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1
作者 何传辉 李姚娜 杨慧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其诊断较一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更为困难,可能难以与其他可引起类似症状的非缺血性疾病区分开来,治疗时机的延误对患者起到巨大损害作用。本文就MINOCA的临床...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其诊断较一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更为困难,可能难以与其他可引起类似症状的非缺血性疾病区分开来,治疗时机的延误对患者起到巨大损害作用。本文就MINOCA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肌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鲍内脏酶解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姣 魏好程 +3 位作者 何传波 何传辉 吴国宏 熊何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3177-3185,共9页
目的建立鲍内脏酶解工艺条件,为鲍内脏多糖、多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多糖提取率和蛋白质水解度为指标,研究p H值、提取温度、料液比、加酶量和酶解时间等因素对鲍内脏酶解效果的影响,运用响应面设计优化酶解工艺参数。结果选... 目的建立鲍内脏酶解工艺条件,为鲍内脏多糖、多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多糖提取率和蛋白质水解度为指标,研究p H值、提取温度、料液比、加酶量和酶解时间等因素对鲍内脏酶解效果的影响,运用响应面设计优化酶解工艺参数。结果选用木瓜蛋白酶与胰蛋白酶对鲍内脏进行复合酶解,适宜的酶解条件为p H 8.0、酶解温度40℃、料液比1:40,加酶量3000 U/g,在此条件下,比较不同酶解时间对酶解产物的影响,发现多糖提取率在酶解6 h时达到最大,为16.58%,而酶解液的水溶性蛋白含量、蛋白质水解度和对DPPH清除率均随酶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木瓜蛋白酶与胰蛋白酶复合酶解鲍内脏效果良好,能够获得较高的多糖提取率,酶解液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内脏 多糖 酶解 蛋白质水解度
原文传递
羊栖菜多酚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何传辉 何传波 +2 位作者 魏好程 王姣 熊何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2896-2902,共7页
目的对羊栖菜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通过乙醇溶剂提取羊栖菜中多酚,探讨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以及提取温度等因素对羊栖菜多酚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nhnken... 目的对羊栖菜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通过乙醇溶剂提取羊栖菜中多酚,探讨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以及提取温度等因素对羊栖菜多酚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和设计原理进行3因素3水平实验设计,以羊栖菜多酚的提取量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法对羊栖菜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回归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方程对试验拟合较好,可以对羊栖菜多酚提取量进行很好的分析和预测;各因子对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依次是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羊栖菜多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25%、提取时间3 h、液料比30:1(V:m)、提取温度40℃。结论在此条件下羊栖菜多酚的提取率达7.91 mg/g,与预测值8.02 mg/g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多酚 提取工艺 单因素 响应面
原文传递
骨膜蛋白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
4
作者 贺琼 薄佳琪 +3 位作者 张梦圆 王维 何传辉 刘云峰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年第4期271-274,共4页
造成糖尿病心肌病(DCM)代谢异常的主要机制有高糖血症、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等。近期研究证实,骨膜蛋白在脂代谢紊乱发生、胰岛素抵抗形成、RAAS的激活中均发挥一定作用,从而加速了DCM的形成... 造成糖尿病心肌病(DCM)代谢异常的主要机制有高糖血症、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等。近期研究证实,骨膜蛋白在脂代谢紊乱发生、胰岛素抵抗形成、RAAS的激活中均发挥一定作用,从而加速了DCM的形成和发展。此外,在DCM发病早期即可检测出骨膜蛋白的表达,且随着疾病进展,骨膜蛋白表达含量增加。据此推测,骨膜蛋白可能对DCM的发病及其严重程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价值,具有研发成为DCM早期分子诊断标志物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蛋白 糖尿病心肌病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