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量甲醇和乙醇测定法——微生物氧吸收测定法 被引量:4
1
作者 何开泽 赵树杰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4-176,共3页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甲醇及乙醇含量测定法。它的原理是:甲基化合物营养细菌菌株Hyphomicrobium sp.8502活细胞在有氧条件下氧化甲醇或乙醇,氧的消耗量与样品中甲醇或乙醇的含量成正比,而前者可以通过溶氧电极定量测定。此法简便快速,灵敏...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甲醇及乙醇含量测定法。它的原理是:甲基化合物营养细菌菌株Hyphomicrobium sp.8502活细胞在有氧条件下氧化甲醇或乙醇,氧的消耗量与样品中甲醇或乙醇的含量成正比,而前者可以通过溶氧电极定量测定。此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甲醇含量低于10mg/L仍能准确测定。用此法测定了微生物发酵上清液甲醇浓度,所得结果与化学测定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测定 乙醇测定 微生物测定法
下载PDF
甲基单胞菌甲烷单加氧酶缺陷突变株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开泽 赵树杰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84-389,共6页
用高剂量紫外线诱变Ⅰ型专性甲烷营养菌(Methylomonas sp.)761 AR 菌株,获得了9个甲烷单加氧酶缺陷突变株。对其中761AR-55突变株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此菌株完全丧失了氧化甲烷及氧化丙烯为环氧丙烷的能力,证明其甲烷单加氧酶活性存在缺... 用高剂量紫外线诱变Ⅰ型专性甲烷营养菌(Methylomonas sp.)761 AR 菌株,获得了9个甲烷单加氧酶缺陷突变株。对其中761AR-55突变株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此菌株完全丧失了氧化甲烷及氧化丙烯为环氧丙烷的能力,证明其甲烷单加氧酶活性存在缺陷。而其它特性如 DNA 内切酶谱,DNA 中 G+C 克分子含量,可溶性蛋白电泳谱带,以及细胞内膜结构均与亲本菌株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单胞菌 甲烷营养菌 甲烷加氧酶
下载PDF
川牛膝多糖硫酸酯的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2型活性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颖华 何开泽 +2 位作者 杨敏 蒲蔷 张军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6-50,共5页
从传统的川产道地中药材川牛膝中提取多糖RCP ,用氯磺酸 -吡啶法制备了它的硫酸酯衍生物S RCP .产物经红外鉴定 ,证实RCP硫酸酯化后羟基部分被硫酸基取代 ,在 12 5 0cm-1和 810cm-1处显示了硫酸基的特征吸收峰值 .w(S) =8.2 7% ,取代度D... 从传统的川产道地中药材川牛膝中提取多糖RCP ,用氯磺酸 -吡啶法制备了它的硫酸酯衍生物S RCP .产物经红外鉴定 ,证实RCP硫酸酯化后羟基部分被硫酸基取代 ,在 12 5 0cm-1和 810cm-1处显示了硫酸基的特征吸收峰值 .w(S) =8.2 7% ,取代度Ds=0 .5 6 9.体外实验研究了RCP和S RCP对非洲绿猴肾细胞 (Verocellline)的细胞毒性和抗单纯疱疹病毒 2型 (HSV 2 )的活性 .细胞病变效应法 (CPE)和MTT法结果表明RCP在 6 .0mg/mL以下 ,S RCP在 4 .0mg/mL以下均无细胞毒性 ,RCP本身无抗病毒活性 ,经硫酸酯衍生后的S RCP获得抗病毒活性 ,0 .2 5~ 4 .0mg/mL的S RCP能很好地抑制HSV 2引起的细胞病变 .以 0 .5mg/mL的无环鸟苷 (ACV)作为阳性对照 ,结果显示当S RCP浓度为2 .0mg/mL和 4 .0mg/mL时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 ,效果与阳性ACV相当 .图 1表 8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硫酸酯 川牛膝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抗病毒活性 中药材
下载PDF
川牛膝多糖的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剑 蒲蔷 +2 位作者 何开泽 付田 张国林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1-483,共3页
通过体外细胞毒性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NK细胞活性测定以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等实验,对川牛膝多糖的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川牛膝多糖体外在10~300μg/mL浓度范围内对细胞不具有直接毒性作用,能够促进B淋巴... 通过体外细胞毒性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NK细胞活性测定以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等实验,对川牛膝多糖的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川牛膝多糖体外在10~300μg/mL浓度范围内对细胞不具有直接毒性作用,能够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P<0.01),增强小鼠NK细胞活性(P<0.05)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活性(P<0.01),且随多糖浓度增高而增强;但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无促进作用(P>0.05).因此,川牛膝多糖既具有体液免疫功能,又能提高NK细胞活性和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表明其免疫活性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川牛膝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NK细胞 巨噬细胞 免疫活性
