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来那度胺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OEMS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张权娥 陈月 +3 位作者 张丽娟 丁亦含 王春玲 何正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296,共4页
POEMS综合征(POEMS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克隆性浆细胞病,Bardwick等[1]于1980年根据该疾病主要症状的首字母:多发性神经病(polyneuropathy)、脏器肿大(organmegaly)、内分泌异常(endocrinopathy)、M蛋白(mprotein)、皮肤改变(skin cha... POEMS综合征(POEMS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克隆性浆细胞病,Bardwick等[1]于1980年根据该疾病主要症状的首字母:多发性神经病(polyneuropathy)、脏器肿大(organmegaly)、内分泌异常(endocrinopathy)、M蛋白(mprotein)、皮肤改变(skin changes),提出了POEMS综合征的命名方式。POEM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复杂,涉及多个学科,并且没有特定的检查方法,所以POEMS综合征早期容易漏诊或误诊。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清,可能与细胞因子失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来那度胺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艾曲泊帕治疗相关动脉血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陶红 陈侃侃 +4 位作者 陈秋妮 史玉叶 张丽娟 何正梅 王春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以外周血的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机制复杂,以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发血栓事件相对较少。艾曲泊帕是一种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可提升复发及难治性ITP患者的血小板计...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以外周血的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机制复杂,以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发血栓事件相对较少。艾曲泊帕是一种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可提升复发及难治性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本文通过1例艾曲泊帕治疗相关的ITP患者合并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ITP发生艾曲泊帕治疗相关血栓事件罕见,且治疗存在矛盾,及时识别这两种疾病同时存在且采取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措施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艾曲泊帕 血栓形成 动脉血栓
下载PDF
后置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效果
3
作者 邓媛 张建宝 +4 位作者 张欣 何正梅 王春玲 丁邦和 陶善东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39-43,共5页
目的观察后置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效果。方法29例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15例患者采用后置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观察组)、14例患者采用经典白消安/环磷酰胺方... 目的观察后置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效果。方法29例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15例患者采用后置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观察组)、14例患者采用经典白消安/环磷酰胺方案预处理(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移植前第3~7天氟达拉滨30 mg/(m^(2)·d)静脉滴注,移植前第3~6天白消安注射液0.8 mg/kg静脉滴注(6 h一次),移植第3、4天环磷酰胺50 mg/(m^(2)·d)静脉滴注;对照组移植前第3~6天白消安注射液0.8 mg/kg静脉滴注(6 h一次),移植前第3、4天环磷酰胺60 mg/(kg·d)静脉滴注。主要观察指标为移植后急慢性GVHD及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次要观察指标为细胞移植所需时间、患者总生存期与无进展生存期。结果观察组患者移植后急性GVHD3例、慢性GVHD1例,对照组患者移植后急性GVHD5例,两组急、慢性GVHD发生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植入时间及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3.33%、71.29%,1、2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2.85%、70.93%;对照组1、2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3.84%、38.46%,1、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3.83%、38.46%。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高(P均<0.05)。结论后置环磷酰胺预处理可有效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且患者的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法 环磷酰胺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靶向二代测序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意义
4
作者 张丽娟 陈智 +6 位作者 张欣 张权娥 朱家斌 陈侃侃 何正梅 王春玲 于亮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811-815,共5页
目的探讨靶向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2018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205例疑诊MDS的血细胞减少患... 目的探讨靶向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2018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205例疑诊MDS的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靶向NGS数据资料,观察患者的诊断分布、髓系克隆性疾病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采用ROC曲线分析基因突变数目及等位基因变异频率(variant allele fraction,VAF)预测MDS和MDS/MPN的诊断潜能;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研究突变数目和VAF在初诊MDS患者中的预后意义。结果205例患者包括40例意义未明的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idiopathic cytopenia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ICUS)、4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23例意义未明的克隆性血细胞减少症(clonal cytopenia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CCUS)、79例MDS、13例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dysplastic/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DS/MPN)和3例MPN患者。其中,以髓系克隆造血为表现的MDS/MPN、MDS和CCUS 3组患者的VAF的平均值分别为45.12%(7.90%~93.60%)、44.79%(8.70%~99.70%)和34.83%(4.40%~94.60%)(P=0.1778);3组突变数目的平均值分别为2.462(0~7)、1.886(0~7)和1.826(1~4)(P=0.4593)。诊断方面:VAF预测MDS及MDS/MPN的敏感度为78.9%,特异度为80.0%,最佳截断值=6.6%;基因突变数目的敏感度为78.9%,特异度为78.2%,最佳截断值=1;然而2个指标联合并不能提高MDS及MDS/MPN的诊断效能。MDS预后方面:VAF≥57.93%组(n=13)患者较VAF<57.93%组(n=66)的患者预后更差;中位OS显著缩短(9.0个月vs未达到,P=0.0005);中位PFS也显著缩短(11.0个月vs未达到,P=0.0079)。基因突变数目≥2(n=42)的患者较突变数目<2(n=37)的患者预后差;中位OS显著缩短(33.0个月vs未达到,P=0.0265);而中位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67)。结论本研究的靶向NGS谱简洁实用,基因突变数目和VAF对MDS患者的诊断预测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二代测序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诊断潜能 预后
