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Ⅷ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癌 被引量:6
1
作者 余业勤 汤钊猷 +1 位作者 马曾辰 周信达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17-320,共4页
1970年1月至1990年5月,作者用第Ⅷ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癌25例。由于第Ⅷ肝段位于右肝膈顶部,介于肝右静脉与肝中静脉之间,又紧邻下腔静脉,切除常很困难,部分病人需全肝血流阻断才能切除。除1例术后3天死于败血症外,其余24例均得到随访,术后... 1970年1月至1990年5月,作者用第Ⅷ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癌25例。由于第Ⅷ肝段位于右肝膈顶部,介于肝右静脉与肝中静脉之间,又紧邻下腔静脉,切除常很困难,部分病人需全肝血流阻断才能切除。除1例术后3天死于败血症外,其余24例均得到随访,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5%、50.0%和37.5%,有2例已生存15年和12年。作者认为:第Ⅷ肝段切除虽然困难,但仍以手术切除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肝肿瘤
下载PDF
肝癌外科治疗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4
2
作者 余业勤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12-13,共2页
原发性肝癌外科手术治疗虽已有百余年历史,在前70多年中,由于相关学科发展缓慢,因此,肝癌外科治疗的发展也迟缓。70年代由于甲胎蛋白的发现和临床应用,加上80年代以后多种影像技术的发展,使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手术成为现实,通过临床... 原发性肝癌外科手术治疗虽已有百余年历史,在前70多年中,由于相关学科发展缓慢,因此,肝癌外科治疗的发展也迟缓。70年代由于甲胎蛋白的发现和临床应用,加上80年代以后多种影像技术的发展,使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手术成为现实,通过临床工作者的艰苦实践,观念不断更新,肝癌外科治疗已日益发展,使更多的病人受益。兹就近年来肝癌外科治疗的几个问题作一概述。一、手术切除范围:按传统的观念,肝癌常作肝叶或半肝切除,这一手术模式在50~60年代应用较多,确也曾治愈过一些病人,但随着肝癌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浅谈核医学科门诊病历的管理 被引量:1
3
作者 余业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4期4031-4032,共2页
门诊病历是记录患者医疗信息的载体之一,是住院医师为患者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依据,也是社会疾病预防、患者享受医疗保障、医疗纠纷举证的重要参考依据。不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可以客观地反映医院的管理水平、... 门诊病历是记录患者医疗信息的载体之一,是住院医师为患者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依据,也是社会疾病预防、患者享受医疗保障、医疗纠纷举证的重要参考依据。不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可以客观地反映医院的管理水平、工作状况、医疗质量、管理措施。1核医学科的常见疾病主要是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的复杂性赋予了核医学门诊病历档案的特殊性我院核医学门诊是以治疗甲状腺疾病为主的诊室,目前我院核医学科诊室的月门诊量有3000人次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病历档案 核医学科 管理 甲状腺疾病 疾病预防 核医学门诊 医疗信息 住院医师
下载PDF
小肝癌的手术治疗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余业勤 《腹部外科》 1989年第4期154-155,共2页
本文阐述了小肝癌手术治疗的各方面经验,并介绍了小肝癌切除后的结果。
关键词 肝癌 手术 肝肿瘤
下载PDF
肝癌导向治疗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汤钊猷 刘康达 +17 位作者 范桢 陆继珍 张玉蛟 侯镇 包炎明 周东 汤文英 夏晓玲 杨榕 余竹元 林芷英 马曾辰 周信达 余业勤 杨秉辉 赵惠扬 袁爱娜 周以国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41-245,共5页
原发性肝癌导向治疗研究在肿瘤导向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肝癌是导向治疗进入临床试验的较早对象,积累的临床经验最多,探索的面亦较广。文献中所用“载体”除抗铁蛋白抗体外,还有抗甲胎蛋白抗体,抗人肝癌抗体,抗癌胚抗原抗体,抗乙型肝炎... 原发性肝癌导向治疗研究在肿瘤导向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肝癌是导向治疗进入临床试验的较早对象,积累的临床经验最多,探索的面亦较广。文献中所用“载体”除抗铁蛋白抗体外,还有抗甲胎蛋白抗体,抗人肝癌抗体,抗癌胚抗原抗体,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以及碘油等。所用“弹头”目前仍以放射性核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导向治疗 抗体 载体 临床实验
下载PDF
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疗法与序贯切除 被引量:19
6
作者 汤钊猷 余业勤 +8 位作者 周信达 马曾辰 陆继珍 刘康达 林芷英 杨秉辉 范桢 候镇 张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45-147,151,共4页
