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调节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记忆功能及其相关神经电生理学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刘义 余正和 +3 位作者 陈秋红 冯慧 陈广烈 韦又丹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8期735-739,共5页
失眠障碍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睡眠疾病,失眠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30%~36%,其中10%~25%成为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患者,约6%~10%达到了慢性失眠障碍(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的诊断标准[1-2]。而CID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 失眠障碍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睡眠疾病,失眠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30%~36%,其中10%~25%成为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患者,约6%~10%达到了慢性失眠障碍(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的诊断标准[1-2]。而CID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调节、神经免疫等方面造成多维度损害[3],其中,认知记忆与睡眠功能成为近年研究热点[4]。中医针刺调节失眠障碍具有疗效确切、无依赖性、副作用小等优势[5],而CID的中医辨证分型中心肾不交型占比最多[6-7]。本研究探索泻南补北针刺法对心肾不交型CID患者睡眠质量、记忆功能的调节作用,并通过监测睡眠结构分析其相关神经电生理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南补北 针刺 心肾不交 失眠障碍 记忆功能 睡眠结构 神经电生理学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唑吡坦对老年失眠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9
2
作者 余正和 王伟 +3 位作者 王晟东 毛洪京 宋明芬 尹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949-3951,共3页
目的比较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唑吡坦与单用唑吡坦治疗老年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原发性失眠障碍诊断标准,年龄为60~80岁的8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 目的比较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唑吡坦与单用唑吡坦治疗老年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原发性失眠障碍诊断标准,年龄为60~80岁的8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服用唑吡坦2.5~5.0 mg/d;研究组加用4 w rTMS真性刺激,以1 Hz、90%运动阈值刺激患者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对照组加用4 w rTMS伪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多导睡眠图(PSG)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入睡时间、觉醒时间、睡眠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睡眠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SQI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3期睡眠时间、快速动眼(REM)期睡眠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联合唑吡坦治疗老年失眠患者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唑吡坦 原发性失眠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余正和 杨永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2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40例精神病患者采用MECT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严重的合并症。结论只...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40例精神病患者采用MECT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严重的合并症。结论只要掌握好MECT的适应证及禁忌证,认真作好治疗前的常规准备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与意识的恢复,是目前较安全而且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值得精神科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 电休克 精神病
下载PDF
疏肝养心针刺法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及其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冯慧 刘义 +5 位作者 余正和 宋明芬 毛洪京 莫亚莉 王晟东 尹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3722-3726,共5页
目的探讨疏肝养心针刺法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以及其对血清5-羟色胺(5-HT)及辅助性T1细胞(Th1细胞)/辅助性T2细胞(Th2细胞)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 目的探讨疏肝养心针刺法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以及其对血清5-羟色胺(5-HT)及辅助性T1细胞(Th1细胞)/辅助性T2细胞(Th2细胞)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60例和针药组60例,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正常组。药物组和针药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评定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分,治疗后1、2、4、6周评定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正常组、药物组和针药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检测血清5-HT及白介素(IL)-1β、IL-6、IL-4、IL-10水平。结果治疗前,药物组与针药组患者MA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6周,针药组MADRS评分较药物组降低(P<0.05)。治疗后1、2、4、6周,针药组SERS评分较药物组降低(P<0.05)。治疗前,药物组和针药组血清5-HT、IL-4、IL-10水平较正常组降低,IL-1β、IL-6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5);药物组与针药组血清5-HT、IL-1β、IL-6、IL-4、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药组血清5-HT、IL-4、IL-10水平较药物组升高,血清IL-6水平较药物组降低(P<0.05)。结论疏肝养心针刺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增强SSRIs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减轻其不良反应,并能有效调节血清5-HT及Th1细胞/Th2细胞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疏肝 针刺疗法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Th1-Th2平衡 炎症趋化因子类
