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短波辅治支气管肺炎患儿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8
1
作者 何予工 阮翘 +1 位作者 常学民 朱豫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0-221,232,共3页
目的研究超短波在支气管肺炎患儿综合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对患儿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的影响。方法支气管肺炎患儿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加超短波胸部辐射治疗。... 目的研究超短波在支气管肺炎患儿综合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对患儿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的影响。方法支气管肺炎患儿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加超短波胸部辐射治疗。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观察两组病情改善情况及TNF-αI、L-6变化。结果肺部X线改善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χ2=1.803 P>0.05);肺部音改善情况两组有显著性差异(χ2=4.75 P<0.05)。各组治疗后TNF-αI、L-6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超短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与调节机体炎症免疫反应有关,其在支气管肺炎的综合治疗中可加速肺部炎性病灶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超短波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顶核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何予工 张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54-2255,共2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FNS)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进行以Bobath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FNS治疗。所有病例在治...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FNS)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进行以Bobath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FNS治疗。所有病例在治疗前与治疗30 d后分别应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法(FMA)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定,应用Barthel指数(BI)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及BI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FMA评分BI指数比较及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合应用电刺激小脑顶核有利于提高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小脑顶核 电刺激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综合康复对桡骨下端骨折疼痛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何予工 王琳 朱中兴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11期1723-1723,共1页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桡骨下端骨折疼痛的疗效。方法 54例桡骨下端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应用综合康复治疗 (理疗、体疗、关节松动术 )。对照组应用理疗和不系统的体疗,治疗前后分别用目测疼痛评分尺和 Price疼痛...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桡骨下端骨折疼痛的疗效。方法 54例桡骨下端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应用综合康复治疗 (理疗、体疗、关节松动术 )。对照组应用理疗和不系统的体疗,治疗前后分别用目测疼痛评分尺和 Price疼痛评分法对期疼痛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康复介入治疗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的疼痛减轻,治疗前后疼痛经统计学 t检验,统计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下端骨折 综合康复 疼痛 评估
下载PDF
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何予工 张彤 +1 位作者 李新生 吴江 《现代康复》 CSCD 1997年第1期24-25,共2页
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治疗何予工张彤李新生吴江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0052)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冻结肩。由于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滑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关节囊及部分滑囊粘连,关节间隙变窄〖1〗,阻碍肩关节... 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治疗何予工张彤李新生吴江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0052)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冻结肩。由于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滑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关节囊及部分滑囊粘连,关节间隙变窄〖1〗,阻碍肩关节的活动,造成病人穿衣,梳头,擦大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 康复治疗 手法 功能锻炼 功能评定
下载PDF
物理疗法治疗闭合性周围神经损伤34例 被引量:8
5
作者 何予工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160-161,共2页
物理疗法治疗闭合性周围神经损伤34例何予工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理疗科郑州450052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低频电针;肌力周围性神经损伤一般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两大类。闭合性损伤一般多系外力牵拉与压迫所致。其原... 物理疗法治疗闭合性周围神经损伤34例何予工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理疗科郑州450052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低频电针;肌力周围性神经损伤一般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两大类。闭合性损伤一般多系外力牵拉与压迫所致。其原因很多,但重要的是周围神经损伤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低频电针 肌力 物理疗法
下载PDF
闭合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综合治疗
6
作者 何予工 张秋霞 《现代康复》 CSCD 1999年第8期920-921,共2页
目的:应用综合治疗对闭合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疗效观察。方法:综合性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结果:与未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的病人比较.致畸程度明显降低,统计学X^2检验,P<0.005,有非常显著意义,临床痊... 目的:应用综合治疗对闭合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疗效观察。方法:综合性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结果:与未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的病人比较.致畸程度明显降低,统计学X^2检验,P<0.005,有非常显著意义,临床痊愈加基本痊愈率.下肢组91.67%,上肢组82.35%。下肢组康复优于上肢组。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闭合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肢体畸形有很好预防作用。并且能促进损伤神经的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周围神经损伤 康复治疗 肌力 肢体功能
下载PDF
物理疗法与医疗体育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8例
7
作者 何予工 《现代康复》 CSCD 1997年第4期281-282,共2页
