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发荧光支气管镜对影像学疑诊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伍燕兵 徐莉莉 +3 位作者 李红杰 王臻 王晓娟 童朝晖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了解自发荧光支气管镜是否可以帮助临床疑诊肺癌的患者明确诊断。方法选取本院经肺CT检查后疑诊为肺癌的住院患者,对其同时行普通白光支气管镜及自发荧光支气管镜检查,比较两者对于组织病理证实的肺癌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2010... 目的了解自发荧光支气管镜是否可以帮助临床疑诊肺癌的患者明确诊断。方法选取本院经肺CT检查后疑诊为肺癌的住院患者,对其同时行普通白光支气管镜及自发荧光支气管镜检查,比较两者对于组织病理证实的肺癌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入选392例患者,共确诊85例气道内侵袭性恶性病变。自发荧光支气管镜对气道内侵袭性病灶诊断的敏感性为90.59%,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白光支气管镜(78.8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自发荧光支气管镜诊断的阴性预计值也是96.83%,明显高于白光支气管镜(93.6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影像学疑诊为肺癌患者的气道内肿瘤病灶,自发荧光支气管镜比单独使用白光支气管镜诊断更敏感,可使部分患者避免进一步侵入性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荧光支气管镜 肺癌 诊断 中心气道肿瘤 白光支气管镜
下载PDF
肺动脉栓塞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被引量:8
2
作者 伍燕兵 王辰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无效治疗——医者的困扰 被引量:6
3
作者 伍燕兵 王辰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12期10-12,共3页
关于无效治疗的争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但由于各自的利益和出发点不同 ,社会各方对无效治疗的观察角度和侧重点不同。从医务工作者的角度 ,就无效治疗的概念。
关键词 无效治疗 放弃治疗 患者意愿 医学伦理学
下载PDF
侵袭性肺真菌病 被引量:2
4
作者 伍燕兵 童朝晖 《中国医刊》 CAS 2009年第11期2-5,共4页
侵袭性肺真菌病(invasiv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指真菌直接侵犯(非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肺或支气管引起的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所导致的疾病。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对肺组织的直接病理损害,因此排除了寄生、过敏或毒素中... 侵袭性肺真菌病(invasiv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指真菌直接侵犯(非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肺或支气管引起的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所导致的疾病。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对肺组织的直接病理损害,因此排除了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等致病因素,如曲菌不是IPFI,但慢性空洞型肺曲霉菌病就被归于IPFI。但一种真菌虽然可以通过不同病理生理过程导致不同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真菌病 侵袭性 pulmonary 病理生理过程 毒素中毒 病理损害 肺曲霉菌病 致病因素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的病理与病理生理 被引量:2
5
作者 伍燕兵 王辰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94-395,共2页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病理 病理生理
下载PDF
侵袭性肺真菌病的诊治 被引量:2
6
作者 伍燕兵 《中国医刊》 CAS 2010年第4期3-6,共4页
侵袭性肺真菌病(IPFI)指真菌直接侵犯(非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肺或支气管引起的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所导致的疾病。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对肺组织的直接病理损害,因此排除了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等致病因素,如曲菌肿不是IPFI,但慢... 侵袭性肺真菌病(IPFI)指真菌直接侵犯(非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肺或支气管引起的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所导致的疾病。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对肺组织的直接病理损害,因此排除了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等致病因素,如曲菌肿不是IPFI,但慢性空洞型肺曲霉菌病就被归于IPFI。但一种真菌虽然可以通过不同病理生理过程导致不同疾病,如曲霉菌可以引起侵袭性肺炎、脓胸、气管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肺泡炎、中毒性肺炎等具有不同临床特征的疾病,可这些致病因素的作用同样可以出现在IPFI的发病过程中,如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可同时伴有难治性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真菌病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过敏性哮喘 诊治 病理生理过程 过敏性肺泡炎 毒素中毒 病理损害
下载PDF
球毛壳甲真菌病合并红色毛癣菌感染 被引量:2
7
作者 伍燕兵 雷鹏程 +2 位作者 冯小菊 陈荣 孙华中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6年第1期36-37,共2页
甲真菌病为较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常由皮肤癣菌,念珠菌其它真菌等引起,少数可由短帚霉、曲霉等真菌引起。过去普遍认为其发病率在3%—6%左右,而近期则有报道在22%以上。其中以短帚霉、圆酵母样壳孺孢、曲霉属真菌最常见。
关键词 临床表现 治疗 诊断 甲真菌病 球毛壳甲真菌病 红色毛癣菌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抗生素的合理选择和使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伍燕兵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10期3-4,共2页
感染性疾病没有得到控制,反而变得更加难以应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细菌耐药和抗菌药物滥用问题。而最根本的还是细菌耐药问题,包括泛耐药株感染的出现,CTX-M酶在中国的流行等。其实抗菌药物工业化生产后,就势必导致细菌耐药性... 感染性疾病没有得到控制,反而变得更加难以应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细菌耐药和抗菌药物滥用问题。而最根本的还是细菌耐药问题,包括泛耐药株感染的出现,CTX-M酶在中国的流行等。其实抗菌药物工业化生产后,就势必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但抗生素的滥用则加剧了这一过程,并使之变得不可收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药物滥用问题 细菌耐药性 CTX-M酶 抗菌药物 感染性疾病 耐药株感染
