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人群年龄及体重指数对癌症发病共同作用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
作者 郭欣玥 彭佳欢 +2 位作者 许慧琳 余勇夫 秦国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在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人群中,探究年龄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癌症发生的共同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2015年进入上海市闵行区电子健康信息系统的未患癌症的212394名高血压患者。将年龄、BMI以平滑函数形式纳入广义加... 目的在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人群中,探究年龄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癌症发生的共同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2015年进入上海市闵行区电子健康信息系统的未患癌症的212394名高血压患者。将年龄、BMI以平滑函数形式纳入广义加性Cox比例风险模型,用双变量响应模型构建曲面图使结果可视化,全面分析两者对癌症发生的联合效应。结果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累计22141名高血压患者新发癌症。年龄与癌症发生风险整体呈线性趋势,而BMI与癌症发生风险整体呈“U”型,BMI在26 kg/m^(2)左右时癌症发生风险最低。不同BMI下,随着年龄增大,癌症发生风险均增加;不同年龄下,BMI与癌症发生风险的关联不同:青年人群(20~44岁)中BMI与癌症发生风险无明显关联,中老年人群(≥45岁)中BMI与癌症发生风险呈“U”型关联,BMI在26 kg/m^(2)左右时癌症发生风险最低。结论建议高血压人群控制BMI在合理范围内,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以减少癌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变量响应模型 广义加性Cox比例风险模型 高血压 癌症 体重指数(BMI)
下载PDF
非参数回归方法简介及其在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亚航 余勇夫 秦国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84,共5页
本文介绍了非参数回归方法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实例数据分析展示其在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实例基于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分慢病管理数据,拟合包含限制性立方样条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及双变量响应模型,探索2... 本文介绍了非参数回归方法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实例数据分析展示其在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实例基于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分慢病管理数据,拟合包含限制性立方样条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及双变量响应模型,探索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糖均值水平和血糖变异水平对全因死亡的单独和共同作用。结果显示血糖变异水平与全因死亡风险存在非线性关联;在高血糖均值水平下观察到的血糖变异水平与全因死亡的关联比在低血糖均值水平下更强。非参数回归方法可以全面探索连续型暴露因素和结局变量之间复杂的剂量-反应关系,揭示两个连续型暴露因素间的共同作用,可为目标人群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该方法在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参数回归 血糖均值 血糖变异 死亡率
下载PDF
分位数回归方法简介及其在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3
作者 潘璐璐 余勇夫 秦国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2,共4页
本文介绍了分位数回归方法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实例数据分析展示其在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实例基于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横断面数据拟合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索睡眠时间和抑郁水平在不同抑郁水平分位数下的... 本文介绍了分位数回归方法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实例数据分析展示其在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实例基于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横断面数据拟合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索睡眠时间和抑郁水平在不同抑郁水平分位数下的关联。方法揭示了抑郁程度越高的群体,其抑郁水平受睡眠时间的影响更大。该实例说明了分位数回归方法可以提供暴露和连续型结局之间的全面关联分析,并能识别出对暴露因素更敏感的亚组人群,可为该人群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建议。该方法在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抑郁 睡眠时间
下载PDF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疗效的Meta分析
4
作者 余勇夫 金欢 赵耐青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8-500,504,共4页
目的综合定量评价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辅以手工检索和Google网络检索,以是否死亡为结局指标,采用优势比(OR)为效应指标,用... 目的综合定量评价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辅以手工检索和Google网络检索,以是否死亡为结局指标,采用优势比(OR)为效应指标,用倒方差的随机模型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齐性检验的P=0.006,随机效应模型中的OR加权平均估计值为0.367,95%可信区间为(0.162,0.833),P=0.01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肝细胞癌 META分析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干眼相关症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评估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朱明明 孙倩 +3 位作者 黄建南 邹海东 缪浴宇 余勇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干眼相关症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评估方法。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选取103例(103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90 d测量患者视力、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干眼相关症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评估方法。