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岷江上游亚高山川滇高山栎林的降雨再分配 被引量:50
1
作者 何常清 薛建辉 +3 位作者 吴永波 张雷燕 刘冲 刘兴良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71-1876,共6页
基于2007年6—9月岷江上游地区的气象数据,采用定位研究方法对该区川滇高山栎林的降雨再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林外总降雨量486.7mm,林内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分别占总降雨量的82.6%、0.9%和16.5%;穿透雨量和... 基于2007年6—9月岷江上游地区的气象数据,采用定位研究方法对该区川滇高山栎林的降雨再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林外总降雨量486.7mm,林内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分别占总降雨量的82.6%、0.9%和16.5%;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与降雨量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n=49),穿透雨率和树干茎流率与降雨量的关系可用非线性曲线表示;当林外降雨量>3.2mm时开始出现树干茎流,且树干茎流量(L)与树干基面积(cm2)呈明显的指数关系(R2=0.623).林冠截留率随降雨量(mm)的增加呈双曲线递减;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降雨持续时间、降雨强度、降雨时空气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n=49),而与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n=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高山栎林 降雨再分配 茎流 林冠截留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枯落物覆盖对地表径流的拦阻效应 被引量:19
2
作者 何常清 于澎涛 +5 位作者 管伟 王彦辉 袁玉欣 郭明春 杜阿朋 董晓红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5-599,共5页
在宁夏固原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坡面径流小区(长0.9m、宽0.5m)内进行了10种枯落物覆盖量(0.0、0.5、1.0、3.0、5.0、7.0、10.0、15.0、20.0、25.0t·hm^2)、5个人口流量(10、20、30、40、60mL·s^-1)的地表径... 在宁夏固原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坡面径流小区(长0.9m、宽0.5m)内进行了10种枯落物覆盖量(0.0、0.5、1.0、3.0、5.0、7.0、10.0、15.0、20.0、25.0t·hm^2)、5个人口流量(10、20、30、40、60mL·s^-1)的地表径流试验。结果表明:当枯落物覆盖量从0.0t·hm^-2增加到25.0t·hm^-2时,地表径流流速与无枯落物覆盖相比减小了57.50%~72.27%;地表径流流速随入口流量增加而明显加大,尤其是无枯落物覆盖时增加最快;在坡度为14°的条件下,枯落物覆盖对地表径流流速的阻延值△V(cm·s^-1)与单宽流量q(mL·s^-1·cm^-1)、枯落物覆盖量G(t·hm^-2)的关系为:△V=3.6177q^0.5075G^0.4315(R^2=0.9102);枯落物覆盖量增加使地表曼宁阻力系数n值加大,在枯落物覆盖量小于10.0t·hm^-2时,n值随枯落物量增加而急剧加大;当枯落物覆盖量在10.0~25.0t·hm^-2范围内增加时,n值的加大趋势逐渐变缓;n值与枯落物覆盖量之间呈较好的二项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枯落物覆盖 地表径流 流速 曼宁阻力系数
下载PDF
应用修正的Gash解析模型对岷江上游亚高山川滇高山栎林林冠截留的模拟 被引量:30
3
作者 何常清 薛建辉 +1 位作者 吴永波 张雷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25-1132,共8页
修正的Gash解析模型具有较好的物理基础,是目前估算和预测林冠截留的有效工具。基于2007年6月到9月的降雨数据、气象和林分结构资料,采用修正的Gash解析模型对岷江上游川滇高山栎林冠截留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林冠持水能力为0.23mm,树... 修正的Gash解析模型具有较好的物理基础,是目前估算和预测林冠截留的有效工具。基于2007年6月到9月的降雨数据、气象和林分结构资料,采用修正的Gash解析模型对岷江上游川滇高山栎林冠截留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林冠持水能力为0.23mm,树干持水能力为0.041mm,树干茎流系数为0.013,使林冠饱和的降雨为0.3mm;研究期间实测的林冠截留量为80.2mm,占总降雨量的16.5%,应用模型模拟的林冠截留总量为81.8mm,高于实测值1.6mm(高于实测值2.0%),林冠截留和树干茎流周累积量模拟值均与实测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应用修正的Gash解析模型进行岷江上游川滇高山栎林冠截留模拟研究中,模型最易受林冠持水能力影响,其次为郁闭度、树干持水能力,影响最小的林分参数为树干茎流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Gash解析模型 川滇高山栎林 林冠截留
下载PDF
