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纳米微粒作探针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卡那霉素 被引量:30
1
作者 何佑秋 刘绍璞 +2 位作者 刘忠芳 胡小莉 鲁群岷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97-1002,i002,共7页
在一种含柠檬酸盐的溶液中,柠檬酸根阴离子自组装于带正电荷的金纳米微粒表面,使金纳米微粒成为一种被柠檬酸根包裹的带负电荷的超分子化合物.在pH4.4-6.8的弱酸性介质中,它可与质子化的卡那霉素(KANA)阳离子借静电引力、疏水作用力结合... 在一种含柠檬酸盐的溶液中,柠檬酸根阴离子自组装于带正电荷的金纳米微粒表面,使金纳米微粒成为一种被柠檬酸根包裹的带负电荷的超分子化合物.在pH4.4-6.8的弱酸性介质中,它可与质子化的卡那霉素(KANA)阳离子借静电引力、疏水作用力结合,形成粒径更大的聚集体(平均粒径从12增至20nm),这种聚集体的形成在引起金纳米的等离子体吸收带明显红移(△λ=102nm)的同时,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并且倍频散射(FDS)和二级散射(SOS)等共振非线性散射也有较大的增强,最大散射峰分别位于280nm(RRS),310nm(FDS)和480nm(SOS)处.在适当条件下,散射强度(△I)与卡那霉素的浓度成正比,其中RRS法灵敏度最高,因此金纳米微粒可作为测定卡那霉素的高灵敏RRS探针,它对卡那霉素的检出限为10.52ng·mL-1,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可用于血液中卡那霉素的测定,文中还讨论了有关反应机理和RRS增强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微粒 探针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 卡那霉素 柠檬酸盐 血液 血清
下载PDF
关于非理想溶液的活度及标准态
2
作者 何佑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8-362,共5页
讨论了非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活度、活度系数等概念的物理意义,并推导出在不同标准态下各量间的定量关系.
关键词 活度 标准态 化学势 非理想溶液
下载PDF
带络合基团的混合磷酸-膦酸锆载体的研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傅相锴 何佑秋 +2 位作者 马学兵 刘昌华 温淑英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0-262,共3页
带络合基团的混合磷酸┐膦酸锆载体的研制*傅相锴何佑秋马学兵刘昌华温淑英(西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630715)关键词磷酸锆,膦酸锆,络合基团,载体,负载络合催化剂负载络合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既有学术意义又有应用前... 带络合基团的混合磷酸┐膦酸锆载体的研制*傅相锴何佑秋马学兵刘昌华温淑英(西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630715)关键词磷酸锆,膦酸锆,络合基团,载体,负载络合催化剂负载络合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既有学术意义又有应用前景的课题,其关键是合成制备适当的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锆 膦酸锆 载体 催化剂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4
作者 胡小莉 刘绍璞 +1 位作者 罗红群 何佑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16-321,共6页
对近20年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析方法的进展进行了评述,其中包括微生物法、分光光度法、发光分析法、免疫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共振瑞利散射法以及其他一些分析方法。引用文献79篇。
关键词 氨基糖苷 抗生素 分析方法 评述
下载PDF
金纳米微粒作探针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亚甲蓝 被引量:24
5
作者 鲁群岷 何佑秋 +1 位作者 刘绍璞 刘忠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49-852,共4页
在pH为6.5~9.5的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金纳米微粒可与亚甲蓝(MB)阳离子靠静电引力及疏水作用力结合,形成粒径较大的聚集体(平均粒径从12nm增至20nm),这种聚集体的形成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强度显著增强,最大散射峰位于371n... 在pH为6.5~9.5的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金纳米微粒可与亚甲蓝(MB)阳离子靠静电引力及疏水作用力结合,形成粒径较大的聚集体(平均粒径从12nm增至20nm),这种聚集体的形成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强度显著增强,最大散射峰位于371nm.在适当条件下,散射强度(△I)与亚甲蓝浓度成正比.该法具有高灵敏度,将金纳米微粒作为测定亚甲蓝的高灵敏RRS探针,对亚甲蓝的检出限为21.17ng/mL,该法简便,快速,且有较好的选择性,可用于血液中亚甲蓝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微粒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亚甲蓝
下载PDF
聚乙二醇光化学法制备金纳米微粒及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庆业 覃爱苗 +2 位作者 蒋治良 何佑秋 刘绍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57-1860,共4页
