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梭形纳米二氧化钛溶胶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和细胞毒性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娉婷 陶杰 +1 位作者 薛建军 陈玉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26,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溶胶,通过XRD、TEM和FT-Raman对所得溶胶中纳米粒子的晶形、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该溶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抑性能以及对原代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所得...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溶胶,通过XRD、TEM和FT-Raman对所得溶胶中纳米粒子的晶形、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该溶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抑性能以及对原代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所得溶胶中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均为梭形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宽平均为20nm,长平均为100nm。溶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在作用4h后均达到90%以上,抑菌率达到90%以上的溶胶质量浓度为1000mg/L。溶胶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后能明显影响巨噬细胞的生长形态,24h后巨噬细胞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回缩变形,细胞间隙增大,巨噬细胞内颗粒物随纳米TiO2颗粒浓度的升高而增多,细胞折光性下降;在24h内对巨噬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增殖作用,在48h内都呈现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随着纳米TiO2浓度的升高,其对巨噬细胞的生长抑制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溶胶 抗菌性能 细胞毒性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吸入对小鼠肺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娉婷 陶杰 +2 位作者 张焱焱 汤育欣 王月勤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0年第4期338-344,共7页
将成年健康的小鼠(每组8只)暴露在含有1500mg/m3纳米二氧化钛气溶胶密闭装置内,以暴露在空气中的小鼠作为对照,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对小鼠肺部组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经过不同时间的暴露后将小鼠处死,收集血样并取肺部组织进行生化... 将成年健康的小鼠(每组8只)暴露在含有1500mg/m3纳米二氧化钛气溶胶密闭装置内,以暴露在空气中的小鼠作为对照,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对小鼠肺部组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经过不同时间的暴露后将小鼠处死,收集血样并取肺部组织进行生化指标分析和组织病理学检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在所有的试验组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均提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和尿素氮在暴露28天组中增加,肌酐在暴露14天组和28天组中均增加,其他血清学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暴露28天的肺泡间隙有纳米粒子存在,并且肺部炎症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粒子 纳米材料 肺部毒性 血清生化指标 吸入 毒理
下载PDF
梭形纳米二氧化钛溶胶对小鼠肺脏及小鼠巨噬细胞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娉婷 陶杰 +1 位作者 薛建军 陈玉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1期53-58,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溶胶,通过XRD、TEM和FT-Raman对制得的溶胶中纳米粒子的晶形、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该溶胶对小鼠肺脏以及对原代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所得溶胶中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均...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溶胶,通过XRD、TEM和FT-Raman对制得的溶胶中纳米粒子的晶形、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该溶胶对小鼠肺脏以及对原代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所得溶胶中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均为梭形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平均宽度约为15nm、平均长度约为60nm。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溶胶对小鼠肺脏的炎症反应增强;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小鼠的炎症反应减弱;高剂量组的小鼠的炎症反应强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的小鼠。纳米TiO2溶胶对巨噬细胞在24h内表现出一定的增殖作用,而在48h时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随着溶胶浓度的增大,其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也显著增大。溶胶能明显影响巨噬细胞的生长形态,作用24h后,巨噬细胞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回缩变形,细胞间隙增大,巨噬细胞内颗粒物随纳米TiO2溶胶浓度的增大而增多,细胞折光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溶胶 生物毒性 细胞毒性
下载PDF
文科类专业开设化学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娉婷 薛建军 王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33期232-234,共3页
在高等院校文科类专业开设化学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并非要培养学生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本文从文科类专业开设化学课程的必要性、课程定位、现状及教学过程中的特点几个方面阐述了本人通过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 文科 教育 化学
下载PDF
乙醛酸的生物合成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何娉婷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26-29,共4页
简要介绍了乙醛酸的用途及生物合成法的原理,概述了国内外生物合成法生产乙醛酸的研究动态.
