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光学模拟的塑料闪烁体探测器能量刻度
1
作者 王超 田华阳 +2 位作者 何高魁 赵江滨 刘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7-944,共8页
由于高能γ射线全能峰的缺失,导致塑料闪烁体探测器难以进行能量刻度,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光学模拟的塑料闪烁体探测器能量刻度方法。使用GEANT4建立了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的光学模型,模拟了闪烁荧光在闪烁体内的传输、收集以及在光电... 由于高能γ射线全能峰的缺失,导致塑料闪烁体探测器难以进行能量刻度,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光学模拟的塑料闪烁体探测器能量刻度方法。使用GEANT4建立了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的光学模型,模拟了闪烁荧光在闪烁体内的传输、收集以及在光电倍增管上的光电转换和光电子倍增的过程,实现了对实验测量能谱的精确模拟。通过计算低能γ射线全能峰的位置刻度了模拟能谱,由此得到了实验测量能谱的康普顿峰位置。使用^(137)Cs和^(60)Co的康普顿峰完成了对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的能量刻度,二者的模拟能谱与实验能谱的康普顿峰能量分辨率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验证了蒙特卡罗模拟能谱与实验测量能谱的一致性,也证明了能量刻度结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闪烁体 能量刻度 蒙特卡罗方法 GEANT4 光学模拟
下载PDF
大尺寸NaI(Tl)生长结晶炉设计
2
作者 闫平 李永 +3 位作者 何高魁 王强 王国宝 郑玉来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7,F0004,共8页
NaI(Tl)闪烁体因具有探测效率高、时间特性好、受温度影响小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为满足高探测效率的核辐射探测器需求,需要大尺寸、高能量分辨率的NaI(Tl)闪烁体。依据NaI(Tl)晶体的生长特点,本文对大尺寸NaI(Tl)生长结晶炉的主炉体、... NaI(Tl)闪烁体因具有探测效率高、时间特性好、受温度影响小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为满足高探测效率的核辐射探测器需求,需要大尺寸、高能量分辨率的NaI(Tl)闪烁体。依据NaI(Tl)晶体的生长特点,本文对大尺寸NaI(Tl)生长结晶炉的主炉体、温场系统、坩埚、加热电源等部件进行研究及设计,配合大尺寸NaI(Tl)生长结晶炉控制系统,采用创新的熔生法生长出直径超300 mm的NaI(Tl)闪烁体,为后续国内生长大尺寸NaI(Tl)晶体提供了方向与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I(Tl) 大尺寸 结晶炉 炉体设计 控制设计
下载PDF
Matrixx Evolution在国产联影加速器调强剂量验证中的应用
3
作者 郭芬 何高魁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710-1716,共7页
目的:研究基于Matrixx Evolution电离室矩阵在最新国产联影uRT-Linac 506C医用直线加速器调强剂量验证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20例行放疗的肿瘤患者,其中头颈部10例、胸部5例和盆腔部5例。对每例患者分别行VMAT... 目的:研究基于Matrixx Evolution电离室矩阵在最新国产联影uRT-Linac 506C医用直线加速器调强剂量验证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20例行放疗的肿瘤患者,其中头颈部10例、胸部5例和盆腔部5例。对每例患者分别行VMAT及IMRT计划设计并导出Matrixx矩阵模体的验证计划,分为实际机架角VMAT组、实际机架角IMRT组和机架角归零组IMRT_0。主要分析基于两种通用临床评判标准TG119 (3%/3mm)和TG218 (3%/2mm)三组调强剂量验证γ通过率以及比较常规计算分辨率3 mm和通用临床评判标准下三组Gamma通过率。结果:20例患者三组调强剂量验证γ通过率分别为TG119标准:VMAT (99.65 ± 0.95)%、IMRT (97.85 ± 4.78)%、IMRT_0 (99.97 ± 0.78)%,TG218标准:VMAT (98.81 ± 2.20)%、IMRT (95.79 ± 6.93)%、IMRT_0 (99.92 ± 0.14)%;在TG119评判标准下,任意两组之间γ通过率均无差异(P > 0.05),在TG218评判标准下,VMAT组与IMRT组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IMRT_0组均优于VMAT组与IMRT组(P γ通过率分别高1.12和4.14个百分点。结论:本平台下基于TG119和TG218评判标准,三种剂量验证方式的γ通过率均远远高于95%,符合临床要求,其中IMRT_0组γ通过率最高。剂量验证可根据临床实际灵活选择评判标准和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rixx电离室矩阵 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 剂量验证 γ通过率
下载PDF
基于D-D中子源的乏燃料组件钚含量测量装置设计
4
