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体催乳素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更新--基于《2022版ICCE/AME垂体催乳素瘤临床实践共识》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谭惠文 李丹婷 余叶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0-655,共6页
垂体催乳素瘤是一种由垂体催乳素细胞瘤过量合成和分泌催乳素引起的神经内分泌疾病,垂体催乳素瘤的规范化诊疗对于恢复并维持患者的正常垂体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1月,《欧洲内分泌杂志》发布了国际临床内分泌学分会... 垂体催乳素瘤是一种由垂体催乳素细胞瘤过量合成和分泌催乳素引起的神经内分泌疾病,垂体催乳素瘤的规范化诊疗对于恢复并维持患者的正常垂体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1月,《欧洲内分泌杂志》发布了国际临床内分泌学分会(ICCE)与意大利临床内分泌学家协会(AME)关于垂体催乳素瘤的临床实践最新共识申明——《2022版ICCE/AME垂体催乳素瘤临床实践共识》(简称2022版ICCE/AME新共识)。2022版ICCE/AME新共识立足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于垂体催乳素瘤的临床诊治问题进行系统性阐述、分析和建议。本文围绕2022版ICCE/AME新共识关于垂体催乳素瘤的诊断、治疗、特殊人群、多巴胺激动剂抵抗及侵袭性疾病等诊治要点更新进行解读,希望有助于全科医生及内分泌专科医生对于垂体催乳素瘤的认识,为其临床实践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乳素瘤 垂体肿瘤 高催乳素血症 指南 催乳素 多巴胺激动剂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巨大垂体催乳素细胞腺瘤伴垂体卒中1例
2
作者 范祖莉 谭惠文 +4 位作者 余叶蓉 蔡博文 李建薇 魏懿 姜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4-1115,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男,54岁,因“进行性视力下降3个月”于2017年9月19日就诊于华西医院内分泌门诊。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偶伴有阵发性头痛,自述性活动能力下降,患者否认怕热多汗、多食易饥、便次增加、睡眠障碍、... 1病例报告患者,男,54岁,因“进行性视力下降3个月”于2017年9月19日就诊于华西医院内分泌门诊。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偶伴有阵发性头痛,自述性活动能力下降,患者否认怕热多汗、多食易饥、便次增加、睡眠障碍、怕冷、疲乏、脸变圆、紫纹、多毛、痤疮、面容变丑陋、肢端肥大、多尿等,体质量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头痛 多食易饥 双眼视力 内分泌门诊 肢端肥大 多尿 垂体卒中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高游离脂肪酸血症对SD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余叶蓉 李宏亮 张祥迅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研究高游离脂肪酸(FFA)血症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及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FFA组。对照组及FFA组大鼠分别经颈静脉插管输入生理盐水或20%脂肪乳+肝素6h。输液结... 目的研究高游离脂肪酸(FFA)血症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及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FFA组。对照组及FFA组大鼠分别经颈静脉插管输入生理盐水或20%脂肪乳+肝素6h。输液结束后采集血清标本测定血中FFA、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NO水平。处死动物后取出主动脉,测定主动脉内皮细胞匀浆液中eNOS活性及eNOS mRNA水平。结果FFA组血FF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2~4倍,血清NOx水平明显降低,内皮细胞eNOS活性及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FA组血清ROS、MDA以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GSH水平降低。结论高FFA血症可抑制内皮细胞eNOS活性及表达,其机制可能涉及FFA所诱导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出量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余叶蓉 唐红 梁荩忠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 研究微量白蛋白尿与 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波仪器测量伴有不同程度白蛋白尿的 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及胫前动脉内径。结果 伴微量白蛋白尿及明显蛋白尿的糖... 目的 研究微量白蛋白尿与 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波仪器测量伴有不同程度白蛋白尿的 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及胫前动脉内径。结果 伴微量白蛋白尿及明显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其颈动脉 IMT大于尿蛋白正常的糖尿病病人 (0 .6 5± 0 .12 mm vs 0 .48± 0 .0 6 mm,P<0 .0 0 1) ,而胫前动脉内径小于后者 (1.98± 0 .49mm vs 2 .45± 0 .30 mm,P<0 .0 1)。结论 伴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早期大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尿 大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脂代谢紊乱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余叶蓉 梁荩忠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7-48,共2页
