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夹对大鼠颈总动脉挤压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余宽宽 梁向党 +3 位作者 孙赓 郭占芳 邹秀强 房卓群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夹对大鼠颈总动脉的挤压损伤。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只,用改进后的血管夹分别对两组大鼠的左侧颈总动脉给予30 g和90 g的压力进行15 min的夹闭,右侧颈总动脉作为对照,术后正常饮食喂养3周。通过大体... 目的探讨血管夹对大鼠颈总动脉的挤压损伤。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只,用改进后的血管夹分别对两组大鼠的左侧颈总动脉给予30 g和90 g的压力进行15 min的夹闭,右侧颈总动脉作为对照,术后正常饮食喂养3周。通过大体观察、超声血流检测、组织形态学观察、血管创伤评分对血管损伤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大鼠左侧颈总动脉损伤修复完好,超声血流通畅,HE染色内膜无明显损伤增生,与右侧颈总动脉比较血管创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夹在血管吻合的过程中对血管的损伤不可避免,但这种仅因夹闭造成的暂时性损伤可通过自身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夹 血管系统损伤 颈总动脉 大鼠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大鼠静脉重建影响模型建立及微观结构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占芳 梁向党 +3 位作者 孙赓 邹秀强 余宽宽 房卓群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5年第4期5-7,11,共4页
目的: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大鼠颈动静脉内瘘后血管重建的影响。方法:取30只雄性SD大鼠,体质量300-350 g,行颈总动脉、颈外静脉造瘘术,以动静脉吻合口为中心、由静脉端1 cm进行取材作为实验组,对侧正常静脉1 cm处进行取材作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大鼠颈动静脉内瘘后血管重建的影响。方法:取30只雄性SD大鼠,体质量300-350 g,行颈总动脉、颈外静脉造瘘术,以动静脉吻合口为中心、由静脉端1 cm进行取材作为实验组,对侧正常静脉1 cm处进行取材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2和4周观察颈动静脉重建微观结构变化情况。移植段血管纵行切开后,(1)行大体观察;(2)行HE染色,测量血管内膜厚度;(3)行EVG(Verhoeff's Van Gie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变化;(4)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观察细胞增生情况。结果:超声扫描和大体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血管均通畅。术后2和4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in-eosin staining,HE)结果显示,实验组血管内膜增生严重。EVG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弹性纤维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较对照组胶原纤维含量增多。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可见大量增生细胞,对照组未见增生细胞。结论:大鼠颈动静脉瘘模型制作简单,可作为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血管重建影响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动静脉瘘 增生 萎缩
下载PDF
3种血管外支架预防静脉移植再狭窄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占芳 梁向党 +3 位作者 孙赓 余宽宽 蔡宏飞 邹秀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13期1369-1371,1374,共4页
目的观察3种血管外支架预防静脉移植后再狭窄的效果。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20只。A组取大鼠右侧颈静脉1 cm移植到左侧颈动脉,外用自制有孔硅胶管支架固定;B组取大鼠右侧颈静脉1 cm移植于左侧颈动脉,外用自体颈... 目的观察3种血管外支架预防静脉移植后再狭窄的效果。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20只。A组取大鼠右侧颈静脉1 cm移植到左侧颈动脉,外用自制有孔硅胶管支架固定;B组取大鼠右侧颈静脉1 cm移植于左侧颈动脉,外用自体颈阔筋膜固定;C组取大鼠右侧颈静脉1 cm移植于左侧颈动脉,并在移植静脉桥和超出吻合口0.5 cm段滴氰基丙烯酸正辛酯20μL固定;D组取大鼠右侧颈静脉1 cm移植于左侧颈动脉,不进行其他处理。血管吻合采用端端缝合法。术后4周大体观测4组间血管通畅及血管内膜增生情况。术后1周和4周,血管B超检查通畅情况。术后4周HE染色观察内膜及中膜增生情况。结果 A组血管通畅率最高,内膜增生程度最轻;C组血管闭塞发生率最高,内膜增生程度最重。结论合适的血管外支架防止静脉移植后再狭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移植 外固定技术 再狭窄
下载PDF
