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快速高灵敏化学发光POC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1
作者 谢海宇 秦静 +3 位作者 张艳妮 刘俊杰 何小维 王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5-620,共6页
目的:建立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快速高灵敏化学发光POC检测法(POC-CLIA)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Alp)-AMPPD发光体系,以磁微粒(Mps)为固相载体构建POC-CLIA,并评估其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特异性、稳定... 目的:建立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快速高灵敏化学发光POC检测法(POC-CLIA)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Alp)-AMPPD发光体系,以磁微粒(Mps)为固相载体构建POC-CLIA,并评估其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特异性、稳定性、钩状效应和临床应用。结果:β-HCG最低检测限为0.71 mU/ml,线性检测范围为0.710~1.092×10^(4) mU/ml,且在1.7×10^(5) mU/ml内无钩状效应影响。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10%,可在37℃稳定保存10 d。准确度偏差在±10%之内,结果可靠。干扰物质与β-HCG均无交叉反应。对100例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与临床标准方法检测结果高度相关(R^(2)=0.997 0)。单个样品检测时间<15 min,且测试通量可达到200 T/h。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广泛用于基层社区,助力基层医疗中妊娠及相关疾病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化学发光免疫 即时检测 基层健康筛查
下载PDF
超声处理后的玉米淀粉与环氧丙烷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19
2
作者 何小维 黄强 +1 位作者 罗发兴 雷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1-94,共4页
研究了玉米淀粉经超声处理后的化学反应性能变化.将经超声处理的玉米淀粉与环氧丙烷进行反应,发现反应取代度(DS)由未处理时的0.113提高到0.225以上,同时发现提高超声功率对反应取代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反应取代... 研究了玉米淀粉经超声处理后的化学反应性能变化.将经超声处理的玉米淀粉与环氧丙烷进行反应,发现反应取代度(DS)由未处理时的0.113提高到0.225以上,同时发现提高超声功率对反应取代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反应取代度提高不明显.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超声处理后玉米淀粉的结构,发现超声处理后玉米淀粉整个颗粒的结晶结构变化不明显;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部分淀粉颗粒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的小孔,部分小孔分布十分均匀,呈蜂窝状,由此推断超声对淀粉的作用只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的无定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淀粉颗粒 环氧丙烷 超声 反应性能 结构
下载PDF
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何小维 赵喜红 +1 位作者 刘晓云 黄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88,共3页
关键词 胶体金技术 快速诊断技术 免疫金银染色 扫描电镜 ELISA 标记技术 沙门氏菌 表面抗原
下载PDF
通用多重不对称PCR联合基因芯片实现下呼吸道病原菌及耐药基因快速检测
4
作者 刘俊杰 谢海宇 +3 位作者 张艳妮 陈桂柳 何小维 王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4期1994-2000,共7页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通用多重不对称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基因芯片的下呼吸道病原菌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同步实现6种下呼吸道常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和两种碳青霉...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通用多重不对称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基因芯片的下呼吸道病原菌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同步实现6种下呼吸道常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和两种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VIM)快速检测。方法 针对待检病原菌及耐药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并制备相应的基因芯片。优化多重PCR的反应体系和杂交参数,分析其特异度、灵敏度,并通过临床标本进行方法应用评价。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能在4 h内特异性地鉴别单一或多重靶标。检测大肠埃希菌纯培养物的灵敏度为104copy/mL,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VIM)的灵敏度均为103copy/mL,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的灵敏度均为102copy/mL。与产酸克雷伯菌、黏质沙雷菌、奇异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唾液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6种病原菌无交叉反应。结论 基于通用多重不对称PCR结合基因芯片的下呼吸道病原菌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快速、灵敏地鉴定下呼吸道病原菌及耐药基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多重不对称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芯片 快速检测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微囊藻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小维 郭秋华 +1 位作者 彭运平 黄强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8-390,共3页
