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互动叙述中的意动性:从文字实验到游戏实践
1
作者 何一杰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7-75,共9页
随着数字媒介的发展,互动叙述在当代的意义文本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任何一种新兴媒介诱发的新形式而言,其对意义的表述方式都不会凭空出现,而是根植于人类对意义世界的漫长探索与表述的历史之中,互动叙述也是如此。从诗歌、... 随着数字媒介的发展,互动叙述在当代的意义文本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任何一种新兴媒介诱发的新形式而言,其对意义的表述方式都不会凭空出现,而是根植于人类对意义世界的漫长探索与表述的历史之中,互动叙述也是如此。从诗歌、小说、电影、梦境到电子游戏,互动叙述从遍历文学所谓的平凡的翻阅,到选择影片的情节走向,再到控制角色进行游戏世界的探索,其中蕴含了一条意动叙述的逻辑线索。这条线索不仅能将作为第九艺术的游戏叙述与经典叙述文本与理论联系起来,也推动了叙述学本身的探索:当一个具有明显的普遍意动性的叙述内容嵌套了一个意动性叙述的框架时,叙述就具有了互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叙述学 互动叙述 意动叙述 叙述体裁 游戏
下载PDF
“拟物化”的兴衰:手机交互界面的符号修辞演进 被引量:5
2
作者 何一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手机界面的发展正在摆脱"拟物化",这看上去是一种设计风格的改变,实际上隐含着深层次的符号演进与历史信息。拟物化可以溯源至人类文明之初,是贯穿人类历史的久远概念,而手机界面的"拟物化"探讨则将拟物化缩减至一... 手机界面的发展正在摆脱"拟物化",这看上去是一种设计风格的改变,实际上隐含着深层次的符号演进与历史信息。拟物化可以溯源至人类文明之初,是贯穿人类历史的久远概念,而手机界面的"拟物化"探讨则将拟物化缩减至一个狭小的空间,讨论功能可见性与符号噪音的关系。"拟物化"的衰落实际上是拟物噪音的滑落,这个过程从属于一个更加广阔的符号修辞四体演进,我们可以由此管窥交互界面的未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界面 拟物化 符号修辞 四体演进
下载PDF
叙述与修辞:电影音响与音乐辨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何一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0-133,共4页
电影声音通常分为人声、音乐与音响,其中音乐与音响时常显得难以区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单独的电影音响或电影音乐研究。以广义叙述学为基础,用"是否参与事件"来划分音响和音乐,将音响和音乐纳入电影叙述——修辞的体系中... 电影声音通常分为人声、音乐与音响,其中音乐与音响时常显得难以区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单独的电影音响或电影音乐研究。以广义叙述学为基础,用"是否参与事件"来划分音响和音乐,将音响和音乐纳入电影叙述——修辞的体系中,不仅讨论了音响和音乐交融的情况,还能够为厘清电影声音这个复杂的混合体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音响 音乐 音响音乐化 音乐音响化 叙述 修辞 符号学研究
下载PDF
噪音法则:皮尔斯现象学视域下的符号噪音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一杰 《符号与传媒》 2016年第2期172-182,共11页
有关噪音的讨论是广泛而复杂的,跨越了诸多学科。皮尔斯的现象学区分了第一性、第二性、第三性的存在模式,这为符号学的噪音讨论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认为,噪音是一种第三性的存在,它通过法则呈现为噪音的事实,并且隐藏了其第三性的本... 有关噪音的讨论是广泛而复杂的,跨越了诸多学科。皮尔斯的现象学区分了第一性、第二性、第三性的存在模式,这为符号学的噪音讨论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认为,噪音是一种第三性的存在,它通过法则呈现为噪音的事实,并且隐藏了其第三性的本质。在其他学科通过噪音的事实走向第一性的品质研究时,符号学的噪音研究从第二性走向第三性,借此探索由噪音现象体现出的人类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音 符号学 皮尔斯 第三性
下载PDF
嗅觉通感的视听传达——以电影《香水》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何一杰 《符号与传媒》 2013年第3期56-64,共9页
电影技术飞速发展,但就目前而言,依然局限在“视听”二字上,然而导演膨胀的野心与观众目益强大的感觉适应能力迫使电影工业不断寻找新的刺激维度。汤姆·提克威根据小说《香水》改编的电影可以说是在这样的趋势下一个成功的范例... 电影技术飞速发展,但就目前而言,依然局限在“视听”二字上,然而导演膨胀的野心与观众目益强大的感觉适应能力迫使电影工业不断寻找新的刺激维度。汤姆·提克威根据小说《香水》改编的电影可以说是在这样的趋势下一个成功的范例。提克威巧妙避开了现今技术的瓶颈,运用电影成熟的表现手法来传达原作小说中丰富的气味感受。在电影这种通感手法的运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皮尔斯式的符号运作机制,通感通过符号的衍义而形成,并且借助非语言文字的符号得到表达。这种独特的通感表现方式或许能给由来已久的通感研究带来新的启发,并暗示着符号修辞学对于修辞学复兴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感官 通感 气味 《香水》 改编电影
下载PDF
