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磁感应电流多学科交叉研究进展
1
作者 余年 张学健 +1 位作者 孔文新 韦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7,共14页
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s,GIC)是指地球变化磁场在地球表面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可对电网、油气管道、高铁等人造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包括电力系统失效、通信干扰和电子设备损坏等,影响其稳定运行和功能。研究... 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s,GIC)是指地球变化磁场在地球表面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可对电网、油气管道、高铁等人造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包括电力系统失效、通信干扰和电子设备损坏等,影响其稳定运行和功能。研究GIC的意义在于深入理解其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在深入总结GIC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GIC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包括宇宙空间、地球环境和电力系统对GIC的影响;概述了GIC的研究现状,分别从空间物理、地球物理和电气工程领域对GIC进行了综合评述;进而详细介绍了GIC估算的步骤,包括地磁场数据与建模、地电场和导体中GIC的计算;并重点分析了不同地球物理参数对GIC估算结果的影响以及互相之间的差异;最后,对GIC研究面临的挑战、地球物理在相关问题解决中的潜在贡献以及研究未来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感应电流 地球磁场 大地电磁 地磁灾害
下载PDF
吡仑帕奈致癫痫患者精神行为异常1例报告
2
作者 王倩倩 王迎新 +2 位作者 王凌玲 苗爱亮 余年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17-120,126,共5页
目前国内关于癫痫患者服用吡仑帕奈出现情绪改变、易激惹及自杀行为的相关报道及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1例癫痫患者服用吡仑帕奈治疗后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导致自杀未遂的案例进行报道,以引起医护人员对该药相关精神行为异常方面不良反应... 目前国内关于癫痫患者服用吡仑帕奈出现情绪改变、易激惹及自杀行为的相关报道及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1例癫痫患者服用吡仑帕奈治疗后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导致自杀未遂的案例进行报道,以引起医护人员对该药相关精神行为异常方面不良反应的重视。患者女性,24岁,诊断为“局灶性癫痫”,病程19年,曾长期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因妇科检查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调整抗癫痫发作药物为“吡仑帕奈片”治疗,2周后患者出现剧烈背痛、烦躁不安及入睡困难等,2个月后出现显著纳差、情绪低落及悲观消极,随后患者服用过量药物自杀,因抢救及时自杀未遂,停用该药后患者未再出现类似精神行为异常反应。结合既往文献报道,服用吡仑帕奈后可引起患者精神行为异常,严重者可出现自杀等极端行为,这可能与癫痫疾病本身及共患病无明显相关性,但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发作药物 吡仑帕奈 不良反应 自杀 精神行为异常
下载PDF
大地电磁相位张量和倾子的三维主轴各向异性反演 被引量:1
3
作者 孔文新 余年 +4 位作者 李鑫 张学健 陈煌 李天阳 王恩慈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928-3946,共19页
地壳和上地幔普遍存在的电性各向异性是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关键和难点问题,而由近地表局部地电异常引起的电流型畸变可进一步加剧各向异性反演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为压制电流型畸变影响,本文实现了一种利用大地电磁相位张... 地壳和上地幔普遍存在的电性各向异性是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关键和难点问题,而由近地表局部地电异常引起的电流型畸变可进一步加剧各向异性反演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为压制电流型畸变影响,本文实现了一种利用大地电磁相位张量和倾子数据获取地下介质主轴电性各向异性结构的三维反演算法.该算法正演问题的求解采用交错采样有限差分法,反演问题的求解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法.理论模型测试表明,相位张量和倾子的三维各向异性反演不仅恢复了真实的各向异性异常分布特征,且压制了为拟合电流型畸变出现的假异常.由于相位张量和倾子数据不含幅值信息,先验模型选取对反演模型电阻率值的恢复效果影响较大,但初始模型的改变基本不影响反演结果.为进一步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USArray项目在美国西北部采集的109个长周期大地电磁实测数据.反演结果表明,相对于阻抗数据,相位张量和倾子数据的各向异性反演结果对浅层结构的刻画更为准确,与地表地质特征更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法 各向异性 电流型畸变 相位张量 反演
下载PDF
滇西龙陵地区地壳电性结构及其对大瑞铁路地质选线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余年 胡祥云 +4 位作者 李坚 赵宁 周军 蔡学林 刘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42-2455,共14页