下载PDF
针刺对原发性失眠症患者过度觉醒干预作用及其相关神经电生理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义 冯慧 +5 位作者 莫亚莉 毛洪京 刘文娟 尹岩 徐莲莲 余正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5-668,共4页
目的:比较针刺与唑吡坦干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觉醒状态的差异,并探讨其相关神经电生理学机制。方法:将61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30例)和针刺组(31例),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 目的:比较针刺与唑吡坦干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觉醒状态的差异,并探讨其相关神经电生理学机制。方法:将61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30例)和针刺组(31例),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G)监测睡眠结构相关指标及多次睡眠潜伏时间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的平均睡眠潜伏时间(mean sleep latency,MSL)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针刺组治疗后PSQI评分较药物组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睡眠潜伏期(sleep onset latency,SOL)缩短、觉醒次数(number of awake1nings,NWAK)、入睡后清醒时间(wake after sleep onset,WASO)减少,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增多、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明显增高(均P<0.01),药物组治疗后非快速眼动3期(non-rapid eye movement period 3,N3)较本组治疗前增多,N1、N2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apid eye movement period,REM)比例较本组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针刺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N1、N2比例减少,N3、REM比例增多(均P<0.01)。两组治疗后SOL、NWAK、WASO、TST、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组治疗后较药物组N1、N2比例减少,N3、REM比例增多(均P<0.01)。两组治疗后MSLT的MSL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均P<0.01)。针刺组治疗后MSLT的MSL较药物组缩短(P<0.05)。结论:针刺较唑吡坦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更有利于调节其过度觉醒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原发性失眠症 过度觉醒 神经电生理学
原文传递
原发性失眠患者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徐莲莲 薛闯 +5 位作者 胡霖霖 徐悠 尹岩 余正和 唐文新 毛洪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71-976,共6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原发性失眠患者94例,随机分为GCBT组(n=48)和非GCBT对照组(n=46)。GCBT组开展为期12周的GCBT(每周1次,每次2 h),对照组每周1次心理健康讲座。在基线与12周后对2组进行匹...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原发性失眠患者94例,随机分为GCBT组(n=48)和非GCBT对照组(n=46)。GCBT组开展为期12周的GCBT(每周1次,每次2 h),对照组每周1次心理健康讲座。在基线与12周后对2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SQI)及多导睡眠监测(PSG)测评。结果:12周治疗后,除催眠药物因子外, GCBT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及基线期(均P<0.05);GCBT组在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Ⅲ期及快速眼动睡眠期占比均高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入睡后觉醒时间、NREMⅠ期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及基线期(均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能缓解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失眠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疗效 多导睡眠监测
下载PDF
miRNA132在抑郁症患者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中的表达 被引量:7
7
作者 徐小红 余正和 +5 位作者 李静 李轶 王姝琪 闫盼 宋明芬 王晟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3-577,共5页