下载PDF
栀子中京尼平甙对CCl_4急性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生化机理研究(英文) 被引量:32
5
作者 张立明 何开泽 +1 位作者 任治军 蒲蔷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9-672,共4页
预先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京尼平甙后,以四氯化碳造模,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氡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肝脏内GSH的含量并制作组织病理切片,研究了京尼平甙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京尼平甙能... 预先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京尼平甙后,以四氯化碳造模,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氡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肝脏内GSH的含量并制作组织病理切片,研究了京尼平甙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京尼平甙能抑制四氯化碳肝中毒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活性以及增加肝脏内GSH的含量.然后研究了京尼平甙对正常小鼠肝微粒体内细胞色素P4502E1和细胞色素P4503A活性的影响以及肝脏内谷胱甘肽(GSH)系统的影响,表明京尼平甙对正常小鼠肝微粒体内CYP4502E1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增强肝脏内谷胱甘肽还原酶(GR)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以上3个酶与自由基形成以及清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尼平甙 CCL4 肝损伤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氡氨酸氨基转移酶 谷胱甘肽
下载PDF
川牛膝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颖华 何开泽 +1 位作者 张军峰 蒙义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1-145,共5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川牛膝多糖粗品GPC,经685弱碱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Bio-Gel P2凝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川牛膝多糖RCP(refined 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polysaccharide).紫外扫描、高效液相色谱、聚丙烯酰胺盘状凝胶电泳证明RCP...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川牛膝多糖粗品GPC,经685弱碱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Bio-Gel P2凝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川牛膝多糖RCP(refined 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polysaccharide).紫外扫描、高效液相色谱、聚丙烯酰胺盘状凝胶电泳证明RCP为均一组分.质谱图显示RCP的分子量(Mr)主要分布在1000~2200.薄层正交试验确定了RCP完全水解的最优条件.薄层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技术揭示,RCP单糖组成为D-果糖和D-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多糖 分离 纯化 单糖组成 药材 水提醇沉法
下载PDF
川牛膝多糖的体内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剑 付田 +2 位作者 蒲蔷 何开泽 张国林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研究川牛膝多糖的免疫学活性。方法:通过正常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检测、碳粒廓清、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NK细胞活性测定等实验对川牛膝多糖的免疫学活性进行研究,并研究了其对由环磷酰胺(Cy)引... 目的:研究川牛膝多糖的免疫学活性。方法:通过正常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检测、碳粒廓清、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NK细胞活性测定等实验对川牛膝多糖的免疫学活性进行研究,并研究了其对由环磷酰胺(Cy)引起的小鼠白细胞数下降的影响。结果:川牛膝多糖能增强正常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和NK细胞活性,提高小鼠碳粒廓清速率、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百分率,且随多糖浓度增高而增强;川牛膝多糖还能显著改善由Cy导致的白细胞数减少。但其对脾淋巴细胞转化率无促进作用。结论:川牛膝多糖能够增强正常小鼠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对Cy具有一定的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多糖 淋巴细胞 NK细胞 巨噬细胞 环磷酰胺 免疫学活性
下载PDF
栀子京尼平苷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8
8
