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搏定对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狗肝脏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但自力 李绍白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实验观察了异搏定对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狗肝脏和全身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搏定显著降低腹主动脉压和肝动脉血流阻力,而对门脉压、门脉血流量及门脉血流阻力均无明显影响。说明异搏定对肝硬变门脉高压症肝脏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 实验观察了异搏定对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狗肝脏和全身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搏定显著降低腹主动脉压和肝动脉血流阻力,而对门脉压、门脉血流量及门脉血流阻力均无明显影响。说明异搏定对肝硬变门脉高压症肝脏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而对全身血液动力学有明显作用。提示异搏定对肝硬变狗肝脏血液动力学无任何有益作用,结果不支持异搏定用于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搏定 肝硬变 高血压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狗总胆管结扎所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被引量:9
2
作者 赵秋 但自力 李绍白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7-220,共4页
本实验通过自身对照研究探讨狗总胆管结扎(CBDL)所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肝脏血流动力学的特征,结果表明:狗总胆管结扎后门静脉压力、嵌塞肝静脉压力、门-腔静脉压力梯度均较结扎前明显增加,门静脉血流量明显减少,而肝动脉血流量明显增... 本实验通过自身对照研究探讨狗总胆管结扎(CBDL)所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肝脏血流动力学的特征,结果表明:狗总胆管结扎后门静脉压力、嵌塞肝静脉压力、门-腔静脉压力梯度均较结扎前明显增加,门静脉血流量明显减少,而肝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门静脉血管阻力明显增加,而肝动脉血管阻力明显降低。肝脏组织学检查显示为完全和(或)不完全分隔型纤维间隔形成。上述改变与人类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见者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血液动力学 胆管结扎
下载PDF
不同亚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动力学的高分辨率测压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余琴 刘曌宇 +3 位作者 廖家智 但自力 刘梅 田德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3440-3445,共6页
目的:应用2014新版芝加哥分类标准评价不同亚型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患者食管动力学的高分辨率测压(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HRM)特征.方法:收集2014-03/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就诊的30例未经治疗的初诊AC患者,行... 目的:应用2014新版芝加哥分类标准评价不同亚型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患者食管动力学的高分辨率测压(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HRM)特征.方法:收集2014-03/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就诊的30例未经治疗的初诊AC患者,行HRM检测并按芝加哥分类标准进行分型,比较不同亚型患者的食管动力学特点.结果:30例AC患者中,其中Ⅰ型7例(23.3%),Ⅱ型19例(63.3%),Ⅲ型4例(13.3%).下食管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长度、腹内段长度、LES静息压、4 s完整松弛压(integrated relaxation pressure,IRP)在各亚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患者全段食管增压比例为91.76%±3.12%,显著高于Ⅲ型患者(53.33%±11.81%,P<0.05).上食管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静息压Ⅱ型患者显著高于Ⅰ型患者(65.74±5.21 mmHg vs 38.73±3.37 mmHg,P<0.05),但Ⅱ型与Ⅲ型以及Ⅰ型与Ⅲ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UES残余压在各亚型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在Ⅱ型患者中,UES残余压为13.41 mmHg±1.55 mmHg,高于正常值12mmHg,表现为松弛不良.结论:贲门失弛缓患者中,以Ⅱ型最为多见,Ⅱ型患者表现为全段食管增压和LES松弛障碍,UES静息压增高和UES松弛不良.HRM有助于对各亚型贲门失弛缓患者精确分型,从而可以早期诊断和选择下一步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4芝加哥分类标准 贲门失弛缓症 高分辨率测压 食管动力学
下载PDF
《内科学》毕业实习临床能力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文励 刘瑾 +6 位作者 吕加高 孙汉英 吕永曼 但自力 赵建平 覃华 史雯静 《医学与社会》 2004年第4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内科学》 毕业实习 临床能力 考试方法 考试改革 医学教育
下载PDF
施他宁和善得定及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但自力 杨玉珍 +2 位作者 王南下 田德安 王思元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1,共4页
比较了生长抑素 14肽施他宁和 8肽善得定及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联用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VB)的止血疗效。结果表明 :施他宁及善得定治疗 EVB的疗效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 ,施他宁对于 EVB的止血疗效又显著优于善得定 ,施... 比较了生长抑素 14肽施他宁和 8肽善得定及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联用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VB)的止血疗效。结果表明 :施他宁及善得定治疗 EVB的疗效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 ,施他宁对于 EVB的止血疗效又显著优于善得定 ,施他宁具有止血迅速、副作用轻微、疗效可靠的特点。结果提示施他宁是目前控制 EVB比较理想的血管活性药物 ,可作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他宁 善得定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 治疗 疗效 肝硬变
下载PDF
