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首发年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凡 徐沛琳 +14 位作者 黄悦勤 刘肇瑞 张婷婷 何燕玲 章杰 龚元东 刘燕 刘波 赵乐胜 吴国平 刘敏 王延军 王继才 高长青 卢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首发年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选取15~70岁患者2016例,由精神科医生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CRDP... 目的:探讨不同首发年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选取15~70岁患者2016例,由精神科医生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CRDPSS)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诊断和评估。以18岁和25岁作为精神分裂症早发、中发及晚发的分组界值。采用方差分析、多重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发型患者的PANSS量表总分(73.8±28.0)和CRDPSS量表总分(11.7±5.4)均为最高。女性、受教育程度高、汉族、首发年龄较早、起病形式较慢等特征与PANSS量表和CRDPSS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分数正关联(标化回归系数:0.04~0.47),收入水平和吸烟与PANSS量表和CRDPSS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分数负关联(标化回归系数:-0.04~-0.14)。结论:早发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更高,女性、受教育水平高、早发病、慢性起病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严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首发年龄 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 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比较及相关因素
2
作者 罗传琳 李媛媛 +14 位作者 刘肇瑞 何燕玲 周亮 刘波 章杰 龚元东 刘燕 卢瑾 周艳萍 高长青 董青 蔡德芳 杨润许 张婷婷 黄悦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描述和分析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来自住院、门诊或社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16例、抑郁症患者903例和双相障碍患者381例,使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诊断... 目的:描述和分析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来自住院、门诊或社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16例、抑郁症患者903例和双相障碍患者381例,使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诊断精神障碍并评估自杀风险,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CRDPSS)评估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3类精神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的差异及相关因素。结果:37例(1.8%)精神分裂症患者、516例(57.1%)抑郁症患者、102例(26.8%)双相障碍患者近1个月有自杀风险。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抑郁症(OR=36.50)和双相障碍患者(OR=20.10)自杀风险增加。女性(OR=1.87)、目前吸烟(OR=1.76)、有自杀家族史(OR=5.09)、CRDPSS幻觉条目得分高(OR=1.80)、CRDPSS抑郁条目得分高(OR=1.54)是患者有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上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自杀风险,重点关注存在幻觉和抑郁症状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双相障碍 自杀 精神病性症状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疾病成本
3
作者 吴国平 魏景明 +15 位作者 黄悦勤 张婷婷 何燕玲 周亮 章杰 龚元东 刘燕 刘波 卢瑾 赵紫建 梁宇航 王丽波 李斌 姜林伶 李中才 刘肇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估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比较总成本及成本构成的差异,并探讨成本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3类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共3175例,收集患者过去1年内门诊及住院的产生的医疗总费用和自付费用、门诊或住院花... 目的:估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比较总成本及成本构成的差异,并探讨成本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3类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共3175例,收集患者过去1年内门诊及住院的产生的医疗总费用和自付费用、门诊或住院花费的非医疗费用、患者因病无法工作的时间以及因病损坏财产的其他损失。从个人水平和社会水平上测算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3类精神障碍成本的影响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人均疾病总成本在个人水平和社会水平上均高于抑郁症和双相障碍,3类精神障碍的间接费用均高于直接费用,双相障碍间接成本占比略高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状态以及婚姻状况(P<0.05)是影响疾病成本的重要因素。结论:3类精神障碍的经济负担较重,其中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负担最重,因精神障碍导致的生产力损失是疾病成本的主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双相障碍 疾病成本
下载PDF