糖尿病肾病脂代谢紊乱的研究余叶蓉,梁荩忠国内外早有不少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1],但对糖尿病肾病与脂代谢紊乱关系的研究却不多。本文观察了4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伴有不同时期肾病时血脂的变化,并与无肾病的Ⅱ型... 糖尿病肾病脂代谢紊乱的研究余叶蓉,梁荩忠国内外早有不少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1],但对糖尿病肾病与脂代谢紊乱关系的研究却不多。本文观察了4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伴有不同时期肾病时血脂的变化,并与无肾病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比较,以了解糖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脂代谢紊乱 病理
下载PDF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症1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余叶蓉 李洁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患者 女.58岁,农民。因乏力、心悸、体重下降2月,反复发作性出汗、手抖伴意识丧失1月于2003年5月收入院。入院前2月,患者因怕热多汗、心悸、乏力、多食易饥,伴体重下降就诊于当地医院,查空腹血糖正常.血清FT4.FT3升高,TSH降低... 患者 女.58岁,农民。因乏力、心悸、体重下降2月,反复发作性出汗、手抖伴意识丧失1月于2003年5月收入院。入院前2月,患者因怕热多汗、心悸、乏力、多食易饥,伴体重下降就诊于当地医院,查空腹血糖正常.血清FT4.FT3升高,TSH降低,诊断为Graves’病,给予甲巯咪唑(他巴唑)30mg/d治疗,4周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人院前1月.患者在劳动中(下午5时左右)突感心悸、手抖、大汗淋漓、视物模糊.继而意识丧失。约2h后患者神志自行恢复.无偏瘫及失语等。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约2~3d发作一次.发作时间多在餐后3~5h,但清晨空腹时从未有过类似发作。近1周发作频率增加,每天发作1~2次,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患者既往体健.不嗜烟酒.家族史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 自身免疫反应 胰岛素自身抗体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症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状态下高游离脂肪酸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余叶蓉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3-315,共3页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高游离脂肪酸血症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功能 代谢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的诊治与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14
8
作者 余叶蓉 索丽霞 《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2年第1期2-5,共4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诊断 综合治疗 致病机制
下载PDF
国产匹格列酮片单用及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余叶蓉 李延兵 +6 位作者 樊继援 王颜刚 喻红霖 王椿 廖志红 高桦 赵文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 观察国产盐酸匹格列酮片单用及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7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用匹格列酮组 (PIO- mono)和匹格列酮加磺脲类药物组 (PIO- SU) ,进行为期 12周的自身前后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国产盐酸匹格列酮片单用及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7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用匹格列酮组 (PIO- mono)和匹格列酮加磺脲类药物组 (PIO- SU) ,进行为期 12周的自身前后对照临床研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及血糖、糖化白红蛋白 (Hb A1 c)、血清胰岛素及 C肽、血脂、游离脂肪酸 (FFA)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 PIO- m ono组 Hb A1 c、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分别下降了1.6 4 %、 2 .1mmol/ L、 5 .2 mm ol/ L (P<0 .0 1) ,PIO- SU组分别下降了 1.0 6 %、 2 .3mmol/ L、 5 .4 m mol/ L (P<0 .0 1) ,上述指标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血糖水平下降的同时 ,两组空腹及餐后血清胰岛素及 C肽水平均有轻度下降 ,血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水平降低 ,HDL - C升高。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 ,未观察到肝肾毒性反应。结论 国产匹格列酮片每日 30 mg单用及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有效降低 Hb A1 c和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 ,并能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和改善脂代谢紊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疗效 2型糖尿病 匹格列酮 磺脲类药物 治疗