考虑大气沉降的湖库分区动态水环境容量精细解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炼钢 孙玉莹 +3 位作者 叶兴平 徐祎凡 何常清 金秋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4-180,189,共8页
针对面源污染为主的湖库型流域,为建立水质目标管理与污染总量控制之间更精准的响应关系,借鉴日最大负荷总量模式,基于物质量平衡原理提出考虑径流丰枯变化、不均匀混合、大气沉降等影响因素的湖库分区动态水环境容量精细解析方法,包括... 针对面源污染为主的湖库型流域,为建立水质目标管理与污染总量控制之间更精准的响应关系,借鉴日最大负荷总量模式,基于物质量平衡原理提出考虑径流丰枯变化、不均匀混合、大气沉降等影响因素的湖库分区动态水环境容量精细解析方法,包括污染混合区设置、代表水文系列确定、逐日分区水量水质计算。以沙河水库为例,分别以全湖Ⅱ类、主湖Ⅱ类作为水质管理目标,采用2010—2015年代表水文系列对总氮动态水环境容量进行精细解析。结果表明:全湖Ⅱ类、主湖Ⅱ类水质管理目标下沙河水库总氮水环境容量的多年均值分别为36.7 t和99.43 t,若不考虑湖滨混合区,全湖Ⅱ类水质目标下总氮的年水环境容量计算值偏大66.43%;实施水质目标管理的水域面积越大,大气沉降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越大;径流年际及年内丰枯变化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显著;各分区总氮控制总量占全流域总量的比例与面积比基本一致。湖库分区动态水环境容量精细解析可量化不同因素对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的影响,科学解析面源输入型湖库水环境容量的时空结构特征,实现水质目标管理与污染总量分区管控的有机联动,更好地支撑流域水环境的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容量 水质目标管理 日最大负荷总量 大气沉降 湖库分区 总氮 沙河水库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冠层、凋落物及土壤水文生态效应 被引量:69
5
作者 时忠杰 张宁南 +4 位作者 何常清 邱志军 徐大平 高吉喜 胡哲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32-1939,共8页
水文功能是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方面,为了解桉树人工林的水文生态效应,采用定位研究并结合室内测定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广东肇庆桉树人工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凋落物持水能力、土壤水分物理及蓄水能力。结果表明,研究期间(2006-05-2007-05)... 水文功能是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方面,为了解桉树人工林的水文生态效应,采用定位研究并结合室内测定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广东肇庆桉树人工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凋落物持水能力、土壤水分物理及蓄水能力。结果表明,研究期间(2006-05-2007-05)的大气降雨量为2016.7mm,通过林冠层后降雨被重新分配,穿透降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分别占总降雨量的85.70%、3.62%和10.68%。产生树干茎流的临界降雨量为3.93mm,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与林外降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降雨量超过20mm后,林冠截留率基本保持稳定。本研究桉树人工林的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4.27mm,凋落物中树叶的最大持水量最大,为2.54mm。0-100cm土层的最大蓄水量为470.06mm,其中非毛管蓄水量为98.22mm,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0-10cm土壤层的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分别为25.03mm.min-1和8.83mm.min-1,且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水文生态功能 冠层截留 凋落物 渗透性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的水生态系统规划设计
6
作者 何常清 叶兴平 +1 位作者 曹万春 杨志 《住宅产业》 2013年第9期62-64,共3页
水生态系统建设是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生态城示范区作为太湖新城低碳生态建设的启动区,在规划中以水生态安全为准则,采取多种水生态系统措施,主要有保护原有生态较好的河段、建设水系生态廊道、根据河岸特点设置不同类... 水生态系统建设是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生态城示范区作为太湖新城低碳生态建设的启动区,在规划中以水生态安全为准则,采取多种水生态系统措施,主要有保护原有生态较好的河段、建设水系生态廊道、根据河岸特点设置不同类型的生态护岸、设置河岸缓冲带、采取生态工程措施等,以实现区内水质改善、水景优美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水系统 无锡生态城示范区
下载PDF
六盘山北侧华北落叶松树干直径生长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31
7
作者 管伟 熊伟 +4 位作者 王彦辉 于澎涛 何常清 杜阿朋 刘海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共6页
