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酶上调人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表达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何庆南 陈香美 +2 位作者 叶一舟 傅博 于志恒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8-172,共5页
为探讨转录因子活化子蛋白1(AP-1)和相关的信号转导分子在凝血酶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中的作用,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Northern杂交、凝胶电泳阻滞实验(EMSA)和West... 为探讨转录因子活化子蛋白1(AP-1)和相关的信号转导分子在凝血酶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中的作用,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Northern杂交、凝胶电泳阻滞实验(EMSA)和Western杂交方法,分别检测凝血酶刺激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蛋白质活性和mRNA表达情况,以及AP-1DNA连接活性和AP-1组成蛋白质c-Jun、c-Fos量的变化。结果发现:①凝血酶呈浓度依赖性的方式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蛋白质活性和mRNA表达,其效应能被凝血酶的特异性拮抗剂水蛭素阻断;②凝血酶能明显促进转录因子AP-1的DNA连接活性;③curcumin、staurosporine和genistein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AP-1的DNA连接活性,并进而部分逆转凝血酶上调系膜细胞PAI-1mRNA表达的效应。研究表明,转录因子AP-1在凝血酶上调人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表达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蛋白激酶C和蛋白酪氨酸激酶可能是凝血酶介导系膜细胞AP-1活化及PAI-1表达的上游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递 肾小球 系膜细胞 凝血酶 PAI-1
下载PDF
GRβ在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的表达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何庆南 易著文 +1 位作者 何小解 黄丹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I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内糖皮质激素受体 β(GRβ)表达的意义 ,以及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对GRβ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INS患儿GRβ免疫阳性PBMC(GR...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I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内糖皮质激素受体 β(GRβ)表达的意义 ,以及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对GRβ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INS患儿GRβ免疫阳性PBMC(GRβ+ PBMC)数目和PBMC细胞核内GRβ蛋白量表达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检测激素抵抗型INS患儿的血清对正常对照组儿童和激素敏感型INS患儿GRβ+ PBMC数目和PBMC细胞核内GRβ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 :激素抵抗型INS患儿GRβ+ PBMC细胞数和细胞核内GRβ蛋白质表达均明显高于激素敏感型INS患儿 (P<0 .0 1) ;经激素抵抗型INS患儿的血清体外共培养 2 4h后 ,正常对照组和激素敏感型INS患儿GRβ+ PBMC细胞数和细胞核内GRβ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 (P <0 .0 1)。结论 :INS患儿糖皮质激素抵抗可能与GRβ的表达亢进有关 ,而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可能是诱导GRβ高表达、进而导致继发性糖皮质激素抵抗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受体 糖皮质激素 肾变病综合征 单核白细胞 儿童
下载PDF
凝血酶诱导人胚胎肾系膜细胞增殖和PAI-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何庆南 易著文 +1 位作者 陈香美 傅博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 :探讨凝血酶对人胚胎肾系膜细胞增殖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 (PAI 1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唑蓝 (MTT)掺入法、Northern杂交和纤维蛋白平板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凝血酶刺激下人胚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AI 1mRNA表达和PAI 1... 目的 :探讨凝血酶对人胚胎肾系膜细胞增殖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 (PAI 1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唑蓝 (MTT)掺入法、Northern杂交和纤维蛋白平板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凝血酶刺激下人胚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AI 1mRNA表达和PAI 1蛋白质活性的变化 ,并同时用人工水蛭素进行阻断实验。结果 :凝血酶呈浓度依赖性的方式促进人胚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AI 1mRNA表达和PAI 1蛋白质活性 ,水蛭素能特异地阻断凝血酶的作用。结论 :凝血酶可通过促进系膜细胞增殖、P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PAI-1 肾小球 系膜细胞培养 胚胎
下载PDF
2000年长沙市0~14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庆南 刘洁明 +3 位作者 曹艳 黄丹琳 胡劲涛 易著文 《湖南医学》 2001年第5期364-365,共2页
关键词 哮喘 流行病学 儿童 长沙市 调查 诊断 治疗 发病率
下载PDF
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的认识与体会 被引量:62
5
作者 何庆南 《医学教育探索》 2006年第8期706-708,共3页
与传统临床教学方法比较,PBL教学模拟临床真实情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主动学习,注重诊断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文章介绍了PBL的操作流程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了PBL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教学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耐药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庆南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313-1315,共3页