关键词 乙醛酸 乙醇酸氧化酶 过氧化氢酶 生物合成 基因工程菌
下载PDF
膜技术在处理造纸黑液污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薛建军 何娉婷 狄挺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78,共5页
研究用MAE(membrane-assistedelectrolysis)单阳膜技术控制造纸黑液的污染,探讨了这种膜技术从造纸黑液中回收氢氧化钠等有用化学品的途径;黑液中大量存在的硅,对离子交换膜可能产生的影响;黑液污染控制的可行性和控制的程度.研究表明:... 研究用MAE(membrane-assistedelectrolysis)单阳膜技术控制造纸黑液的污染,探讨了这种膜技术从造纸黑液中回收氢氧化钠等有用化学品的途径;黑液中大量存在的硅,对离子交换膜可能产生的影响;黑液污染控制的可行性和控制的程度.研究表明:MAE单阳膜技术不但能回收有用的化学品,还可将黑液的CODCr值从112000mg/L处置到2000mg/L左右,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阳膜技术 造纸黑液 污染控制 化学品回收
下载PDF
钛基材上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月勤 陶杰 +2 位作者 王玲 何娉婷 孙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9-664,共6页
考察了电沉积时添加双氧水(H2O2)与不添加H2O2对羟基磷灰石涂层在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和柠檬酸修饰的磷酸缓冲液(Citric acid-containing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s,CPBS)中浸泡时生物活性的影响。扫描电镜(SEM)观察... 考察了电沉积时添加双氧水(H2O2)与不添加H2O2对羟基磷灰石涂层在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和柠檬酸修饰的磷酸缓冲液(Citric acid-containing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s,CPBS)中浸泡时生物活性的影响。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涂层的形貌,X射线衍射仪(XRD)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测试仪(FTIR)对涂层的物相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SBF浸泡试验表明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CPBS浸泡试验表明电沉积时加入H2O2的涂层的溶解性降低。本项工作对研制钛基材上高生物活性、长效性的羟基磷灰石涂层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生物活性 涂层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管上电沉积羟基磷灰石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月勤 陶杰 何娉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9-252,共4页
在NaF和H3PO4水溶液体系中,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钛板表面形成一层结构规整有序的高密度TiO2纳米管阵列。随后在阳极氧化的钛基材表面沉积磷酸钙盐涂层,再经碱热处理使磷酸钙涂层转变为羟基磷灰石涂层。扫描电镜(SEM)观察了TiO2纳米管... 在NaF和H3PO4水溶液体系中,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钛板表面形成一层结构规整有序的高密度TiO2纳米管阵列。随后在阳极氧化的钛基材表面沉积磷酸钙盐涂层,再经碱热处理使磷酸钙涂层转变为羟基磷灰石涂层。扫描电镜(SEM)观察了TiO2纳米管的微观结构以及生成的羟基磷灰石的形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涂层的相组成,电化学工作站(CHI660)研究了试样在模拟体液中的极化行为。结果显示,Ti金属表面制备的规整的TiO2管直径约100nm左右。电沉积涂层CaHPO4.2H2O经碱处理后转变为羟基磷灰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沉积 羟基磷灰石 TiO2管
下载PDF
菠菜乙醇酸氧化酶编码区cDNA在酵母表达载体中的克隆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志斌 陈国广 +3 位作者 李霜 何娉婷 韦萍 欧阳平凯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 :克隆菠菜乙醇酸氧化酶cDNA并构建其酵母表达载体。方法 :从新鲜菠菜叶子中提取总RNA ,用RT PCR法扩增菠菜乙醇酸氧化酶编码区cDNA并插入pMD 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 ;将此cDNA构建入P .Pastoris酵母表达体系中的pPIC3 5k上的SnaBI/N... 目的 :克隆菠菜乙醇酸氧化酶cDNA并构建其酵母表达载体。方法 :从新鲜菠菜叶子中提取总RNA ,用RT PCR法扩增菠菜乙醇酸氧化酶编码区cDNA并插入pMD 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 ;将此cDNA构建入P .Pastoris酵母表达体系中的pPIC3 5k上的SnaBI/NotI位点 ,进行PCR筛选和限制性酶切鉴定。结果 :测序表明获得的基因为乙醇酸氧化酶cDNA序列 ,与国外文献报道的序列相比有约 98%的同源性 ;重组质粒的SnaBI/NotI双酶切证明构建正确。结论 :菠菜乙醇酸氧化酶cDNA克隆及重组质粒pPIC3 5K GO的获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 乙醇酸氧化酶编码区 CDNA 酵母表达载体 克隆
下载PDF
噻唑蓝试验(MTT)法评价纳米TiO_2的细胞毒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玉兰 薛建军 +5 位作者 何娉婷 陶杰 孔令国 王兆崴 杨慧 凌世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3-1018,共6页
探讨纳米TiO2颗粒对原代培养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选用了平均粒径为15nm左右的纳米TiO2制备颗粒悬液,设立6个剂量组(0、2、20、60、100、200μg·ml-1)分别对小鼠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进行24、48h染毒培养,利用... 探讨纳米TiO2颗粒对原代培养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选用了平均粒径为15nm左右的纳米TiO2制备颗粒悬液,设立6个剂量组(0、2、20、60、100、200μg·ml-1)分别对小鼠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进行24、48h染毒培养,利用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噻唑蓝试验(MTT比色法)检测纳米TiO2颗粒对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颗粒均能明显影响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生长形态,染毒24h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回缩变形,细胞间隙增大,巨噬细胞内颗粒物随纳米TiO2颗粒浓度的增大而增多,细胞折光性下降;纳米TiO2颗粒在24h内对巨噬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淋巴细胞却有一定的增殖作用;在48h内都呈现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随着纳米TiO2浓度的升高,其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也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颗粒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MTT
