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光远:关键汽车零部件是“短腿”
1
作者 何光远 《汽车工业研究》 2014年第2期2-2,共1页
日前,何光远接受新浪汽车采访时表示:我觉得汽车行业更多要关注关键的零部件,特别是更多地重视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要按照产业链的这样一个思路来发展,不要只考虑自己那一块。
关键词 汽车零部件 汽车行业 民营企业 产业链
下载PDF
SPECT肾动态显像用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预测中的价值
2
作者 方莉 许梦苗 +2 位作者 何光远 赵骏 范光磊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 探究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预测期间,以SPECT肾动态显像技术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起始时间自2019年1月开始,拟定相关计划,收集研究数据,至2023年6月截止,将纳入患者以尿白蛋白排泄率进行分组,微... 目的 探究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预测期间,以SPECT肾动态显像技术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起始时间自2019年1月开始,拟定相关计划,收集研究数据,至2023年6月截止,将纳入患者以尿白蛋白排泄率进行分组,微量组26例;正常组26例;大量组28例,均进行SPECT肾动态显像检测,分析患者生化指标、肾小球滤过率。结果正常组与微量组的生化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比正常组、微量组的生化指标水平高(P均<0.05)。微量组肾小球滤过率(69.15±15.47)ml/min与正常组肾小球滤过率(74.29±15.29)ml/min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肾小球滤过率(63.19±13.54)ml/min低于正常组肾小球滤过率(74.29±15.29)ml/min(t=2.8287,P=0.0066)。结论 临床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过程中,以SPECT肾动态显像预测价值显著,能够作为早期预测肾脏功能损伤重要手段,协助医师了解患者疾病进展程度,便于开展对应措施进行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SPECT肾动态显像 预测价值
下载PDF
^(18)F-FDG PET-CT联合MRI对于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3
作者 孙鹤云 杜菲雨 +2 位作者 何光远 许梦苗 范光磊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联合MR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接受PET-CT及MRI检查,以病理穿刺活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二者联合诊...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联合MR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接受PET-CT及MRI检查,以病理穿刺活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二者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结果7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经过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50例,前列腺良性病变20例;其中MRI诊断出前列腺癌43例,前列腺良性病变27例;PET-CT诊断出前列腺癌48例,前列腺良性病变23例;PET-CT+MRI诊断出前列腺癌51例,前列腺良性病变19例;PET-CT联合MRI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高于单一诊断,漏诊率低于单一诊断(P<0.05),而二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度及误诊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分期诊断上,50例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低分化腺癌13例;T期40例(T1~T2期11例,T3期22例,T4期7例),N期10例;对于前列腺癌T分期评价,PET-CT+MRI检查的准确度高于单一检查(P<0.05)。结论PET-CT联合MRI相比二者任一检查对前列腺癌及其病理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减少漏诊率及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氟脱氧葡萄糖 PET-CT MRI 前列腺癌
下载PDF
威权领导如何影响工作投入?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4
作者 何光远 李进生 赵曙明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6,共10页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威权领导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内在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418名员工的问卷搜集与数据分析表明:威权领导对工作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员工心理资本在威权领导与工作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自我领导反向调节了威权领导与...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威权领导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内在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418名员工的问卷搜集与数据分析表明:威权领导对工作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员工心理资本在威权领导与工作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自我领导反向调节了威权领导与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心理资本间接影响工作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权领导 心理资本 工作投入 自我领导
下载PDF
二巯基丁二酸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光远 韩咏竹 杨任民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8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评价二流基丁二酸(DMSA)对肝状核变性(HLD)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60例HLD患者均予口服DMSA70mg/kg·d,Bid,疗程为4w。以改良Goldstein分级法作疗效判断,并记录治疗前后铜代谢指标、肝肾功能、周围血象的变化及副反应。结果:显... 目的:评价二流基丁二酸(DMSA)对肝状核变性(HLD)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60例HLD患者均予口服DMSA70mg/kg·d,Bid,疗程为4w。以改良Goldstein分级法作疗效判断,并记录治疗前后铜代谢指标、肝肾功能、周围血象的变化及副反应。结果:显效16例(26.7%),好转31例(51.7%),无效12例(21.7%);总有效率78.3%。疗后尿排铜量显著增加。但发现有鼻、齿龈出血、血小板减少等副反应。结论:DMAS是治疗HLD的有效药物,具有高效、低毒、服用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巯基丁二酸 肝豆状核变性 治疗
下载PDF
