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中数学作业校本化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以“双减”政策背景下“野三式”作业设计为例
1
作者 何君青 《福建教育》 2024年第11期50-53,共4页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作业改革成了各校的重要举措。江苏省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2021年起开始了体验、探究、反思式校本化作业的改革尝试,意义重大,既响应了时代号召,又满足了学校需求,还让学生感受到学科作业的趣味和价值。本文探讨“...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作业改革成了各校的重要举措。江苏省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2021年起开始了体验、探究、反思式校本化作业的改革尝试,意义重大,既响应了时代号召,又满足了学校需求,还让学生感受到学科作业的趣味和价值。本文探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的校本化设计,展现体验、探究、反思式校本化作业的意义与实施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作业 体验 探究 反思
下载PDF
反思:指向素养 面向未来——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初中数学反思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
作者 丛一冰 何君青 《江苏教育》 2024年第3期75-77,共3页
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秉持“遇见更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以省级课题“初中数学反思型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为契机,深入开展对“反思型教学”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个性化的研究图谱,在广泛交流研讨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多元的研究案例及成果... 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秉持“遇见更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以省级课题“初中数学反思型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为契机,深入开展对“反思型教学”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个性化的研究图谱,在广泛交流研讨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多元的研究案例及成果,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和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反思型教学 核心素养 面向未来
下载PDF
“链条式”课堂教学的前前后后——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何君青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7年第7期5-7,共3页
2017年4月,南京市教研室组织了优秀青年教师展示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考查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及临场发挥能力,活动的方案是现场告知课题,无网络环境和资料下2小时时间准备(含做课件),随后在学生的配合下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此种模式... 2017年4月,南京市教研室组织了优秀青年教师展示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考查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及临场发挥能力,活动的方案是现场告知课题,无网络环境和资料下2小时时间准备(含做课件),随后在学生的配合下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此种模式下,不能提前准备,不能深度备课,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可很大程度上展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数学的深度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一元二次方程 优秀青年教师 链条 驾驭能力 展示活动 临场发挥 网络环境
下载PDF
一题、一课、一总结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君青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5年第9期29-30,共2页
如何围绕新教材组织复习,更好地践行课标核心理念,科学备考呢?笔者认为,复习课授课方式的选择,题目的精心设计,是关键的环节.授课方式的独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中考前用好例题,能统领整个复习内容,使学生充分获取解... 如何围绕新教材组织复习,更好地践行课标核心理念,科学备考呢?笔者认为,复习课授课方式的选择,题目的精心设计,是关键的环节.授课方式的独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中考前用好例题,能统领整个复习内容,使学生充分获取解题营养,提升复习效果,轻松而顺利地达到复习目标.笔者结合自己曾经上课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题一课”的教学手段,愿与同行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课方式 教材组织 精心设计 事半功倍 复习内容 复习效果 教学实践 复习目标
下载PDF
例谈代数词问题中的集合解法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君青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4年第12期48-50,共3页
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初中数学的解题教学中,很多代数问题都可以用几何方法解决,学生必须要有意识地将“数”和“形”有机地联系起来,从几何的角度看代数,提升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 数形结合 代数问题 几何问题
下载PDF
“跑班分层”模式下数学多元发展的探索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君青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3年第5期7-9,共3页
2011年版新课标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针对新课标的重大改变,笔者结合近期本校进行的“跑班制分层教... 2011年版新课标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针对新课标的重大改变,笔者结合近期本校进行的“跑班制分层教学”,与同行交流在这种模式下数学学科多元发展的教学实践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育 多元发展 探索实践 分层教学 教学实践 数学学科 同行交流 新课标
下载PDF
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南京市近三年中考试题的回望及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君青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3年第2期45-48,共4页
南京市初中学校的数学教材在经历了人教版、华师版教材后采用苏科版教材已经快有10个年头了,中考的题型也在不停的修改后趋于稳定,近三年的题型也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不变的模式.但2013年注定了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与以往的不同.其一... 南京市初中学校的数学教材在经历了人教版、华师版教材后采用苏科版教材已经快有10个年头了,中考的题型也在不停的修改后趋于稳定,近三年的题型也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不变的模式.但2013年注定了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与以往的不同.其一,这是2011版新课标全面推广后的第二年;其二,新版本苏科版教材在2012届初一也开始全面使用.受到新课标部分内容的调整以及新版本苏科版教材的推广的影响,2013年中考,必然有着全新的气息.本文立足于近三年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在回望近三年试题的特点中展望2013年中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试题 南京市 展望 数学教材 数学试题 苏科版 初中学校 人教版