下载PDF
微信联合CBL教学法在血液内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陈月 吴晶晶 +5 位作者 郑鑫琪 邓媛 陶善东 陈秋妮 何正梅 于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4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微信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内科进行住培的74名医师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时间... 目的探讨微信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内科进行住培的74名医师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36名)和观察组(采用微信联合CBL教学法,38名)。对比分析两组住培医师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评估教学成效。结果观察组住培医师的血液病理论笔试和病例分析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为微信联合CBL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血液病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及培养临床思维,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信联合CBL教学法应用到血液内科住培教学中,有助于提升住培医师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CBL教学法 传统教学模式 血液内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及改革的思考
6
作者 陶红 史玉叶 +3 位作者 陈月 陈侃侃 何正梅 王春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18期242-244,248,共4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旨在培养医学专业人才,提高其临床技能、医疗素养和医学思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医学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目前的培训存在问题,如培训体系建设不完善、医学理论与临床实...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旨在培养医学专业人才,提高其临床技能、医疗素养和医学思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医学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目前的培训存在问题,如培训体系建设不完善、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培训内容不贴近实际需求和培训周期过长等。提出并落实改革措施迫在眉睫,包括全面推行统一课程设置、统一培训机构、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和增加丰富化的培训方式等,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有助于提高医师的临床能力和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培养出切合实际的医学人才,提高我国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医学继续教育 医学人才培养 改革举措
下载PDF
控制营养状况、预后营养指数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权娥 陈秋妮 +6 位作者 陈月 张丽娟 马晶晶 张欣 陈侃侃 王春玲 何正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204-2209,共6页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预后营养指数(PNI)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出观察指标的最佳cut-off值,CONUT评分、PNI分别以4、36.75分界值...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预后营养指数(PNI)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出观察指标的最佳cut-off值,CONUT评分、PNI分别以4、36.75分界值进行分组,分析各组年龄、性别、血细胞计数、IPSS分组等临床特征及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其对MDS预后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小板计数、骨髓原始细胞计数、IPSS评分、CONUT评分是影响MDS患者O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骨髓原始细胞数(HR=1.06,95%CI:1.01~1.12,P=0.028)、CONUT评分(HR=0.606,95%CI:0.39~0.95,P=0.028)是影响MDS患者的OS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MDS患者CONUT评分高提示预后不良,是影响MD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NI不是MD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控制营养状况 预后营养指数 预后
下载PDF
CBL教学法和PBL教学法在血液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权娥 何正梅 +1 位作者 马晶晶 陈月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5期154-157,共4页
目的研究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血液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住培基地进行住院... 目的研究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血液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住培基地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CBL教学组和PBL教学组,每组30名,CBL教学组采用CBL教学,PBL教学组采用PBL教学,比较两组住院医师出科考试成绩,并调查其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CBL教学组住院医师出科考成绩、对教学效果的数据评价均高于PBL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采用CBL教学法优于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教学法 PBL教学法 血液系统疾病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短周期大剂量地塞米松+小剂量地塞米松维持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 被引量:7
9
作者 何正梅 朱家斌 李玉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818-2820,共3页
