿及VLBWI体格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慧丽 王强 +4 位作者 任路忠 王为实 邓顺莲 宁玉峰 钱刚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保健对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校正胎龄12个月时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1-2012年度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胎龄<32周早产儿和VLBWI共60例,分为接受系统保健(A组)和未接受系统保健(B组)各3... 目的探讨系统保健对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校正胎龄12个月时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1-2012年度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胎龄<32周早产儿和VLBWI共60例,分为接受系统保健(A组)和未接受系统保健(B组)各30例,并随机选择在该院同期出生的足月儿30例为对照组(C组)。A组婴儿在新生儿科出院后至纠正胎龄6个月每月体检1次,纠正胎龄7个月至12个月每2个月体检1次;B组婴儿未接受系统保健;C组婴儿出生后每3个月保健1次;在纠正胎龄12个月时对三组婴儿做体格发育检查,比较其体格发育指标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结果校正胎龄12个月时:A组与C组婴儿体重、身长及头围均高于B组婴儿(P<0.05),A组婴儿消瘦的发生率低于B组婴儿(P<0.05);A组婴儿体重、身长及头围与C组婴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岁以内对胎龄32周以下早产儿及VLBWI实施系统保健可促进其1岁时体格发育,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体格发育 营养不良
下载PDF
早产儿NBNA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李慧丽 任路忠 +2 位作者 王强 邓顺莲 孟令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19期2455-2458,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校正胎龄40周时行为神经测定(NBNA)结果的因素。方法采用20项NBNA测定的方法,对2012年出生的233例早产儿,在其校正胎龄40周时进行NBNA测查,并调查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233例早产儿校正胎龄40周时NBNA得分为(38.05&...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校正胎龄40周时行为神经测定(NBNA)结果的因素。方法采用20项NBNA测定的方法,对2012年出生的233例早产儿,在其校正胎龄40周时进行NBNA测查,并调查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233例早产儿校正胎龄40周时NBNA得分为(38.05±0.76)分,其中有33例NBNA评分≤37分,可疑+异常筛出率为14.16%。母亲妊娠年龄、母孕期患贫血、母亲孕期产检次数、父亲文化程度、新生儿期患过贫血或呼吸窘迫综合征对NBNA总分测定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早产儿行为神经发育水平与婴儿父亲文化程度、母亲孕期因素及新生儿期疾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早产儿 校正胎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儿童多动行为与母亲因素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贵敏 任路忠 +2 位作者 邓顺莲 冯文成 钱刚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4151-4153,共3页
[目的]研究儿童多动行为与母亲因素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3所幼儿园和3所小学5982名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用Conners父母问卷(PSQ)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动行为检出率为11.5%;年龄、性别、母亲饮... [目的]研究儿童多动行为与母亲因素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3所幼儿园和3所小学5982名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用Conners父母问卷(PSQ)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动行为检出率为11.5%;年龄、性别、母亲饮酒、胎动、母亲妊娠史、孕期患病情况不同的儿童多动行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母亲学历、分娩方式、单双胎、新生儿期黄疸、母亲抽烟情况不同的儿童多动行为检出率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多动行为发生较为普遍,与母亲年龄、学历、饮酒、不良妊娠史、孕期患病、分娩方式及儿童健康状况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动行为 横断面研究 母亲 儿童 因素
下载PDF
359例(448眼)新生儿泪囊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郎绍文 任路忠 陈伟文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4842-4843,共2页
目的:分析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2月~2006年1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眼科确诊的359例(448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按年龄分成<1月、1月~、2月~、≥3月4个组,行按摩、冲洗、泪道探通... 目的:分析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2月~2006年1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眼科确诊的359例(448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按年龄分成<1月、1月~、2月~、≥3月4个组,行按摩、冲洗、泪道探通及抗生素眼药水的应用,观察各组间的临床疗效及统计学意义。结果:各组按摩有效率为:<1月龄组90.54%(67/74)、1月~龄组79.07%(102/129)、2月~龄组50.68%(37/73)、≥3月龄组17.44%(30/172),各组按摩有效率不同,且有随年龄增大有效率降低趋势,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75,P=0.000);各组冲洗有效率为:<2月龄组76.47%(26/34)、2月~龄组55.56%(20/36)、≥3月龄组32.39%(46/142),各组冲洗有效率不同,且有随年龄增大有效率降低,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74,P=0.000);探通1次有效111例,92.50%(111/120),需2次探通9例,全部有效。结论:<2月的患儿应以按摩治疗为主,>2月的患儿通过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探通等系统的治疗,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泪囊炎 治疗方法
下载PDF
2002~2007年深圳市龙岗区出生缺陷动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贵敏 任路忠 +1 位作者 李慧丽 冯文成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年第6期558-560,F0003,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分布特征,为出生缺陷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岗区2002~2007年出生缺陷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年间共发现出生缺陷儿1528例,平均出生缺陷率为12.67‰;流动人口平均出...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分布特征,为出生缺陷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岗区2002~2007年出生缺陷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年间共发现出生缺陷儿1528例,平均出生缺陷率为12.67‰;流动人口平均出生缺陷率为13.52%。,高于常住人口平均出生缺陷率9.53‰(χ^2=25.40,P〈0.001);74.41%出生缺陷儿的母亲为初中及小学文化。2002~2007年龙岗区人口出生缺陷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29.86,P〈0.001)。前5位出生缺陷为:多指(趾)和/或并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和足外翻、胎儿水肿综合征、唇腭裂,其发生率分别为2.16‰、1.73‰、1.08‰、0.95‰和0.85‰。结论深圳市龙岗区2002~2007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应加强卫生知识宣教和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以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动态分析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