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代杂交捕获法与多重荧光PCR在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余剑敏 沈智君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第2代杂交捕获法(HC2)和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中的检测性能。方法随机选择267例宫颈疾病患者,采集宫颈部位分泌物,运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的HC2和多重荧光PCR分别检测标... 目的探讨第2代杂交捕获法(HC2)和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中的检测性能。方法随机选择267例宫颈疾病患者,采集宫颈部位分泌物,运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的HC2和多重荧光PCR分别检测标本中的HPV,并将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HC2和多重荧光PCR检测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和31.46%;HC2和多重荧光PCR对高危型HPV感染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5.88%和90.32%,特异性分别为91.21%和99.43%。结论与HC2相比,多重荧光PCR检测高危型HP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型 宫颈癌 杂交捕获 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测量载流导体磁场的新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余剑敏 钟健松 +2 位作者 孙光厚 魏健宁 孙晶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9-51,共3页
介绍了一种测量载流导体磁场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新型弱磁传感器,直接给出磁场值,克服了现在不能测量载流直导体的磁场和只能采用间接方法测量导体圆环磁场的不足。给出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载流圆环导体和载流直导体激发的磁场的实... 介绍了一种测量载流导体磁场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新型弱磁传感器,直接给出磁场值,克服了现在不能测量载流直导体的磁场和只能采用间接方法测量导体圆环磁场的不足。给出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载流圆环导体和载流直导体激发的磁场的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相符。该方法操作简单,现象直观。还可以测量地磁场、磁导率和手机的电磁辐射,能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流导体 磁场 毕奥-萨伐尔定律 载流圆环 载流直导体
下载PDF
测量不同的振动对全息照相实验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余剑敏 吴水生 +2 位作者 殷海兵 王殿元 钟健松 《大学物理实验》 2010年第2期23-26,共4页
激光全息照相实验对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要求很高。本文针对自制简易全息照相实验平台,利用光传感器来进行光学采样分析不同的振动情况下对平台抗振性能的影响,测量方法巧妙,数据精确可靠。
关键词 全息照相 全息平台 迈克尔逊 光路
下载PDF
改进全息照相实验中隔震性能的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余剑敏 刘坚强 徐高平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9年第1期154-155,共2页
根据全息照相实验理论,阐述了全息平台隔震的基本要求,分析了JQ-1型微光全息平台存在的缺陷。详细介绍了对JQ-1型全息照相实验平台隔震性能改进的方法,并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方法检测了改进后的全息平台的系统稳定性,分析了改进方法对... 根据全息照相实验理论,阐述了全息平台隔震的基本要求,分析了JQ-1型微光全息平台存在的缺陷。详细介绍了对JQ-1型全息照相实验平台隔震性能改进的方法,并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方法检测了改进后的全息平台的系统稳定性,分析了改进方法对隔震性能改善的原因。通过学生实验证明,实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照相 隔震 改进
下载PDF
高职院校开放式实践教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余剑敏 张白桦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32,共3页
高职院校开放式实践教学是以社会实践为先导,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它不仅包括实践技能培训课程,还包含实践技能训练基地。"时代性"和"多变性"是高职开放式实践教学的两大特点。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开放式实践教学是以社会实践为先导,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它不仅包括实践技能培训课程,还包含实践技能训练基地。"时代性"和"多变性"是高职开放式实践教学的两大特点。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开放式实践教学的自身优势,总结了开放式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基于此提出了加强开放式实践教学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开放式 实践教学 问题对策
下载PDF
基因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余剑敏 李海川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期46-48,共3页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因素。已知99.7%的宫颈癌患者的活检组织中可检测到HPV DNA。各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细胞学筛查曾使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但...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因素。已知99.7%的宫颈癌患者的活检组织中可检测到HPV DNA。各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细胞学筛查曾使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但目前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却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宫颈癌患者呈现年轻化,据报道这与过早感染高危型HPV有关。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 capture,HC2)是目前唯一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的宫颈癌筛查的辅助诊断方法。本文利用HC2检测HR—HPV感染与子宫颈不同病变的关系,同时研究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 宫颈癌筛查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HPV感染 基因 流行病学资料 癌前病变
下载PDF
影响全息照相实验环境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余剑敏 吴水生 +2 位作者 殷海兵 王殿元 钟健松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全息平台 全息照相 振动 恢复时间
下载PDF
红外光电器件应用实验仪研制
8
作者 余剑敏 钟健松 +2 位作者 常章用 魏健宁 孙晶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3-108,115,共7页