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存在许多临床问题,本研究从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的定义、早期诊断、治疗方案与选择、肾脏病理类型与肾病综合征激素耐药之间的关系、发病机制等方面着手,引申出一些值得临床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耐药 病理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亚型与糖皮质激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何庆南 易著文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1年第6期281-282,共2页
糖皮质激素抵抗型病例的出现 ,对于以激素为主要治疗药物的疾病 (如肾病综合征 )而言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鉴于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结合糖皮质激素受体方能发挥生物学和治疗效应 ,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颇受关注的焦点。晚近的研究显示糖皮质... 糖皮质激素抵抗型病例的出现 ,对于以激素为主要治疗药物的疾病 (如肾病综合征 )而言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鉴于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结合糖皮质激素受体方能发挥生物学和治疗效应 ,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颇受关注的焦点。晚近的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受体 β(GRβ)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效应的拮抗因子 ,为揭示糖皮质激素抵抗现象的发生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就糖皮质激素受体亚型 (GRα和GRβ)与糖皮质激素效应、尤其是与糖皮质激素抵抗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受体 糖皮质激素 作用机理 肾脏疾病
下载PDF
转录因子AP-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何庆南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1999年第3期152-155,共4页
转录因子AP-1是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Jun和Fos组成的二聚体复合物,参与了许多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的调控。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对AP-1的分子结构、活性调控及其对细胞增殖、分化、转化、细胞凋亡、器官发生和免疫系统活化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转录因子 AP-1 分子结构 活性调控 病理生理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的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何庆南 常维夫 《中国医疗保险》 2023年第4期25-30,共6页
目的:构建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探索建立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政策分析和专家咨询,初步构建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邀请来自医保管理部门、医疗机... 目的:构建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探索建立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政策分析和专家咨询,初步构建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邀请来自医保管理部门、医疗机构以及学术界的专家人员共21名,收集专家对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意见和建议。结果:确立了基础管理与保障措施、医疗质量及安全、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参保人员满意度等4个一级指标,合理诊疗、费用控制等14个二级指标,以及42个三级指标,作为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结论:该评价体系综合了不同地区医保管理部门所制定的评价指标,并咨询了医疗、医保等领域专家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参考价值,可作为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绩效考核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医疗机构 绩效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下载PDF
浅谈儿科医学人才培养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庆南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7年第1期23-27,共5页
为缓解我国儿科医师缺乏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高等医学院校开始尝试儿科学本科专业教育,本文从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三部曲"出发,提出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儿科学本科专业教育应该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将高等院校儿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为缓解我国儿科医师缺乏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高等医学院校开始尝试儿科学本科专业教育,本文从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三部曲"出发,提出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儿科学本科专业教育应该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将高等院校儿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干细胞"型人才培养;应该强化医学人文教育,为培养儿科职业忠诚度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需要加强医教协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规范化、标准化、高质量,乃至可以推而广之的现代儿科医师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医学教育 儿科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年修订版) 被引量:187
11
作者 申昆玲 邓力 +21 位作者 李云珠 李昌崇 向莉 刘恩梅 刘瀚旻 刘传合 陈强 陈育智 陈志敏 陈爱欢 何庆南 张建华 尚云晓 俞善昌 洪建国 郝创利 赵德育 钟礼立 殷勇 崔永耀 盛锦云 鲍一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107,共13页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是治疗气道急、慢性炎症的常用药物。ICS不同剂型的药物,如压力定量气雾剂、干粉剂和雾化吸入混悬液,在临床应用中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其中雾化吸人糖皮质激素以其可靠疗效、良好...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是治疗气道急、慢性炎症的常用药物。ICS不同剂型的药物,如压力定量气雾剂、干粉剂和雾化吸入混悬液,在临床应用中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其中雾化吸人糖皮质激素以其可靠疗效、良好安全性和易操作性,在我国儿科临床获得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年幼儿童,包括各级医疗机构以及家庭;不仅用于支气管哮喘的长期控制和急性发作,也用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雾化吸入疗法 临床应用 儿科临床 修订 专家 呼吸系统疾病 常用药物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 被引量:162