下载PDF
降脂新药乐脂平治疗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初步报告
10
作者 余叶蓉 梁荩忠 张翔迅 《华西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73-374,共2页
本文观察了降脂新药乐脂平对伴有高脂血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降脂疗效,结果提示乐脂平能明显降低血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含量,升高血HDL—C,使血中各脂质比例趋于正常,且对血糖、血肌酐、血尿酸等无不良影响,是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较理想... 本文观察了降脂新药乐脂平对伴有高脂血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降脂疗效,结果提示乐脂平能明显降低血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含量,升高血HDL—C,使血中各脂质比例趋于正常,且对血糖、血肌酐、血尿酸等无不良影响,是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较理想的降脂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脂平 糖尿病 降血脂药 高血脂病
下载PDF
NIDDM患者血清生长激素、C肽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11
作者 余叶蓉 梁荩忠 李桂芳 《华西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52-254,共3页
本文测定了20例NIDDM患者血清GH、C肽水平并观察其与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有视网膜病变组血GH水平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C肽水平在两组中无明显变化。提示糖尿病患者血GH水平增高与微血管病变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糖尿病 生长激素 C肽 微血管病变
下载PDF
夜间低血糖对次日清晨空腹及餐后血糖的影响
12
作者 余叶蓉 王汝莲 梁荩忠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98-200,共3页
观察了10例糖尿病病人在医源性夜间低血糖后,次日清晨空腹、餐后血糖水平以及血皮质醇、生长激素浓度,并与其未发生夜间低血糖的对照日比较,结果发现夜间低血糖对次日空腹及餐后血糖没有影响或仅有很小的影响。提示糖尿病病人清晨高血... 观察了10例糖尿病病人在医源性夜间低血糖后,次日清晨空腹、餐后血糖水平以及血皮质醇、生长激素浓度,并与其未发生夜间低血糖的对照日比较,结果发现夜间低血糖对次日空腹及餐后血糖没有影响或仅有很小的影响。提示糖尿病病人清晨高血糖的原因主要是"黎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 黎明现象 血糖 糖尿病
下载PDF
糖尿病血脂异常与血管并发症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叶蓉 《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血脂异常 血管并发症
下载PDF
开博通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14
作者 余叶蓉 梁荩忠 张翔迅 《四川医学》 CAS 1993年第10期608-609,共2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采用空白对照的方法,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开博通治疗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肾病的临床疗效,以了解开博通能否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对象和方法 NIDDM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采用空白对照的方法,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开博通治疗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肾病的临床疗效,以了解开博通能否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对象和方法 NIDDM病人19例,其中女性13例,男性6例,平均年龄60.2±7.1岁,糖尿病病程平均10.7±6.0年。所有病人既往均无肝肾疾患史,血肌酐正常,无心衰。除2例有轻度高血压外,其余血压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开搏通
下载PDF
糖尿病前期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4
15
作者 张婷 高东 +10 位作者 蒋成刚 乐发国 张岚 余叶蓉 陆峥 高成阁 王旭梅 谭庆荣 徐建平 卢勤 孙学礼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86-491,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与抑郁、焦虑、述情障碍、应对方式、人格等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指南中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7.8 mmol/L≤餐后2h血糖(P2h-PG) <11.1 mmol/L]的门诊患者44...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与抑郁、焦虑、述情障碍、应对方式、人格等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指南中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7.8 mmol/L≤餐后2h血糖(P2h-PG) <11.1 mmol/L]的门诊患者440例,使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评估其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述情障碍、应对方式及人格特点.结果:患者P2h-PG水平与SDS得分(40.0±8.0)、SAS得分(54.7±10.9)、TAS得分(68.2±9.7)、TCSQ消极应对得分(30.4±7.1)和NEO-FFI-R神经质得分(3.0±0.6)正相关(r=0.13~0.24;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2h-PG水平与SDS得分呈正向关联,与NEO-FFI-R谨慎性得分负向关联(标准化β=0.21、-0.18;均P<0.01);SDS得分与SAS、TAS得分正向关联,与TCSQ积极应对得分负向关联(标准化β=0.51、0.13、-0.13;均P<0.01);SAS得分与SDS得分、TAS得分、NEO-FFI-R神经质得分和谨慎性得分正向关联,与NEO-FFI-R宜人性得分负向关联(标准化β=0.22、0.17、0.14、-0.14、0.13;均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升高与抑郁、焦虑、述情障碍、消极应对方式、神经质等心理因素相关,其中与抑郁的相关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抑郁 焦虑 述情障碍 应对方式 人格 现况调查
