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高压直流GIL绝缘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黎斌 刘琳 +6 位作者 梁作栋 李丽娜 曹少华 梁芳蔚 李传扬 何金良 张长虹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共25页
高压直流电器随电压等级升高其绝缘结构设计难度显著增大,不能简单地沿用交流绝缘件增大尺寸来处理;否则不仅会增大产品尺寸和成本,在绝缘件运行存在温度梯度时其表面还会积聚大量电荷,使电场分布产生更严重畸变。近年来众多研究企图通... 高压直流电器随电压等级升高其绝缘结构设计难度显著增大,不能简单地沿用交流绝缘件增大尺寸来处理;否则不仅会增大产品尺寸和成本,在绝缘件运行存在温度梯度时其表面还会积聚大量电荷,使电场分布产生更严重畸变。近年来众多研究企图通过调整绝缘件质量或覆盖表面涂层来改善直流绝缘件电场分布,虽获得一些研究成果,但还不能被产品设计使用。文中强调通过调整绝缘件形状来改善电荷聚集和电场分布的观点,由此提出了结构尺寸小,电场分布好的“椎盘/椎盆”新的直流绝缘件设计,并对其结构和电场作了优化设计计算。对GIL基本母线单元母线中支撑件设计作了分析与论证。此外,对产品内绝缘的金属微粒的防治强调防重于治的设计思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文中对高压直流产品设计必须用的各种场强设计允许值提出了研究方案。文中提出的椎盘/椎盆绝缘件也适于其他超/特高压直流气体绝缘电器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绝缘结构 椎盘/椎盆绝缘子 表面电荷与电场优化
下载PDF
接枝聚丙烯电缆绝缘材料的电树枝特性及机理
2
作者 张雯嘉 王伟 +2 位作者 袁浩 李琦 何金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8,共11页
开发高性能的可回收聚丙烯电缆绝缘材料已成为近年来电绝缘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对纯聚丙烯(PP)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改性聚丙烯试样的电树枝引发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发现,相较于纯聚丙烯试样,接枝试样的电树枝引... 开发高性能的可回收聚丙烯电缆绝缘材料已成为近年来电绝缘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对纯聚丙烯(PP)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改性聚丙烯试样的电树枝引发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发现,相较于纯聚丙烯试样,接枝试样的电树枝引发时间显著提高,电树枝劣化区域和生长速率明显减小。分析表明,接枝MMA单体在聚丙烯试样内部引入了大量深陷阱,并减小了球晶尺寸,有利于抑制载流子的输运行为并显著压缩了非晶区通道的空间尺度,进而改善了接枝试样的电树枝引发特性。此外,接枝试样的球晶尺寸减小使得非晶区通道更为曲折狭长,显著增加了电树枝沿着电场方向生长的阻力,进而改善了接枝试样的电树枝生长特性。随着MMA单体掺杂含量的增多,接枝试样的电树枝引发和生长特性逐渐提升。研究结果可为高性能接枝聚丙烯电缆绝缘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接枝改性 电树枝 可回收电缆
下载PDF
接枝聚丙烯电容薄膜的高温储能特性
3
作者 罗兵 李君洛 +6 位作者 王少杰 胡世勋 徐永生 肖微 徐刚毅 何金良 李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71-3377,I0002,共8页
随着海上风电、电动汽车和油气勘探的迅速发展,对薄膜电容器的工作温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当环境温度达到120℃时,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双向拉伸聚丙烯电容薄膜充放电效率急剧下降,不能满足应用需求。该文制备了苯乙烯接枝聚丙烯(PP-g-... 随着海上风电、电动汽车和油气勘探的迅速发展,对薄膜电容器的工作温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当环境温度达到120℃时,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双向拉伸聚丙烯电容薄膜充放电效率急剧下降,不能满足应用需求。该文制备了苯乙烯接枝聚丙烯(PP-g-St)双向拉伸电介质薄膜,在120℃下,PP-g-St可以将能量密度从0.23 J/cm^(3)提高到1.67 J/cm^(3)(储能效率在90%以上),同时接枝后击穿场强大幅提升,高温泄漏电流得到有效抑制,这源自于接枝后引入的深陷阱限制了载流子的输运。接枝样品中的自聚相经拉伸后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该文研究为适用于高温高场条件的聚丙烯基电容器薄膜材料的大规模制备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聚丙烯 双向拉伸薄膜 薄膜电容器 高温 介电储能
原文传递
特高压直流GIL运行可靠性设计与研究
4
作者 黎斌 刘琳 +6 位作者 梁作栋 李丽娜 曹少华 梁芳蔚 李传扬 何金良 张长虹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9,共11页