目的观察首发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血液和前额叶皮层中miRNA132的表达水平。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门诊治疗的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组)41例及同期招募的健康志愿者... 目的观察首发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血液和前额叶皮层中miRNA132的表达水平。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门诊治疗的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组)41例及同期招募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3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估抑郁症患者严重程度。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配对比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UMS组,每组12只;分别用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抑郁样行为,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酮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中和大鼠血液及前额叶皮层中miRNA132表达水平。结果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iRNA132水平为2.37±0.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4±0.16(t=2.355,P=0.0213);抑郁症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iRNA132表达水平与HAMD17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004,rs=0.5303,n=41)。CUMS组大鼠不动时间为(72.67±2.95)s,明显多于对照组的(40.00±5.49)s(t=2.366,P=0.0395);蔗糖消耗为(55.67±6.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21±1.28)%(t=6.502,P<0.0001);血浆皮质酮水平为(1396.0±254.9)n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7.3±158.4)nmol/L(t=2.795,P=0.0190)。CUMS组大鼠血液中白细胞和前额叶皮层中的miRNA132表达水平分别为2.32±0.88和2.80±0.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8±0.36(t=2.273,P=0.0463)和0.99±0.23(t=2.553,P=0.0287)。结论临床抑郁症患者外周血miRNA132表达趋势与CUMS抑郁模型大鼠miRNA132表达趋势一致。CUMS抑郁模型大鼠血液中miRNA132表达与前额叶皮层中表达也一致,血液miRNA132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前额叶皮层的miRNA132表达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 miRNA132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ICU转出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颖 苏俊 +6 位作者 王锦权 唐光政 胡炜 毛洪京 任婉文 刘义 余正和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717-721,共5页
目的比较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右佐匹克隆片与单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ICU转出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DSM-5失眠诊断标准、年龄18~55岁的5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服用右佐匹克隆片1~3mg/d... 目的比较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右佐匹克隆片与单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ICU转出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DSM-5失眠诊断标准、年龄18~55岁的5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服用右佐匹克隆片1~3mg/d;研究组加用4周认知行为疗法。入组患者均接受问卷调查,记录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存在疼痛、焦虑、失眠等不适经历,希望家属陪护,以及对机械通气、各种侵入性操作的疼痛记忆比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入睡时间、觉醒时间、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效率、Ⅲ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ICU转出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右佐匹克隆片 睡眠障碍 ICU转出患者
下载PDF
快速眼动期睡眠剥夺诱导大鼠焦虑相关自我修饰行为及血清5-HT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文娟 毛洪京 +4 位作者 余正和 刘义 杨莉莉 韦又丹 邵琼琰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4期1480-1484,共5页
目的观察快速眼动期(REM)睡眠剥夺诱导大鼠焦虑相关自我修饰行为指标以及与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不予干扰睡眠;睡眠剥夺组采用改良的多平台水环境... 目的观察快速眼动期(REM)睡眠剥夺诱导大鼠焦虑相关自我修饰行为指标以及与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不予干扰睡眠;睡眠剥夺组采用改良的多平台水环境法,通过72 h REM睡眠剥夺诱导大鼠焦虑样行为。造模前后两组均进行旷场(OF)试验,造模后两组通过高架O迷宫(EOM)试验和自我修饰行为分析进行焦虑的量化评定,并检测血清5-HT浓度。结果造模前,睡眠剥夺组水平和垂直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睡眠剥夺组水平和垂直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睡眠剥夺组进入闭合臂次数多于对照组,进入开放臂次数的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均P<0.05);睡眠剥夺组错误的转换次数(IT)、中断修饰的次数、错误的转换百分比(IT%)和中断梳理的百分比均较对照组为高(均P<0.01);对照组血清5-HT浓度高于睡眠剥夺组,睡眠剥夺组IT%与5-HT浓度之间存在负向相关性(P<0.05)。结论REM睡眠剥夺诱导了焦虑样行为,且其中自我修饰行为参数与血清5-HT浓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焦虑 修饰 5-羟色胺
下载PDF
酒精与苯丙胺类物质滥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文新 来继玲 +2 位作者 余正和 林明霞 陶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3期412-413,共2页