作者 付田 蒲蔷 +1 位作者 谭健 何开泽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京尼平苷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56%的白酒连续10天灌胃小鼠造成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用不同剂量的京尼平苷处理,以凯西莱(硫普罗宁)作为阳性对照,通过检测死亡率、死亡时间、肝功能生化指标(AST、ALT、MD... 目的:观察京尼平苷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56%的白酒连续10天灌胃小鼠造成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用不同剂量的京尼平苷处理,以凯西莱(硫普罗宁)作为阳性对照,通过检测死亡率、死亡时间、肝功能生化指标(AST、ALT、MDA及GSH)的变化及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评价京尼平苷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京尼平苷能降低动物的死亡率、延长动物死亡时间,能降低给予酒精组小鼠血清中AST及ALT的含量,抑制肝内MDA的生成,改善肝脏病理变化。结论:一定剂量的京尼平苷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尼平苷 酒精性肝损伤 ALT AST GSH MDA
下载PDF
山溪鲵皮肤分泌物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炯宇 江建平 +4 位作者 何开泽 谢锋 张逊 郑中华 周洲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15-419,共5页
山溪鲵皮肤分泌物和经两次SephadexG 2 5层析分离得到的初步提纯样品经抗菌实验 ,发现具有抗菌活性。其中的抗菌活性成分为蛋白质性质 ,分子量约为 2 0kD ,具有在高温下短时间、常温下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特性。初步提纯样品经尿素SDS聚丙... 山溪鲵皮肤分泌物和经两次SephadexG 2 5层析分离得到的初步提纯样品经抗菌实验 ,发现具有抗菌活性。其中的抗菌活性成分为蛋白质性质 ,分子量约为 2 0kD ,具有在高温下短时间、常温下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特性。初步提纯样品经尿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为两条带 ;经反相高效液相层析 (RP HPLC)检测为 13个峰。此提纯方法的活性回收率为 4 6 .7%。这为进一步的纯化和性质鉴定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分泌物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反相高效液相 经尿 抗菌活性 RP-HPLC 层析分离 鉴定工作 蛋白质
下载PDF
青蒿鞣质抗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军峰 谭健 +3 位作者 蒲蔷 刘颖华 刘月雪 何开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7-311,共5页
从青蒿水提物中分离得到一种缩合鞣质 (CTA) ,在体外进行了抗HSV 2和HBV活性研究。结果表明 ,CTA具有显著抗HSV 2活性 ,与阳性对照药物阿昔洛韦 (ACV)比较 ,CC50 分别为 6 .84mg/mL和 3.6 9mg/mL ,IC50 分别为 0 .16 2mg/mL和 0 .138mg/... 从青蒿水提物中分离得到一种缩合鞣质 (CTA) ,在体外进行了抗HSV 2和HBV活性研究。结果表明 ,CTA具有显著抗HSV 2活性 ,与阳性对照药物阿昔洛韦 (ACV)比较 ,CC50 分别为 6 .84mg/mL和 3.6 9mg/mL ,IC50 分别为 0 .16 2mg/mL和 0 .138mg/mL ,表明CTA的细胞毒性比ACV小 ,最低抗病毒活性浓度相当。用含CTA的培养基培养HepG2 .2 .1.5细胞 ,结果表明在浓度为 2 .5mg/mL时有轻微细胞毒性 ,在浓度为 2 .5~ 0 .15 6mg/mL对HepG2 .2 .1.5细胞表达的HBeAg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0 .6 2 5mg/mL浓度档培养第 12d对HBeAg抑制率达到 90 .4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合鞣质 细胞毒性 CTA 阿昔洛韦 抗病毒活性 HBV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栀子主要成分的提取工艺及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1
作者 任治军 张立明 何开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31-836,803,共7页
本文对栀子的产地、品种、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做了系统的介绍,并对国内、外栀子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对比,阐述了栀子中栀子黄色素和栀子甙等主要成分的生产工艺,为栀子的进一步深度利用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栀子 栀子黄色素 栀子甙 分离提取 药理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精制栀子黄色素 被引量:22
12
作者 任治军 何开泽 +1 位作者 谭健 蒲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7-162,共6页
采用乙醇水溶液提取栀子黄色素,正交试验分析了料液比、乙醇的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次数等因素对栀子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栀子黄色素,考察了HPD100A、H103等13种大孔树脂对栀子黄色素和栀子甙的吸附性能,确定以HPD... 采用乙醇水溶液提取栀子黄色素,正交试验分析了料液比、乙醇的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次数等因素对栀子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栀子黄色素,考察了HPD100A、H103等13种大孔树脂对栀子黄色素和栀子甙的吸附性能,确定以HPD100A、H103相结合分离纯化栀子黄色素,可以得到色价>368、OD值<0.24的高品质栀子黄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黄色素 精制 大孔吸附树脂
下载PDF
聚羟基丁酸酯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的初探 被引量:9
13