推拿配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何光远 杨永晖 +1 位作者 李韬 刘存斌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8期824-825,共2页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推拿组(单纯推拿治疗)、针刀组(单纯针刀治疗)、联合治疗组(推拿配合针刀治疗),每组40例,观察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推拿组(单纯推拿治疗)、针刀组(单纯针刀治疗)、联合治疗组(推拿配合针刀治疗),每组40例,观察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显效率(72.5%),明显优于推拿组(47.5%)和针刀组(47.5%)(P<0.05)。联合治疗组M-JOA积分改善优于推拿组和针刀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针刀能够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腰痛评分,与单纯的传统推拿治疗和单纯的针刀治疗相比较,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针刀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李业甫教授中医推拿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何光远 杨永晖 +5 位作者 黄辉 周美启 李韬 刘存斌 王从振 李业甫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4期485-488,共4页
李业甫,1934年生,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省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1996年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安徽省名中医和名老中医,1998年第二批和2012年第五批全国500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2012年被评... 李业甫,1934年生,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省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1996年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安徽省名中医和名老中医,1998年第二批和2012年第五批全国500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名老中医。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业甫从事推拿医教研工作54年,学验俱丰,共主编医学专著15部、合著15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得安徽省科研成果奖3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业甫 中医推拿 学术思想
下载PDF
推拿配合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何光远 刘存斌 +1 位作者 王从振 张静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年第11期972-973,共2页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热敏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2组各45例,治疗组予以推拿治疗加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予以推拿加传统艾灸治疗,治疗14d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治...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热敏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2组各45例,治疗组予以推拿治疗加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予以推拿加传统艾灸治疗,治疗14d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痊愈8例、显效26例、有效8例,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配合热敏灸能够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 热敏灸 症状积分
下载PDF
李业甫教授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何光远 李业甫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5期707-708,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李业甫教授推拿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李业甫教授独创的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3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结果: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4例,经过治疗,按我国40分计分法,34例患者经过治疗有16(占47%)例实现了生... 目的:观察应用李业甫教授推拿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李业甫教授独创的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3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结果: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4例,经过治疗,按我国40分计分法,34例患者经过治疗有16(占47%)例实现了生活基本正常化,有15(占44%)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只有3例(占8%)患者不理想。结论:应用李业甫教授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业甫教授 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PDF
推拿头部和脊椎对脑瘫的康复治疗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光远 刘存斌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推拿头部和脊椎对脑瘫康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4例脑瘫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1例。2组均予以功能训练和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头部和脊柱推拿。结果:经过3个月~1年的治疗,治疗组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目的:探讨推拿头部和脊椎对脑瘫康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4例脑瘫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1例。2组均予以功能训练和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头部和脊柱推拿。结果:经过3个月~1年的治疗,治疗组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对患儿头部和脊椎的反复推拿刺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神经中枢休眠状态下突触的激活,降低其阈值,形成部分神经功能重组,从而达到改善症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康复治疗 推拿 头部 脊椎 神经功能重组
下载PDF
推拿配合高压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光远 张扬 李韬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12期1180-1181,共2页