下载PDF
魔芋食品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5
16
作者 黄承钰 张茂玉 +10 位作者 彭恕生 洪君蓉 王旭 蒋惠君 张福林 白云翔 梁荩忠 余叶蓉 罗照田 张翔迅 周赞成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60-366,共7页
用含低蛋白质、低脂肪、低热能、高膳食纤维的魔芋精粉添加制成的食品,对72名Ⅱ型糖尿病患者(包括糖耐量降低者)进行研究。经多元方差分析,受试者食用魔芋食品30天及65天的空腹血糖(FBG),餐后二小时血糖(PBG)均比食用前显著下降(P=0.001... 用含低蛋白质、低脂肪、低热能、高膳食纤维的魔芋精粉添加制成的食品,对72名Ⅱ型糖尿病患者(包括糖耐量降低者)进行研究。经多元方差分析,受试者食用魔芋食品30天及65天的空腹血糖(FBG),餐后二小时血糖(PBG)均比食用前显著下降(P=0.001,P<0.001);试验末的糖化血红蛋白(GHb)比试验前也有显著下降(P<0.05),FBG-0(试验前空腹血糖)≥200mg%者在试验末FBG,PBG分别平均下降51.8及84.6mg%,150mg%≤FBG-0<200mg%者分别平均下降24.7及68.67mg%,FBG-0<150mg%者分别平均下降4.83及21.42mg%,有关血脂的指标在试验前后无明显变化,但13例高甘油三酯者在试验末有显著改善(P<0.05)。结果表明,魔芋食品是糖尿病人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食品,它不仅可以作为食品享用,还有降低血糖,改善症状和控制病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下载PDF
高游离脂肪酸血症对心肌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7
17
作者 柯柳 余叶蓉 +2 位作者 张玄娥 张祥迅 陆志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在肥胖/胰岛素抵抗状态下高游离脂肪酸(FFA)血症与心肌结构及功能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肥胖组(OB组)予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NC组)予正常饲料喂养。行高胰岛素-正糖钳夹实... 目的观察在肥胖/胰岛素抵抗状态下高游离脂肪酸(FFA)血症与心肌结构及功能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肥胖组(OB组)予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NC组)予正常饲料喂养。行高胰岛素-正糖钳夹实验评价大鼠外周胰岛素敏感性,检测左心室最大收缩速率(+dp/dtmax)、左心室最大舒张速率(-dp/dtmax)及平均心肌细胞直径(MCD)。检测血及左室心肌匀浆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以及心肌核转录因子κB(NF-κB)、I-κB、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结果OB组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P<0.05),MCD较NC组增大(P<0.01),心脏舒、缩功能均下降(P<0.01),血及心肌TG、FFA、AngⅡ浓度均较NC组升高(P<0.05),心肌iNOS、NF-κB表达增强(P<0.01)、I-κB表达下降(P<0.01)。心肌TG与血FFA呈正相关(r=0.80,P<0.01),心肌FFA与心肌AngⅡ水平(r=0.74,P<0.05)、iNOS(r=0.66,P<0.05)及NF-κB表达(r=0.86,P<0.01)呈正相关。+dp/dtmax与心肌TG(r=-0.87,P<0.01)、AngⅡ(r=-0.52,P<0.05)、iNOS(r=-0.70,P<0.01)及NF-κB表达(r=-0.57,P<0.01)均呈负相关。-dp/dtmax与心肌TG(r=-0.85,P<0.01)、AngⅡ(r=-0.82,P<0.01)、iNOS(r=-0.78,P<0.01)及NF-κB表达(r=-0.75,P<0.01)均呈负相关。结论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由于血中TG、FFA浓度升高,导致心肌异位脂质沉积。异位沉积的脂质有可能通过激活心肌RAS系统,并增强心肌NF-κB、iNOS的表达,从而引起心肌肥大、心肌细胞凋亡、心功能损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游离脂肪酸 异位脂质沉积 心功能受损
下载PDF
焦虑障碍伴糖调节受损帕罗西汀联合团体心理治疗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蒋富贵 董再全 +6 位作者 李西荣 付晓倩 张旭 张岚 余叶蓉 唐雷 孙学礼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1-326,共6页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联合团体心理治疗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焦虑障碍伴糖调节受损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选取52例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联合团体心理治疗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焦虑障碍伴糖调节受损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选取52例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同时伴有糖调节受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一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团体+药物组),另一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药物组),疗程6个月。