高黎贡山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缝合带附近的横断山脉南段,是大理一瑞丽铁路(大瑞线)的必经之地,地形起伏大、构造复杂、活动性强,高黎贡山隧道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其地质选线的最大困难就是对隧道深部构造环境的了解,特别是... 高黎贡山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缝合带附近的横断山脉南段,是大理一瑞丽铁路(大瑞线)的必经之地,地形起伏大、构造复杂、活动性强,高黎贡山隧道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其地质选线的最大困难就是对隧道深部构造环境的了解,特别是缺少对与地热、地震等联系紧密的深部地质构造的认识.为此,本文以大地电磁方法为手段,以高黎贡山隧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滇西龙陵地区高黎贡山隧道越岭段两条大地电磁剖面数据的处理解释对研究区的地壳电性结构特征进行了勘探研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与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间关系的分析,根据隧道主要断层地质条件设计了三维垂直断层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开展正演模拟研究发现,测点点距、位置与横向分辨率密切相关,点距越密,分辨率越高,测点位于断层在地表投影位置能有效提高分辨率.采用大地电磁阻抗张量分解技术对两条剖面上各测点的二维偏离度和电性走向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剖面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数据进行了二维NLCG联合反演研究,揭示了沿剖面的腾冲地块、龙陵一瑞丽断裂带及保山地块10 km深度的电性结构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剖面CD电性结构呈现区域构造的三分性,腾冲地块电性结构成层性较好,保山地块成层性较差,两者均以中高阻电性特征为主,中间夹龙陵一瑞丽断裂带,电性结构反映从3 km深度以下存在几乎近于直立延伸的低阻带,推测为班公湖一怒江缝合带滇西段丁青一怒江缝合带的反映;剖面AB共划分了6条与工程密切相关的深部隐伏断裂,结合地震地质、地表地质及龙陵地震深部背景研究,推测F7-3断裂为1975龙陵7.3级地震断裂;从地表黄草坝断裂开始向下延伸,有一条发育最大深度约为4 km的低阻通道,推测为地热断裂深循环通道,其与黄草坝断裂共同控制研究区地下热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在高黎贡山隧道线位位置形成了一个相对低温通道,为隧道方案成立的关键工程地质条件.勘探结果表明:滇西龙陵地区地壳电性结构有效的反映了高黎贡山隧道深部隐伏断裂和地热断裂深循环通道等深部构造特征,为大瑞线隧道工程地质选线提供了深部地质背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高黎贡山 地热 碰撞缝合带 断裂深循环 地质选线
下载PDF
大地电磁二维倾子和视倾子模拟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余年 胡祥云 +1 位作者 王绪本 李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8-275,共8页
为研究大地电磁倾子的异常响应特征,采用四边形剖分有限元实现了倾子正演计算.对异常体、倾斜断层、静态位移和地形等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完善了视倾子资料的推导和计算,并对倾子和视倾子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新建铁路丽香线中义隧道音... 为研究大地电磁倾子的异常响应特征,采用四边形剖分有限元实现了倾子正演计算.对异常体、倾斜断层、静态位移和地形等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完善了视倾子资料的推导和计算,并对倾子和视倾子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新建铁路丽香线中义隧道音频大地电磁勘探中,利用TE模式的视电阻率和相位,计算得到了视倾子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倾子对异常体横向边界和断层有明显反映;仅在中高频段(频率1 Hz以上)静态位移和地形对倾子有影响,倾子和视倾子资料有较好的对应性;视倾子较好地反映了隧道主要断层、破碎带的位置、规模和倾向等,同时可以反映更多细微的异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 倾子 视倾子 二维有限元 工程勘探
下载PDF
核因子-κB活性抑制剂对癫癎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余年 狄晴 +2 位作者 胡勇 蒋颖 晏玉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活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癫癎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癫癎组(14只)、PDTC干预组(PDTC组,14只)和假手术组(8只)。采用海马注射海人酸(KA)方法制作癫癎大鼠模型,PDT...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活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癫癎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癫癎组(14只)、PDTC干预组(PDTC组,14只)和假手术组(8只)。采用海马注射海人酸(KA)方法制作癫癎大鼠模型,PDTC组大鼠造模前30 m in给于腹腔注射PDTC 150 mg/kg;观察各组大鼠癫癎发作的潜伏期和初次至第6次≥Ⅳ级发作的时间(发作严重程度)。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3区残存神经元数和NF-κB的表达。结果 PDTC组大鼠癫癎发作潜伏期[(89.6±39.3)m in]长于癫癎组[(67.5±22.9)m 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TC组初次至第6次≥Ⅳ级发作的时间[(29.2±20.4)m in]较癫癎组[(12.1±4.0)m in]显著延长(P<0.05);与癫癎组相比,PDTC组大鼠海马CA3区残存神经元数显著增多(P<0.05),NF-κ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二者间呈负相关(r=-0.562,P=0.001)。结论 NF-κB活性抑制剂能降低癫癎发作严重程度,减少海马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具有脑保护作用。提示癫癎发作所致脑组织损伤可能与NF-κB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 核因子-ΚB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脑保护作用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余年 庞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5-138,共4页
