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竹炭疽病的病原鉴定
1
作者 何海永 李继业 +3 位作者 赵玳琳 吕红 王双 谭清群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3-297,共5页
目的:明确贵州玉竹炭疽病病原种类及其分类地位。方法:对玉竹炭疽病进行田间调查,并采集玉竹炭疽病病叶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采用科赫氏法则对其进行致病性验证,通过病原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该病原菌的分类学地位。结果... 目的:明确贵州玉竹炭疽病病原种类及其分类地位。方法:对玉竹炭疽病进行田间调查,并采集玉竹炭疽病病叶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采用科赫氏法则对其进行致病性验证,通过病原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该病原菌的分类学地位。结果: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初期病斑水渍状,随着病情发展叶脉退绿变黄,叶片逐渐黄化,后期病斑表面有黑色小点。采集炭疽病病叶样品6份,分离获得25个菌株,致病性试验表明,2个代表菌株(YZ-1,YZ-2)对玉竹均有致病性。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代表菌株与炭疽菌属白蜡树复合种Colletotrichum spaethianum species complex中的山麦冬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iriopes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其形态学特征,确定引起贵州玉竹炭疽病的病原为山麦冬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iriopes。结论:本研究明确了玉竹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类学地位,为玉竹炭疽病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炭疽病 分类学 山麦冬刺盘孢
原文传递
半夏枯斑病病原鉴定
2
作者 何海永 李继业 +1 位作者 谭清群 赵玳琳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08-1612,共5页
目的:明确半夏枯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分类学地位。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采用柯赫氏法则验证病原菌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鉴定结合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明确病原菌分类学地位。结果: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半夏发病植株中... 目的:明确半夏枯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分类学地位。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采用柯赫氏法则验证病原菌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鉴定结合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明确病原菌分类学地位。结果: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半夏发病植株中分离得到5株菌株,依据柯赫氏法则验证菌株BXHM-1和BXHM-2能够引起半夏叶片发病。基于ITS序列、Tub-2和TEF基因序列进行多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菌株BXHM-1和BXHM-2与已报道的马铃薯坏疽病菌Boeremia exigua聚集在同一进化分支上。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贵州省赫章县新发现的半夏枯斑病病原鉴定为Boeremia exigua。结论:首次报道Boeremia exigua引起半夏叶部病害,本研究为该病害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枯斑病 马铃薯坏疽菌 分子鉴定
原文传递
贵州魔芋软腐病菌多基因分子鉴定及其致病力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露 周兵正 +5 位作者 安星宇 王莉爽 姚令 陈小均 何海永 吴石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124,共10页
为明确贵州魔芋软腐病菌种类、致病力及分布特点,采用组织分离法对贵州主要魔芋种植区软腐病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对icdA,mdh,mtlD,proA,rpoS等5个管家基因进行了扩增、序列测定,分别用单基因和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对病菌进行鉴定,同时采... 为明确贵州魔芋软腐病菌种类、致病力及分布特点,采用组织分离法对贵州主要魔芋种植区软腐病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对icdA,mdh,mtlD,proA,rpoS等5个管家基因进行了扩增、序列测定,分别用单基因和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对病菌进行鉴定,同时采用组织块接种方法测定了不同菌株的致病力。通过组织分离法共分离魔芋软腐病菌株47株;采用5个管家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将病菌分别鉴定为海芋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胡萝卜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和方中达迪基氏菌Dickeya fangzhongdai 3个种,其中海芋果胶杆菌P.aroidearum为贵州魔芋软腐病主要致病菌,占分离菌株的70%,广泛分布在多个地区;其次为方中达迪基氏菌D.fangzhongdai,占分离菌株的28%,也普遍存在于贵州各魔芋种植区;胡萝卜果胶杆菌P.carotovorum最少,占分离菌株的2%。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间致病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海芋果胶杆菌不同菌株之间致病力差异较大,低、中、高致病力菌株都有,方中达迪基氏菌差异较小,仅有中、高致病力菌株。本研究确定了贵州魔芋软腐病菌种类、致病力及在贵州的分布特点,首次报道了海芋果胶杆菌、方中达迪基氏菌是贵州魔芋软腐病的主要病原菌,进一步加深了对魔芋软腐病及其发生流行的认识,为软腐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软腐病 病原鉴定 致病力
下载PDF
贵州红阳猕猴桃棒孢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4