尽管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经五、六十年代的大肝癌切除和七、八十年代的小肝癌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但占大多数的不能切除肝癌,无论给子何种姑息性治疗,仍罕见生存5年以上者。我所1958~1975年不能切除肝癌的五年生存率为0%,而1976~1984年则... 尽管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经五、六十年代的大肝癌切除和七、八十年代的小肝癌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但占大多数的不能切除肝癌,无论给子何种姑息性治疗,仍罕见生存5年以上者。我所1958~1975年不能切除肝癌的五年生存率为0%,而1976~1984年则提高到10.4%。这一可喜结果主要乃采用肿瘤缩小疗法与序贯切除所致。迄今文献这方面报告极少,且多数针对肝母细胞瘤。本文通过24年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不能切除肝癌肿瘤缩小疗法的途径与序贯切除后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缩小疗法 序贯切除
下载PDF
超分割放疗与化疗交替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陆继珍 李炳鑫 +2 位作者 刘康达 余业勤 汤钊猷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2-54,共3页
迄今,手术切除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最好的手段。但现实中为数众多的却是不能切除的肝癌。因此,研究不能切除的肝癌如何转化为能切除的肝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近年,随着放射物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出现了若干不同于以往... 迄今,手术切除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最好的手段。但现实中为数众多的却是不能切除的肝癌。因此,研究不能切除的肝癌如何转化为能切除的肝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近年,随着放射物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出现了若干不同于以往经典放疗的新方法:如超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化疗 肝癌 超分割 交替
下载PDF
^(131)I治疗甲亢7170例疗效总结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汉华 熊云新 +9 位作者 廖宁 刘观鑫 华彩群 杨均 余业勤 潘伟 莫华英 刘兰珍 吴秀姣 罗凤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2-943,共2页
关键词 ^131I治疗 甲亢患者 疗效总结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HAMILTON 内分泌疾病
下载PDF
冷冻外科治疗肝癌 被引量:14
9
作者 周信达 余业勤 +5 位作者 汤钊猷 马曾辰 徐东波 张博恒 郑亚新 翁建茂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5-317,共3页
冷冻治疗肝癌113例,其中原发性肝癌(PLC)107例、转移性肝癌(SLC)6例。用盘形冷冻头治疗位于肝浅表肿瘤,单针或多针冷冻头插入瘤体内治疗位于肝深部肿瘤术中B超监测冷冻范围。全组无手术死亡。107例PLC患者冷冻后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2... 冷冻治疗肝癌113例,其中原发性肝癌(PLC)107例、转移性肝癌(SLC)6例。用盘形冷冻头治疗位于肝浅表肿瘤,单针或多针冷冻头插入瘤体内治疗位于肝深部肿瘤术中B超监测冷冻范围。全组无手术死亡。107例PLC患者冷冻后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22.0%、8.2%,其中32例PLC≤5cm患者则分别为48.8%、17.1%。6例SLC患者冷冻后平均生存25.2个月(2~90个月)。本文提示:冷冻对手术不能切除肝癌是一种安全、有一定疗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外科学 肝肿瘤
下载PDF
液氮局部冷冻治疗肝癌 被引量:17
10
作者 周信达 汤钊猷 +3 位作者 余业勤 马曾辰 张博恒 程树群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0-142,共3页
液氮局部冷冻治疗肝癌152例,其中原发性肝癌(PLC)145例,转移性肝癌(SLC).例,145例PLC中,Ⅰ期46例(31.7%),Ⅱ期91例(62.8%),Ⅲ期8例(5.5%)。全组无手术死亡。145例PLC患者... 液氮局部冷冻治疗肝癌152例,其中原发性肝癌(PLC)145例,转移性肝癌(SLC).例,145例PLC中,Ⅰ期46例(31.7%),Ⅱ期91例(62.8%),Ⅲ期8例(5.5%)。全组无手术死亡。145例PLC患者冷冻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2%、49.2%、34.8%;其中PLC≤5cm41例患者则分别为91.0%、76.5%、64.2%。7例SLC患者冷冻后平均生存22.3个月(4~112个月).文中提示,冷冻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局部治疗方法。冷冻治疗小肝癌,可达根治目的;对较大肝癌,冷冻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个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冷冻疗法
下载PDF
小肝癌的研究及其延伸──20年工作概述(综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汤钊猷 余业勤 +7 位作者 周信达 杨秉辉 林芷英 陆继珍 马曾辰 刘康达 叶胜龙 吴志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95-400,共6页
关键词 肝肿瘤 小肝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外科手术概念的更新与术后长期生存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曾辰 汤钊猷 +1 位作者 余业勤 周信达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42-44,共3页
