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胶渗透色谱-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药食两用中药材中17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18
1
作者 何曼莉 谢建军 +2 位作者 陈捷 卢丽 陈文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893-901,共9页
目的建立基于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和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净化技术的药食两用植物性中药材(鸡蛋花、干枣、人参、丹参、高丽红参、鱼腥草、黄芪、枸杞、菊花、玉竹、凉粉草、西洋参、百合... 目的建立基于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和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净化技术的药食两用植物性中药材(鸡蛋花、干枣、人参、丹参、高丽红参、鱼腥草、黄芪、枸杞、菊花、玉竹、凉粉草、西洋参、百合)中六六六,滴滴涕,硫丹,七氯,氯丹,艾氏剂,狄氏剂及异狄氏剂17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中药材粉末经去离子水浸泡,乙酸乙酯和丙酮(1:1,v:v)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初步净化,石墨化碳黑和氨基固相萃取柱进一步净化,气相色谱仪(带μECD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中17种化合物在10~100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在三个水平添加回收试验中,17种化合物的回收率在84.6%~115.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1%~14.5%。该方法的定量限(LOQ)介于0.31~4.15μg/kg。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灵敏、高效、环保的特点,适用于中药材中17种有机氯类农药的同时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有机氯类农药 气相色谱法 凝胶渗透色谱 固相萃取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动物源食品中的杀虫脒及其代谢物残留 被引量:7
2
作者 谢建军 陈捷 +2 位作者 何曼莉 袁震宇 孙灵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58-1364,共7页
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鱼肉、鸡肝、猪肉、虾肉、牛肉)中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4-氯邻甲苯胺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样品在碱性条件下(pH≥11.0),采用乙酸乙酯均质提取,提取液经石墨化碳黑(GCB SPE,250 mg/3 mL)和中性氧... 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鱼肉、鸡肝、猪肉、虾肉、牛肉)中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4-氯邻甲苯胺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样品在碱性条件下(pH≥11.0),采用乙酸乙酯均质提取,提取液经石墨化碳黑(GCB SPE,250 mg/3 mL)和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Al2O3SPE,2.0 g/3 mL)净化,GC-MS检测和确证。杀虫脒及其代谢物4-氯邻甲苯胺混合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在10~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1和0.998 7,其回收率分别在81%~119%和80%~11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为1.1%~11.7%和2.0%~13.7%,方法的定量下限(LOQ)均为10.0μg/kg。该方法准确、灵敏、高效、环保,适合于动物源食品中杀虫脒及其主要代谢产物4-氯邻甲苯胺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脒 4-氯邻甲苯胺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动物源食品
下载PDF
3种定量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何曼莉 费磊 +1 位作者 岳华 汤承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7-180,共4页
本研究采用改良Thiaucourt’s培养基培养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leuneniae,MO)临床分离株SC01,收集不同时间的培养物,分别用颜色变化单位(CCU)法、浊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进行定量,并绘制MO生长动态曲线。CC... 本研究采用改良Thiaucourt’s培养基培养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leuneniae,MO)临床分离株SC01,收集不同时间的培养物,分别用颜色变化单位(CCU)法、浊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进行定量,并绘制MO生长动态曲线。CCU检测结果显示,接种后0~4h为SC01的迟缓期,4~16h为对数生长期,lg CCU/mL最高达到10.7000±0.4700,16~20h为稳定期,20h以后进入衰亡期;浊度法定量检测结果显示,SC01培养物经过5倍浓缩后的D420nm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逐渐上升,2h时为0.0028±0.0002,4~12hD420nm增加较缓慢,而12~24h增加最快,24h最高达到0.8609±0.0045,以后则趋于稳定;Real-time PCR法检测结果显示,SC01的拷贝数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平稳上升,2h时lg拷贝/mL为4.5889±0.0048,在30h时lg拷贝/mL达到7.6165±0.108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迟缓期和对数生长期,CCU法与Real-time PCR法、CCU法与浊度法、Real-time PCR法与浊度法对MO的定量检测结果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7、0.720和0.849,而Real-time PCR法和浊度法对MO的定量检测结果则在2~30h内均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912。经对检测所需时间及精确度等方面综合比较,本研究认为Real-time PCR法具有快速、准确及易标准化等特点,可以取代CCU法和浊度法用于MO的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颜色变化单位 浊度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研究生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预测模型与应用