目的:观察推拿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配合高压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方法,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 目的:观察推拿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配合高压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方法,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4%,相对于对照组77.4%的有效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高压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高压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下载PDF
中药肝豆片Ⅰ号与二巯基丁二酸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5
12
作者 韩咏竹 何光远 +3 位作者 王训 李凯 王共强 杨任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9-70,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中药肝豆片Ⅰ号与二巯基丁二酸胶囊(DMSA)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疗效。方法: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予肝豆片Ⅰ号治疗,B组62例予DMSA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以改良Goldstein分级法作疗... 目的:观察比较中药肝豆片Ⅰ号与二巯基丁二酸胶囊(DMSA)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疗效。方法: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予肝豆片Ⅰ号治疗,B组62例予DMSA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以改良Goldstein分级法作疗效判断。结果:A组总有效率(719%)与B组(774%)相似(P>005);但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P<001)。结论:肝豆片Ⅰ号低毒、高效,更适宜长期口服,用于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片Ⅰ号 二巯基丁二酸 肝豆状核变性 治疗
下载PDF
电针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生兵 何光远 +4 位作者 周美启 曹健 高纺 杨影 曹丽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9-642,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心综合征(cerebral-cardiac syndrome,CCS)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从70只健康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60只用于CCS模型复制。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30只,分为模型组、电针...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心综合征(cerebral-cardiac syndrome,CCS)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从70只健康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60只用于CCS模型复制。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30只,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电针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大鼠尾状核方法造模,假手术组向大鼠尾状核注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于造模第1天开始电针,电针组选取水沟、风府、内关和心俞穴,电针非经非穴组选取臀部非经非穴点4处,每次20min,每天1次,连续3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每天抓空1次。分别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偶可见TUNEL细胞,Caspase-3少量表达;模型组血肿周围组织出现较多的TUNEL阳性细胞,Caspase-3大量表达;电针组TUNEL阳性细胞和Caspase-3表达均较模型组和电针非经非穴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电针可以抑制CCS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肿周围脑组织Caspase-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心综合征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下载PDF
山豆根中毒致亚急性坏死性基底节脑病6例 被引量:28
14
作者 胡纪源 陆松 +2 位作者 何光远 李凯 杨任民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山豆根中毒 亚急性坏死性基底节脑病 山豆根 不良反应 毒性 SNBGE
下载PDF
基于“扎根精神”的管理创新与国际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贾旭东 何光远 +1 位作者 陈佳莉 衡量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9,共9页
通过构建"管理‘三元’模型"、"管理理论建构与发展模型"、"管理理论金字塔模型"和"管理‘三界’互动模型",提出了"主位研究"、"客位研究"等概念。然后,基于对国内扎根理... 通过构建"管理‘三元’模型"、"管理理论建构与发展模型"、"管理理论金字塔模型"和"管理‘三界’互动模型",提出了"主位研究"、"客位研究"等概念。然后,基于对国内扎根理论研究文献的回顾,分析了管理理论的情境性/普适性与本土化/国际化的关系,剖析了学术界、企业界和咨询界"三界"互动与理论创新的关系以及当下国内"三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大力提倡"扎根精神",扎根本土实践,运用以扎根理论为代表的、规范的质性研究方法论开展"主位研究",可以更好地获得能够解释现实和指导实践的"中层理论",并逐步提高中国管理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是管理创新与国际化的一条路径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精神 扎根理论 理论创新 理论构建 国际化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夹角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敏 王凯 +4 位作者 李绍钦 潘昌杰 石海峰 何光远 贾中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SMA)-腹主动脉(AA)夹角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ISMAD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采用1∶4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照组纳入同期232例非I...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SMA)-腹主动脉(AA)夹角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ISMAD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采用1∶4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照组纳入同期232例非ISMAD患者。对比两组患者间SMA-AA夹角。根据SMA-AA夹角分布,分为<50°组(n=18)、50~70°组(n=28)、>70°组(n=12),统计组间比值比(OR)。结果ISMAD组、对照组患者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SMAD组、对照组SMA-AA夹角分别为(58.6±16.5)°、(48.1±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MA-AA夹角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0°比50~70°:OR=2.324,P=0.011;<50°比>70°:OR=4.233,P=0.001)。SMA-AA夹角判断ISMAD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56(P<0.001),灵敏度为81.03%,特异度为44.40%,截断值>43.1°。结论SMA-AA夹角是ISM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ISMAD发病风险随着SMA-AA夹角增大逐渐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腹主动脉 动脉夹层 夹角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壮药九层风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健军 刘珂宇 +2 位作者 谭文波 何光远 蒋才武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06-1207,共2页