原发性肝癌外科手术概念的更新与术后长期生存马曾辰,汤钊猷,余业勤,周信达1958年1月~1994年6月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为2167例原发性肝癌(PLC)施行肝脏手术,其中51例生存超过十年,46例存活至今,最... 原发性肝癌外科手术概念的更新与术后长期生存马曾辰,汤钊猷,余业勤,周信达1958年1月~1994年6月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为2167例原发性肝癌(PLC)施行肝脏手术,其中51例生存超过十年,46例存活至今,最长生存达32年。除早期、积极和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NCER The TNM STAGING for GASTRIC CANCER
下载PDF
牛磺酸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樊嘉 余业勤 +2 位作者 吴志全 陆继珍 刘康达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21-524,共4页
为观察牛磺酸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建立SD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分成5组,分别于缺血前经外周静脉、门静脉注入个碳酸及再灌注前经门静脉注入牛磺酸,及假手术组对照组。结果表明,缺血前给牛磷酸组具有抑制缺血再... 为观察牛磺酸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建立SD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分成5组,分别于缺血前经外周静脉、门静脉注入个碳酸及再灌注前经门静脉注入牛磺酸,及假手术组对照组。结果表明,缺血前给牛磷酸组具有抑制缺血再灌注时肝细胞内酶的漏出,降低肝组织内丙二醇(MDA)含量,提高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Na+,K+-ATP酶及Ca2+-ATP酶活力,抑制细胞及线粒体内Ca2+的蓄积,再灌注后2/小时上述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牛磺酸具有较强的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肝细胞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 牛磺酸
下载PDF
肝癌外科的远期疗效——104例生存5年以上病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信达 汤钊猷 +5 位作者 余业勤 马曾辰 杨秉辉 陆继珍 林芷英 唐辰龙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05-407,共3页
本文报道104例病理证实肝细胞肝癌外科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病例,其中96例系肝癌手术切除病例、8例系肝动脉结扎和/或插管化疗病例。全组亚临床期占47.1(49/104)、中期占52.9%(55/104),瘤体≤5cm者51例。合并肝硬化占80.8%(84/104)。根... 本文报道104例病理证实肝细胞肝癌外科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病例,其中96例系肝癌手术切除病例、8例系肝动脉结扎和/或插管化疗病例。全组亚临床期占47.1(49/104)、中期占52.9%(55/104),瘤体≤5cm者51例。合并肝硬化占80.8%(84/104)。根治性切除占95.8%(92/96)。至1991年2月,72.9%(70/96)肝癌切除病例无癌健在,75.0%(6/8)肝动脉结扎和/或插管化疗病例带瘤生存。36例术后生存10年以上,最后1例肝癌切除术后已29年3个月,仍健在。长期健在患者中多数已恢复工作,3例青年患者术后已结婚生育。本文对提高肝癌外科的远期疗效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手术
下载PDF
肝癌外科40年回顾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信达 汤钊猷 +4 位作者 余业勤 马曾辰 吴志全 樊嘉 钦伦秀 《中国临床医学》 1999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本文报道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40年间(1958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的322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预后的变迁及分析提高疗效的途径,手术切除(n=2276)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44.3%、33.2%,其中小肝癌(n=861)则分别为65.5%... 本文报道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40年间(1958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的322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预后的变迁及分析提高疗效的途径,手术切除(n=2276)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44.3%、33.2%,其中小肝癌(n=861)则分别为65.5%、47.6%。肝癌冷冻治疗(n=23到后5年生存率为39.8%,其中小肝癌冷冻治疗(n=80)则为55.4%。肝癌缩小后2期切除(n=93)5年生存率为64.5%。肝癌复发再切除(n=202)5年生存率为35.4%。全组生存5年以上328例,其中小肝癌187例(57.0%),生存10年以上109例,比较1958~1967年(n=118)、1968~1977年(n=356)、1978~1987(n=715)、1988~1997(n=2038)4个阶段,疗效有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分别为2.8%、7.3%、27.1%和52.5%;10年生存率分别为2.8%、4.3%、19.8%和39.9%。本结果表明,近年肝癌预后有显著提高,其原因可能与小肝癌比例和手术切除增加有关。对术后复发或转移再切除以及不能切除大肝癌缩小后2期切除,对提高疗效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 预后
下载PDF
全埋入式药物输注装置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应用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亚新 余业勤 侯凯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0-171,共2页
