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摘除松果腺对大鼠视交叉上核节律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章为 欧可群 余承思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60,共4页
成年Wistar雄性大鼠20只,实验组10只,行松果腺摘除术;对照组10只。术后30d将实验组、对照组动物各半数在09:00~10:00和16:00~17:00分别处死。用免疫组化ABC法显示视交叉上核内含VIP的神... 成年Wistar雄性大鼠20只,实验组10只,行松果腺摘除术;对照组10只。术后30d将实验组、对照组动物各半数在09:00~10:00和16:00~17:00分别处死。用免疫组化ABC法显示视交叉上核内含VIP的神经元;微机图像分析仪上测量其光镜下的切面面积及平均免疫反应强度。结果:(1)对照组不同时间处死的动物VIP样神经元切面面积09:00~10:00大于16:00~17:00,呈节律性变化。(2)摘除松果腺后各时间组间VIP样神经元切面面积的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实验组动物视交叉上核的VIP样神经元功能活动的日周节律已发生改变。(3)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的VIP样神经元平均免疫反应强度在所测的两个时间中均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视交叉上核 日周节律 松果腺摘除 形态
下载PDF
摘除松果腺对大鼠视交叉上核节律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章为 欧可群 余承思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5年第2期99-100,共2页
摘除松果腺对大鼠视交叉上核节律性的影响章为,欧可群,余承思华西医科大学610041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nucleus,SCN)是哺乳动物体内一个重要的昼夜节律发生器。有报道认为松果腺参与... 摘除松果腺对大鼠视交叉上核节律性的影响章为,欧可群,余承思华西医科大学610041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nucleus,SCN)是哺乳动物体内一个重要的昼夜节律发生器。有报道认为松果腺参与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的调控,但其控制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 视交叉上核 节律性
下载PDF
用原位杂交组化方法探测肾上腺中合成前脑啡肽原的mRNA
3
作者 余承思 陆振山 欧可群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78-82,146,共6页
取经Zambonis’固定液固定的豚鼠肾上腺作冰冻切片.切片经预杂交后,用含生物素标记的前脑啡肽原A(PPA)的cDNA探针的杂交液孵育,然后孵于链霉抗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溶液中,用DAB呈色.结果:约90%的肾上腺髓质细胞呈阳性反应,阳... 取经Zambonis’固定液固定的豚鼠肾上腺作冰冻切片.切片经预杂交后,用含生物素标记的前脑啡肽原A(PPA)的cDNA探针的杂交液孵育,然后孵于链霉抗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溶液中,用DAB呈色.结果:约90%的肾上腺髓质细胞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产物位于细胞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前脑啡肽原 A MRNA 原位杂交组化
原文传递
大鼠丘脑板内核向大脑皮质和尾-壳核的投射——荧光素双标法
4
作者 余承思 陆振山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2期189-194,269,共7页
将荧光素DY注入大鼠的大脑皮质背外侧面的感觉区、运动区和扣带回前分,同时将FB注入尾-壳核,在丘脑板内核见到了DY标记细胞、FB标记细胞和双标细胞。DY标记细胞较少,排列稀疏,FB标记细胞较多,排列紧密。DY标记细胞多散在于FB标记细胞之... 将荧光素DY注入大鼠的大脑皮质背外侧面的感觉区、运动区和扣带回前分,同时将FB注入尾-壳核,在丘脑板内核见到了DY标记细胞、FB标记细胞和双标细胞。DY标记细胞较少,排列稀疏,FB标记细胞较多,排列紧密。DY标记细胞多散在于FB标记细胞之间,在少数动物也见DY标记细胞集聚成团。同时注射扣带回前分皮质和尾-壳核之后,双标细胞出现于中央内侧核和中央外侧核;注射运动皮质和尾-壳核后,双标细胞除见于已有报导的中央外侧核外,在旁中央核也见到了双标细胞。双标细胞数量少,且在不同动物数量也不一致。半数实验动物的板内核未出现双标细胞,这可能是由于轴突分支向皮质和尾-壳核投射的细胞少,也可能还由于荧光索只注射于皮质和尾-壳核的某一点,一个神经元向此二处投射的轴突分支未能同时都被标记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内核 皮质 尾-壳核 大鼠 荧光素双标记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