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焦虑症状及改善情况,检测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来评价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水平,采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FPG、2hPG、HbA1C、FINS、HOMA-IR及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团体+药物组较药物组的2hPG、FINS、HOMA-IR、SAS评分降低更明显[(7.5±1.1)vs.(8.3±1.4),(8.3±1.3)vs.(9.9±1.6),(1.9±0.3)vs.(2.3±0.4),(41.2±4.5)vs.(45.3±5.7);均P<0.05]。治疗后两组间FPG、HbA1C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帕罗西汀联合团体心理治疗较单用帕罗西汀能更有效地降低焦虑障碍伴糖调节受损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改善焦虑症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团体心理治疗 焦虑障碍 糖调节受损 胰岛素抵抗 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患者外周胰岛素抵抗与﹀细胞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宏亮 余叶蓉 +2 位作者 喻红玲 王椿 张祥迅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 研究血糖“正常”的单纯性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的关系,探讨游离脂肪酸(FFA)在2型糖尿病(T2 D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10例血糖“正常”的单纯性肥胖患者和10例年龄、生活习惯相匹配的非肥胖者(对照) ,均不吸烟、血压及... 目的 研究血糖“正常”的单纯性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的关系,探讨游离脂肪酸(FFA)在2型糖尿病(T2 D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10例血糖“正常”的单纯性肥胖患者和10例年龄、生活习惯相匹配的非肥胖者(对照) ,均不吸烟、血压及血胆固醇正常。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以下检查:1空腹血脂及FFA。2血清免疫活性胰岛素(IRI)、前胰岛素(PI)及真胰岛素(TI) ;3静脉注射葡萄糖后早相胰岛素分泌反应(AIR) ;4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评价外周组织葡萄糖的摄取率(GDR)。结果 肥胖患者IRI、PI和TI增高,PI/ (PI+TI)比值也高于对照组(P<0 .0 1)。肥胖患者AIR增高,曲线下面积也高于对照组(P<0 .0 5 ) ,但肥胖患者在3、5及10 min的血糖也高于对照组(P<0 .0 5 )。肥胖组达到稳态时GDR明显降低(P<0 .0 5 )。肥胖组血脂除TG增高(P<0 .0 5 )外,其余正常。血FFA浓度高于正常组(P<0 .0 5 )。肥胖组血FFA与GDR成负相关(r=- 0 .76 7,P<0 .0 1)。结论 血糖“正常”的单纯性肥胖患者存在外周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异常,且二者可能同时发生。高FFA血症可导致外周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脂毒性 胰岛Β细胞功能
下载PDF
细胞凋亡和线粒体凋亡途径在糖脂毒性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乃倩 余叶蓉 +2 位作者 谭惠文 邓刚 张祥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09-2013,共5页
目的探讨糖脂毒性引起高脂肥胖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将高脂肥胖雄性Wistar大鼠18只分为3组。对照组6只经颈静脉插管输入生理盐水;高游离脂肪酸组(FFA组)6只输入脂肪乳+肝素;高糖高FFA组(GS-FFA组)6只输入葡萄糖液及... 目的探讨糖脂毒性引起高脂肥胖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将高脂肥胖雄性Wistar大鼠18只分为3组。对照组6只经颈静脉插管输入生理盐水;高游离脂肪酸组(FFA组)6只输入脂肪乳+肝素;高糖高FFA组(GS-FFA组)6只输入葡萄糖液及脂肪乳+肝素。输注持续时间48h。于输液前及输液结束时经颈动脉采血测定血β-羟丁酸(β-HBA)水平。输液结束后,采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评价3组动物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IVGTT后处死动物,留取胰尾组织病理标本,采用TUNEL技术检测胰岛细胞凋亡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胰岛细胞CytC、凋亡诱导因子、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1)静脉输液结束时,3组大鼠血β-HBA水平均较基础值升高,其中GS-FFA组血β-HBA生成显著增加(P<0.05)。(2)GS-FFA组大鼠IVGTT时胰岛素分泌指数(ΔI/ΔG)较对照组、FFA组明显减低(P<0.05)。(3)3组大鼠中,GS-FFA组胰岛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加(P<0.05),同时GS-FFA组胰岛细胞CytC、凋亡诱导因子、caspase-9及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高血糖与高FFA血症协同作用可严重损害高脂肥胖大鼠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导致酮体生成显著增加。糖脂毒性严重损害高脂肥胖大鼠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机制与胰岛β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及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脂毒性 胰岛细胞凋亡 细胞色素C 凋亡诱导因子 CASPASE-9 caspase-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