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丰产香稻新品种粤香430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何秀英 刘维 +4 位作者 陆展华 卢东柏 王晓飞 王石光 方志强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0,共3页
为推进水稻优质化进程,自2018年起广东省开始设立香稻组区域试验,粤香430是广东省第一批参试并通过审定的香稻新品种。该品种为感温型常规稻,株型集散适中,抗倒力强,丰产性好,稻米品质优,区试平均产量456.3 kg/667 m^(2),在区试组中名... 为推进水稻优质化进程,自2018年起广东省开始设立香稻组区域试验,粤香430是广东省第一批参试并通过审定的香稻新品种。该品种为感温型常规稻,株型集散适中,抗倒力强,丰产性好,稻米品质优,区试平均产量456.3 kg/667 m^(2),在区试组中名列第一,比香稻组对照美香占2号显著增产;稻米品质达部标优质1级,直链淀粉含量16.2%,长宽比3.3,有香味(2-AP含量675.0~1 030.9μg/kg),品鉴食味分84.0~91.0分,米饭软滑、浓香,曾获广东首届稻米发展大会金奖。叶瘟1.4~3.0级,穗瘟3.0~3.4级,田间表现较强抗性,适宜广东省各地早、晚季种植。在广东阳山、化州、新会、茂名、南雄等地试种表现良好,已成为广东多个丝苗米产业园的生产和加工用种,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香稻 粤香430 选育与应用
下载PDF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粤禾丝苗抗倒伏性状及遗传分析
2
作者 王晓飞 陆展华 +4 位作者 刘维 王石光 陈浩 巫浩翔 何秀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140-149,共10页
【目的】通过测量分析水稻基部茎秆的物理性状,探究这些性状与茎秆抗折力的关系,明确影响水稻基部茎秆抗折力的核心性状,为水稻抗倒伏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析水稻品种粤禾丝苗、易倒伏品种象牙香占以及粤禾丝苗×象牙... 【目的】通过测量分析水稻基部茎秆的物理性状,探究这些性状与茎秆抗折力的关系,明确影响水稻基部茎秆抗折力的核心性状,为水稻抗倒伏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析水稻品种粤禾丝苗、易倒伏品种象牙香占以及粤禾丝苗×象牙香占的F_(2)遗传分离群体中与倒伏抗性相关的农艺性状,包括株高、单株抗弯力、基部节间抗折力和茎秆结构等,通过相关系数判断各性状对水稻抗倒伏性的影响大小。【结果】粤禾丝苗和象牙香占两个品种在抗倒伏性上存在显著差异。粤禾丝苗的N2(基部第2节间)抗折力(16.58 N)、N2壁厚(1.02 mm)、N2充实度(0.19 g/cm)、N2茎粗(6.21 mm)与象牙香占的N2抗折力(9.93 N)、N2壁厚(0.66 mm)、N2充实度(0.11 g/cm)、N2茎粗(4.60 mm)相比均明显较大。F_(2)群体N2抗折力、N2长度、N2茎粗、茎秆壁厚、鲜重和充实度均呈连续分布,属于数量性状,由多基因控制。F_(2)群体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2抗折力与株高呈正相关(r=0.18),N2抗折力与N2壁厚呈极显著正相关(r=0.75**);N2抗折力与N2充实度呈显著正相关(r=0.67*);N2抗折力与N2短轴呈正相关(r=0.52)、N2茎粗与N2长度呈负相关(r=-0.20)。【结论】粤禾丝苗×象牙香占F_(2)群体抗倒伏遗传机制研究表明,N2壁厚与N2抗折力呈极显著正相关,是茎秆抗倒伏的核心性状,是一个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以N2壁厚为研究重点,将大大降低以往抗倒伏研究方法的复杂程度,为今后抗倒伏相关研究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粤禾丝苗 抗倒伏 茎秆 基部节间壁厚
下载PDF
应用CRISPR/Cas9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广东丝苗米新种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石光 陆展华 +5 位作者 刘维 卢东柏 王晓飞 方志强 巫浩翔 何秀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6,共8页
【目的】创制优质香型丝苗米水稻新种质,探索水稻育种改良新途径,助力广东丝苗米品牌建设。【方法】以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粤农丝苗(YNSM)与优质稻粤王丝苗(YWSM)为材料,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点编辑上述品种的香味基因Badh2,创... 【目的】创制优质香型丝苗米水稻新种质,探索水稻育种改良新途径,助力广东丝苗米品牌建设。【方法】以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粤农丝苗(YNSM)与优质稻粤王丝苗(YWSM)为材料,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点编辑上述品种的香味基因Badh2,创制香稻新品系,随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定向导入GW7/GL7位点,系谱选育优质香型丝苗米水稻新种质。【结果】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创制两个香稻新品系yn-kobadh2与yw-kobadh2,其2-AP含量均极显著提高,达到239.39~440.79μg/kg,而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糙米外观品质、千粒重与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均未受到显著影响;MAS技术结合系谱选育的方法成功选育两个丰产性好、籽粒长宽比超过4.3的优质香型丝苗米水稻新品系NWbadh2GW7-1与NWbadh2GW7-2,达到广东丝苗米品种关于香味与外观粒型的认定标准。【结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与分子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可精准、高效地创制新的优异水稻种质,为广东丝苗米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种质储备与遗传改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丝苗米 香味 粒形 CRISPR/Cas9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下载PDF
稻瘟病菌效应蛋白与水稻互作研究现状及展望
4