可利新、思他宁和善宁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费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但自力 杨玉珍 +1 位作者 刘南植 梁扩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2-265,共4页
为比较可利新、思他宁和善宁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VB)的止血疗效及费用 /效果比 ,选择确诊为肝硬化 ,经急诊内镜证实为活动性 EVB的患者 16 7例 ,分为 3组 :可利新组 5 0例 ,思他宁组 6 1例和善宁组 5 6例 ,观察 3组对EVB的止血疗... 为比较可利新、思他宁和善宁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VB)的止血疗效及费用 /效果比 ,选择确诊为肝硬化 ,经急诊内镜证实为活动性 EVB的患者 16 7例 ,分为 3组 :可利新组 5 0例 ,思他宁组 6 1例和善宁组 5 6例 ,观察 3组对EVB的止血疗效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发现可利新和思他宁的总止血成功率相似 (90 %与88.5 % ,P>0 .0 5 ) ,但明显优于善宁 (6 7.9% ,P<0 .0 1)。善宁组 1周内再出血率显著高于可利新组及思他宁组 (P<0 .0 5 ) ,而 1周内死亡率及副反应发生率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 (P>0 .0 5 )。3组病例费用 /效果比分别为 6 796 .9元、6 6 98.0元及 76 0 2 .7元 ,可利新组和思他宁组低于善宁组。结果表明可利新和思他宁治疗肝硬化合并急性 EVB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效果相似 ,且明显优于善宁。从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双重考虑 ,可利新和思他宁是目前控制 EVB较为理想的血管活性药物 ,可作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费用-效果分析 可利新 思他宁 善宁 食管静脉曲张 药物经济学 治疗
下载PDF
可利新、施他宁和善宁治疗肝硬化EVB的费用—效果分析
7
作者 但自力 杨玉珍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195-195,共1页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 可利新 施他宁 善宁 费用-效果分析
下载PDF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62
8
作者 郑青 吴叔明 +7 位作者 柯美云 刘晓红 刘南植 但自力 苌新明 房殿春 肖天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2年第5期272-276,共5页
背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具有较高的解离常数(pKa),在抑酸方面起效更快,作用更持久稳定。目的:通过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比较,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 背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具有较高的解离常数(pKa),在抑酸方面起效更快,作用更持久稳定。目的:通过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比较,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方法,于2002年1~7月在5家医院进行。109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并经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学检查确定为H.pylori阳性的患者分为两组:雷贝拉唑(商品名:波利特)试验组(RAC组,53例)和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对照组(OAC组,56例)。两组均先给予三联治疗:雷贝拉唑10mg或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连续7天,然后单独给予雷贝拉唑10mg,每日1次或奥美拉唑20g,每日1次,连续7天,并于用药结束后第28天复查胃镜并检测H.pylori。于用药后第1、2、3、6和42天对患者的上腹痛、反酸以及上腹烧灼感等症状进行评估。结果:101例患者完成全部治疗方案,8例失访。H.pylori根除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RAC组的H.pylori根除率为86.0%,OAC组为76.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溃疡愈合率:PAC组的溃疡愈合率为92.0%,OAC组为76.5%,OAC组高于OAC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溃疡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TGF-β1、CTGF和Col1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付妤 但自力 +3 位作者 唐望先 晏维 潘志红 熊章鄂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全反式维甲酸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TGF-β1、CTGF和Collal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物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方法: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酒精组(J组),给予酒精-玉米油混悬液灌胃;治疗组(A组),给予上述混悬液灌胃8 w... 目的:通过观察全反式维甲酸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TGF-β1、CTGF和Collal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物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方法: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酒精组(J组),给予酒精-玉米油混悬液灌胃;治疗组(A组),给予上述混悬液灌胃8 wk后加用0,15 mg/(kg·d) 的全反式维甲酸灌胃;对照组(N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和玉米油灌胃.16 wk后处死大鼠.光、电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肝组织中维甲酸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蛋白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中TGF-β1、CTGF和Ⅰ型胶原前胶原α1(Collal)的mRNA水平.结果:光镜下酒精组及治疗组均呈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炎改变,电镜下酒精组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脱颗粒,而治疗组改变轻于酒精组.肝组织中维甲酸含量:酒精组低于正常组,治疗组接近对照组水平.Collal 的mRNA表达在酒精组中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0.18±0.03 vs 0.10±0.02,P<0.01),治疗组较酒精组表达下降(0.14±0.03 vs 0.18±0.03,P <0.05).TGF-β1的mRNA及蛋白表达在酒精组中增高(0.53±0.17 vs 0.34±0.05,105.93 ±10.12 vs 149.27±10.17,P<0.01),治疗组相对于酒精组有所下降(0.41±0.06 vs 0.53± 0.17,130.80±6.23 vs 105.93±10.12,P<0.05). CTGF的mRNA及蛋白表达在酒精组中增高 (0.41±0.13 vs 0.17±0.05,130.84±5.72 vs 158.37±6.64,P<0.05),治疗组对于酒精组有所下降(0.30±0.04 vs 0.41±0.13,149.23± 6.65 vs 130.84±5.72.P<0.05).结论: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通过降低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致纤维化因子TGF-β1, CTGF和Collal的表达抑制早期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全反式维甲酸 转化生长因子 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Ⅰ型胶原前胶原α1基因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食管高分辨率测压及阻抗-pH监测特点探讨 被引量:15