作者 田园 李少伟 +5 位作者 何高魁 刘国荣 周冬梅 李井怀 周浩 梁庆雷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7,共8页
为了满足国际社会上对于乏燃料组件内特种可裂变材料钚的保障监督需求,以持续提供核材料信息,研究乏燃料组件内钚含量测量的非破坏性分析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主动法,以压水堆乏燃料组件作为测量对象,D-D中子作为质询中子源,开展... 为了满足国际社会上对于乏燃料组件内特种可裂变材料钚的保障监督需求,以持续提供核材料信息,研究乏燃料组件内钚含量测量的非破坏性分析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主动法,以压水堆乏燃料组件作为测量对象,D-D中子作为质询中子源,开展了乏燃料组件钚含量测量装置的设计研究。采用MCNPX软件,基于最大化探测器计数率和使各探测器计数率尽量一致的目的,对测量装置中的中子管与探测器组件距离、中子管慢化材料及其厚度、探测器组件与中子管高度差、探测器组件中慢化体厚度等关键参数进行了模拟计算。此研究为中子质询乏燃料组件钚含量测量技术研究及实验验证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保障 乏燃料 钚含量 中子质询 模拟计算
下载PDF
MC法甄别固体阵列反中微子探测器IBD事件
5
作者 王超 何高魁 +3 位作者 宛玉晴 田华阳 邵云东 刘洋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5,共8页
针对分离式塑料闪烁体固体阵列反中微子探测器建立了光学模型,进行了精细化MC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通过精细化MC模拟,对探测器阵列内IBD事件的能量响应和时间响应做了定量分析。根据阵列探测器分离式的结... 针对分离式塑料闪烁体固体阵列反中微子探测器建立了光学模型,进行了精细化MC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通过精细化MC模拟,对探测器阵列内IBD事件的能量响应和时间响应做了定量分析。根据阵列探测器分离式的结构特点,设置了多维度的甄别条件,计算了探测器阵列的IBD事件甄别效率为4.31%。此外还分析了甄别条件的抗本底能力,探讨了甄别缪子事件和快中子事件的方法,快中子剔除效率达到9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电子中微子 塑料闪烁体阵列 反β衰变 MC法 GEANT4 光学模拟
下载PDF
深亚微米工艺低温阈值电压解析模型研究
6
作者 刘海峰 何高魁 +3 位作者 刘洋 郝晓勇 宛玉晴 田华阳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1-157,共7页
现有仿真模型的温度适用范围在223~423 K,无法满足低温设计需求,且目前公开报道的低温CMOS工艺物理建模研究成果中模型不解析。为了在低温下高纯锗探测器近端集成CMOS读出电路,实现高分辨率的核探测技术,着重从阈值电压温度效应物理机... 现有仿真模型的温度适用范围在223~423 K,无法满足低温设计需求,且目前公开报道的低温CMOS工艺物理建模研究成果中模型不解析。为了在低温下高纯锗探测器近端集成CMOS读出电路,实现高分辨率的核探测技术,着重从阈值电压温度效应物理机理出发,通过分段线性化和主项近似积分法结合常温下的边界条件建立4~423 K深亚微米工艺阈值电压解析模型。常温下的边界条件获取过程中,在均匀掺杂长沟道器件阈值电压表达式基础上,分别考虑横向、纵向非均匀掺杂,以及漏致势垒下降效应带来的影响,通过求解简化的耗尽区准泊松方程,得到常温边界条件通式。实际使用过程中,可针对不同工艺通过测试得到通式里包含的4个因子。在SMIC 0.18μm工艺下用该模型与MEDICI软件仿真结果对比发现极其吻合,验证了低温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0.18μm CMOS工艺 阈值电压 解析模型
下载PDF
阵列式反中微子探测系统模拟信号发生器设计
7
作者 邵云东 何高魁 +2 位作者 王超 宛玉晴 田华阳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2-718,共7页
使用阵列式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结合多通道电子学系统对反中微子进行探测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探测方法,其以多路信号之间的能量-时间符合关系来甄别中微子事件,其电子学系统建立后,需要有符合理论算法关系的多通道随机模拟信号对系统进行测试... 使用阵列式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结合多通道电子学系统对反中微子进行探测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探测方法,其以多路信号之间的能量-时间符合关系来甄别中微子事件,其电子学系统建立后,需要有符合理论算法关系的多通道随机模拟信号对系统进行测试,以验证系统是否具有预期的探测效果。介绍了一种符合式多通道模拟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可以产生满足要求的模拟信号,下位机部分利用高速FPGA作为主控制单元,控制32路DAC通道对外输出信号;上位机部分使用直接抽样方法对蒙特卡洛算法得出的数据生成信号的输出通道、输出幅度和预期输出时间,通过USB传输给FPGA,由FPGA对信号进行精确控制,以达到在多个通道上输出满足要求的信号的目的。测试表明,本系统产生的符合式多通道模拟信号满足反中微子探测的能量-时间符合要求,为复杂的多路仿核信号模拟发生器的研制与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中微子 模拟信号 符合式 多通道 高精度D/A转换
