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舒单抗在大鼠脆性骨折愈合中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庄洵荣 吴文华 +2 位作者 庄雪瑜 郑剑锋 何立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地舒单抗在大鼠骨质疏松脆性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取6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股骨骨折)、B组(去卵巢+股骨骨折+地舒单抗治疗组)、C组(去卵巢+股骨骨折模型组),每组20只。B、C两组大鼠行去势... 目的:研究地舒单抗在大鼠骨质疏松脆性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取6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股骨骨折)、B组(去卵巢+股骨骨折+地舒单抗治疗组)、C组(去卵巢+股骨骨折模型组),每组20只。B、C两组大鼠行去势手术切除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三组大鼠分别行股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对比分析各组大鼠骨折术后3、6周的愈合情况,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检测股骨骨密度(BMD),生物力学检测仪测量股骨最大载荷值、最大载荷回复率变化,DR摄影和HE染色观察影像学以及组织显微形态学差异。结果:骨折术后第3周时,B、C两组大鼠股骨骨密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密度含量均低于A组大鼠(P<0.05)。骨折术后第6周时,三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均升高,表现为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术后第6周时各组大鼠间生物力学测量值(最大载荷值、最大载荷回复率)较第3周时均有明显增加,但仍表现为A组>B组>C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及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显示,骨折愈合过程中B组较C组骨膜反应更深,骨痂体积更厚实,骨小梁更密集,骨细胞密度更高。结论:骨质疏松骨折术后应用地舒单抗不干扰骨痂的形成,具有更快提升患处骨密度,增加骨强度,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舒单抗 骨质疏松骨折 骨密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R134a工质用于高温空调器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立江 邬志敏 +2 位作者 周大汉 李瑛 李征涛 《流体机械》 CSCD 2003年第10期41-43,共3页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工质R134a在高温空调器中应用的可行性 ,并与高温空调器目前常用工质R142b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R134a不但能适合高温空调器的特殊工作环境 ,而且可获得比R142b更大的制冷量 ,因而为高温空调中采用R134a替代R1...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工质R134a在高温空调器中应用的可行性 ,并与高温空调器目前常用工质R142b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R134a不但能适合高温空调器的特殊工作环境 ,而且可获得比R142b更大的制冷量 ,因而为高温空调中采用R134a替代R142b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调器 R142b工质 R134a工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对比 被引量:4
3
作者 何立江 戴章生 吴俊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571-5572,共2页
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常需行关节置换手术以恢复其活动功能,如何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以利肢体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组成部分。氟比洛芬酯是非甾体类中度镇痛药,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干扰炎性因子传导,具有... 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常需行关节置换手术以恢复其活动功能,如何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以利肢体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组成部分。氟比洛芬酯是非甾体类中度镇痛药,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干扰炎性因子传导,具有较佳的镇痛效果,随着其改用脂微球包裹的剂型工艺,采用纳米靶向技术后,临床疗效得到广泛认同并普遍应用〔1〕。帕瑞昔布钠则是首个可以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的高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氟比洛芬酯 术后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
下载PDF
利塞膦酸钠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非典型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何立江 柯呈辉 +3 位作者 戴章生 蔡思清 庄雪瑜 吴文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90-1797,共8页
目的探讨利塞膦酸钠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非典型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6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去卵巢模型+股骨干骨折模型+利塞膦酸钠灌胃治疗组(B组)、去卵巢模型+股骨干骨折模型+生理盐水灌胃组(C组),每... 目的探讨利塞膦酸钠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非典型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6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去卵巢模型+股骨干骨折模型+利塞膦酸钠灌胃治疗组(B组)、去卵巢模型+股骨干骨折模型+生理盐水灌胃组(C组),每组20只。骨折模型建模后第3周和第6周时动态观察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物质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影像学及骨组织显微形态学的改变。结果①通过X线检查结果可知,B组在第3、第6周时,骨折处骨痂形成,局部骨密度越来越高,前3周骨折出现愈合加速,后3周出现明显延迟愈合情况;同时期B组、C组骨折处相比较,前3周B组大鼠出现骨折处骨连续性较A组、C组好,但在第6周时,B组大鼠出现骨折处骨连续性较A组、C组差,骨折处局部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情况;②同时期各组大鼠病理切片结果对比,B组大鼠在前3周骨折处增殖的软骨细胞较A组、C组多,骨小梁较密集,骨小梁相互之间连接性较好,骨皮质厚度更大,骨折愈合情况更好;但在后3周时,B组大鼠较A组、C组骨折处增殖的软骨细胞少,骨小梁稀疏,骨小梁相互之间连接性差,骨皮质厚度变化不明显,出现骨折愈合延迟现象;在同时期前后对比中,B组大鼠在前3周局部骨折处出现明显加速现象,后3周则出现明显延迟愈合现象;③各组大鼠BMD、BMC组间、组内对比中,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利塞膦酸钠在前3周可显著提高大鼠骨折处BMD、降低大鼠骨折处BMC,且显著提高骨折处BMD增加速度,延缓骨折处BMC降低速度,但在后3周出现延迟骨折愈合情况。结论早期骨质疏松性非典型性骨折患者愈合过程中建议使用利塞膦酸钠,中、后期则不建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非典型性骨折 骨密度 骨矿物质含量 利塞膦酸钠
下载PDF
干冰为冷源的冷藏集装箱发展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何立江 邬志敏 黄超 《低温与特气》 CAS 2003年第2期10-12,共3页
对干冰为冷源的非机械制冷冷藏集装箱的优势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而且对其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部分相应措施。