采用共振散射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对聚乙二醇(PEG)-Au3+纳米光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金纳米粒子合成条件的影响,发现金纳米粒子的尺寸与PEG分子量大小有关.建立了一个利用不同分子量PEG制备一系列粒径为6~60 nm金纳... 采用共振散射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对聚乙二醇(PEG)-Au3+纳米光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金纳米粒子合成条件的影响,发现金纳米粒子的尺寸与PEG分子量大小有关.建立了一个利用不同分子量PEG制备一系列粒径为6~60 nm金纳米粒子的光化学合成新方法.根据PEG分子的空间位阻、疏水性等解释了PEG分子量不同而获得不同粒径金纳米粒子的原因.提出了一个合理的纳米光化学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反应 金纳米粒子 聚乙二醇 共振散射
下载PDF
CdSe量子点作探针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阿米卡星 被引量:8
7
作者 胡蓉 彭娟娟 +2 位作者 范小青 闫曙光 何佑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119-123,共5页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CdSe量子点,巯基乙酸自组装在量子点的表面形成带有负电的聚集体.在pH为4.6~6.3的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可与阿米卡星(Amikacin AMK)靠静电引力及疏水作用力结合形成粒径较大的聚集体,这种聚集体的形成导...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CdSe量子点,巯基乙酸自组装在量子点的表面形成带有负电的聚集体.在pH为4.6~6.3的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可与阿米卡星(Amikacin AMK)靠静电引力及疏水作用力结合形成粒径较大的聚集体,这种聚集体的形成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esonance Rayleigh Scattering RRS)强度显著增大,最大散射峰位于372nm.同时二级散射(second-order scattering SOS)和倍频散射(frequency-doubling scattering FDS)的强度也显著增强,最大峰分别位于590nm、392nm.其中,RRS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检出险,它的线性范围为0.0086~1.2μg·mL-1,检出限为2.66ng·mL-1.以此建立一种用CdSe量子点作为探针RRS法测定AMK的高灵敏,简便,快速新方法,同时讨论了最佳反应条件和其它影响因素,该方法可用于血样中AMK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CDSE量子点 共振瑞利散射 阿米卡星
下载PDF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与盐酸巴马汀的相互作用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殷鹏飞 龚会平 +2 位作者 李萍萍 刘正清 何佑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32-1437,共6页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TGA-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TGA-CdTe/CdS QDs与盐酸巴马汀(PC)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7.4的Tris-HCl缓冲液中,QDs与PC相互作用后使QDs的荧光呈线性猝...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TGA-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TGA-CdTe/CdS QDs与盐酸巴马汀(PC)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7.4的Tris-HCl缓冲液中,QDs与PC相互作用后使QDs的荧光呈线性猝灭,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线性范围为25~1×104ng/mL,检出限(3σ)为7.7 ng/mL.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可定量测定PC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量子点 荧光猝灭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盐酸巴马汀
下载PDF
卡那霉素、新霉素对甲基蓝的褪色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湛海粼 胡小莉 +2 位作者 刘绍璞 何佑秋 陈绍芬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在pH3~5的条件下,甲基蓝(MB)与硫酸卡那霉素(KANA)、硫酸新霉素(NEO)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导致MB褪色.最大褪色波长位于608nm(KANA)和606nm(NEO),MBKNNA体系和MBNEO体系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2 44×104L·mol-1·cm-... 在pH3~5的条件下,甲基蓝(MB)与硫酸卡那霉素(KANA)、硫酸新霉素(NEO)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导致MB褪色.最大褪色波长位于608nm(KANA)和606nm(NEO),MBKNNA体系和MBNEO体系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2 44×104L·mol-1·cm-1和2 99×104L·mol-1·cm-1,在一定范围内遵从比耳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那霉素 新霉素 甲基蓝 褪色反应 分光光度法 抗生素
下载PDF
基于FTIR-SVM的西洋参与籽播参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丹婷 程存归 +2 位作者 杜正雄 何佑秋 孔黎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86-2189,共4页