4
作者 谢小良 何曼莉 +2 位作者 张淑君 卫国 张为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使用贝叶斯网络建立新冠肺炎疫情下研究生创伤后应激障碍预测模型,为心理援助工作提供干预评估的辅助诊断。方法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面向研究生群体,构建研究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易感因素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建立贝... 目的使用贝叶斯网络建立新冠肺炎疫情下研究生创伤后应激障碍预测模型,为心理援助工作提供干预评估的辅助诊断。方法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面向研究生群体,构建研究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易感因素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建立贝叶斯网络推理模型,进行机器学习预测以及贝叶斯网络正逆推理演示。结果模型预测准确率可达86.0%,训练所得的DAG图可以清晰地展现出各个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进行有效的因果推理与诊断推理。结论贝叶斯网络在临床心理干预与预测上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预测性研究工具应该更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领域,对提高心理评估效率,保障全民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贝叶斯网络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评估 概率推理
下载PDF
“高热病”病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6
5
作者 陈龙 谢文绮 +4 位作者 王礼兴 李蜜 颜其贵 何曼莉 冯迎春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5-28,共4页
从"高热病"猪的鼻液、支气管和肺组织分泌物的11份病料中,按常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经亚胺培南分离筛选到7株疑似细菌。通过生化试验、16 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鉴定出其中2株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命名为PSM-1、PSM-2)。... 从"高热病"猪的鼻液、支气管和肺组织分泌物的11份病料中,按常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经亚胺培南分离筛选到7株疑似细菌。通过生化试验、16 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鉴定出其中2株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命名为PSM-1、PSM-2)。与GenBank中临床和环境中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株相比,两株菌的16 S rDNA基因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动物试验证实,2株细菌具有一定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具有较强耐药性且呈现多重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病”病猪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对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及物性分析
6
作者 何曼莉 《海外英语》 2015年第2期57-58,共2页
中国古典诗词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悼亡词中的佳作,但是目前还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系统功能语言学方面的分析。该文尝试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系统分析该词的特... 中国古典诗词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悼亡词中的佳作,但是目前还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系统功能语言学方面的分析。该文尝试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系统分析该词的特征,揭示了功能语言学理论有助于人们理解古诗词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概念功能 及物性系统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蛋中氟虫腈及代谢物残留 被引量:10
7
