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多酚对大鼠睾丸扭转/复位模型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何庆鑫 张雁钢 +1 位作者 胡轩 郭云童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5-618,共4页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大鼠睾丸扭转/复位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第Ⅰ组为假手术组(切开左侧阴囊游离睾丸,但不予扭转),第Ⅱ、Ⅲ组扭转左侧睾丸720°6h,分别于扭转复位前30min腹腔注射生...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大鼠睾丸扭转/复位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第Ⅰ组为假手术组(切开左侧阴囊游离睾丸,但不予扭转),第Ⅱ、Ⅲ组扭转左侧睾丸720°6h,分别于扭转复位前30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茶多酚,术后连续3d分别以低剂量维持。3组大鼠喂养至术后第5天处死,切取左侧扭转睾丸检测睾丸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生精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Ⅰ、Ⅱ、Ⅲ3组左侧扭转睾丸组织SOD活力分别为(285.00±22.51)、(242.00±17.62)、(261.00±10.01)nU/mg;MDA含量分别为(1.81±0.20)、(4.34±0.34)、(2.94±0.38)nmol/mg;3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Ⅰ、Ⅱ、Ⅲ3组左侧扭转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指数(AI)分别为6.64±1.82、55.23±6.46、31.84±5.56,第Ⅲ组与第Ⅱ组相比,其生殖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结论:茶多酚对因睾丸扭转导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睾丸扭转 茶多酚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凋亡
原文传递
慢性前列腺炎与细胞因子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
作者 何庆鑫 李学德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9-942,共4页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科常见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CP的不同类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都伴随着细胞因子水平的精细调节,炎症、炎症细胞与细胞因子交互作用促进了CP的发生发展。随着对CP发病机制的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不断深...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科常见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CP的不同类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都伴随着细胞因子水平的精细调节,炎症、炎症细胞与细胞因子交互作用促进了CP的发生发展。随着对CP发病机制的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不断深入,更多的炎性细胞因子应用于CP的检测过程中,运用细胞因子检测手段对CP进行合理分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就细胞因子在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或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与CP的关系及其在CP/CPPS的分型、诊断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细胞因子 促炎症细胞因子 抗炎症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显微外科技术在男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庆鑫 李学德 《中国性科学》 2011年第11期12-15,共4页
显微外科作为一项能达到细微操作和精细缝合的外科技术,在近年来逐渐发展完善,其应用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范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男科疾病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本文拟对显微外科技术在男科手术中的相关应用研究... 显微外科作为一项能达到细微操作和精细缝合的外科技术,在近年来逐渐发展完善,其应用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范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男科疾病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本文拟对显微外科技术在男科手术中的相关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促进显微外科技术在男科手术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男科手术 输精管吻合 输精管附睾吻合 显微外科精索静脉结扎术
下载PDF