目的:观察短周期大剂量地塞米松+小剂量地塞米松维持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方法:地塞米松40mg/d,分2次口服,连用4d,每2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大剂量地塞米松使用间歇期间,22例患者常规采用地塞米松0... 目的:观察短周期大剂量地塞米松+小剂量地塞米松维持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方法:地塞米松40mg/d,分2次口服,连用4d,每2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大剂量地塞米松使用间歇期间,22例患者常规采用地塞米松0.035mg/(kg·d)维持治疗(HD-RM组),23例患者仅在血小板≤20×109/L时或患者仍有1级以上出血时采用地塞米松0.035mg/(kg·d)维持治疗(HD-SM组),采用甲泼尼龙冲击并维持治疗的22例患者为对照组(甲泼尼龙组)。结果:(1)HD-RM组3个疗程结束时的有效率高于HD-SM组(81.8%vs65.2%,P<0.05)。(2)HD-RM组3个疗程结束时的有效率与甲泼尼龙组相当(81.8%vs77.2%,P>0.05)。但HD-RM组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甲泼尼龙组;(3)HD-RM组和HD-SM组第3个疗程结束时的有效率高于第1和第2个疗程结束时;(4)HD-RM组患者每个疗程结束后的有效率均高于HD-SM组;(5)疗程结束后第1、2、3、4个月HD-RM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18.2%、18.2%、27.3%和31.8%,均低于HD-SM组和甲泼尼龙组。结论:短周期3个疗程方案是治疗成人初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方法,大剂量地塞米松使用间歇期小剂量地塞米松维持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同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地塞米松 剂量 远期疗效
下载PDF
JW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正梅 陶善东 +4 位作者 邓媛 陈月 陈侃侃 丁邦和 于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12-1915,共4页
目的:研究JW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评价其在AML发生、发展及疾病转归中的作用。方法:观察22例AML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并检测其在初发时及完全缓解后JWA在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水平。结果:在RNA及蛋白质水平,AM... 目的:研究JW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评价其在AML发生、发展及疾病转归中的作用。方法:观察22例AML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并检测其在初发时及完全缓解后JWA在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水平。结果:在RNA及蛋白质水平,AML患者细胞中均有JWA的表达。JWA蛋白在初发AML患者细胞中表达高,达完全缓解后,表达下降(P<0.05)。JWA的表达水平与AML的治疗转归:JWA表达水平较高患者的完全缓解率(87.5%)与表达水平较低患者的完全缓解率相近(83.3%),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1疗程完全缓解率(31.25%)要低于表达较低的患者(66.7%),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早期复发率(42.86%)则高于表达较低的患者(20.00%)。结论:JWA可能参与了AML的发生,JWA表达增高可能是AML难治复发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JWA RT—PCR WESTERN BLOT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何正梅 陶善东 +1 位作者 邓媛 于亮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9期1112-1114,共3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FCM检测66例初治AML患者诱导化疗前后各亚型髓系抗原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初诊时66例AML患者髓系抗原阳性总表达率为(19.98±11.98)%,M2亚型和髓系抗原MPO阳性...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FCM检测66例初治AML患者诱导化疗前后各亚型髓系抗原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初诊时66例AML患者髓系抗原阳性总表达率为(19.98±11.98)%,M2亚型和髓系抗原MPO阳性表达率最高;诱导化疗结束时46例缓解、20例未缓解。髓系抗原缓解组阳性总表达率为(10.50±10.49)%,未缓解组阳性总表达率为(16.80±17.39)%,2组MPO阳性表达率最高。缓解组与未缓解组患者髓系抗原总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患者髓系抗原总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未缓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9种髓系抗体检测AML患者MRD临床效果满意,能够为指导化疗方案调整和疗效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下载PDF
具有合并症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月 陶善东 +8 位作者 史玉叶 宋立孝 邓媛 凌兰兰 丁邦和 陈侃侃 何正梅 王春玲 于亮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618-623,共6页
目的:探讨具有合并症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初诊≥60岁具有合并症的AM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经过,比较减量MAG或CAG、标准剂量DA或IA、地西他滨联合半程CAG等3种... 目的:探讨具有合并症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初诊≥60岁具有合并症的AM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经过,比较减量MAG或CAG、标准剂量DA或IA、地西他滨联合半程CAG等3种不同诱导治疗方案的CD34、CD38表达,正常核型和异常核型患者的疗效、生存时间。结果:(1)化疗较姑息治疗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2)减量MAG或CAG、标准剂量DA或IA、地西他滨联合半程CAG等3种诱导方案在总体反应率上无明显差异;(3) CD34、 CD38表达,基因阳性以及染色体核型在老年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上无明显差异;(4)控制良好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对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化疗能够改善具有合并症的AML老年患者预后,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预后较差,CD34与CD38表达、遗传学异常对具有合并症的AML老年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合并症 细胞因子 染色体核型 老年人
下载PDF
伴有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立孝 陶善东 +4 位作者 张丽娟 丁邦和 何正梅 王春玲 于亮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4551-4554,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t(8;21)染色体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分析28例t(8;21)AML患者,主要包括:临床特征、外周血象、AML1/ETO融合基因、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治疗经过,并根据染色体核型特征,... 目的探讨伴有t(8;21)染色体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分析28例t(8;21)AML患者,主要包括:临床特征、外周血象、AML1/ETO融合基因、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治疗经过,并根据染色体核型特征,分为单纯t(8;21)组及附加染色体核型异常组进行比较。结果 28例t(8;21)AML患者,M2 25例,M4 1例,M5 2例;单纯组15例,伴附加染色体异常组13例(其中伴性染色体缺失9例,9q-3例,11q-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免疫表型、完全缓解率未见明显异常,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是否伴附加染色体核型异常、缓解后是否选择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对预后有影响。