从介绍和分析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出发,通过介绍音频大地电磁(AMT)法工作布置、资料采集和处理流程,说明了该方法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对自主开发的二维大地电磁处理与反演解释及成像软件系统(MTSoft2D2.0)的功能特点进行了介绍... 从介绍和分析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出发,通过介绍音频大地电磁(AMT)法工作布置、资料采集和处理流程,说明了该方法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对自主开发的二维大地电磁处理与反演解释及成像软件系统(MTSoft2D2.0)的功能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将系统中改进的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方法应用于资料反演解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成果确定了研究区的热储地层的深度与厚度,以及地质构造分布的基本情况。结果证明,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探测含水层及地热资源方面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地热勘查 OCCAM反演 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
下载PDF
大地电磁约束反演在隧道勘探中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余年 李坚 +1 位作者 雷旭友 王绪本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1-46,61,共7页
研究目的:首先在OCCAM反演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基础上,对OCCAM的目标函数进行修改,加入约束反演项,提出电性参数约束反演的概念,并进行电性参数约束反演模块的开发,最终提高大地电磁方法在长大隧道勘探中的分辨能力。研究结论:对比模型的... 研究目的:首先在OCCAM反演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基础上,对OCCAM的目标函数进行修改,加入约束反演项,提出电性参数约束反演的概念,并进行电性参数约束反演模块的开发,最终提高大地电磁方法在长大隧道勘探中的分辨能力。研究结论:对比模型的常规反演和电性参数约束结果发现,利用先验信息的约束反演成像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反演方法;将此方法应用到实际资料处理中,对比渝利线方斗山隧道电性参数约束反演前后结果,约束反演结果对褶皱、断层、岩溶等地质构造的反映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 OCCAM反演 电性参数约束反演 铁路长大隧道
下载PDF
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三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余年 王凌玲 +2 位作者 苗爱亮 狄晴 石静萍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探讨抗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症状及相关辅助检查特点,为临床正确诊疗抗GAD相关脑炎提供依据。方法对作者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明确诊断的3例抗GAD抗体阳性自身免... 目的探讨抗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症状及相关辅助检查特点,为临床正确诊疗抗GAD相关脑炎提供依据。方法对作者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明确诊断的3例抗GAD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一般人口学、临床症状学、脑脊液细胞学、影像学、脑电图、治疗及预后等特征。结果3例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分别为44岁、26岁、27岁,其中2例患者以难治性癫痫状态起病,1例以头痛起病,病程中均出现一定程度意识障碍及显著认知功能下降,其中1例患者病情恢复期出现类似吉兰-巴雷综合征样周围神经损害;头颅MRI均表现为双侧海马、颞叶等边缘叶系统核异常信号,且进行性加重。3例均检测到GAD65抗体,其中1例发病初期即检测到该抗体,2例患者发病初期神经元抗体检测为阴性,分别于发病43 d、79 d脑脊液检测到;3例患者发病初期脑电图表现中-重度广泛性、多灶样异常,中-高波幅3~5 Hz慢波阵发,杂有稍多量尖棘波发放。1例患者发病初期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增高(淋巴细胞97%),10 d后复查恢复正常,余2例患者脑脊液常规生化免疫及细胞学未见明显异常。三例患者经甲泼尼龙及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后认知功能较症状高峰期基本恢复,未再有癫痫发作。结论此3例抗GAD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均为女性,中青年发病,初期表现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或者耐药性癫痫,恢复期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病程中均无显著精神症状;影像学以双侧额颞叶、海马受累较为明显;病程中脑脊液抗GAD 65抗体均阳性,且脑脊液中该抗体发病初期可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自身免疫性脑炎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倾子和视倾子的研究及在断裂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余年 王绪本 +1 位作者 阚瑷珂 朱迎堂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7年第4期275-281,共7页