作者 巫浩翔 陆展华 +5 位作者 方志强 陈浩 王石光 王晓飞 刘维 何秀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52-61,共10页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安全生产关乎食品安全问题。由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真菌病害,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相较于药物防治,抗病品种的培育与应用是控制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田间稻瘟病菌...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安全生产关乎食品安全问题。由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真菌病害,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相较于药物防治,抗病品种的培育与应用是控制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田间稻瘟病菌群体复杂多样、杀菌剂过量施用、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造成小种变异迅速,品种的抗性往往只能维持3~5年。稻瘟病菌通过无毒基因的变异产生新的生理小种,逃逸或抑制水稻的免疫系统,实现侵染致病。目前已在稻瘟菌中鉴定出26个无毒基因,其中14个已被克隆,其在病原菌的侵染、定殖和干扰寄主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稻瘟菌效应蛋白和水稻抗性蛋白的互作分子机理研究也不断深入。研究稻瘟菌的致病机理及其与水稻互作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病原菌的作用途径和植物抗病基因响应的免疫反应,以制定更高效、绿色的防治措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稻瘟病菌效应蛋白在水稻细胞转运和分泌的过程、效应蛋白与抗病蛋白互作的研究进展和效应蛋白的区域性分布,讨论和展望了当前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研究、抗病育种及病害防控策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效应蛋白 相互作用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国内外旱稻研究现状及对广东的启示
5
作者 陆展华 刘维 +5 位作者 王石光 巫浩翔 王晓飞 陈浩 潘朝阳 何秀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62-72,共11页
旱稻是水稻长期驯化演变形成的一种生态类型,主要分布在夏季雨水稳定但缺乏灌溉条件的旱地、山坡地。目前,全世界旱稻种植面积约1900万hm^(2),约占水稻栽培总面积的12.7%。旱稻在我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在国内不同稻作区... 旱稻是水稻长期驯化演变形成的一种生态类型,主要分布在夏季雨水稳定但缺乏灌溉条件的旱地、山坡地。目前,全世界旱稻种植面积约1900万hm^(2),约占水稻栽培总面积的12.7%。旱稻在我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在国内不同稻作区均有分布。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其中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建立较长时期的水层,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农业的16%。而旱稻种植在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光温条件和降雨量总体相对平衡,广东各生态区以双季水稻种植为主,旱稻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水资源短缺,以及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的不断发生,广东乃至华南稻作区对旱稻品种的需求逐年增加。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旱稻抗旱机制、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进展,对广东旱稻研究和种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广东旱稻研究的建议,以期为广东旱稻品种的分子育种、低碳栽培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育种 干旱 低碳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水稻品质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5
6
作者 何秀英 廖耀平 +2 位作者 程永盛 陈钊明 陈粤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6,共6页
概述了目前水稻品质育种、米质评价指标、品质形成的生理机理、环境和淀粉结构对米质的影响、品质性状的遗传和基因定位、新技术在品质研究上的应用等国内外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水稻品质育种的工作实践,对水稻品质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稻 品质 研究进展 展望
下载PDF
水稻稻瘟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7
7
作者 何秀英 廖耀平 +2 位作者 陈钊明 程永盛 陈粤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3,共4页
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稻作病害,抗病品种的培育与种植是控制该病害最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方法。稻瘟病抗性与产量、品质等性状一样已成为当前广东省水稻育种攻关的主要目标。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水稻育种已进入生物技术与常规... 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稻作病害,抗病品种的培育与种植是控制该病害最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方法。稻瘟病抗性与产量、品质等性状一样已成为当前广东省水稻育种攻关的主要目标。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水稻育种已进入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有机结合的第三次突破阶段。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遗传、抗病种质资源、抗病育种及广东省当前主栽品种的稻瘟病抗性情况进行综述和评价,同时结合作者从事水稻育种的工作实践,对水稻的稻瘟病抗病育种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病育种 展望