结论 t(8;21)多见于M2患者,伴附加染色体异常者生存期短,缓解后使用大剂量阿糖胞苷的方案化疗对总体生存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8 21) 核型分析 预后 白血病 急性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分析及对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陶红 何正梅 +3 位作者 史文婷 张权娥 丁邦和 王春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780-783,共4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20例进行研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治疗效果及...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20例进行研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IFN-γ)、内皮素及其受体、瘦素及其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水平明显升高(P<0.05);经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后患者血小板数明显升高(P<0.05),而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TNF-α、IFN-γ、内皮素及其受体、瘦素及其受体、MMP2和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患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显著,可能与其调控血清炎症反应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血小板生成素 炎症因子 白细胞介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 瘦素
下载PDF
纳米铁颗粒联合三氧化二砷和阿霉素对Raji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春玲 蔡晓辉 +5 位作者 张丽娟 何正梅 沈菲 程坚 张宇 陈宝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8-1324,共7页
目的:探讨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Fe3O4-MNP)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及阿霉素(ADM)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株Raji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单药和联合用药后Raji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及细胞内ADM浓度;蛋白印... 目的:探讨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Fe3O4-MNP)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及阿霉素(ADM)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株Raji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单药和联合用药后Raji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及细胞内ADM浓度;蛋白印迹分析法测定凋亡相关蛋白BCL-2、NFκB、Survivin、BAX、P53、Caspase-3,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P62/SQSTM1的表达水平。结果:ADM联合As2O3能明显抑制Raji细胞的生长,它的抗肿瘤效应强于单用ADM或As2O3组,但弱于ADM+As2O3+Fe3O4-MNP组(P<0.05);ADM+As2O3+Fe3O4-MNP细胞的凋亡率及ADM药物累积量均高于对照组、ADM组、As2O3组及ADM+As2O3组(P<0.05),并且该组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NFκB、Survivin表达下调幅度和BAX、P53、Caspase-3表达上调幅度均大于其它组(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表达高于其它组,P62/SQSTM1的表达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Fe3O4-MNP联合As2O3和ADM通过促进凋亡和诱导自噬抑制了Raji细胞的生长,提高了抗肿瘤效应,对于恶性淋巴瘤治疗将是一个有前景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三氧化二砷 阿霉素 细胞凋亡 自噬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6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丽娟 史玉叶 +7 位作者 陈月 甘宜敏 史文婷 陈侃侃 丁邦和 何正梅 王春玲 于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JAK2、CALR、MPL基因突变及阴性突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确诊的66例ET患者,录入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有无血栓事件、脾...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JAK2、CALR、MPL基因突变及阴性突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确诊的66例ET患者,录入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有无血栓事件、脾大、血小板数(Plt)、白细胞数(WBC)、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IB)、血栓弹力图(TEG)、血钾、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以及JAK2、CALR和MPL基因突变,治疗方案及疗效。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MPL突变阴性,故根据基因突变分为3组,JAK2突变组(46例,69.7%)、CALR突变组(9例,13.6%)和基因阴性组(11例,16.7%)。JAK2突变组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3.2岁,与CALR突变组(51.8岁)和基因阴性组(50.2岁)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CALR突变组与JAK2突变组、基因阴性组相对比,WBC数低(6.3×10^9/L vs 13.79×10^9/L,P=0.003;6.3×10^9/L vs 9.70×10^9/L,P=0.009);Hb水平较JAK2突变组低(121.22 g/L vs 136.2 g/L,P=0.036);但CALR突变组的肿瘤负荷较基因阴性组高(300.11 U/L vs 227.4 U/L,P=0.033);3组之间的Plt数、血钾水平、GLU及FIB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30.3%(20/66)患者存在血栓及栓塞事件,18.2%(12/66)患者合并高钾血症,且高钾血症与Plt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518)。34例患者给予TEG检查,其中41.2%(14/34)患者出现TEG异常,55.9%(19/34)同时伴有Plt数>1000×10^9/L,但2者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r=0.134)。66例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后均达部分或完全血液学缓解,但有疾病反复,4.5%(3/66)进展为骨髓纤维化(MF),均为具有JAK2突变患者。暂无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病例。结论:伴有JAK2突变的ET患者发病率更高、且年龄偏大,然而CALR突变阳性患者具有更低的WBC数与Hb水平,却具更高的肿瘤负荷。总之,ET患者多样化的基因突变类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这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JAK2突变 CALR突变 血栓及栓塞事件 疾病进展
原文传递
