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入户指导形式的家庭早期教养支持项目分析及其借鉴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慧华 曹未蔚 于真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6-55,共10页
家庭早期教养质量对儿童的短期和终身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应为家庭提供早期教养方面的支持与服务。总结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可以发现,"入户指导"是改善家庭教养环境的有效手段。如美国就开发和实施了以发展取向教养理... 家庭早期教养质量对儿童的短期和终身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应为家庭提供早期教养方面的支持与服务。总结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可以发现,"入户指导"是改善家庭教养环境的有效手段。如美国就开发和实施了以发展取向教养理论为指导、以"入户指导"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早期教养支持"项目,其目标人群以弱势群体或有特殊需求的群体为主,服务模式以教养-互动为中心,实施过程中强化互动与回应。此种项目在降低家长的教养压力、提高家长的教养效能感、改善家庭环境创设以及亲子互动质量上效果显著。我国政府有必要根据当前家庭育儿需要,从关注医教结合与早期干预到同时重视父母参与,在合理引入民间资源、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私营机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建立和完善以"入户指导"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早期教养支持"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取向理论 家庭早期教养 入户指导
下载PDF
全球治理视野下联合国儿基会援助教育的特征分析与政策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慧华 李雪莹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共7页
在全球治理理论框架下,联合国儿基会颇有成效地开展了教育援助的各类项目,体现出了人权本位、社会责任导向、基于经济基础的政策规划以及信息、经验全球共享等特征。本研究对我国儿童发展与教育的政策思考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当下的... 在全球治理理论框架下,联合国儿基会颇有成效地开展了教育援助的各类项目,体现出了人权本位、社会责任导向、基于经济基础的政策规划以及信息、经验全球共享等特征。本研究对我国儿童发展与教育的政策思考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当下的问题与"全面二孩"人口政策调整后的全新挑战;二是儿童发展与教育政策和学前教育政策的关系;三是社会公共政策体系与儿童发展与教育政策体系之间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联合国儿基会 教育援助 政策思考
下载PDF
理论与实践的黏合剂:美国“有效教师教育项目”临床见实习模式评述
3
作者 何慧华 高湘萍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41,共6页
美国"有效教师教育项目"突出见习实习教师教学临床经验建构,在见习实习内容、指导方式以及建设实验学校和专业发展学校等方面,对见习、实习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并积累起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提升教育见习、... 美国"有效教师教育项目"突出见习实习教师教学临床经验建构,在见习实习内容、指导方式以及建设实验学校和专业发展学校等方面,对见习、实习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并积累起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提升教育见习、实习有效性,强化见习、实习在教师培养中的实践性、综合性、基础性功能,提升教师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内涵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教师教育 见习 实习 临床经验建构
下载PDF
幼儿园骨干教师掌握幼儿发展知识的个案研究——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慧华 马诗源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7年第7期58-62,共5页
幼儿发展知识是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之一。文章以一名幼儿园骨干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关于幼儿发展知识的具备情况和获取途径,并据此进行讨论。
关键词 幼儿园骨干教师 幼儿发展知识 专业知识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
5
作者 何慧华 王桂房 +3 位作者 冷水龙 刘金保 董晓先 董伟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方法的改 进,为MSCs的进一步诱导分化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抽取人骨髓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 进行分离纯化,并传代扩增,测定生长曲线和... 目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方法的改 进,为MSCs的进一步诱导分化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抽取人骨髓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 进行分离纯化,并传代扩增,测定生长曲线和贴壁率,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表达。结果:密 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人骨髓MSCs,MSCs在含胎牛血清的L DMEM培养液中生长性状 相对稳定,细胞基本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1、3、5代细胞生长曲线、贴壁率基本相同,贴壁存活率高。表达 CD29、CD44、CD105、CD166。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人骨髓MSCs,在含胎牛血清的 L DMEM培养液中,细胞稳定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培养 体外
下载PDF
当归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被引量:28
6
作者 刘金保 董晓先 +4 位作者 董燕湘 何慧华 董伟华 梁仲培 肖庆忠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66-468,共3页
目的 研究当归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分化的作用。方法 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MSCs,体外扩增培养。MSC用 2 0 μl当归注射液 /ml含 10 %胎牛血清的L -DMEM为预诱导条件 ,预诱导 2 4h后用当归注射液 10 0 μl/ml不含胎... 目的 研究当归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分化的作用。方法 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MSCs,体外扩增培养。MSC用 2 0 μl当归注射液 /ml含 10 %胎牛血清的L -DMEM为预诱导条件 ,预诱导 2 4h后用当归注射液 10 0 μl/ml不含胎牛血清的L -DMEM进行诱导。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结果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当归诱导 3h后大部分MSCs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 ,出现胞体和突起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及nestin呈阳性、GFAP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诱导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神经元样细胞