微囊藻毒素(MCs)是蓝绿藻属产生的一类密切相关的环状七肽毒素,其毒性主要表现在特异性抑制细胞内的蛋白磷酸酶(分别为PP1和PP2A)。目前有关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的研究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LC-MS)、蛋白磷酸酶抑制试验(PPIA)... 微囊藻毒素(MCs)是蓝绿藻属产生的一类密切相关的环状七肽毒素,其毒性主要表现在特异性抑制细胞内的蛋白磷酸酶(分别为PP1和PP2A)。目前有关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的研究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LC-MS)、蛋白磷酸酶抑制试验(PP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Cs的研究进展,并对ELISA在天然水中检测微囊藻毒素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微囊藻毒素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天然多糖预防腹膜手术后粘连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何小维 谢世其 +1 位作者 罗发兴 罗志刚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143-147,共5页
目的:腹膜手术作为最常见的外科手术,其术后粘连是一个普遍存在、始终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就天然多糖在防止腹膜术后粘连中的应用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归纳,对天然多糖的应用前景作出展望。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 目的:腹膜手术作为最常见的外科手术,其术后粘连是一个普遍存在、始终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就天然多糖在防止腹膜术后粘连中的应用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归纳,对天然多糖的应用前景作出展望。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1-01/2006-04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adhes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1-01/2006-04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术后粘连,防粘连”,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天然多糖防止腹膜术后粘连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25篇相关文献,1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93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132篇文献中,86篇涉及防腹膜术后粘连的方法,46篇涉及天然多糖作为防粘连材料。本文选用其中的39篇作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腹膜术后粘连引发的严重后果,已使防粘连材料和方法研究的发展成为需要。在诸多防粘连方法中,将天然多糖作为生物屏障物防粘连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本文对文献加以综述,总结右旋糖酐、肝素、氧化再生纤维素、几丁糖、透明质酸、羧甲基纤维素等天然多糖在防腹膜术后粘连领域的应用研究。在不同场合,这些天然多糖各有其优缺点;但是随着对碳水化合物研究的发展,并由市场上已有的防粘连产品比较已得知:几丁糖、透明质酸、羧甲基纤维素具有更广阔的研究潜力,且它们之间的共混或交联等具有更好的防粘连效果。结论:相对于其他防粘连材料,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相容性、降解性等优点,其理论研究成果和相关产品的出现显示其巨大前景。为了更好的实现天然多糖在防腹膜术后粘连中的效果,需要对其性质和作用机制作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类 自然 腹膜 粘连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复合海绵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何小维 陈巍 +5 位作者 李忠彦 罗志刚 黄强 扶雄 王斌 刘文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61,共3页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具有人体生物相容性好,促进伤口愈合和止血作用特点,所制备的复合海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制备工艺采用浇铸/冷冻干燥技术,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再进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45g...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具有人体生物相容性好,促进伤口愈合和止血作用特点,所制备的复合海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制备工艺采用浇铸/冷冻干燥技术,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再进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45g,壳聚糖0.14g,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壳聚糖溶液体积比为2∶1,聚乙二醇0.4g,甘油0.2g,真空冷冻干燥时间26h,取得了较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 壳聚糖 海绵
原文传递
物理场改性淀粉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何小维 罗发兴 罗志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2-174,共3页