热休克蛋白抑制剂17-AAG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侃侃 何正梅 +4 位作者 丁邦和 陈月 张丽娟 于亮 高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AAG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的主要作用机制。方法:应用200、400、600、800 nmol/L热休克蛋白抑制剂17-AAG培养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24、48和72 h,分别用MTT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17-...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AAG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的主要作用机制。方法:应用200、400、600、800 nmol/L热休克蛋白抑制剂17-AAG培养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24、48和72 h,分别用MTT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17-AAG不同浓度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率、β-catenin蛋白和C-MYC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17-AAG不同浓度对骨髓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r=0.518,P<0.05)和时间依赖性(r=0.473,P<0.05)。未添加17-AAG的培养液对骨髓瘤细胞株的增殖无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P>0.05)。在17-AAG不同浓度下培养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72 h的结果显示,17-AAG浓度越高,β-catenin蛋白和C-MYC蛋白水平越低(P<0.05)。在相同培养时间下,17-AAG浓度越高,则G_1细胞比例越高(P<0.05)。在相同浓度17-AAG下,培养时间越长,则G_1细胞比例越高(P<0.05)。结论:HSP90抑制剂17-AAG能够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其主要作用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和HSP90蛋白表达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90抑制剂 17-AAG 骨髓瘤细胞
下载PDF
Btk及NFκB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陶善东 邓媛 +6 位作者 何正梅 陈月 邓之奎 李元媛 朱家斌 丁邦和 于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8,共4页
本研究检测Btk及NFκB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评价其在AM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选取14例AML初诊及治疗达完全缓解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标本,检测Btk、NFκB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表明:在mRNA及蛋白质水... 本研究检测Btk及NFκB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评价其在AM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选取14例AML初诊及治疗达完全缓解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标本,检测Btk、NFκB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表明: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AML患者细胞中均有Btk、NFκB的表达。Btk、NFκB蛋白在初发AM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表达高,达完全缓解后,其表达下降或检测不到(P<0.05)。结论:Btk、NFκB在AML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它们有可能作为AML的潜在治疗靶点及用于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BTK NFΚB
下载PDF
2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感染情况的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智 陈月 +3 位作者 史玉叶 陈侃侃 何正梅 王春玲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602-60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268例MM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非感染入院MM患者中4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9.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9.2%);培养...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268例MM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非感染入院MM患者中4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9.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9.2%);培养的病原体中革兰阴性杆菌占35.3%,真菌占35.3%(均为白假丝酵母菌),革兰阳性球菌占23.5%。并发社区感染入院MM患者有52例,同样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7.8%);培养的病原体,革兰阳性球菌占37%,革兰阴性杆菌占40.7%,真菌占18.5%。入院时高ECOG评分(≥2分)、低白蛋白血症是骨髓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MM患者免疫力低下,发生医院感染风险大,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预见性的防控手段,可对感染的控制有益,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和减轻感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医院感染 治疗
下载PDF
Btk和NFκB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陶善东 王春玲 +5 位作者 陈月 邓媛 周立涛 张欣 何正梅 于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69-974,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Btk及NFκB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评价其表达水平变化在ALL发生、发展、疾病转归及疗效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病期的51例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标本,利用Wester... 目的:通过检测Btk及NFκB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评价其表达水平变化在ALL发生、发展、疾病转归及疗效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病期的51例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标本,利用Western blot从蛋白质水平检测Btk、NFκB的表达。结果:Btk和NFκB蛋白在51例初发ALL患者细胞中均有表达,其中38例中Btk表达水平较高,34例中NFκB表达水平较高,达完全缓解后,表达下降或检测不到(P<0.05),而同一患者复发后的白血病细胞中Btk、NFκB表达复又增高。Btk、NFκB的表达水平与ALL的治疗转归的分析显示,Btk表达增高的38例患者中27例(71%)达完全缓解,其中12例达1疗程缓解(31%),16例患者短期内复发(59%);13例Btk表达较低患者中11例达1疗程缓解(84.6%)、1例复发(7.6%);NFκB的结果与Btk类似。结论:Btk、NFκB在ALL的发生、发展及疾病转归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ALL的潜在治疗靶点和用于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TK NFΚ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