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障碍患者主观与客观认知功能的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傅琳娜 王敏 +6 位作者 杨潇 窦翊愷 韦锦学 何宗岭 于跃 蔡晓 马小红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背景抑郁障碍患者的主观认知功能与客观认知功能存在差异。目前,关于主客观认知功能差异影响因素的研究有限。目的探索抑郁障碍患者主观和客观认知功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理解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情况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 背景抑郁障碍患者的主观认知功能与客观认知功能存在差异。目前,关于主客观认知功能差异影响因素的研究有限。目的探索抑郁障碍患者主观和客观认知功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理解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情况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22年1月13日—2023年12月11日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7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蒙哥马利-艾森贝格抑郁量表(MADRS)评定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采用抑郁感知缺陷问卷(PDQ-D)和中国简版神经认知成套测验(C-BCT)分别评定患者的主观认知功能和客观认知功能,采用席汉残疾量表(SDS)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以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量表(CGI-SI)评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年龄、受教育年限、MADRS总评分、SDS总评分、CGI-SI评分与主客观认知功能及其差异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索主客观认知功能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是否用药的抑郁障碍患者PDQ-D总评分和主客观认知功能差异(D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28、-2.392,P<0.05或0.01)。抑郁障碍患者主观认知功能与客观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48,P>0.05);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与PDQ-D总评分均呈负相关(r=-0.333、-0.369,P均<0.01),MADRS总评分、SDS总评分以及CGI-SI评分与PDQ-D总评分均呈正相关(r=0.487、0.637、0.434,P均<0.01);年龄、受教育年限与D值均呈负相关(r=-0.411、-0.362,P均<0.01),MADRS总评分、SDS总评分、CGI-SI评分与D值均呈正相关(r=0.259、0.468、0.299,P<0.05或0.01)。年龄(β=-0.328,P<0.01)和SDS总评分(β=0.409,P<0.01)是D值的预测因子。结论抑郁障碍患者主观认知功能与客观认知功能的差异可能与年龄、受教育年限、症状严重程度以及社会功能受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主观认知功能 客观认知功能 差异
下载PDF
粉防己碱调节Nrf2/HO⁃1/NLRP3信号通路对抑郁症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邱雪 赵雯婧 +3 位作者 王飞燕 李蓉 何宗岭 姚刚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46-652,共7页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抑郁症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2022年3—7月在电子科技大学脑科学学院附属临床医院基础医学实验室进行实验。选用SD大鼠72...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抑郁症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2022年3—7月在电子科技大学脑科学学院附属临床医院基础医学实验室进行实验。选用SD大鼠7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12只/组):空白组、模型组、Tet低剂量组(10 mg/kg)、Tet中剂量组(20 mg/kg)、Tet高剂量组(40 mg/kg)、抑制剂组(Tet 40 mg/kg+Nrf2/HO⁃1/NLRP3通路抑制剂ML385,30 mg/kg);除空白组外其他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皮质酮构建抑郁症模型,建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并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大鼠灌胃和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每天1次,持续21 d。用糖水偏好试验、强迫游泳试验和旷场试验对大鼠进行抑郁评估;苏木素—伊红(HE)及尼氏(Nissl)染色评估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及神经元损伤情况;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突触超微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白介素(IL)⁃6、IL⁃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rf2/HO⁃1/NLRP3信号通路蛋白及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抑郁样行为显著、海马神经元损伤严重,大鼠体质量、糖水偏好率、自主活动评分、神经元数目、活性带长度、致密区厚度,海马组织中CAT活性、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不动时间、突触间隙、海马组织中IL⁃6、IL⁃β、TNF⁃α、MDA、ROS水平、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Tet可改善大鼠抑郁行为,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P<0.05);抑制剂可逆转高剂量Tet对抑郁症大鼠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Tet可能通过激活Nrf2/HO⁃1/NLRP3信号通路,减轻海马组织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从而起到缓解大鼠抑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粉防己碱 Nrf2/HO⁃1/NLRP3 神经元损伤 大鼠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抑制IKK/IκBα/NF-κB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大鼠的抑郁样行为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雯婧 王婷婷 +4 位作者 邱雪 蔡晓 简薇 何宗岭 郑玉萍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2085-2089,共5页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IKK)/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MDD)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方法随机取12只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NC组),其余大鼠采用慢性不可预知...