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选取103例(103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90 d测量患者视力、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眼表疾病指数(OSDI),进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分别采用时间均衡法(TTO)、标准博弈法(SG1,SG2)、等级尺度法(RS)测量效用值评估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TTO、SG1、SG2和RS法测得的效用值分别为0.95±0.11、0.96±0.50、0.99±0.06和0.80±0.12,除TTO法与SG1法测得效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效用值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SDI和视力与四种方法测得的效用值均存在显著相关性,与RS法测得的效用值相关性最显著。无干眼相关症状者(OSDI≤12分)四种方法测得的效用值均高于有干眼相关症状者(OSDI>12分),其中RS法测得的两者的效用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的干眼相关症状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RS法测量的效用值在评估该疾病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时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用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干眼相关症状
下载PDF
N末端前体脑钠肽对脓毒血症预后判断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珺珺 焦静 +3 位作者 余勇夫 诸杜明 薛张纲 罗哲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6-549,共4页
目的评价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对脓毒血症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监测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第1天及第3天血清NT-proBNP水平,以住院生存为终末观察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 目的评价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对脓毒血症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监测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第1天及第3天血清NT-proBNP水平,以住院生存为终末观察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95%可信区间等,同时计算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合专业背景知识得到最优的界值和相应的概率;应用Logistics回归法分析NT-proBNP对脓毒血症预后判断的价值,同时校正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和肌酐清除率的影响。结果 50例脓毒血症患者,中位年龄为68岁,住院期间死亡11例(22%);死亡病例的肌酐清除率显著低于生存病例(P<0.05),第3天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病例(P<0.05)。第1天NT-proBNP水平的AUC为0.75,第3天NT-proBNP水平的AUC为0.90,两者差值的AUC为0.87;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的AUC为0.62,显著小于前三者的AUC(P值均<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第3天NT-proBNP水平为影响脓毒血症预后的因素(OR=1.000 4,P<0.05),且其对脓毒血症预后判断的作用不受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和肌酐清除率的影响。结论动态监测NT-proBNP对脓毒血症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优于APACHEⅡ评分的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前体脑钠肽 脓毒血症 预后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泪膜和泪液分泌变化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朱明明 余勇夫 邹海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513-151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泪膜及泪液分泌变化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knowledge、中华期刊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辅以Google网络检索和手工检索,筛选得到6篇2000-01/2009-08发表的关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泪...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泪膜及泪液分泌变化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knowledge、中华期刊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辅以Google网络检索和手工检索,筛选得到6篇2000-01/2009-08发表的关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泪膜和泪液分泌变化影响的研究,以手术前与术后3mo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均数差值(relativedifference,RD)为效应指标,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入选文献的数据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术后3mo时BUT仍低于手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的加权平均估计值为1.34,95%可信区间为(0.40,2.30),P=0.01]。术后3mo时SⅠt值略低于手术前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D的加权平均估计值为0.80,95%可信区间为(-0.14,1.75),P=0.10]。结论:术后3mo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泪膜稳定性仍降低,但基础泪液分泌量已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泪液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海市青浦区2002年—2008年新发胃癌患者队列生存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曹海滨 黄继英 +2 位作者 时宝忆 高虹 余勇夫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6期826-828,共3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青浦区胃癌患者发病及生存情况,为今后的筛查和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青浦区2002年—2008年新发的原发性胃癌患者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描述发病年龄、性别、部位等特点,并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率的主... 目的:分析上海市青浦区胃癌患者发病及生存情况,为今后的筛查和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青浦区2002年—2008年新发的原发性胃癌患者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描述发病年龄、性别、部位等特点,并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2002年—2008年上海市青浦区新发的原发性胃癌1 333例。发病年龄构成呈偏态分布,40岁以上发病率明显升高,发病高峰70~80岁;男性多于女性(2.14:1);发病部位以胃体和胃窦最多见。1 333例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66个月,胃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49.75%,5年生存率为23.67%。患者的死亡危险按照部位依次(由低到高)为胃体、胃窦、胃底贲门、跨越部位、胃未特指。年龄越高,死亡危险越高,性别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青浦区居民40岁以后胃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部位以胃体和胃窦为主,1年生存率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癌 生存率 生存分析