应用二维正演程序对倾斜断裂模型进行正演模拟,计算出了倾子资料,完善了视倾子的定义,由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的资料直接计算求得视倾子资料特征,经对比得出了利用倾子和视倾子资料识别构造的判断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倾子和视倾子资料对... 应用二维正演程序对倾斜断裂模型进行正演模拟,计算出了倾子资料,完善了视倾子的定义,由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的资料直接计算求得视倾子资料特征,经对比得出了利用倾子和视倾子资料识别构造的判断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倾子和视倾子资料对介质电阻率水平方向的不均匀性,特别是对断裂反映明显;应用质量较好的四分量观测数据计算出高频段(频率大于1Hz)的视倾子资料,可以用来判断断裂的位置、倾向和规模。并通过对一条野外四分量的观测数据进行视倾子资料的处理和解释,表明相对电阻率反演结果而言,视倾子资料对断裂构造的反映更细致、信息更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倾子 视倾子 四分量 断裂解释
下载PDF
青年糖尿病性癫痫1例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年 郝劲博 林兴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3-93,107,共2页
临床上将糖尿病非酮症非高渗状态,仅单纯的高血糖症所致的2次或2次以上癫痫发作,称为糖尿病性癫痫。癫痫发作常是该类疾病的首发或者惟一症状,容易误诊。现将本院新诊断的1例青年糖尿病性癫痫报告如下。
关键词 糖尿病性癫痫 糖尿病非酮症 癫痫发作 高渗状态 高血糖症
下载PDF
核因子-κB对癫痫大鼠脑P-糖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年 狄晴 +4 位作者 胡勇 苏凌缨 张燕芳 蒋颖 晏玉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癫痫大鼠脑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9)、癫痫组(EP组,n=14)、NF-κB活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干预组(PDTC组,n=14)。采用大鼠海马注射海人酸方法制...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癫痫大鼠脑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9)、癫痫组(EP组,n=14)、NF-κB活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干预组(PDTC组,n=14)。采用大鼠海马注射海人酸方法制作癫痫模型,PDTC组于癫痫造模前30 min给予腹腔注射PDTC(按体质量150 mg/kg)。于造模后24 h处死各组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海马CA3区、齿状回、嗅周皮层、杏仁核复合体区P-gp和NF-κB亚基p65(NF-κBp65)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EP组海马CA3区、齿状回、杏仁核复合体区P-gp和NF-κBp65表达显著增强(P<0.01),PDTC组P-gp和NF-κBp65表达低于EP组(P<0.01),且二者具有正等级相关性(P<0.05),而在嗅周皮层二者无相关性(P>0.05)。结论抑制NF-κB活化可以降低癫痫相关脑区P-gp过表达,癫痫发作所致脑内P-gp表达上调可能与NF-κB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人酸 核因子-ΚB P-糖蛋白 海马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SPOC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年 林兴建 +2 位作者 祝东林 杨茜 江胜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517-520,共4页
以某医院实施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学以来的2018、2019届神经病学专业研究生为SPOC教学组,以同一单位同专业未实施SPOC教学的2016、2017届学生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短期和长期的相关评价。共入组57人... 以某医院实施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学以来的2018、2019届神经病学专业研究生为SPOC教学组,以同一单位同专业未实施SPOC教学的2016、2017届学生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短期和长期的相关评价。共入组57人,其中SPOC教学组22人;SPOC教学组毕业后全部从事医疗工作或者继续攻读学位,毕业时,90.9%为一次性通过医师资格考试,77.3%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总体上,SPOC教学组学生毕业后在发表科技论文及主持或参与课题上优于对照组,一次性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结业率高。SPOC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能对其毕业后研究探索能力和思维培养有所帮助;该评价体系有助于对神经病学研究生的SPOC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系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神经病学 研究生 教学效果 评价体系 调查应用
下载PDF
二维大地电磁反演及其在铁路长大隧道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余年 李坚 王绪本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9年第5期598-602,共5页