作者 何曼莉 李敏青 +3 位作者 徐娟 陈捷 孙灵慧 庄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314-1320,共7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鸡蛋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氟虫腈砜、氟虫腈硫醚和氟甲腈)残留的电子捕获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通过Qu ECh ERS提取盐包(CEN EN-15662)用乙腈提取目标化合物,借助固相萃取(PRiMEHLB)作... 目的建立适用于鸡蛋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氟虫腈砜、氟虫腈硫醚和氟甲腈)残留的电子捕获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通过Qu ECh ERS提取盐包(CEN EN-15662)用乙腈提取目标化合物,借助固相萃取(PRiMEHLB)作为净化手段,采用气相和液相质谱进行监测。结果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中4种分析物的定性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分别为0.1μg/kg和0.02μg/kg;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分别为0.5μg/kg和0.1μg/kg,在0.1~10.0μg/L和0.1~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在2.5,5和10μg/kg 3种加标浓度下,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0.8%~103%和87.4%~101%,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n=6)分别为0.84%~5.62%和0.87%~4.40%。结论该方法步骤简便、可靠、稳定,适合于蛋类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的痕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氟虫腈及其代谢物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原文传递
几种药剂对银杏大蚕蛾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胜宝 何曼莉 +4 位作者 李厚华 张先平 冯俊涛 张万春 杨利群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43-46,共4页
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证明 ,氧化乐果等 9种药剂对银杏大蚕蛾 1、2龄幼虫具有良好的防效。不同药剂对银杏大蚕蛾幼虫的 LD5 0 不同 ,以氧化乐果的毒力最弱 ,其对 1龄幼虫的 LD5 0 为 7.93× 1 0 - 4 ,对 2龄幼虫的 LD5 0 为 1... 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证明 ,氧化乐果等 9种药剂对银杏大蚕蛾 1、2龄幼虫具有良好的防效。不同药剂对银杏大蚕蛾幼虫的 LD5 0 不同 ,以氧化乐果的毒力最弱 ,其对 1龄幼虫的 LD5 0 为 7.93× 1 0 - 4 ,对 2龄幼虫的 LD5 0 为 1 .92 6× 1 0 - 3;以贝塔 -氟氯氰菊酯的毒力最强 ,其对 1龄幼虫的 LD5 0 为 5.3 98× 1 0 - 8,相对毒力为 1 4690 .63 ,对 2龄幼虫的 LD5 0 为 9.0 73× 1 0 - 8,相对毒力为 2 1 2 3 4 .84。同一种药剂随着虫龄的增大其毒力有所降低 ,不同药剂毒力降低的倍数不同 ,降低倍数在 1 .3 3~ 1 4.75之间 ,毒力曲线可以作为相对敏感基线。田间防治银杏大蚕蛾 1~ 3龄幼虫第 1天的药效为 50 %~ 90 %,第 3天在 60 %~ 1 0 0 %之间 ,第 7天在 80 %~ 1 0 0 %之间 ,其中有机磷类农药的药效较好 ,为 65%~ 90 %;菊酯类农药的药效最好 ,为 80 %~1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大蚕蛾 核桃害虫 药剂防治 药效试验
下载PDF
银杏大蚕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被引量:6
9
作者 何曼莉 王胜宝 李经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2-34,共3页
银杏大蚕蛾在陕南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核桃树皮缝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初孵幼虫群集危害,3龄后向四周扩散,4~6龄为暴食阶段,是危害严重时期。幼虫食尽核桃树叶后,还转而取食板栗、漆树、杜仲、椿树等其他树叶。幼虫6月上中旬... 银杏大蚕蛾在陕南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核桃树皮缝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初孵幼虫群集危害,3龄后向四周扩散,4~6龄为暴食阶段,是危害严重时期。幼虫食尽核桃树叶后,还转而取食板栗、漆树、杜仲、椿树等其他树叶。幼虫6月上中旬在树下灌木丛中缀叶结茧化蛹。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成虫羽化交尾、产卵于核桃树皮缝内。幼虫孵化期用赛丹或菊酯类杀虫剂常规喷雾,防效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大蚕蛾 生物学特性 防治
下载PDF
银杏大蚕蛾种类、寄主、幼虫的历期及发育起点温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曼莉 王胜宝 +1 位作者 葛红心 范立国 《陕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1期16-17,共2页
调查结果表明,1996~1997年度汉中市核桃树上暴发的害虫为银杏大蚕蛾。该虫1a发生1代,以卵越冬,以幼虫为害,主要寄主为核桃树。幼虫共有6个龄期,发育起点温度为7.25℃,有效积温为551.21℃,完成1代需经历... 调查结果表明,1996~1997年度汉中市核桃树上暴发的害虫为银杏大蚕蛾。该虫1a发生1代,以卵越冬,以幼虫为害,主要寄主为核桃树。幼虫共有6个龄期,发育起点温度为7.25℃,有效积温为551.21℃,完成1代需经历410.4d,成虫主要产卵于20~40a树龄的核桃树主干0.5~3m之间,自然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大蚕蛾 寄主 历期 温度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96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曼莉 李雪胜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201-1202,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的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对96例经过临床诊断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其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多有心电变化,心律失常较常见,动态心电图更易发现心电变化...