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IKK)/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MDD)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方法随机取12只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NC组),其余大鼠采用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CUMS)结合孤养模式造模,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平分为模型组(Mod组)、Andro组(25 mg·kg^(-1)·d^(-1))、Res组(30 mg·kg^(-1)·d^(-1)IKK/IκBα/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Res)、Andro+Res组(25 mg·kg^(-1)·d^(-1)Andro+30mg·kg^(-1)·d^(-1)Res),每组12只大鼠,Mod组和NC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平衡木实验评估大鼠行为;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NLRP3、cleaved-Caspase-1以及IKK/IκBα/NF-κB信号通路蛋白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Mod组站立次数、饮用蔗糖量显著减少(P<0.05),游泳不动时间、通过平衡木时间、IL-1β、IL-6、TNF-α含量、Iba-1、GFAP阳性细胞数量、NLRP3、cleaved-Caspase-1、p-IKK/IKK、IκBα、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Mod组相比,Andro组大鼠游泳不动时间、通过平衡木时间、IL-1β、IL-6、TNF-α含量、Iba-1、GFAP阳性细胞数量、NLRP3、cleaved-Caspase-1、p-IKK/IKK、IκBα、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站立次数、饮用蔗糖量显著增加(P<0.05),而Res组以上指标趋势相反(P<0.05);Res逆转了Andro对MDD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结论Andro可能通过下调IKK/IκBα/NF-κB通路对MDD大鼠的抑郁样行为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抑郁症 IKK/IκBα/NF-κB信号通路 抑郁样行为 神经炎症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损害的比较 被引量:46
4
作者 何宗岭 黄吉林 +3 位作者 李涛 李云歌 袁茵 段明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11-415,共5页
目的探索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特征,以及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成套认知功能评估工具(the Cambridge Neuropsychological Test Automated Battery,CANTAB),评估记忆、注意功能、空间工作记忆... 目的探索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特征,以及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成套认知功能评估工具(the Cambridge Neuropsychological Test Automated Battery,CANTAB),评估记忆、注意功能、空间工作记忆及执行功能,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scale,PANSS)评估精神症状;并在治疗4周后再次评估认知功能和精神症状。同时,对30名正常对照进行认知功能测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治疗前的持续注意、视觉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均较差(P<0.05),但执行功能无组间差异(P>0.05);治疗前,认知功能指标与PANSS各项因子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治疗4周后,患者组认知功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初期即存在视觉记忆、持续注意及空间工作记忆受损,且独立于精神症状,在发病后的短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精神症状
下载PDF
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何宗岭 李涛 +3 位作者 李云歌 陈佳佳 胡雅岚 余殊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索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以及与临床特征和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套神经认知测试系统(CANTAB)对90例抑郁障碍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包括视觉记忆、持续注意、工作记忆与执行功能。结果:患... 目的:探索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以及与临床特征和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套神经认知测试系统(CANTAB)对90例抑郁障碍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包括视觉记忆、持续注意、工作记忆与执行功能。结果:患者组所有认知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发作次数与视觉记忆、持续注意负相关(P<0.01);单次抑郁发作持续时间与持续注意、执行功能负相关(P均<0.0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认知障碍因子与视觉记忆负相关(P均<0.01);焦虑/躯体化因子、阻滞因子与持续注意负相关(P均<0.05)。结论:抑郁障碍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临床特征和症状严重度对认识功能损害存在差异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认知功能损害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余姝 王强 +4 位作者 邓伟 何宗岭 罗微 胡雅岚 李涛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BD-M)和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差异。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对患者进行抑郁症状严重程度评估;采用剑桥神经心理成套测试(CANTAB)对80例BD-M患者(BD-M组)、137例MDD患者(MDD组)...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BD-M)和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差异。