根据光电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需求和红外光电器件发展的新趋势,研制了一款红外光电器件应用实验仪。采用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对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以及报警鉴别处理,采用LM567锁相环芯片设计鉴频电路滤除环境光对红外二... 根据光电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需求和红外光电器件发展的新趋势,研制了一款红外光电器件应用实验仪。采用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对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以及报警鉴别处理,采用LM567锁相环芯片设计鉴频电路滤除环境光对红外二极管的干扰,采用NE555芯片设计了延时电路将触发脉冲信号变换成报警持续时间可调的电平信号。该实验仪器支持光电器件特性测定实验、报警电路搭建实验和Wi-Fi远程视频监控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红外光电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物联网的基本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光电器件特性测定 鉴频电路 延时电路 红外报警
下载PDF
高温测控系统的干扰问题及抗干扰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余剑敏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37-40,共4页
高温测控系统在工业、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其易遭受干扰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本文通过分析高温测控系统干扰信号的传播方式及其主要干扰源、干扰种类和干扰现象,给出实际应用中的各种抗干扰措施,对高温测控系统的稳定... 高温测控系统在工业、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其易遭受干扰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本文通过分析高温测控系统干扰信号的传播方式及其主要干扰源、干扰种类和干扰现象,给出实际应用中的各种抗干扰措施,对高温测控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测控系统 测温传感器 信号线
下载PDF
线粒体基因A1 555G和C1 494T突变检测试剂盒临床应用研究
10
作者 余剑敏 沈智君 肖薇薇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1年第12期1189-1190,共2页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严重的耳毒性不良反应,使用时对高危个体可能会造成听力不可逆转的损伤,甚至是“一针致聋”。近十年来研究发现这种易感性通常是母系遗传的,表明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有关[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严重的耳毒性不良反应,使用时对高危个体可能会造成听力不可逆转的损伤,甚至是“一针致聋”。近十年来研究发现这种易感性通常是母系遗传的,表明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有关[1.2]。位于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的突变是造成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 A1555G 检测试剂盒 临床应用 突变 12SRRNA基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线粒体DNA
下载PDF
用PASCO光传感器测量圆盘转动速度和加速度
11
作者 余剑敏 钟健松 +2 位作者 魏健宁 谌庆春 吴米贵 《大学物理实验》 2011年第4期61-62,65,共3页
介绍了利用PASCO光传感器实时测量圆盘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进而实现对圆盘转动速度、加速度的测量。实验设计合理,测量方法科学,数据精确可靠,对现实应用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光传感器 速度 加速度 角度
下载PDF
全息平台固有频率的一种测量方法
12
作者 余剑敏 殷海兵 +2 位作者 吴水生 王殿元 钟健松 《高师理科学刊》 2010年第1期58-60,共3页
介绍了在全息平台上构建迈克尔逊干涉光路,通过干涉图像来显示微小形变,采用Pasco750数据采集器、光传感器来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新的实验方法,测量在不同振动下全息平台的固有频率.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精度高.
关键词 固有频率 迈克尔逊 光传感器 振动
下载PDF
应用数据采集器进行物理实验的探究性学习
13
作者 余剑敏 张远福 钟健松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7年第12期48-49,共2页
介绍应用PASCO数据采集器进行物理探究性实验。通过对手机周围磁场的测量,阐明利用数据采集器在物理探究性学习中的明显优势:科技含量高,实时采集数据,实验耗时短,能够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观了解,并可以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多种分析... 介绍应用PASCO数据采集器进行物理探究性实验。通过对手机周围磁场的测量,阐明利用数据采集器在物理探究性学习中的明显优势:科技含量高,实时采集数据,实验耗时短,能够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观了解,并可以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多种分析,拓宽探究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CO数据采集器 探究性学习 磁场
下载PDF
低聚木糖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庞丽姣 吴志新 +6 位作者 熊娟 张朋 余剑敏 曲艺 何超军 杨丽 陈孝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87-1693,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聚木糖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将525尾规格、体重基本一致的健康草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A0组)、1(A1组)、2(A2组)、4(A3组)和6 g/kg(A4组)低聚木糖的饲料。...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聚木糖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将525尾规格、体重基本一致的健康草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A0组)、1(A1组)、2(A2组)、4(A3组)和6 g/kg(A4组)低聚木糖的饲料。分别于试验第0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第56天检测草鱼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补体C3含量。在养殖试验(56 d)结束后连续攻毒14 d,计算各组试验鱼攻毒后死亡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整个试验期内,各试验组草鱼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A3组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补体C3含量均显著高于A0组(P<0.05),并分别于第28天、第28天、第7天、第28天达到最大值,而且其攻毒后死亡率最低。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可提高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其最佳添加量为4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木糖 草鱼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5