精神健康急救培训项目及其本土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淑荣 何燕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4-470,共7页
精神疾病的低识别率、低就诊率和低治疗率是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的重要挑战。精神健康急救培训项目起源于澳大利亚,在改善这些问题上做出了很好的尝试,目前已扩展至全球至少25个国家和地区。本文系统介绍了精神健康急救的概念,精... 精神疾病的低识别率、低就诊率和低治疗率是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的重要挑战。精神健康急救培训项目起源于澳大利亚,在改善这些问题上做出了很好的尝试,目前已扩展至全球至少25个国家和地区。本文系统介绍了精神健康急救的概念,精神健康急救培训项目的国际进展和在中国开展的本土化研究,并展望了该培训项目在我国的推广前景及其在促进民众精神健康方面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精神健康急救 文化适应性 培训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视域下精准教学的问题审视及纾解路径
5
作者 万红尘 秦国锋 +2 位作者 杨锦锋 韦春荣 何燕玲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精准教学是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学的宗旨,是依托智能技术精准把握学习者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诉求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教学的一种个性化教学范式,教育数字化为科学化、精准化、个性化的精准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精准教学能够满足学习者... 精准教学是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学的宗旨,是依托智能技术精准把握学习者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诉求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教学的一种个性化教学范式,教育数字化为科学化、精准化、个性化的精准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精准教学能够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规避教育者的随意化评价风险,推动教育研究范式的科学转向。然而,从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精准教学面临主体身份的偏位、教育情感的疏离、技术伦理的失范。纾解教育数字化视域下精准教学的困境,要理性回归教育本质以正位主体身份,积极唤醒教育情感以破解情感危机,调适教育伦理机制以规范技术伦理,从而保障精准教学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智能技术 精准教学 问题审视 纾解路径
下载PDF
综合医院就诊者中焦虑障碍的检出率 被引量:40
6
作者 何燕玲 张岚 +4 位作者 刘哲宁 贾福军 马弘 曾庆枝 张明园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5-170,共6页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疗机构中门诊就诊者焦虑障碍的检出率及其分布特点,为提高临床诊疗中以人为整体的诊治理念,强化非精神专科诊疗中对焦虑障碍的识别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多中心横断面设计,以分别代表中国北部、东部、南部、西部和中部...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疗机构中门诊就诊者焦虑障碍的检出率及其分布特点,为提高临床诊疗中以人为整体的诊治理念,强化非精神专科诊疗中对焦虑障碍的识别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多中心横断面设计,以分别代表中国北部、东部、南部、西部和中部的5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每个城市各3家,共1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心血管科、消化科、神经科和妇科的门诊为研究点。有8487例综合医院门诊就诊者完成调查。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筛查,同时完成Sheehan失能量表(SDS),记录主诉和就诊医生的诊疗意见。筛查≥8分的阳性者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作诊断评估,按DSM-IV标准做出各种焦虑障碍的诊断。诊断阳性者做抑郁自评量表(QIDS-SR16)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症状严重程度。结果:经失访校正后,MINI诊断的焦虑障碍的检出率8.6%,抑郁和焦虑共病的检出率4.1%;亚型中以广泛性焦虑障碍检出率最高(4.2%)。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之间的共病比例(49.4%)以及焦虑障碍亚型间共病比例(56.0%)较高。有共病者的SAS和QIDS-SR16评分均高于单一焦虑诊断者(P<0.001),且SDS的3个条目分均高于单一焦虑诊断者(均P<0.05)。神经内科的焦虑障碍检出率最高(11.7%),其次是消化内科(9.4%)和心血管内科(7.8%),妇科最低(5.4%)。女性焦虑障碍的现患和终身检出率均高于男性。结论:焦虑障碍是综合医院就诊者中的常见问题,各种焦虑障碍亚型之间,以及焦虑与抑郁障碍的共病非常普遍且共病者病情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检出率 综合性医院 门诊就诊者 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
下载PDF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对近视眼眼前节的测量 被引量:31
7
作者 何燕玲 元力 +1 位作者 黎晓新 胡亦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72-874,共3页