特高压直流GIL运行可靠性取决于内绝缘设计的可靠性。此外,导电元件直流电流密度的取值、弹簧触头的定位设计、GIL各元件中的绝缘件与金具连接处的楔形气隙的处理以及母线中支撑件的结构设计细节,都会对产品运行可靠性产生重大影响,不... 特高压直流GIL运行可靠性取决于内绝缘设计的可靠性。此外,导电元件直流电流密度的取值、弹簧触头的定位设计、GIL各元件中的绝缘件与金具连接处的楔形气隙的处理以及母线中支撑件的结构设计细节,都会对产品运行可靠性产生重大影响,不能忽视。对于运行环境十分严酷的UHV DC GIL为保证内绝缘工作可靠性和减少气体维护工作量,文中还提出了高气密性结构设计。为适应-50℃低温运行要求,产品选用了液化温度很低的N_(2)/SF_(6)混合气体,对两种气体的配比,压力特性和绝缘特性进行了讨论与计算。还有产品的局放、气体密度及微水含量的监视系统的可靠性设计,都会对产品运行可靠性产生直接影响。文中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了介绍,可供高压直流产品设计使用。对其中未解的新技术如基于冷镜露点测试原理、微机电技术制作的智能气体湿度和密度监测装置、高压直流复合绝缘套管伞面局放起始场强提出了研究方案。文中提出的诸多GIL运行可靠性设计要点,对于其他超/特高压直流气体绝缘电器可参考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密度 弹簧触头定位 楔形气隙 高气密性设计 局放微水监测预警新技术
下载PDF
含有非线性电场均化层的高压套管电场分布特性
5
作者 何金良 孙岗 +2 位作者 袁之康 黄智文 胡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9-187,共9页
直流套管是制约我国直流输变电技术发展和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提出了含有非线性电场均化层的高压套管技术路线,仿真研究了接地屏位置、长度以及非线性电场均化层几何尺寸、材料参数对高压套管电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 直流套管是制约我国直流输变电技术发展和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提出了含有非线性电场均化层的高压套管技术路线,仿真研究了接地屏位置、长度以及非线性电场均化层几何尺寸、材料参数对高压套管电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接地屏的位置和长度主要影响导杆表面电场值及其电场集中区域范围;电场均化层的长度、非线性参数、位置会对套管内部及表面电场分布产生显著影响;更长的电场均化层、较低的非线性材料阈值场强以及更远的电场均化层到导杆表面的距离均能有效均化套管电场。直流电场下含有非线性电场均化层的高压套管电场分布与交流电场下存在较大差异,具有高阈值场强的非线性电场均化层均场效果更优。非线性均压层能够有效改善高压套管的电场分布,无需采用电容均压结构。该工作将为非线性复合材料在高压套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复合材料 高压套管 电场均化层 电场分布 阈值电场
原文传递
硅烷接枝聚丙烯的直流电性能与陷阱机制
6
作者 彭向阳 姚驰 +3 位作者 余欣 胡世勋 范亚洲 何金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480-4489,共10页
为研究接枝改性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作为可回收直流电缆绝缘的电气性能及其调控机理,制备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inyltriethoxysilane,VTES)接枝改性的聚丙烯,并重点对其常温和高温下的击穿场强、体积电阻率和相关的陷阱特性与机... 为研究接枝改性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作为可回收直流电缆绝缘的电气性能及其调控机理,制备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inyltriethoxysilane,VTES)接枝改性的聚丙烯,并重点对其常温和高温下的击穿场强、体积电阻率和相关的陷阱特性与机制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实验研究表明:接枝硅烷后的聚丙烯在30℃和90℃两种温度以及电缆绝缘层工作场强的条件下,其电阻率最高提升2~3倍,击穿场强提升接近10%,空间电荷被显著抑制;接枝硅烷可以在材料中引入大量深陷阱。仿真分析表明,接枝硅烷能够在材料中引入较深的电子陷阱能级和较深的静电势阱。陷阱和势阱可以捕获自由载流子,影响电荷输运过程,从而实现电阻率的提升。该文工作可为后续接枝改性聚丙烯直流电缆绝缘材料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电缆 聚丙烯 接枝改性 硅烷 直流电阻率 陷阱能级 势阱
原文传递
昌黎县玫瑰香葡萄果园管理技术
7
作者 何金良 李俊强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5期90-90,共1页
1 3月下旬~4月果园管理l.1葡萄出土。防寒土可分次去除,不要碰伤枝蔓及芽眼。1.2清园。剪除病、虫枝蔓,铲除枝蔓越冬的病虫害。1.3药防(葡萄芽膨大前)。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消灭越冬病菌、虫,降低越冬害虫的虫口基数。1.4浇水施肥... 1 3月下旬~4月果园管理l.1葡萄出土。防寒土可分次去除,不要碰伤枝蔓及芽眼。1.2清园。剪除病、虫枝蔓,铲除枝蔓越冬的病虫害。1.3药防(葡萄芽膨大前)。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消灭越冬病菌、虫,降低越冬害虫的虫口基数。1.4浇水施肥。灌萌动水并追施氮肥15~20 kg。1.5抹芽。抹老蔓上距地面30 cm以下的潜伏芽;抹双芽或3芽,只保留1个壮芽;抹结果母枝之间的不定芽。2 5月份果园管理 2.1定枝及剪枯桩。分2次进行,距地面40 cm以下的部位不留新梢。主枝延长枝定2个新梢,本着“去远留近,去弱留强”的原则灵活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管理 玫瑰香葡萄 虫口基数 结果母枝 越冬害虫 延长枝 潜伏芽 抹芽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微型电场传感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韩志飞 胡军 +1 位作者 李立浧 何金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9-414,共16页