原文传递
吸附酿造废水材料的吸附特性
11
作者 薛建军 何娉婷 徐茂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609-2611,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由物理化学方法制成的活性粉煤灰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吸附酿造废水中有机物的特性,探讨该类污染物降解的方法.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具有等温吸附的吸附特性,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被吸附的有机物可被降解.
关键词 酿造废水 吸附 降解
下载PDF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在职业教育新理念下的改革策略
12
作者 何娉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3期0006-0009,共4页
在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当下,对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以及学生的个人发展都能够发挥重要价值。只是由于近些年高职院校的招生要求以及生源一变再变,导致高职院校中学生... 在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当下,对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以及学生的个人发展都能够发挥重要价值。只是由于近些年高职院校的招生要求以及生源一变再变,导致高职院校中学生的素质素养以及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各有不同,而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英语教学的效果不容乐观。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大大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策略进行探究。而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特点,融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应该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提出客观、正确的英语教学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 改革
下载PDF
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Cu^(2+)的吸附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婷 王玲 +2 位作者 何娉婷 薛建军 孙瑶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0,共5页
采用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对海藻酸钠(SA)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高效SA-PVA-PEG复合膜。研究了该复合膜对Cu2+的吸附效果。用IR和SEM等手段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复合膜内部存在孔状结构,有利于吸附Cu2+。实验结... 采用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对海藻酸钠(SA)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高效SA-PVA-PEG复合膜。研究了该复合膜对Cu2+的吸附效果。用IR和SEM等手段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复合膜内部存在孔状结构,有利于吸附Cu2+。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Cu2+质量浓度50 mg/L、复合膜加入量1 g/L、废水pH=5、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60 min的最佳条件下,吸附率最高可达90.1%,吸附量达25.3 mg/g;复合膜吸附Cu2+的动力学过程可用二级动力学方程和Elovice方程进行拟合,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理论。采用浓度为1 mol/L的HCl溶液对吸附后的复合膜进行解吸,当解吸时间为2 min时,解吸率可达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聚乙烯醇 聚乙二醇 复合膜 铜离子 吸附 吸附模型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静滴氟罗沙星过敏反应1例报告
14
作者 于秋江 黄松云 何娉婷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1年第1期73-,共1页
氟罗沙星注射液为广谱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作用强、分布广、临床疗效好等优点.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而起杀菌作用.该药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失眠、头痛、头晕,也可引起... 氟罗沙星注射液为广谱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作用强、分布广、临床疗效好等优点.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而起杀菌作用.该药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失眠、头痛、头晕,也可引起心慌、痉挛症状,程度大多轻微,过敏反应l临床少见.我科2000年11月1例患者静滴氟罗沙星约10毫升后,即出现心慌等症状,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罗沙星 静滴 过敏反应
下载PDF
ZIF67衍生硫化钴/多孔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京修 赵媛 +2 位作者 薛建军 何娉婷 王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63-1370,共8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与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以ZIF67为前驱体,硫代乙酰胺为硫源,制备出硫化钴/多孔碳(CoS/C)复合催化材料,并探讨了硫化时间对复合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及其氧还原(ORR)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采用离子交换法与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以ZIF67为前驱体,硫代乙酰胺为硫源,制备出硫化钴/多孔碳(CoS/C)复合催化材料,并探讨了硫化时间对复合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及其氧还原(ORR)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N2吸附-脱附测定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拉曼光谱仪(Raman)和旋转圆盘电极(RDE)技术表征催化剂的物理特征和电催化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碱性条件下该复合催化剂具有与20%(w/w)的商业Pt/C催化剂相媲美的ORR活性,其半波电位仅比Pt/C催化剂低31 mV。随着硫化时间的增加,硫化钴颗粒逐渐增大,催化剂中碳材料的无序程度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硫化时间为10 min时,复合催化剂在0.1 mol·L^-1 KOH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且在ORR过程中复合催化剂的平均转移电子数可达到3.72,接近于4,说明氧气在该催化剂表面发生的是四电子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硫化钴/多孔碳 硫化时间 氧还原反应 燃料电池