利用超声波和微波作用淀粉是改性淀粉的两种物理方法。本文就其作用机理以及影响淀粉结构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综述。
关键词 超声波 微波 淀粉
原文传递
铬革屑脱铬提取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9
作者 何小维 谢世其 黄强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6年第1期42-45,共4页
随着胶原蛋白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胶原蛋白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高附加值的产品。综合论述国内外从铬革屑中提取胶原蛋白脱铬的研究方法,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高值转化皮革废料,为胶原蛋白的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胶原蛋白 铬革屑 提取 脱铬革屑
下载PDF
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何小维 罗志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96-200,共5页
我国淀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淀粉作为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当今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分类、研究方法、发展状况,以及当今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淀粉 塑料 生物降解 生物降解塑料 淀粉基 天然高分子材料 完全生物降解 资源丰富
下载PDF
菊苣低聚果糖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小维 罗志刚 彭运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3-185,189,共4页
菊苣低聚果糖是从菊苣根中提取的果聚糖,又被称为菊糖,是一种低聚果糖,菊糖不被有机体消化吸收而能被肠道微生物利用,进行肠内发酵,产生益生素作用和其他多种生理营养功能。在欧洲,功能性食品菊糖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行业,特别是作为膳... 菊苣低聚果糖是从菊苣根中提取的果聚糖,又被称为菊糖,是一种低聚果糖,菊糖不被有机体消化吸收而能被肠道微生物利用,进行肠内发酵,产生益生素作用和其他多种生理营养功能。在欧洲,功能性食品菊糖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行业,特别是作为膳食纤维。本文主要介绍菊糖的成分、来源、消化后的生理功效以及作为膳食纤维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糖 胃肠道 菊苣低聚果糖 功能
原文传递
凝胶多糖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小维 罗发兴 罗志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5-157,共3页
凝胶多糖是一种新的微生物多糖。它具有许多独特的功能。本文对它的性质、应用及发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凝胶多糖 性质 应用 微生物多糖
下载PDF
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小维 刘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7-109,99,共4页
综述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PCR技术以其敏感性、特异性、简便、快速的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检测,尤其对培养困难的细菌检测和抗原结构复杂的细菌鉴定方面,具有常规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 综述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PCR技术以其敏感性、特异性、简便、快速的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检测,尤其对培养困难的细菌检测和抗原结构复杂的细菌鉴定方面,具有常规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本文主要介绍了PCR技术检测沙门氏菌,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这4种食品中的主要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沙门氏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
下载PDF
吗啡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小维 刘晓云 +3 位作者 杨连生 彭运平 黄强 王继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利用化学法合成吗啡人工抗原,将此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吗啡多克隆抗体.利用混合酸酐法将吗啡人工抗原分别与蛋白质载体BSA及OVA偶联,经蛋白质电泳以及紫外扫描检测,证明吗啡人工抗原合成成功.用间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证明制备得... 利用化学法合成吗啡人工抗原,将此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吗啡多克隆抗体.利用混合酸酐法将吗啡人工抗原分别与蛋白质载体BSA及OVA偶联,经蛋白质电泳以及紫外扫描检测,证明吗啡人工抗原合成成功.用间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证明制备得到了高效价的吗啡多克隆抗体血清,且与吗啡人工抗原具有高特异性反应,可用于吗啡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人工抗原 多克隆抗体 效价 特异性 免疫检测
下载PDF
功能性大豆低聚糖分离纯化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小维 薛新顺 +1 位作者 罗发兴 黄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4-188,共5页
