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中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26
1
作者 余一旻 杜亚松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通过家长调查上海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及有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心理健康问卷、亲子互联网成瘾测试、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3068名上海市10所学校内初一、高一、职业学校一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结果网络成瘾与成瘾倾向者... 目的通过家长调查上海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及有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心理健康问卷、亲子互联网成瘾测试、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3068名上海市10所学校内初一、高一、职业学校一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结果网络成瘾与成瘾倾向者的总比例为8.65%。性别、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抚养人以及管教方式不同的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别。正常使用网络、网络成瘾倾向、网络成瘾三个组的SDQ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得分以及困难总分均依次增高,三组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因素对网络成瘾的发生有重要作用,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情绪、行为、社交均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网络成瘾 长处与困难问卷 家庭
下载PDF
上海市中学生对心理卫生问题的知晓度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余一旻 杜亚松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了解并比较上海初中生与高中生对心理卫生问题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儿童心理卫生知晓问卷和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737名中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初中生在同伴交往和社会行为方面问题多于高中生组。高中生在情绪、注意力上问题多于初... 目的了解并比较上海初中生与高中生对心理卫生问题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儿童心理卫生知晓问卷和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737名中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初中生在同伴交往和社会行为方面问题多于高中生组。高中生在情绪、注意力上问题多于初中生。高中生对严重心理卫生问题的识别力高于初中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对服药和与人谈论来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都不认可,尤其是高中生。都认为家庭对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很大,初中生更相信他们的父母能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而高中组中则相反。结论上海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心理卫生问题的知晓情况存在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卫生问题 知晓度 长处与困难问卷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VS人格障碍
3
作者 余一旻 刘登堂 整理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3期185-187,共3页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人格障碍 奋乃静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多动症状——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
4
作者 余一旻 刘登堂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21岁,未婚,无业.因"行为怪异,反复走动,情绪易激惹6年,加重半年"于2005.4.14第2次入院. 1988年患者6岁时在家看恐怖电视受惊吓后出现发呆,少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约半年后基本恢复正常.
关键词 强迫症状 精神分裂症 多动 行为怪异
下载PDF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返回抑制时间进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彦 徐一峰 +8 位作者 王彦 卓恺明 余一旻 胡瑶 范青 李妍 江开达 施慎逊 刘登堂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4期197-202,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返回抑制时间进程的基本属性。方法30例健康志愿者及41例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急性期患者分别接受线索-靶子实验。靶子位置的2个水平分别为线索化位置和非线索化位置。线索开始呈现到靶子开始呈现的... 目的探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返回抑制时间进程的基本属性。方法30例健康志愿者及41例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急性期患者分别接受线索-靶子实验。靶子位置的2个水平分别为线索化位置和非线索化位置。线索开始呈现到靶子开始呈现的时间间隔(stimulus onsetasynchrony,SOA)的9个水平分别为300ms,400ms,500ms,600ms,700ms,800ms,1200ms,1500ms和2500ms。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1)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分组因素的主效应显著(P=0.000),健康对照组的平均反应时(365ms)短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平均反应时(521ms)。靶子位置的主效应显著(P=0.000),靶子在线索化位置的反应时(458ms)长于非线索化位置的反应时(428ms)。SOA主效应不显著(P=0.338)。分组和SOA之间、分组和靶子位置之间、SOA和靶子位置之间以及分组、SOA和靶子位置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均>0.05)。(2)健康对照组在所有SOA水平上靶子在线索化位置的反应时均长于非线索化位置的反应时,差异均达非常显著性(P均<0.01)。(3)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所有SOA水平上靶子在线索化位置的反应时均长于非线索化位置的反应时,其中SOA为400ms,700ms和2500ms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SOA为600ms,800ms,1200ms和1500ms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SOA为300ms和500ms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正常人自SOA300ms以后就出现稳定的返回抑制,而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返回抑制延迟出现,SOA600ms以后出现稳定的返回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选择性注意 返回抑制 SOA 时间进程
