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西北青山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机理及其对深部找矿的启示
1
作者 宋丹辉 韩润生 +4 位作者 王峰 王明志 何治 周威 罗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9-425,共27页
【研究目的】青山铅锌矿床地处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北矿集区威宁—水城成矿亚带中段,严格受构造控制,资源潜力巨大。基于前期资料综合分析及野外地质调研,发现矿区构造成生发展过程和构造控矿机理不清、深部找矿勘查方向不明等问题制... 【研究目的】青山铅锌矿床地处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北矿集区威宁—水城成矿亚带中段,严格受构造控制,资源潜力巨大。基于前期资料综合分析及野外地质调研,发现矿区构造成生发展过程和构造控矿机理不清、深部找矿勘查方向不明等问题制约了找矿突破。【研究方法】本文应用矿田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测、不同方向控矿构造力学性质鉴定与不同期次、序次构造筛分,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揭示了构造控矿机理。【研究结果】自印支期以来,该区的主压应力方向主要历经了北东-南西向→北西-南东向→北东-南西向→近东西向的转变过程,依次形成了早北西构造带、北东构造带、晚北西构造带、南北构造带(构造体系)。通过成矿构造解析及其与成矿关系讨论,厘定了北东构造带为该矿区的成矿构造体系,揭示了构造分级控矿规律:北西向威宁—水城断裂、威水背斜为矿区的一级控矿构造,控制了威宁—水城矿化带或矿田的展布;威宁—水城断裂扭动作用派生的北西向断裂F1、F2,控制了矿床(矿体群)的分布,为矿区的二级控矿构造;F1、F2断裂间的层间断裂破碎带,直接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产状,为三级控矿构造;矿体旁侧的节理裂隙带控制矿脉,为四级控矿构造。【结论】青山铅锌矿床构造分级控矿规律明显,主要受四个等级的控矿构造控制,并形成了与其相对应的4种矿化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作用机理 成矿构造体系 构造控矿模式 矿产勘查启示 青山铅锌矿床 黔西北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香椿子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航 王清 +4 位作者 舒渝茜 章帆 吴凡 鲁娇 何治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1期63-69,共7页
香椿子是楝科植物香椿的果实,常被用来泡茶以预防多种疾病。在过去的几年中,大量的研究证实了香椿子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中发挥着有益作用。为促进香椿子的开发利用,本文将从香椿子的化学成分、药理... 香椿子是楝科植物香椿的果实,常被用来泡茶以预防多种疾病。在过去的几年中,大量的研究证实了香椿子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中发挥着有益作用。为促进香椿子的开发利用,本文将从香椿子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侧支血管生成及其治疗性干预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锦坤 储晓娇 +3 位作者 章帆 闫文静 覃雪莲 何治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111,118,共7页
脑侧支血管生成发生在缺血性卒中的各个时期,是指脑缺血区血管内皮细胞经过基膜降解、活化、增殖及迁移等活动,在现存血管的基础上形成微血管网的病理过程。缺血性卒中后,血管网的形成能够有效恢复组织血流灌注,缓解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 脑侧支血管生成发生在缺血性卒中的各个时期,是指脑缺血区血管内皮细胞经过基膜降解、活化、增殖及迁移等活动,在现存血管的基础上形成微血管网的病理过程。缺血性卒中后,血管网的形成能够有效恢复组织血流灌注,缓解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改善预后。作者从细胞信号传导的角度出发,对缺血性卒中侧支血管生成的机制及其新兴的治疗性干预途径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干细胞 中草药 脑侧支血管生成 信号通路 综述
下载PDF
TDP-43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4
作者 李钇朋 闫文静 +2 位作者 章帆 舒渝茜 何治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18-423,441,共7页
TDP-43(Transactive response DNA binding protein 43, TDP-43)最初被认为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学标记蛋白,研究发现其参与脑缺血损伤的发生发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简要介绍TDP-43的结构与功能以及TDP-43在脑缺血后的表达变化及... TDP-43(Transactive response DNA binding protein 43, TDP-43)最初被认为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学标记蛋白,研究发现其参与脑缺血损伤的发生发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简要介绍TDP-43的结构与功能以及TDP-43在脑缺血后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脑缺血后调节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障碍、自噬等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P-43 脑缺血 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对血管性痴呆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初探 被引量:16
5