酒精作为一种传统的精神活性物质长期在民间广泛使用,其对社会和个体健康的危害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的文献报道很多[1~3]。近年来以冰毒为代表的苯丙胺类人工合成的新型毒品已逐渐取代吗啡、大麻等传统毒品在社会上滥用... 酒精作为一种传统的精神活性物质长期在民间广泛使用,其对社会和个体健康的危害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的文献报道很多[1~3]。近年来以冰毒为代表的苯丙胺类人工合成的新型毒品已逐渐取代吗啡、大麻等传统毒品在社会上滥用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类新型毒品引发的精神障碍开始引起专业人士的关注[4~6],因而有必要对这两类物质所致精神行为障碍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患者 物质滥用 临床特征 苯丙胺类 酒精 精神活性物质 精神行为障碍 个体健康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悠 毛洪京 +4 位作者 余正和 韩莉 杨莉莉 郑秋梅 丁秀梅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7期85-90,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男性和女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了解OSAHS主观睡眠质量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至我院睡眠障碍科诊断OSAHS的82例男性及31例女性患者,通过量表评... 目的通过比较男性和女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了解OSAHS主观睡眠质量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至我院睡眠障碍科诊断OSAHS的82例男性及31例女性患者,通过量表评估主观睡眠质量(PSQI)、焦虑程度(GAD-7)、抑郁程度(PHQ-9)、躯体症状(PHQ-15)、嗜睡程度(ESS)。结果男性患者的年龄(47.0岁)比女性患者年轻(56.3岁),BMI(27.0 kg/m2)高于女性(24.7 kg/m2),AHI(18.5次/h)高于女性(11.7次/h),最长呼吸暂停时间(48.0 s)高于女性(33.0 s),平均呼吸暂停时间(24.5 s)高于女性(19.0 s),最低血氧饱和度(82.5%)低于女性(86.0%);女性患者主观睡眠质量(PSQI=16分)比男性(PSQI=13分)更差,嗜睡(ESS=5分)不如男性(ESS=7分)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层(B=0.804)、抑郁程度(B=1.314)、躯体症状(B=1.159)能预测男性患者主观睡眠质量,躯体症状(B=3.288)、最长低通气时间(B=0.173)预测女性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结论OSAHS患者男女性主观睡眠质量存在差异。男性高龄、抑郁情绪、躯体症状多预测更差的主观睡眠质量;女性躯体症状多、最长低通气时间长预测更差的主观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主观睡眠质量 性别差异 躯体症状
下载PDF
泻南补北法针刺对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障碍患者执行功能及睡眠结构的影响
12
作者 刘义 冯慧 +3 位作者 余正和 周传龙 陈广烈 韦又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388,417,共6页
目的:观察泻南补北法针刺对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障碍患者执行功能、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0例,脱落1例)和西药组(50例,脱落2例)。针刺组施泻南补北法针刺(穴取百会及双侧神... 目的:观察泻南补北法针刺对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障碍患者执行功能、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0例,脱落1例)和西药组(50例,脱落2例)。针刺组施泻南补北法针刺(穴取百会及双侧神门、三阴交、申脉、照海、心俞、肾俞,每日1次,每周5 d),西药组予口服劳拉西泮片(每次0.5~1 m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Stroop色词测验(SCWT)指标[卡片A、B、C耗时数和正确数,Stroop干扰量(SIE)耗时数和正确数]、睡眠结构指标[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入睡后清醒时间(WASO)、睡眠效率(SE)、非快速眼球运动1期(N1)、非快速眼球运动2期(N2)、非快速眼球运动3期(N3)、快速眼球运动期(REM)]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针刺组卡片B耗时数、卡片C耗时数、SIE耗时数、SIE正确数、SL、WASO、N1、N2、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P<0.01),卡片A正确数、卡片B正确数、卡片C正确数、TST、SE、N3、REM较治疗前增加(P<0.01);西药组卡片C耗时数、SIE耗时数、卡片A正确数、SIE正确数、TST、SE、REM较治疗前增加(P<0.05,P<0.01),SL、WASO、N1较治疗前减少(P<0.01),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减少(P<0.01)。治疗后,针刺组卡片C耗时数、SIE耗时数、SIE正确数、N1、N2低于西药组(P<0.01),PSQI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低于西药组(P<0.01),卡片B正确数、卡片C正确数、N3、REM高于西药组(P<0.01)。结论:泻南补北法针刺可改善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障碍患者的执行功能,调节其睡眠结构,并提高其夜间睡眠质量、日间机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障碍 针刺 劳拉西泮 泻南补北 心肾不交 执行功能 睡眠结构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5
13
作者 余正和 杨永芬 +4 位作者 王晟东 毛洪京 唐光政 宋明芬 尹岩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比较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唑吡坦与单用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DSM-Ⅳ原发性失眠诊断标准、年龄18~55岁的60例患者随机分... 目的比较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唑吡坦与单用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DSM-Ⅳ原发性失眠诊断标准、年龄18~55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2组均服用唑吡坦5~10 mg/d;研究组加用4周rTMS真性刺激,以1 Hz、90%运动阈值刺激患者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对照组加用4周rTMS假性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评估,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入睡时间、觉醒时间、睡眠时间分别为(28.60±4.60)、(80.65±28.13)、(389.75±33.71)min,优于对照组的(34.90±3.81)、(120.39±33.48)、(336.61±34.26)min,t=-2.334、-2.412、2.383,均P〈0.05;研究组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t=-2.212,P〈0.05),睡眠效率、Ⅲ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时间优于对照组(t=2.132、2.238、2.368,均P〈0.05)。结论低频rTMS联合唑吡坦较单用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患者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入睡和睡眠障碍 唑吡坦