2005年5—11月在宁夏六盘山北侧的叠叠沟林场,应用带状树木径向变化记录仪研究9株华北落叶松树干的直径生长变化过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树干直径的日最大值出现在6:00—9:00,最小值则在16:00—20:00;直径生长的季节变化表... 2005年5—11月在宁夏六盘山北侧的叠叠沟林场,应用带状树木径向变化记录仪研究9株华北落叶松树干的直径生长变化过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树干直径的日最大值出现在6:00—9:00,最小值则在16:00—20:00;直径生长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8月下旬以后基本停止生长;林分内优势度大的林木生长较快;树干直径生长过程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幂函数曲线,方程的确定系数为0.78~0.92。对影响直径生长变化的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水分是主要影响因子;结合偏相关分析,筛选出日最高温、空气相对湿度、日平均太阳辐射通量和土壤含水量作为影响树干直径生长变化的主要因子。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华北落叶松 树干直径 气象因子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六盘山北侧叠叠沟小流域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杜阿朋 于澎涛 +4 位作者 王彦辉 袁玉欣 郭明春 何常清 管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7-554,共8页
2005年6—10月,在宁夏六盘山北侧叠叠沟小流域的不同坡面设置了93个调查样点,研究了土壤物理性质随土层深度、坡向、坡位及植被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土深增加,土壤密度和石砾含量逐渐增大,而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 2005年6—10月,在宁夏六盘山北侧叠叠沟小流域的不同坡面设置了93个调查样点,研究了土壤物理性质随土层深度、坡向、坡位及植被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土深增加,土壤密度和石砾含量逐渐增大,而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却逐渐减小,但非毛管孔隙度在100cm以下土层时因石砾含量加大却随土深增加而增大;(2)各项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基本上均是阴坡优于半阴半阳坡和阳坡,半阴半阳坡与阳坡差别不大;(3)随着坡位下降,土壤厚度、土壤密度、石砾含量、非毛管孔隙度逐渐增大,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逐渐减小,各种持水量指标基本上也是程度不同地减小,但上坡的持水量指标大于阴坡坡顶;(4)4种植被类型0~30cm土层的土壤密度为天然灌丛〈天然草地〈乔木林地〈退耕地;石砾含量为退耕地最低,其它3种植被类型差别不大;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是天然灌丛〉天然草地〉乔木林地〉退耕地;非毛管孔隙度则是退耕地〉乔木林地〉天然灌丛〉天然草地。其次,还建立了土壤物理性质与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土壤深度、地表植被覆盖度等之间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密度 土壤孔隙度 持水能力
下载PDF
宁夏六盘山南侧森林枯落物及土壤的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张雷燕 刘常富 +4 位作者 王彦辉 时忠杰 何常清 熊伟 于澎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20,共6页
森林枯落物和土壤具有重要生态水文功能,对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的辽东栎—少脉椴、华北落叶松林的研究表明:辽东栎—少脉椴林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分别为5.42、11.28 t.hm-2;华北落叶松林的对应值分别为5.72、24.51 t.h... 森林枯落物和土壤具有重要生态水文功能,对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的辽东栎—少脉椴、华北落叶松林的研究表明:辽东栎—少脉椴林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分别为5.42、11.28 t.hm-2;华北落叶松林的对应值分别为5.72、24.51 t.hm-2。两种林分枯落物的有效拦蓄量分别为0.56和1.63 mm,即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的持水能力好于辽东栎—少脉椴林。但辽东栎—少脉椴林1 m土层的非毛管持水深和毛管持水深(108.15、441.02mm)远大于华北落叶松林(65.80、420.00 mm),且前者生长季1 m土层有效持水能力(267.77-327.42 mm)大于后者(133.55-227.23 mm)。从林地综合持水能力来看,辽东栎—少脉椴林的水文生态功能优于华北落叶松林。此外发现,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林分,但其1 m土层的有效持水能力的非毛管比例都是36.6%,毛管比例都是63.4%,表明在采用土壤有效持水能力、毛管贮水深、非毛管贮水深这3个指标中的任何一个评价较厚土层的总持水能力时,都将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森林枯落物 土壤 生态水文功能
下载PDF