下载PDF
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慧芳 沈婷 +6 位作者 余一旻 刘登堂 王飚 江开达 郭晓云 诸索宇 凌政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5期271-274,共4页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典型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伴有兴奋激越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研究治疗21天。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典型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伴有兴奋激越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研究治疗21天。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统计学检验采用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结果奎硫平组40例,氟哌啶醇组30例。1.奎硫平与氟哌啶醇的总体疗效(t=1.815)、兴奋症状的控制(t=0.478)效果相当(P>0.05)。2.不良反应方面:氟哌啶醇引起的椎体外系不良反应如肌强直、静坐不能较奎硫平高。结论奎硫平合并氯硝西泮对精神分裂症兴奋症状的疗效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相当,不良反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硫平 氟哌啶醇 精神分裂症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兴奋症状 对照研究 治疗 副反应量表(TESS) 激越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下载PDF
氯硝西泮、氟哌啶醇及其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朝 诸索宇 +5 位作者 王慧芳 陈华 余一旻 刘登堂 王飙 张明园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比较氯硝西泮、氟哌啶醇及其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活性对照研究,共分3组。氯硝西泮组15例,剂量范围(2-6)mg/d;氟哌啶醇组15例,剂量范围(5-15)mg/d;氟哌啶... 目的比较氯硝西泮、氟哌啶醇及其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活性对照研究,共分3组。氯硝西泮组15例,剂量范围(2-6)mg/d;氟哌啶醇组15例,剂量范围(5-15)mg/d;氟哌啶醇+氯硝西泮组15例,氯硝西泮剂量范围(2-6)mg/d,氟哌啶醇剂量范围(5-15)mg/d。3组均以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总分、BPRS兴奋激越项目分数、BPRS阳性症状项目分数及按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标准评定观察24小时。结果3组的总体疗效大致相当,24h治疗后BPRS兴奋激越项目评分与基线分比较均具显著性差异(P〈0.01),但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PRS阳性症状项目评分与基线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氯硝西泮肌注对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与氟哌啶醇或氟哌啶醇加氯硝西泮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西泮 氟哌啶醇 精神分裂症 急性激越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相关的QTc延长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3
8
作者 何路遥 余一旻 +2 位作者 于文娟 黄晶晶 李华芳 《精神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索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QTc延长危险因素,验证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建立精神分裂症患者QTc延长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3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线期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基于多因素Cox回归结果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QT... 目的探索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QTc延长危险因素,验证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建立精神分裂症患者QTc延长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3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线期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基于多因素Cox回归结果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QTc延长风险。结果341例患者中有44例患者发生QTc延长,发生率为12.90%。QTc延长的患者中应用高危药物的人数比例高于QTc正常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提示性别及代谢综合征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QTc延长患者中应用高危抗精神病药物及患有代谢综合征的人数比例较高(P<0.05)。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应用高危抗精神病药物及代谢综合征为女性患者发生QTc延长的危险因素(P<0.05)。建立了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QTc延长预测模型,C-index为0.736,校准度曲线较贴合y=x。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患有代谢综合征或应用高危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发生QTc延长的风险较大。本研究建立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QTc延长预测模型能帮助临床医生快速识别高风险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C延长 精神分裂症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可变剂量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7
9
作者 余一旻 李华芳 +20 位作者 杨甫德 胡建 赵振环 董继承 陈红辉 许秀峰 李鸣 王刚 王晓萍 谢世平 唐济生 张晋碚 关念红 丁瑛 谭庆荣 李惠春 钟华 张鸿燕 谢光荣 孙学礼 顾牛范 《上海精神医学》 2010年第6期349-353,共5页