高度数字化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需要构建广域、分布式电网深度全景信息实时采集的传感网络作为其支撑。电场信息是电力系统中的基础物理量。电场测量可以应用于电压反演、设备监测、雷电预警、电磁环境监测等应用场景。传统电场... 高度数字化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需要构建广域、分布式电网深度全景信息实时采集的传感网络作为其支撑。电场信息是电力系统中的基础物理量。电场测量可以应用于电压反演、设备监测、雷电预警、电磁环境监测等应用场景。传统电场测量方法,如场磨式电场测量仪等,往往体积大、成本高,无法适用于电场测量节点的灵活与广域布置。微型电场传感器是一类基于微加工工艺制备的小尺寸、高性能电场测量设备,对于电场测量的数字化、小型化、灵活化需求具有关键意义。该文介绍不同原理微型电场传感器的发展现状,同时列举微型电场传感器的典型应用场景,并对电场传感器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总结与展望,指出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场测量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场测量技术 微型电场传感器
原文传递
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关键问题及装备研发现状综述
9
作者 梁芳蔚 张长虹 +6 位作者 吕金壮 梁作栋 庄伟建 陈庚 范贤浩 李传扬 何金良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共11页
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可解决特殊地理环境下输电走廊空间限制问题,为构建“双碳”目标下中国未来能源结构提供装备基础。文中回顾了中国在直流GIL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表面电荷及金属微粒动力学与抑制理论、导体表面形貌诱... 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可解决特殊地理环境下输电走廊空间限制问题,为构建“双碳”目标下中国未来能源结构提供装备基础。文中回顾了中国在直流GIL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表面电荷及金属微粒动力学与抑制理论、导体表面形貌诱发的微电离理论等关键科学问题,以及绝缘件设计、微粒捕捉器设计等技术创新。此外,简要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在直流GIL的装备研发及设备评价标方面的进展。文中内容为未来直流GIL的研发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GIL 表面电荷 沿面闪络 金属颗粒 导体粗糙度
下载PDF
接枝苯乙烯对聚丙烯绝缘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樊林禛 郝国辉 +9 位作者 张雯嘉 董新华 屠幼萍 胡世勋 邵清 郑重 王伟 袁浩 李琦 何金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251-5260,共10页
为开发高性能的环保型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电缆绝缘材料,该文对苯乙烯(styrene,St)接枝PP材料的结构形态以及交流击穿强度、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进行详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接枝St能够在PP试样内部增加深陷阱密度、引入独特的... 为开发高性能的环保型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电缆绝缘材料,该文对苯乙烯(styrene,St)接枝PP材料的结构形态以及交流击穿强度、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进行详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接枝St能够在PP试样内部增加深陷阱密度、引入独特的物理交联结构并形成小球晶结构,这些因素均有利于抑制交流电场下试样内部低密度区的引发,进而显著提升交流击穿强度。随着接枝含量的增加,接枝试样的击穿强度先提高后降低,并在接枝率为3.38%时达到相对最优值,其特征击穿强度较纯PP提升了约30.9%。实验还发现,接枝St在PP试样内部引入了界面结构,增加了界面极化形式。由于St分子链与PP分子链均为非极性且不相容,这种界面极化作用相对较弱,使得接枝试样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较纯PP仅略有提升,表现出优异的介电特性。实验结果可以为PP绝缘材料在交流电缆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接枝改性 交流击穿强度 介电性能
原文传递
挤压型高压直流电缆研究进展及关键技术述评 被引量:83
11
作者 何金良 党斌 +1 位作者 周垚 胡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7-1429,共13页
为促进挤压型直流电缆在大容量、远距离电能传输方面的应用,对挤压型直流电缆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问题做了述评与分析。指出挤压型直流电缆的发展需要解决多场耦合作用下介质空间及界面电荷的产生、输运、积累及消散过程,绝缘介质多性能... 为促进挤压型直流电缆在大容量、远距离电能传输方面的应用,对挤压型直流电缆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问题做了述评与分析。指出挤压型直流电缆的发展需要解决多场耦合作用下介质空间及界面电荷的产生、输运、积累及消散过程,绝缘介质多性能协同调控两大关键科学问题。并需要在如下几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纳米复合材料对空间电荷、内电场、热场分布的调控机理及协同趋优调控方法,直流电缆内绝缘系统缺陷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绝缘老化和缺陷状态的表征参数,纳米掺杂对挤压型直流电缆长期运行特性的影响,面向未来的高压直流电缆绝缘的可回收绿色环保型材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型直流电缆 空间电荷 直流电导 可回收绝缘材料 热特性 纳米改性