原文传递
帕罗西汀联合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余正和 王晟东 +4 位作者 宋明芬 尹岩 刘义 毛洪京 唐光政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71-773,共3页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唑吡坦与单用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57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口服帕罗西汀10~20 mg·d^(-1),唑吡坦5~10 mg·d^(-1);对照组口服唑吡坦5~10 mg&#...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唑吡坦与单用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57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口服帕罗西汀10~20 mg·d^(-1),唑吡坦5~10 mg·d^(-1);对照组口服唑吡坦5~10 mg·d^(-1),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用多导睡眠图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入睡时间、觉醒时间、睡眠时间分别为(29.60±4.80),(81.65±33.11),(388.75±32.81)min,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5.00±3.91),(121.29±32.48),(339.51±35.26)min(P<0.05)。试验组的睡眠效率为(82.67±6.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69±7.01)%(P<0.05)。试验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为(6.07±2.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7±2.47)(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患者疗效更优,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唑吡坦 原发性失眠
原文传递
抑郁症患者外周血miRNA-219和钙调蛋白激酶Ⅱγ亚基mRNA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余正和 李轶 +2 位作者 李静 宋明芬 王晟东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首次发病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miRNA-219和钙调蛋白激酶Ⅱγ亚基mRNA(γCaMKⅡ mRNA)表达水平,分析探讨其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DSM-5中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41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组)和31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HA... 目的通过检测首次发病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miRNA-219和钙调蛋白激酶Ⅱγ亚基mRNA(γCaMKⅡ mRNA)表达水平,分析探讨其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DSM-5中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41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组)和31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HAMD17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采集受试者空腹外周血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miRNA-219表达水平和γCaMKⅡ mRNA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miRNA-219表达水平、γCaMKⅡ mRNA表达水平、HAMD17评分两两之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抑郁组外周血白细胞miRNA-219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91±0.21与1.80±0.24,t=2.753,P=0.007 5),γCaMKⅡ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5.55±0.57与2.16±0.20,t=4.97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抑郁组外周血白细胞γCaMKⅡ mRNA表达水平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r=0.460,P=0.002 5)。结论抑郁症患者外周血miRNA-219表达水平降低,γCaMKⅡ mRNA表达水平升高,提示miRNA-219和γCaMKⅡ表达水平可能与抑郁症发病机制存在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2 miRNA-219
原文传递
阿立哌唑致阴茎异常勃起一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正和 盘圣明 +2 位作者 陈艳波 马婉 孙裕勇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19,共1页
患者男,22岁,未婚,学生。患者于2009年1月无明显诱因下渐起出现孤僻懒散,不与同学交流,不料理个人卫生,后出现自语自笑,猜疑同学害他,于2011年2月20日首次入我院住院治疗。既往体健,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及家... 患者男,22岁,未婚,学生。患者于2009年1月无明显诱因下渐起出现孤僻懒散,不与同学交流,不料理个人卫生,后出现自语自笑,猜疑同学害他,于2011年2月20日首次入我院住院治疗。既往体健,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及家族史均无异常。入院时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异常勃起 阿立哌唑 神经系统检查 2009年 药物过敏史 个人卫生 住院治疗 阳性体征
原文传递
齐拉西酮致不宁腿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余正和 盘圣明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9-239,共1页