下载PDF
上海市气温变化对医院儿科日门诊人次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赵立宇 余勇夫 +1 位作者 席俊文 赵耐青 《中国医院统计》 2010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研究上海市气温变化与医院儿科日门诊人次的关系。方法选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时间序列资料,在控制与时间有关的中长期趋势、星期效应、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上海市2001-2009年日均气温变化与儿科门诊人次的关系。结果... 目的研究上海市气温变化与医院儿科日门诊人次的关系。方法选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时间序列资料,在控制与时间有关的中长期趋势、星期效应、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上海市2001-2009年日均气温变化与儿科门诊人次的关系。结果当气温小于15℃时,每升高1℃,儿科门诊就诊的相对危险度为1.0235,95%CI为1.0252~1.0218;当气温在15%和20℃之间时,每升高1℃,儿科门诊就诊的相对危险度为0.9951,95%CI为:0.9972~0.9929;当气温大于20%时,每升高1℃,儿科门诊就诊的相对危险度为1.0345,95%CI为1.0368~1.0323。结论上海市日均气温对医院儿科门诊人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均气温 儿科 日门诊人次 时间序列 广义相加模型
下载PDF
上海市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调查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加玲 余勇夫 +3 位作者 鲍萍萍 吴春晓 顾凯 赵耐青 《中国医院统计》 2010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 研究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CDC)从 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登记的713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预后因素. 方法 用描述性统计和生存分析中的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对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肿瘤原发灶部位主... 目的 研究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CDC)从 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登记的713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预后因素. 方法 用描述性统计和生存分析中的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对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肿瘤原发灶部位主要分布在胃419例(58.8%)、小肠203例(28.5%)、大肠58例(8.1%),偶见于腹腔1例(0.14%).COX生存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分期以及不同的手术方式均是影响GIST预的相关因素. 结论 GIST预后的影响因素复杂,应结合实际作综合考虑.本研究提示老龄患者、晚期患者,以及未接受外科手术也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GIST患者还是应以早发现,并首选外科根治手术治疗为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关于假设检验中备择假设作用的教学探讨
11
作者 余勇夫 朱晶晶 秦国友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8-299,共2页
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在假设检验中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医学生在学习中对于原假设的作用比较清晰,但是通常忽略了备择假设的作用,这可能会影响进行正确的统计推断。因此,本文通过例子阐明备择假设的作用为确定偏离原假设的情形,并且假... 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在假设检验中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医学生在学习中对于原假设的作用比较清晰,但是通常忽略了备择假设的作用,这可能会影响进行正确的统计推断。因此,本文通过例子阐明备择假设的作用为确定偏离原假设的情形,并且假设检验正是基于偏离原假设时发生的小概率事件进行统计推断。这将有助于医学生更加正确全面地理解假设检验的相关原理并进行正确的统计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设检验 备择假设 作用
下载PDF
P16^(INK4a)、RASSF1A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关系的Meta分析
12
作者 刘桂桃 芝敏 余勇夫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2-543,共2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P16INK4a、RASSF1A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关系。方法检索1968-2009年在Medline、Pubmed数据库以及1994-2009年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所有有关P16INK4a、RASSF1A甲基化与NSCLC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并用Sta...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P16INK4a、RASSF1A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关系。方法检索1968-2009年在Medline、Pubmed数据库以及1994-2009年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所有有关P16INK4a、RASSF1A甲基化与NSCLC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并用Stata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国内外标准的9篇,共有631例NSCLC患者,对照628例。数据合并结果显示,P16INK4a甲基化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比值比(OR)为12.71,95%CI为(3.35~48.21);RASSF1A甲基化病例组与对照组OR为18.76,95%CI为(4.35~80.84)。P值均<0.05。结论 P16INK4a、RASSF1A甲基化与NSCLC发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INK4A RASSF1A 甲基化 非小细胞肺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第一届生物制药统计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上海成功举行
13