下载PDF
SO_2气体对丝织品文物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婷 邱建辉 +3 位作者 王玲 徐方圆 何娉婷 吴来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23,共5页
空气中的SO_2气体对丝织品文物有一定的危害作用。课题分别试验了各种丝织品试样在50μmol/mol的SO_2气体下不同时间的影响变化。通过色差分析,红外分析,氨基酸分析及XRD分析对丝织品进行表征,得到了40℃下50天的干热老化丝织品试样在50... 空气中的SO_2气体对丝织品文物有一定的危害作用。课题分别试验了各种丝织品试样在50μmol/mol的SO_2气体下不同时间的影响变化。通过色差分析,红外分析,氨基酸分析及XRD分析对丝织品进行表征,得到了40℃下50天的干热老化丝织品试样在50μmol/mol的SO_2气体下,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其色差变化最大。经SO_2气体处理的丝织品试样的氨基酸成分发生改变,结晶度也变大,老化程度加大。本研究结果可为保存和保护丝织品文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织品 SO2气体 老化
下载PDF
NO_2气体对丝织品文物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瑶 邱建辉 +3 位作者 王玲 徐方圆 薛建军 何娉婷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3年第4期121-124,共4页
空气中的NO2气体对丝织品文物有一定的危害作用。以白坯及天然染料染色的丝织品为试样,研究分析了在50mg/L的NO2气体中,试样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变化,并进行了色差分析、红外分析、氨基酸含量分析及XRD等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50mg/L... 空气中的NO2气体对丝织品文物有一定的危害作用。以白坯及天然染料染色的丝织品为试样,研究分析了在50mg/L的NO2气体中,试样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变化,并进行了色差分析、红外分析、氨基酸含量分析及XRD等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50mg/L的NO2气体下白坯试样及染色试样的颜色均发生改变;先干热老化再在50mg/L的NO2气体下实验试样的变化影响要大于先湿热老化再在50mg/L的NO2气体下实验的丝织品试样,且随实验时间延长,变化越来越明显;50mg/L的NO2气体对丝织品试样的氨基酸含量影响较为明显,其中丙氨酸含量变化最大;先经湿热、干热老化实验后丝织品结晶度变大,老化程度变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织品 NO2气体 老化
下载PDF
上海市浦东新区8个社区55岁及以上HIV感染者/AIDS病人高危行为因素调查 被引量:7
18
作者 何娉婷 刘欣 +1 位作者 杨郗 周晓林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7年第6期541-544,共4页
目的了解55岁及以上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家庭及社会关系、性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等,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设计专用调查表,对研究地区目标人群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65份问卷,覆盖率100%... 目的了解55岁及以上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家庭及社会关系、性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等,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设计专用调查表,对研究地区目标人群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65份问卷,覆盖率100%。其中男性59人,女性6人;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和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共56人(86.15%),且经济状况均较良好。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男性主要是通过在固定场所进行无保护性商业性性行为、女性主要是通过夫妻间不安全性行为感染;发现途径以术前检测和其他就诊者检测为主。59名男性中,承认确诊前有过商业性行为的27人(45.76%),最主要是在固定场所(96.30%)进行性交易,而且承认确诊后有过商业性行为的3例(5.08%)。不同性别HIV感染者/AIDS病人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体得分均低于中国常模(P<0.05)。结论高危性行为是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年HIV感染者社会支持得分情况低于正常人群。应重视老年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老年人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暗娼行为的干预。同时,应关注老年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情感需求,做好治疗与关怀工作,提高老年人对社会系统的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5岁及以上HIV感染者/AIDS病人 艾滋病 高危行为
下载PDF
对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娉婷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1期120-121,共2页