作者 何治 潘志红 鲁文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22-3024,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丹参酮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对血管性痴呆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合并尾部放血降压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丹参酮ⅡA低、高剂量(4 mg/kg.d,8 mg/kg... 目的初步探讨丹参酮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对血管性痴呆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合并尾部放血降压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丹参酮ⅡA低、高剂量(4 mg/kg.d,8 mg/kg.d)治疗组。手术20 d后开始运用Morris水迷宫观测各组的学习记忆功能,然后断头取脑,分离皮层和海马组织,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组小鼠皮层和海马组织内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结果①丹参酮ⅡA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②丹参酮ⅡA可减少MDA的生成,增加SOD、GSH-Px活性;③小鼠手术20 d后,小鼠皮层和海马组织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减低,丹参酮ⅡA可增加血管性痴呆小鼠皮层和海马组织内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结论丹参酮ⅡA在血管性痴呆小鼠可发挥抗氧化作用并调节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氯化铯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何治 郭莲军 +1 位作者 郑敏 徐旭林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301-1306,共6页
目的探讨氯化铯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铯30d(120mg.kg-1,每天一次)建立一种动物模型,然后运用在体电生理技术记录该模型大鼠海马CA3区群峰电位,给予高频刺激后观察诱发长时程增强(LTP)的情况,同... 目的探讨氯化铯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铯30d(120mg.kg-1,每天一次)建立一种动物模型,然后运用在体电生理技术记录该模型大鼠海马CA3区群峰电位,给予高频刺激后观察诱发长时程增强(LTP)的情况,同时观察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的LTP诱导情况;运用Morris水迷宫检测不同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在电镜下观察各组动物海马CA3区超微结构的改变;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组大鼠海马组织内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含量。结果①氯化铯组的LTP诱导率为33.33%,对照生理盐水组为100%;②Morris水迷宫检测发现氯化铯组学习记忆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学习训练结束时,氯化铯造模组较对照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空间探索实验发现,氯化铯造模组、生理盐水组在原平台所在象限穿梭时间占探索总时间百分比分别为(14.76±2.87)%、(38.58±6.99)%;③电镜下观察到经高频刺激后生理盐水组CA3区突触结构中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明显比正常大鼠未经过高频刺激组增多,而氯化铯组经过高频刺激后CA3区突触结构中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较生理盐水组经过高频刺激后突触小泡的数量显著减少;④海马组织氨基酸含量的改变:NS组大鼠经高频刺激后,海马组织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以及牛磺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未经过高频刺激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P值均小于0.05),而CsCl组大鼠经过高频刺激后上述5种氨基酸含量均少于经过高频刺激后的NS组,但有谷氨酸、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天冬氨酸和牛磺酸含量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氯化铯可使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到明显损害,而且阻碍LTP现象的诱导,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阻断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的起搏阳离子通道(HCN)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铯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的起搏阳离子通道 MORRIS水迷宫 海马CA3区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氨基酸
下载PDF
蝙蝠葛酚性碱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3区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治 孙铁 +2 位作者 胡还忠 徐旭林 郭莲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蝙蝠葛酚性碱(PAMd)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方法在体记录正常大鼠海马CA3区诱发的群峰电位(PS);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观察PS幅度的变化;缺血前给予PAMd(5、10、20mg/kg),观... 目的探讨蝙蝠葛酚性碱(PAMd)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方法在体记录正常大鼠海马CA3区诱发的群峰电位(PS);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观察PS幅度的变化;缺血前给予PAMd(5、10、20mg/kg),观察其对缺血后PS幅度的影响;并观察不同剂量谷氨酸(Glu)对诱发电位的影响。结果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后,PS的幅度显著降低。②5、10、20mmol/LGlu注入后,PS的幅度均升高;当给予50mmol/LGlu时PS幅度则显著降低。③20mg/kgPAMd能部分改善脑缺血引起的PS幅度降低,并能减弱50mmol/LGlu降低PS幅度的作用。结论预先给予20mg/kgPAMd对高浓度Glu和急性脑缺血所致CA3区突触传递功能减弱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酚性碱 脑缺血 群峰电位 海马CA3区
下载PDF
P-糖蛋白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何治 陈涛 姚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13-114,共2页