显微外科技术下梗阻性无精子症术前诊断及治疗方式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学德 何庆鑫 +2 位作者 樊胜海 江志勇 汪中兴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7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梗阻性无精子症(OA)在显微外科技术下术前诊断及其治疗策略。方法:57例不育症患者确诊为OA并初步怀疑为附睾梗阻,行阴囊探查术观察附睾及输精管梗阻情况;术中对确定为附睾梗阻并在附睾液中找到活精子的患者施行附睾输精管端侧... 目的:探讨梗阻性无精子症(OA)在显微外科技术下术前诊断及其治疗策略。方法:57例不育症患者确诊为OA并初步怀疑为附睾梗阻,行阴囊探查术观察附睾及输精管梗阻情况;术中对确定为附睾梗阻并在附睾液中找到活精子的患者施行附睾输精管端侧吻合术,同时对探查至附睾头部才发现精子或术中发现双侧附睾以远输精管梗阻、缺如的患者留取精子冷冻以备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术后随访其疗效。结果:53例(92.9%,53/57)行阴囊探查术确诊为附睾水平OA,47例(82.5%,47/57)完成显微手术,10例(17.5%,10/57)术中留取精子冷冻。22例(46.8%,22/47)于显微手术后1~18个月从精液中检出活动精子;5例(10.6%,5/47)配偶自然受孕成功,6例(18.5%,6/32)留取精子行ICSI后配偶怀孕。结论:在显微外科技术日益成熟下,OA的术前诊断应尽量采取无创的手段,在手术探查中进行梗阻部位的确诊及决定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无精子症 附睾/外科学 输精管/外科学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中药联合低位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致不育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江志勇 李学德 +2 位作者 何庆鑫 樊胜海 汪中兴 《中国性科学》 2014年第10期82-84,共3页
目的:比较中药、低位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以及两种方法结合对精索静脉曲张伴少弱精症男性不育患者治疗效果,探讨其最佳治疗选择。方法:选择135例精索静脉曲张伴少弱精症男性不育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24例单纯中药治疗,B组57例只... 目的:比较中药、低位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以及两种方法结合对精索静脉曲张伴少弱精症男性不育患者治疗效果,探讨其最佳治疗选择。方法:选择135例精索静脉曲张伴少弱精症男性不育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24例单纯中药治疗,B组57例只行低位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c组54例低位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术后结合中药治疗。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5-6个月进行精液常规分析。结果:治疗后A、B、c3组患者精子浓度、a级精子比例、a+b级精子比例均有好转,其中A组只轻微改善,B组显著优于A组,c组改善效果最理想。结论:低位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结合术后中药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及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不育 显微镜 中药治疗
下载PDF
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顽固性血精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樊胜海 李学德 +4 位作者 武英杰 于永刚 何庆鑫 汪中兴 江志勇 《中国性科学》 2012年第6期13-14,24,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治疗顽固性血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诊断检查,逆行插管、钬激光烧碎石治疗顽固性血精症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检查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6(19~71)min。5例会阴部胀...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治疗顽固性血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诊断检查,逆行插管、钬激光烧碎石治疗顽固性血精症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检查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6(19~71)min。5例会阴部胀痛不适,1例并发睾丸、附睾炎,无直肠损伤及逆行射精。术后随访3个月~3年,24例术前血精症状及伴随症状消失,4例症状减轻,2例血精症半年后复发。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诊断和治疗血精症具有安全性高、病因诊断率高、治疗效果好之优点,可以同时达到检查和治疗的目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血精症 经尿道输尿管镜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组织覆盖技术在Snodgrass术治疗尿道下裂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江志勇 李学德 +2 位作者 何庆鑫 樊胜海 汪中兴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1期24-27,共4页
Snodgrass术有操作简单、效果理想、外观良好、尿道不长毛发等优点,目前已成国内外修复尿道下裂最常应用手术方式。尿瘘是Snodgrass术最常见并发症,应用组织瓣覆盖成形尿道,能有效降低术后尿瘘。本文拟对组织覆盖技术在Snodgrass术治疗... Snodgrass术有操作简单、效果理想、外观良好、尿道不长毛发等优点,目前已成国内外修复尿道下裂最常应用手术方式。尿瘘是Snodgrass术最常见并发症,应用组织瓣覆盖成形尿道,能有效降低术后尿瘘。本文拟对组织覆盖技术在Snodgrass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相关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组织覆盖技术在Snodgrass术治疗尿道下裂中的应用,降低术后尿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瘘 皮瓣 修补