下载PDF
“跑班分层”课堂教学探索实践与启示——以一节“动点问题”公开课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君青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4年第10期32-35,共4页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全面实施,围绕“高效课堂”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备受关注,“跑班分层”教学正是其中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跑班分层”模式下不同的课堂教学实践是值得研究的,从实践中获得的启示更有其推广...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全面实施,围绕“高效课堂”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备受关注,“跑班分层”教学正是其中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跑班分层”模式下不同的课堂教学实践是值得研究的,从实践中获得的启示更有其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班分层 课堂教学 探索实践
下载PDF
分层课堂上究竟要发生什么——两节市级公开课《让图"说话"》的反思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君青 《数学教学》 2017年第9期7-11,24,共6页
2017年1月6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适合的教育——初中教学中同班分层教学的探索》课堂教学观摩推进会在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隆重举行.江苏省教科所、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教研室等单位多位专家莅临指导,活动也邀... 2017年1月6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适合的教育——初中教学中同班分层教学的探索》课堂教学观摩推进会在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隆重举行.江苏省教科所、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教研室等单位多位专家莅临指导,活动也邀请了全省诸多学校骨干教师前来观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师大附中 初中教学 教科所 教学观摩 课堂教学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 展示课 莅临指导 活动经验 直接开平方法
下载PDF
一道一模压轴题的命制过程及感悟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君青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6年第9期54-56,共3页
一模是全区组织的综合性检测,是中考前的一次大型诊断测试.命题须以中考及新课标的要求作为标准,其功能是让学生感受中考,同时这类考试还对后续中考第二轮复习起到指导性作用,所以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极其重视这类考试.近期,笔者命制了... 一模是全区组织的综合性检测,是中考前的一次大型诊断测试.命题须以中考及新课标的要求作为标准,其功能是让学生感受中考,同时这类考试还对后续中考第二轮复习起到指导性作用,所以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极其重视这类考试.近期,笔者命制了我区中考一模试题,压轴题以几何探究题为背景进行了考查,题目得到了全区老师的称赞.命题过程中略有收获,故撰文与同行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轴题 命制 感悟 第二轮复习 中考 探究题 命题 学生
下载PDF
“跑班分层”模式下学习评价的探索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君青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14年第12期5-7,共3页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故笔者认为,评价体系应符合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题型多变化的准则.其中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故笔者认为,评价体系应符合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题型多变化的准则.其中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针对《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结合笔者所任教学校的“跑班分层”教学新模式,笔者曾多次命制“分层”试卷,略有收获,与读者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评价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探索实践 激励学生 数学学习 评价体系 目标多元化 《新课标》
下载PDF
一道九年级期末原创题的命制过程与感悟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君青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4年第4期42-43,共2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考试是一次阶段性检测,其功能是评价学生一学期以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这类考试还承担了学生对中考适应性衔接的功能,所以这类考试无论学校还是学生都高度重视.笔者有幸命制了我区九年级期末学情分析考试...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考试是一次阶段性检测,其功能是评价学生一学期以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这类考试还承担了学生对中考适应性衔接的功能,所以这类考试无论学校还是学生都高度重视.笔者有幸命制了我区九年级期末学情分析考试试卷,考试结束后这份试卷得到了我区教师们的一致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年级第一学期 期末 命制 考试试卷 感悟 原创 学情分析 学生
下载PDF
让“数学思想”在课堂处处绽放光彩——一堂市级公开课《分式方程》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君青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3年第9期4-6,共3页
一、对教学背景的理解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教材八年级第八章《分式》的第五节《分式方程》第一课时内容.分式方程是初中阶段“数与代数”体系中方程部分的重要内容,课本在编排时注重螺旋式的上升,从整式方程到分式方程的过渡.... 一、对教学背景的理解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教材八年级第八章《分式》的第五节《分式方程》第一课时内容.分式方程是初中阶段“数与代数”体系中方程部分的重要内容,课本在编排时注重螺旋式的上升,从整式方程到分式方程的过渡.本节课的学习是建立方程思想的一个重要过程,只有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整式方程的相关知识才能学好分式方程.因此,分式方程的研究综合了前面学习过的整式方程的知识,同时又为后继的内容做了奠基,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式方程 教学设计 数学思想 公开课 市级 课堂 “数与代数” 整式方程
下载PDF
“分层”课堂上两道题目的模仿与创新——例谈数形结合题目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君青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4年第9期12-15,共4页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全面实施,围绕“高效课堂”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备受关注,各地课堂教学的思想与模式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效课堂需要学生对教师讲解的模仿,更需要对知识运用的创新,这样的有效性教学是值...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全面实施,围绕“高效课堂”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备受关注,各地课堂教学的思想与模式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效课堂需要学生对教师讲解的模仿,更需要对知识运用的创新,这样的有效性教学是值得推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 模仿创新