下载PDF
水稻收获指数遗传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何秀英 陈钊明 +2 位作者 廖耀平 程永盛 陈粤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1-916,共6页
应用完全双列杂交的遗传设计,以5个各具特性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对收获指数的遗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收获指数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和反交(R)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其方差比为2.595∶1.232∶1;F2群体收获指数从低到... 应用完全双列杂交的遗传设计,以5个各具特性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对收获指数的遗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收获指数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和反交(R)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其方差比为2.595∶1.232∶1;F2群体收获指数从低到高呈连续的近正态分布,表现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在加性显性模型中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达极显著值,狭义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分别为40.17%、67.94%。遗传相关分析表明,收获指数与结实率显著正相关,与穗长、千粒重和生物量显著负相关,由于穗长、千粒重有较高的遗传力,因此在早代对穗长、千粒重进行选择能间接改良收获指数。初步明确水稻收获指数是一个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符合加性显性模型,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和其他效应(如反交效应)也起一定的作用,遗传力较高,可在早期分离世代进行选择。上述结果将为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收获指数 遗传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国标优质籼稻的稻米品质与淀粉RVA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何秀英 程永盛 +5 位作者 刘志霞 陈钊明 刘维 卢东柏 陈粤汉 廖耀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44,共8页
【目的】了解国标优质籼稻的米质特点.【方法】以广东省最近育成的水稻品种粤晶丝苗2号等为研究材料,对稻米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和淀粉RVA谱进行了测定和相关分析.【结果和结论】国标优质籼稻具有整精米率较高... 【目的】了解国标优质籼稻的米质特点.【方法】以广东省最近育成的水稻品种粤晶丝苗2号等为研究材料,对稻米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和淀粉RVA谱进行了测定和相关分析.【结果和结论】国标优质籼稻具有整精米率较高、粒型窄长、腹心白少、透明度好、直链淀粉含量适中和长胶稠度等优点;蛋白质含量品种间差异不大,脂肪酸含量品种间的差异较大,粤秀占、巴太香1号、粤晶丝苗2号的脂肪酸含量较高;国标优质籼稻的RVA谱具有高崩解值、低消减值的特点,食味品质优于非国标优质籼稻,其中粤晶丝苗2号的崩解值和消减值符合公认的优质食味指标值,是一个食味品质优良的籼稻品种.直链淀粉、胶稠度与RVA谱的冷胶黏度、崩解值和消减值密切相关,在水稻品质育种中增加RVA谱测定,尤其是将直链淀粉、胶稠度的选择与崩解值、碱消值分析相结合,可有效地提高水稻食味品质选择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优质稻 米质 RVA谱特征值
下载PDF
糙米直链淀粉单粒测定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何秀英 甄海 +2 位作者 伍时照 吴东辉 苏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4,共3页
以糙米粉为标样测定单粒糙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具有不去种皮、不脱脂、样品直链淀粉值可以直接从标准曲线中求得等优点。该方法适用于水稻直链淀粉累积动态和遗传育种的分析研究,并初步拟定了糙米直链淀粉的分级标准。
关键词 糙米 直链淀粉 单粒 品种 选育
下载PDF
水稻直链淀粉形成积累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何秀英 吴东辉 +1 位作者 伍时照 甄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12,共4页
选用直链淀粉含量(质量分数)不同等级的籼稻、粳稻、糯稻为材料,应用糙米直链淀粉单粒和总淀粉测定等方法研究水稻直链淀粉的形成积累.结果表明:随着籽粒发育,直链淀粉的积累是一个缓慢增长的动态过程,其速度低于支链淀粉和总淀粉;花后3... 选用直链淀粉含量(质量分数)不同等级的籼稻、粳稻、糯稻为材料,应用糙米直链淀粉单粒和总淀粉测定等方法研究水稻直链淀粉的形成积累.结果表明:随着籽粒发育,直链淀粉的积累是一个缓慢增长的动态过程,其速度低于支链淀粉和总淀粉;花后3~12d是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的快速增长期;支链淀粉先于总淀粉,总淀粉先于直链淀粉达最大含量;高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灌浆早期直链淀粉积累速率较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高;季节对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的形成积累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链淀粉 形成积累 动态分析 籽粒发育 支链淀粉