支持向量机(SVM)是根据统计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算法。文章以40个西洋参样品为实验材料,通过FTIR-SVM建立了西洋参样品与籽播参识别的模型。对学习训练集中的30个样品模型识别率为100%,对10个预测样品的识别准确率为90%。研究结果表... 支持向量机(SVM)是根据统计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算法。文章以40个西洋参样品为实验材料,通过FTIR-SVM建立了西洋参样品与籽播参识别的模型。对学习训练集中的30个样品模型识别率为100%,对10个预测样品的识别准确率为90%。研究结果表明,FTIR-SVM可以用于中药西洋参与籽播参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支持向量机 西洋参 籽播参 分类
下载PDF
硒化锌量子点作探针荧光法检测农药敌磺钠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正清 殷鹏飞 +3 位作者 龚会平 王晓丹 李萍萍 何佑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5,共5页
以谷胱甘肽(GSH)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高荧光的硒化锌量子点(ZnSe QDs).实验发现,农药敌磺钠能显著猝灭ZnSe QDs的荧光,同时采用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研究了敌磺钠与ZnSe QDs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机理.通过对比3个温度下体系的Stern-Vol... 以谷胱甘肽(GSH)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高荧光的硒化锌量子点(ZnSe QDs).实验发现,农药敌磺钠能显著猝灭ZnSe QDs的荧光,同时采用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研究了敌磺钠与ZnSe QDs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机理.通过对比3个温度下体系的Stern-Volmer方程动态猝灭常数KSV发现,敌磺钠对ZnSe QDs的荧光猝灭主要为动态过程.利用二者的猝灭作用建立了对农药敌磺钠的高灵敏检测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6.69×10-7~2.23×10-4 mol/L,相关系数为R=0.999,检出限为2.01×10-7 mol/L.用该方法对自来水中残留农药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5.8%~10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E量子点 荧光 紫外吸收 敌磺钠
原文传递
甘氨酸-N,N-双亚甲基膦酸锆-钯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傅相锴 马学兵 +1 位作者 刘昌华 何佑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4-76,共3页
甘氨酸┐N,N┐双亚甲基膦酸锆┐钯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傅相锴*马学兵刘昌华何佑秋(西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630715)关键词甘氨酸-N,N-双亚甲基膦酸锆,钯催化剂,催化加氢,催化活性1996-03-25收稿,... 甘氨酸┐N,N┐双亚甲基膦酸锆┐钯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傅相锴*马学兵刘昌华何佑秋(西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630715)关键词甘氨酸-N,N-双亚甲基膦酸锆,钯催化剂,催化加氢,催化活性1996-03-25收稿,1996-06-19修回国家自然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催化剂 催化加氢 催化活性
下载PDF
CdTe/CdS量子点与丝裂霉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萍萍 殷鹏飞 +3 位作者 龚会平 刘正清 王晓丹 何佑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5-710,共6页
在水相中合成了硫普罗宁(Tiopronin,TP)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TP-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TP-CdTe/CdS QDs与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的相互作用机理。在pH=7.6的tris-HCl缓冲溶液介质中,TP-CdTe/CdS QD... 在水相中合成了硫普罗宁(Tiopronin,TP)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TP-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TP-CdTe/CdS QDs与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的相互作用机理。在pH=7.6的tris-HCl缓冲溶液介质中,TP-CdTe/CdS QDs与MMC相互作用,使TP-CdTe/CdS QDs的荧光发生猝灭,并且QDs的荧光强度与MMC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线性范围4.7×10-9~1.2×10-8g/mL,检出限(3σ)为1.4×10-8g/mL。此方法快速简便,用于尿样中丝裂霉素的测定,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量子点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猝灭法 丝裂霉素
下载PDF
基于水溶性CdTe量子点-绿原酸-血管紧张素Ⅰ相互作用的荧光可逆调控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晓丹 殷鹏飞 +3 位作者 龚会平 李萍萍 刘正清 何佑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82-1187,共6页
