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冷壁高温腐蚀原因分析
1
作者 何晓梅 王悦悦 +2 位作者 王波 杨宇卓 梁灯灯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3期11-13,共3页
通过宏观分析、显微组织观察、扫描电镜与能谱成分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某电厂水冷壁向火侧进行高温腐蚀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该锅炉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导致水冷壁局部高温;复合空气分级低NO_(x)燃烧系统导致部分燃烧器区域处于... 通过宏观分析、显微组织观察、扫描电镜与能谱成分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某电厂水冷壁向火侧进行高温腐蚀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该锅炉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导致水冷壁局部高温;复合空气分级低NO_(x)燃烧系统导致部分燃烧器区域处于贫氧还原性气氛,使烟气中CO+H_(2)S浓度过高;锅炉入炉煤硫份超过设计值较多,形成高浓度的H_(2)S和SO_(2);水冷壁向火侧腐蚀以硫腐蚀为主。针对该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给出以下建议:控制入炉煤硫份,降低煤中的硫元素含量,减少H_(2)S和SO_(2)浓度;燃烧优化调整,采用侧边风技术,向炉膛内通入空气,降低水冷壁高温腐蚀区域的还原性气氛浓度,增加局部含氧量;在高温腐蚀严重的区域,对其水冷壁管进行防高温腐蚀喷涂处理,以增强其抗高温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水冷壁 高温腐蚀
下载PDF
新时代生物化工下生物工程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以皖西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
2
作者 李国辉 宋程 +4 位作者 孙传伯 何晓梅 陈瑞 李道远 黄士平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51-153,共3页
基于大别山地区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和皖西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办学理念,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体系建设,以特色优势农业发展中涉及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将大别山农业特色产业的提升需求与生物工程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有... 基于大别山地区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和皖西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办学理念,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体系建设,以特色优势农业发展中涉及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将大别山农业特色产业的提升需求与生物工程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有机结合,开展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期为该专业的一流课程的创建提供参考,并为社会输出高质量专业人才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工 生物工程 特色产业 课程体系建设 创新人才
下载PDF
大别山白及多糖制备及其吸湿保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晓梅 赵良冰 +4 位作者 金新茹 刘丽 刘龙云 吴进东 戴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6期37-40,52,共5页
目的:研究大别山白及多糖的吸湿和保湿性能。方法:以大别山紫花三叉白及为实验原料,通过水提、Sevage法脱蛋白、乙醇沉淀的方法制备白及多糖,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其结构;应用干燥器控制湿度对白及多糖进行体外吸湿和保湿性能研究。结果:白... 目的:研究大别山白及多糖的吸湿和保湿性能。方法:以大别山紫花三叉白及为实验原料,通过水提、Sevage法脱蛋白、乙醇沉淀的方法制备白及多糖,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其结构;应用干燥器控制湿度对白及多糖进行体外吸湿和保湿性能研究。结果:白及多糖最优提取条件为:浸提1次,浸提时间1.5 h,固液比1:35(g/mL),浸提温度80℃;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三次平行测定结果得到白及多糖得率为(26.22±0.32)%;Sevage法脱蛋白5次,多糖保留率约为85.42%,蛋白脱除率约为91.66%。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脱蛋白白及多糖结构可能含有α-类型和β-类型糖苷键,或存在β-D-型吡喃甘露糖。在相对湿度为43%和81%的环境下,吸湿能力为丙三醇>白及多糖>壳聚糖>透明质酸>海藻酸钠;体外的保湿能力为壳聚糖>白及多糖>透明质酸>海藻酸钠>丙三醇。结论:白及经过水提、Sevage法脱蛋白、乙醇沉淀制备的大别山白及多糖具有优越的吸湿保湿性能,为其在护肤产品方面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也为增加大别山白及产品的附加值提供基础性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白及 多糖 提取 制备 吸湿保湿
下载PDF
大别山产多花黄精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何晓梅 倪梦茹 +4 位作者 汪军杰 朱健忠 宋程 侯雪芹 刘昌利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1-56,共6页
目的:以大别山产多花黄精为研究对象,研究水溶物醇沉后所得醇沉物和上清干粉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水提、醇沉、离心、洗涤得醇沉物和上清液,上清液浓缩得浓缩物,真空冷冻干燥得醇沉物和上清干粉;采用外标法测定醇沉物和上清干粉中多... 目的:以大别山产多花黄精为研究对象,研究水溶物醇沉后所得醇沉物和上清干粉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水提、醇沉、离心、洗涤得醇沉物和上清液,上清液浓缩得浓缩物,真空冷冻干燥得醇沉物和上清干粉;采用外标法测定醇沉物和上清干粉中多糖、黄酮和总酚含量;通过铁离子还原力测定以及ABTS^(+)·和DPPH·清除能力测定法比较醇沉物和上清干粉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大别山产多花黄精提取物中醇沉物得率为41.48%±4.15%,上清干粉得率为16.97%±0.64%,前者得率约为后者的2.5倍;上清干粉中多糖、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约为67.35%、0.72%、0.34%,醇沉物中多糖、总酚、黄酮含量低于上清干粉;以Vc的抗氧化活性为对照,醇沉物和上清干粉都具有抗氧化活性,而上清干粉抗氧化性高于醇沉物。结论:大别山产多花黄精提取物中上清液固溶物得率较高,其多糖、黄酮和总酚含量也较高,并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水提醇沉 醇沉物 上清干粉 抗氧化