下载PDF
多种中药成分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 被引量:32
7
作者 刘金保 董晓先 +4 位作者 董燕湘 何慧华 董伟华 梁仲培 肖庆忠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3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MSCs,体外扩增培养 ,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表达 ,中药成分定向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MSCs,体外扩增培养 ,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表达 ,中药成分定向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结果 大鼠MSCs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1 4、CD1 1α、CD34、CD38、CD45、CD80、CD86为阴性 ,CD2 9、CD44、CD90、CD1 0 5、CD1 66呈阳性。黄芪、天麻、人参、当归、脑新舒、人参蜂王浆等多种中药诱导 1~ 3h后大部分MSCs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 ,出现胞体和突起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巢蛋白 (nestin)呈阳性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成分 诱导 大鼠 骨髓间质干细胞 神经元样细胞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用肾上腺素类激素诱导为神经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董燕湘 董晓先 +1 位作者 何慧华 刘金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3-736,共4页
目的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细胞。方法 :SD大鼠股骨骨髓细胞体外扩增。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分别加入无血清L -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细胞。免疫细胞化学鉴定有神经元烯醇化酶 (NSE)、... 目的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细胞。方法 :SD大鼠股骨骨髓细胞体外扩增。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分别加入无血清L -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细胞。免疫细胞化学鉴定有神经元烯醇化酶 (NSE)、神经干细胞标志物巢蛋白 (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表达。结果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 5 - 2 2代 ,对照组不加任何诱导剂 ,有 5 3%的神经样细胞。加入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诱导 1- 5h ,约 70 %MSC形态转变为典型的神经样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显示诱导出的神经样细胞NSE、nestin、GFAP表达阳性。继续培养 5d后对照组神经样细胞逐渐凋亡。肾上腺素类各组虽存活 6d ,但细胞正常形态改变 ,部分细胞死亡漂浮。一瓶MSC在正常培养至第 7代时 ,自发出现约 5 0 %的神经细胞 ,传至第 13代 ,有约 6 0 %的神经细胞 (6 6 .5 %± 6 .4 % )。结论 :骨髓本身可能存在着神经干细胞。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用肾上腺素类诱导可分化为多种形态的神经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干细胞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下载PDF
发病前细菌感染抑制过敏性哮喘发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江华 刘金保 +7 位作者 陆丽 梁成结 张静 董晓先 赵卫 赵汉宁 王桂房 何慧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53-2054,2058,共3页
目的:研究发病前细菌感染对过敏性哮喘发病的影响。方法:用豚鼠作动物模型,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4种呼吸道常见细菌感染之后哮喘发作时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总数、酸性粒细胞总数和百分比以及肺部的病理... 目的:研究发病前细菌感染对过敏性哮喘发病的影响。方法:用豚鼠作动物模型,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4种呼吸道常见细菌感染之后哮喘发作时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总数、酸性粒细胞总数和百分比以及肺部的病理变化。结果:各细菌感染组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大肠杆菌组酸性粒细胞总数和百分比明显降低,病理结果表明各细菌感染组的病变程度都要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部分细菌感染后能够抑制哮喘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葡萄球菌 金黄色 大肠杆菌 链球菌感染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VEGF、P53及Ki-6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汉忠 杨继洲 +2 位作者 肖兰 何慧华 王岚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4期385-386,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及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0例食管癌旁组织中VEGF、P53及Ki-67表达。结果 VEGF蛋白、P53及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及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0例食管癌旁组织中VEGF、P53及Ki-67表达。结果 VEGF蛋白、P53及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阳性率分别为90.7%、88.4%、100.0%,而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及不表达,2组比较P均<0.01;VEGF、P53及Ki-67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研究发现VEGF、P53及Ki-67表达强弱与癌组织分化程度(γ=0.945、0.963、0.986,P均<0.05)呈正相关。结论 VEGF、P53及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其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P53 KI-67
下载PDF