下载PDF
肉膜瓣覆盖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江志勇 李学德 +3 位作者 何庆鑫 樊胜海 汪中兴 贲晶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927-930,共4页
目的:探讨肉膜覆盖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中预防尿瘘的应用。方法:140例尿道下裂患者均行TIP术式修复,其中85例远端型尿道下裂采用纵行腹外侧阴茎肉膜瓣覆盖新尿道;55例近端形尿道下裂采用阴囊前动脉带蒂肉膜瓣覆盖新尿道。结... 目的:探讨肉膜覆盖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中预防尿瘘的应用。方法:140例尿道下裂患者均行TIP术式修复,其中85例远端型尿道下裂采用纵行腹外侧阴茎肉膜瓣覆盖新尿道;55例近端形尿道下裂采用阴囊前动脉带蒂肉膜瓣覆盖新尿道。结果:12例患者出现尿道皮肤瘘,其中远端型尿道下裂患者7例;近端型尿道下裂5例。结论:远端型选择腹外侧阴茎肉膜瓣覆盖,近端型选择阴囊前动脉带蒂肉膜瓣覆盖,较少出现尿瘘的并发症,是TIP术中较理想的覆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肉膜覆盖
原文传递
吡柔比星与卡介苗比较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唐良友 何庆鑫 +1 位作者 胡轩 张雁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721-726,共6页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与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1988-01~2009-12期间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等文献资料库,以及《临床泌尿外科...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与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1988-01~2009-12期间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等文献资料库,以及《临床泌尿外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现代泌尿外科杂志》三种期刊。纳入吡柔比星与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所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共纳入8个符合要求的RCT研究,共754例患者;②所纳入的研究根据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退出或失访、意向性分析和基线情况的描述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质量均为B级。③meta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随访1年膀胱癌复发率与卡介苗比较,OR=0.78,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随访2年膀胱癌复发率与卡介苗比较,OR=0.77,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后出现膀胱刺激症状与卡介苗比较,OR=0.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后出现血尿与卡介苗比较,OR=0.3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据本研究结果,膀胱癌术后推荐使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效果好,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吡柔比星 卡介苗 META分析
下载PDF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C比较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唐良友 何庆鑫 +1 位作者 胡轩 张雁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824-829,共6页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1988-01~2009-12期间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CBM-disc等文献资料库,以及《临...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1988-01~2009-12期间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CBM-disc等文献资料库,以及《临床泌尿外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现代泌尿外科杂志》三种杂志。纳入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所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 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符合要求的RCT研究,共包括1196例患者;②所纳入的研究根据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退出或失访、意向性分析和基线情况的描述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分,结果质量均为B级。③Meta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随访2年时膀胱癌复发率与丝裂霉素C比较,OR=0.44,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后出现膀胱刺激症状与丝裂霉素C比较,OR=0.96,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后出现血尿与丝裂霉素C比较,OR=0.66,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膀胱癌术后推荐使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效果好,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吡柔比星 丝裂霉素C META分析