患者 男,32岁,已婚,工人。患者于2010年10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眠差,经常彻夜不眠,称自己经常听到外星人对他说话,时有对空骂人,不敢出门,认为街上陌生人说话都是在议论他,猜疑邻居要害他,于2010年12月20日首次入我院住院治疗... 患者 男,32岁,已婚,工人。患者于2010年10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眠差,经常彻夜不眠,称自己经常听到外星人对他说话,时有对空骂人,不敢出门,认为街上陌生人说话都是在议论他,猜疑邻居要害他,于2010年12月20日首次入我院住院治疗。既往体健,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及家族史均无异常。入院时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力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宁腿综合征 齐拉西酮 神经系统检查 药物过敏史 住院治疗 阳性体征 体格检查 精神检查
原文传递
以癔症样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小细胞癌一例
18
作者 余正和 盘圣明 +1 位作者 孙裕勇 马婉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8-168,共1页
患者男,50岁。于2011年5月10日同家人争吵后出现神情恍惚,躺在地上,不时喊叫,不认识家人。晚上不肯睡觉,半夜说胡话,说“家里冰箱里有很多水饺要妻子烧给他吃(其实家里没有冰箱)”。第2天上午,患者又自行睡到门前的地上,不肯... 患者男,50岁。于2011年5月10日同家人争吵后出现神情恍惚,躺在地上,不时喊叫,不认识家人。晚上不肯睡觉,半夜说胡话,说“家里冰箱里有很多水饺要妻子烧给他吃(其实家里没有冰箱)”。第2天上午,患者又自行睡到门前的地上,不肯起来,声音嘶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细胞癌 癔症样表现 首发症状 声音嘶哑 患者 家人 冰箱
原文传递
广泛性焦虑与5-HTTLPR多态性关联的Meta分析
19
作者 余正和 王晟东 宋明芬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2期1998-2000,共3页
目的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44 bp重复序列多态性(5-HTTLPR)可以影响神经元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被认为是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重要遗传易感因子之一,本文通过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合并分析,评价5-HTTLP... 目的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44 bp重复序列多态性(5-HTTLPR)可以影响神经元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被认为是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重要遗传易感因子之一,本文通过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合并分析,评价5-HTTLPR多态性与广泛性焦虑的关联性。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Pubmed、Cochrane数据库、Embase、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等文献数据库,同时利用文献追溯等方法收集2015年3月以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5-HTTLPR多态性与广泛性焦虑相关性研究的文献,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主要结局指标是其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优势比(odds ratio,OR)。结果共纳入4篇合格文献,累计402例病例和580例健康对照。合并分析得出SS+LS基因型在广泛性焦虑分布优势比及95%置信区间为0.75(0.51,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结论 5-HTTLPR多态性和广泛性焦虑的关联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 5-HTTLPR多态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针刺对原发性失眠症患者觉醒状态调节作用及其相关神经电生理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42
20
作者 刘义 冯慧 +5 位作者 刘文娟 毛洪京 莫亚莉 尹岩 余正和 徐莲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比较针刺与艾司唑仑调节原发性失眠症患者觉醒状态的差异,并探讨其相关神经电生理学效应。方法:将64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2例)和药物组(32例),共剔除3例,最终针刺组31例,药物组30例。针刺组主穴取四神聪、安眠、神... 目的:比较针刺与艾司唑仑调节原发性失眠症患者觉醒状态的差异,并探讨其相关神经电生理学效应。方法:将64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2例)和药物组(32例),共剔除3例,最终针刺组31例,药物组30例。针刺组主穴取四神聪、安眠、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结合配穴针刺治疗,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药物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每天1次,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多次睡眠潜伏时间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的平均睡眠潜伏时间(mean sleep latency,MSL),并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G)监测睡眠结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针刺组治疗后PSQI评分较药物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睡眠潜伏期(sleep onset latency,SOL)缩短、觉醒次数(number of awakenings,NWAK)、入睡后清醒时间(wake after sleep onset,WASO)减少,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增多、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明显增高(均P<0.01)。药物组治疗后非快速眼动1/2/3期(non-rapid eye movement period 1/2/3,N1、N2、N3)、快速眼动睡眠期(rapid eye movement period,REM)占TST比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组治疗后较治疗前N1、N2比例减少,N3、REM比例增多(均P<0.01);针刺组治疗后较药物组N1、N2比例减少,N3、REM比例增多(均P<0.01)。两组治疗后SOL、NWAK、WASO、TST、S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MSLT的MSL较治疗前均明显缩短(均P<0.01),针刺组治疗后MSLT的MSL较药物组缩短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较艾司唑仑能更有效地改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更有利于调节其过度觉醒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失眠症 针刺 觉醒状态 神经电生理学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