下载PDF
不同溶栓方案治疗肺栓塞时凝血纤溶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利红 王辰 +4 位作者 陈世伦 庞宝森 王峰 伍燕兵 牛淑杰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尿激酶溶栓方案治疗肺栓塞后血液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其与溶栓效果的关系。方法用99Tcm硫胶体制备放射性栓子,建立犬肺血栓栓塞症(PTE)模型。注栓30min后用不同尿激酶溶栓方案溶栓,观察双肺放射性活度、栓子的溶解速率... 目的观察不同尿激酶溶栓方案治疗肺栓塞后血液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其与溶栓效果的关系。方法用99Tcm硫胶体制备放射性栓子,建立犬肺血栓栓塞症(PTE)模型。注栓30min后用不同尿激酶溶栓方案溶栓,观察双肺放射性活度、栓子的溶解速率、凝血酶活性、凝血酶调节蛋白(TM)和D二聚体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取狗肺进行病理分析,观察栓子的分布情况。结果2h溶栓组(UK2h组)溶栓速率为(39.5±13.95)%,12h溶栓组(UK12h组)为(16.9±8.9)%,对照组为(6.2±4.0)%。UK2h组凝血酶活性明显增高,溶栓后3h达到最高点为(0.52±0.22)U/mL,与对照组及UK12h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UK12h组自溶栓后2h起到12h的凝血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溶栓速率与凝血酶活性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UK2h组D二聚体明显升高(P<0.05)。结论2h尿激酶溶栓方案的溶栓速率明显高于12h方案,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凝血酶活性可作为观察溶栓疗效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方案 肺栓塞 凝血功能 纤溶变化 血液凝血 纤溶系统
下载PDF
健脾益肺汤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京 伍燕兵 +1 位作者 曹志新 曹锐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725-728,共4页
目的应用"健脾益肺汤",观察健脾益肺法改善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疗效。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无创机械通气、中医辨证具有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特点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随... 目的应用"健脾益肺汤",观察健脾益肺法改善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疗效。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无创机械通气、中医辨证具有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特点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治疗组)和治疗组(标准治疗+健脾益肺汤剂口服组)。从患者开始到结束无创机械通气期间,观察患者的中医症状、呼吸肌疲劳、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改善有效率89.7%,对照组58.6%,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可升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0.05),疗后两组各项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显著升高且优于对照组,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用力呼气1秒容量和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无创通气治疗基础上,应用健脾益肺法,采用经验方"健脾益肺汤",能够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呼吸肌疲劳,改善呼吸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肺汤 肺脾气虚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肌疲劳
下载PDF
支气管镜在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杰 徐莉莉 +3 位作者 王晓娟 伍燕兵 童朝晖 王臻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6期1085-1089,共5页
目的了解支气管镜技术在侵袭性肺真菌病(IPF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住院诊断为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210例。对210例侵袭性肺真菌病病例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侵袭性肺真菌... 目的了解支气管镜技术在侵袭性肺真菌病(IPF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住院诊断为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210例。对210例侵袭性肺真菌病病例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210例,其中确诊患者30例(14.3%),临床诊断患者79例(37.6%),拟诊患者101例(48.1%);男139例,女71例,平均年龄64岁。210例中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09例,未行支气管镜患者101例,在支气管镜组确诊患者占20.2%(22/109),非支气管镜组确诊患者占14.3%(8/101)。两组的确诊率比较,支气管镜组确诊率高于非支气管镜组(P<0.05)。210例患者中痰真菌涂片及真菌培养(以下简称痰检)阳性率29.8%(59/198);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真菌涂片及真菌培养阳性率7.9%(8/101);G试验阳性率13.3%(22/166);支气管黏膜活检(EBB)阳性率22.1%(15/68);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CNB)阳性率47.4%(9/19)。同时行痰检+G试验阳性率41.1%(65/158);同时行痰检+G试验+BALF+EBB检查阳性率57.1%(28/49)。痰检+G+BALF+EBB组的阳性率高于痰检+G组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检+G+BALF+EBB组的阳性率与PCN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IPFD患者确诊率的提高,联合应用包括支气管镜在内的多种检查手段有助于IPFD患者获得微生物学及组织病理学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侵袭型肺真菌病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因子对肺癌淋巴结转移老年患者的诊断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鉴铭 冯硕 +3 位作者 王丹石 伍燕兵 钟辉 王玉波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因子对肺癌淋巴结转移老年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淋巴结转移34例为转移组,无淋巴结转移100例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因子对肺癌淋巴结转移老年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淋巴结转移34例为转移组,无淋巴结转移100例为非转移组。