作者 金欢 余勇夫 +1 位作者 赵耐青 Jie Chen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生物制药 统计学 上海市 中国 世界各地 SP1 跨学科
下载PDF
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营发展指数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金成 赵缨 +6 位作者 景湲 倪立平 娄继权 范冬梅 秦国友 余勇夫 张宜民 《中国卫生资源》 2013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采用2009-2010年模拟数据纵向评价新医改下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营发展状况。方法:设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营评价指标体系,从全区共抽取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算各指标环比增速的加权平均值获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营发... 目的:采用2009-2010年模拟数据纵向评价新医改下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营发展状况。方法:设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营评价指标体系,从全区共抽取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算各指标环比增速的加权平均值获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营发展指数。结果: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效率发展指数均值最大(103.82),其次为满意度发展指数(101.93)和总量发展指数(101.45),总体运营发展指数达到104.60。结论:新区社区卫生机构整体运营发展态势良好,应进一步强化社区首诊实现基本诊疗服务下沉,同时改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东新区 社区卫生服务 发展指数
下载PDF
基于中国老年人队列的认知障碍、教育程度与死亡风险的关联研究
15
作者 吴菁祎 邓伟 余勇夫 《中国医院统计》 2023年第3期166-172,178,共8页
目的在中国老年人群中探究认知障碍和教育程度与死亡的关联,为中国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管理提供建议。方法研究人群来自2005年和2008年中国老年健康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中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目的在中国老年人群中探究认知障碍和教育程度与死亡的关联,为中国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管理提供建议。方法研究人群来自2005年和2008年中国老年健康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中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传统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和可加Cox比例风险模型被用于估计认知障碍和教育程度与全死因死亡之间的关联。数据分析包括单暴露分析,分层分析及交互作用分析。其中可加Cox比例风险模型的结果通过图像的形式呈现。结果15860名满足条件的参与者被纳入研究,其中11044名参与者在随访过程中死亡。研究发现,患有认知障碍会导致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增加(HR=1.32,95%CI:1.26~1.39),且在按教育程度分层后,这种有害作用随着教育程度的下降而减弱(受教育年限>6年HR=1.47,95%CI:1.08~2.00;受教育年限1~6年HR=1.44,95%CI:1.26~1.63;受教育年限0年HR=1.32,95%CI:1.25~1.39)。此外,教育程度与死亡的关联在不同认知功能的人群中不一致,在认知功能正常的人群中观察到教育程度对于死亡的保护作用(HR=0.83,95%CI:0.77~0.91),未在患有认知障碍人群中观察到这种保护作用(HR=1.09,95%CI:0.81~1.47)。结论建议社区卫生中心根据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来对他们的认知功能状况进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教育程度 老年人队列 死亡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中基线体质量指数对癌症发病的时变影响
16
作者 朱晶晶 余勇夫 +1 位作者 许慧琳 秦国友 《中国医院统计》 2021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中基线体质量指数(BMI)与癌症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高血压患者的体质量管理提供建议,以期降低癌症发病风险。方法选择2007—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电子健康信息系统(EHR)登记的212394名中国成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中基线体质量指数(BMI)与癌症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高血压患者的体质量管理提供建议,以期降低癌症发病风险。方法选择2007—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电子健康信息系统(EHR)登记的212394名中国成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使用变系数Cox回归模型估计基线BMI与癌症发病风险之间的时变关联。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低体质量与较高的癌症发病风险相关,但其关联程度随着随访时间而逐渐减弱,随访1年HR=1.65(95%CI:1.42~1.91),随访5年HR=1.30(95%CI:1.19~1.41),随访10年HR=0.96(95%CI:0.85~1.08)。超体质量与较低的癌症发病风险相关,其保护作用随着时间逐渐减弱,随访1年HR=0.86(95%CI:0.80~0.93),随访5年HR=0.94(95%CI:0.90~0.97),随访10年HR=1.04(95%CI:0.99~1.08)。一级肥胖具有相对稳定的保护效应,随访1年HR=0.86(95%CI:0.82~0.90),随访10年HR=0.87(95%CI:0.83~0.90)。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应以控制体质量在合理范围内为目标,更多关注体质量过轻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体质量指数 癌症 时变影响
下载PDF
上海市北新泾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远程筛查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彭金娟 邹海东 +6 位作者 王伟伟 傅炯 沈彬杰 许迅 张皙 赵耐青 余勇夫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远程筛查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横断面研究。以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构建社区DR远程筛查系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09例已进入筛查系统的糖尿病居民进行系统评价。评价内...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远程筛查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横断面研究。以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构建社区DR远程筛查系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09例已进入筛查系统的糖尿病居民进行系统评价。