大豆低聚糖能促进人体肠道固有的有益细菌——双歧杆菌的增殖,从而抑制肠内腐败菌的生长,并减少有毒发酵产物的形成,是一类功能性低聚糖。本文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工业上分离纯化大豆低聚糖的典型工艺过程,并对各单元操作中所用方法进行了... 大豆低聚糖能促进人体肠道固有的有益细菌——双歧杆菌的增殖,从而抑制肠内腐败菌的生长,并减少有毒发酵产物的形成,是一类功能性低聚糖。本文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工业上分离纯化大豆低聚糖的典型工艺过程,并对各单元操作中所用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低聚糖 分离纯化工艺 双歧杆菌 可溶性糖类
下载PDF
辐射在淀粉接枝共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小维 陈巍 黄强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3,26,共3页
辐射应用在淀粉接枝共聚中,有能量使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这种接枝方法逐步应用到工业生产,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存在着辐射处理量小,产品成本高,接枝效率有待提高等不足。介绍了辐射接枝共聚的主要方法,接枝产物的表征和... 辐射应用在淀粉接枝共聚中,有能量使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这种接枝方法逐步应用到工业生产,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存在着辐射处理量小,产品成本高,接枝效率有待提高等不足。介绍了辐射接枝共聚的主要方法,接枝产物的表征和测量,概述了国内外辐射在淀粉接枝共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指明了今后辐射在淀粉接枝共聚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淀粉 接枝共聚
下载PDF
EGCG和油酸协同降低淀粉消化速率的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小维 宋晶晶 +2 位作者 黄强 扶雄 张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121,共6页
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油酸和米淀粉为原料,基于一级动力学的体外消化模型,对淀粉、淀粉+EGCG(EGCG占20%)、淀粉+油酸(油酸占20%)、淀粉+EGCG+油酸(EGCG、油酸各占20%) 4种样品的体外消化特性进... 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油酸和米淀粉为原料,基于一级动力学的体外消化模型,对淀粉、淀粉+EGCG(EGCG占20%)、淀粉+油酸(油酸占20%)、淀粉+EGCG+油酸(EGCG、油酸各占20%) 4种样品的体外消化特性进行测定,分析淀粉消化速率及程度,通过对EGCG与淀粉、油酸的结合能力以及热力学性能的测定,探究三元共混物相互作用与淀粉消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消化120 min后,米淀粉+EGCG+油酸样品中淀粉消化速率及程度最低(0. 041 min^(-1),42. 5%),与米淀粉对照样相比,其消化速率降低了50%,消化程度降低了32%.蒸煮条件下,EGCG、油酸可能分别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与米淀粉结合,产生协同抑制米淀粉消化速率及程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油酸 淀粉 体外消化性
下载PDF
SARS-CoV抗原免疫鸡后卵黄抗体效价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小维 彭运平 +2 位作者 王继华 李文美 罗志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33-1635,共3页
目的:了解SARS-CoV抗原免疫鸡后,卵黄抗体效价的变化。方法:卵黄1∶1 600倍稀释后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结果:Cutoff为0.21±0.05,在首次免疫26-28 d后,抗体效价达到最高(1∶1 600稀释(A450=1.3),并且抗体持续高效价(A450>0.8... 目的:了解SARS-CoV抗原免疫鸡后,卵黄抗体效价的变化。方法:卵黄1∶1 600倍稀释后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结果:Cutoff为0.21±0.05,在首次免疫26-28 d后,抗体效价达到最高(1∶1 600稀释(A450=1.3),并且抗体持续高效价(A450>0.8)。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抗体效价降低;间隔一定时间加强免疫,抗体效价又回升达到高峰。结论:SARS-CoV抗原持续免疫鸡,卵黄抗体持续保持高效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属 卵黄襄 抗体
下载PDF
浅谈茶的保健功能及茶保健品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3
19
作者 何小维 王雪霞 许文玲 《农产品加工(下)》 2006年第4期62-64,共3页
茶的保健功能主要依赖于它本身所含成分的生理功能。从茶所含物质的特性入手,浅论茶的主要保健功效,尤其在抑制自由基方面的抗氧化作用。介绍了几种目前比较流行的茶的特色,以及茶的发展动态。
关键词 保健功能 物质特性 生理功能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四种树脂糖浆脱色效果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小维 秦慧民 +1 位作者 于淑娟 岳强 《中国甜菜糖业》 2006年第2期20-22,共3页
以ZGA451、D301T、ulsionADS700、TulsionADS600四种树脂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对糖浆进行脱色研究,经实验证明ZGA451脱色效果最好。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和再生剂进行再生,研究其对糖浆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产D301系列树脂在脱色效果和再生... 以ZGA451、D301T、ulsionADS700、TulsionADS600四种树脂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对糖浆进行脱色研究,经实验证明ZGA451脱色效果最好。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和再生剂进行再生,研究其对糖浆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产D301系列树脂在脱色效果和再生率方面都优于进口树脂ADS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脱色 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