下载PDF
长期抗凝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应用血凝酶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樊胜海 李学德 +6 位作者 陈刚 武英杰 于永刚 江志勇 何庆鑫 汪中兴 贲晶华 《中国性科学》 2013年第1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血凝酶在长期抗凝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77例因各种原因长期抗凝的患者合并前列腺增生需接受TURP治疗,随机分为血凝酶组(42例)和止血敏组(35例),术后分别运用血凝酶和止血敏止血,比较... 目的:探讨血凝酶在长期抗凝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77例因各种原因长期抗凝的患者合并前列腺增生需接受TURP治疗,随机分为血凝酶组(42例)和止血敏组(35例),术后分别运用血凝酶和止血敏止血,比较两组的术后出血时间,并检测术前及术后凝血象及血常规。术后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了解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血凝酶组术后出血时间明显低于止血敏组(P<0.05)。术后血凝酶组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PT、APTT无明显变化(P>0.05),而止血敏组PT、APTT较术前明显延长(P<0.05),血小板计数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血凝酶组无深静脉或冠脉血栓形成,无新的脑梗塞症状出现。止血敏组有3例发生单侧下肢水肿,其中2例彩超明确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另有1例有心绞痛发生。结论:血凝酶对需长期抗凝患者TURP术后出血有明显止血效果,且对凝血功能影响不明显,不会增加静脉或动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术后出血 止血 血凝酶
下载PDF
横向“梭形”切口在阴茎延长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学德 何庆鑫 +2 位作者 樊胜海 江志勇 汪中兴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63-565,共3页
目前,我国为阴茎延长术开展的主要国家之一,现尚无公认的适应症。传统认为阴茎外伤缺损和阴茎癌行部分切除术^[1]、隐匿阴茎^[2]及阴茎短小患者均可施行。对于阴茎延长术术式,均采用将阴茎浅悬韧带切除、深悬韧带部分切除。
关键词 阴茎延长术 手术切口 皮肤延长
原文传递
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暂时性尿失禁4种处理方法疗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江志勇 李学德 +2 位作者 何庆鑫 樊胜海 汪中兴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10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短暂性尿失禁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经尿道2微米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尿失禁患者80例,分成A、B、C、D四组,各20例,分别行观察等待、提肛肌功能训练,中药结合针炙治疗,盆底生物反馈结合提肛肌功能... 目的:探讨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短暂性尿失禁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经尿道2微米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尿失禁患者80例,分成A、B、C、D四组,各20例,分别行观察等待、提肛肌功能训练,中药结合针炙治疗,盆底生物反馈结合提肛肌功能训练治疗,对尿失禁治疗效果分析比较。结果:A组患者术后尿失禁持续天为5~62d(18±2.4)d,B组患者术后尿失禁持续天为4~52d(17±1.8)d,C组患者术后尿失禁持续天为4~17d(9±1.2)d,D组患者术后尿失禁持续天为3~15d(8±0.8)d。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后并发尿失禁,中药结合针炙治疗和盆底生物反馈结合提肛肌功能训练治疗效果均较理想,明显优于单纯提肛肌功能训练及观察等待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激光疗法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尿失禁 生物反馈 中药疗法 针炙
下载PDF
原发性附睾胚胎型横纹肌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4