目的研究可变剂量的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性、耐受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单组、多中心研究,使用可变剂量的帕利哌酮缓释剂(3~12mg/d)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8例,观察期8周,通过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 目的研究可变剂量的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性、耐受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单组、多中心研究,使用可变剂量的帕利哌酮缓释剂(3~12mg/d)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8例,观察期8周,通过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价有效性。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其他不良事件的报告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有效率(PANSS减分率≥30%)随治疗时间而增加,治疗8周末有效率为82.6%。研究终点PANSS总分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终点平均剂量为(7.9±2.2)mg/d。治疗8周时40.11%患者的治疗剂量保持6mg/d的水平,4.44%患者的治疗剂量下调至3mg/d。常见的不良事件为锥体外系反应、便秘、肝功能异常、睡眠障碍、嗜睡、疲乏及恶心。结论可变剂量帕利哌酮缓释剂(3~12mg/d)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有效,且耐受性、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利哌酮缓释剂 精神分裂症 有效性 耐受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原发性失眠人群特征、睡眠质量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2
10
作者 张蕾 和申 +4 位作者 余一旻 李妍 闻晖 乔颖 李华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9-694,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人群特征、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原发性失眠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基于病例对照的研究设计,对602例原发性失眠患者和242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汉密尔...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人群特征、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原发性失眠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基于病例对照的研究设计,对602例原发性失眠患者和242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估以及生活习惯和方式的比较。结果原发性失眠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在教育水平、婚姻、居住情况、职业收入、生活习惯、睡眠习惯、家庭关系、存在躯体不适以及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PSQI各项目得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男性失眠患者相比,女性失眠患者入睡所需时间更长,睡眠效率较差,更容易使用催眠药物(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饮酒、存在躯体不适、加班或夜班、离异或丧偶、个人年收入($5万~10万)、精神心理因素(焦虑、抑郁)都是失眠的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失眠患者多伴有躯体不适以及焦虑或抑郁症状。饮酒、加班或夜班、离异或丧偶、个人年收入($5万~10万)等都可能是失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失眠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与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园园 严小蕾 +5 位作者 易正辉 余一旻 汪栋祥 杜亚松 禹顺英 李华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在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TaqMan荧光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对421例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98例健康对照者的α3、α4、α7、α5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 目的探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在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TaqMan荧光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对421例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98例健康对照者的α3、α4、α7、α5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subunit gene)即CHRNA3(rs1317286)、CHRNA4(rs1044396)、CHRNA7(rs6494212)及CHRNA5(rs16969968,rs684513)基因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这些位点与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及其与发病年龄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基因与基因的交互作用。结果单位点分析显示所有位点的差异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携带rs1317286G等位基因的患者发病年龄晚于不携带rs1317286G等位基因的患者[发病年龄分别为(15.5±0.33)岁和(15.1±0.14)岁,P=0.010]。CHRNA5基因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组成的单体型也显示不与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关联。进一步的基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rs1044396、rs6494212及rs684513联合作用模式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相关(P=0.0007)。结论 CHRNA3(rs1317286)位点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相关;rs1044396、rs6494212及rs684513基因的联合作用模式可能与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精神分裂症 乙酰胆碱受体基因 多态性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国产草酸依地普仑片与来士普治疗抑郁症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一旻 李华芳 +5 位作者 王飚 栗克清 许秀峰 师建国 高成阁 谭庆荣 《上海精神医学》 2013年第2期107-115,共9页