目的分析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对近视眼眼前节各部位的测量结果,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50只正常眼连续进行3次Pentacam检查,评价该系统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523例(1024眼)按等效球镜分为正视眼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 目的分析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对近视眼眼前节各部位的测量结果,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50只正常眼连续进行3次Pentacam检查,评价该系统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523例(1024眼)按等效球镜分为正视眼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分别测量眼前节各部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0只正常眼各部位测量结果的变异系数由小到大依次为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后表面屈光力、角膜顶点厚度、前房轴深、角膜容积、前房容积、前房角度和瞳孔直径。1024眼测量数据显示:随着屈光度增加,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增加,而瞳孔直径逐渐减小,其余指标均与屈光度的变化无关。结论用Pentacam系统进行眼前节各部位测量,结果准确全面,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节 屈光度 PENTACAM系统 近视
下载PDF
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及与痴呆的关系 被引量:21
8
作者 何燕玲 张明园 李柔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了解正常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自然衰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ADL评定对预测痴呆的作用。方法:用14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对3019例正常社区老人进行间隔5年的两次随访并按DSM-Ⅲ-R标准诊断是否痴呆。结果:... 目的:了解正常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自然衰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ADL评定对预测痴呆的作用。方法:用14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对3019例正常社区老人进行间隔5年的两次随访并按DSM-Ⅲ-R标准诊断是否痴呆。结果:正常老人ADL平均得分14.95,5年后增加1.43。增幅随年龄增长而加大。痴呆组ADL总分显著高于正常组,且离散度大,5年间平均增加14.49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PSMS得分高以及教育程度低者,发生痴呆的相对危险性大。结论:社区智力正常老人ADL保持良好,自然衰退幅度不大,与年龄有关。如无特殊躯体原因,ADL总分年内上升5分以上,应考虑痴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ADL 痴呆 老年人 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
下载PDF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的中国常模和因子分析 被引量:295
9
作者 何燕玲 张明园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65-69,共5页
制订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的中国常模 ;分析其因子结构 ;为在中国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应用提供参数。方法 :在全国 11个精神卫生机构对不同病程和亚型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PANSS评定。将原始评定结果进行T分和百分位数转换 ;用最... 制订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的中国常模 ;分析其因子结构 ;为在中国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应用提供参数。方法 :在全国 11个精神卫生机构对不同病程和亚型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PANSS评定。将原始评定结果进行T分和百分位数转换 ;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常模样本为 190例正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 ,来自全国 9个地区 ,包含了各种亚型和不同病程的急慢性精神分裂症 ,总病程平均 10 .93± 18.77月 ,平均住院 1.86次 ,目前86.8%为住院病人。各分量表得分呈正态分布。因子分析得出五因子模型 :阴性因子 ,认知因子 ,阳性因子 ,兴奋因子 ,焦虑抑郁因子。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 0 .2 7~ 0 .76之间 ,与原作者相应因子的相关系数在 0 .83以上。结论 :各分量表的评定结果呈正态分布。换算后的百分位数分布与原作者相仿。五因子模型与许多报道一致。总体上 ,5因子的项目组成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性 阴性症状量表 常模 因子分析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Pentacam系统对LASIK手术前后眼压测量值的修正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燕玲 元力 +1 位作者 黎晓新 胡亦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评价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后眼压测量值校正的准确性。方法将105例(208眼)拟行LASIK的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分别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和Goldmann压平眼压测量,并用Pent... 目的评价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后眼压测量值校正的准确性。方法将105例(208眼)拟行LASIK的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分别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和Goldmann压平眼压测量,并用Pentacam系统所提供的5种校正方法对眼压测量值进行校正。结果208眼LASIK术前眼压(15.75±2.59)mmHg,术后(10.78±2.27)mmHg,术后眼压明显低于术前(P<0.01);在Pentacam系统校正眼压的方法中除Kohlhaas法外,均只依据角膜顶点厚度对眼压进行校正。在5种修正方法中,Ehlers、Shah和Dresden法的眼压修正值与角膜厚度成负相关;Orssengo/Pye法的校正值随角膜厚度的增减依指数曲线关系变化;Kohlhaas法依据不同的角膜厚度和角膜曲率对眼压测量值进行校正。经Pentacam系统校正后,只有Ehlers法校正的眼压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根据角膜厚度和/或角膜曲率校正眼压测量值,LASIK术后建议使用Ehlers法对眼压测量值进行修正,有助于对可疑青光眼和眼压异常者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mann压平眼压 PENTACAM系统 眼压校正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下载PDF