下载PDF
六安瓜片茶多酚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5
作者 刘龙云 何晓梅 +4 位作者 赵良冰 李欣冉 王燕 张珍林 宋锐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09-3013,共5页
目的研究六安瓜片茶多酚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并探讨其降血糖活性。方法选择AB-8、NKA-9、LSA-21型树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正交试验优化静态吸附、解吸条件。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茶多酚低剂量组、茶多酚中剂量... 目的研究六安瓜片茶多酚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并探讨其降血糖活性。方法选择AB-8、NKA-9、LSA-21型树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正交试验优化静态吸附、解吸条件。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茶多酚低剂量组、茶多酚中剂量组、茶多酚高剂量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高血糖模型,灌胃给药30 d,测量血糖值、脏器(心、肝、脾、肾、胸腺)指数。结果AB-8型树脂静态吸附、解吸性能最佳,最优静态吸附工艺为温度25℃,pH值4.0,吸附时间2 h,茶多酚吸附量达15.25 mg/g;最优静态解吸工艺为解吸时间1.5 h,解吸温度35℃,乙醇体积分数70%,茶多酚解吸率达84.91%。与模型组比较,茶多酚各剂量组小鼠血糖值降低(P<0.05,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茶多酚各剂量组小鼠脏器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中剂量组更全面(P<0.05,P<0.01)。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具有一定降血糖活性的六安瓜片茶多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安瓜片 茶多酚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工艺 降血糖活性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二氧化钛中痕量砷和锑 被引量:13
6
作者 何晓梅 符靓 +1 位作者 聂西度 周学忠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4-56,共3页
采用HNO3+HCl+HF作为消解试剂,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用L-半胱氨酸预还原,以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二氧化钛中砷和锑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盐酸、硼氢化钾溶液浓度以及样品还原处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测定条件。结... 采用HNO3+HCl+HF作为消解试剂,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用L-半胱氨酸预还原,以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二氧化钛中砷和锑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盐酸、硼氢化钾溶液浓度以及样品还原处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砷、锑在0-25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9,砷和锑的检出限分别为0.058μg/L和0.075μg/L。对5μg/L的砷、锑连续11次选样,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1%和0.78%。方法用于二氧化钛样品的测定,测定结果与ICP-AES测定结果相符,回收率为96%-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微波消解 二氧化钛
下载PDF
高分辨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二氧化钛中痕量杂质 被引量:10
7
作者 何晓梅 谢华林 +1 位作者 聂西度 唐有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92-1196,共5页
采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R-ICP-MS)法同时测定高纯二氧化钛中26种杂质元素。样品用硫酸铵和浓硫酸分解后,在高分辨质谱测量模式下避免了大量的质谱干扰。详细地研究了高浓度钛和硫酸的基体效应,讨论和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测定条件... 采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R-ICP-MS)法同时测定高纯二氧化钛中26种杂质元素。样品用硫酸铵和浓硫酸分解后,在高分辨质谱测量模式下避免了大量的质谱干扰。详细地研究了高浓度钛和硫酸的基体效应,讨论和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测定条件,应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0·004~0·63μg·g-1,回收率为87·6%~106·4%,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5%。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应用于高纯二氧化钛中杂质元素的测定,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高纯二氧化钛 杂质元素 基体效应 标准加入法
下载PDF
低档绿茶多糖的酶法辅助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何晓梅 张颖 +2 位作者 许星云 史珊 乔德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3-157,162,共6页