背景抑郁症已日益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只有少部分抑郁症患者获得治疗。治疗率低的原因之一在于进口抗抑郁药治疗花费高昂。目的比较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艾司西酞... 背景抑郁症已日益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只有少部分抑郁症患者获得治疗。治疗率低的原因之一在于进口抗抑郁药治疗花费高昂。目的比较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艾司西酞普兰国产药草酸依地普仑片与专利药来士普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入组抑郁症病例260例,其中研究组(草酸依地普仑治疗组)和对照组(来士普组)各130例,治疗8周。主要疗效指标为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评分。安全性评估包括不良事件、定期体检、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结果为期8周的治疗中研究组有35名(27%)受试者脱落,对照组为32名(25%)。意向治疗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ITT)发现治疗8周后,研究组的HAMD量表评分减分(标准差)为13.9(8.2)分,对照组为14.3(8.1)分(t=0.44,p=0.664)。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HAMD减分率≥50%)分别为69%和67%(x^2=0.16,df=1,p=0.690);临床痊愈率(研究终点HAMD总分≤7分)分别为51%和49%(x^2=0.06,df=1,p=0.804)。研究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口干(12.3%)、恶心(9.2%)和头晕(6.2%),对照组为恶心(10.8%)、乏力(7.7%)和嗜睡(6.9%)。在研究的前35天中,治疗组出现1例自杀和2例自杀未遂,对照组出现1例自杀(Fisher精确检验,p=0.314)。结论对在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的中、重度抑郁症患者,采用国产草酸依地普仑片与来士普初步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关注自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抑郁症 安全性 多中心 治疗 通用 疗效 FISHER精确检验
下载PDF
短期使用苯海索对服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余一旻 张蕾 +1 位作者 杨晓敏 李华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短期使用苯海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将96例因单用利培酮治疗后产生锥体外系反应(EPS)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给予苯海索4 mg/d)49例和对照组(给予安慰剂4 mg/d)47例,观... 目的:探讨短期使用苯海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将96例因单用利培酮治疗后产生锥体外系反应(EPS)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给予苯海索4 mg/d)49例和对照组(给予安慰剂4 mg/d)47例,观察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MATRICS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估认知功能;Barnes静坐不能分级量表(BARS)、Simpson-Angus分级量表(SAS)以及EPS严重度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E)评估EPS。结果:两组MCCB的持续操作测验得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治疗4周,MCCB的符号编码、迷宫、视觉记忆、持续操作得分增加,具有时间效应(F=4.333,F=15.520,F=4.766,F=11.000;P<0.05或P<0.01)。结论:短期、小剂量苯海索能有效改善抗精神病药治疗引起的EPS,并能提高患者的注意力,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苯海索 利培酮
下载PDF
父母冲突与儿童身心健康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一旻 杜亚松 《上海精神医学》 2008年第4期240-242,共3页
关键词 身心健康 儿童 家庭生活质量 国内外研究 父母关系 家庭关系 婚姻冲突 子系统
下载PDF
丙泊酚镇静对大鼠海马BDNF-TrkB/p75信号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于文娟 朱敏 +4 位作者 沃雁 余一旻 李妍 方洪伟 朱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镇静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10 mg/m L丙泊酚注射液以100 mg/kg或300 mg/kg腹腔注射45 min后,用定量PCR检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 目的·探讨丙泊酚镇静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10 mg/m L丙泊酚注射液以100 mg/kg或300 mg/kg腹腔注射45 min后,用定量PCR检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BDNF)-Trk B/p75信号分子的m RNA水平;并用逃避性抑制(inhibitory avoidance,IA)试验评价丙泊酚作用后的大鼠学习记忆情况。结果·丙泊酚腹腔注射45 min后,100 mg/kg组和300 mg/kg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的m RNA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1.20±0.13)倍(P=0.002)和(88±12)%(P=0.044);100 mg/kg组和300 mg/kg组大鼠海马组织中Trk B的m RNA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1.01±0.11)倍(P=0.982)和(86±11)%(P=0.018)。另外,p75的m RNA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1.02±0.10)倍(P=0.778)和(1.59±0.18)倍(P=0.000)。100 mg/kg组大鼠IA的潜伏期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5);300 mg/kg组大鼠IA的潜伏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8),亦显著低于100 mg/kg组(P=0.020)。结论·丙泊酚呈剂量依赖性调节海马BDNF-Trk B/p75信号分子的表达,高剂量丙泊酚可能通过调节海马BDNF-TrkB/p75信号进而影响大鼠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海马 镇静
下载PDF
拉莫三嗪治疗中国人群双相抑郁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曾端 和申 +5 位作者 余一旻 黄晶晶 赵楠 王强 李华芳 沈一峰 《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331-336,共6页