下载PDF
数字化紫外脉冲荧光微量铀分析仪设计
8
作者 邵云东 何高魁 +4 位作者 刘忠义 李少婷 易勇 朱鸿毅 邵韵彤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介绍了数字化紫外脉冲荧光微量铀分析仪的设计。通过对信号进行数字化,然后对其进行数字化积分平均,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范围小、线性度不高的问题;对方案中的前置放大电路、高精度AD转换、FPGA控制逻辑、采集数据累加平均等内容进行... 介绍了数字化紫外脉冲荧光微量铀分析仪的设计。通过对信号进行数字化,然后对其进行数字化积分平均,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范围小、线性度不高的问题;对方案中的前置放大电路、高精度AD转换、FPGA控制逻辑、采集数据累加平均等内容进行了讨论,研制出数字化紫外脉冲荧光微量铀分析仪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在0~20 ng/ml范围内,其测量线性度可提升至0.9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铀 紫外脉冲 荧光分析 高精度A/D转换
下载PDF
CT引导下后装插植治疗的相对剂量分布验证
9
作者 任欢 何高魁 钟挚 《医疗装备》 2023年第8期21-24,共4页
目的通过电离室矩阵对高剂量率后装插植治疗技术的剂量分布进行验证,探讨后装机插植治疗的剂量验证方法。方法首先使用井形电离室对放射源进行活度测量,保证绝对剂量的准确性,然后在电离室矩阵表面设置4根插植针,分别设计5种不同分布情... 目的通过电离室矩阵对高剂量率后装插植治疗技术的剂量分布进行验证,探讨后装机插植治疗的剂量验证方法。方法首先使用井形电离室对放射源进行活度测量,保证绝对剂量的准确性,然后在电离室矩阵表面设置4根插植针,分别设计5种不同分布情况的计划,使用模拟计划执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计划中的剂量分布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井形电离室测量的活度与计算活度偏差为5%,5例验证计划通过率均为90%以上。结论井形电离室可用于放射源到位精度检测,电离室矩阵可用于验证插植治疗的相对剂量分布,且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快捷、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植治疗 剂量分布验证 电离室矩阵
下载PDF
基于核四极共振技术的邮件爆炸物检测系统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高魁 宛玉晴 +3 位作者 田华阳 金余恒 黄小健 刘洋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9-432,共4页
介绍了基于核四极矩共振(Nuclear Quadrapole Resonance,简称NQR)的爆炸物探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基于NQR技术的邮件爆炸物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定制激发脉冲序列,激发脉冲的相位、幅度和频率可实现程序... 介绍了基于核四极矩共振(Nuclear Quadrapole Resonance,简称NQR)的爆炸物探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基于NQR技术的邮件爆炸物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定制激发脉冲序列,激发脉冲的相位、幅度和频率可实现程序精确控制。系统中采用了自动调谐技术保证探头只对感兴趣的频率点灵敏,集成了温度-频率关系曲线使得系统能够根据被测样品的温度自动修正激发频率。同时,在数据处理中引入加权算法抑制噪声干扰,提高了探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四极共振(NQR) 爆炸物检测 傅立叶变换 邮件
下载PDF
高纯锗能谱仪系统研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高魁 孙慧斌 +17 位作者 郝晓勇 刘义保 代传波 邓长明 王柱 廖辉 汪天照 胡世鹏 邵俊琪 张怀强 刘海峰 杨松 贾伟强 厉文聪 刘洋 阙子昂 田华阳 张向阳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1,共7页
介绍了高纯锗能谱仪系统的研制。项目突破了探测器级高纯锗单晶提纯、高纯锗探测器表面钝化保护、高计数率数字化多道分析器以及无源效率刻度等关键技术,研制出高纯锗能谱仪系统样机。开展了高纯锗能谱仪在核燃料包壳破损在线监测、中... 介绍了高纯锗能谱仪系统的研制。项目突破了探测器级高纯锗单晶提纯、高纯锗探测器表面钝化保护、高计数率数字化多道分析器以及无源效率刻度等关键技术,研制出高纯锗能谱仪系统样机。开展了高纯锗能谱仪在核燃料包壳破损在线监测、中高放射性废物桶核素源项无损检测和材料点缺陷特性分析示范应用研究。性能测试表明:85%探测效率的能谱仪的能量分辨率为1.98keV(1.33 MeV伽马射线),峰康比好于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锗单晶 高纯锗探测器 离子注入 多道分析器
下载PDF
CIAE核探测器技术的发展
12
作者 何高魁 刘洋 +7 位作者 张向阳 赵江滨 郝晓勇 邵俊琪 汤秀章 宛玉晴 杨昉东 阙子昂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03-308,共6页