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的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对96例经过临床诊断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其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多有心电变化,心律失常较常见,动态心电图更易发现心电变化。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临床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指导临床用药有较高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病毒性心肌炎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心电图ST段水平延长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曼莉 张亚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765-766,共2页
关键词 ST段水平延长 常规心电图 临床意义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器质性病变 电解质紊乱 超声心动图 临床体检
下载PDF
汉中柑桔矢尖蚧生活规律与防治方法研究
13
作者 何曼莉 陈亲兆 +1 位作者 任善福 郭士英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22,共2页
矢尖蚧在汉中地区一年发生2代。第1、2代幼蚧盛发期分别在5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用25%喹硫磷、40%水胺硫磷、30g/L 高效灭百可3种药剂交替使用,增产效果显著,天敌优势种为花角蚜小蜂和矢尖蚧蚜小蜂,寄生率分别为10.35—16.42%、14.91—... 矢尖蚧在汉中地区一年发生2代。第1、2代幼蚧盛发期分别在5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用25%喹硫磷、40%水胺硫磷、30g/L 高效灭百可3种药剂交替使用,增产效果显著,天敌优势种为花角蚜小蜂和矢尖蚧蚜小蜂,寄生率分别为10.35—16.42%、14.91—2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矢尖蚧 生活规律 防治
下载PDF
心得安试验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曼莉 申其芬 《实用医技杂志》 2003年第11期1261-1261,共1页
目的:探讨心得安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6例年龄20~70岁,心电图表现为非特异性ST-T改变的患者进行心得安试验并观察结果。结果:256例心得安试验结果显示,心得安试验阳性共218例,其阳性率为85.2%。结论:本观察认为,心得安试验结果显... 目的:探讨心得安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6例年龄20~70岁,心电图表现为非特异性ST-T改变的患者进行心得安试验并观察结果。结果:256例心得安试验结果显示,心得安试验阳性共218例,其阳性率为85.2%。结论:本观察认为,心得安试验结果显示心得安试验可作为鉴别器质性心脏病或非器质性心脏病的可靠鉴别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得安 临床应用 心电图 Β-受体阻滞剂 心脏神经官能症
下载PDF
平板运动试验对ST段水平延长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曼莉 张亚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18期196-196,共1页
目的:探讨ST段水平延长患者的平板运动试验(TMT)结果,以提高TMT检测早期冠心病的准确率。方法:110名胸闷患者根据其心电图ST段有无延长分为ST段水平延长组(A组)和无ST段水平延长组(B组),分别进行TMT,并将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阳性... 目的:探讨ST段水平延长患者的平板运动试验(TMT)结果,以提高TMT检测早期冠心病的准确率。方法:110名胸闷患者根据其心电图ST段有无延长分为ST段水平延长组(A组)和无ST段水平延长组(B组),分别进行TMT,并将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T段水平延长对早期冠心病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ST段水平延长 心电图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禽蛋中19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敏青 安文佳 +3 位作者 李菊 王岚 庄嘉 何曼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0-525,共6页
建立了QuEChERS及固相萃取净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禽蛋中19种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敌敌畏、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二嗪磷、乐果、甲基嘧啶磷、毒死蜱、杀螟硫磷、丙溴磷、氟虫腈、氟甲... 建立了QuEChERS及固相萃取净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禽蛋中19种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敌敌畏、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二嗪磷、乐果、甲基嘧啶磷、毒死蜱、杀螟硫磷、丙溴磷、氟虫腈、氟甲腈、氟虫腈硫醚及氟虫腈砜)残留的分析方法。蛋液样品经乙腈及QuEChERS提取盐包提取后,采用石墨化碳黑(GCB)吸附剂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SPE小柱净化,以Agilent DB-1701(30 m×0.32 mm,0.25μm)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FPD)及电子捕获检测器(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ECD)上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19种农药在各自线性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93;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8.6%~105%,相对标准偏差(n=6)为1.6%~9.3%,检出限(LOD,S/N=3)为0.138~8.33μg/kg,定量下限(LOQ,S/N=10)为0.461~27.8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可靠稳定,可满足禽蛋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蛋 气相色谱法 固相萃取 农药残留 QUECHERS