作者 黄露 安星宇 +3 位作者 熊鑫 姚令 何海永 吴石平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87,97,共5页
为明确贵州省红阳猕猴桃叶片上一种病害的病原菌,对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6株病菌,通过ITS、EF-1α、β-tubulin基因进行多基因分子鉴定,6株病菌均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M.A.Curtis)C.T.Wei。采用菌丝生... 为明确贵州省红阳猕猴桃叶片上一种病害的病原菌,对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6株病菌,通过ITS、EF-1α、β-tubulin基因进行多基因分子鉴定,6株病菌均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M.A.Curtis)C.T.Wei。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其中45%咪鲜胺微乳剂、20%咪鲜·嘧菌酯悬浮剂、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50 g/L丙环唑乳油、50%唑醚·喹啉铜水分散粒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52、0.88、2.56、2.94、4.80、4.90 mg/L。同时对6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50倍液、50%唑醚·喹啉铜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45%咪鲜胺微乳剂1500倍液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80.86%、79.54%、76.86%、76.17%,可用于田间防治由多主棒孢霉引起的猕猴桃棒孢叶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棒孢叶斑病 鉴定 药剂筛选
原文传递
杨梅果实主要病害发生危害及其病原形态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何海永 黄露 +6 位作者 吴石平 谭清群 陈文 陈小均 王莉爽 李淳 杨学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43-45,F0003,共4页
为杨梅果实病害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对贵阳市相似生态环境及栽培管理措施的乌当区、花溪区、小河经开区杨梅园果实主要病害发生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杨梅果实成熟中后期主要病害以炭疽病和白腐病为主,各杨梅园... 为杨梅果实病害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对贵阳市相似生态环境及栽培管理措施的乌当区、花溪区、小河经开区杨梅园果实主要病害发生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杨梅果实成熟中后期主要病害以炭疽病和白腐病为主,各杨梅园的发病率分别为7.00%、5.62%、 5.87%和5.85%、 11.93%、12.13%。明确了贵阳市主要杨梅园果实病害的种类与发生危害情况,为制定杨梅果实病害有效防控措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果实 病害 发生危害 贵阳
下载PDF
不同玉竹种质资源多糖含量检测及ISSR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海永 罗芸芳 +6 位作者 杨雨环 王金凤 谭清群 赵玳琳 李继业 吕红 赵诗灿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24,33,共7页
为了阐明不同玉竹种质资源的多糖含量差异及遗传相似性特点,采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检测17个玉竹种质资源多糖含量,通过ISSR分子标记法对供试玉竹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7个玉竹种质资源多糖含量在6.12%~9.33%之间,17个玉竹种质... 为了阐明不同玉竹种质资源的多糖含量差异及遗传相似性特点,采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检测17个玉竹种质资源多糖含量,通过ISSR分子标记法对供试玉竹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7个玉竹种质资源多糖含量在6.12%~9.33%之间,17个玉竹种质资源的多糖含量之间呈显著性差异,在1%显著水平下,除1号和5号外,其余均存在显著性差异。17个玉竹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性范围在0.1638~0.9230之间,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6处将17个玉竹分为三类。研究表明,玉竹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性与地理分布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玉竹多糖含量与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种质资源 多糖 ISSR
下载PDF
贵州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袁洁 杨学辉 +1 位作者 何海永 金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8,共3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贵州省26个县(市)不同年份稻瘟病标样17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结果表明,贵州省主要稻区都有抗稻瘟灵菌株出现,但大部分抗性菌株的抗药性表现为低抗水平。黔东南、贵阳、遵义地区抗性菌株频率...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贵州省26个县(市)不同年份稻瘟病标样17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结果表明,贵州省主要稻区都有抗稻瘟灵菌株出现,但大部分抗性菌株的抗药性表现为低抗水平。黔东南、贵阳、遵义地区抗性菌株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几个地区,其抗性菌株频率分别为10.86%、10.29%和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学 稻瘟病菌 稻瘟灵 抗药性
下载PDF
贵州旱稻种质资源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学辉 袁洁 +4 位作者 陈小均 阮仁超 何海永 吴石平 王云月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9年第5期890-896,共7页