采用物理治疗(超短波治疗;低频脉冲电刺激)和运动疗法(按摩;主动运动)对108例面瘫病人进行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组比较:痊愈显效率无差异(x2=1.778,P>0.05),但在治疗天数上比较A组治疗天数明显缩短(P<0.01)。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体育治疗 物理疗法 低频脉冲电刺激 医疗 超短波治疗 物理治疗 运动疗法 单纯药物 主动运动 治疗组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思 刘杰 +2 位作者 李顺 王凯 何予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姿势控制、步行能力等平衡功能的效果。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4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3),对照组接受传统平衡功能训练6周,实验组接受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训练6周... 目的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姿势控制、步行能力等平衡功能的效果。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4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3),对照组接受传统平衡功能训练6周,实验组接受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训练6周。治疗前后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第3部分(UPDRS3)、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采用平衡仪测量压力中心移动轨迹的包络面积、前后移动距离的标准差、左右移动距离的标准差。结果治疗后,两组BBS评分、TUGT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t>2.657,P<0.0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t>4.881,P<0.001)。实验组UPDRS3评分、平衡仪测量参数较治疗前改善(t>2.626,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t>2.112,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训练较传统平衡训练更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并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虚拟现实 平衡 抑郁 康复
下载PDF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CGRP和S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阮翘 何予工 +1 位作者 谢新立 李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38,共3页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7例肺心病患者(肺心病组,急性期21例、缓解期16例)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水平,同时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其中16例缓解期患者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体动脉、体静脉、肺...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7例肺心病患者(肺心病组,急性期21例、缓解期16例)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水平,同时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其中16例缓解期患者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体动脉、体静脉、肺动脉血浆CGRP和SP水平;对血浆CGRP和SP水平与PaO2、MPA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心病组血浆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PaO2均呈正相关(r=0.658,P<0.01;r=0.597,P<0.01)。肺心病组急性期CGRP及SP水平均低于缓解期(P<0.01);急性期SP水平与PaO2呈正相关(r=0.314,P<0.05);CGRP、SP水平与MPAP均呈明显负相关(r=-0.658,P<0.05;r=-0.661,P<0.05)。证实慢性缺氧时血浆CGRP、SP水平下降,CGRP、SP变化可反映肺心病病情,二者降低可促进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P物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放射免疫分析
下载PDF
电针联合PNF技术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0
10
作者 白蓉 何予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3034-3035,共2页
肩关节半脱位是高龄脑卒中患者后偏瘫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肩痛、肩一手综合征(RSD)等一系列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比常规康复治疗和电针联合PNF康复技术治疗高龄脑卒中患者肩关... 肩关节半脱位是高龄脑卒中患者后偏瘫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肩痛、肩一手综合征(RSD)等一系列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比常规康复治疗和电针联合PNF康复技术治疗高龄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半脱位 脑卒中 电针 PNF技术
下载PDF
电刺激痛觉相关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世龙 周斌 何予工 《现代康复》 CSCD 1999年第4期415-416,共2页
目的:为了客观评价痛温觉障碍。方法:应用电刺激对15位健康人进行电刺激痛觉相关诱发电位(electricalpain-relatedevokedpotentials,EPREPs)研究。结果:确定了EPREPs的方法... 目的:为了客观评价痛温觉障碍。方法:应用电刺激对15位健康人进行电刺激痛觉相关诱发电位(electricalpain-relatedevokedpotentials,EPREPs)研究。结果:确定了EPREPs的方法学、正常值及其神经传导纤维,阐明其临床应用范围。结论:EPREPs是一项简单、实用、客观的评价痛温觉障碍的方法,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痛觉 诱发电位 正常值 EPREPs
下载PDF
不含链霉素短程化疗全程管理治疗肺结核患者60例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天勇 葛广秀 +4 位作者 何予工 夏炜 贾跃琴 窦运修 靳鸿建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1期108-109,共2页
对肺结核患者使用含与不含链霉素6个月短程化程方案,观察不住院全程管理条件下的治疗效果。结果:含与不含链霉素短程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8.3%和100%(P>0.05);2a痰菌复发率分别为0和3.3... 对肺结核患者使用含与不含链霉素6个月短程化程方案,观察不住院全程管理条件下的治疗效果。结果:含与不含链霉素短程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8.3%和100%(P>0.05);2a痰菌复发率分别为0和3.3%;总失败率分别为1.7%和3.3%(P>0.05)。提示:不含链霉素短程化疗方案在不住院全程管理条件下,治疗肺结核患者疗效满意,是一种经济、方便、副反应小的方法,适合广大基层地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上颌骨切除术后的口腔修复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秋霞 何予工 裴迎宾 《现代康复》 CSCD 1998年第9期974-975,共2页
上颌骨因肿瘤、外伤等原因施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后,造成患者上颌骨及牙列的缺损,除直接引起患者的面部畸形外,还可引起严重的咀嚼、吞咽、语言功能障碍,从生理、心理上影响患者的健康[1]。虽然有些颌面部缺损可以用植骨、植皮、皮... 上颌骨因肿瘤、外伤等原因施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后,造成患者上颌骨及牙列的缺损,除直接引起患者的面部畸形外,还可引起严重的咀嚼、吞咽、语言功能障碍,从生理、心理上影响患者的健康[1]。虽然有些颌面部缺损可以用植骨、植皮、皮管转移等外科手术方法进行修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切除术 口腔修复 治疗 上颌骨缺损 义齿
下载PDF
工作记忆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邵庆敏 何予工 秦合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8期5212-5214,共3页
目的分析工作记忆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语言训练。在常... 目的分析工作记忆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语言训练。在常规语言训练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工作记忆训练。两组均接受训练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和失语商(AQ)测定患者的语言能力。WAB包括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和命名共4个方面。采用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BDAE)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失语症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自发言语评分、听理解评分、复述评分和命名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自发言语评分、听理解评分、复述评分和命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Q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DAE分级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BDAE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工作记忆训练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帮助患者改善语言功能,提高交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性失语 工作记忆 治疗作用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楠婕 何予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4期2536-2538,共3页