下载PDF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及育种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2
作者 何秀英 王玲 +6 位作者 吴伟怀 陈钊明 林菲 程永盛 刘维 陈粤汉 廖耀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6期1-12,共12页
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水稻病害,抗病品种的培育和种植是控制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而抗病基因的发掘与利用则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和核心。本研究就稻瘟病抗病基因的遗传、定位、克隆及育种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稻瘟病广谱抗原和... 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水稻病害,抗病品种的培育和种植是控制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而抗病基因的发掘与利用则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和核心。本研究就稻瘟病抗病基因的遗传、定位、克隆及育种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稻瘟病广谱抗原和抗病基因、隐性抗病基因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近一半的抗病基因是通过F2分离群体鉴定的,目前已定位的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超过86个,微效基因约350个,应用图位克隆等方法,20个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和2个微效基因已从不同的水稻品种中被克隆。这些基因的定位和克隆是有效开展稻瘟病抗性分子育种的基础。最后,结合笔者从事水稻稻瘟病抗性遗传的工作实践对稻瘟病抗病基因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各类型抗性基因的生产应用,稻瘟病对水稻的危害最终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抗病基因 定位与克隆 育种应用
下载PDF
高收获指数型水稻品种粤香占光合产物运转与分配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秀英 廖耀平 +2 位作者 陈钊明 陈顺佳 陈粤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8,共4页
采用14 C -葡萄糖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高收获指数型水稻品种粤香占光合产物运转与分配特性 ,结果表明 :籽粒灌浆至成熟期间 ,14 C -葡萄糖从剑叶的总输出率为 71 .0 2 % ,显著高于对照品种 ;14 C -葡萄糖向上运转于穗、穗颈的比例大 ,向... 采用14 C -葡萄糖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高收获指数型水稻品种粤香占光合产物运转与分配特性 ,结果表明 :籽粒灌浆至成熟期间 ,14 C -葡萄糖从剑叶的总输出率为 71 .0 2 % ,显著高于对照品种 ;14 C -葡萄糖向上运转于穗、穗颈的比例大 ,向下运转于其他茎叶的比例小 ,用于籽粒充实的绝对量高 ;穗对碳水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积累能力 ,光合产物向穗的运转具有流畅、量大的特点 组织切片显示 ,粤香占尽管穗颈节大维管束较少 ,但韧皮部发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收获指数 水稻 光合产物 运转 分配 粤香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常规水稻育种60年:成就与展望 被引量:21
14
作者 何秀英 周少川 +1 位作者 刘志霞 刘传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1-8,共8页
常规水稻是广东省水稻的优势和特色,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1959年矮化育种的成功引领了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展优质稻、超级稻育种,常规水稻育种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育成了广场矮、珍... 常规水稻是广东省水稻的优势和特色,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1959年矮化育种的成功引领了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展优质稻、超级稻育种,常规水稻育种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育成了广场矮、珍珠矮、广陆矮4号、广解9号、双竹占、青二矮、窄叶青8号、桂朝2号、双桂1号、双桂36、特青2号、珍桂矮1号、七山占、特三矮2号、粤香占、黄华占等23个种植面积超千万亩的常规水稻品种;建立了水稻生态育种理论科学体系,以株型塑造为核心,提出丛化育种、半矮秆早长超高产育种、组群筛选法等育种技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广东乃至全国粮食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未来将开展以保障粮食安全、改良食味品质及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为目标的高产稳产、香型丝苗、功能营养及绿色高效的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发展现代水稻育种理论,应用新技术提高品种选育效率。广东水稻科研在老一辈科学家创造辉煌历史的基础上,当代水稻科研工作者对常规水稻育种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水稻 矮化育种 优质化育种 超级稻育种 育种理论
下载PDF
水稻高压变异材料的SSR标记和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秀英 徐世平 +5 位作者 廖耀平 毛兴学 翁克难 陈钊明 陈粤汉 肖万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3-375,共3页