首先对多种反演方法的特点进行介绍,然后分析比较以Bostick变换为初始模型的OCCAM反演和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指出Occam反演对初始模型依赖性小但反演速度慢,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对初始模型依赖性大但反演速度快的问题,进而提出以Occa... 首先对多种反演方法的特点进行介绍,然后分析比较以Bostick变换为初始模型的OCCAM反演和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指出Occam反演对初始模型依赖性小但反演速度慢,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对初始模型依赖性大但反演速度快的问题,进而提出以Occam反演作为初始模型的非线性共轭梯度改进方案。实践证明,改进的组合反演算法简便、快速,成像效果好。最后,用改进方法对南涪线梓里隧道(DK92+406-DK97+023)的大地电磁资料进行了处理,其结果对褶皱、断层、岩溶等地质构造进行了较好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 反演 OCCAM 非线性共轭梯度 铁路长大隧道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年 林兴建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412-415,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全球最为常见的致残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目前尚无可以根本预防与根治AD的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尽可能减轻病情,延缓发展。AD药物治疗的进展得益于对其病因与发病机制的新突破,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药物治疗进展 致残性 对症处理 认知功能 发病机制 他汀类药物 过度磷酸化 胆碱能神经 Γ-分泌酶
下载PDF
炎性反应与癫痫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余年 狄晴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4期341-344,共4页
近年来研究显示炎性反应与癫痫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炎性反应使血脑屏障完整性被破坏,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胶质细胞活化、增生,分泌大量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并上调其相关受体,这些反应进一步使神经元兴奋性增高,诱导癫痫发作。炎性反应... 近年来研究显示炎性反应与癫痫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炎性反应使血脑屏障完整性被破坏,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胶质细胞活化、增生,分泌大量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并上调其相关受体,这些反应进一步使神经元兴奋性增高,诱导癫痫发作。炎性反应产生的细胞兴奋性毒性,诱发神经元死亡,破坏脑组织,形成海马硬化等病理改变。炎性反应还使病程迁延反复,产生对常规抗癫痫药物的抵抗等。本文主要对炎性反应与癫痫发生、发展的关系及相关治疗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炎性反应 血脑屏障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炎性因子 难治性癫痫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余年 许雯雯 林兴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6期1751-1755,共5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新发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的防治效果,探讨其在干预早期认知功能损害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72例新入院的新发ACI患者(<7 d)进行蒙特...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新发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的防治效果,探讨其在干预早期认知功能损害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72例新入院的新发ACI患者(<7 d)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其中合并MCI患者40例,认知评定正常组32例。经患者知情同意,72例患者分为丁苯酞治疗组39例(MCI患者22例),给予丁苯酞0.2 g口服,3次/d;常规治疗组33例(MCI患者18例),茴拉西坦0.2 g口服,3次/d。随访8周,用MoCA再次对所有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分。结果丁苯酞组与茴拉西坦组相比,治疗8周后MCI患者MoCA评分有所提高,丁苯酞组14例患者MoCA评分认知功能正常,茴拉西坦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评认知功能正常的ACI患者,治疗8周后MoCA评分丁苯酞组显著高于茴拉西坦组(P<0.05);其中丁苯酞组3例转化为MCI,茴拉西坦组7例转为M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对于新发ACI合并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对于认知功能正常的ACI患者,可以防治MCI的发生,为临床使用丁苯酞早期干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认知量表 丁苯酞
下载PDF