核探测器技术是我国核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支撑学科。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CIAE)先后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各类型探测器67种以上,提供核电子仪器和装置多达七、八十种,计几千台件,为我国核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以... 核探测器技术是我国核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支撑学科。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CIAE)先后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各类型探测器67种以上,提供核电子仪器和装置多达七、八十种,计几千台件,为我国核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以来,CIAE开展了硅平面工艺半导体探测器、化合物半导体探测器、高纯锗探测器、核四极共振探测器、高温裂变电离室探测器等研究,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研发了多种先进核探测器/装置,为我国核技术应用、国家安全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探测器 核电子学 地雷探测 核技术应用
下载PDF
平面工艺Si-PIN低能X射线探测器研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万昌 何高魁 +2 位作者 黄小健 乌如恭桑 孙亮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7-229,共3页
叙述了用平面工艺技术制备Si-PIN低能X射线探测器的工艺方法。为了减小探测器的漏电流,采用了表面钝化和保护环技术。文章给出了厚度500μm,灵敏面积分别为5 mm2、10mm2的不同探测器在室温下漏电流测量结果以及5mm2的探测器在室温及温... 叙述了用平面工艺技术制备Si-PIN低能X射线探测器的工艺方法。为了减小探测器的漏电流,采用了表面钝化和保护环技术。文章给出了厚度500μm,灵敏面积分别为5 mm2、10mm2的不同探测器在室温下漏电流测量结果以及5mm2的探测器在室温及温差电致冷条件下对55Fe5.9keV X射线的能谱响应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工艺技术 SI-PIN探测器 能量分辨率
下载PDF
用于高分辨率Si-PIN探测器的低噪声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洋 田华阳 +3 位作者 何高魁 黄小健 郝晓勇 继世梁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7-321,共5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高分辨率Si-PIN探测器的低噪声晶体管反馈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设计。在场效应管制冷到-20℃,成形时间为6μs条件下,前放的零电容电子学噪声(对Si探测器)为150 eV。与平面工艺技术制备的厚度500μm,灵敏面积5 mm2的Si-PI... 介绍了一种用于高分辨率Si-PIN探测器的低噪声晶体管反馈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设计。在场效应管制冷到-20℃,成形时间为6μs条件下,前放的零电容电子学噪声(对Si探测器)为150 eV。与平面工艺技术制备的厚度500μm,灵敏面积5 mm2的Si-PIN探测器配用,采用小型温差电制器制冷至-20℃,对5.9 keV X射线的能量分辨率(FWHM)最好可以达到195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灵敏 晶体管反馈 低噪声 高分辨率 SI-PIN探测器
下载PDF
CdZnTe探测器能量补偿层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郝晓勇 孟欣 +2 位作者 何高魁 刘洋 继世梁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4-306,387,共4页
简要介绍了用CdZnTe探测器构成剂量测量仪所用的能量响应补偿层,根据计算设计了5种组合结构,并对各种组合结构进行了χ,γ射线能量响应实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CZT在能量响应方面能够满足剂量测量的要求。
关键词 CdZnTe探测器 剂量测量 能量响应
下载PDF
核反应堆初次装料过程中堆芯中子计数率监测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洋 何高魁 +1 位作者 田华阳 赵江滨 《同位素》 CAS 2022年第2期98-103,共6页
为实现核反应堆首次装料及换料过程中的安全控制,研制了核反应堆初次装料监测装置,完成了装置相关机械结构、电气结构设计和制造工作,装置主要包括;He正比计数管探头组件、脉冲计数装置等。其中,探头组件采用新型结构,机械结构采用马笼... 为实现核反应堆首次装料及换料过程中的安全控制,研制了核反应堆初次装料监测装置,完成了装置相关机械结构、电气结构设计和制造工作,装置主要包括;He正比计数管探头组件、脉冲计数装置等。其中,探头组件采用新型结构,机械结构采用马笼头结构防水接头、防水屏蔽套筒和承重核测多芯屏蔽电缆组合的形式,探头组件电路结构采用快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加高压模块一体化的形式。脉冲计数装置采用机柜、NIM机箱、插件形式,包含四个测量通道和一个声光报警通道,可以实现计数率显示、超阈值声光报警等功能。经实验测试,装置满足核反应堆装料过程中子注量率监测的要求,已经应用于红沿河核电站5、6号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反应堆 初次装料 快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