10
作者 余琴 刘曌宇 +2 位作者 廖家智 但自力 田德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196-1199,共4页
目的应用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igh-resolution esophageal manometry,HRM)联合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 H监测(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esophageal impedance and p H monitoring,MII-p H)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 目的应用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igh-resolution esophageal manometry,HRM)联合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 H监测(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esophageal impedance and p H monitoring,MII-p H)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的食管动力和胃食管反流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28例GERC患者,应用HRM测定上食管括约肌(UES)和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食管体部蠕动功能,同时联合MII-p H观察立位、卧位及餐后酸反流、弱酸反流和非酸反流的次数、食管近端反流的次数和反流类型包括液体反流、混合反流和气体反流及De Meester评分等。以同期仅表现为典型烧心、反酸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食管运动功能及阻抗-p H监测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典型GERD患者相比,GERC患者的UES静息压力明显降低(P<0.01);食管体部近端收缩波幅降低(P<0.05);而LES静息压力、食管体部远端收缩波幅和食管体部异常蠕动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I-p H结果显示,GERC患者总反流次数和食管近端反流比与典型GERD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立位反流次数明显高于典型GERD患者(P<0.05);两组之间反流类型液体反流和混合反流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ERC组气体反流次数显著高于典型GERD组(P<0.01);两组之间De Meest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RC的反流发生机制可能与典型GERD不同,与UES静息压力降低、食管体部近端清除能力下降、食管反流次数尤其气体反流次数和立位反流次数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食管高分辨率测压 阻抗-pH监测
下载PDF
肝炎平对急性肝损害时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唐望先 虞涤霞 +3 位作者 但自力 张文英 杜荔菁 李绍白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56-58,共3页
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IN)诱导大鼠急性肝损害模型,实验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肝炎平组及肝得健组。观察了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TGF-α、肝细胞及红细胞中过氧化物(LPO)和肝组织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表明:... 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IN)诱导大鼠急性肝损害模型,实验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肝炎平组及肝得健组。观察了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TGF-α、肝细胞及红细胞中过氧化物(LPO)和肝组织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表明:肝炎平和肝得健组血清中ALT、TGF-α及LPO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而肝炎平和肝得健组SOD活性分别是(594.7±164.8)、(575.0±174.5)U/g,明显高于模型组(417.64±139.5)U/g(P<0.01)。提示肝炎平能抗肝损害时肝组织氧自由基(FR)的产生,降低血浆和组织中LPO的水平,并能提高细胞SOD的活性,从而减轻肝损伤。其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与肝得健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害 中医药疗法 肝炎平 LPO SOD
下载PDF
硫普罗宁对急性肝损害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唐望先 虞涤霞 +3 位作者 杜荔菁 但自力 张文英 李绍白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38-339,349,共3页
为了研究硫普罗宁(Tiopronin) 对急性肝损害是否有保护作用, 应用D-氨基半乳糖(D-GalN) 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实验分成正常组(N)、模型组(D-GalN)、模型+ 硫普罗宁组(D-GalN+ T)、模型... 为了研究硫普罗宁(Tiopronin) 对急性肝损害是否有保护作用, 应用D-氨基半乳糖(D-GalN) 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实验分成正常组(N)、模型组(D-GalN)、模型+ 硫普罗宁组(D-GalN+ T)、模型+ 肝得健组(D-GalN+ E)。观察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肝细胞及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LPO) 和肝组织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以及相关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 模型+ 硫普罗宁组(D-GalN+ T) 及模型+ 肝得健组(D-GalN+ E) 血清中ALT、TNF-α及LPO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P< 0.01), 而D-GalN+ T和D-GalN+ E两组的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D-GalN) (P< 0.01)。提示: 硫普罗宁能降低血清中ALT、TNF-α的含量及肝组织中氧自由基的产生, 降低血浆和组织中LPO水平, 并能提高细胞SOD活性, 从而减轻肝损伤。其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与肝得健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普罗宁 肝损害 保护作用 实验研究 D-GALN SOD
