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称多地区包虫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的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多龙 韩秀敏 +3 位作者 吴献洪 马应福 刘海青 钟天丁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95-198,共4页
本文应用卡松尼皮内试验(ID)、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和B超3种检测技术方法,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地区藏族820人作了血清学调查。结果ID和人IHA的阳性率分别为21.0%和11.7%;B超检查813例,... 本文应用卡松尼皮内试验(ID)、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和B超3种检测技术方法,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地区藏族820人作了血清学调查。结果ID和人IHA的阳性率分别为21.0%和11.7%;B超检查813例,确诊现症患者41例,均为囊性包虫病。结果表明,人群棘球蚴感染率和患病率均以女性牧民为最,这可能与牧业区藏族妇女担负繁重的生产和家务劳动,频繁接触家犬及其污染物有关。在年龄分布上,有随年龄增加而感染与患病水平逐升之趋势。该地区无主犬细粒棘球绦虫的带虫率高达36.1%(30/83)。牛和羊细粒棘球绦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52.7%(544/1033)和35.0%(418/1193)。结果证实该地区存在犬-羊和犬-牛的细粒棘球绦虫生活循环,无疑是包虫病的高发流行区。在对野生啮齿动物的调查中,发现与证实高原鼠兔(Ochotoraecurzoniae)为多房棘球蚴的宿主动物,其感染率为3.5%(4/113)。关于多房棘球绦虫在野生动物间和/或野生和家养动物间的生活循环,有待进一步探讨。通过对称多地区的调查,进一步证实青海高原是以细粒棘球绦虫为主的高发区,而且并存多房棘球绦虫。这给包虫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难度和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多房棘球绦虫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多龙 郭再宣 +9 位作者 陈耀辉 吴月华 韩秀敏 吴献洪 许宁 鲍缇夕 马应福 赵国强 刘培运 曾诚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99-203,共5页
本文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区9县18个调查点的9156人进行了一次性粪检。其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4.0%,其中感染1种寄生虫者占总感染人数的76.6%,同时感染2、3、4、5和6... 本文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区9县18个调查点的9156人进行了一次性粪检。其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4.0%,其中感染1种寄生虫者占总感染人数的76.6%,同时感染2、3、4、5和6种寄生虫者分别占19.4%、3.4%、0.4%、0.06%和0.04%。本次共查见寄生虫15种,其中蠕虫6种,以蛔虫的感染率为最高(43.5%),原虫9种,以结肠内阿米巴感染率为最高(8.3%)。调查结果表明,本区人体寄生虫感染分布的特点是:以小于15岁的少年儿童感染率高;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少数民族感染率较高;地区分布有明显差异,有随地形、水系和海拔之不同表现为虫种和感染率不同。总的来看,寄生虫的感染水平从西北向东南有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感染率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青海省化隆县棘球蚴病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多龙 吴献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2-132,共1页
关键词 流行病学 青海 化隆县 棘球蚴病
下载PDF
青海省玉树县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多龙 吴献洪 +6 位作者 刘巴睿 刘海青 马霄 刘培运 刘玉芳 唐新元 王虎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3年第1期24-25,44,共3页
目的调查了解玉树县人群包虫病流行分布状况。调查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为玉树县结古镇辖区2岁以上居民;主要调查方法为血清免疫学和B超诊断。结果本次共检801人,检出感染者33人,平均感染率为4.11%;检出棘球蚴病患者对例和泡球蚴病患者4... 目的调查了解玉树县人群包虫病流行分布状况。调查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为玉树县结古镇辖区2岁以上居民;主要调查方法为血清免疫学和B超诊断。结果本次共检801人,检出感染者33人,平均感染率为4.11%;检出棘球蚴病患者对例和泡球蚴病患者4例,患病率分别为2.62%和0.50%。高年龄组感染患病水平高于低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牧民和农民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结论玉树县是一个有棘球蚴病和泡球蚴病并存的混合流行区,疫情十分严重。家犬管理不善和无主犬数量巨大是导致该地区包虫病高流行的主要原因,控制包虫病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彻底消灭无主犬和加强家犬驱虫管理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玉树县 包虫病 流行病学 血清免疫学