目的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PS)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72例脑卒中P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VR组,每组36例。常规组接受传统平衡功能训练4周,VR... 目的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PS)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72例脑卒中P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VR组,每组36例。常规组接受传统平衡功能训练4周,VR组接受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训练4周。治疗前后采用Burke倾斜量表(BLS)、Berg平衡量表(BBS)、Sheikh躯干控制积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BLS评分、BBS评分、Sheikh躯干控制积分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VR组BLS评分、BBS评分及HAMD评分优于常规组(均P<0.05),VR组Sheikh躯干控制积分优于常规组(P<0.001)。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较传统平衡训练能更加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PS患者的平衡功能,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倾斜综合征 虚拟现实 平衡 康复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何予工 常学民 +1 位作者 李淑英 魏向阳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2-483,共2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脊柱及骶髂关节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发僵、活动受限、脊柱畸形、外周关节炎或关节外症状。事实上脊柱及髋关节的骨性强直是AS致残的主要原因。运动疗...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脊柱及骶髂关节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发僵、活动受限、脊柱畸形、外周关节炎或关节外症状。事实上脊柱及髋关节的骨性强直是AS致残的主要原因。运动疗法应尽可能早期进行,以预防或减轻畸形、强直。本研究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对AS患者进行治疗,以探讨其对AS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症状的有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综合康复治疗 临床应用 主要临床表现 综合康复疗法 骶髂关节 脊柱畸形 腰背部疼痛 外周关节炎 慢性炎症
原文传递
超短波并调制中频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何予工 李淑英 +1 位作者 常学民 魏向阳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7-428,共2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急性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仍存在后遗性疼痛,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我们于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采用超短波片调制中频电治疗PHN,报道如下.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调制中频电治疗 超短波 临床研究 急性带状疱疹 发病机制 愈合后 PHN
原文传递
超短波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何予工 阮翘 +1 位作者 常学民 朱豫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3-324,共2页
目的观察超短波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疗效,并检测其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中,药物组30例,进行单纯药物治疗;综合组30例,采用药物并超短波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并比较2组的住院时间及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 目的观察超短波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疗效,并检测其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中,药物组30例,进行单纯药物治疗;综合组30例,采用药物并超短波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并比较2组的住院时间及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水平改变情况。结果综合组住院时间比药物组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肺部啰音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细胞因子水平 (TNF-α、IL-6、IL-8)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综合组较药物组降低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超短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与调节机体炎症免疫反应有关。超短波在支气管肺炎中,可加速肺部炎性病灶吸收,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超短波 细胞因子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9
作者 何予工 杨蕾 宋斌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3208-3210,3214,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疗效。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NP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疗效。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NP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简易McGill疼痛问卷(SF-MP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一般资料、SF-MPQ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患者SF-MPQ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显著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PSQI评分、SF-MPQ量表中子项目VAS评分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SF-MPQ评分差值、HAMD评分差值、PSQI评分差值相比,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同时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睡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脊髓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抑郁情绪障碍 睡眠障碍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绪、睡眠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6
20
作者 何予工 李鹏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情绪、睡眠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PSD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及综合康...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情绪、睡眠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PSD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及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组给予rTMS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国脑卒中量表(CS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抑郁情绪、睡眠质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HAMD、CSS、PSQI、MBI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后),3组患者HAMD评分、PSQI评分、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治疗后HAMD、CSS、PSQI、MBI评分均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AMD[(9.76±4.59)分]、CSS[(7.65±2.35)分]、PSQI[(16.13±4.12)分]、MBI评分[(52.61±9.26)分]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可显著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睡眠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有效提高其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后抑郁 睡眠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