12
作者 申昆玲 邓力 +15 位作者 李云珠 李昌崇 刘恩梅 陈强 陈育智 陈志敏 陈爱欢 张皓 何庆南 尚云晓 俞善昌 洪建国 赵德育 盛锦云 殷勇 鲍一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4-511,共8页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CS )是目前治疗慢性气道炎症常用、有效的药物。近三十年来,随着ICS在儿科临床的应用和普及,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防治获得了较大的成效。目前,ICS的不同剂型,如压力定量气雾剂( pre...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CS )是目前治疗慢性气道炎症常用、有效的药物。近三十年来,随着ICS在儿科临床的应用和普及,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防治获得了较大的成效。目前,ICS的不同剂型,如压力定量气雾剂( pressurized me-tered-dose inhalers ,pMDI )、干粉剂( dry powder inha-lers ,DPI )和雾化混悬液,在临床应用中均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在不同疾病的儿科患者中,应根据病情、年龄选用不同剂型的ICS。本共识仅针对ICS雾化混悬液的吸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临床应用 儿科临床 雾化吸入疗法 雾化混悬液 修订 专家 慢性气道炎症
下载PDF
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84
13
作者 申昆玲 邓力 +19 位作者 李云珠 李昌崇 刘恩梅 刘传合 向莉 陈强 陈育智 陈志敏 陈爱欢 张皓 何庆南 尚云晓 俞善昌 洪建国 赵德育 徐保平 殷勇 盛锦云 符州 鲍一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3-379,共7页
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科临床常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但在具体使用时的药物选择、给药方法、药物剂量及疗程等尚存在一定争议。为促进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化、规范化使用,由《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牵头组织国内儿科专家,... 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科临床常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但在具体使用时的药物选择、给药方法、药物剂量及疗程等尚存在一定争议。为促进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化、规范化使用,由《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牵头组织国内儿科专家,根据目前我国儿科临床治疗现状制定《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简称专家共识),以作为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的推荐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舒张剂 呼吸道疾病 常见疾病 专家 儿童 应用 儿科临床 临床治疗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2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9
14
作者 方湘玲 易著文 +4 位作者 党西强 何小解 何庆南 吴小川 莫双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肾脏受累因素。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4年3月23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HSP发生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发病年龄在7~13岁者占78.40%,平均年龄(9.0±2.8)岁,最小... 目的了解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肾脏受累因素。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4年3月23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HSP发生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发病年龄在7~13岁者占78.40%,平均年龄(9.0±2.8)岁,最小年龄1岁8个月;9月~次年3月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的84.32%;感染仍是主要诱因(35.59%);胃肠症状首发时36.54%发生误诊。②紫癜遍及全身,以双下肢最多见(99.15%),58.47%反复出现,72.03%紫癜于1个月内消退;胃肠道及关节症状发生率分别是60.59%和47.88%。③55.51%出现肾脏损害,95.42%发生在起病3个月以内,临床上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41.22%),病理改变Ⅲ级以上者占70.26%,4.05%表现为毛细血管内增生型,急性期无肾功能不全。④发病年龄≥10岁,反复性紫癜超过1个月在肾脏易感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儿童HSPN急性期肾衰竭少见,但肾脏病理改变相对严重;起病年龄>10岁、紫癜反复超过1个月是HSP易发生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肾外症状的严重性并非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过敏性紫癜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316例小儿肾脏病临床与病理分布特点 被引量:27
15
作者 党西强 易著文 +6 位作者 何小解 吴小川 曹艳 莫双红 何庆南 关凤军 黄丹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了解小儿肾小球疾病肾脏病理改变的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近20年间该院的1316例患儿的肾活检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316例患儿中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83例,占29.09%)、急性肾炎综合征(291例,占22.00%)、孤... 目的了解小儿肾小球疾病肾脏病理改变的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近20年间该院的1316例患儿的肾活检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316例患儿中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83例,占29.09%)、急性肾炎综合征(291例,占22.00%)、孤立性血尿(224例,占17.21%)、紫癜性肾炎(209例,占15.87%)、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96例,占7.30%)等。