音乐符号学的新进路:评塔拉斯蒂《音乐符号》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一杰 《符号与传媒》 2015年第2期227-230,共4页
传统音乐学总是将音乐包裹在繁复的专业术语中,严谨而详尽地对音乐分析进行研究。1975年,加拿大音乐学家纳蒂(Jear-Jacques Nattiez)将符号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引入音乐研究,开始了对音乐学方法论、认识论的新探讨。在这数十年间,音乐符... 传统音乐学总是将音乐包裹在繁复的专业术语中,严谨而详尽地对音乐分析进行研究。1975年,加拿大音乐学家纳蒂(Jear-Jacques Nattiez)将符号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引入音乐研究,开始了对音乐学方法论、认识论的新探讨。在这数十年间,音乐符号学自身也不断发展变化,不同传统、不同学派互相碰撞,并且随着符号学的发展不断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符号 符号学 音乐学家 1975年 专业术语 音乐分析 音乐研究 加拿大
下载PDF
走向“纯声学”:评米歇尔·希翁《声音》 被引量:1
7
作者 何一杰 《符号与传媒》 2014年第2期212-216,共5页
作者:米歇尔·希翁,张艾弓译 书名:《声音》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ISBN:9787301226353 何谓声音?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中自然各有界定。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哲学都或多或少地对声音进行着研究,这注... 作者:米歇尔·希翁,张艾弓译 书名:《声音》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ISBN:9787301226353 何谓声音?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中自然各有界定。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哲学都或多或少地对声音进行着研究,这注定了"声音"这个文本从一开始就不归属于某个学科、某个领域,同时,也注定了想要对"声音"这个整体进行梳理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 北京大学出版社 声学 自然科学 出版时间 学科 作者 书名
下载PDF
当代音乐的伴随文本依赖——从“音乐发烧”现象出发
8
作者 何一杰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2-15,共4页
音质、版本都是音乐的伴随文本,不管其以何种方式呈现,都对音乐符号文本的接受有重要影响。当代音乐的伴随文本依赖主要分为:副文本依赖、元文本依赖、先文本依赖、链文本依赖和型文本依赖。当前,音乐符号学研究由注重音乐学内部的语言... 音质、版本都是音乐的伴随文本,不管其以何种方式呈现,都对音乐符号文本的接受有重要影响。当代音乐的伴随文本依赖主要分为:副文本依赖、元文本依赖、先文本依赖、链文本依赖和型文本依赖。当前,音乐符号学研究由注重音乐学内部的语言语法研究,转向了文化传播、音乐消费研究,关注音乐的伴随文本,也许能为研究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发烧友 符号 文本依赖
下载PDF
手机铃声的符号学分析
9
作者 何一杰 《丝绸之路》 2013年第24期8-10,共3页
手机是现代人生活必备的通讯工具,随着手机外形、功能的变化,其最初的电话功能呈现出碎片化趋势。手机铃声作为一种信息提示,涉及手机品牌、用户体验、个性化等问题。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手机铃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手机铃声 信息提示 符号学视野
下载PDF
无意义的意义:符号学视野下的“噪音”问题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一杰 《符号与传媒》 CSSCI 2018年第2期163-176,共14页
"噪音"既是一个专业术语,又是一个日常生活用语。不同领域同时使用噪音这个词汇,既使得噪音难有一个普遍的定义,又暗示了这个词汇与不同所指对象之间的某种共同联系。人文科学领域内对噪音问题的审视大多是过程性的,将噪音视为对意义... "噪音"既是一个专业术语,又是一个日常生活用语。不同领域同时使用噪音这个词汇,既使得噪音难有一个普遍的定义,又暗示了这个词汇与不同所指对象之间的某种共同联系。人文科学领域内对噪音问题的审视大多是过程性的,将噪音视为对意义过程的一种干扰,这种研究范式要么使得噪音完全囿于信息之中,显得太过局限,要么扩展至所有的传播环节,显得太过宽泛。本文从符号学视野出发讨论噪音问题,将噪音视为符号中的无意义元素,讨论符号表意中噪音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为噪音的研究提供一种可能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音 意义 无意义 符号学 传播学
下载PDF
From Literature to Culture:A Review of Yiheng Zhao’s The River Fans Out:Literature and its Theories in China
11
作者 何一杰 《符号与传媒》 2021年第1期243-251,共9页