下载PDF
青海省泽库县包虫病流行病学评价报告 被引量:7
5
作者 何多龙 王虎 《地方病通报》 2001年第4期36-38,共3页
20 0 0年 6~ 9月对青海省泽库县境内人、家畜和野生动物感染包虫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共检查 1 0 4 6人 ,确诊囊型包虫病 77例 ,泡型包虫病 3例 ;女性包虫病感染率和患病率均高于男性 ,牧民病例数最多 ,患病率也较高 ;包虫病的感染率和... 20 0 0年 6~ 9月对青海省泽库县境内人、家畜和野生动物感染包虫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共检查 1 0 4 6人 ,确诊囊型包虫病 77例 ,泡型包虫病 3例 ;女性包虫病感染率和患病率均高于男性 ,牧民病例数最多 ,患病率也较高 ;包虫病的感染率和患病率在年龄分布中有随年龄增长而逐升的趋势 ;泽库县绵羊、牦牛、高原鼠兔和灰尾兔有多房棘球蚴的感染 ,感染率分别为 5.36%、4.69%、3.45%和 1 2 .50 % ;共剖检无主犬 1 2只 ,5只感染细粒棘球绦虫 ,1只感染多房棘球绦虫。结果表明泽库县包虫病流行十分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包虫病 流行病学评价 泽库 青海
下载PDF
青海省人体肠道蛔虫、鞭虫和蛲虫的家庭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何多龙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3-14,共2页
目的 了解青海省人体肠道蛔虫、鞭虫和蛲虫的家庭聚集性。方法 调查和粪检方法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 ,统计分析应用二项分布配合X2 检验。结果 对青海省 280 3个家庭的 14 189人肠道蛔虫、蛲虫和鞭虫感染情况的分析表明 ... 目的 了解青海省人体肠道蛔虫、鞭虫和蛲虫的家庭聚集性。方法 调查和粪检方法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 ,统计分析应用二项分布配合X2 检验。结果 对青海省 280 3个家庭的 14 189人肠道蛔虫、蛲虫和鞭虫感染情况的分析表明 ,蛔虫、蛲虫和鞭虫的家庭聚集率分别为 6 7 4 4%、2 2 6 0 %和 10 2 6 % ;蛔虫和蛲虫的感染户比率与家庭人口数呈正相关关系 ,随家庭人口数增加而上升 ;而家庭内人群感染率则与家庭人口数无关 ;鞭虫的感染户比率和人群感染率均与家庭人口数无关。结论 青海省人体肠道蛔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蛔虫 鞭虫 蛲虫 家庭聚集性
下载PDF
新西兰、澳大利亚控制包虫病考察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多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包虫病 控制 新西兰 澳大利亚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多龙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37-238,共2页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 流行病学调查 柴达木盆要
下载PDF
青海省人群结肠内阿米巴感染分布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多龙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C003-C003,共1页
关键词 青海 流行病学 结肠内阿米巴感染 分布特点
下载PDF
青海省回族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多龙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 掌握青海省回族人群肠道寄生虫分布状况 ,为防治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抽样和调查。结果 在青海省西宁市、化隆县、民和县和平安县的 7个调查点共检 2 0 3 5人 ,人群肠道... 目的 掌握青海省回族人群肠道寄生虫分布状况 ,为防治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抽样和调查。结果 在青海省西宁市、化隆县、民和县和平安县的 7个调查点共检 2 0 3 5人 ,人群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 5 8.72 % ;检出寄生虫 13种 ,其中蠕虫 5种 ,原虫 8种 ,以蛔虫、蛲虫和贾第虫流行为主。结论 青海省回族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十分严重 ,其分布随性别、年龄和职业各不相同 ,以女性、5~ 14岁儿童和学生感染为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回族 青海省
下载PDF
海南州屠宰牛羊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11
作者 何多龙 马应福 +3 位作者 郭再宣 马玉英 刘玉须 李霞 《青海医药杂志》 1989年第6期54-55,共2页