关键词 干冰 冷藏集装箱 非机械制冷 冷藏运输 食品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对下肢骨折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何立江 吴文华 庄洵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8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下肢骨折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mg静脉推注,B组给予曲马多注射液100mg肌内注射,观察指标为镇痛效果、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不良...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下肢骨折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mg静脉推注,B组给予曲马多注射液100mg肌内注射,观察指标为镇痛效果、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各时点镇痛效果VAS评分A组低于B组(P<0.05)。A组镇痛起效时间(8.36±5.89)min,B组镇痛起效时间(16.67±8.95)min,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镇痛持续时间4h以上两组均达56.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可为下肢骨折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下肢骨折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地舒单抗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何立江 吴俊哲 +1 位作者 许振斌 王汉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137-139,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已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老年性骨质疏松在全社会已非常普遍.在我国2.3亿50岁以上女性人口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32.1%[1].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严重的并发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每年髋部...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已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老年性骨质疏松在全社会已非常普遍.在我国2.3亿50岁以上女性人口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32.1%[1].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严重的并发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每年髋部脆性骨折的发生率逐年提高,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舒单抗 单克隆抗体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何立江 吴世强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13-114,共2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在胸腰椎骨折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全麻下行胸腰椎单椎体骨折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术后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注射液40mg,B组予肌肉注射曲马多注射液100mg,比较两组的起效时间、...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在胸腰椎骨折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全麻下行胸腰椎单椎体骨折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术后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注射液40mg,B组予肌肉注射曲马多注射液100mg,比较两组的起效时间、各时点镇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镇痛起效时间(11.36±5.63)min,B组镇痛起效时间(17.27±8.75)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A组低于B组,A组镇痛效果较佳(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能够有效缓解胸腰椎骨折术后疼痛,是静脉注射镇痛的合适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胸腰椎骨折 术后镇痛
下载PDF
经椎旁肌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9
作者 何立江 黄隆 +1 位作者 戴章生 吴俊哲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4-56,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椎旁肌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入院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5例单节段LDH患者,分别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手术23例,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22... 目的比较分析椎旁肌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入院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5例单节段LDH患者,分别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手术23例,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22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VAS和JOA评分。结果椎旁肌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旁肌入路组术后3d、7d、1个月时腰背痛VAS评分低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VA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JOA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旁肌入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法治疗单节段LDH,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手术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 肌间隙入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干冻为冷源的冷藏集装箱发展探讨
10
作者 何立江 邬志敏 《冷藏技术》 2003年第1期23-25,共3页
本文对干冰为冷源的非机械制冷冷藏集装箱的优势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而且对其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部分相应措施。
关键词 冷源 发展 干冰 冷藏集装箱 冷藏运输 结构 应用
原文传递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取水率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1
作者 叶继涛 陈儿同 +1 位作者 贺运红 何立江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5,共4页
提出了带有回热器的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的工作原理,得出了其取水率的表达式,并根据实际的工作条件,对这种取水器的取水率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 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大的取水率,具有很好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 取水率 半导体制冷 回热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和双极股骨头置换对高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黄隆 何立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819-3820,共2页
在美国大约55%股骨颈骨折发生于80岁以上高龄者〔1〕。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其可早期重建髋关节功能,彻底解决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已被认可。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人工股骨头置换 髋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100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隆 何立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9-1060,共2页
腰椎管狭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腰腿痛,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1-2],其治疗有保守和手术治疗两种,由于病情较复杂,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手术目的在于解除神经组织和血管在椎管内、神经根管内或椎间孔内所受的... 腰椎管狭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腰腿痛,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1-2],其治疗有保守和手术治疗两种,由于病情较复杂,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手术目的在于解除神经组织和血管在椎管内、神经根管内或椎间孔内所受的压迫。近年来,由于椎弓根内固定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技术能很好地解决术后腰椎稳定性下降的问题而被众多医生所采用。本文回顾分析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 内固定植骨 腰椎管狭窄
下载PDF