以皖西低档绿茶为原料,通过酶法辅助浸提茶多糖,然后对浸提液进行醇沉、真空干燥得粗多糖,比较三种不同方法对粗多糖脱蛋白效果,并研究茶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酶法辅助浸提的最优条件:料液比1∶30(g/m L)、酶解温度45℃、酶... 以皖西低档绿茶为原料,通过酶法辅助浸提茶多糖,然后对浸提液进行醇沉、真空干燥得粗多糖,比较三种不同方法对粗多糖脱蛋白效果,并研究茶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酶法辅助浸提的最优条件:料液比1∶30(g/m L)、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120min、纤维素酶添加量12mg/g,果胶酶添加量12mg/g、浸提1次,茶多糖得率达到5.414%。三氯乙酸法、sevage法、木瓜蛋白酶法对粗多糖中蛋白的最大脱除率分别为84.14%、69.45%、74.34%,多糖损失率分别为18.56%、24.01%、12.34%。相对而言,木瓜蛋白酶法条件温和,更适合茶多糖脱蛋白。另外,茶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以及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亚硝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纤维素酶 果胶酶 脱蛋白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三角帆蚌糖蛋白的盐溶液浸提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7
9
作者 何晓梅 乔德亮 +2 位作者 沈涛涛 陈存武 韦传宝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7-523,共7页
以三角帆蚌脏器为试验材料,以Na Cl溶液为提取溶剂,研究三角帆蚌脏器糖蛋白的低温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三角帆蚌脏器糖蛋白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Na Cl溶液浓度0.3 mol/L、料液比1∶15、提取时... 以三角帆蚌脏器为试验材料,以Na Cl溶液为提取溶剂,研究三角帆蚌脏器糖蛋白的低温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三角帆蚌脏器糖蛋白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Na Cl溶液浓度0.3 mol/L、料液比1∶15、提取时间9 h。在此条件下,糖蛋白得率(以糖含量计)为(9.259±0.083)%,糖蛋白得率(以蛋白质含量计)为(3.763±0.107)%。提取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得三个组分糖蛋白粗品。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三个组分都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但清除能力不同。10%SDS-PAGE电泳后经考马斯亮蓝R250和PAS染色,表明3个组分含有不同的糖蛋白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糖蛋白 盐溶液浸提 抗氧化活性 SDS-PAGE
下载PDF
芝麻木脂素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晓梅 谷仿丽 +1 位作者 张颖 陈壮壮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3-57,共5页
以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静置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芝麻木脂素的最佳提取条件。通过改良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芝麻木脂素清除O-2·能力来研究芝麻木脂素的抗氧化活性;用H2O2-Fe2+体系诱导线粒体脂质... 以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静置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芝麻木脂素的最佳提取条件。通过改良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芝麻木脂素清除O-2·能力来研究芝麻木脂素的抗氧化活性;用H2O2-Fe2+体系诱导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测定芝麻木脂素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芝麻木脂素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2(g/mL),超声温度55℃,超声时间30 min,静置时间2 h,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芝麻渣中芝麻木脂素的提取量最高达到0.120 g(以100 g芝麻渣计)。芝麻渣提取物能有效清除O-2·,具有良好的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性 提取 木脂素 芝麻 超声辅助
下载PDF
芝麻素的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晓梅 陈存武 +1 位作者 乔德亮 袁盼盼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69,共5页
运用超声辅助90%乙醇溶液提取芝麻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优化芝麻素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参数。普鲁士蓝法测定芝麻素还原能力,滤纸片-抑菌圈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优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液固比25... 运用超声辅助90%乙醇溶液提取芝麻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优化芝麻素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参数。普鲁士蓝法测定芝麻素还原能力,滤纸片-抑菌圈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优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液固比25∶1、超声温度55℃、超声时间25min,在最优条件下,芝麻素提取率为(3.942±0.085)mg/g;芝麻素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但比相同质量浓度的VC弱得多;当质量浓度大于40 mg/m L时,芝麻素对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大于60 mg/m L时其对4种细菌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而当质量浓度小于100 mg/m L时,芝麻素对真菌黄曲霉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芝麻素 超声辅助提取 还原能力 抗菌活性