1970年,Biedler等在放线菌素处理的中国仓鼠细胞和小鼠白血病P388细胞中首先发现多药耐药(MDR)现象;继之,Juliano等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MDR株的细胞膜上分离出一种磷酸糖蛋白,即P-糖蛋白(P-gp)。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血脑屏障 P-糖蛋白
下载PDF
三峡大学新办药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治 盛德乔 +3 位作者 赵云 柳蔚 王艳林 喻玲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19期223-224,105,共3页
药学专业为三峡大学2011年新开设专业,通过"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施,稳定了新入校学生的专业思想,并培养了其科研思维,提高了其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对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 药学专业为三峡大学2011年新开设专业,通过"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施,稳定了新入校学生的专业思想,并培养了其科研思维,提高了其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对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三峡大学药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与实践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 导师制 专业思想
下载PDF
DDPH对缺血性恼损伤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治 黄琳 郭莲军 《中国药理通讯》 2006年第4期41-41,共1页
目的:研究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1-(2,6-dimethylphenoxy)-2-(3,4-dimethoxyphenthylamino)propane hydrochloride,DDPH]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目的:研究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1-(2,6-dimethylphenoxy)-2-(3,4-dimethoxyphenthylamino)propane hydrochloride,DDPH]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慢性低灌注损伤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DDPH组(6mg·kg^-1组、12mg·kg^-1组)。于造模手术后第一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生理盐水,每天一次,共30天。以Mom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在体记录大鼠海马群峰电位并予以高频刺激诱发LTP;测定大鼠皮层和海马MDA含量、SOD活性、GSH—PX活性以及NO含量。结果:手术后30天模型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损害,水迷宫实验组中模型组大鼠游泳时间延长、空间辨别能力下降;在体电生理记录显示模型组大鼠LTP诱发困难;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导致大鼠皮层和海马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NO含量下降,而给予DDPH能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改善慢性低灌所致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害,并能明显阻遏低灌所致的皮层和海马MDA含量的增加、SOD活性和GSH—PX活性的显著下降以及NO含量的下降。结论:DDPH可以明显改善慢性低灌所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对缺血性恼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慢性低灌火鼠恼组织内NO含量以及增强自由基清除酶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细胞膜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慢性低灌注损伤模型 DDPH 缺血性脑损伤 学习记忆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学习迁移理论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治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9年第3期272-274,共3页
学习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医学课程的教学同样离不开该理论的应用。从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入手,探讨了如何在医学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学习迁移理论,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 药理学 教学方法 学习迁移
下载PDF
大鼠慢性脑缺血后超极化激活阳离子通道亚型HCN1 mRNA的改变
12
作者 何治 黄琳 郭莲军 《中国药理通讯》 2008年第3期28-28,共1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超极化激活阳离子通道(HCN)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作慢性弥漫性全脑缺血模型。运用原位杂交及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超极化激活阳离子通道亚型HCN1 mRNA在大脑皮层... 目的:进一步探讨超极化激活阳离子通道(HCN)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作慢性弥漫性全脑缺血模型。运用原位杂交及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超极化激活阳离子通道亚型HCN1 mRNA在大脑皮层和海马的表达。结果慢性脑缺血30天后HCN1 mRNA表达明显减少。结论:超极化激活阳离子通道亚型HCN1参与脑缺血病理生理变化,其确切作用与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表达 阳离子通道 超极化激活 脑缺血损伤 慢性脑缺血 SD大鼠
下载PDF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的超极化阳离子通道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与功能