在水相中合成了巯基丙酸(MPA)包覆的CdTe量子点(QD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CdTe QDs与绿原酸(CH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HA可显著猝灭CdTe QDs的荧光,在一定... 在水相中合成了巯基丙酸(MPA)包覆的CdTe量子点(QD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CdTe QDs与绿原酸(CH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HA可显著猝灭CdTe QDs的荧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荧光猝灭值与CHA的浓度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推断其主要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并实现了荧光光谱法测定CHA.向CdTe QDs-CHA体系中加入血管紧张素Ⅰ(AngⅠ)后,CdTe QDs荧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逐渐恢复,从而实现了CdTe QDs的荧光可逆调控.CdTe QDs荧光的猝灭与恢复过程对于荧光传感的设计以及荧光可逆调控机理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绿原酸 血管紧张素Ⅰ 动态猝灭 荧光可逆调控
下载PDF
CdTe量子点作探针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肝素钠 被引量:6
15
作者 闫曙光 何佑秋 +2 位作者 彭娟娟 王雷 范小青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71,共5页
在水相中低温条件下制备了巯基乙胺稳定的CdTe量子点(CdTe QDs).基于肝素钠(Heparin)对巯基乙胺稳定的CdTe QDs共振瑞利散射(RRS)的增强作用,同时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也相应增强,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定量测定... 在水相中低温条件下制备了巯基乙胺稳定的CdTe量子点(CdTe QDs).基于肝素钠(Heparin)对巯基乙胺稳定的CdTe QDs共振瑞利散射(RRS)的增强作用,同时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也相应增强,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定量测定肝素的新方法,同时讨论了最佳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以RRS为例,在311nm处,RRS的光谱强度与肝素钠的质量浓度c/(I-I0)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线性范围13.5~1000ng/mL,检出限(3σ)为4.04ng/mL.可用于血样中肝素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共振瑞利散射 肝素钠
原文传递
CdTe量子点作探针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甲氨蝶呤、头孢曲松钠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小青 彭娟娟 +2 位作者 闫曙光 王雷 何佑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3,共5页
以巯基乙胺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CdTe量子点,巯基乙胺自组装在量子点的表面形成带正电的聚合体.在pH为5.0-5.6的弱酸性条件下,带正电的CdTe量子点聚合体与带负电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 CTRX)通过... 以巯基乙胺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CdTe量子点,巯基乙胺自组装在量子点的表面形成带正电的聚合体.在pH为5.0-5.6的弱酸性条件下,带正电的CdTe量子点聚合体与带负电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 CTRX)通过静电引力及疏水作用力结合形成粒径较大的聚合体,这种聚合体的形成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esonance Rayleigh Scattering RRS)强度显著增大,同时二级散射(second-order scattering SOS)和倍频散射(frequency-doubling scattering FDS)也显著增强.在一定条件下,散射增强(ΔI)与甲氨蝶呤、头孢曲松钠的浓度成正比,其中RRS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甲胺蝶呤和头孢曲松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4.50μg/mL,0.03~4.20μg/mL,检出限(3σ)分别为3.06ng/mL,8.90ng/mL.这种方法灵敏、简便、快速,可用于血样中甲氨蝶呤、头孢曲松钠的痕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共振瑞利散射 甲氨蝶呤 头孢曲松钠
原文传递
液相硫化银纳米微粒的界面荧光和共振散射光谱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章表明 蒋治良 +2 位作者 翟好英 何佑秋 刘绍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92-1094,共3页
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硫代乙酰胺(TAA)存在下, Ag+和S2-反应生成较稳定的Ag2S纳米微粒. 它在470 nm处产生1个较强的荧光峰, 在470 nm处产生1个共振散射峰. TAA和Ag+浓度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与此两种物质浓度对共振... 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硫代乙酰胺(TAA)存在下, Ag+和S2-反应生成较稳定的Ag2S纳米微粒. 它在470 nm处产生1个较强的荧光峰, 在470 nm处产生1个共振散射峰. TAA和Ag+浓度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与此两种物质浓度对共振散射强度的影响一致, 随着Ag+浓度(0~8.0×10-5 mol·L-1)增大荧光和共振散射光强度均线性增大. 实验结果表明, 荧光与共振散射之间存在相关性. 此荧光为液相Ag2S纳米微粒产生的固液界面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硫化银纳米微粒 界面荧光 共振散射