下载PDF
喷丸处理实现纯钛表面纳米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晓梅 赵西成 +2 位作者 王敬忠 刘研蕊 张聪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7-9,55,共4页
利用喷丸处理技术实现了工业纯钛的表面纳米化,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表层组织演变过程和表层晶粒纳米化的细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并用显微硬度计对表层硬度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表面喷丸处理后可... 利用喷丸处理技术实现了工业纯钛的表面纳米化,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表层组织演变过程和表层晶粒纳米化的细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并用显微硬度计对表层硬度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表面喷丸处理后可在工业纯钛表面得到一定厚度的纳米层和剧烈塑性变形层。喷丸处理后,工业纯钛表面硬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钛 表面纳米化 喷丸 硬度
下载PDF
剧烈塑性变形条件下工业纯钛晶粒细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晓梅 朱晓雅 +1 位作者 董洁 刘晓燕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56-58,63,共4页
通过对工业纯钛表面机械研磨(SMAT)这种变形方式的结果和微观组织变化的研究,分析了工业纯钛的晶粒细化机制,讨论了其他剧烈塑性变形技术无法制备出晶粒尺寸更小的纳米晶的原因。结果表明:对于工业纯钛,SMAT这种具有高的应变速率和多方... 通过对工业纯钛表面机械研磨(SMAT)这种变形方式的结果和微观组织变化的研究,分析了工业纯钛的晶粒细化机制,讨论了其他剧烈塑性变形技术无法制备出晶粒尺寸更小的纳米晶的原因。结果表明:对于工业纯钛,SMAT这种具有高的应变速率和多方向载荷的变形方式,有利于形成细小的纳米晶;同时高应变速率增加了位错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钛 表面机械研磨(SMAT) 剧烈塑性变形 晶粒细化机制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PET树脂中痕量锑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晓梅 谢华林 +1 位作者 张萍 贺惠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55,共2页
采用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 ,用L 半胱氨酸预还原锑 ,对PET树脂中的锑进行了分析。讨论并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测定条件 ,结果表明 ,锑的检出限为 0 .0 6 6ng·mL -1,回收率为97.2 %~ 10 2 .9%,相对标准偏差为 0 .8%。该法准确、... 采用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 ,用L 半胱氨酸预还原锑 ,对PET树脂中的锑进行了分析。讨论并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测定条件 ,结果表明 ,锑的检出限为 0 .0 6 6ng·mL -1,回收率为97.2 %~ 10 2 .9%,相对标准偏差为 0 .8%。该法准确、快速、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测定 PET树脂 痕量分析 氢化物发生 L-半胱氨酸 预还原 合成树脂 包装材料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下载PDF
热处理与表面活性剂联合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晓梅 王志红 +3 位作者 聂锦旭 凌慧诗 阮彩群 仇永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82,共4页
以200目的天然凹凸棒土为原料,以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为改性剂,采用热处理和有机改性两种方法耦合改性凹凸棒土,利用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改性前后的凹凸棒土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IR分析知,改性顺序为... 以200目的天然凹凸棒土为原料,以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为改性剂,采用热处理和有机改性两种方法耦合改性凹凸棒土,利用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改性前后的凹凸棒土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IR分析知,改性顺序为先热处理后OTAC改性处理,经改性后,实现了长碳链季铵盐阳离子对凹凸棒土的插层.经SEM分析知,经200~400℃煅烧后OTAC改性的凹凸棒土,表面呈现疏松多孔,孔隙容积和比表面积增大.当温度达500℃时,凹凸棒土的孔洞塌陷、纤维烧结堆积,孔隙容积和比表面积减小.亚甲基蓝的吸附实验表明:经200℃活化耦合OTAC改性的凹凸棒土对亚甲基蓝的饱和吸附量由99.4 mg/g增大至162.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凹凸棒土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 热处理
下载PDF
大别山栽培白及不同部位总酚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晓梅 陈存武 +3 位作者 宋程 乔德亮 陈杰 陈乃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6-660,共5页
目的测定大别山栽培白及不同部位总酚含量,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白及总酚提取工艺,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40∶1,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 h,提取1次... 目的测定大别山栽培白及不同部位总酚含量,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白及总酚提取工艺,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40∶1,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 h,提取1次,须根总酚含量为(1.34±0.023)%,块茎总酚含量为(0.35±0.015)%,茎总酚含量为(0.86±0.021)%,叶总酚含量为(3.22±0.031)%。相同质量浓度下须根总酚清除DPPH·的能力低于或接近维生素C,清除ABTS^(+)·、还原Fe^(3+)的能力高于维生素C。结论白及总酚能作为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以须根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部位 总酚 大别山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机械加工方式实现表面自身纳米化设备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晓梅 赵西成 +1 位作者 刘晓燕 张聪慧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91-494,共4页