下载PDF
CIAE核技术在反恐中的创新和应用
17
作者 王强 王国宝 +4 位作者 郑玉来 何高魁 曾自强 李永 刘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09-315,共7页
爆炸和核恐怖袭击活动严重威胁人类安全及经济发展,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CIAE)在核技术反恐领域,开展了高灵敏、低功耗、智能化、网络化的放射性物质检测技术研究。利用中子、X射线背散射和核四极共振(NQR)技术等开展了快速、有效的爆... 爆炸和核恐怖袭击活动严重威胁人类安全及经济发展,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CIAE)在核技术反恐领域,开展了高灵敏、低功耗、智能化、网络化的放射性物质检测技术研究。利用中子、X射线背散射和核四极共振(NQR)技术等开展了快速、有效的爆炸物等违禁品检测技术研究,突破了渐进式混合多元迭代算法和竞争性加权谱分析技术、强干扰条件下爆炸物特征元素快速识别技术、非连续重构时间窗技术、爆炸物快中子检测系统在线能量刻度技术、双拟合快速放射性检测技术、宽能复合探测技术和X射线扫描方式构建等关键技术。研制出多种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反恐与安保装备,其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了CIAE核反恐与安保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技术 放射性物质检测 爆炸物检测 反恐 谱分析
下载PDF
基于平面工艺硅探测器的β伏打微核能电池
18
作者 张凯 何高魁 +3 位作者 黄小健 刘洋 孟欣 郝晓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18-1222,共5页
简要叙述了利用平面工艺硅探测器和放射性同位素构成的β伏打微核能电池的原理,比较了不同灵敏面积硅探测器对β伏打微核能电池开路电压的影响。实验证明,单个β伏打微核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可达到0.15 V~0.3 V,采用串、并联方式可以获得... 简要叙述了利用平面工艺硅探测器和放射性同位素构成的β伏打微核能电池的原理,比较了不同灵敏面积硅探测器对β伏打微核能电池开路电压的影响。实验证明,单个β伏打微核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可达到0.15 V~0.3 V,采用串、并联方式可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伏打微核能电池 平面工艺 硅探测器
下载PDF
溴化铊探测器的制备研究和测试
19
作者 郝晓勇 何丽霞 何高魁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第7期61-62,共2页
溴化铊(Tl Br)晶体是制备室温γ射线及x射线探测器的优良材料,晶体平均原子序数高,对射线的阻止本领强;禁带宽度大,电阻率高,漏电流较小。因而,近年来倍受人们的关注,已成为目前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为此,该文对Tl Br核辐射探测器制备... 溴化铊(Tl Br)晶体是制备室温γ射线及x射线探测器的优良材料,晶体平均原子序数高,对射线的阻止本领强;禁带宽度大,电阻率高,漏电流较小。因而,近年来倍受人们的关注,已成为目前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为此,该文对Tl Br核辐射探测器制备和测试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电流 能量分辨率 溴化铊
下载PDF
同轴高纯锗探测器探测效率的MCNP模拟与电荷收集时间的计算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爽 何高魁 郝晓勇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6-320,共5页
高纯锗探测器具有很好的能量分辨率,被认为是核素分析的黄金标准,在很多检测领域成为规定的标准检测设备。在高纯锗探测器的制备过程中,可以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探测器进行模拟,用于确定探测器制备过程中的参数。采用MCNP4软件对同轴高... 高纯锗探测器具有很好的能量分辨率,被认为是核素分析的黄金标准,在很多检测领域成为规定的标准检测设备。在高纯锗探测器的制备过程中,可以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探测器进行模拟,用于确定探测器制备过程中的参数。采用MCNP4软件对同轴高纯锗探测器探测效率进行模拟,研究了不同材质入射窗、不同能量γ射线对高纯锗探测器探测效率的影响,并根据模拟结果选择合适的入射窗材料并确定死层厚度,进而为高纯锗探测器研制提供指导。还对高纯锗探测器晶体的内部电场进行模拟,计算得到能量沉积点的电荷收集时间,通过改变能量沉积点位置,更直观地反映晶体内部不同位置的电荷收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高纯锗探测器 铍窗 MonteCarlo方法 死层厚度 电荷收集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