为进一步摸清我省包虫感染的本底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和中止包虫病的流行,我们在1987年10月对海南州肉类生化制品总厂屠宰的牛羊感染包虫病的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牦牛来自共和县黑马河收购点,绵... 为进一步摸清我省包虫感染的本底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和中止包虫病的流行,我们在1987年10月对海南州肉类生化制品总厂屠宰的牛羊感染包虫病的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牦牛来自共和县黑马河收购点,绵羊来自兴海县河卡和拉尔干收购点。二、方法肉眼观察及用手触摸为主,疑似包虫囊肿者作剖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包虫囊肿 感染情况调查 包虫感染 兴海县 生化制品 拉尔 总感染率 感染强度 感染数
下载PDF
青海高原野生动物棘球绦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再宣 何多龙 +3 位作者 李予青 赵国强 马应福 刘培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45-147,共3页
为进一步摸清全省包虫病的分布和流行趋势,我们自1986年以来对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青海高原野生动物群体中的棘球绦虫感染作了初步调查研究。本文首次发现与证实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食草动物中的岩羊(Pseudoisnayaur... 为进一步摸清全省包虫病的分布和流行趋势,我们自1986年以来对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青海高原野生动物群体中的棘球绦虫感染作了初步调查研究。本文首次发现与证实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食草动物中的岩羊(Pseudoisnayaur)和藏原羚(Procaprapicticaudata)为棘球属绦虫的中间宿主动物,其感染率分别为6.4%(21/327)和6.6%(13/198),并应用寄生虫病理组织学和免疫学等方法检测认定为棘球蚴感染。根据这2种野生食草动物在青藏高原栖息分布的生态地理环境条件,很可能存在一种不依赖家畜群而独立于野生动物群体间的棘球绦虫生活循环链或有家畜参加的混合生活循环链。本次调查结果既填补了棘球属绦虫宿主动物的国内、外空白,又为进一步开展青藏高原包虫病自然疫源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亦为深入探讨其在动物流行病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科学资料,有益于制定控制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疫源性 中间宿主动物 棘球绦虫 岩羊 藏原羚 包虫病
下载PDF
青海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地区分布调查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献洪 何多龙 +10 位作者 刘巴睿 张静宵 马霄 刘培运 刘海青 蔡辉霞 赵延梅 刘玉芳 曾诚 胡兰省 王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0-220,224,共2页
关键词 人体重要寄生虫病 青海省 分布调查 人体寄生虫感染 人口密度 青藏高原 海东地区 平均 面积
下载PDF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流行现况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海青 何多龙 +3 位作者 吴献洪 王虎 马霄 赵延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0-481,484,共3页
2006年分别选择青海省玉树、治多和称多等3县(州)的2个镇6个乡共27个自然村,对1岁以上常住居民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和B超进行棘球蚴病诊断检查。IHA共检2251人,抗棘球蚴抗体IgG阳性率为9.2%(207/2251);B超共检2581人,患病率为4.1%... 2006年分别选择青海省玉树、治多和称多等3县(州)的2个镇6个乡共27个自然村,对1岁以上常住居民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和B超进行棘球蚴病诊断检查。IHA共检2251人,抗棘球蚴抗体IgG阳性率为9.2%(207/2251);B超共检2581人,患病率为4.1%(106/2581)。女性IHA阳性率和患病水平(分别为11.3%和5.0%)均高于男性(分别为6.6%和3.0%)。IHA血清阳性者中,40岁组最高,占16.4%;患病率则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组最高,占15.5%。不同职业人群中IHA血清阳性率和患病率均以半农半牧为最高,分别占21.5%和11.4%。玉树州人群棘球蚴病抗体阳性率和患病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流行 藏族 青海
下载PDF