13
作者 何治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1090-1092,共3页
对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的超极化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ation channel,HCN)的研究起源于Ih的发现,1976年Noma首次报道在家兔心脏窦房结组织记录到一种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称为。
关键词 超极化激活 环核苷酸门控 阳离子通道 神经系统 CHANNEL CYCLIC 窦房结组织 内向电流
下载PDF
悬停状态下直升机旋翼水滴撞击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治 常士楠 袁修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55-1058,共4页
介绍了直升机在悬停状态下 ,求解旋翼水滴撞击特性的数值方法 .该方法根据直升机悬停状态下的准定常特性 ,对旋翼运动模型进行简化 ,并在对绕桨叶运动的气流场计算的基础上 ,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水滴运动方程 ,得到水滴运动轨迹 .进而 ... 介绍了直升机在悬停状态下 ,求解旋翼水滴撞击特性的数值方法 .该方法根据直升机悬停状态下的准定常特性 ,对旋翼运动模型进行简化 ,并在对绕桨叶运动的气流场计算的基础上 ,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水滴运动方程 ,得到水滴运动轨迹 .进而 ,确定了水滴对旋翼表面的撞击特性参数 ,为旋翼防冰系统设计提供条件 .最后 ,对NACA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冰系统 除冰系统 旋翼 水滴撞击特性 水滴轨迹
下载PDF
竹节参不同提取部位预处理对冠脉结扎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贺海波 许佳 +6 位作者 王洪武 何治 徐媛青 狄国杰 李守超 张长城 袁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462-1466,共5页
目的研究竹节参不同提取部位预处理对冠脉结扎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实验大鼠按完全随机设计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竹节参不同提取部位组;竹节参不同提取部位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竹节参不同提取部位(乙... 目的研究竹节参不同提取部位预处理对冠脉结扎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实验大鼠按完全随机设计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竹节参不同提取部位组;竹节参不同提取部位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竹节参不同提取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提部位),给药7 d后制作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术后12 h记录大鼠心电图,取血,分离血清后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取心脏组织,分别进行心肌组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和HE染色。结果竹节参的乙酸乙酯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和水提部位均有对抗ST段升高作用,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有较强的降低作用,依次为(10.7±2.4)%、(9.8±2.6)%、(11.0±2.0)%vs(14.8±3.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肌炎性浸润和溶解坏死现象均有所减轻;在抗氧化损伤和降低cTnI方面,它们能明显增加SOD、GSH-Px酶活性,降低MDA和cTnI含量,与模型组比较,竹节参正丁醇部位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水提部位除MDA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竹节参不同提取部位预处理对冠脉结扎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其中以正丁醇部位最为显著,水提部位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参 提取物 急性心肌缺血 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一种卫星飞行模拟器的热控分系统模型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治 许晓冬 赵啟伟 《航天器工程》 2011年第1期82-87,共6页
设计了一种飞行模拟器的热控分系统模型,用于仿真卫星在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的温度情况。为了保证热控分系统的仿真功能、速度和精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热控分系统架构,并采用一系列数学模型来描述卫星的热状态变化,尤其是采用了基于偏微... 设计了一种飞行模拟器的热控分系统模型,用于仿真卫星在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的温度情况。为了保证热控分系统的仿真功能、速度和精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热控分系统架构,并采用一系列数学模型来描述卫星的热状态变化,尤其是采用了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卫星主体热数学模型。最后,根据仿真结果与热分析数据以及卫星在轨数据的对比,对热控分系统设计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飞行模拟器 热控分系统 偏微分方程 仿真
下载PDF