目的:分析对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江苏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妊娠期贫血患者及同期在该院进行孕检的36例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6例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将其中72例妊娠期... 目的:分析对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江苏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妊娠期贫血患者及同期在该院进行孕检的36例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6例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将其中72例妊娠期贫血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血常规检测。然后,对比两组受检者血常规检测的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不同类型贫血患者血常规检测的结果及观察组中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患者小细胞性贫血及大细胞性贫血的发生率。结果:进行血常规检测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Hb)的水平、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均更低,其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更小,其红细胞计数(RBC)更少,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患者中的大细胞性贫血患者相比,小细胞性贫血患者的MCV更小,其MCHC、MCH均更低,其Hb的水平更高,其RBC更多,其RDW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中的孕晚期患者相比,孕早期及孕中期患者小细胞贫血的发生率均更高,其大细胞贫血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可区分其贫血的类型,利于医生诊断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贫血 血常规 小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下载PDF
基于Andersen行为模型的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卫生服务项目利用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郗 李娟萍 +4 位作者 郑凯 何娉婷 李雪峰 熊林平 王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841-2849,共9页
背景当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患病率高,但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卫生服务利用率低。明确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对卫生服务项目利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合作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改善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率,提高健... 背景当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患病率高,但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卫生服务利用率低。明确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对卫生服务项目利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合作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改善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率,提高健康水平。目的研究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卫生服务项目利用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合作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2017年9-12月,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区域内的两家养老机构内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经济条件、可利用的区域卫生服务资源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基于Andersen行为模型,分析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卫生服务项目利用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模型中自变量相对重要性的优势分析方法,计算倾向因素、使能因素和需求因素的调整R2值和相对重要性权重。结果共发放问卷368份,回收问卷353份,有效问卷34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5%。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利用频率最高的3项卫生服务分别为体检(95.6%)、门诊(92.4%)和药事服务(8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曾从事职业类型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体检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入住养老机构时间、护理等级、两周内是否患病、养老机构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健康教育与咨询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朋友同事来养老机构探望频率、月收入、医疗保险类型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门诊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医疗保险类型、养老机构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临床护理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子女来养老机构探望频率、护理等级、两周内是否患病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急诊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朋友同事来养老机构探望频率、两周内是否患病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转诊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文化程度、半年内是否患慢性病、养老机构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药事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倾向因素主要影响体检服务,影响程度为67.3%;需求因素主要影响健康教育与咨询、急诊、转诊服务,影响程度分别为58.9%、71.7%和71.9%;使能因素主要影响门诊、临床护理、药事服务,影响程度分别为42.4%、65.3%和44.9%。结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利用主要集中于预防保健与常见病、慢性病诊疗服务。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卫生服务项目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服务内容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社区应根据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项目利用决策特点为优化服务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老年人 社区卫生服务 Andersen行为模型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