作者 樊胜海 李学德 +3 位作者 江志勇 何庆鑫 汪中兴 贲晶华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7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附睾横纹肌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原发性附睾横纹肌肉瘤患者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23岁,因偶然发现左阴囊肿物3周入院。查体左附睾尾部约3cm×3cm×1.5cm大小肿物,质硬,表面不规则,无... 目的:探讨附睾横纹肌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原发性附睾横纹肌肉瘤患者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23岁,因偶然发现左阴囊肿物3周入院。查体左附睾尾部约3cm×3cm×1.5cm大小肿物,质硬,表面不规则,无压痛。MRI左附睾肿瘤可能性大。术中冰冻活检明确肿瘤后予以行左侧睾丸附睾根治性切除。10d后行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予以化疗。结果:左侧睾丸附睾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小圆形,核异型性明显,部分胞浆可见明显横纹。免疫组化结果:VIM(+)、MyoD1(+)、Myogenin(+)、Ki67(30%)、Desmin(+),诊断:左附睾横纹肌肉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未见淋巴转移。现予以化疗,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附睾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极罕见,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确诊主要靠病理,预后较差,特别是10岁以上患者,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 横纹肌肉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2μm激光治疗长期口服抗凝药物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中兴 李学德 +3 位作者 江志勇 何庆鑫 樊胜海 贲晶华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8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2μm 激光治疗长期口服抗凝药物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8例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2μm 激光“刀削面”式汽化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为30~70min,平均时间(45±13)... 目的:探讨2μm 激光治疗长期口服抗凝药物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8例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2μm 激光“刀削面”式汽化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为30~70min,平均时间(45±13)min;术后持续膀胱冲洗1~3d;留置尿管2~6d,膀胱造瘘管于拔出尿管后次日拔出;术后住院时间4~7d。术后随访3~6个月,术前与术后6个月平均 IPSS 分别为:(22.7±4.5)分、(6.8±3.5)分;QOL 分别为:(5.2±0.4)分、(2.2±1.2)分;Qmax 分别为:(6.4±1.5)mL/s、(18.8±3.2)mL/s,上述三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 <0.01)。结论:经过严格术前评估与恰当处理,2μm 激光治疗长期口服抗凝药物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μm 激光 前列腺增生 抗凝药物
下载PDF
经直肠微波联合少腹逐瘀汤加减灌肠治疗顽固性血精2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江志勇 李学德 +2 位作者 何庆鑫 樊胜海 汪中兴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12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经直肠微波结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血精的疗效。方法:对22例顽固性血精患者进行经直肠微波治疗、少腹逐瘀汤加减灌肠治疗,疗程为30d,评价治疗前后显效、好转、无效变化。结果:1例患者未能坚持治疗,11例患者显效,6例患者... 目的:观察经直肠微波结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血精的疗效。方法:对22例顽固性血精患者进行经直肠微波治疗、少腹逐瘀汤加减灌肠治疗,疗程为30d,评价治疗前后显效、好转、无效变化。结果:1例患者未能坚持治疗,11例患者显效,6例患者好转,4例患者无效。结论:经直肠微波结合少腹逐瘀汤加减灌肠对顽固性血精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血精 直肠微波 中药灌肠
下载PDF
2微米激光治疗男性尿道顽固性尖锐湿疣的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贲晶华 江志勇 +3 位作者 樊胜海 王中兴 李学德 何庆鑫 《中国性科学》 2012年第11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2微米激光治疗男性尿道顽固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男性尿道顽固性发作尖锐湿疣7例,入院后经术前准备,硬膜外麻醉后应用2微米激光在输尿管镜下对患者进行治疗,使病灶局部凝固、碳化、汽化。术后常规行免疫调节和抗病毒治疗,... 目的:观察2微米激光治疗男性尿道顽固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男性尿道顽固性发作尖锐湿疣7例,入院后经术前准备,硬膜外麻醉后应用2微米激光在输尿管镜下对患者进行治疗,使病灶局部凝固、碳化、汽化。术后常规行免疫调节和抗病毒治疗,定期复查膀胱镜。结果:7例患者无1例发生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12个月,仅1例复发,且再次治疗后完全治愈。结论:2微米激光是一种治疗男性尿道顽固性尖锐湿疣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2微米激光 尿道
下载PDF