本研究利用24对水稻微卫星(SSR)标记对源自贵州部分县乡种植以及早期基因库收集的112份地方旱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187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幅为4~13个,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6431,平均香农指数... 本研究利用24对水稻微卫星(SSR)标记对源自贵州部分县乡种植以及早期基因库收集的112份地方旱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187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幅为4~13个,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6431,平均香农指数为1.3669。籼粳亚种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前者稍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明显。黔西南州拥有最多的种质,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是贵州旱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布中心。分子方差分析表明,旱稻种质总变异的88%是由各地区内的群体间差异造成,地区间和各个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较小,均为6%。不同地区旱稻种质的遗传分化程度不一,变幅为2%~18%。聚类分析将供试旱稻材料较为明显地分为籼粳两个类群,而地理分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部分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群体的抗病性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袁洁 杨学辉 何海永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16,21,共4页
利用生物间遗传学关于毒力频率和联合抗病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6个品种对稻瘟病菌群体的抗瘟性。结果表明,参试病菌群体对各个品种的毒力以及不同稻区的病菌群体对同一品种的毒力均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出毒力频率较低的4个品种:汕优多系1... 利用生物间遗传学关于毒力频率和联合抗病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6个品种对稻瘟病菌群体的抗瘟性。结果表明,参试病菌群体对各个品种的毒力以及不同稻区的病菌群体对同一品种的毒力均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出毒力频率较低的4个品种:汕优多系1号、Ⅱ优多系1号、金优431和金优多系1号。用联合致病性系数和联合抗病性系数分析了品种搭配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毒力频率 联合致病性系数 联合抗病性系数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对辣椒疫病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石平 袁洁 +2 位作者 杨学辉 陈小均 何海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1-212,共2页
[目的]筛选出对辣椒疫病防效较好的新型杀菌剂。[方法]采用室内抑菌效果测定和网室生测,对50%氟吗啉锰锌等12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进行测定。[结果]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5%代森锰锌.二氰蒽醌可湿性粉剂、50%氟吗啉锰锌可湿... [目的]筛选出对辣椒疫病防效较好的新型杀菌剂。[方法]采用室内抑菌效果测定和网室生测,对50%氟吗啉锰锌等12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进行测定。[结果]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5%代森锰锌.二氰蒽醌可湿性粉剂、5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和687.5g/L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等药剂对辣椒疫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4.822 04、.814 00、.475 9和2.502 6 mg/L,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能使菌落变稀。在网室生测试验中,50%氟吗啉锰锌对辣椒疫霉的防效最好,2.0、2.4和2.8 g/L的防效分别为85.14%、89.39%和92.45%。[结论]50%氟吗啉锰锌对辣椒疫病有良好的防效,可用于辣椒疫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霉 杀菌剂 生物测定
下载PDF
贵州省稻瘟病菌对三环唑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袁洁 杨学辉 +1 位作者 何海永 金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219-221,共3页
2001~2004年测定了源于贵州省25个县(市)的16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三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各菌株对三环唑的敏感性呈连续性分布,EC50最大为128.14μg/mL,最小为21.93μg/mL。相差倍数为5.7063倍。各地区稻瘟病... 2001~2004年测定了源于贵州省25个县(市)的16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三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各菌株对三环唑的敏感性呈连续性分布,EC50最大为128.14μg/mL,最小为21.93μg/mL。相差倍数为5.7063倍。各地区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敏感性有一定差异,六盘水地区、遵义地区、黔南地区菌株的敏感性相对较差,平均敏感性EC50分别为79.61、75.80和75.72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三环唑 敏感性 贵州
下载PDF
土壤环境因子对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小均 何海永 +4 位作者 王莉爽 安星宇 吴石平 郑晓红 高祥洪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60-63,共4页