病理改变主要为系膜增生(756例,占57.45%)、IgA肾病(113例,占8.59%)、毛细血管内增生(112例,占8.51%)、膜性肾病(66例,占5.02%)、微小和轻微病变(59例,占4.48%)等。通过超微结构检查,使Alport综合征、薄基底膜病、先天性肾病、纤维样肾小球病、Fabry病等,得以明确诊断。通过肾活检组织免疫病理学检查,使IgA肾病、IgM肾病及C1q肾病得以确诊。肾活检患儿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为常见(915例,占69.5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因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为最常见(375/915例,占41.0%),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病因以紫癜性肾炎为最常见(209/344例,占60.8%)。结论在该次调查的肾活检资料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肾病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临床诊断,病理改变则以系膜增生最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病理学 活组织检查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肾损害Meta分析 被引量:48
16
作者 关凤军 易著文 +4 位作者 党西强 何庆南 吴小川 何小解 黄丹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58-263,共6页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有关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GC)预防肾损害的RCT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GC早期应用降低儿童HSP肾损害的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有关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GC)预防肾损害的RCT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GC早期应用降低儿童HSP肾损害的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紫癜性肾炎(Anaphylactoid purpura),紫癜肾炎(Henoe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糖皮质激素(glueocorticoid,steroid),泼尼松(predonisone),甲泼尼龙(methypredonisolone),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等为主题词,通过电子检索MEDLINE(1963~2006.3)、OVID数据库(1993~2006.3)、Springer数据库(1994~2006.3)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6.3)等,同时辅以手丁检索包括会议资料和学位论文。尽可能全面地收集GC早期应用治疗儿童HSP的RCT,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用Rev Man4.2软件对结果进行合并统计分析,计算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的肾损害危除的优势比(odds ratio,OR),评价GC早期应用是否能预防儿童HSP肾损害。结果 本次评价中共纳入4篇RCT。总样本量为359例,其中GC治疗组178例,出现肾损害15例;对照组181例,出现肾损害3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C早期应用有利于减少肾损害的发生,合并OR=0.36,95%CI:0.19~0.69。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GC早期应用仅显示有能够预防儿童HSP肾损害的趋势。HSP一经诊断,或最迟不超过出现症状后3周内,口服泼尼松1~2mg·kg^-1·d^-1,疗程为2~3周,能够减少肾损害的发生率。可靠结论尚需大样本、多中心、设计良好的RCT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过敏性紫癜 META分析 儿童 肾脏损害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IL-4IL-5及IgE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价值 被引量:30
17
作者 王曼芝 何庆南 +1 位作者 袁红霞 刘晓亮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与气道炎症相关的疾病,有研究表明IL-4,IL-5与IgE的产生有相关性,而且与哮喘的形成有关,因此推测IL-4,IL-5在CV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该文旨在观察IL-4,IL-5及IgE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 目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与气道炎症相关的疾病,有研究表明IL-4,IL-5与IgE的产生有相关性,而且与哮喘的形成有关,因此推测IL-4,IL-5在CV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该文旨在观察IL-4,IL-5及IgE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正常同龄儿童各30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IL-4,IL-5及血清IgE水平。结果①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发作期PBMCIL-4为91.57±12.19ng/L、IL-5为13.28±0.31ng/mL,显著高于缓解期的74.68±11.54ng/L,6.53±0.28ng/mL及正常对照组70.32±18.16ng/L,5.29±0.36ng/mL,(均P<0.01),但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患儿血清IgE水平为279.6±41.3KU/L,显著高于缓解期153.8±37.5KU/L,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90.6±44.8KU/L,(均P<0.01);③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发作期IL-4,IL-5及IgE水平与哮喘患儿发作期的92.21±3.12ng/L,15.11±1.37ng/mL,287.5±41.9KU/L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检测单个核细胞内IL-4,IL-5及血清IgE水平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IL-4,IL-5可能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咳嗽变异性哮喘可能存在与哮喘相同的发病机制,是典型哮喘的前驱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IL-4 IL-5 IGE 小儿
下载PDF
儿茶素对肾病综合征大鼠血清氧自由基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23
18