所有患者都给予MSCT联合血清miRNA-16、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GSTP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诊断与检测。结果转移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体质指数、组织学分化与非淋巴结转移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的毛刺征、分叶征、棘突征、空泡征等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转移组患者(P<0.001)。转移组患者的血清miRNA-16、GSTP1、SCCA、PDCD5、VEGF含量均显著高于非转移组患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毛刺征、空泡征、miRNA-16、GSTP1、SCCA、PDCD5、VEGF均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征象联合miRNA-16、GSTP1、SCCA、PDCD5、VEGF判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都在60%~85%,其中SCCA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最高。结论MSCT联合血清miRNA-16、GSTP1、SCCA、PDCD5及VEGF在老年肺癌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老年肺癌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原因分析
13
作者 唐邦清 伍燕兵 《临床误诊误治》 2004年第11期763-764,共2页
目的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 ( pulmonarythromboembolism ,PTE)的认识 ,减少误诊。方法对 16例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PTE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均经影像学检查及D 二聚体测定确诊为PTE ,其中 4例经超声心动图、MRI、肺通气 /灌注扫描确诊... 目的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 ( pulmonarythromboembolism ,PTE)的认识 ,减少误诊。方法对 16例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PTE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均经影像学检查及D 二聚体测定确诊为PTE ,其中 4例经超声心动图、MRI、肺通气 /灌注扫描确诊为中央型肺栓塞 ;12例经双螺旋CT肺动脉造影确诊为周围型肺栓塞。结论周围型肺栓塞易误诊为支气管哮喘 ,因此 ,临床上应通过完善各项检查 ,综合分析病情 ,提高PTE和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能力 ,以减少误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误诊 PTE 肺栓塞 肺血栓栓塞症 确诊 周围型 鉴别能力 结论 目的
下载PDF
胸腔积液病因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伍燕兵 杜莹 +2 位作者 逯勇 王晓娟 徐莉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0-494,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北京朝阳医院住院诊断胸腔积液的所有患者,对这些患者的胸腔积液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期间,共有1541例患者最终被纳入研究。最常见的胸腔积液病因为细菌感染(38.7...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北京朝阳医院住院诊断胸腔积液的所有患者,对这些患者的胸腔积液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期间,共有1541例患者最终被纳入研究。最常见的胸腔积液病因为细菌感染(38.7%),其次为恶性肿瘤(23.7%)、心功能不全(13.1%)和结核(10.7%)。另有120例患者病因未明(7.8%)。结论最常见的胸腔积液病因为细菌感染,其次分别为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和结核。上述四类病因的患者比例占到总数的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肺炎 恶性肿瘤 结核
原文传递
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 被引量:28
15
作者 伍燕兵 杨媛华 王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0-261,共2页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表现 症状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犬多发性肺动脉微小血栓栓塞的病理及呼吸循环功能改变 被引量:7
16
作者 伍燕兵 王辰 +4 位作者 庞宝森 牛淑洁 王晖 张洪玉 翁心植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7-220,I002,共5页
目的 了解多发性肺动脉微小血栓栓塞在犬动物模型中对肺组织形态、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和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 13只 ,随机分为 2组 ,栓塞组 7只 ,对照组 6只。取自体血 10ml制成 1~ 2mm大小血栓 ,给栓塞组动物 1... 目的 了解多发性肺动脉微小血栓栓塞在犬动物模型中对肺组织形态、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和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 13只 ,随机分为 2组 ,栓塞组 7只 ,对照组 6只。取自体血 10ml制成 1~ 2mm大小血栓 ,给栓塞组动物 1次注入 30 0个微小血栓 ,检测栓塞前、栓塞即刻、30min、1h和 2h ,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肺栓塞后即刻出现肺动脉压 (PAP)明显升高 ,1h后下降。对通气功能影响不大。D 二聚体 (D dimer)在 30min后开始升高。病理可见肺出血、肺实变和微小动脉血栓形成。结论 肺动脉微小血栓栓塞可引起肺组织水肿、出血和肺动脉内血栓形成 ,并在栓塞早期引起肺动脉高压。但对通气功能的影响不明显 ,D dimer在微小血栓栓塞早期即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肺动脉微小血栓栓塞 病理 呼吸循环功能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荧光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伍燕兵 童朝晖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87-788,共2页
一、自发荧光的原理 1991年自发荧光气管镜(Autofluorescence bronchoscopy,AFB)由Stephen等首次报道,在波长442 nm的氦-镉激光照射下,正常支气管黏膜组织吸收后可产生绿色荧光,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组织则产生红色或棕色的荧光.