为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以油菜黔油1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土壤温度、含水量、pH和黏性等土壤环境因子对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率与土壤温度、pH、含水量和黏性关系密... 为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以油菜黔油1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土壤温度、含水量、pH和黏性等土壤环境因子对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率与土壤温度、pH、含水量和黏性关系密切。根肿病最适发病温度为25℃,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71.25%和38.75;酸性土壤有利于病害发生,土壤pH 5.5~6.0时病情指数为30.69~37.64;病害发病率和严重度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土壤含水量为50%~60%时发病率为70%~80%,病情指数为37.22~46.67;土壤黏性大不利于透水,纯白化泥处理根肿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67.50%和35.0,均较其他处理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根肿病 油菜 土壤环境因子 致病性
下载PDF
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宗谱组成与水稻品种布局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学辉 袁洁 +1 位作者 何海永 王云月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6-60,共5页
采用Rep-PCR分子指纹对来自贵州的200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了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0.83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被划分为87个单元型,17个宗谱;同时,病菌群体遗传宗谱的组成与各地区水稻品种的布局有极大的相关性。以杂交稻为主... 采用Rep-PCR分子指纹对来自贵州的200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了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0.83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被划分为87个单元型,17个宗谱;同时,病菌群体遗传宗谱的组成与各地区水稻品种的布局有极大的相关性。以杂交稻为主栽品种的几个地区,如遵义、黔东南、黔西南等,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宗谱相对单一,且多为优势宗谱GZL17;以地方品种或粳稻为主栽品种的地区,如六盘水和毕节,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宗谱较为分散,各个宗谱所占的比例相对均匀,没有优势或次优势宗谱,显示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因此,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可促使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背景趋于一致,增加稻瘟病的成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遗传宗谱 水稻品种布局 相关性
下载PDF
贵州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药性测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洁 杨学辉 +1 位作者 何海永 金星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71-73,共3页
对来自贵州省20个县(市)200余份稻瘟病标样上的146个单孢菌株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结果表明,贵州省主要稻区都有抗稻瘟灵菌株出现,但大部分抗性菌株的抗药性水平表现为低抗水平。黔东南、贵阳、遵义地区抗性... 对来自贵州省20个县(市)200余份稻瘟病标样上的146个单孢菌株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结果表明,贵州省主要稻区都有抗稻瘟灵菌株出现,但大部分抗性菌株的抗药性水平表现为低抗水平。黔东南、贵阳、遵义地区抗性菌株频率明显高于其它几个地区,抗性菌株频率分别为10.96%、9.59%和7.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稻瘟灵 抗药性
下载PDF
感染番茄斑萎病毒辣椒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学辉 陈小均 +3 位作者 李淳 何海永 陈文 王莉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54-58,共5页
为辣椒番茄斑萎病毒病绿色防控及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主栽辣椒品种百宜辣椒和遵义朝天椒及易感病品种茄门甜椒作为研究材料,采用ELISA法测定感染番茄斑萎病毒(TSWV)辣椒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 为辣椒番茄斑萎病毒病绿色防控及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主栽辣椒品种百宜辣椒和遵义朝天椒及易感病品种茄门甜椒作为研究材料,采用ELISA法测定感染番茄斑萎病毒(TSWV)辣椒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明确辣椒对TSWV的抗性与防御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TSWV第1天时,3个辣椒品种的PAL、POD、PPO和CAT活性均增高,PAL和CAT的最高峰出现在第7天,POD和PPO出现在第5天;S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7 d后与对照(健康)的基本一致。遵义朝天椒和百宜辣椒PAL、POD、PPO和CAT活性出现2个峰值,茄门甜椒出现1个峰值,遵义朝天椒和百宜辣椒对TSWV的抗性较好,茄门甜椒的抗性稍弱。5种防御酶活性与辣椒抗TSWV密切相关,在辣椒对TSWV抗性生化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番茄斑萎病毒 防御酶活性 抗性机制
下载PDF
贵州剑河钩藤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小均 陈文 +6 位作者 黄露 杨仟 龙明成 任绣娟 莫章刑 何海永 吴石平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84-84,85-87,共4页