中药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的实验(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晓先 刘金保 +4 位作者 董燕湘 何慧华 董伟华 梁仲培 肖庆忠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10-212,共3页
背景: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可使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转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肌肉细胞、神经元样细胞等,而中药是否能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呢?目的:研究SD大鼠MSCs体外扩增培养及用中药定向... 背景: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可使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转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肌肉细胞、神经元样细胞等,而中药是否能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呢?目的:研究SD大鼠MSCs体外扩增培养及用中药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功效。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重复观察测量,探索性研究。单位:一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材料:实验用骨髓取自经检验健康的SD雄性大鼠。方法: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MSCs,体外扩增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表达,多种中药成分定向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主要观察指标:①MSCs分离和扩增结果。②MSCs表面抗原及神经元样细胞鉴定结果。结果:大鼠MSCs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14,CD11α,CD34,CD38,CD45,CD80,CD86为阴性,CD29,CD44,CD90,CD105,CD166呈阳性。黄芪、天麻、人参、当归、脑新舒、人参蜂王浆等多种中药诱导1~3h后大部分MSCs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出现胞体和突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巢蛋白呈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阴性。结论:SD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是具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自我更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药物作用 神经元/药物作用:细胞分化/药物作用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肠道的定位 被引量:27
12
作者 段进粮 聂玉强 +4 位作者 李瑜元 杜艳蕾 沙卫红 何慧华 董伟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于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后其在结肠的定位情况。方法:将用贴壁法体外连续传代培养的雄性SD大鼠的MSCs经尾静脉注射于雌性大鼠UC模型体内,并以UC模型组及酒精灌肠为对照组。分别于...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于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后其在结肠的定位情况。方法:将用贴壁法体外连续传代培养的雄性SD大鼠的MSCs经尾静脉注射于雌性大鼠UC模型体内,并以UC模型组及酒精灌肠为对照组。分别于移植后第1天、第7天、第21天后取远端结肠组织,经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Y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区段(sry)作为标志,以确定MSCs的肠道定位情况。结果:培养的MSCs集落生长迅速,均一性好。TNBS引起肠壁明显增厚,炎症和溃疡持续时间较长,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值显著性升高,不同时期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黏膜及黏膜下层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纤维细胞浸润。移植组的sry检测显示:第1天,第7天和第21天阳性率分别为0,16.7%(1/6)和50.0%(3/6),而对照组均阴性。结论:移植后的MSCs能在UC模型的肠道中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溃疡性结肠炎 大鼠
下载PDF
蝎毒抗癌多肽对小鼠骨髓抑制的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丽娜 董晓先 +5 位作者 何慧华 王桂房 卢康荣 李华 孔天翰 董伟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4-16,共3页
目的:研究蝎毒抗癌多肽(APⅢ1)对小鼠化疗后致骨髓抑制造血和免疫细胞恢复的影响。方法:应用造血祖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APⅢ1对环磷酰胺(CTX)化疗后第14天小鼠骨髓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以及CD34、CD117(c-k it)、CD3... 目的:研究蝎毒抗癌多肽(APⅢ1)对小鼠化疗后致骨髓抑制造血和免疫细胞恢复的影响。方法:应用造血祖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APⅢ1对环磷酰胺(CTX)化疗后第14天小鼠骨髓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以及CD34、CD117(c-k it)、CD3、CD19等抗原阳性细胞数量的影响,并进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观察小鼠的生存状况。结果:与化疗模型组相比,APⅢ1治疗组的骨髓有核细胞数、CFU-GM集落数、CD34、CD117(c-k it)、CD3、CD19等抗原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升高,小鼠生存状况有所改善。结论:蝎毒抗癌多肽(APⅢ1)能促进小鼠化疗后致骨髓抑制造血和免疫细胞数量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抑制 蝎毒抗癌多肽(APⅢ1) 造血 免疫 功能
下载PDF
蝎毒和蝎毒多肽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嘉琳 董伟华 +4 位作者 郑洁丽 柯宇星 袁丽玲 王桂房 何慧华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3年第3期283-284,共2页
目的 检测蝎毒 (SV)和蝎毒多肽 (PSV)对家兔凝血系统的影响 .方法 麻醉家兔 ,颈动脉取血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 (PRP) ,分别加入SV和PSV ,测定二磷酸腺苷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结果 较低浓度的SV即可使血小板聚集曲线明显下降 ;... 目的 检测蝎毒 (SV)和蝎毒多肽 (PSV)对家兔凝血系统的影响 .方法 麻醉家兔 ,颈动脉取血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 (PRP) ,分别加入SV和PSV ,测定二磷酸腺苷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结果 较低浓度的SV即可使血小板聚集曲线明显下降 ;PSV对血小板聚集影响不大 ,即使用较高的浓度 ,血小板聚集曲线亦仅轻微下降 .结论 SV对血小板聚集起抑制作用 (抗凝血作用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 蝎毒多肽 家兔 血小板聚集 影响