原文传递
电力系统避雷器用ZnO压敏电阻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12
作者 何金良 刘俊 +1 位作者 胡军 龙望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34-643,共10页
ZnO压敏电阻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的核心器件,电力系统的过电压水平和设备的绝缘水平直接取决于ZnO压敏电阻性能的好坏。我国特高压输电工程正在逐步建设,要求MOA能够有效地限制电力系统过电压。相比于传统MOA中采用的ZnO压敏电阻阀... ZnO压敏电阻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的核心器件,电力系统的过电压水平和设备的绝缘水平直接取决于ZnO压敏电阻性能的好坏。我国特高压输电工程正在逐步建设,要求MOA能够有效地限制电力系统过电压。相比于传统MOA中采用的ZnO压敏电阻阀片,应用于特高压MOA的阀片需要具有高电压梯度、低残压比、大通流容量和耐老化性能等特点。目前报导的应用于特高压MOA的压敏电阻阀片,压敏电压梯度可达400V/mm以上,残压比可低至1.38,冲击能量吸收密度可达300J/cm3,老化系数可低至0.6。在调研国内外文献报导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电压梯度ZnO压敏电阻数值仿真计算的研究现状和导电机理的最新进展。基于Voronoi网格和ZnO压敏电阻晶界真实的导电机理模型的仿真计算,可以较好地仿真出ZnO压敏电阻的直流、交流和冲击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压敏电阻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特高压输电系统 高电压梯度 残压比 通流容量
原文传递
1000kV特高压变电站接地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61
13
作者 何金良 张波 +1 位作者 曾嵘 于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12,共6页
特高压系统的电压等级高、容量大,接地短路电流将相当大,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接地系统的要求将更加严格。结合晋东南特高压变电站短路电流分流系数变化曲线,提出了变电站接地电阻的设计取值方法。采用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 特高压系统的电压等级高、容量大,接地短路电流将相当大,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接地系统的要求将更加严格。结合晋东南特高压变电站短路电流分流系数变化曲线,提出了变电站接地电阻的设计取值方法。采用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对分层土壤中接地系统的电气参数进行计算。分析表明,晋东南变电站采用水平地网可以将地电位升控制在5000V以内,但接触电压较大,超过了安全限值,探讨了应用深垂直接地极降低接触电压的效果,以及水平接地网的均压优化布置对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影响。最后给出了1000kV晋东南特高压变电站接地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二次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变电站:接地系统 分层土壤模型 分流系数 接地电阻 接触电压 二次电缆
原文传递
青藏铁路110kV输变电工程五道梁和沱沱河变电站的土壤结构模型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何金良 康鹏 +2 位作者 曾嵘 张波 刘文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4-18,共5页
为青藏铁路供电的110kV沱沱河和五道梁变电站地处高寒永冻地区,如何分析得到变电站的土壤模型是设计接地系统的前提。根据土壤电阻率的现场实测结果采用土壤分层的反演理论分析得到了沱沱河和五道梁两变电站的土壤模型;通过统计分析两... 为青藏铁路供电的110kV沱沱河和五道梁变电站地处高寒永冻地区,如何分析得到变电站的土壤模型是设计接地系统的前提。根据土壤电阻率的现场实测结果采用土壤分层的反演理论分析得到了沱沱河和五道梁两变电站的土壤模型;通过统计分析两变电站地温的季节变化来确定冬季地表土壤的电阻率,以反映季节因素对土壤模型的影响;最后通过现场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实测结果验证了土壤分层模型的合理性。不同季节土壤模型的建立为沱沱河和五道梁两变电站接地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变电站 永冻土 土壤电阻率 接地电阻 季节因素 土壤分层结构 高电压技术 电力系统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 被引量:24
15
作者 何金良 彭思敏 +2 位作者 周垚 杨洋 胡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596-6605,共10页