关键词 荧光支气管镜 临床应用 自发荧光 激光照射 黏膜组织 癌前病变 吸收后 癌组织
原文传递
甲真菌病的病理学诊断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伍燕兵 雷鹏程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53-354,共2页
甲真菌病的诊断目前主要靠直接镜检法和真菌培养法。但前者可出现大量假阴性及假阳性结果。而后者却难以对真菌及多种菌混合感染时的致病菌及污染菌进行判断。有人等采用甲组织病理学方法对真菌学检查进行补充。我们对我科门诊拟诊为甲... 甲真菌病的诊断目前主要靠直接镜检法和真菌培养法。但前者可出现大量假阴性及假阳性结果。而后者却难以对真菌及多种菌混合感染时的致病菌及污染菌进行判断。有人等采用甲组织病理学方法对真菌学检查进行补充。我们对我科门诊拟诊为甲真菌病的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对病理中菌丝形态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皮肤真菌病 病理学 诊断
原文传递
腺苷脱氨酶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价值的再评价 被引量:80
19
作者 尉艳霞 童朝晖 +6 位作者 龚娟妮 王臻 王晓娟 徐莉莉 伍燕兵 李红杰 王辰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和血清中腺苷脱氨酶(ADA)对鉴别结核性胸膜炎及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经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病理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核组49例)和恶性胸腔积液(恶性组42例)患者的胸腔积液及血清中ADA活...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和血清中腺苷脱氨酶(ADA)对鉴别结核性胸膜炎及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经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病理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核组49例)和恶性胸腔积液(恶性组42例)患者的胸腔积液及血清中ADA活性,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确定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ADA的最佳临界值。结果结核组胸腔积液ADA活性和胸腔积液ADA与血清ADA比值分别为(46±26)U/L和4.14-_4.0,明显高于恶性组的(16±8)U/L和1.7±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83和3.852,均P〈0.01),结核组和恶性组的血清ADA活性分别为(13±5)U/L和(124-6)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2,P〉0.05)。应用ROC曲线确定胸腔积液ADA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最佳临界值为28.7U/L,灵敏度为75.5%,特异度为95.2%。结论胸腔积液ADA活性可以作为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重要指标,对结核性胸膜炎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而血清ADA活性对鉴别两者无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脱氨酶 结核 胸腔积液 ROC曲线
原文传递
血清和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水平诊断恶性胸腔积液价值的再评价 被引量:18
20
作者 尉艳霞 童朝晖 +7 位作者 周晓霞 梁立荣 王臻 徐莉莉 王晓娟 伍燕兵 李红杰 芦展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评价血清和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水平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6例经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病理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171例(腺癌组121例及非腺癌组50例)和良性胸腔积液(良性组115例)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CEA水平... 目的评价血清和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水平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6例经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病理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171例(腺癌组121例及非腺癌组50例)和良性胸腔积液(良性组115例)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CEA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确定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以及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CEA水平的最佳临界值。结果腺癌组血清CEA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腺癌组及良性组[12.27(3.80,58.45)比1.91(1.08,4.55)及1.32(0.86,2.27)μg/L,均P〈0.001],而非腺癌组与良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8)。腺癌组胸腔积液CEA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腺癌组及良性组[160.70(30.48,1000.00)比1.77(0.51,11.39)及1.09(0.60,1.68)μg/L,均P〈0.001],非腺癌组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以ROC曲线确定血清和胸腔积液CEA水平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10和5.83μg/L,灵敏度分别为67.3%和74.3%,特异度分别为87.8%和98.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9.2%和98.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3%和72.0%。而血清和胸腔积液CEA水平诊断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最佳临界值为3.54和7.30μg/L,灵敏度分别为76.0%和91.7%,特异度分别为74.0%和72.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6%和88.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6.1%和78.3%。结论血清和胸腔积液CEA水平对恶性胸腔积液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胸腔积液CEA水平对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优于血清CE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胸腔积液 恶性 胸腔镜 ROC曲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