目的研究壮药九层风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吸附色谱法、重结晶等现代分离方法和技术对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所得单体化合物利用其理化性质及MS、1H-NMR、13C-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九层... 目的研究壮药九层风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吸附色谱法、重结晶等现代分离方法和技术对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所得单体化合物利用其理化性质及MS、1H-NMR、13C-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九层风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一烷烃(I),α-波甾醇(II),豆甾醇(III),β-谷甾醇(IV),油酸(V),正二十四烷酸(Ⅵ),α-波甾醇-3-O-β-D-葡萄糖苷-6/-十七酸酯(Ⅶ),正十六烷酸(Ⅷ),丝石竹皂苷元(Ⅸ)。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层风 α-波甾 α-波甾醇-3-O-β-D-葡萄糖苷-6/-十七酸酯 丝石竹皂苷元
下载PDF
基于CT双期增强图像的深度迁移学习模型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孟名柱 潘昌杰 +3 位作者 张铭 何光远 沈栋 陈罕奇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76-980,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CT双期增强图像的不同深度迁移学习(DTL)模型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分类效能。方法:采用相同程序架构和相同数据集对3种DTL模型(VGG19、ResNet50和DenseNet201)的分类诊断效能进行测试和评估。以不同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 目的:评价基于CT双期增强图像的不同深度迁移学习(DTL)模型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分类效能。方法:采用相同程序架构和相同数据集对3种DTL模型(VGG19、ResNet50和DenseNet201)的分类诊断效能进行测试和评估。以不同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最高预测符合率和在验证集中的符合率、召回率、F1评分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作为评估模型效能的指标。结果:DenseNet201模型获得了最好的训练和测试结果,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最高预测符合率分别为1.00和0.98;VGG19模型用时最长,其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预测符合率分别为0.99和0.98,较DenseNet201略差;ResNet50模型用时最短,但测试结果最差,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最高符合率分别为0.93和0.92。VGG19、ResNet50和DenseNet201模型在验证集中的平均符合率为0.96、0.92和0.98,召回率分别为0.96、0.91和0.98,F1评分分别为0.96、0.91和0.98。DenseNet201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高于VGG19模型(0.95)和ResNet50模型(0.91)。结论:基于DenseNet201的DTL模型对甲状腺CT良恶性结节具有较高的分类效能,有助于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甲状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普通型偏头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存斌 何光远 李韬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54-57,共4页
目的比较针灸联合推拿疗法、单纯针灸、单纯推拿治疗普通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普通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组(针推组)、针灸治疗组(针灸组)和推拿治疗组(推拿组),每组30例。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3... 目的比较针灸联合推拿疗法、单纯针灸、单纯推拿治疗普通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普通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组(针推组)、针灸治疗组(针灸组)和推拿治疗组(推拿组),每组30例。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结果 3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浆CGR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治疗后血浆CGRP含量降低值显著大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结论针灸与推拿联用治疗偏头痛可提高疗效,其机制与降低血浆CGR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型偏头痛 针灸 推拿
下载PDF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虚拟企业模型构建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旭东 何光远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57-967,共11页
运用经典扎根理论方法,以7家企业为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出了虚拟企业的共同特征以及据此重新界定了虚拟企业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供应链视角下的虚拟企业模型。研究表明,基于供应链视角,虚拟企业可理解为一条由盟主企业组织的... 运用经典扎根理论方法,以7家企业为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出了虚拟企业的共同特征以及据此重新界定了虚拟企业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供应链视角下的虚拟企业模型。研究表明,基于供应链视角,虚拟企业可理解为一条由盟主企业组织的供应链,盟主企业通过供应链控制力与品牌竞争力实现对虚拟企业的控制和运营。研究结果弥合了围绕虚拟企业概念的长期理论分歧,准确界定了虚拟企业的定义并给出了其理论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今后虚拟企业的组建与运营实践有所启示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虚拟企业 扎根理论 供应链控制力 品牌竞争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