下载PDF
硫化氢供体对实验性门静脉高压及内源性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春萍 田德安 +6 位作者 王波 刘梅 但自力 罗敏 梅凡 徐湖波 梁扩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对大鼠门静脉高压及内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mon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 synthase,NOS)体系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部分门静脉结扎(partl... 目的探讨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对大鼠门静脉高压及内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mon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 synthase,NOS)体系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部分门静脉结扎(partly portal vein ligation,PPVL)组(10只)、PPVL+NaHS组(10只)、假手术组(5只)和正常组(5只)。PPVL组和PPVL+NaHS组行部分门静脉结扎术建立门静脉高压的动物模型。模型制作14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门静脉压力(PVP)和平均动脉压力(MAP);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肝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NOS2、NOSS)的蛋白水平表达情况,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NOS2和NOS3的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14 d,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比较,各项检测指标无显著差异,NOS2蛋白及mR-NA水平未见明显表达;NOS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PVL组与假手术组比较,PVP明显升高(P<0.05),MAP则下降(P<0.05),PPVL+NaHS组与PPVL组相比较,PVP进一步升高(P<0.05),MAP则进一步降低(P<0.05)。PPVL组和PPVL+NaHS组NOS2在蛋白及mRNA水平均有表达,且后者NOS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减少(P<0.05)。4组之间NOS3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则无显著差异。结论H2S参与了门静脉高压的形成与发展,NaHS可以加重门静脉高压,其作用可能与NO/NOS2体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门静脉高压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肝炎平抗大鼠肝纤维化酶组织化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望先 严红梅 +4 位作者 张国 但自力 刘梅 吴翠环 李绍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6-278,296,共4页
目的 进一步研究肝炎平在肝纤维化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 5组 :正常组 (n =8) ,依肝炎平作用时间不同分设A、B、C组 (均n =15 ) ,D组为模型组 (n =15 )。肝炎平灌胃 1ml/(10 0g·次 ) ,1次 /d。模型组皮下注射CCl40 3m... 目的 进一步研究肝炎平在肝纤维化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 5组 :正常组 (n =8) ,依肝炎平作用时间不同分设A、B、C组 (均n =15 ) ,D组为模型组 (n =15 )。肝炎平灌胃 1ml/(10 0g·次 ) ,1次 /d。模型组皮下注射CCl40 3ml/10 0 g体重 ,2次 /周 ,共用 9周。 结果 HE染色及电镜观察显示 :模型组肝脏失去正常结构 ,部分假小叶形成 ,而肝炎平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明显减少。模型组总胶原纤维面积 (84 0 2 3± 81 6 5 )μm2 及面积百分数 (7 0 0± 0 90 ) %明显增加 ,肝炎平组 (B组 )胶原纤维面积 (14 8 73± 4 5 89) μm2 及面积百分数(1 16± 0 33) % ,较模型组明显减少。模型组单胺氧化酶 (MAO)、酸性磷酸酶 (ACP)活性明显增加 ,琥珀酸脱氢酶 (SDH)活性明显下降。肝炎平组较模型组MAO、ACP活性明显下降 ,SDH活性明显增加。结论 肝炎平能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 ,提高肝细胞的新陈代谢及免疫机能状态 ,有抗纤维化作用 ,是一种可应用于临床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纤维化 鼠肝 正常 酶组织化学 胶原纤维 大鼠 活性 MAO ACP
下载PDF
蓝色橡皮泡痣综合征1例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琼 田德安 +3 位作者 廖家智 覃华 但自力 刘南植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19-1120,共2页
蓝色橡皮泡痣综合征是一种存在于皮肤和胃肠道两方面的海绵状或毛细血管状血管瘤的罕见疾病。其发生率仅为1∶14000。1958年由BEAN首先描述,故亦称Bean综合征。
关键词 蓝色橡皮泡痣综合征 内镜 血管瘤 皮肤 消化道
下载PDF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青 吴叔明 +7 位作者 柯美云 刘晓红 刘南植 但自力 苌新明 房殿春 肖天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2年第B11期106-106,共1页