为明确钩藤在整个生育期的病虫害种类,并对主要病害提出综合防控措施,在剑河钩藤主栽区及育苗场进行实地踏查、普查,并采集标样、分离病原、拍照记录,详细描述病虫害表现症状,通过田间试验确定防控技术措施。调查结果表明,常见的侵染性... 为明确钩藤在整个生育期的病虫害种类,并对主要病害提出综合防控措施,在剑河钩藤主栽区及育苗场进行实地踏查、普查,并采集标样、分离病原、拍照记录,详细描述病虫害表现症状,通过田间试验确定防控技术措施。调查结果表明,常见的侵染性病害有8种,生理性病害有3种,害虫种类有7种。其中以钩藤苗期病害为主,包括猝倒病、根腐病、灰霉病、立枯病等。害虫主要有蚜虫、潜叶蛾、淡灰瘤象、豆蓝丽金龟子、刺蛾、毒蛾、蝗虫等。并对主要病害提出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其研究结果可为钩藤产业化发展中病虫害识别及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剑河 钩藤 病虫害 猝倒病 综合防控技术
下载PDF
侵染贵州甘蓝的芜菁花叶病毒CP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学辉 李淳 +2 位作者 陈小均 何海永 王莉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99-105,共7页
【目的】明确贵州省甘蓝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的发生分布,为科学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在贵州省安顺市、威宁县和修文县采集甘蓝病毒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RT-... 【目的】明确贵州省甘蓝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的发生分布,为科学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在贵州省安顺市、威宁县和修文县采集甘蓝病毒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RT-PCR对病样进行TuMV检测,利用相关生物学软件分析TuMV CP基因序列的一致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152份甘蓝样品中66份检测出阳性,检出率为43.42%;测序的15个TuMV C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88.70%~100%,与已报道TuMV 6个组的分离物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14个分离物属于basal-BR,1个分离物属于world-B组。【结论】TuMV在贵州省甘蓝不同种植区普遍发生,且basal-BR为感染甘蓝的优势毒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芜菁花叶病毒 外壳蛋白(CP) 分子变异
下载PDF
687.5g/L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石平 袁洁 +2 位作者 杨学辉 陈小均 何海永 《农技服务》 2008年第9期86-87,共2页
通过在室内测定687.5g/L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菌丝抑制作用、在田间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及对马铃薯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687.5g/L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菌丝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EC50)... 通过在室内测定687.5g/L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菌丝抑制作用、在田间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及对马铃薯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687.5g/L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菌丝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EC50)为0.4549mg/L,亚致死剂量(EC95)为1.6425mg/L,喷雾800倍液和1000倍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分别为80.66%和75.32%,对马铃薯喷雾600倍液和500倍液,药后3d、7d和14d马铃薯生长正常,无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防治试验 687.5g/l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
下载PDF
6%三消丹水分散粒剂对稻瘟病的防治研究
19
作者 袁洁 杨学辉 +1 位作者 杨永高 何海永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2期36-38,共3页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网室生物测定,筛选出6%三消丹(6%丙多·多)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经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三消丹水分散粒剂60 g/667m2 防治水稻穗颈瘟发生,防治效果可达到70%以上,推荐剂量60 g/667m2,对水稻植株...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网室生物测定,筛选出6%三消丹(6%丙多·多)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经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三消丹水分散粒剂60 g/667m2 防治水稻穗颈瘟发生,防治效果可达到70%以上,推荐剂量60 g/667m2,对水稻植株的生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散粒剂 防治研究 室内毒力测定 水稻稻瘟病 生物测定 试验结果 田间小区 防治效果 水稻植株 穗颈瘟 网室 施用
下载PDF
基于RFID技术的调车推进防冒进系统设计与实现
20
作者 何海永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7年第2期50-53,共4页
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调车推进防冒进系统为实现调车推进防冒进目标而设计,系统在传统数字平调设备基础上,采用RFID技术和平调设备的450 MHz无线传输技术,通过增加一台列首装置,以及埋设在股道上的RFID标签实现在列车推进过程中,当... 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调车推进防冒进系统为实现调车推进防冒进目标而设计,系统在传统数字平调设备基础上,采用RFID技术和平调设备的450 MHz无线传输技术,通过增加一台列首装置,以及埋设在股道上的RFID标签实现在列车推进过程中,当前方信号机为禁止越过时,系统自动产生报警信号或直接放风停车,达到调车推进防冒进功能。该系统已在神朔铁路黄羊城站试用,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 无线传输技术 平调设备 列首装置 无源标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