GABA及受体拮抗剂对大鼠海马CA3区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敏 宗贤刚 +2 位作者 郭莲军 徐旭林 何治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探讨GABA在海马CA3区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诱导和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在体电生理研究方法,观察局部给予GABA及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对海马CA3区LTP诱导和维持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技术测定LT... 目的探讨GABA在海马CA3区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诱导和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在体电生理研究方法,观察局部给予GABA及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对海马CA3区LTP诱导和维持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技术测定LTP诱导90min后实验侧海马组织GABA含量变化。结果①强直刺激PP纤维诱导LTP90min后,海马组织GABA水平(119.3±10.8)μmol.g-1protein较对照组(206.4±24.7)μmol.g-1protein降低(P<0.01);谷氨酸含量与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强直刺激前5min局部给予GABA200nmol,LTP诱导明显被抑制,相对PS幅值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LTP诱导组(P<0.01)而与对照组接近(P>0.05);给予GABAA受体拮抗剂甲基溴化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 methbromide,BMB)1nmol1min再给予GABA200nmol,发现GABA对LTP的抑制作用减弱,PS幅值高于只给予GABA组(P<0.01)。③强直刺激PP纤维诱导LTP形成30min后,海马CA3区局部给予GABA200nmol,LTP效应被翻转,相对PS幅值在各时间点均低于LTP诱导组(P<0.01)而与对照组接近(P>0.05);给予BMB1nmol1min后再给予GABA200nmol,GABA对LTP效应的抑制作用减弱,PS幅值高于只给予GABA组(P<0.01)而低于LTP组(P<0.01)。④BMB1nmol可使低频测试刺激诱发的场电位PS幅值明显升高,90min内稳定在基础幅值的194.8%±3.6%水平,与强直刺激诱导的LTP组PS幅值接近(P>0.05)。结论GABA可抑制大鼠海马CA3区LTP的诱导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 穿通纤维 CA3区 长时程增强(LTP) 海马
下载PDF
氯化铯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喻欣 郭莲军 +3 位作者 艾永循 徐旭林 何治 宗贤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8-492,共5页
目的探讨氯化铯(CsCl)一种非选择性的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的阳离子通道(HCN通道)阻断剂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作用的机制。方法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模型上,连续2wk给予CsCl(200、400mg·kg-1,ig),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方法... 目的探讨氯化铯(CsCl)一种非选择性的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的阳离子通道(HCN通道)阻断剂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作用的机制。方法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模型上,连续2wk给予CsCl(200、400mg·kg-1,ig),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方法检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成绩,实验结束后动物处死取脑测定海马组织MDA的含量,SOD、tNOS和iNOS的活性。采用离体海马脑片培养,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测定CsCl(0.2,2,20mmol.L-1)对脑片培养液中谷氨酸、甘氨酸和牛磺酸释放的影响。结果与缺血/再灌组相比,CsCl组小鼠的游泳距离延长(P<0.05),海马组织MDA的含量,SOD、tNOS和iNOS的活性无明显改变.在离体海马脑片培养实验,CsCl可剂量依赖性抑制谷氨酸的释放(P<0.05);对其它氨基酸的释放没有影响。结论提示CsCl可损伤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海马谷氨酸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铯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的阳离子通道 学习和记忆 氨基酸
下载PDF
中枢α1-肾上腺素受体对突触传递影响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何治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3期275-276,共2页
关键词 中枢α1-肾上腺素受体 突触传递 α1-AR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 中枢神经系统 药理学效应 生理生化 调节作
下载PDF
大鼠皮质及海马神经元体外缺氧缺糖模型建立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敏 郭莲军 +4 位作者 吕青 何治 徐旭林 喻欣 宗贤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335,共3页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大鼠皮质及海马神经元缺氧缺糖模型。方法取培养10—12d的皮质及海马神经元,用古连二亚硫酸钠1mmol/L的无糖Earle液取代正常含血清培养基,分别培养2、4、8、12、24及36h后,MTr法检测细胞活力,并测定培养液中LDH活...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大鼠皮质及海马神经元缺氧缺糖模型。方法取培养10—12d的皮质及海马神经元,用古连二亚硫酸钠1mmol/L的无糖Earle液取代正常含血清培养基,分别培养2、4、8、12、24及36h后,MTr法检测细胞活力,并测定培养液中LDH活力。结果连二亚硫酸钠1mmol/L合并基质缺糖2—36h,大鼠皮质及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下降,至培养36h时细胞存活率分别仅为25.4%和24.2%;培养液LDH活力则均显著升高(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上升;且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培养液LDH活力变化与其细胞活力变化均呈高度负相关(r=-0.983,-0.992,P〈0.01)。结论连二亚硫酸钠合并基质缺糖可建立体外培养大鼠皮质及海马神经元缺氧缺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糖 皮质 海马 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