宁夏六盘山地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的蓄水和渗透能力比较 被引量:68
10
作者 张雷燕 刘常富 +3 位作者 王彦辉 时忠杰 何常清 鲁兴隆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98,共4页
通过对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的华北落叶松、杂灌丛、华山松和白桦等4种森林植被类型的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调查和分析比较,发现它们在土壤容重、持水能力和渗透性方面都存在差异:不同林地的最大持水力受土壤分层的厚度、总孔隙度大小的影... 通过对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的华北落叶松、杂灌丛、华山松和白桦等4种森林植被类型的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调查和分析比较,发现它们在土壤容重、持水能力和渗透性方面都存在差异:不同林地的最大持水力受土壤分层的厚度、总孔隙度大小的影响,范围变化在313.4-604.8 mm之间;稳渗速率在5.94-8.65 mm/m in之间。通过比较得出杂灌丛土壤的涵养水源功能最强,应该增加灌木林的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森林土壤 涵养水源
下载PDF
林冠截持降雨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郭明春 于澎涛 +4 位作者 王彦辉 沈振西 时忠杰 杜阿朋 何常清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33-1637,共5页
通过对林冠截持过程的研究,将单场降雨划分成很多个小的时段,顺序计算各小时段内降雨在林冠内的分配,建立了一个林冠降雨截持模型.模型考虑了冠层和树干干燥度对冠层雨期蒸发的影响,并在计算雨期蒸发时引入冠层叶面积指数、单位林地面... 通过对林冠截持过程的研究,将单场降雨划分成很多个小的时段,顺序计算各小时段内降雨在林冠内的分配,建立了一个林冠降雨截持模型.模型考虑了冠层和树干干燥度对冠层雨期蒸发的影响,并在计算雨期蒸发时引入冠层叶面积指数、单位林地面积上树干表面积.运用模型对华北落叶松林的降雨截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穿透雨与实测穿透雨基本吻合,误差在±1 mm范围内,但在小降雨(<6 mm)时模拟值偏低;树干茎流量模拟值偏低,茎流模拟相对误差随着降雨量增大而减小.同时模拟了穿透降雨的过程,结果与林内自动气象站实测穿透降雨的过程基本吻合,模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林冠截持 模型
下载PDF
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土壤稳渗速率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杜阿朋 何常清 +4 位作者 管伟 王彦辉 于澎涛 徐丽红 刘建立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31,共7页
采用小区漫流法研究叠叠沟小流域内4种典型植被下的土壤稳渗速率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稳渗速率平均值表现为天然草地>虎榛子灌丛>沙棘灌丛>华北落叶松林地。坡向影响土壤稳渗速率表现为阴坡>半阴坡>... 采用小区漫流法研究叠叠沟小流域内4种典型植被下的土壤稳渗速率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稳渗速率平均值表现为天然草地>虎榛子灌丛>沙棘灌丛>华北落叶松林地。坡向影响土壤稳渗速率表现为阴坡>半阴坡>阳坡,坡位对土壤稳渗速率的影响表现为中坡位>下坡位>上坡位,坡度对土壤稳渗速率的影响表现为中坡>陡坡>缓坡,当坡度小于25°时土壤稳渗速率随坡度增大而增大,当坡度大于25°时土壤稳渗速率随坡度增大而减小。因此,以坡度25°为分界点,找到了影响土壤稳渗速率的主导因子,并经多元逐步回归得到土壤稳渗速率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段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 稳渗速率 影响因素 六盘山
下载PDF
岷江上游两种亚高山林分枯落物层水文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薛建辉 郝奇林 +1 位作者 何常清 吴永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研究对比了岷江上游岷江冷杉林和川滇高山栎林枯落物层的水文特征,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林凋落呈现多峰型,凋落高峰出现在6月,8月和10月;而岷江冷杉林凋落则为双峰型,凋落高峰出现在10月份和1月份。川滇高山栎林的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 研究对比了岷江上游岷江冷杉林和川滇高山栎林枯落物层的水文特征,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林凋落呈现多峰型,凋落高峰出现在6月,8月和10月;而岷江冷杉林凋落则为双峰型,凋落高峰出现在10月份和1月份。川滇高山栎林的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的现存量分别为4.00 t/hm2,6.77 t/hm2和14.43t/hm2;而岷江冷杉林的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的现存量分别为1.14 t/hm2,7.40 t/hm2,11.99t/hm2。川滇高山栎林和岷江冷杉林枯落物总最大持水量为分别为(60.23±11.82)t/hm2和(66.79±24.05)t/hm2。两种森林群落类型枯落物持水量(mm)与浸水时间(h)呈较好的对数函数关系,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的持水量与浸水时间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杉林 川滇高山栎林 枯落物 水文特征