The river fans out,forming a delta at the end of its long run through mountains and valleys.The current turns gentle and steady,and its course diverges into the sea.This might be the origin of the name of this book,in... The river fans out,forming a delta at the end of its long run through mountains and valleys.The current turns gentle and steady,and its course diverges into the sea.This might be the origin of the name of this book,in which Professor Yiheng Zhao provides us with a unique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iterature,carefully analysing the various traditional and modern genres.He does not simply introduce the literature,but rather places it into a more ambitious narrative and semiotic framework to examine its significance.This approach links literature back to the study of meaning and forward to culture,the ocean into which every human creation finally mer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TLE finally MOUNTAINS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美育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一杰 《大学教育》 2022年第8期130-132,共3页
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有理论性较强的美学课程,而在该专业以及各个专业的通识课程中也有偏向于赏析实践的鉴赏类课程。源于哲学的美学理论很容易偏向纯粹的哲学探讨,而作品鉴赏很多时候抛弃了理性反思变成纯粹的感官震惊。文章提... 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有理论性较强的美学课程,而在该专业以及各个专业的通识课程中也有偏向于赏析实践的鉴赏类课程。源于哲学的美学理论很容易偏向纯粹的哲学探讨,而作品鉴赏很多时候抛弃了理性反思变成纯粹的感官震惊。文章提出了针对这两类课程的一种折中弥合的教学方式探讨,即在理论性课程中可以强化多感官的引导与即时的审美实践;在鉴赏类课程中可以呈现矛盾,引导审美元意识。这样可以发挥美对于受教育者的桥梁作用,促进其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美育 美学 通识教育
下载PDF
“伴随文本”语境下高校美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一杰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2-95,共4页
美学课程对美育以及相关的通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美学课程内容涉及较为复杂的哲学理论,同时又包含了切身具体的审美感受,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的结合、美学课堂与日常生活的贯通,是美学教育需要审慎考虑的内... 美学课程对美育以及相关的通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美学课程内容涉及较为复杂的哲学理论,同时又包含了切身具体的审美感受,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的结合、美学课堂与日常生活的贯通,是美学教育需要审慎考虑的内容。符号学关于伴随文本的讨论可以让我们从更加广泛的意义层面来探讨美学课堂的内容与形式,从以往可能被忽视的角度出发,联系不同的教学环节,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情的学生设置更加合理的课程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文本 高等教育 美学 美育
下载PDF
度量噪音:皮尔斯符号类型与噪音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一杰 《符号与传媒》 2020年第1期88-103,共16页
度量噪音的最常用方式是确定信噪比,依赖非常明确的数值指标以及技术环境。对于意义的噪音来说,符号意义难以进行技术的量化,并以此确定一个数值比例。本文从皮尔斯符号类型的角度,对噪音与意义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确定了噪音影响可能性... 度量噪音的最常用方式是确定信噪比,依赖非常明确的数值指标以及技术环境。对于意义的噪音来说,符号意义难以进行技术的量化,并以此确定一个数值比例。本文从皮尔斯符号类型的角度,对噪音与意义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确定了噪音影响可能性的大小,从符号本体的角度对意义的噪音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度量":皮尔斯的十种符号类型有不同的第三性主导程度,噪音作为一种第三性的存在,与符号第三性不同程度的侵占与冲突,对意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音 符号类型 皮尔斯 信噪比
下载PDF
叙述如何倒转:叙述媒介的时间之箭
15
作者 何一杰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5-60,共6页