作者 何小解 易著文 +4 位作者 党西强 吴小川 何庆南 卢向阳 方建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 :探讨儿茶素对肾病综合征 (NS)大鼠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旨在为临床NS的防治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与理论依据。  方法 :3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肾病组、激素组、儿茶素预防组、儿茶素治疗组、儿茶素 +激素治疗组共六组。实... 目的 :探讨儿茶素对肾病综合征 (NS)大鼠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旨在为临床NS的防治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与理论依据。  方法 :3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肾病组、激素组、儿茶素预防组、儿茶素治疗组、儿茶素 +激素治疗组共六组。实验末应用生化法测定血清中白蛋白 (Alb)、总蛋白 (TP)、三酰甘油 (TG)、血清尿素氮 (BUN)、活性羟自由基 ( OH)、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内源性抗氧化酶 (tSOD、GSH PX)及 2 4h尿蛋白排泄量 ,并应用半定量评分法对各组大鼠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改变进行计量分析。  结果 :①儿茶素预防组与肾病组相比 ,能够有效清除体内 -OH(P <0 0 1) ,降低MDA水平 (P <0 0 1) ,提高体内tSOD与GSH -PX的活性水平 (P <0 0 1) ,降低BUN与TG(P <0 0 1) ,减少 2 4h尿蛋白的排泄 (P <0 0 5 ) ,升高Alb(P <0 0 1) ;②儿茶素治疗组与肾病组相比 ,也能显著降低MDA(P <0 0 1) ,提高体内tSOD(P <0 0 5 )与GSH -PX的活性水平 (P <0 0 1) ,降低TG(P <0 0 1) ,升高Alb(P <0 0 1) ;③与激素组相比 ,儿茶素 +激素治疗组大鼠血清中 -OH(P <0 0 1)与MDA(P <0 0 5 )均显著降低 ,tSOD与GSH -PX的活性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5 ) ,BUN与TG均显著降低 (P <0 0 1,<0 0 5 ) ,Alb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肾病综合征 自由基 抗氧化酶 NS 疗效 药理学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治疗儿童重度活动系统性红斑狼疮近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丹琳 党西强 +5 位作者 刘东海 钟艳兰 易著文 吴小川 曹艳 何庆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431-3434,共4页
目的评价DNA免疫吸附(DNA immunoadsorption,DNA-IA)治疗儿童重度活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2例儿童SLE患者进行DNA-IA治疗。所有患儿DNA-IA治疗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均>15分,为重度活动。11例... 目的评价DNA免疫吸附(DNA immunoadsorption,DNA-IA)治疗儿童重度活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2例儿童SLE患者进行DNA-IA治疗。所有患儿DNA-IA治疗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均>15分,为重度活动。11例患儿常规行3次DNA-IA治疗,1例行2次治疗。DNA-IA治疗前后行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补体、血常规、肝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等检查。结果 DNA-IA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明显好转,SLEDAI评分明显下降,ANA滴度明显下降,抗ds-DNA抗体明显下降,补体C3明显上升,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IgG明显下降,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A、IgM、补体C4、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变化。DNA-IA过程中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DNA-IA是治疗儿童重度活动SLE的有效方法,还需进一步的对照研究观察其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免疫吸附剂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Meta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关凤军 易著文 +4 位作者 党西强 何庆南 吴小川 何小解 黄丹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4-972,共9页
目的:评价不同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对预防糖皮质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作用及副作用。方法: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teroid)、... 目的:评价不同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对预防糖皮质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作用及副作用。方法: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teroid)、泼尼松(predonisone)、甲泼尼龙(methypredonisolone)、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和儿童(children)等为主题词,通过电子检索MEDLINE(1963.1-2007.3)、elsevier(1997.1-2006.8)、OVID数据库(1993.1-2006.8)、Springer数据库(1994.1-2007.3),Cochrane对照实验登记处(Cochrane图书馆,2006,2期)、Cochrane肾脏专业登记组(2006年8月)、EMBASE(1980.1-2007.3)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1-2007.3)等,同时辅以手工检索并从参考文献中筛选,包括会议资料和学位论文。尽可能全面地收集GC应用治疗儿童(3月-18岁)PNS的临床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实验,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用Review Manager4.2软件对结果进行合并统计分析,计算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的PNS复发及副作用的优势比(odds ratio,OR),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作用及副作用。结果:本次评价中共纳入12篇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总样本量为868例,其中5篇比较初发病例诱导缓解阶段的治疗2个月与大于3个月的疗效。应用GC8周与12周或超过12周比较,在12-24个月时12周组相对于8周组的复发风险比(RR)为0.7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0.60-0.89,而无副作用(side effect,SE)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持治疗的时间与复发风险(risk,R)之间存在负线性相关(r^2=0.66,P=0.05)。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GC对于初发NS患儿应用大于12周效果显著优于8周者,能够减少半年内复发率,最初GC应用时间较长者,较能减少复发的风险;(2)标准治疗方案与隔日治疗相比,能够减少副作用,总疗程大于1年与短疗程比,能够减少2年复发率。通过本系统评价,支持对于初次应用者,首先用足量激素12周,隔日应用,总疗程大于1年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肾病综合征 META分析 儿童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