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范可尼贫血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余士俊 赵维莅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3期285-289,共5页
范可尼贫血(Fanconianemia,F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率约为10~50/10万,基因携带率约为1/200~1/300。本病在各种人群中均有发现.在某些种族人群中发病率异常增高,如在德系犹太人和荷裔南非人中FA基因携带... 范可尼贫血(Fanconianemia,F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率约为10~50/10万,基因携带率约为1/200~1/300。本病在各种人群中均有发现.在某些种族人群中发病率异常增高,如在德系犹太人和荷裔南非人中FA基因携带率约为1/90,而近年的研究证实西班牙吉普赛人拥有全球最高的FA发病率,其基因携带率高达1/64~1/70。FA临床特征性表现为缓慢的、进行性的骨髓衰竭,多发性先天性畸形及恶性肿瘤的易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可尼贫血 机制 遗传
下载PDF
电刺激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叶福相 邱毓祯 +3 位作者 吴晶琰 张静雯 余士俊 夏蓉 《解剖学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217-219,224,共4页
电刺激是一种年轻的临床治疗手段,在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和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在神经系统以外的疾病的治疗中,人们也发现了点刺激存在的疗效。虽然至今为止,电刺激对于机体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电刺激是一种年轻的临床治疗手段,在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和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在神经系统以外的疾病的治疗中,人们也发现了点刺激存在的疗效。虽然至今为止,电刺激对于机体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却不断得到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证实。本文将对电刺激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做一番简要回顾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深部脑刺激 神经系统 帕金森病
下载PDF
高频电刺激对PC12细胞中泛素-蛋白酶体的影响
3
作者 吴晶琰 邱毓祯 +3 位作者 叶福相 张静雯 余士俊 夏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5-647,共3页
目的:研究电刺激对PC12细胞内泛素-蛋白酶系统(UPS)的作用,以期了解细胞外电刺激作用于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实验,对PC12细胞株分0μA、500μA、2mA、8mA进行不同电流强度电刺激每天3h,连续4d;分0、10、130Hz进行不同... 目的:研究电刺激对PC12细胞内泛素-蛋白酶系统(UPS)的作用,以期了解细胞外电刺激作用于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实验,对PC12细胞株分0μA、500μA、2mA、8mA进行不同电流强度电刺激每天3h,连续4d;分0、10、130Hz进行不同电流频率电刺激每天3h,连续3d.之后采用噻唑蓝(MTT)检测存活率、酪氨酸羟化酶(TH-16)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的新陈代谢,以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泛素化蛋白量的改变.结果:随着电流的增强,电刺激对PC12细胞的生长有抑制趋势;高频电刺激对PC12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对PC12细胞的酪氨酸羟化酶的合成代谢有抑制作用;高频电刺激使细胞内泛素化蛋白数量发生改变.结论:高频电刺激引发局部神经元兴奋性降低和细胞内UPS功能障碍,改变了原来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临床上深部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PCI2细胞 泛素-蛋白酶体 帕金森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