我国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对电介质材料的绝缘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聚合物纳米电介质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的界面更成为研究热点。界面是纳米填料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纳米级过渡区域,由于形成机理特殊,其具有不同... 我国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对电介质材料的绝缘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聚合物纳米电介质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的界面更成为研究热点。界面是纳米填料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纳米级过渡区域,由于形成机理特殊,其具有不同于聚合物基体和纳米填料的独特性质。由于界面在复合材料中占有主导地位,其微观结构及性能将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该文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介绍了界面的形成机理和结构模型,论述了界面区对聚合物聚集态结构的影响及陷阱理论,分析了界面在复合材料电学性能中的作用机理,最后探讨了利用静电力显微镜研究界面微区介电特性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界面 聚集态结构 陷阱效应 电荷输运 静电力显微镜
原文传递
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电流传感器技术及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6
16
作者 何金良 嵇士杰 +2 位作者 刘俊 胡军 王善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4,共7页
介绍智能电网中电流的传感和量测技术发展的要求和新趋势,阐述智能电网中各种电流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比较了传统电磁式电流传感器(如CT,罗氏线圈,霍尔)和几种新型的电流传感器(如光纤,巨磁电阻)的优缺点。在分析智能电网的电流测量需... 介绍智能电网中电流的传感和量测技术发展的要求和新趋势,阐述智能电网中各种电流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比较了传统电磁式电流传感器(如CT,罗氏线圈,霍尔)和几种新型的电流传感器(如光纤,巨磁电阻)的优缺点。在分析智能电网的电流测量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 resistive,GMR)电流传感器的研究内容着重展望了GMR电流传感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最后总结了GMR传感器在智能电网测量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指出了后续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传感器 分布式测量 巨磁电阻效应 智能电网
原文传递
输电线路雷电防护技术研究(三):防护措施 被引量:108
17
作者 何金良 曾嵘 陈水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17-2923,共7页
雷击事故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分析了国内外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应开展的关键研究。防雷措施根据管理模型可分为阻塞型和疏导型,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是"阻塞型"防雷方法,其出发点是尽量不... 雷击事故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分析了国内外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应开展的关键研究。防雷措施根据管理模型可分为阻塞型和疏导型,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是"阻塞型"防雷方法,其出发点是尽量不让线路闪络,导致防雷问题的复杂化,而国际上主要采用的是"疏导型"方法,则使防雷问题简单化。应充分考虑微地形及雷电区域特性的影响,综合评估提出不同区域线段的防雷措施。应在输电线路设计时一步到位,充分考虑线路的防雷问题。对于新建线路,减小输电线路雷击故障一般的方法是尽量减小避雷线的屏蔽角,降低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适量安装线路避雷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雷电防护措施 线路避雷器 接地电阻 耦合地线 综合分析
原文传递
环保型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18
作者 何金良 彭琳 周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7-343,共7页