下载PDF
关于加强农民教育工作的思考
17
作者 何曼莉 《汉中科技》 2007年第3期38-39,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城乡二元结构经济依然突出,占我国总人口70%多的农村地区与城市比较,差距依然很大。而当前,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匮乏,把农村丰富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农村经济和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城乡二元结构经济依然突出,占我国总人口70%多的农村地区与城市比较,差距依然很大。而当前,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匮乏,把农村丰富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因此,要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教育 教育工作 农村人力资源 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素质 城乡二元结构 农村地区 人才资源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性食品中链霉素与双氢链霉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敏青 徐娟 +3 位作者 王岚 安文佳 孙灵慧 何曼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59-864,共6页
建立了植物性食品(苹果、芹菜、甜椒、干扁豆)中链霉素(Streptomycin,STR)和双氢链霉素(Dihydrostreptomycin,DHS)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借助WCX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采用Atlantis H... 建立了植物性食品(苹果、芹菜、甜椒、干扁豆)中链霉素(Streptomycin,STR)和双氢链霉素(Dihydrostreptomycin,DHS)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借助WCX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采用Atlantis Hilic Silica亲水作用色谱柱(100 mm×3.0 mm,3 μm)分离,乙腈-0.1 mol/L甲酸铵和0.1 %甲酸溶液等度洗脱,以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在10 ~120 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 r )均大于0.999,定量下限均为125 μg/kg。本底空白的4种样品基质在3个添加水平(125、250、500 μg/kg)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3.6 %~101 %,相对标准偏差为2.3 %~7.8 %。该方法无需使用对LC-MS联用仪造成污染的离子对试剂,且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靠、稳定,能满足大部分植物性食品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食品 链霉素 双氢链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下载PDF
陕南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19
作者 陈亲兆 何曼莉 +2 位作者 张春辉 任善福 高智龙 《昆虫知识》 CSCD 1992年第2期69-72,共4页
稻纵卷叶螟属迁飞性害虫。该虫在陕南稻区可完成3个世代。第一、二、三代2~3龄幼虫盛发期分别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底至9月上旬。常年以第二代危害较重,此时为防治关键时期;但在5~6月份雨量≥400mm以上的年份,... 稻纵卷叶螟属迁飞性害虫。该虫在陕南稻区可完成3个世代。第一、二、三代2~3龄幼虫盛发期分别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底至9月上旬。常年以第二代危害较重,此时为防治关键时期;但在5~6月份雨量≥400mm以上的年份,第一代也要及时防治。防治药剂为25%杀虫双水剂,每亩0.2~0.25kg防治两次,防治效果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发生规律 防治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发病原因及动态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何曼莉 周春燕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1636-1636,共1页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 32例患者中器质性心脏病31例;有频发房性早搏及短阵房速者24例,其中有房性早搏未下传者4例,房性早搏未下传...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 32例患者中器质性心脏病31例;有频发房性早搏及短阵房速者24例,其中有房性早搏未下传者4例,房性早搏未下传者发作阵发性房颤频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常规心电图发现,未发生阵发性房颤时心电图表现左房室瓣型P波者9例(28%),其中高血压患者有7例。结论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主要病因是原发病,房性期前收缩是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主要因素;不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及左房扩大是高血压患者易发生心房纤颤的病理学基础;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造成的长短周期现象是阵发性心房纤颤的重要电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发病原因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