评价内容:(1)经过培训的视力检查员和眼科医师对同一患者双眼远视力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采用配对≠检验进行分析;不同眼病的分析人员分别按该系统中免散瞳眼底照相的读片法和散瞳后应用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联合90D非接触镜检查法(传统检查法),对同一患者双眼DR诊断和分级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价,采用kappa值和组内相关系数进行分析;(2)对眼底照相获取的图像进行不同比例的压缩,通过该系统网络传输后,采用组内相关系数分析压缩后的图像质量,获得合适的压缩比例;(3)计算筛查系统运行所需的时问,并与传统检查法进行比较。结果109例(218只眼)受检者中,由眼科医师检查获取的视力分布情况:视力〈0.05者13只眼,视力0.05—0.3者61只眼,视力≥0.3者144只眼,与其他检查人员的视力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2,P=0.568)。采用传统检查法与眼底照相法诊断为DR的眼数相同,均为52只眼,两者间比较的kappa值为0.885,95%可信区问为0.807~0.963;DR不同分级诊断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为0.91,95%可信区间为0.85~0.94,表明两者的一致性好。将眼底照相获取的图像,以最大限度压缩至原始图像的15%(526x350像素)时,图像清晰度仍不受影响。每位受检者实时远程筛查所需的时间为5—7min,略少于传统检查法所需时间。结论社区DR远程筛查系统可满足DR患者筛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远程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原文传递
上海市黄浦区沙门氏菌感染特征及主要血清型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沈福杰 宿飞 +5 位作者 王宇 王怡珺 陈军 余勇夫 顾宝柯 金汇明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58-961,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沙门氏菌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菌型分布和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对3家区监测点医院开展腹泻病人监测,对符合沙门氏菌监测对象定义的病例留便进行血清型检测,并每月采集食品样本开展沙门氏菌血清分型检测。结...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沙门氏菌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菌型分布和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对3家区监测点医院开展腹泻病人监测,对符合沙门氏菌监测对象定义的病例留便进行血清型检测,并每月采集食品样本开展沙门氏菌血清分型检测。结果 2008-2011年黄浦区腹泻病例中沙门菌检出率平均为3.30%(287/8 695),略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3.13%)。检出病例以男性为主,主要检出时间为5~10月,血清分型以肠炎(32.06%)和鼠伤寒(14.98%)为优势菌种。食品监测提示动物肉类在夏季每月均有沙门菌检出,其中7月最高(22.50%),8月次之(18.75%),血清分型以伦敦、猪霍乱和德比沙门菌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用生水、一周内可疑饮食史、前一周聚餐史为主要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一周内可疑饮食史为主要危险因素(P<0.001),65.02%的患者发病前一周有不洁饮食史。结论黄浦区腹泻病人中的沙门菌平均检出率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因此应加强预防控制,做好食品监测并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感染 流行病学研究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海市黄浦区流感疫情流行特征及预测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沈福杰 张焕珠 +2 位作者 陈军 余勇夫 周建军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81-784,共4页
目的 探索上海市黄浦区流感流行特点及疫情演变规律.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黄浦区2004-2011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流行趋势;应用两种季节趋势模型预测2012年1~9月份的ILI病例就诊百分比,并进行比较.... 目的 探索上海市黄浦区流感流行特点及疫情演变规律.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黄浦区2004-2011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流行趋势;应用两种季节趋势模型预测2012年1~9月份的ILI病例就诊百分比,并进行比较.结果 黄浦区ILI就诊百分比从2004年的2.06%(2 267/110201)降至2011年的1.02%(1 433/139 833)(P<0.001),平均1.51%(14 083/929883).流感发病流行高峰期为夏季和冬季(Z=-2.44,P=0.015),2009年起为冬春季高发.15岁以下人群ILI就诊构成比和估算人群粗发病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基于移动平均法的季节趋势模型预测2012年1~9月ILI%的平均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分别为0.61%和3.04,低于基于季节指数的季节趋势模型预测值(6.44%和3.01),且曲线更加平滑,可以设定预警值和行动值.结论 黄浦区2004-2011年ILI就诊百分比整体呈下降趋势.基于移动平均法的季节趋势模型预测法能客观地反映流感活动的实际变化趋势,可应用于ILI疫情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人群监测 预测 季节律
原文传递
气温对上海市某中心城区医院急诊内科就诊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亮 王烨菁 +4 位作者 贾晓东 叶辉 张艳 倪一宏 余勇夫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索上海市区黄浦区气温与该市中心城区医院急诊内科就诊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2014年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急诊内科就诊量,每日气温、气湿和气压,及大气污染数据,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准泊松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6年间日... [目的]探索上海市区黄浦区气温与该市中心城区医院急诊内科就诊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2014年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急诊内科就诊量,每日气温、气湿和气压,及大气污染数据,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准泊松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6年间日均气温与急诊内科就诊量的关系,在模型中引入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建立温湿度的关系式,并在模型中控制与时间有关的混杂因素。[结果]2009—2014年,气温对于该院急诊内科就诊量变化的暴露反应关系呈J型分布,低温和高温就诊量均增加,低温效应可长达2周以上。就诊量最低的温度(即就诊风险最低的适宜温度)为7℃左右,最低温度相比适宜温度,急诊内科日均就诊量增加至1.09倍(95%CI:1.03~1.16),而最高温度相比适宜温度,日均就诊量增加至1.27倍(95%CI:1.08~1.50)。较适宜温度每下降1℃,就诊量增长2.43%(95%CI:0.83%~4.18%);每上升1℃,就诊量增长0.96%(95%CI:0.31%~1.64%)。[结论]黄浦区低温和高温均对急诊内科就诊量的增加有明显影响,低温对就诊量增加的效应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内科急诊人数 时间序列分析 广义相加模型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