作者 庄志刚 余剑敏 +2 位作者 蒋蓓琦 李正东 庄传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与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ASA)测定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清钙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 目的:探讨乳腺癌与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ASA)测定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清钙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无关。在基因亚型分型中Basal-like组(三阴性乳腺癌)与各类型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与乳腺癌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与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泡沫铝材料的阻尼机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魏健宁 黄天成 +3 位作者 胡孔刚 余剑敏 赵磊 杜大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29,共3页
采用空气加压渗流工艺制备了孔直径为0.8~1.4 mm、孔体积分数高达76%的宏观孔开孔泡沫铝材料,采用多功能内耗仪测试了泡沫铝在不同温度、不同频率和不同振幅下的内耗谱特征,研究了泡沫铝的阻尼性能,分析了其阻尼机制。结果表明:泡沫铝... 采用空气加压渗流工艺制备了孔直径为0.8~1.4 mm、孔体积分数高达76%的宏观孔开孔泡沫铝材料,采用多功能内耗仪测试了泡沫铝在不同温度、不同频率和不同振幅下的内耗谱特征,研究了泡沫铝的阻尼性能,分析了其阻尼机制。结果表明:泡沫铝主要有三种阻尼机制,一是孔周围的应力集中和模式转换,二是孔洞/金属基体界面处由于动力学模量相差很大而使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三是孔洞发生不均匀的膨胀或畸变使外加应变能耗散为热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 阻尼性能 阻尼机制
下载PDF
乳头溢液中CA153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庄志刚 余剑敏 +1 位作者 蒋蓓琦 庄传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90-691,共2页
目的:检测乳头溢液与血清CA153水平,探讨乳头溢液中CA153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Elecsys)对150例患者乳头溢液与血清CA153水平检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A153水平均值在乳腺良性病变组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l... 目的:检测乳头溢液与血清CA153水平,探讨乳头溢液中CA153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Elecsys)对150例患者乳头溢液与血清CA153水平检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A153水平均值在乳腺良性病变组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病变组(P<0.01)。乳腺癌组乳头溢液CA153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血清CA153阳性检出率,且P<0.01。结论:CA153检测无损伤、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溢液 CA153 乳腺癌
下载PDF
宏观石墨颗粒对工业纯铝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魏健宁 欧阳卫强 +1 位作者 余剑敏 李根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0-63,共4页
运用空气加压渗流技术制备了宏观石墨颗粒增强的工业纯铝金属基复合材料,在25~400℃温度范围和频率为0.5,1.0和3.0 Hz条件下在多功能内耗仪上测量了不同材料的内耗和相对动力学模量;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依据内... 运用空气加压渗流技术制备了宏观石墨颗粒增强的工业纯铝金属基复合材料,在25~400℃温度范围和频率为0.5,1.0和3.0 Hz条件下在多功能内耗仪上测量了不同材料的内耗和相对动力学模量;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依据内耗测量和微观分析讨论了宏观石墨颗粒对工业纯铝阻尼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随着宏观石墨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阻尼性能比致密工业纯铝提高了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内耗 石墨颗粒 工业纯铝
下载PDF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鉴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朋 刘荭 +10 位作者 陈孝煊 吴志新 余剑敏 杜娟 兰文升 史秀杰 郑晓聪 何俊强 贾鹏 申斯思 朱家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5-308,共4页
为获得针对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MAb),以纯化的SVCV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鼠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4个能稳定分泌抗SVCV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4个杂交瘤细胞制备腹水的MAb... 为获得针对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MAb),以纯化的SVCV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鼠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4个能稳定分泌抗SVCV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4个杂交瘤细胞制备腹水的MAb效价为1∶160000~1∶640000。亚型鉴定结果表明,这些MAb分属2个亚型(1F1、3E1,IgG2a;3F5、4F9,IgG1),轻链均为Κ链。Western blot分析显示,MAb1F1、3F5、4F9能特异性地识别SVCV的N蛋白(47ku),3E1能特异性地识别SVCV的G蛋白(69ku)。采用相加ELISA法对抗原表位分析结果显示,1F1、3F5、4F9可能识别相同的表位,3E1则识别不同的表位。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4株MAb均能对染毒病灶产生特异性的荧光染色。这些MAb的制备为SVCV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单克隆抗体 N蛋白
下载PDF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风险的远期随访:附21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帆 邵敬於 +3 位作者 余剑敏 沈智君 施祖美 施建平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3-596,共4页
目的:随访早年使用促性腺激素治疗不孕症的妇女用药后的相应情况和子女情况。方法:本研究随访了1985年-1998年期间21例应用促性腺激素后得孕生子的不孕症病人的身体状况及子女情况,对所有对象进行病吏询问、妇科检查、宫颈防癌涂片、乳... 目的:随访早年使用促性腺激素治疗不孕症的妇女用药后的相应情况和子女情况。方法:本研究随访了1985年-1998年期间21例应用促性腺激素后得孕生子的不孕症病人的身体状况及子女情况,对所有对象进行病吏询问、妇科检查、宫颈防癌涂片、乳房检查、生殖激素和CA-125的测定以及了解是否患有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乳腺癌,同时咨询子女的健康和智力情况。结果:21例病人妇科检查、防癌涂片、乳房检查、妇科B超以及CA-125均未发现异常;5例垂体性闭经者,已届绝经期年龄,血中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催乳素(PRL)及雌二醇(E2)值呈低反应。本组分娩婴儿单胎13人,双胎8对,除1女婴产后8d死亡外,存活28人,现年7~23a不等,均未发现明显畸形,均健康、智力发育良好。结论:21例病人用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受孕生育后7~23a,未发现有生殖道癌肿,子代健康、智力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类 排卵诱导 随访研究 不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