随着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直流电缆输电方式在未来电能传输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而直流电缆输电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电缆绝缘材料的突破。针对传统交联聚乙烯绝缘存在的不可回收再利用、工作温度有限和加工工艺复杂等缺点,开发环保型直流电... 随着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直流电缆输电方式在未来电能传输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而直流电缆输电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电缆绝缘材料的突破。针对传统交联聚乙烯绝缘存在的不可回收再利用、工作温度有限和加工工艺复杂等缺点,开发环保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显得尤为必要。为促进环保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对环保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的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评述。总结了目前常见的几种聚烯烃类环保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的研究进展和聚烯烃材料的3种改性方法:共混改性、纳米改性和化学接枝改性,对比了环保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和传统交联聚乙烯相比的优势。可以看出,以热塑性聚烯烃,特别是聚丙烯为基体的环保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展现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提高直流电缆的工作温度,简化加工工艺。环保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开发过程中更应注重材料在高温下的性能,以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直流电缆的运行温度,同时应该同步开展环保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的老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电缆 环保 绝缘材料 聚烯烃 纳米电介质 空间电荷
原文传递
青藏铁路110kV输变电工程五道梁和沱沱河变电站的接地系统设计 被引量:16
19
作者 何金良 康鹏 +2 位作者 曾嵘 张波 华普校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64,共5页
为青藏铁路供电的110kV沱沱河和五道梁变电站地处高寒永冻地区,如何在高寒永冻地区进行接地系统设计对变电站的建设十分重要。通过测试二次电缆和二次设备的绝缘耐受特性,提出可将地电位升高提高到5kV。采用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对分层土... 为青藏铁路供电的110kV沱沱河和五道梁变电站地处高寒永冻地区,如何在高寒永冻地区进行接地系统设计对变电站的建设十分重要。通过测试二次电缆和二次设备的绝缘耐受特性,提出可将地电位升高提高到5kV。采用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对分层土壤中接地系统的电气参数进行计算, 分析比较了各种可行的高寒冻土地区接地系统的设计方案, 讨论了深垂直接地极的布置规律、水平地网的埋设深度、接地系统的均压优化布置对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影响。最终得出了坨坨河和五道梁两变电站的接地系统设计方案,并总结归纳了高寒冻土地区变电站接地系统的设计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变电站 永冻土 分层土壤模型 接地 电阻 接触电压 跨步电压 高电压技术 电力系统
下载PDF
输电线路防雷分析分形模型及其统计特性 被引量:21
20
作者 何金良 董林 +1 位作者 张薛巍 曾嵘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33-1340,共8页
随着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和发展,绕击已成为造成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输电线路的防雷分析成为线路设计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主要有3种雷电分析模型,它们用不同的方法来描述雷电的发展过程。电气几何模型和先导发展模型分别给出了不... 随着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和发展,绕击已成为造成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输电线路的防雷分析成为线路设计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主要有3种雷电分析模型,它们用不同的方法来描述雷电的发展过程。电气几何模型和先导发展模型分别给出了不同的雷电先导的发展机制并被广泛应用,雷电的分形模型由于其在唯象层次上与实际雷电的相似性而被一些学者采用。然而,由于雷电放电的随机性,需要用统计学的方法来进行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评估。为此采用分形模型模拟了先导的发展过程,以特定的输电线路为例,从统计学角度上对分形模型进行了分析,对先导发展过程中不同空间阶段的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且与传统的电气几何模型以及先导发展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造成各种模型不同结果的关键原因在于其对雷电发展机制的描述各不相同,并由此导致了先导发展过程统计特征的不同。分形模型不仅能够给出逼真的先导通道图形,而且能够从统计学意义上对一些不合理的侧面绕击现象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统计学分析 雷电模拟 直击雷 落点分布 分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