医用创面胶和吻合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余宽宽 梁向党 +3 位作者 孙赓 房卓群 郭占芳 王歆淏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医用创面胶和吻合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的间接毒性。方法通过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检测两种胶的细胞毒性。采用CCK-8法检测两种医用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细胞DAPI荧光染色检测对细胞分裂生长的影响、FITC/PI凋亡染色检测对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医用创面胶和吻合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的间接毒性。方法通过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检测两种胶的细胞毒性。采用CCK-8法检测两种医用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细胞DAPI荧光染色检测对细胞分裂生长的影响、FITC/PI凋亡染色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创面胶组和吻合胶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3组荧光染色细胞计数、总面积占比和正常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创面胶和吻合胶能够较明显降低周边毗邻细胞活性且降低程度相当,但不能阻止细胞正常生长,更不能诱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胶 吻合胶 细胞毒性 小鼠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大鼠颈动静脉移植血管重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占芳 梁向党 +3 位作者 邹秀强 孙赓 余宽宽 房卓群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2-36,共5页
目的血流动力学差异对大鼠动静脉移植后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实验组取大鼠左侧颈总动脉1 cm移植到大鼠右侧颈外静脉;对照组取大鼠左侧颈总动脉1 cm切除后原位移植。分别于术后第1、2、... 目的血流动力学差异对大鼠动静脉移植后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实验组取大鼠左侧颈总动脉1 cm移植到大鼠右侧颈外静脉;对照组取大鼠左侧颈总动脉1 cm切除后原位移植。分别于术后第1、2、4周进行大体观察、血管超声检查、血管内膜厚度观察、细胞增生情况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观察。结果两组大体观察血流均通畅。超声检查显示实验组血流信号较弱。实验组各观察时间点血管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2周两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观察时间点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动脉血管移植后,血流动力差异导致血管内膜呈现萎缩和增生不同结果,细胞的凋亡和增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动脉血管移植到静脉后,血管重构符合静脉血流动力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血管移植术 血管内膜 大鼠
下载PDF
大鼠皮肤不同烧伤深度对早期白蛋白渗出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余宽宽 梁向党 +2 位作者 孙赓 郭占芳 房卓群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68-370,376,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皮肤不同烧伤深度对早期白蛋白渗出量的影响。方法在16只成年雄性SD大鼠腹部两侧分别用恒温焊台的金属头在78℃下造成皮肤中度和深度烧伤,烧伤后5 min内从尾静脉注射0.5%偶氮蓝溶液(1 ml/250 g),3 h后分别在不同烧伤深度和... 目的探讨大鼠皮肤不同烧伤深度对早期白蛋白渗出量的影响。方法在16只成年雄性SD大鼠腹部两侧分别用恒温焊台的金属头在78℃下造成皮肤中度和深度烧伤,烧伤后5 min内从尾静脉注射0.5%偶氮蓝溶液(1 ml/250 g),3 h后分别在不同烧伤深度和未烧伤部位取材放入甲酰胺中,在50℃条件下振荡24 h析出偶氮蓝,测量甲酰胺的OD值,通过大鼠皮肤中偶氮蓝渗出量表示蛋白的渗出量。结果不同偶氮蓝浓度的甲酰胺溶液与其OD值呈现高度的相关性;未烧伤、中度烧伤、深度烧伤皮肤组织偶氮蓝含量分别为(29.4±6.4)μg/g,(146.4±28.7)μg/g,(308.6±25.2)μg/g,大鼠中度烧伤和深度烧伤皮肤白蛋白渗出量分别增加了约5倍和10倍。结论烧伤后早期大量白蛋白通过烧伤创面丢失到体外,且白蛋白的丢失随着烧伤深度的加重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偶氮蓝 白蛋白 大鼠
下载PDF
新型创面胶对小鼠感染创面治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余宽宽 梁向党 +3 位作者 孙赓 房卓群 王歆淏 郭占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含5%三氯生的新型创面胶对小鼠细菌感染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发光强度与细菌菌落数。将18只小鼠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模型后随机分为创面胶组、新型创面胶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观察3组金黄色葡萄球菌... 目的探讨含5%三氯生的新型创面胶对小鼠细菌感染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发光强度与细菌菌落数。