不同媒介中倒转叙述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历史久远的文字叙述直到20世纪才开始出现系统的倒转叙述,而动态影像的叙述则几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运用倒转叙述。这样,时间上的差异体现的是媒介不同的特质,文字映射到对象,形成方向时素,影响受... 不同媒介中倒转叙述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历史久远的文字叙述直到20世纪才开始出现系统的倒转叙述,而动态影像的叙述则几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运用倒转叙述。这样,时间上的差异体现的是媒介不同的特质,文字映射到对象,形成方向时素,影响受述者对时间方向的感知;动态影像的方向时素存在于文本之中;静态影像与音乐则是由解释规范投射进一个时间的方向。叙述行为在文字、影像、音乐上影响人们的时间观,媒介的进化产生了倒转叙述,拓宽了叙述的时间操控,这种更新及其持续的发展无疑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时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转叙述 叙述时间 叙述媒介 广义叙述学
下载PDF
时光逆流:音乐电视及电影中的倒转叙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一杰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2-77,共6页
时间变形是叙述形成的必然条件,它利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时间经验简化了叙述文本。19世纪末电影的出现为时间变形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技术的操作使得时间行进变得可逆,出现了倒转时间的叙述。在以动态图像为定调多媒介的体裁中,倒... 时间变形是叙述形成的必然条件,它利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时间经验简化了叙述文本。19世纪末电影的出现为时间变形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技术的操作使得时间行进变得可逆,出现了倒转时间的叙述。在以动态图像为定调多媒介的体裁中,倒转叙述或者明喻时间的倒退,或者隐喻文本的修辞策略,或者被刻意安排而形成解释漩涡。它形式的特异产生了间离,并且拓宽了叙述文本的阐释空间。本文解释了倒转叙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列举了音乐电视以及电影中出现的一些倒转叙述,并分析了倒转叙述解释漩涡的特例,对倒转叙述的特点做出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倒转叙述 音乐电视 电影叙述
原文传递
以问题为中心:传播学与符号学之互补——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教授访谈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天策 何一杰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1-24,共4页
何一杰(以下简称何):董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您之前学习的是唐宋文学,任教之后则转向了传播学。您觉得学习文学的经历对您之后的研究有什么影响吗?
关键词 以问题为中心 传播学 新闻学院 重庆大学 符号学 教授 院长 唐宋文学
原文传递
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的互动叙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一杰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9-172,共4页
《黑镜:潘达斯奈基》的上映再次引发了互动电影的热议,这部影片的叙述形式呈现出一种典型的虚构型意动叙述的结构特征,这种形式使其具有强烈的临场感。同时,影片虽然没有突破互动电影长期依赖的选择-跳转的模式,但在主题与叙述层次中尝... 《黑镜:潘达斯奈基》的上映再次引发了互动电影的热议,这部影片的叙述形式呈现出一种典型的虚构型意动叙述的结构特征,这种形式使其具有强烈的临场感。同时,影片虽然没有突破互动电影长期依赖的选择-跳转的模式,但在主题与叙述层次中尝试了更为成熟复杂的自我指涉和叙述跨层。这些尝试都可看做这种类型互动电影的叙述方式逐渐成熟的标志,但也暴露了自身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批评 《黑镜:潘达斯奈基》 互动叙述 叙述层次
原文传递
不完整符号过程中的噪音传播
19
作者 何一杰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18年第1期256-265,共10页
在符号的表意过程中,意义并非总是能完成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完整传递。符号的发送和接受要么缺失,要么重合;解释或者潜在,或者完全被拒绝。意义受噪音干扰的可能并不会由于过程的不完整而减少,但也因为环节缺失的存在,呈现出了特殊性。... 在符号的表意过程中,意义并非总是能完成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完整传递。符号的发送和接受要么缺失,要么重合;解释或者潜在,或者完全被拒绝。意义受噪音干扰的可能并不会由于过程的不完整而减少,但也因为环节缺失的存在,呈现出了特殊性。信号以一种极强的解释规范限制,保证了其意义的稳定性;无发送符号依赖接收者对自身合理性的幻想,排除了意图意义的噪音;自我符号的意图、文本与解释意义则在噪音的影响下于主体之中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音 不完整符号 符号过程 符号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