青海省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状况的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韩秀敏 郭再宣 +8 位作者 何多龙 吴月华 陈耀辉 吴献洪 许宁 曾诚 刘培运 鲍缇夕 赵国强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51-154,共4页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要求,于1988—1990年间,我们采用改良加藤法,玻管滤纸幼虫培养法和透明胶纸肛拭法,对全省32个调查点的16079人进行调查,查见线虫感染者5482例,总感染率为43.1%...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要求,于1988—1990年间,我们采用改良加藤法,玻管滤纸幼虫培养法和透明胶纸肛拭法,对全省32个调查点的16079人进行调查,查见线虫感染者5482例,总感染率为43.1%。共查见人体肠道线虫5种,其感染率为蛔虫33.9%,鞭虫0.6%,蛲虫(12岁以下儿童)20.6%(884/4290),东方毛圆线虫0.08%,粪类圆线虫0.02%。各线虫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民族的感染率间差别均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5)。5452例蛔虫感染者中,轻度感染者4251例,占77.9%,中度感染者1116例,占20.5%,重度感染者85例,占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线虫 感染率 流行分布调查
下载PDF
青海省人群的肠道原虫感染状况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秀敏 郭再宣 +8 位作者 何多龙 吴月华 陈耀辉 吴献洪 许宁 曾诚 刘培运 鲍缇夕 赵国强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07-109,共3页
1988-1990年期间,我们采用卢戈氏碘液涂片法粪检原虫,共检查16079人,查见原虫感染者2963例,其感染率为18.4%。查见原虫9种,其感染率分别为:溶组织内阿米巴0.5%,结肠内阿米巴7.2%,布氏嗜碘阿米... 1988-1990年期间,我们采用卢戈氏碘液涂片法粪检原虫,共检查16079人,查见原虫感染者2963例,其感染率为18.4%。查见原虫9种,其感染率分别为:溶组织内阿米巴0.5%,结肠内阿米巴7.2%,布氏嗜碘阿米巴0.7%,微小内蜒阿米巴3.8%,哈氏内阿米巴0.3%,贾第虫4.6%,人芽囊原虫2.6%,人毛滴虫1.1%,结肠小袋纤毛虫0.01%。各片区感染率分别为:城市为10.0%,东海农业18.9%,环湖牧区22.6%,青南牧区22.7%,4个片区感染率间差别有极显著意义。男、女感染率分别为18.4%和18.5%,两者间差别无显著意义。各民族人群的感染率分别为:汉族13.3%,土族14.4%,藏族22.1%,回族23.7%,蒙古族27.7%,撒拉族53.0%,各民族人群感染率间有极显著性差异。本次调查较全面地了解了本省人体肠道原虫的感染水平和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虫 感染率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青海省牧业区人体寄生虫分布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献洪 郭再宣 +9 位作者 何多龙 吴月华 鲍缇夕 韩秀敏 陈耀辉 许宁 赵国强 马应福 刘培运 曾诚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204-208,共5页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于1989-1991年间对青海省牧业区10个调查点的4838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其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2.1%,共查见人体寄生虫13种,其中蠕虫5种,原虫8种。各种寄生虫的感染率分...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于1989-1991年间对青海省牧业区10个调查点的4838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其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2.1%,共查见人体寄生虫13种,其中蠕虫5种,原虫8种。各种寄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蛔虫12.8%、鞭虫0.7%、溶组织内阿米巴0.5%、结肠内阿米巴7.6%、哈氏内阿米巴0.3%、微小内蜒阿米巴4.6%、布氏嗜碘阿米巴0.7%、贾第虫7.1%、结肠小袋纤毛虫0.02%、人芽囊原虫2.2%、牛带绦虫1.2%;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5.5%(216/1397);包虫病平均患病率为3.0%。蛔虫感染者中99.8%为轻、中度感染者。多虫感染占18.2%。结果提示,青海省牧业区蛔虫、蛲虫分布较广,感染水平亦属本区最高,尤以集体生活的少年儿童感染为重。但同我国其它部分地区相比,尚属低感染程度,这同高原大陆性气候相关密切。而流行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乃属绦虫类疾病中的包虫病,这是我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分布调查 感染率
下载PDF
青海省包虫病的生态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虎 柴君杰 +6 位作者 刘凤洁 江莉 焦伟 马淑梅 曹得萍 吴献洪 何多龙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284-287,共4页