腰椎后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有效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隆 何立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831-833,共3页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有效性。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80例,单节段不稳者53例,多节段不稳15例;合并腰椎管狭窄16例;术后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5例;有股神经放射痛12例,...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有效性。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80例,单节段不稳者53例,多节段不稳15例;合并腰椎管狭窄16例;术后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5例;有股神经放射痛12例,坐骨神经放射痛33例;双侧肢体放射痛5例,同时合并马尾神经刺激症状3例;有明显肌力减退及反射减弱或消失44例;中央型突出35例,极外侧突出4例。采用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经X线、CT、MRI证实无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疗效评定,痊愈60例,好转10例,改善5例,有效率93.8%。随访4年以上者共20例,其中痊愈12例,好转5例,改善3例。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有腰椎不稳者采取腰椎后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治疗
下载PDF
前路手术治疗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隆 林其仁 +3 位作者 黄杰苗 曾昭浚 戴章生 何立江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9期785-787,共3页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入路选择以及前路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5月,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因不同原因于伤后4周以上行持续颅骨牵引和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4~56岁,平...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入路选择以及前路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5月,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因不同原因于伤后4周以上行持续颅骨牵引和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4~56岁,平均4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4周~3个月。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4例,C级2例,D级2例,E级2例。评价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观察术后植骨融合情况、椎间高度和颈椎椎体序列。结果:17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出现声音嘶哑,1个月后症状消失。平均随访23个月(4~47个月),术后X线示椎间隙高度和颈椎序列恢复满意,内固定物和植骨稳定无松动,融合满意。术后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A级5例,B级5例,C级1例,D级3例,E级3例。结论:单纯前路手术可以使屈曲牵引型(DF)Ⅰ、Ⅱ型和部分Ⅲ型复位,对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 脱位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自体腓骨移植重建腕关节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8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俊哲 戴章生 +2 位作者 何立江 黄隆 林其仁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腓骨移植重建腕关节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瘤体最大径均小于10cm的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均采用桡骨远端肿瘤瘤段切除、同侧腓骨小头移植及钢板加克氏针内固定。随访2.5-3.2年,术后观察腕关节活动... 目的探讨自体腓骨移植重建腕关节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瘤体最大径均小于10cm的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均采用桡骨远端肿瘤瘤段切除、同侧腓骨小头移植及钢板加克氏针内固定。随访2.5-3.2年,术后观察腕关节活动度和采用Mankin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腕关节外观良好,活动时无明显疼痛。术后X线片检查示移植腓骨均顺利成活,骨愈合时间22-29周。随访期间1例肿瘤复发再次手术。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较前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Mankin标准评定,优6例,良1例,中0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自体腓骨移植重建腕关节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方法简便有效,并发症少,能保留一定的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腓骨移植 腕关节 功能评价
下载PDF
热电冷三联产系统的能耗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大汉 柳建华 +3 位作者 王谨 何立江 宋玫峰 邬志敏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3年第6期23-25,57,共4页
三联产是热、电、冷联合生产的一种能源综合利用方式。本文对三联产系统的能源效率评价进行了探讨,建立了三联产与分产的一次能耗比较模型,计算分析了联产的一次能耗节能率的特点。
关键词 热电冷三联产 吸收式制冷 节能 能源 综合利用
下载PDF
生物接触氧化+深度处理工艺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班福忱 于革 +1 位作者 何立江 张吉库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7年第8期38-40,共3页
综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生物接触氧化+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动物心脏废水及生活污水的主要工艺设计参数,并对处理成本进行了估算。实践证明,采用该工艺处理该公司的废水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其排放的处理出水指标达到相关标准规定。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 深度处理 应用实例
下载PDF
高精度空气接收混合箱的仿真设计
19
作者 王芳 杜世春 +1 位作者 邬志敏 何立江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5-108,共4页
根据空调器测试标准对温湿度取样装置的要求,比较了空气焓差法测试系统中空气接收混合箱的几种结构,并通过CFD模拟进行了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接收箱内加装带有挡流板和导风格栅的混合器,对气流的均匀扩散、测量精度的提高有明显... 根据空调器测试标准对温湿度取样装置的要求,比较了空气焓差法测试系统中空气接收混合箱的几种结构,并通过CFD模拟进行了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接收箱内加装带有挡流板和导风格栅的混合器,对气流的均匀扩散、测量精度的提高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焓差法测试系统 接收混合箱 仿真 测试精度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对运动协调的影响
20
作者 戴章生 谢俊杰 +1 位作者 何立江 巫海鹏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不同步行速度下的胸椎、腰椎、骨盆及下肢的水平旋转幅度(TRA)及其节段间的旋转的幅度(RFP),探讨脊柱僵硬程度和步态水平旋转协调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40名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治疗组)...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不同步行速度下的胸椎、腰椎、骨盆及下肢的水平旋转幅度(TRA)及其节段间的旋转的幅度(RFP),探讨脊柱僵硬程度和步态水平旋转协调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40名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治疗组)和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步态运动,计算其胸廓、腰椎、骨盆及下肢TRA,胸廓、腰椎、骨盆各个节段间RFP。结果治疗组患者,胸廓、腰椎、骨盆和下肢TRA随步行速度提高而增加,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盆与腰椎节段间RFP,腰椎和胸廓节段间RFP和骨盆和胸廓节段间RFP,均随速度提高而增加,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脊柱僵硬,胸廓、腰椎、骨盆及下肢TRA及其节段间RFP均明显减少,运动协调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水平旋转幅度 相对傅立叶相 运动协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