目的评价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分析,评价拉莫三嗪对照其他药物治疗双相抑郁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治疗人群为中国患者,治疗时间为8周或12周,疗效的终点指标被定义为治疗前后汉... 目的评价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分析,评价拉莫三嗪对照其他药物治疗双相抑郁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治疗人群为中国患者,治疗时间为8周或12周,疗效的终点指标被定义为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分值的改变。安全性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AE)发生率比较。结果共纳入12篇研究,随机对照试验9篇,非随机对照试验3篇,共814例患者。两组比较,研究组改善双相障碍抑郁症状更明显,两组HAMD减分值及CGI减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事件方面,拉莫三嗪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恶心、震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皮疹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抑郁疗效更优,且恶心和震颤的发生率更低。皮疹的发生率虽高于对照组,但为轻度的可耐受的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双相抑郁 疗效 不良事件 META 分析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催乳素升高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何丝迪 于文娟 +1 位作者 余一旻 李华芳 《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458-463,共6页
高催乳素血症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且个体差异明显,可引起月经不调、泌乳、不育、骨质疏松以及乳腺癌等多种临床结局,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影响预后。目前多数研究通过备选基因检测高催乳素血症... 高催乳素血症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且个体差异明显,可引起月经不调、泌乳、不育、骨质疏松以及乳腺癌等多种临床结局,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影响预后。目前多数研究通过备选基因检测高催乳素血症的遗传易感性,本文对多巴胺(DA)和五羟色胺(5-HT)通路相关基因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催乳素(PRL)升高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为抗精神病药物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催乳素血症 抗精神病药物 多巴胺 五羟色胺 综述
下载PDF
度洛西汀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18
作者 黄志伟 王蕊 +4 位作者 余一旻 李妍 沈一峰 李华芳 魏宇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8-602,共5页
目的 建立度洛西汀在中国受试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方法 基于36例健康受试者单次/多次服用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后密集采样的数据,使用NONMEM软件建立度洛西汀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通过前进法和后退法考察性别、年龄、体质量、白... 目的 建立度洛西汀在中国受试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方法 基于36例健康受试者单次/多次服用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后密集采样的数据,使用NONMEM软件建立度洛西汀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通过前进法和后退法考察性别、年龄、体质量、白蛋白、血肌酸酐、谷丙转氨酶和剂量对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模型验证包括拟合优度图、可视化检验和自举法。结果 度洛西汀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为一级消除的一房室模型,吸收特征由转移室模型描述,剂量为清除率的协变量。清除率、分布容积、平均转移时间和转移室个数的个体间变异分别为54.71%、56.86%、27.30%和87.71%。结论 转移室模型更合理地描述度洛西汀在中国受试者中的吸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洛西汀 转移室模型 群体药代动力学 吸收
原文传递
脂肪酰胺水解酶基因rs324420多态性与抑郁障碍及抗抑郁疗效的关系
19
作者 赵楠 曾端 +7 位作者 和申 王强 胡满基 张雷 陆伟 余一旻 沈一峰 李华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基因rs324420多态性与抑郁障碍及抗抑郁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19例抑郁障碍患者(患者组)及411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FAAH基因rs324420多态性;患者组中98例完成8周抗抑郁药物治疗并分... 目的:探讨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基因rs324420多态性与抑郁障碍及抗抑郁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19例抑郁障碍患者(患者组)及411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FAAH基因rs324420多态性;患者组中98例完成8周抗抑郁药物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进行评估;治疗后HAMD≤7分为界将患者分为缓解亚组51例与非缓解亚组47例。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FAAH基因rs324420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缓解亚组与非缓解亚组间rs324420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非缓解组(χ^2=4.28,P=0.039)。不同基因型患者间,AA基因型患者治疗后2、4、6、8周HAMD总分低于AC、CC型,减分率高于AC、CC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AAH基因rs324420多态性可能与抗抑郁药的疗效相关,A等位基因及AA基因型携带者的抗抑郁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抑郁症 抗抑郁疗效
下载PDF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模型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更正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胜珂 余一旻 李华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22-424,共3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长期治疗中发现这一群体心血管疾病高发,死亡率远高于普通人群。目前针对普通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有较多风险评估模型,但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模型欠缺。本文对国际上认可的心血管病风险评估模型作一综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长期治疗中发现这一群体心血管疾病高发,死亡率远高于普通人群。目前针对普通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有较多风险评估模型,但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模型欠缺。本文对国际上认可的心血管病风险评估模型作一综述,探索可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评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风险评估模型 精神分裂症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