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对患者进行抑郁症状严重程度评估;采用剑桥神经心理成套测试(CANTAB)对80例BD-M患者(BD-M组)、137例MDD患者(MDD组)及90名正常对照者(NC组)进行视觉记忆、工作记忆、持续注意和执行功能等维度的认知功能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①图形识别记忆(PRM):即刻阶段平均正确潜伏期、延迟正确率NC组明显优于MDD组及BD-M组,两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快速视觉信息处理(RVP):平均潜伏期NC组明显短于MDD组,MDD组明显短于BD-M组(P均<0.0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内外空间成套转换(IED):完成阶段数、规则内转换能力错误数、注意灵活性阶段错误数均为NC组最优,依次为MDD组及B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视空间记忆(SWM):搜索错误数NC组最优,依次为MDD组及B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⑤相关分析显示,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与PRM、RVP、IED、SWM指标无显著相关。结论:BD-M和MDD患者存在多维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且BD-M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首次发病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活动局部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何宗岭 李名立 +6 位作者 邓伟 王强 李寅飞 陈壮飞 韩媛媛 蒋莉君 李涛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1-287,共7页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脑活动局部一致性(ReHo)特点.方法 对104例首次发病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和104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脑fMRI扫描,利用ReHo的方法分析数据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偏相关分析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脑活动局部一致性(ReHo)特点.方法 对104例首次发病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和104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脑fMRI扫描,利用ReHo的方法分析数据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偏相关分析功能活动异常脑区ReHo值与PANSS各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ReHo降低的区域位于右侧前额叶眶额皮质(ReHo值:0.7±0.1,t=-3.502,P<0.05)及背外侧皮质(ReHo值:1.0±0.1,t=-4.613,P<0.05)、左侧前额叶眶额皮质(ReHo值:0.8±0.1,t=-4.778,P<0.05)、后扣带回/楔前叶(ReHo值:1.2±0.1,t=-3.838,P<0.05)、右侧顶下小叶(ReHo值:1.1±0.1,t=-4.275,P<0.05)和右侧中央后回(ReHo值:0.9±0.1,t=-3.520,P<0.05).ReHo增高的区域位于左侧小脑前叶(ReHo值:1.1±0.1,=4.081,P<0.05)和后叶(ReHo值:1.0±0.1,t=3.660,P<0.05)、右侧小脑后叶(ReHo值:0.8±0.1,t=3.359,P<0.05)、以舌回为中心的左侧枕叶(ReHo值:0.7±0.1,t =3.986,P<0.05)和右侧枕叶(ReHo值:1.1±0.1,t=3.362,P<0.05),左侧颞上回/颞中回(ReHo值:1.1±0.1,=3.708,P <0.05)、左侧壳核/豆状核(ReHo值:1.0±0.1,t=4.457,P<0.05).病例组右侧中央后回ReHo与阴性症状因子(r=-0.262,P<0.01)、瓦解性症状因子(r=-0.219,P<0.01)相关,右侧前额叶眶额皮质的ReHo与退缩性因子相关(r=-0.242,P <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活动ReHo异常广泛分布,功能活动异常的脑区大多位于功能网络的节点脑区,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原文传递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白质及海马中脑代谢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宗岭 邓伟 +5 位作者 李名立 陈壮飞 蒋莉君 吕粟 龚启勇 李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3-435,共3页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白质及海马脑代谢物质的变化。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63例首发未经过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3例健康对照,分别测定额叶白质和...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白质及海马脑代谢物质的变化。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63例首发未经过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3例健康对照,分别测定额叶白质和海马脑代谢产物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肌醇(MI),以Cr为参照物,分别计算双侧的NAA/Cr、Cho/Cr、MI/Cr以及NAA/CHo,同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症状严重程度的评定。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额叶白质及海马的NAA/Cr、Cho/Cr、MI/Cr及NAA/Cho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首发精神分裂症组PANSS阳性症状评分与右侧额叶白质Cho/Cr存在正相关(r=0.321,P<0.01),与左侧额叶白质NAA/Cho存在负相关(r=-0.367,P<0.01);PANSS阴性症状评分与左侧额叶白质NAA/Cr存在负相关(r=-0.280,P<0.05),与右侧额叶白质NAA/Cr存在负相关(r=-0.372,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尚未出现明显的额叶白质及海马的损害。额叶白质功能低下可能是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神经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质子波谱 额叶白质 海马 首发精神分裂症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记忆功能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向波 吴俊瑶 +8 位作者 马小红 王英成 邓伟 陈壮飞 李名立 王强 何宗岭 蒋丽君 李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基因多态性位点与记忆功能的相关性,从而找出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位点。方法对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采用HumanHap660BeadArray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共有464301个SNPs... 目的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基因多态性位点与记忆功能的相关性,从而找出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位点。方法对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采用HumanHap660BeadArray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共有464301个SNPs符合质量控制标准。以SNPs为分析因素,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为协变量,瞬时记忆、延时记忆为数量性状,用PLINK软件分别对患病组和正常组进行主效应分析。