下载PDF
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的土壤石砾含量坡面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杜阿朋 王彦辉 +3 位作者 管伟 何常清 于澎涛 刘建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80,127,共6页
山区土壤石砾含量经常很高,这对土壤水文功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解六盘山区土壤石砾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叠叠沟小流域调查研究了土壤石砾含量随坡向、坡位和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以表层0-20 cm为例)石砾体积含量... 山区土壤石砾含量经常很高,这对土壤水文功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解六盘山区土壤石砾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叠叠沟小流域调查研究了土壤石砾含量随坡向、坡位和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以表层0-20 cm为例)石砾体积含量的坡向顺序为阳坡(3.07%)>阴坡(2.89%)>半阴半阳坡(1.99%),坡位顺序为下部(3.46%)>中上部(3.05%)>坡顶(2.46%)>中部(2.20%)>上部(2.08%)。在受侵蚀影响导致表层土壤石砾富集的同时,石砾含量主要受离开母岩距离的影响,因而表现为随土壤加深而增加的趋势,基于此提出了不同坡向坡位时石砾体积含量随土壤深度变化的模型,与实际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石砾含量 空间分布 土壤深度
下载PDF
低碳生态视角下的江苏省生态空间规划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叶兴平 何常清 陈燕飞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6,共4页
选择影响江苏省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自然地理要素、自然灾害要素,考虑在城镇发展过程中亟需保护的自然生态要素,分析构建了"两片、两带、四廊、多核网状"的生态保育空间结构,其中"两片"主要指太湖及苏南丘陵山地点状... 选择影响江苏省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自然地理要素、自然灾害要素,考虑在城镇发展过程中亟需保护的自然生态要素,分析构建了"两片、两带、四廊、多核网状"的生态保育空间结构,其中"两片"主要指太湖及苏南丘陵山地点状发展地区生态保育区、洪泽湖周边及里下河生态保育区;"两带"主要指沿海滩涂生态保育带、沿江生态保护带;"四廊"主要指沿南水北调东线、江水东引(通榆河)两条清水通道和新沂河、淮河入海水道两条尾水通道(泄洪通道)及其两侧保护带,并对这些生态空间结构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建设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生态 生态结构 生态建设
下载PDF
“量、位、效”分析方法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以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常清 叶兴平 陈燕飞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0-83,共4页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低碳生态控制性详细规划从"量、位、效"的分析出发,以改善环境污染、缓解热岛效应和服务居民为目的,合理布局绿地系统,并从碳氧平衡的角度预测区域的绿地量,构建了适应区域实际的生态系统,为城市绿地系...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低碳生态控制性详细规划从"量、位、效"的分析出发,以改善环境污染、缓解热岛效应和服务居民为目的,合理布局绿地系统,并从碳氧平衡的角度预测区域的绿地量,构建了适应区域实际的生态系统,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规划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系统 碳氧平衡 通风廊道 生态效益
下载PDF
略论王夫之社会历史观的合理因素
17
作者 何常清 《怀化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35-41,共7页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他所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充满着各种深刻矛盾的大震荡,大分化、大变革的时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并且民族矛盾剧烈上升,成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在这样一个“天崩...