唇黏膜耦合阴茎(阴囊)皮瓣治疗尿道下裂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学德 江志勇 +3 位作者 何庆鑫 汪中兴 樊胜海 贲晶华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10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下唇黏膜耦合阴茎(阴囊)腹外侧纵行皮瓣治疗阴茎体后型、阴茎阴囊交界型、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12年5月至2017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收治的后段下弯类尿道下裂患者32例,阴茎体后型12例,阴茎阴... 目的:探讨下唇黏膜耦合阴茎(阴囊)腹外侧纵行皮瓣治疗阴茎体后型、阴茎阴囊交界型、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12年5月至2017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收治的后段下弯类尿道下裂患者32例,阴茎体后型12例,阴茎阴囊交界型13例,阴囊型7例。年龄范围2. 3岁~12. 2岁,平均年龄4. 7岁。阴茎皮肤脱套并横断尿道板,阴茎伸直后,把龟头段尿道纵行切开并向两侧游离,切取宽约0. 6cm^0. 7cm下唇黏膜,长度与原尿道外口至龟头远端长度一致,把下唇黏膜缝合固定于阴茎海绵体腹侧正中,取一侧纵行阴茎皮瓣侧翻与下唇黏膜缝合包绕尿道支架成形尿道,缝合龟头两侧翼成形龟头。转移原有茎背侧皮肤覆盖尿道。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手术成功25例(78. 12%),发生尿道狭窄2例(6. 25%)、尿瘘4例(12. 50%)、尿道外口回缩1例(3. 12%)。2例尿道狭窄患者中,1例为尿道外口狭窄,行尿道外口裂开成为冠状沟型尿道下裂; 1例为重新留置尿道支架管1个月后自行排尿,4周好转。31例接近正常的阴茎外观。所有患者口腔言语、进食功能无影响,无口腔麻木、疼痛、外观不良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下弯类后型尿道下裂,采用下唇黏膜耦合阴茎或加阴囊腹外侧纵行皮瓣尿道成形术,能有效解决阴茎皮肤相对不足、阴茎发育不良问题,并可一期修复尿道下道下裂,手术效果满意,术后外观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道成形术 口腔黏膜
下载PDF
自制“灯笼式”后尿道吻合器在后尿道狭窄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胜海 李学德 +3 位作者 何庆鑫 江志勇 汪中兴 贲晶华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8期29-31,共3页
目的探索提高后尿道狭窄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四医院泌尿男科诊治的35例后尿道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12岁~72岁,平均45岁。全部病例均经膀胱尿道造影确诊,后尿道狭窄长度1 cm^4... 目的探索提高后尿道狭窄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四医院泌尿男科诊治的35例后尿道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12岁~72岁,平均45岁。全部病例均经膀胱尿道造影确诊,后尿道狭窄长度1 cm^4.5cm,平均2.5cm。3例合并前尿道狭窄。经会阴径路行倒'Y'切口,分离球部及阴囊部尿道,在狭窄处切断尿道,充分切除后尿道瘢痕组织,采用自制'灯笼式'后尿道吻合器在显示器直视下用3-0可吸收线间断行后尿道吻合6针~8针。27例行狭窄后尿道切除后端端吻合,8例采用阴囊纵隔带蒂皮瓣卷管成尿道后与后尿道行端端吻合。结果手术时间50 min^120min,平均75min,术后2周~3周拔出导尿管,随访2个月~28个月,平均14个月。35例患者术后排尿通畅,不需尿道扩张,最大尿流率>15ml/S。一次性手术治愈率94%。2例术后再狭窄,1例行尿道扩张治愈,1例再次行狭窄部切除吻合治愈。结论采用自制'灯笼式'后尿道狭窄吻合器行后尿道吻合术治疗瘢痕性后尿道狭窄,吻合方便,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尿道狭窄 尿道重建 经会阴 端端吻合 吻合器
下载PDF
显微镜下输精管交叉吻合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中兴 江志勇 +2 位作者 李学德 何庆鑫 樊胜海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3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输精管梗阻位置不同患者行输精管交叉吻合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3年1月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泌尿男科诊治的梗阻性无精子症并行阴囊探查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阴囊探查明确8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存... 目的探讨双侧输精管梗阻位置不同患者行输精管交叉吻合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3年1月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泌尿男科诊治的梗阻性无精子症并行阴囊探查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阴囊探查明确8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存在梗阻位置不同,其中左侧输精管盆段梗阻并右侧附睾梗阻3例;左侧输精管腹股沟段及阴囊段长段梗阻并右侧附睾梗阻2例;左侧附睾梗阻并右侧输精管盆段梗阻1例;左侧附睾梗阻并右侧输精管腹股沟段及阴囊段长段梗阻1例。行远端通畅输精管游离并穿过阴囊中隔,采用显微外科精微点定位输精管分层吻合技术与对侧近端通畅输精管吻合。结果 8例随访9个月~22个月,8例精液中检出精子,复通率为100%(8/8),精子密度>20×1 0~6/m l。检出精子时间为,术后1个月5例,2个月1例,3个月1例。患者配偶自然受孕4例,受孕率50.0%(4/8),受孕时间为术后6个月~13个月,平均受孕时间为8.6个月。术后阴囊无疼痛等不适。结论对于部分两侧输精管梗阻部位不同的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通过显微镜下输精管交叉吻合,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精管吻合术 无精子症 显微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