关于中国抗γ-氨基丁酸B受体脑炎患者叠加多种自身抗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年 林兴建 +2 位作者 张燕芳 狄晴 石静萍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7期410-414,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抗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脑炎患者合并多种抗神经元抗体及系统性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诊断的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情况,并系统性检索同时期已发表的关于我国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临床研... 目的探讨中国抗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脑炎患者合并多种抗神经元抗体及系统性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诊断的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情况,并系统性检索同时期已发表的关于我国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临床研究文献,对其合并抗神经元抗体及系统性自身抗体情况及临床意义进行荟萃分析。结果4年期间,本院共确诊4例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对全国所有已发表的关于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的荟萃分析,共纳入确诊92例,中位年龄数为57岁(18~79岁),男性68例(73.9%),女性24例(26.1%);共29例(31.5%)患者检测到一种或多种叠加抗体,其中神经元抗体以抗Hu抗体最常见,11例(37.93%),其次为抗NMDAR抗体5例(17.24%),抗Ma2、Yo、CV2、CASPR2抗体各1例,系统性自身抗体以甲状腺相关抗体最为常见,占7例(24.14%)。叠加抗体组患者合并肿瘤占16例(55.2%),高于无叠加抗体组33.3%(P=0.04),其中以抗Hu抗体组合并肿瘤占比最高8/11例(72.7%)。所有入组患者随访时间为0.5~33个月,中位时间8个月,共死亡23例(25.56%),抗神经元抗体组病死率7/18,高于系统性自身抗体组2/11(P=0.036)。结论中国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合并其他自身抗体较常见,其中叠加抗神经元抗体提示合并恶性肿瘤可能性大,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而合并的系统性自身抗体未发现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抗GABA-B受体脑炎 自身抗体 荟萃分析
下载PDF
多媒体结合视频脑电反馈教学法在新版癫痫症状分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年 张燕芳 +4 位作者 尹俊雄 苗爱亮 祝东林 林兴建 杨露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9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媒体结合视频脑电反馈教学法在2017版癫痫症状学分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建立多媒体结合癫痫视频脑电反馈教学方法。方法:在南京医科大学某教学班2015/2016级进行《神经病学》“癫痫”章节教学,分为多媒体结合视频反馈教学... 目的:探讨多媒体结合视频脑电反馈教学法在2017版癫痫症状学分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建立多媒体结合癫痫视频脑电反馈教学方法。方法:在南京医科大学某教学班2015/2016级进行《神经病学》“癫痫”章节教学,分为多媒体结合视频反馈教学组、传统教学组:其中2015级采用传统教学法,2016级采用多媒体结合视频反馈教学法,两组学生均在授课1个月后按照教学效果调查表进行评价,并以两组学生期末考试理论分数(百分制)为基准,采用“癫痫部分”分数比与实际分值校对,进行客观评价。结果:多媒体结合视频反馈教学授课后学生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Wilcoxon检验,P<0. 05),期末考试成绩研究教学组(2016年度)学生“癫痫部分”相对分值为95. 78分,高于传统教学组(2015年度)的64.42分(P=0.0057).结论:多媒体结合视频脑电反馈教学法应用于癫痫症状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反馈 癫痫症状学 教学方法 视频脑电图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海人酸致(癇)大鼠脑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余年 狄晴 +4 位作者 胡勇 蒋颖 晏玉奎 苏凌缨 张燕芳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0年第5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海人酸致痫大鼠脑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癫痫组(EP组,n=12)、地塞米松干预癫痫组(DEX组,n=12).后两组采用海马注射海人酸方法制作癫痫模型,DEX组癫痫造模...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海人酸致痫大鼠脑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癫痫组(EP组,n=12)、地塞米松干预癫痫组(DEX组,n=12).后两组采用海马注射海人酸方法制作癫痫模型,DEX组癫痫造模前30 min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4 mg/kg.分别记录各组大鼠达到Ⅲ级和Ⅴ级发作时所需的时间(潜伏期),初次至第6次≥Ⅳ级发作的间隔时间作为评价癫痫发作严重程度的指标;大鼠术后24 h处死,使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各组海马CA3区、齿状回、杏仁核复合体区P-gp表达及脑损伤情况.结果:①Sham 组未见癫痫发作;DEX组与EP组达到Ⅲ级发作的潜伏期分别为(87.92±45.80)min和(67.50±22.91)min,达到Ⅴ级发作的潜伏期分别为(103.33±51.27 )min和(75.60±22.10)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P组相比,DEX组样发作严重程度降低(P=0.004);②与EP组相比,DEX组于所观察的脑区损伤均减轻,以海马CA3区和杏仁核复合体区较为显著;③与Sham组比较,EP组各观察脑区P-gp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EP组相比,DEX组海马CA3区和杏仁核复合体区P-gp表达显著减少(P〈0.05),而在齿状回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结论:地塞米松可降低海人酸致痫大鼠发作严重程度和脑损伤,抑制P-gp表达上调,其中以海马CA3区和杏仁核区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地塞米松 海人酸 P-糖蛋白(P-gp) 海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