目的 评价 1997~ 2 0 0 1年在青海省青南高原区、柴达木盆地区、祁连山地和河湟谷地区进行的人与动物两型包虫病的生态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方法 人群包虫病感染情况采用 Bu- EL ISA、EM1 8- EL ISA和 B超、X线进行检查和评价。动物... 目的 评价 1997~ 2 0 0 1年在青海省青南高原区、柴达木盆地区、祁连山地和河湟谷地区进行的人与动物两型包虫病的生态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方法 人群包虫病感染情况采用 Bu- EL ISA、EM1 8- EL ISA和 B超、X线进行检查和评价。动物棘球蚴病 /棘球绦虫感染调查采用解剖学方法和寄生虫学方法进行确认和鉴别。 结果  1女性人群的血清阳性率 2 9.5 3% (797/2 6 99)和患病率 6 .5 6 % (177/2 6 99)总是显著高于男性人群的 2 1.2 2 % (5 82 /2 74 3)和 4 .2 2 % (114 /2 74 3) ;随年龄增长 ,人群包虫病血清阳性率和患病率升高 ;以牧民、半农半牧民的血清阳性率和患病率最高 ,显示出青海省两型包虫病流行的人群分布特征。2青海省人与动物包虫病 /棘球绦虫的血清阳性率和感染 /患病率呈南北高、东西较低的地理学分布特征。3青海省是囊型和泡型包虫病的混合流行区 ,主要以囊型包虫病 /细粒棘球绦虫为主 ,这是青海省两型包虫病流行的生物学分布特征。 结论 青海 3个不同地形区两种棘球绦虫的生活史循环链十分复杂 ,家养动物相互之间、野生动物相互之间、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之间均参与其中 ,这是青海省两型包虫病流行病学的重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生态流行病学 研究
下载PDF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群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耀辉 郭再宣 +6 位作者 吴月华 何多龙 韩秀敏 鲍缇夕 吴献洪 曾诚 赵国强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229-230,共2页
互助县是我国唯一的一个土族自治县,是青海省海东地区辖管之农业县,是黄土高原与祁连山接壤地带,亦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之一部分。境内最高海拔4242m,最低处为湟水谷地,海拔2100m。气候干燥寒冷,风多少雨,最... 互助县是我国唯一的一个土族自治县,是青海省海东地区辖管之农业县,是黄土高原与祁连山接壤地带,亦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之一部分。境内最高海拔4242m,最低处为湟水谷地,海拔2100m。气候干燥寒冷,风多少雨,最高温度29℃,最低-33℃,昼夜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情况调查 接壤地带 湟水谷地 寄生虫感染 感染数 结肠内阿米巴 主要产粮区 布氏嗜碘阿米巴 东方毛圆线虫 生食蔬菜
下载PDF
青海省青南高原与柴达木盆地细粒棘球蚴实验感染犬体内成虫形态学比较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曾诚 韩秀敏 +10 位作者 蔡慧霞 刘培运 张静宵 赵志军 何多龙 王虎 马霄 刘玉芳 赵延梅 吴献洪 刘海清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比较青南高原与柴达木盆地两地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形态学特征,为虫株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青南高原的黄南州同仁县、柴达木盆地的德令哈市为采样点,采集当地自然感染,发育良好的绵羊棘球蚴囊,分别人工感染实验犬,45 d后粪检绦虫卵... 目的比较青南高原与柴达木盆地两地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形态学特征,为虫株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青南高原的黄南州同仁县、柴达木盆地的德令哈市为采样点,采集当地自然感染,发育良好的绵羊棘球蚴囊,分别人工感染实验犬,45 d后粪检绦虫卵阳性时剖杀,取其肠道成虫,AAF固定液固定,成虫虫体用洋红或苏木素染液染色,切取的顶突钩用4%孔雀绿染液染色。低倍镜下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并用测微尺测量,记录结果。结果德令哈株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多数为4节,黄南株多数为5节;德令哈株成虫链体较细长,黄南株较宽短,两株虫体总长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黄南株成虫成熟节片睾丸数与德令哈株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黄南株睾丸在生殖孔前后的分布相当,而德令哈株睾丸多分布于生殖孔前。两成虫生殖孔位置都位于链体节片偏后,但德令哈株有6.84%的生殖孔偏前。黄南株成虫雄茎囊明显小于德令哈株;虫体头钩总数多于德令哈株,大钩、小钩总宽均>德令哈株,头钩总长两成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南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两地细粒棘球绦虫虫体在某些形态特征上显著不同,提示我国可能存在不同的地理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形态学 虫株 青南高原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