下载PDF
蝎毒和蝎毒多肽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嘉琳 郑洁丽 +4 位作者 柯宇星 袁丽玲 王桂房 何慧华 董伟华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观察蝎毒多肽 (PSV)和蝎毒 (SV)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麻醉家兔 ,颈动脉取血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 ,分别加入PSV和SV ,用CHRONO—LOG 5 4 0VS双通道血小板聚集仪测定二磷酸腺苷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 PSV对血... 目的 观察蝎毒多肽 (PSV)和蝎毒 (SV)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麻醉家兔 ,颈动脉取血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 ,分别加入PSV和SV ,用CHRONO—LOG 5 4 0VS双通道血小板聚集仪测定二磷酸腺苷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 PSV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当PSV的浓度在 10 .0~ 15 .0mg/ml时 ,血小板聚集受抑制最为显著 ;SV对血小板聚集受其剂量及作用时间影响很大 ,但总的趋势为较低浓度时促进血小板聚集 ,较高浓度时则抑制血小板聚集。结论 PSV对血小板聚集起抑制作用 ,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SV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在高浓度和低浓度时产生的效应相反 ,推测由于SV成分较为复杂 ,各成分之间互相作用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PSV 蝎毒 量效关系 影响 家兔 多肽 IDG 效应 趋势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王桂房 何慧华 +1 位作者 冷水龙 董晓先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5-298,共4页
为了探讨体外定向诱导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机制,本研究将分离的人MSC进行体外扩增培养,并观察脑心舒定向诱导MSC分化为类神经元样细胞的效应。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 为了探讨体外定向诱导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机制,本研究将分离的人MSC进行体外扩增培养,并观察脑心舒定向诱导MSC分化为类神经元样细胞的效应。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结果显示人MSC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脑心舒诱导120min后大部分MSC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出现胞体和突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nestin呈阳性和GFAP阴性。上述结果提示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定向分化 神经元样细胞 脑心舒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机能实验学的教学改革体会
17
作者 罗淼珊 何慧华 +1 位作者 区慧坚 周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4期2161-2162,共2页
关键词 机能实验 病理学 生理学 药理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机能学“氨中毒实验”中两种麻醉方法的比较
18
作者 谢红艳 刘国辉 +4 位作者 朱晓琴 吴卫 何慧华 王桂房 黄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13期1806-1808,共3页
"氨中毒实验"是机能学实验教学中重要的经典实验之一,该实验的麻醉方法可采用局麻和全麻。本研究中,笔者分别将0.1%普鲁卡因皮下浸润麻醉和20%氨基甲酸乙酯耳缘静脉注射全身麻醉两种方法麻醉家兔。比较实验中家兔出现的症状... "氨中毒实验"是机能学实验教学中重要的经典实验之一,该实验的麻醉方法可采用局麻和全麻。本研究中,笔者分别将0.1%普鲁卡因皮下浸润麻醉和20%氨基甲酸乙酯耳缘静脉注射全身麻醉两种方法麻醉家兔。比较实验中家兔出现的症状及家兔的血氨浓度来分析和探讨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能学 氨中毒实验 麻醉
下载PDF
适应文化、顺应发展:数字化时代家庭育儿之新挑战
19
作者 何慧华 《福建教育》 2023年第20期1-1,共1页
智能互联网环境所带来的技术革新和当代人工智能技术所赋能的智能万物互联正在引发人类文明的转型。曾经的第一代数字原住民已经成为父母,“数字育儿”(即以数字媒介为中介的育儿实践)成为现今家庭抚幼的时代特征,“数字童年”也已经成... 智能互联网环境所带来的技术革新和当代人工智能技术所赋能的智能万物互联正在引发人类文明的转型。曾经的第一代数字原住民已经成为父母,“数字育儿”(即以数字媒介为中介的育儿实践)成为现今家庭抚幼的时代特征,“数字童年”也已经成为当下儿童成长过程的标签。中国儿童的数字设备使用率和家长“数字育儿”的规模全球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数字媒介 数字化时代 万物互联 数字原住民 设备使用率 儿童成长过程 顺应发展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外源基因高效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晴雯 董晓先 +5 位作者 彭燕 董伟华 梁仲培 何慧华 周萍 刘金保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3424-3427,3431,共5页
目的通过逆转录病毒系统将小鼠同源盒基因Sox1转移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感染效率及感染时间。方法常规分子生物学亚克隆技术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至包装细胞株PT67,制备含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 目的通过逆转录病毒系统将小鼠同源盒基因Sox1转移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感染效率及感染时间。方法常规分子生物学亚克隆技术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至包装细胞株PT67,制备含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液,感染rMSC,并用带EGFP表达盒的pLEGFP-N1载体的逆转录病毒系统作为平行对照,评估感染率;使用Westernblot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在rMSC中的感染和表达情况。结果本实验成功地制备了pLXSN-Sox1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制备出高滴度病毒颗粒;将病毒上清感染rMSC,EGFP阳性细胞为21%,感染时间持续20d,而对照脂质体转染法EGFP阳性细胞仅为3%。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显示用重组逆转录病毒液感染的rMSC可表达外源基因产物Sox1蛋白。结论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方法可以将外源性基因高效转移至rMSC中,并有外源性基因的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盒基因 逆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转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