下载PDF
1,3-二甲氧甲酰-4,6-二氰基噻吩并[3,4-c]噻吩的合成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耿蓉霞 何佑秋 申伟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1,共5页
设计采用新颖的Pummerer-氰化路线和用亚硫酰氯作S-转移试剂的路线合成了第一例全部连吸电子基的噻吩并[3,4-c]噻吩.用1HNMR,13CNMR,FTIR,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用B3LYP/6-31G*及B3LYP/6-311++G**方法全优化计算了1,3-二... 设计采用新颖的Pummerer-氰化路线和用亚硫酰氯作S-转移试剂的路线合成了第一例全部连吸电子基的噻吩并[3,4-c]噻吩.用1HNMR,13CNMR,FTIR,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用B3LYP/6-31G*及B3LYP/6-311++G**方法全优化计算了1,3-二甲氧甲酰-4,6-二氰基吩并[3,4-c]噻吩分子,得到几何构型、总能量、标准熵、标准焓和标准自由能,计算构型与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非常吻合.并用电荷分布讨论了有关非经典噻吩并[3,4-c]噻吩体系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能很好地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mmerer-氰基化 S-转移反应 噻吩并【3 4-c】噻吩 密度泛函理论 电荷分布
下载PDF
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光谱研究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与盐酸药根碱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殷鹏飞 龚会平 +3 位作者 刘正清 王晓丹 李萍萍 何佑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0-326,共7页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TGA-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吸收、荧光光谱研究TGA-CdTe/CdS QDs与盐酸药根碱(JH)的相互作用机理。在pH值为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介质中,QDs与JH相互作用后使QDs的荧光呈线...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TGA-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吸收、荧光光谱研究TGA-CdTe/CdS QDs与盐酸药根碱(JH)的相互作用机理。在pH值为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介质中,QDs与JH相互作用后使QDs的荧光呈线性猝灭,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线性范围0.011~10 mg/L,检出限(3σ)为3.3×10-3mg/L,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便、定量测定盐酸药根碱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药根碱 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 紫外-可见吸收 荧光猝灭法
下载PDF
流动注射-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某些局部麻醉药物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小莉 许东坡 +3 位作者 刘忠芳 刘绍璞 何佑秋 秦明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63-1968,共6页
在稀盐酸介质中,12-钨磷酸(TP)分别与丁卡因(TC)、普鲁卡因(PC)和利多卡因(LC)等局部麻醉药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导致溶液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它们的最大RRS峰位于345 nm(TP-TC),368 nm(TP-PC)和379 nm(TP-LC)... 在稀盐酸介质中,12-钨磷酸(TP)分别与丁卡因(TC)、普鲁卡因(PC)和利多卡因(LC)等局部麻醉药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导致溶液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它们的最大RRS峰位于345 nm(TP-TC),368 nm(TP-PC)和379 nm(TP-LC),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麻醉药的浓度与散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流动注射-共振瑞利散射联用技术测定丁卡因、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的新方法,不同麻醉药的检出限在0.5~9.5 ng/mL之间.以灵敏度最高的丁卡因为例,试验了共存物质的影响及分析应用,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重复性;用于尿样中TC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8%~103.2%;对于质量浓度为2.0μg/mL的TC进行9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进样频率为60 h^-1.采用量子化学AM1法计算了3种药物的电荷分布,并从药物结构差异上讨论了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钨磷酸 共振瑞利散射 流动注射 局部麻醉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