结果5个易感基因,包括RASGRF2(rs401758,P=8.03×10^-5)、PLCG2(rs7185362,P=4.54×10^-5)、LMO1(rs484161,P=9.80×10^-7)、CSMD1(rs2469383;P=2.77×10^-6)以及PRKG1(rs7898516,P=6.94×10^-5)可能与记忆功能障碍有关。结论5个基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记忆功能缺陷相关。这些基因在精神分裂症的记忆功能以及神经系统发育中所起重要的作用可为下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记忆功能 数量性状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注意及执行功能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俊瑶 向波 +8 位作者 马小红 王英成 邓伟 陈壮飞 李名立 王强 何宗岭 蒋丽君 李涛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以认知功能中的注意和执行功能为内表型,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策略寻找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基因。方法采用连线测验评估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60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注意和执行功能;使用IlluminaHumanHap660 BeadArra... 目的以认知功能中的注意和执行功能为内表型,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策略寻找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基因。方法采用连线测验评估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60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注意和执行功能;使用IlluminaHumanHap660 BeadArray进行基因分型,有46430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通过质量控制用于本研究的关联分析;以SNPs为分析因素,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为协变量,连线测验结果为数量性状,用PLINK软件分别对患者组和对照组作主效应分析。结果PTPRC基因的2个SNPs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注意功能缺损有关联(rs3767742,P:1.83×10^-5;rs12409128,P=4.50×10^-6);UGT2A1、VPS13A和CNTN13个基因内的10个SNPs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执行功能缺陷有关联(rs10011630,P=5.88×10^-8;rs4148284,P:5.88×10^-8;rs4148283,P=5.88×10^-8;rs4148282,P=5.88×10^-8;rs7030802,P=2.91x10^-6;rs12343395,P=4.30×10^-6rs7035855,P=2.91×10^-6;rs7039192,P=2.91×10^-6rs12316203,P=2.91×10^-6;rs13328933,P:2.91×10^-6),且这些位点与个体患精神分裂症的状态存在交互作用。结论PTPRC、UGT2A1、VPS13A和CNTN1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尚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注意及执行功能 内表型
原文传递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指数与脑灰质体积比率的相关性
11
作者 李娜 邓伟 +4 位作者 何宗岭 李名立 黄明敏 李涛 邓红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未经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年龄、脑体积指标、精神病性症状的相关性,以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BMI异常。方法未用药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7例及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97例纳入本研究。测... 目的分析未经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年龄、脑体积指标、精神病性症状的相关性,以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BMI异常。方法未用药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7例及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97例纳入本研究。测评BMI,做磁共振扫描,评定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结果①两组间BMI值、白质体积值、灰质体积值、灰质体积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相关分析:健康对照组BMI与年龄呈正相关(r=0.42,P=0.001),与脑灰质体积(r=-0.33,P=0.012)及脑灰质体积比率呈负相关(r=-0.39,P=0.003),与白质体积不存在相关性。患者组上述相关性消失,且没有发现BMI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量表分或各因子分存在相关性。结论对正常青壮年BMI的研究,发现其与年龄呈正相关,与灰质体积比率呈负相关。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BMI与年龄和脑灰质体积比率的相关性消失,且该异常独立于临床症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体质量指数 脑灰质体积比率 年龄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与NOS1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佳 马小红 +7 位作者 向波 吴俊瑶 王英成 邓伟 李名立 王强 何宗岭 李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1(nitric oxide synthase 1,NOSl)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OSl区域的28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应用IlluminaGoldenGate定制芯片对382例...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1(nitric oxide synthase 1,NOSl)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OSl区域的28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应用IlluminaGoldenGate定制芯片对382例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48名正常人的DNA进行分型,并分析其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结果单位点分析提示SNP位点rsl520811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但是经过Bonferroni多重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体型分析未发现单体型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结论未证实NOS1为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一氧化氮合酶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