中国精神科专业人员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燕玲 朱紫青 张明园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12期19-22,共4页
目的 了解精神科医护人员的临床医疗和专业学习情况,为加强精神科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提供信息。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全国36家精神卫生机构共179名各级专业人员完成了调查。结果 医师中60.8%的人没有本科学历,中专生占18.3%。临床以住院... 目的 了解精神科医护人员的临床医疗和专业学习情况,为加强精神科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提供信息。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全国36家精神卫生机构共179名各级专业人员完成了调查。结果 医师中60.8%的人没有本科学历,中专生占18.3%。临床以住院部工作为多,主管床位1~60张;平均门诊量7.6±6.5人次/天。月平均专业学习时间21.0±22.4小时,去年接受专业培训人均145.0±257.1小时,医师学习时间多于护士。治疗最多的前3个病例是癔症、应激和神经症,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结论 本次调查反应专业队伍的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偏低。临床工作量在各机构人员间差异较大。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精神科 继续医学教育 精神卫生 心境障碍
下载PDF
基于专利奖励的国内外专利评价指标及运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燕玲 袁杰 +1 位作者 林艺文 刘梦茹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36-139,共4页
专利评价是专利奖励的基础,在各国专利奖项评选日益增多的现状下,系统梳理国内外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运用特征,发现国内专利评价指标对国外的成熟指标表现出较高的依存度,在体系的设计上有固化的趋势,并未对评价目的和对象作更周全的考... 专利评价是专利奖励的基础,在各国专利奖项评选日益增多的现状下,系统梳理国内外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运用特征,发现国内专利评价指标对国外的成熟指标表现出较高的依存度,在体系的设计上有固化的趋势,并未对评价目的和对象作更周全的考虑;在实际运用中,评价体系的目的和对象明确,可操作性强,但相关指标的具体设置未能兼具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奖励 专利评价 特征
下载PDF
老年期痴呆病人照料者的心身健康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燕玲 张明园 +6 位作者 仇剑蓥 俞伟粱 吴文源 崔新佳 邵惠明 Ogor Grant Thomas Patterson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200-204,共5页
本研究对110名痴呆老人的主要照料者(实验组)和110名(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的非痴呆老人家属进行了心身健康比较调查。结果表明前组的心理和躯体损害指数均明显高于后组。其影响因素为照料负担、照料者的工作... 本研究对110名痴呆老人的主要照料者(实验组)和110名(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的非痴呆老人家属进行了心身健康比较调查。结果表明前组的心理和躯体损害指数均明显高于后组。其影响因素为照料负担、照料者的工作、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被照料者的关系及被照料者的性别、年龄、痴呆严重度。表明照料痴呆老人的这种种会引起照料者的心理生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老年性痴呆 照料者 心身健康 护理心理学
下载PDF
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及其应用 被引量:470
14
作者 何燕玲 张明园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7年第6期353-355,共3页
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及其应用何燕玲张明园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有阳性症状群和阴性症状群。所谓阳性症状,指附加于正常精神状态的生发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散漫等;而阴性症状则是从正常精神状态中缺失的特征,... 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及其应用何燕玲张明园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有阳性症状群和阴性症状群。所谓阳性症状,指附加于正常精神状态的生发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散漫等;而阴性症状则是从正常精神状态中缺失的特征,如情感、认知、社会功能的缺损,包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性 阴性 综合征量表 PANSS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干眼症的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何燕玲 黎晓新 +2 位作者 鲍永珍 孙建民 刘金荣 《眼科学报》 2006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干眼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绝经后干眼症患者65例及正常对照73例血液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ER基因的XbaⅠ和PvuⅡ酶切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干眼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绝经后干眼症患者65例及正常对照73例血液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ER基因的XbaⅠ和PvuⅡ酶切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眼症患者与正常人比较,ER基因的PvuⅡ酶切多态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ER基因的XbaⅠ酶切多态性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ER基因的PvuⅡ酶切多态性与绝经后干眼症发病存在相关性,不同个体的基因差异可能影响干眼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基因 多态性 干眼症 绝经