下载PDF
探则深究 变则归一——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优质课为例
15
作者 何君青 《中学数学教学》 2014年第6期12-15,共4页
"探则深究,变则归一",顾名思义,"探则深究"是指学习者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深入研究、层层递进,挖掘知识的内涵部分,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的同时将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变则归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 "探则深究,变则归一",顾名思义,"探则深究"是指学习者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深入研究、层层递进,挖掘知识的内涵部分,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的同时将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变则归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题目"变"的过程,在题目纷繁变化的思维碰撞中,重在归一,以相类似的题目为生长点不停的变式研究,凸显出数学的本质,从而让学生学一题会一类,让课堂高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 变式 教学过程 知识内化 层递 课堂教学 思维过程 活动经验 思维碰撞 解题教学
下载PDF
概念课引入环节的探索与教学实践——以函数的教学为例
16
作者 何君青 郑隽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4年第12期14-15,共2页
近几年,国家积极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不断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减负的力度.可见如何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成为数学教师共同探讨的热点问题.笔者曾在《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数学教与学》等一系列杂志发表... 近几年,国家积极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不断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减负的力度.可见如何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成为数学教师共同探讨的热点问题.笔者曾在《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数学教与学》等一系列杂志发表了课堂教学探索的文章.近期我区开展数学概念课堂教学研讨沙龙,笔者结合《函数》一课,作为代表进行了发言,在交流的过程中略有收获,故撰文与同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与学 学习过程 概念系统 认知过程 数形结合 学习能力 斯托利 认知结构 表格形式 思维过程
下载PDF
巧设计 呈经典 探无穷——一道期末原创题的命制过程及感悟
17
作者 何君青 陈敏婕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7年第4期45-47,共3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在书面测验中,更要积极探索可以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试题,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述建议,无疑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在书面测验中,更要积极探索可以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试题,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述建议,无疑给命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感悟 命制 原创 期末 数学课程标准 学习过程 评价建议
下载PDF
《二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
18
作者 何君青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0年第7期36-37,共2页
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节《二元一次方程》内容。本节课的学习是建立方程思想的一个重要过程,只有正确地理解和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才能学好二元一次方程组。因此,二元一次... 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节《二元一次方程》内容。本节课的学习是建立方程思想的一个重要过程,只有正确地理解和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才能学好二元一次方程组。因此,二元一次方程的研究综合了前面学习过的方程的知识,同时又为后继的内容做了奠基,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一次方程组》 实践反思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背景 方程思想 承前启后 苏科版
下载PDF
基于新版教材下,一道月考试题的命制过程及感悟
19
作者 何君青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5年第4期73-74,共2页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针对此次课程标准的实施,苏科版教材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更改和调整.圆和相似作为"图形与几何"两大重要部分,编排的顺序进行了调整,旧版教材中"圆"为九年级上学期第五章内容,...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针对此次课程标准的实施,苏科版教材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更改和调整.圆和相似作为"图形与几何"两大重要部分,编排的顺序进行了调整,旧版教材中"圆"为九年级上学期第五章内容,在此之前的初二下学期学生学习了图形的相似等相关知识,而新版教材"圆"调整为九年级上学期第二章内容,图形的相似则调整到九年级下学期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版教材 编排顺序 图形的 全等三角形 平面直角坐标系 数形结合 指导性作用 课程标准 命题者 《新课标》
下载PDF
让探究在课堂上处处生成——一堂市级赛课“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教学设计
20
作者 何君青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4年第10期24-26,共3页
2013年9月,南京市教研室组织了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笔者作为参赛者亲身经历了赛课的全过程,并荣获了南京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在此过程中有颇多感悟和收获,故撰文与同行交流. 一、教学背景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013年9月,南京市教研室组织了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笔者作为参赛者亲身经历了赛课的全过程,并荣获了南京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在此过程中有颇多感悟和收获,故撰文与同行交流. 一、教学背景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针对此次课程标准的改变,苏科版教材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更改和调整,将原先七年级下学期《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调整到八年级上学期第一章,于是笔者上课的课题为:“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全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教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优质课评比 市级 课堂 全等三角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