将18只小鼠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模型后随机分为创面胶组、新型创面胶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观察3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不同时间细菌发光强度的变化、愈合创面组织学、计算皮肤全层薄/厚比,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结果细菌发光强度与菌落数呈高度正相关(r=0.995,P<0.001)。新型创面胶组处理3 h后不同时间细菌发光强度低于创面胶组(P<0.05)。创面胶组和新型创面胶组皮下炎性细胞明显较对照组密度高。新型创面胶组创面愈合后皮肤薄/厚比与创面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新型创面胶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创面胶组(P<0.05)。结论新型创面胶能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细菌繁殖、减少瘢痕形成,促进创面愈合,但可增加机体局部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创面胶 金黄色葡萄球菌 软组织感染 小鼠 近交C57BL
下载PDF
伤口快速闭合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歆淏 梁向党 +3 位作者 余宽宽 房卓群 刘申 郭占社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7年第3期204-207,共4页
复杂、巨大伤口的快速闭合是院前急救的关键步骤,可以有效减少院前患者的失血、失液量,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该文研制了一种全新的伤口快速闭合装置,用于复杂、巨大伤口的快速闭合。首先,在对结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 复杂、巨大伤口的快速闭合是院前急救的关键步骤,可以有效减少院前患者的失血、失液量,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该文研制了一种全新的伤口快速闭合装置,用于复杂、巨大伤口的快速闭合。首先,在对结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对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受力后产生的应力没有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在此基础上,进行离体伤口闭合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闭合装置操作时间为18.24 s,最小穿透皮肤的力为4.08 kg。该闭合器可抵抗1.53 kg水平拉力和2.25 kg的垂直拉力,封闭性良好,符合设计要求。结果表明该装置设计合理,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伤口的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闭合装置 伤口闭合 有限元分析 力学测试 许用应力 封闭性测试
下载PDF
医用黏合剂α-氰基丙烯酸酯对大鼠皮肤创面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房卓群 梁向党 +2 位作者 孙赓 余宽宽 王歆淏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黏合剂对大鼠皮肤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取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黏合组和缝合组,每组25只。在大鼠背部建立创伤模型。黏合组滴加医用黏合剂封闭创面切口,缝合组采用传统缝线封闭创面切口。观察并记录创面切... 目的:观察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黏合剂对大鼠皮肤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取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黏合组和缝合组,每组25只。在大鼠背部建立创伤模型。黏合组滴加医用黏合剂封闭创面切口,缝合组采用传统缝线封闭创面切口。观察并记录创面切口封闭时间、创面切口局部情况、大鼠整体状态、愈合切口断裂力。术后2周取皮肤全层作组织病理观察。结果:黏合剂封闭创面切口时间与缝合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创面切口愈合平整,无感染等炎症表现,整体状态反应较轻。术后第1、3天黏合组与缝合组创面愈合切口断裂力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0天黏合组与缝合组创面愈合切口断裂力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α-氰基丙烯酸酯黏合剂可以显著提高封闭创面切口时间,且修复后期不影响创面切口正常愈合及切口断裂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黏合剂 氰基丙烯酸酯类 皮肤 大鼠 修复
下载PDF
新型神经吻合口制动动物模型的建立
10
作者 邹秀强 梁向党 +3 位作者 孙赓 余宽宽 房卓群 郭占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9-11,共3页