简述了机械方式表面自身纳米化的各种设备及其研究现状,对使用较为广泛的表面机械研磨/超声喷丸设备、旋转辊压塑性变形表面纳米化设备、通用抛丸机及超音速微粒轰击设备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纳米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对机械方式表面自身... 简述了机械方式表面自身纳米化的各种设备及其研究现状,对使用较为广泛的表面机械研磨/超声喷丸设备、旋转辊压塑性变形表面纳米化设备、通用抛丸机及超音速微粒轰击设备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纳米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对机械方式表面自身纳米化设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纳米化 设备 对比 发展
下载PDF
一体化管理新模式赋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8
作者 陶汪来 何晓梅 《中小学校长》 2024年第3期2-5,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北京市延庆区从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入手,在管理机制、教师培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一体化”集团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加大教育投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北京市延庆区从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入手,在管理机制、教师培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一体化”集团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速师资校际流动等举措,持续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些举措,解决了城乡办学困难,在师资力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破解了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难题,走出了一条行得通、见效快、效益好的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化办学 一体化 优质均衡
下载PDF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痕量铍 被引量:7
19
作者 何晓梅 谢华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5-206,共2页
采用微波制样技术,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痕量铍。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μg·L-1,检出限为0.076 ng·g-1,相对标准偏差为2.7%,回收率为97.0%。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并与常压消解法的结果比较,基本一致,已用... 采用微波制样技术,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痕量铍。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μg·L-1,检出限为0.076 ng·g-1,相对标准偏差为2.7%,回收率为97.0%。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并与常压消解法的结果比较,基本一致,已用于水产品中痕量铍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水产品
下载PDF
Al^(3+)沉淀法制备茶多酚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晓梅 刘体云 +1 位作者 魏梦洁 韦传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503-13505,共3页
[目的]为开发利用茶多酚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绿茶为原料,用乙醇作提取剂,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得到茶多酚浸提液,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Al3+沉淀法制备茶多酚的最佳沉淀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乙醇的浸提效果优于... [目的]为开发利用茶多酚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绿茶为原料,用乙醇作提取剂,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得到茶多酚浸提液,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Al3+沉淀法制备茶多酚的最佳沉淀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乙醇的浸提效果优于沸水;茶叶与AlCl3.6H2O的质量比为1∶0.50时,茶多酚的沉淀率最高,为96.13%;pH为5.7时,茶多酚的沉淀率最高;20 min以内,茶多酚的沉淀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0 min以后,沉淀时间对茶多酚沉淀率的影响不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的最佳沉淀条件为茶叶与沉淀剂AlCl3.6H2O质量之比1∶0.50,pH 5.7,沉淀时间20 min,该工艺条件下茶多酚的沉淀率达97.38%±0.35%。[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无毒性,产品得率较高,纯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Al3+沉淀 茶多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