背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具有较高的解离常数(pKa),在抑酸方面起效更快,作用更持久稳定.目的:通过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比较,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 背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具有较高的解离常数(pKa),在抑酸方面起效更快,作用更持久稳定.目的:通过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比较,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方法,于2002年1~7月在5家医院进行.109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并经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学检查确定为H.pylori阳性的患者分为两组:雷贝拉唑(商品名:波利特)试验组(RAC组,53例)和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对照组(OAC组,56例).两组均先给予三联治疗:雷贝拉唑10 mg或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g+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连续7天,然后单独给予雷贝拉唑10 mg,每日1次或奥美拉唑20 mg,每日1次,连续7天,并于用药结束后第28天复查胃镜并检测H.pylori.于用药后第1、2、3、6和42天对患者的上腹痛、反酸以及上腹烧灼感等症状进行评估.结果:101例患者完成全部治疗方案,8例失访.H.pylori根除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RAC组的Hpylori根除率为86.0%,OAC组为76.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溃疡愈合率:RAC组的溃疡愈合率为92.0%,OAC组为76.5%,RAC组高于OAC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症状改善情况:两组从用药第1天起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腹痛、反酸、上腹烧灼感等症状,虽然RAC组的总得分下降幅度略高于OAC组,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缓解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症状,并能有效地根除H.pylori和促进溃疡愈合,RAC组的溃疡愈合率较OAC组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多中心 随机 双盲 平行 对照研究 治疗
下载PDF
肝炎平对大鼠慢性肝损害胶原纤维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唐望先 虞涤霞 +3 位作者 但自力 杜荔菁 张文英 李绍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与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的模型,观察肝炎平对大鼠血清ALT、AST的活性及γ球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对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结果表明:肝炎平组血清ALT活性为10207±150... 目的与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的模型,观察肝炎平对大鼠血清ALT、AST的活性及γ球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对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结果表明:肝炎平组血清ALT活性为10207±1502u/L、AST为9301±2408u/L,γ球蛋白含量为0203±0013,模型组的血清ALT、AST活性及γ球蛋白含量分别为14705±1403、13506±374及0243±0026。P<001。肝组织中胶原增生的总面积肝炎平组为92901±1655,面积百分数为573±111。而模型组胶原增生的总面积则为160155±28185,面积百分数是919±167,P<001。结论:肝炎平能减轻肝细胞的损伤,抑制胶原的增生,有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平 慢性 肝损伤 胶原纤维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性病兔肝纤维化的酶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晓丽 唐望先 +4 位作者 但自力 金琦 叶红 张艳 董大翠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导致肝脏发生纤维化后的肝组织酶学改变。方法将23只成年健康大耳白兔分为正常对照组(N)8只,模型组(M)15只,M组采用腹贴法(日本血吸虫尾蚴180条/只,持续15min)感染血吸虫,六周后服用吡喹酮行杀虫治疗。于实...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导致肝脏发生纤维化后的肝组织酶学改变。方法将23只成年健康大耳白兔分为正常对照组(N)8只,模型组(M)15只,M组采用腹贴法(日本血吸虫尾蚴180条/只,持续15min)感染血吸虫,六周后服用吡喹酮行杀虫治疗。于实验的第13周将全部动物麻醉后剖腹取肝组织。肝组织行HE染色和电镜观察;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单胺氧化酶(MAO)、一氧化氮合酶(NOS)、琥珀酰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在器官的表达活性。结果在血吸虫感染家兔的第13周可观察到肝组织明显纤维化;模型组中MAO、NOS、LDH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SDH活性则明显降低。结论慢性血吸虫感染引起的肝纤维化导致肝细胞缺血缺氧,影响NOS、SDH、LDH活性,加重肝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单胺氧化酶 一氧化氮合酶 琥珀酰脱氢酶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苦参碱治疗酒精性肝病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晖 姜齐宏 但自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1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多烯磷脂酰胆碱 苦参碱注射液 酒精性肝病 疗效观察 治疗 肝纤维化指标 肝脏组织学 组织学指标
下载PDF
肝炎平对肝纤维化肝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芳杰 晏维 +4 位作者 高啸 郭燕 但自力 赵秋 唐望先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84-86,T000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炎平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中对肝脏中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CCl4诱导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肝炎平治疗组。用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探讨肝炎平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中对肝脏中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CCl4诱导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肝炎平治疗组。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ECD)法检测肝组织中NE和DA水平。结果:肝炎平组和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内NE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且模型组NE含量低于肝炎平组(P<0·05);而DA在3组中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炎平可增加肝纤维化肝组织中NE的含量,可能主要通过调节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的NE含量而达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平/药效学 肝纤维化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