目的建立神经内制动实验动物模型,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后机械牵拉力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两组均建立神经损伤模型,实验组于坐骨神经远端套入硅胶导管,两端用医用粘合剂固定;对照组将坐骨... 目的建立神经内制动实验动物模型,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后机械牵拉力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两组均建立神经损伤模型,实验组于坐骨神经远端套入硅胶导管,两端用医用粘合剂固定;对照组将坐骨神经断端吻合。评估实验组神经制动效果,观察两组术后8周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及神经吻合口组织病理学。结果实验组神经吻合口无位移,制动完全。术后8周实验组神经电生理检测潜伏期短于对照组,振幅高于对照组,神经吻合口周围结缔组织面积小于对照组,神经纤维再生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粘合剂、硅胶导管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吻合口制动可促进神经纤维再生和动物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胶 周围神经损伤 动物模型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医用胶制动对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吻合修复效果影响研究
11
作者 邹秀强 梁向党 +3 位作者 郭占芳 孙赓 余宽宽 房卓群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医用胶制动对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吻合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只。实验组于坐骨神经中点处离断后手术显微镜下行传统针线缝合吻合,硅胶导管套在吻合口表面,导管中点与吻合口... 目的观察医用胶制动对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吻合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只。实验组于坐骨神经中点处离断后手术显微镜下行传统针线缝合吻合,硅胶导管套在吻合口表面,导管中点与吻合口位置相同,导管两端口各滴20μl医用粘合剂固定。对照组于坐骨神经中点处离断后仅行手术显微镜下传统针线缝合吻合,未使用医用胶和导管固定。术后第8周对吻合口神经结缔组织行大体观察、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分别记录神经外膜内、外结缔组织增生情况,观测吻合口神经纤维再生数量。结果术后第8周,大体观察:两组大鼠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但实验组坐骨神经分离容易;实验组左侧坐骨神经功能指数(6、8周)、神经潜伏期、神经外膜瘢痕结缔组织最大厚度、4个视野神经内结缔组织面积之和均小于对照组(P<0.05);神经振幅、神经纤维再生计数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离断后使用医用胶对神经制动,可以抑制吻合口疤痕结缔组织的增生,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丙烯酸盐类 制动 修复 坐骨神经 大鼠
下载PDF
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秋宇 康辉 +5 位作者 马俊 黄亮亮 郭钟义 余宽宽 苏林涛 韩尧政 《脊柱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414-419,共6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发生异位骨化并不断增生压迫颈脊髓,引起肢体感觉和躯体运动不同程度障碍及脏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在中国其发病率约为0.077‰[1]。虽然颈椎OPLL的传统手术方式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发生异位骨化并不断增生压迫颈脊髓,引起肢体感觉和躯体运动不同程度障碍及脏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在中国其发病率约为0.077‰[1]。虽然颈椎OPLL的传统手术方式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但复杂的长节段颈椎OPLL的术式选择仍然没有明确的定论。近年来,随着对颈椎解剖学研究的深化及手术方法的改进,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史建刚[2]团队创造性地通过将椎体与骨化的后纵韧带整体向腹侧平移的方式实现对颈椎椎管的可控减压,即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AC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化 后纵韧带 减压术 外科 脊柱融合术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生物发光成像在细菌感染实验的研究
13
作者 余宽宽 梁向党 +2 位作者 孙赓 房卓群 王歆淏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12-2614,共3页
感染性疾病是全球第二大死因,约四分之一的死亡人数与感染相关.作为最常见的感染病原体,细菌的感染实验研究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生物发光成像成为临床前研究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方法,能够连续无创观察同一活体动物各组织器官感染发生... 感染性疾病是全球第二大死因,约四分之一的死亡人数与感染相关.作为最常见的感染病原体,细菌的感染实验研究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生物发光成像成为临床前研究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方法,能够连续无创观察同一活体动物各组织器官感染发生和发展的全部过程,避免动物之间个体差异的影响,同时大幅度减少实验动物使用量.本文对细菌生物发光成像原理、在细菌感染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等简要阐述,旨在提高生物发光成像在细菌感染实验研究上的应用价值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光 细菌 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