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他所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充满着各种深刻矛盾的大震荡,大分化、大变革的时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并且民族矛盾剧烈上升,成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在这样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王夫之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为了反对异族侵略和豪族特权,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面对现实,以峥嵘之巨笔,同他们展开了一场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复杂的、长期的斗争,他攻击了消蚀人们斗争情绪佛教思想,清算了使人忽视客观实际的陆王唯心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社会历史观 合理因素 理势 王氏 社会历史发展 《读通鉴论》 治乱 “理” 圣人
下载PDF
技术的“功”与“过”
18
作者 何常清 《怀化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30-34,共5页
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人们在发明和应用技术时,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所能带来的利益上面,而对技术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却往往忽视了。在技术所引起的危害还没有发展到令人大吃一惊以前,人们总是过分地迷信技术、赞美技术,总是认... 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人们在发明和应用技术时,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所能带来的利益上面,而对技术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却往往忽视了。在技术所引起的危害还没有发展到令人大吃一惊以前,人们总是过分地迷信技术、赞美技术,总是认为,技术的发展只会使人类生活日益美好,因而,不断地滥用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所引起的危害日渐严重,人们终于醒悟:技术原来并不是一件十全十美的法宝,它还有有害的一面。有些人由于过分注意技术有害的一面,从而对技术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因此他们极力地反对技术进步并要求停止技术。不管是企图停止技术,还是企图不顾一切地推进技术,都只会使人类陷入灾难的境地,事实上,人类今天所面临的许多危机,主要的并不是由于技术发明和应用,而是由于人们不负责任地发明和应用技术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 技术发明 技术进步 工业技术 令人 阿波罗登月 航天时代 现代医学 占有欲 产品质量
下载PDF
制度变迁背景下的省级空间治理思考——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小卉 何常清 《城乡规划》 2018年第5期27-34,共8页
在当前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原来分散的空间规划职能被整合到自然资源部,体现了当前国家空间治理整体的逻辑思路。本文以江苏省的实践为例,从空间战略、空间分区、管制指标和实施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多个省级空间有关规划中存在的空间交叉、... 在当前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原来分散的空间规划职能被整合到自然资源部,体现了当前国家空间治理整体的逻辑思路。本文以江苏省的实践为例,从空间战略、空间分区、管制指标和实施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多个省级空间有关规划中存在的空间交叉、指标冲突等现状,提出我国省级空间治理的关键要素应是统一空间战略、明晰省级重点管控地区以及变革空间治理手段,从而发挥好其承上启下的空间管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省级空间治理 自然资源 用途管制
下载PDF
望虞河西岸河网区沉积物营养盐和重金属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孟星 陈志浩 +2 位作者 许彬 赵杰 何常清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4-182,共9页
以无锡市望虞河西岸河网区为研究区域,于2018年12月—2019年9月分冬、春、夏、秋4个季节采集了上覆水和沉积物样本,研究氮磷营养因子在沉积物-上覆水界面的释放规律,探究主要水质指标、沉积物氮磷和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以无锡市望虞河西岸河网区为研究区域,于2018年12月—2019年9月分冬、春、夏、秋4个季节采集了上覆水和沉积物样本,研究氮磷营养因子在沉积物-上覆水界面的释放规律,探究主要水质指标、沉积物氮磷和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的水质状况不佳,主要是氮含量超标,污染严重的点位集中在人类活动较为密集的市区和工业区;受上覆水氮磷浓度、溶解氧浓度等变化的影响,沉积物营养盐含量季节变化明显,污染状况较为严重,75%的点位属于中度和重度污染;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季节变化不显著,部分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污染程度排序为Zn>Cd>Cu>Pb>Ni>Cr>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虞河西岸 营养盐 重金属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