作者 包崇云 陈治清 +3 位作者 欧国敏 邱静 何开泽 赵树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研制一种有一定机械强度又可体内降解的引导组织再生膜 ,探索聚羟基丁酸酯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HB膜 ,将膜植入动物体内 ,分别于 1周 ,1、2、3月取PHB膜及周围组织考察体内降解性 ,评价组织相... 目的 :研制一种有一定机械强度又可体内降解的引导组织再生膜 ,探索聚羟基丁酸酯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HB膜 ,将膜植入动物体内 ,分别于 1周 ,1、2、3月取PHB膜及周围组织考察体内降解性 ,评价组织相容性。结果 :溶剂挥发法制备PHB膜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 ,可在体内缓慢降解 ,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结论 :PHB膜能满足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基本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丁酸酯 引导组织再生膜 生物降解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无指盘臭蛙皮肤抗菌肽的分离纯化与氨基酸序列测定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炯宇 江建平 +2 位作者 何开泽 谢锋 郑中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4-839,共6页
在抗菌活性跟踪下对四川冕宁产无指盘臭蛙(Odorrana grahami)皮肤分泌物进行一系列层析分离,最终纯化得到4种抗菌肽,分别命名为Odorgrin A、Odorgrin B、Odorgrin C和Odorgrin D.质谱测得单一同位素分子量Mr分别为3364.8、3817.9、4859.... 在抗菌活性跟踪下对四川冕宁产无指盘臭蛙(Odorrana grahami)皮肤分泌物进行一系列层析分离,最终纯化得到4种抗菌肽,分别命名为Odorgrin A、Odorgrin B、Odorgrin C和Odorgrin D.质谱测得单一同位素分子量Mr分别为3364.8、3817.9、4859.4和3287.9.Edman降解法测得OdorgrinA的氨基酸序列为GLLDTFKNLALNAAKSAGVSV-LNSLSCKLSKTC.将以上结果与国内外对该物种抗菌肽研究的已有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本研究分离到的4种抗菌肽与前人分离到的部分抗菌肽间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指盘臭蛙 皮肤分泌物 抗菌肽 分离纯化 氨基酸序列
下载PDF
奥得福尔制剂的药效学研究与临床 被引量:9
15
作者 石林 尤小兵 +6 位作者 何开泽 李伟 谭健 阎京卫 何才椿 蒲蔷 辜红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0-54,共5页
对奥得福尔制剂的药效学定量杀菌试验、抗病毒试验及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 :奥得福尔制剂原液 ,1∶ 1稀释液及 1∶ 5稀释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 10 min,杀灭率均可达 99.9%以上 ;消毒液放置室温下稳定 ,有机物的... 对奥得福尔制剂的药效学定量杀菌试验、抗病毒试验及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 :奥得福尔制剂原液 ,1∶ 1稀释液及 1∶ 5稀释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 10 min,杀灭率均可达 99.9%以上 ;消毒液放置室温下稳定 ,有机物的存在对杀灭作用有轻度影响 ,但杀灭率仍可达 99.9%以上 ;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表明 ,该制剂的主要抗病毒功效成分——黄精多糖 ,对单纯疱疹病毒的空斑抑制率达到 10 0 % ;稳定性试验表明 ,该制剂常温下存放一年其杀菌率不变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表明 ,本品属实际无毒级 ;对正常皮肤无刺激性 ;家兔眼刺激试验表明 ,对眼粘膜无刺激性。经临床 60例应用观察 ,对生殖器疱疹 ( GH)安全有效 ,显效率为 86.7% ,总有效率为 97.8% ;对细菌性和真菌性阴道炎治愈率分别为 85.7% ,78.6% ;显效率为 10 0 % ,92 .9% ,总有效率为 10 0 % ,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得福尔制剂 药效学 临床应用 真菌 生殖器疮疹
下载PDF
青蒿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军峰 谭健 +2 位作者 蒲蔷 刘颖华 何开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用细胞病变效应 (CPE)法证明了青蒿水提物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HSV 2 )活性 ,通过初步分离纯化得到抗HSV 2活性的有效成分。用MTT法研究了青蒿水提物和有效成分的细胞毒性和抗HSV 2活性 ,CC50 分别为 5 2 9mg/ml和 4 94mg/ml,IC50... 用细胞病变效应 (CPE)法证明了青蒿水提物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HSV 2 )活性 ,通过初步分离纯化得到抗HSV 2活性的有效成分。用MTT法研究了青蒿水提物和有效成分的细胞毒性和抗HSV 2活性 ,CC50 分别为 5 2 9mg/ml和 4 94mg/ml,IC50 分别为 1 4 5mg/ml和 0 12 8mg/ml,TI分别为 3 6 5和 38 6。以 0 5mg/ml的无环鸟苷 (ACV)作为阳性对照 ,结果显示有效成分在体外可以明显抑制HSV - 2的致细胞病变作用 ,效果与ACV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提取物 单纯疱疹病毒 抗病毒活性 细胞病变效应 有效成分 细胞毒性
下载PDF
不同品种甘薯不同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靳艳玲 谭力 +5 位作者 杨林 丁彦强 何素兰 李育明 何开泽 赵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1-58,共8页