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对水稻品种粤香占及其由高压引起的变异材料粤压 1、2、3、4号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 ,在选取的 88对微卫星引物中有 11对表现多态性 ,变异材料与原种的多态性频率介于 3 .4%~11.3 ... 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对水稻品种粤香占及其由高压引起的变异材料粤压 1、2、3、4号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 ,在选取的 88对微卫星引物中有 11对表现多态性 ,变异材料与原种的多态性频率介于 3 .4%~11.3 % ,多态性标记随机地分布于水稻染色体上 ,形态上与原种越相近的材料多态性位点数越少。此外 ,每一变异材料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互不相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压 变异材料 SSR标记 可溶性蛋白质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优质稻主导品种粤晶丝苗2号的选育过程与应用情况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秀英 陈粤汉 +4 位作者 廖耀平 王玲 陈钊明 林菲 程永盛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132,共2页
粤晶丝苗2号丰产稳产性好,在华南3省的区域试验中,产量均较对照品种高,增幅为0.78%~14.04%,主要农艺性状好、米质达国优标准,抗病性强,尤其是稻瘟病抗性好,作为主体亲本,已有1个优质抗病的衍生品种通过审定。粤晶丝苗2号2010年种植面积... 粤晶丝苗2号丰产稳产性好,在华南3省的区域试验中,产量均较对照品种高,增幅为0.78%~14.04%,主要农艺性状好、米质达国优标准,抗病性强,尤其是稻瘟病抗性好,作为主体亲本,已有1个优质抗病的衍生品种通过审定。粤晶丝苗2号2010年种植面积达9.9万hm2,占广东省常规稻面积的11.3%,2011年被确定为广东省区试对照种,在南方稻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主导品种 粤晶丝苗2号 选育与应用
下载PDF
收获指数在水稻高产育种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何秀英 廖耀平 +1 位作者 陈钊明 陈顺佳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9-41,共3页
本文对当前有关水稻收获指数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水稻品种收获指数的成固和遗传改良,指出水稻育种中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途径是收获指数与生物学产量协调提高。
关键词 水稻 收获指数 高产育种 产量
下载PDF
华南优质稻主栽品种粤农丝苗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秀英 刘维 +5 位作者 陆展华 卢东柏 王晓飞 王石光 廖耀平 陈钊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0期52-59,共8页
粤农丝苗是一个丰抗优综合性状优良的常规优质稻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稻米品质优,高抗稻瘟病和中抗白叶枯病,适应性广。自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以来,粤农丝苗已先后通过海南、广西、湖北、江西、湖南、安徽和河南等省(区... 粤农丝苗是一个丰抗优综合性状优良的常规优质稻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稻米品质优,高抗稻瘟病和中抗白叶枯病,适应性广。自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以来,粤农丝苗已先后通过海南、广西、湖北、江西、湖南、安徽和河南等省(区)审定和引种备案,并作为早晚兼用型优质稻、一季中稻、再生稻、直播稻及虾稻等广泛推广应用。对粤农丝苗的特征特性研究表明,粤农丝苗收获指数较高、抗倒力强、后期结实熟色好,具有广谱抗稻瘟病抗性,是新一代的高收获指数品种。同时,粤农丝苗(即恢复系R1212)也是一个很好的育种亲本,以其为亲本育成并通过国家、省级审定或授权的水稻新品种已有37个,其中常规稻10个、杂交稻27个,这些品种均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好,体现了粤农丝苗作为优良亲本的“芯”片作用,并作为试验材料广泛应用于栽培、生理等基础理论研究。粤农丝苗自2012年起成为广州市优质稻主导品种,2013—2021年连续9年被遴选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在华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主栽品种 粤农丝苗 选育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清肌瘤胶囊中牻牛儿酮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秀英 章建民 何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23-1024,共2页
关键词 子宫肌瘤 HPLC法 胶囊 测定 定量评价方法 质量控制 复方制剂 中药组成
下载PDF
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粤农丝苗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何秀英 廖耀平 +3 位作者 陈钊明 程永盛 陈粤汉 刘维 《中国稻米》 2014年第2期69-70,共2页
粤农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近年育成的优质抗病常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较好,广东省区试初试和复试平均产量分别为420.72 kg/667 m2、437.82 kg/667 m2,均比对照显著或极显著增产,米质达国标优质2级,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 粤农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近年育成的优质抗病常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较好,广东省区试初试和复试平均产量分别为420.72 kg/667 m2、437.82 kg/667 m2,均比对照显著或极显著增产,米质达国标优质2级,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株型紧凑、抗倒性强、后期熟色好。2011年通过广东省审定,2012-2013年成为广州市主导品种,在广东省累计推广9 200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粤农丝苗 选育 特征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