迄今为止,肝动脉插管加结扎术仍然是原发性肝癌外科手术治疗中常用术式之一。近来,我们应用全埋入式药物输注装置(totally implantabledrug delivery system,以下简称IDDS)替代沿用了逾20年的外引式导管,行肝动脉插管治疗原发性肝癌,现... 迄今为止,肝动脉插管加结扎术仍然是原发性肝癌外科手术治疗中常用术式之一。近来,我们应用全埋入式药物输注装置(totally implantabledrug delivery system,以下简称IDDS)替代沿用了逾20年的外引式导管,行肝动脉插管治疗原发性肝癌,现将我们的初步体会作一介绍。病例与方法 1992年1月至1992年5月,应用IDDS行肝动脉插管治疗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11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4~65岁,均经病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药物输注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10例报告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学胜 汤钊猷 余业勤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75-276,共2页
肝脏炎性假瘤是一种少见的极易误诊为肝癌的肝脏良性疾病。近年虽屡见报道,但对其病因、诊断及处理,各家意见不一。我院曾收治10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肝肿瘤 炎性假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肝细胞癌形成门静脉癌栓与 DNA 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亚新 余业勤 +1 位作者 徐元鼎 凌玉芹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评估图像细胞仪(ICM)所观察的几项参数用以揭示肝细胞癌(HCC)形成门静脉癌栓(TTPV)的价值。方法99例HCC以CAS┐200型ICM行DNA定量分析。结果DNA指数(DI)和增殖指数(PI)在合并TTPV... 目的评估图像细胞仪(ICM)所观察的几项参数用以揭示肝细胞癌(HCC)形成门静脉癌栓(TTPV)的价值。方法99例HCC以CAS┐200型ICM行DNA定量分析。结果DNA指数(DI)和增殖指数(PI)在合并TTPV的HCC分别显著高于无TTPV的HCC(P<0.05,P<0.01)。在同为二倍体的HCC中,合并TTPV者PI值显著高于无TTPV者(P<0.05)。合并TTPV的HCC,二倍体肿瘤的比例低于无TTPV者,而异倍体比例、细胞核面积、超5倍体细胞比例均高于无TTPV的HCC,但P>0.05。结论随着DNA合成水平的上升,HCC细胞获得了侵袭门静脉、形成TTPV的能力;以ICM行DNA定量分析对揭示HCC是否具有较强侵袭性有明显价值,其中PI是较为敏感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门静脉癌栓 DNA分析
下载PDF
不能切除原发性肝癌的二期切除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元正 余业勤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48-250,共3页
近10年来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重大进展之一是将不能切除的肿瘤缩小后进行切除,称为分阶段治疗或二期切除。二期切除即第一步通过各种治疗的努力使肿瘤缩小,待肿瘤缩小至能够切除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切除阳。肝癌是一种常见恶性程度极高的肿... 近10年来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重大进展之一是将不能切除的肿瘤缩小后进行切除,称为分阶段治疗或二期切除。二期切除即第一步通过各种治疗的努力使肿瘤缩小,待肿瘤缩小至能够切除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切除阳。肝癌是一种常见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大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一般不超过10%。有90%的病人均因肿瘤巨大或紧贴大血管和其它原因而失去切除机会,但有少数病人如果给予积极有效的处理,肿瘤可以缩小,将不能切除转变为可以切除。这样可以提高整个肝癌和大肝癌的切除率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小肝细胞癌的影象学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滨 周康荣 +1 位作者 曾蒙苏 余业勤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1-5,共5页
以11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小肝细胞癌(SHCC)作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分析。增强前(NC)的敏感性(62.2%)低于增强后(+C)(78.1%),低于进床式动态团注增强CT(DIB-CT)(84.6%),P<... 以11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小肝细胞癌(SHCC)作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分析。增强前(NC)的敏感性(62.2%)低于增强后(+C)(78.1%),低于进床式动态团注增强CT(DIB-CT)(84.6%),P<0.01、P<0.05,但与4h延迟CT(D-CT)(78.5%)相比P>0.05。动脉造影CT(CTA)、经动脉门脉造影CT(CTAP)的敏感性显著高于NC(P<0.05)。B超(US)的敏感性显著低于+C、CTA和CTAP(P<0.05)。同位素(PMT)检查的敏感性均低于其他各种影象学方法(P<0.01)。对≤1cm的SHCC,以CTA(71.4%)和CTAP(100%)的敏感性为最高,与US(3.0%)和+C(15.2%)相比P<0.01。对SHCC的定性诊断,以CTA和DIB-CT最佳。以CTA和CTAP敏感性最高,DIB-CT和D-CT次之,常规CT优于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肿瘤 影象学诊断 肝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