下载PDF
关于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以南京市L区为例
16
作者 徐婕雅 何燕玲 +2 位作者 梅真 杜奕欢 金卓恒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4期112-114,共3页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是农村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文章通过研究目前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概况,以南京市L区...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是农村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文章通过研究目前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概况,以南京市L区为例,分析该地建设现状,发现其存在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服务人员不足、高校与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的联系不紧密、服务缺乏对特殊人群的关注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总结我国公共法律服务在农村地区的不足,为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 法律服务体系 城乡协调发展
下载PDF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何燕玲 张明园 《上海精神医学》 1998年第A00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913例社区老人进行Neugarten的LSIA及有关的18项社会—心理—生物因素调查。结果 本组老人的ISIA平均得分12.97±3.70。影响因素主要有心境、经济和躯体状况、ADL、是否...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913例社区老人进行Neugarten的LSIA及有关的18项社会—心理—生物因素调查。结果 本组老人的ISIA平均得分12.97±3.70。影响因素主要有心境、经济和躯体状况、ADL、是否独住、教育、年龄等,在各年龄段不尽相同。结论 社区老人生活满意的影响因素众多,心境位居第一。按LSIA得分可分为3档:好≥17分,中10~16分,差≤9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老人 生活满意度 LSIA
下载PDF
中国精神科门诊服务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燕玲 朱紫青 张明园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12期12-13,18,共3页
目的 了解目前的精神科门诊服务现状,为提高门诊服务能力和结构性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了全国不同性质不同级别的36家精神卫生机构的门诊服务情况。 结果 门诊量各单位相差悬殊,年均人次8707.1±8978.7。医疗保险支... 目的 了解目前的精神科门诊服务现状,为提高门诊服务能力和结构性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了全国不同性质不同级别的36家精神卫生机构的门诊服务情况。 结果 门诊量各单位相差悬殊,年均人次8707.1±8978.7。医疗保险支付比例平均占总诊疗人次的14.4%。患者以本地居民为主,前三位疾病是精神分裂症、神经症和情感性障碍。 结论 医疗量分布不均,集中于省市级大机构。门诊服务主要面对的三大疾病依然是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和神经症。独立的精神卫生机构体系限制了联络会诊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精神科 门诊服务 精神卫生机构
下载PDF
中国精神科住院服务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燕玲 朱紫青 张明园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12期14-16,共3页
目的 了解目前的精神科住院服务现状,为提高精神病院的结构性调整和质量提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了全国不同性质不同级别的36家精神卫生机构的门诊服务情况。结果年均入院702.0±614.3人次,不同系统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 目的 了解目前的精神科住院服务现状,为提高精神病院的结构性调整和质量提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了全国不同性质不同级别的36家精神卫生机构的门诊服务情况。结果年均入院702.0±614.3人次,不同系统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的出入院病例数有显著性差异。医疗保险支付的总体比例低。平均住院日69.4天;平均周转率4.6±3.8张,卫生系统高于民政系统。住院病种仍以精神分裂症居首位,占62.1%,其次为情感性障碍(9.3%)和神经症(7.2%)。病种构成比在不同系统机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次调查反映了精神科住院资源绝对不足和相对闲置的矛盾。住院时间过长是精神科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与医院管理模式和整个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有关。住院患者还是以精神分裂症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精神科 住院服务 精神卫生机构 卫生系统
下载PDF
工程研究中心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燕玲 王开红 曲明 《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8年第1期9-11,16,共4页
关键词 工程研究中心 技术创新 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