为筛选出抗氧化活性较高的甘薯品种、为甘薯的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比较菜叶型、淀粉型、鲜食型、紫薯等4种类型共18个品种(系)甘薯的叶、藤、皮、肉4个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并分析其与多酚含量、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 为筛选出抗氧化活性较高的甘薯品种、为甘薯的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比较菜叶型、淀粉型、鲜食型、紫薯等4种类型共18个品种(系)甘薯的叶、藤、皮、肉4个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并分析其与多酚含量、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类型中以紫薯各部位抗氧化活性、多酚含量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较高;4个部位中以叶的各项指标均较高;18个品种(系)中,以绵紫9号、南紫018、泉薯830和川薯228各项指标均较高;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甘薯各部位黄酮类化合物组成成份各不相同,但以槲皮苷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多酚 黄酮 抗氧化活性 槲皮苷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栀子中栀子甙的含量 被引量:6
18
作者 任治军 何开泽 +2 位作者 张立明 谭健 蒲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65-467,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山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中保肝利胆的主要成分栀子甙(genipo side)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重现性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0%,RSD为2.00%。用此方法测定未知样品山栀子中栀子甙的平均含量为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山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中保肝利胆的主要成分栀子甙(genipo side)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重现性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0%,RSD为2.00%。用此方法测定未知样品山栀子中栀子甙的平均含量为3.463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山栀子 栀子甙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不同品种甘薯淀粉产量及糊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靳艳玲 何素兰 +6 位作者 李育明 沈维亮 方扬 谭力 易卓林 何开泽 赵海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17-20,共4页
对25个甘薯品种的产量、淀粉质量分数、支链淀粉/直链淀粉质量分数比(支直比)及淀粉的糊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薯块产量变化范围为14.62~41.64t/hm^2,最高为商薯19;淀粉产量变化范围为4.06~9.66t/hm^2,最高为渝薯1号;支直比变... 对25个甘薯品种的产量、淀粉质量分数、支链淀粉/直链淀粉质量分数比(支直比)及淀粉的糊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薯块产量变化范围为14.62~41.64t/hm^2,最高为商薯19;淀粉产量变化范围为4.06~9.66t/hm^2,最高为渝薯1号;支直比变化范围为5.63%~7.72%,最高为运薯271,最低为商薯133-2;糊化温度变化范围为62.5~77.0℃,最高为渝薯1号,最低为南薯017;峰值黏度变化范围为2 056~2 936mPa·s,回生值变化范围为706~1 113mPa·s,最高均为宁薯S10-1,最低均为济农304;崩解值变化范围为991~1 598mPa·s,最高为宁薯S10-1,最低为烟薯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淀粉 品种 糊化特性
下载PDF
不同品种甘薯淀粉加工特性及其与磷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靳艳玲 杨林 +5 位作者 丁凡 方扬 谭力 易卓林 何开泽 赵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46-51,共6页
对24个甘薯品种的淀粉含量、干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的黏度特征谱和磷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品种薯块的平均淀粉含量为22.14%,以渝薯1号最高,达31.45%;平均干物质率为31.38%,品种之间的差异较小;平均可溶性糖含量2.32%,... 对24个甘薯品种的淀粉含量、干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的黏度特征谱和磷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品种薯块的平均淀粉含量为22.14%,以渝薯1号最高,达31.45%;平均干物质率为31.38%,品种之间的差异较小;平均可溶性糖含量2.32%,以秦薯5号最低,为0.42%;褐变指数7.00~20.01,最低的为渝薯27;淀粉糊化温度范围为66.8~77.1℃,秦薯9号、苏薯24、烟薯26和济薯25淀粉的糊化温度均低于70℃;淀粉峰值黏度最高的品种为运薯271,达1207BU;崩解值最低的品种为桂粉3号,为381BU;回生值最低的品种为秦薯5号,为241BU;淀粉磷含量82~231mg/kg,与峰值黏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建议进行淀粉类产品加工时,根据产品所需的特征参数选择合适的品种,实现物尽其用。受试甘薯中,以渝薯1号、渝薯27、济薯25和苏薯24的综合加工特性较好,推荐作为育种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淀粉 加工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